蛋缺貨8大好處2023!專家建議咁做...

Posted by Tim on May 1, 2022

蛋缺貨

近期全台鬧蛋荒,尤其以北部最為嚴重,賣場或市場幾乎難以見到雞蛋的蹤跡,7日下午農委會緊急公布兩個措施,加強供應鏈的穩定,除了飼料成本問題,到底雞蛋產量為何會在今年短缺到浮上檯面,帶您一起追蹤。 陳秋池30多年前剛進入養雞產業時,也是蓋傳統開放式蛋雞場,後來看到食安商機,才在2016年投入密閉式水簾雞舍。 他以過來人經驗指出,補助再多,不如改善產銷,給予雞蛋合理價格,蛋農看到有錢可賺,自然會去思考如何改進飼養環境,讓產量更穩定。 蛋缺貨2023 因為去年秋冬開始,全球就面臨嚴峻禽流感疫情,新型的病毒株H5N1致死率高,讓各國都難招架,台灣去年主要雞蛋進口國日本、美國都難以倖免。 美國農業部統計,2022年2月禽流感爆發至今,2022一整年下來,美國已經有4,300萬隻蛋雞死亡,創下歷史新高。

此外,儘管業界對疫情多數三緘其口,不過彰化蛋農透露,去年禽流感猖獗、至少撲殺了3百萬隻雞,包含因禽流感誘發其他疾病而導致死亡的雞隻。 「缺蛋會到幾月,我也説不準。」中華民國養雞協會秘書長王建培表示,一般農曆年後消費及加工需求會趨緩,如果天氣也好轉,雞群產蛋率提升,就比較不會缺蛋;但天氣如果一直還是濕濕冷冷,以現在蛋雞場85%以上是傳統雞舍,受環境溫度變化影響大的因素,仍是令人擔憂。 「照這情況,可能會缺蛋缺到三月、四月,」他透露,中央目前正在研擬調度進口雞蛋、加工業者減少雞蛋使用量來優先滿足民生需求,但目前尚未定案。

蛋缺貨: 台灣竹筍產業的幕後英雄─徐堯煇,力抗頑強筍病毒,破解竹林開花死亡密碼

涂萬財和全聯簽有每天供蛋合約,違約會面臨罰款,至於供應短缺多少要罰款,涂萬財不願透露。 但他表示,和全聯簽約時沒有明定數量,而是賣多少就要補多少,由於整體產蛋量確實減少,為了顧及簽約客戶,只好從另外的客戶中減量,譬如長期供應的早餐店、中小型蛋商。 日銷80萬顆雞蛋的屏東大型蛋商涂萬財有「南霸天」稱號,是全聯每顆6塊多平價雞蛋的主要供應商。

蛋缺貨

政府宣布,預計進口澳洲500萬顆雞蛋,種雞則預計進口30萬隻,首批36萬顆進口雞蛋已在2月28日抵達,種雞現在也已到5萬隻。 例如2021年台灣COVID-19疫情進入三級警戒時,餐飲業哀鴻遍野,蛋商也受重創。 蔡上煌說,當時蛋行蛋多到放不下,只能任憑雞蛋臭掉,但如果不收,之後蛋價好時農民也不會交了;而就是因為市場低迷時仍對蛋農不離不棄,使得他今年仍有蛋可買。 不過,許多蛋農和蛋商都對農委會提供的數字存疑,普遍認為今年比去年缺口還大。 蛋農認為去年過年前雖然缺蛋嚴重,但過完年後相對緩解,今年則至今尚未緩解,調蛋的價錢也從去年每箱900元左右,到今年要1,200元。

蛋缺貨: 雞蛋缺貨?飼料恐漲第5波民眾:好貴

儘管台灣受禽流感影響,確實撲殺了蛋雞,但依照2022年第3季畜禽調查資料,蛋雞在養數為4492萬隻,撲殺的22萬隻蛋雞,僅占總數的0.49%。 該名蛋農在PTT以「過年後雞蛋缺貨恐將更加惡化」為題發文表示,2020年國際黃小玉價格飆漲,石油價格、國際海運價格也居高不下,因此影響蛋價漲幅4成,而農委會年前要求蛋商農曆年前凍漲一個月。 楊杰說明,豬隻飼養成本占比最高的要屬飼料,從小豬養到120公斤的成豬,約需吃掉300公斤以上的飼料,其中玉米佔6成、黃豆粉佔2成、其他麩皮魚皮及維他命約佔2成,玉米價格飛漲,也讓飼養價格不斷提高。 楊杰無奈道,養豬飼料多從國外進口,價格也都是跟著國際期貨價格調整,對於飼料價格上漲,養豬戶也是莫可奈何。 王說明,現在在白肉雞產地價約每公斤50.5元,以毛雞2.1公斤來計算,每隻毛雞產地價約106元,而一隻雞從孵化成長到可販售,約需吃3公斤的飼料,飼料每公斤漲幅3.5元,等於一隻肉雞的飼養成本會增加10.5元。 疫情使學校營養午餐停擺、餐飲業績下滑,雞肉與雞蛋用量大減,台北市蛋商公會估計,每天至少有720公噸雞蛋(約1200萬顆蛋)滯銷;除雞蛋外,根據禽肉行銷發展協會統計,整體雞肉消費量也下滑2成以上。

許多民眾在網路分享,真的缺蛋了,就算有錢想買蛋,到超市卻買不到! 據聯合報報導,台灣雞蛋事業產銷督導委員會每日報顯示,台灣雞蛋產量,從北到南都嚴重不足。 面對上述數據,農委會畜牧處副處長江文全沒有回答進口雞蛋是否受到全球禽流感影響進口量,僅表示,去年12月和今年1月進口量較少的原因是國內生產量有起來了,農委會跟產業溝通,判斷不一定需要進口。

蛋缺貨: 史上最強護國防護罩 台灣4年閃95颱

台灣蛋雞產業從「種雞場」、「中雞場」到「蛋雞場」,上中下游彼此分工、環環相扣,只要一個環節出事,就會連帶影響整條供應鍊。 去年初國際飼料原物料大漲,帶動蛋農飼養成本增加,而政府為了平穩物價、要求雞蛋「凍漲」,偏偏五月起國內因新冠肺炎衝擊餐飲市場,雞蛋滯銷、蛋價崩盤,蛋農為了減少損失,只好大量淘汰開產雞。 這是因為台灣政府為平抑物價,過去都會下令「凍漲」雞蛋價格,有蛋農直言雞蛋產地價根本無法反映成本。

蛋缺貨

他表示,如今會缺蛋就是因為飼料飆漲,結果蛋價還凍漲,有人質疑「只要運費不賠,蛋農幹嘛減產」;他點出產蛋率是個關鍵,雞無論會不會生蛋都要吃飼料,而產蛋率有8成已經算不錯了,「但除了產蛋率以外,蛋殼的品質也是會影響產蛋量」。 為了平穩國內雞蛋供給量,據上下游報導,農委會自2022年3月起,從日本、美國、澳洲大量進口雞蛋。 2022年1月~11月,雞蛋進口量破歷年紀錄,已達2527公噸創下歷史新高。

蛋缺貨: 進口蛋維持蛋量

彰化陳姓蛋農表示,去年禽流感疫情來勢洶洶、重創養雞場,加上近年來密閉式養殖雞舍越來越多,雞舍一但染疫、病毒更容易傳播,他估計彰化地區因疫情撲殺死亡的雞隻高達300萬隻。 據統計,台灣雞蛋年產量超過80億顆,當中85%母雞仍是以傳統的開放式「格子籠」(battery cage)飼養,即一張A4紙大小的籠子內關了2到4隻雞,牠們吃喝拉撒都在籠內解決,多數雞隻畢生不曾踏上地面,更無法張開翅膀,如此密集的環境容易傳播病毒,禽流感肆虐期間更是不堪一擊。 原PO解釋,在大量養雞場因成本過高情況下,大量淘汰母雞拋售,自然就會造成缺蛋的影響,「目前大概是需求100供應90的狀況,終端只要出得起錢高價買,還是買的到雞蛋可以用,因為品牌蛋、動福蛋的售價原本就是一般蛋的一倍以上,所以他們對成本的承受力更高,母雞能生得更久」。

  • 疫苗缺貨已經不是新聞,中興大學動物科學系特聘教授陳志峰表示,禽流感不見得是缺蛋主因,但經濟動物的疫苗常常缺貨是事實。
  • 俄烏戰爭以來,國際原物料價格不斷上漲,也帶動雞飼料價格節節攀升。
  • 我們相信知識就是力量,客觀專業的新聞可以促進公共利益、刺激社會對話,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
  • 《上下游》致電十餘家蛋雞場,接起電話的多數業者表示,「過年前買氣旺,所以供蛋不足」或是「天氣太冷雞不下蛋」,當問到是否有疫情時,業者們紛紛三緘其口,以「不知道」、「不回答」、「去問別人」回應。
  • 除了一天賣幾千箱雞蛋給大賣場、連鎖餐飲集團的大型蛋商,台灣還有許多地區型的中小蛋商,一天賣蛋幾百箱,不只自己開店面零售,也賣給地區的早餐店、自助餐等餐飲業者;這些業務用蛋需求大而穩定,雖然沒簽契約,但彼此都有數十年的交情,遇到市場雞蛋供不應求時,業務用蛋通常是地區蛋行優先供應對象。
  • 儘管業界對疫情多數三緘其口,不過彰化蛋農表示,去年至少撲殺了3百萬隻雞,撲殺原因為「禽流感」,然而,蛋雞場認為,禽流感非直接致死原因,而是誘發其他疾病使雞死亡。

4位今年投資績效亮眼、身價億元的投資贏家,在此分享他們目前的台股看法與觀察標的。 中興大學名譽教授許振忠觀察,高蛋價的背後,看到的是雞蛋的供需因素,因為供不應求,蛋價才會高,如何提升供蛋量和供蛋穩定,最主要就是養雞場環境的提升。 極端氣候愈來愈嚴峻,疫病對雞隻的衝擊也愈來愈大,今年蛋價再創歷史新高,缺蛋又再度面臨挑戰,如何讓供蛋穩定,根本原因還是要回到養雞場如何升級。 相較之下,瑞士、法國、紐西蘭等西方國家已陸續淘汰格子籠,台灣動物保護團體也呼籲跟上國際潮流,要求官方制定產業轉型政策,但農委會態度被指被動,一直未給出具體承諾。 缺蛋議題也成為藍綠口水戰,鴻海集團創辦人郭台銘上月發長文批評全台缺蛋、蛋價平歷史新高是政府的「蛋蛋危機」,在野國民黨指責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簡稱農委會)「擺爛」,要求農委會主委陳吉仲下台,綠營支持者和民意代表則指「不是買不到蛋,而是買不到便宜的蛋」。

蛋缺貨: 「紅盤價」與「包銷制」──撐起台灣雞蛋產銷40年的老舊機器正待改革

翻開中央畜產會的統計資料,雞蛋產量從2021年12月開始,接連12個月比前一年同期低。 從2021年12月開始,雞蛋價格不斷往上飆升,到了2022年5月一斤產地價更突破40元,且至今都未低於此價格;對照2019年2月,36.2元的上一波蛋價高點,蛋價幾乎可說是「回不去」了。 然而,光是疫情恐難解釋為何全台頓時會缺少這麼多蛋,根據記者調查,去年台灣養雞量因新冠肺炎疫情大減,才是缺蛋的重要前因。 然而,光是疫情恐難解釋為何全台頓時會缺少這麼多蛋,根據記者調查,去年台灣養雞量因疫情大減,是缺蛋的重要前因。 美國因為禽流感撲殺包括雞隻在內的5800萬家禽,歐洲撲殺5,000萬隻,日本也殺了1249萬隻。 雞蛋過去台灣大多自給自足,進口雞蛋相對較少,但由於台灣雞蛋持續短缺,農委會啟動「短期專案進口」計劃,預計進口澳洲500萬顆雞蛋和種雞30萬隻,首批36萬顆澳洲雞蛋已在2月28日空運抵台。

蛋缺貨

「你買不買得到雞蛋?」——這自年初起就是台灣人的民生話題,受禽流感及氣候低溫等影響,雞蛋產量銳減、蛋價飆漲,民眾買到就上載至社交媒體炫耀自己是「雞蛋富翁」。 此外,目前台灣平均產蛋率僅7成,農委會正研議蛋雞產業革新方案,期待升級禽設與飼養環境。 參考國外採環控設施飼養蛋雞的蛋機場,產蛋率可高達8成5、甚至9成。 此外,聯合報報導,台北市蛋商公會理事長林天來16日說,市面上會缺蛋的其中一項原因,是因為現在下游廠商不願以比以往更高的現金購買,當然買不到蛋。

蛋缺貨: 雞蛋缺貨?飼料恐漲「第5波」 民眾:1斤42元好貴

從中華民國養雞協會的數據來看,雞蛋生產量的確跟不上需求量:去年(2022)12月中以後,產蛋的母雞數量一路往下掉,從12月中3,504萬隻,下滑到2月中剩3,103萬隻,每日產蛋箱數則從12.2萬箱,下降到2月剩11.2萬箱,約等於2,240萬顆蛋。 而根據農委會評估,台灣一天雞蛋需求量在12萬箱上下、約2,300~2,400萬顆,不足60~到160萬顆,不過農委會主委陳吉仲表示,加工業者在過年後進入淡季減少用蛋,因此消費量缺口每天約50~80萬顆,尤以北部、超市較缺。 王姓種雞場業務表示,去年種雞場眼見養雞客戶沒意願入雞,也因應減少孵蛋數量。 偏偏10月起蛋雞買氣回升,種雞場卻遇上疫情肆虐、無法生雞蛋孵小雞,「去年真的連種雞場也受到疫情影響,尤其是有色雞,像伊莎就是,我們也沒雞可以賣啊。」中雞場去年年初也因為缺少疫苗,導致育成率低落,來不及供應下游端的買雞需求。

  • 今年農委會規劃原先計劃進口26萬隻,為確保未來一整年蛋雞生產無虞,提高種雞進口量至30萬隻,以提高汰換生產率較低的老蛋雞。
  • 「禽流感會使雞隻抵抗力下降,其他疾病隨之而來,併發症狀讓雞死亡。」苗栗楊姓蛋農說明,禽流感說白了就是雞的感冒,禽流感會使雞的健康狀況欠佳,前兩年疫情都沒有今年嚴重,且考量雞蛋有殘留風險疑慮,場內成雞不可使用藥物,今年同業狀況都很慘。
  • 不過蔡上煌說,去年初缺蛋時喊到一箱900多元就到頂,但今年競爭激烈,喊到1,200元還不一定拿得到蛋。
  • 十年來,我們透過新聞揭露問題,監督政策改變;我們從土地挖出動人的故事,陪伴農民同行;我們也以報導讓消費者與農業更加親近,透過餐桌與土地的連結,支持本土農業茁壯。
  • 有之前家中經營養雞場的網友表示,現在缺蛋就是飼料不斷上漲,結果蛋價又凍漲,除了禽流感外,今年缺蛋也跟蛋價凍漲脫不了關係,他直呼近20年的雞農人生中,沒看過缺蛋缺成這樣,「真是最照顧農民的政黨阿」。

我們相信知識就是力量,客觀專業的新聞可以促進公共利益、刺激社會對話,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 十年來,我們透過新聞揭露問題,監督政策改變;我們從土地挖出動人的故事,陪伴農民同行;我們也以報導讓消費者與農業更加親近,透過餐桌與土地的連結,支持本土農業茁壯。 蛋缺貨2023 台灣雞蛋約八成走包銷制,不管蛋農產出的雞蛋大小、品質,都會由固定合作的蛋商以重量計價全收,再由「中華民國養雞協會台灣蛋雞事業產銷督導委員會」定價。 台灣並非特例,全球多國也鬧蛋荒,英國雞蛋產量創9年新低,美國雞蛋在過去一年漲價六成,是50年來的最大漲幅,日本雞蛋批發價也較去年同期飆升1.86倍,價格同時創下1993年有紀錄以來新高。

蛋缺貨: 彰化大量雞隻死亡,清運屍體業者:一個月化製量高達200多噸

農委會畜牧處副處長江文全表示,目前國內每日雞蛋產量約11.8萬箱(共2360萬顆、約1416公噸)、雞肉產量約1700公噸、豬肉約2200公噸;國內學童營養午餐每日平均雞蛋用量約1600箱(共32萬顆,約19.2公噸)、雞肉40公噸、豬肉56公噸。 蛋缺貨 蛋商和蛋農不滿的情緒接近沸騰,因為根據大型蛋商涂萬財、魏毓恆以及畜牧處研究,台灣出產的雞蛋大約有8成走包銷制,蛋價長期掌握在大型蛋商手中,早在去年缺蛋時就飽受抨擊。 農委會去年曾允諾改善制度,增加蛋農參與,讓蛋價透明化,但顯然成效不彰。 不過蔡上煌說,去年初缺蛋時喊到一箱900多元就到頂,但今年競爭激烈,喊到1,200元還不一定拿得到蛋。

然而在雞蛋產量不足的時候,僵固的定價機制、以及被政府干預凍漲的價格,卻又無法反映真實的市場行情,導致農民缺乏增產誘因,進一步讓供應缺口惡化。 國產雞蛋有一半銷售到市場、雜貨店、餐飲和烘焙業等「業務通路」,只有兩成多銷往超市和賣場等「零售通路」,蛋商往往優先供應給前者,變相令一般消費者更難買到雞蛋,當中又以產量最少、需求量最大的北部地區最為嚴重。 最近雞蛋荒,許多賣場、雜貨店都開始限量販售,尤其北部缺蛋情況最嚴重,不少民眾哀號買不到,PTT一名雲林蛋農示警,「雞蛋缺貨時間可能還要更長,甚至加劇惡化」,同時也解釋到底為什麼會缺蛋,主要原因是飼料價格、海運運費飆漲,甚至雞蛋收購價凍漲也會有影響。 超市最近雞蛋銷量暴增,原來是有風聲,蛋雞的飼料又要漲「第五波」,也會影響到雞蛋價格,目前市價一斤42元,也讓消費者直呼短期內漲好多,而農委會主委陳吉仲則表示,目前供應量都還足夠,不用擔心缺貨問題。 全台雞蛋嚴重缺貨,許多民眾排隊買雞蛋還不一定搶的到,日前農委會要求蛋價凍漲,但飼料價格仍不斷上漲,對蛋農仍是一大負擔。 有之前家中經營養雞場的網友表示,現在缺蛋就是飼料不斷上漲,結果蛋價又凍漲,除了禽流感外,今年缺蛋也跟蛋價凍漲脫不了關係,他直呼近20年的雞農人生中,沒看過缺蛋缺成這樣,「真是最照顧農民的政黨阿」。

蛋缺貨: 日本土壤醫師專訪》專業認證幫農民養土減肥,來台直言「農民土壤觀念待加強」

他觀察,缺蛋與否和消費量關聯大,高雄地區的全聯較不缺蛋,雖然送往北部的蛋多,但消費量也高,「最近都是早上補貨,下午就賣完,」而且連之前固定送的數量都不夠,每天還要多調蛋到台北。 蛋缺貨 江文全也不諱言,蛋雞農很少有新血投入,普遍還是俗稱「老人工」的老一輩在經營,每一天餵兩次雞、撿一次蛋,只要蛋價有比飼料貴,就「加減賺」,對於疫病的觀念通常是賭一把,真的運氣這麼不好中了禽流感,就領撲殺補助,下次再重新養一批就好。 由於生產方式和疫病觀念都還維持在傳統框架,所以連帶也沒有轉型動力。 許振忠指出,極端氣候影響下,冬天更冷,夏天更熱,台灣蛋雞場大部分還是傳統開放式,加上集中在中南部,尤其彰化、雲林、嘉義、台南和屏東,夏天雞隻往往熱到受不了,冬天一有寒流來也會影響產蛋率,但只要讓養雞場轉型現代化,就能有效穩定控制溫度對產蛋量的影響。 「今年(指2022年)缺蛋情形的確比往年嚴重!」畜牧處副處長江文全直言,從每月的日均產蛋量來看,都比去年同期還低,但同時台灣人平均每年雞蛋消費量卻持續攀高,2021年達到356.25顆,需求變更多,供給卻降低,供需不平衡下價格因此推升。 「缺蛋會到幾月,我也説不準。」中華民國養雞協會秘書長王建培表示,一般農曆年後消費及加工需求會趨緩,如果天氣也好轉,雞群產蛋率提升,就比較不會缺蛋;但天氣如果始終濕濕冷冷,以現在蛋雞場85%以上是傳統雞舍來看,十分受環境溫度影響,仍是令人擔憂。

蛋缺貨

台灣大部分雞蛋都是走「包銷制度」,農民只管生產、盤商統一收購,但一爆發蛋荒,就出現產地價格和市場價格脫鉤的荒謬景象,也造就產業升級、蛋量調控上的各種弊病。 疫情短時間內不會解除,飼料價格一時之間也難回穩,雞農和豬農該如何是好? 王建培表示,目前蛋雞狀況最危急,會請各地雞農淘汰產蛋率低的老母雞,來減少雞蛋的產量。 高傳謨亦表示,雞蛋滯銷雖可透過冰存調節,但冰存空間有限,從源頭減量才是根本,另外老母雞下的蛋太大、蛋殼薄,不符合超市量販包裝規格,透過淘汰,才能讓雞蛋價格回穩。

蛋缺貨: 雞蛋產地價每台斤升2元 零售價跟漲

台北的蛋商目前普遍調蛋價格來到每箱(蛋商收蛋以箱為單位,一箱20斤,平均每顆雞蛋約60公克,一箱平均約200顆蛋。)1,200元,其他地區則是1,100元左右,但共通點是價格仍在持續上漲,看不到緩解跡象。 許振忠觀察,現在市面上雞蛋要區分等級高低,通常是由蛋雞場生產端打造自有品牌,從中分級出較優良的雞蛋,用差異化的高品質雞蛋搶市,但要打造品牌,養雞環境也要跟著升級才有可能做到。 此外,雞蛋不像蔬果會進到拍賣市場,大部分是由蛋商按牌價收購,不管品質高低,都以一樣的價格秤斤論兩買賣。 所以對蛋雞農來說,就會缺乏生產高品質雞蛋的誘因,對於養雞環境的提升也就缺乏動力。 再翻開台灣家禽統計手冊,2022年全國白肉雞飼養數量有4764萬隻,其中8成3都是採現代化的水簾式密閉禽舍。

蛋缺貨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