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雙鏡頭2023詳細攻略!內含手機雙鏡頭絕密資料

Posted by Ben on November 18, 2021

手機雙鏡頭

最終,iPhone 11 Pro 系列和其它手機上的超廣角+廣角+長焦的鐵三角組合成了「剛需鏡頭」的代表,而蘋果也透過強大的算力和設計讓三顆鏡頭能夠在最大程度上保持一致性。 華為與 OPPO 潛望鏡長焦的出現也再次拓寬了手機的焦段範圍。 順著同樣的思路,也有廠商嘗試更大的廣角攝影,推出了帶有超廣角副攝的手機,同樣也拓寬了一定的拍攝題材,對於某些風光和特定視角來說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三星 SCH-B710 這種老古董就不說了,我們從 iPhone 發佈後的智慧型手機時代開始算。

手機雙鏡頭

同樣地,iPhone 7 絕不是第一個採用雙鏡頭設計的手機 ,但考慮到 iPhone 的影響力,或許手機的雙鏡頭年代即將開始。 以產業平均毛利來看,光學鏡頭的毛利率最高,龍頭廠大立光毛利率接近 70%,模組組裝最低。 而 CMOS 感測器晶片是鏡頭最核心的元件,占鏡頭成本占重高達 52%,是鏡頭零組件中產值最高的領域。

手機雙鏡頭: 限時免費 AimerLab FixMate 一鍵修復 iPhone 當機 / 畫面卡住問題

多鏡頭錄影支援的舊版硬體:iPhone XS、XS Max、XR 與 iPad Pro。 所謂的同時錄影,是指 iPhone 上的所有鏡頭都可以使用,因此也包括了前自拍鏡頭;但在 iPhone XS 上,只能讓後面兩顆主鏡頭、前面的自拍鏡頭中取兩顆錄製。 蘋果自iPhone7 Plus開始配置雙鏡頭,其中,寬鏡頭具有較少的鏡頭扭曲,使得畫面邊緣的物體和人物看 ... 兜兜轉轉,手機對於拍照上的進化方向終於還是走向了全面模擬相機變焦的路,而這樣組合的三鏡頭也被認為是高階手機的必備底線。 至於潛望鏡、微距或者其它花活鏡頭則是「有更好,沒有也不用強求」的階段。

由於鏡頭需求超預期成長,CMOS 晶片代工、封測擴產速度遠低於需求增幅,使得 CMOS 價格居高不下。 至於其它零組件,如光學鏡頭、音圈馬達、紅外濾光片,及模組組裝等各領域雖受惠於手機鏡頭顆數大幅成長,但根據各產業產能、擴產、技術壁壘、競爭格局各不相同,每一領域受益幅度略有差異,漲價影響也各有不同。 從命名上就可以看出,第一批手機採用雙鏡頭方案的目的主要是為了拍 3D 照片,透過兩個鏡頭的照片進行合成,呈現出一種可動的 3D 視覺。 但總得來說這依舊是嘗鮮玩法,和我們今天說的湊數鏡頭並無不同,只是當時來說並不能算湊數,而是一顆主打趣味的額外鏡頭。

手機雙鏡頭: 【得獎公告】XR 技術探索會:從 VR 到 8K 立體影像,美光 Crucial DDR5 一窺虛擬實境的全貌,創意與科技結合的沉浸體驗會

除了是雙鏡頭距離之間的矛盾之外,目前使用雙目視差來進行 3D 建模,所需要的計算能力遠遠比影像疊加要高。 大疆 Phantom 4 就以專門的 FPGA 來進行雙目運算,而 HTC Vive 更需要高端桌面電腦來能推動,而坊間大部份的無人駕駛汽車也要使用「核彈頭」級別的專門圖像處理器來計算。 但以目前手機晶片的處理速度和手機的續航力來說,根本不足以進行 3D 建模。 相反,目前不少非手機設備的雙鏡頭運算,卻是以「視差」來測距,借此進行 3D 建模。 目前的體感遊戲設備、VR 設備、以致無人機和無人駕駛汽車的自動避障功能,均過雙鏡頭攝影機透過鏡頭之間的距離,使影像出現「視差」,然後再把兩個不同的影像數據對比,用三角算法計算出鏡頭與對像之間的距離(下圖),並即時繪畫立體影像,借此渲染虛擬影像、或計劃安全的行駛路線。

2011年,HTC推出 EVO 3D與LG 推出Optimus 3D,這兩台手機都是內建兩個 500 萬畫素相機模組,可以用來拍攝完整的 3D 相片或影片。 手機生成的 3D 影像,能直接在螢幕上呈現,不需要有 3D 顯示器就能觀看。 不過,由於當時手機的硬體規格並不頂尖加上3D影片的應用後繼無力,3D雙鏡頭手機風潮也就曇花一謝。 但是,這類雙鏡頭的3D 應用並未在市場上獲得成功,LG 與 HTC 在這兩款3D 手機之後亦沒有推出更具代表性的續作,而隨著時間推移,雙鏡頭在智慧手機身上又衍伸出一項更具價值的應用。

手機雙鏡頭: 影片示範一切! iPhone 7 加上雙鏡頭有什麼好處!?

▲3D 類型的雙鏡頭手機LG Optimus 3D、HTC Evo 3D 這兩台手機雖然採用了雙鏡頭的配置,但它們的第二顆鏡頭者主要提供的是左右視差資訊並藉此拍攝3D 照片。 在拍照與錄影App方面HTC做了不少的強化,先從拍照來說,這次主打的是專業散景特效,能拍出類似棚拍的柔焦效果。 改善的HDR Boost 2新功能,可以在高反差的拍攝環境中,像是逆光或是夜拍都不會拍出太暗或是太亮的照片,讓人容易拍出清晰銳利的影像。 比較有趣的還有固定螢幕方向的握持手勢,以前我們看影片或是滑App時,經常因為動了一下就讓手機的螢幕方向跑掉。 透過EDGE SENSE 2的握持手勢功能,只要你握著手機就算把手機轉90度也不會翻轉螢幕。 雖然手機鏡頭的生產不像相機鏡頭那麼困難,但時間和經驗依然很重要。

  • 雖然說 iPhone 絕不是第一個使用雙鏡頭的手機,但蘋果甚少採用最前沿的技術,但往往會把還未能量產、或成本太高的新技術,透過大量生產的方式來降低售價,這些零件才能得以普及,促使整個產業跟進。
  • 更重要的是:手機廠商值得為了提升相機的成像能力而作進一步的犧牲嗎?
  • 主機1080P/60fps 的動態高速錄影,搭配Mio獨家專業影像調校技術,提高動態影像銳利度與清晰度,降低影像殘影。
  • 最後,現場生成的歌詞置入到半製作完成的歌曲內,交由專業歌手CED、Jocelyn 9.4.0現場表演,唱出由兩千多位觀眾與AI一起共創的歌詞。
  • 透視藍是先前透視黑的後繼版本,細看背蓋內能看到內部的電路設計,有別於一般手機單純的顏色。
  • 最後在外型上提供了多彩的紅色以及略帶透視感的藍色,讓U12+在旗艦手機中讓人更為矚目。

IPhone 7 Plus 手機雙鏡頭2023 的虛化效果比起先前引入雙鏡頭的手機廠商來說還不錯,但從攝影師的角度去看,這些照片(下圖)距離相機還是有很長的距離。 而且與通過光學效果實現虛化相比,蘋果在現階段的數位算法還不能達到這個水平。 在安控市場中,根據 Grand View Research 的報告指出,隨著各產業對於安防產品的設備支出增加,預估到 2025 年全球安控市場規模將達 2924 億美元,CAGR 可達 9.4%,其中,視訊監控是佔據全球安控出貨量最大的部分。 運動相機 Osmo Action 4 主打 1/1.3 英吋感光元件、等效像素尺寸達 2.4 μm 所帶來的高畫質,配合 f/2.8 光圈,可支援拍攝 4K/120fps 影片,並擁有 155 度廣闊視角,同時帶有 10-bit & D-Log M 專業色彩模式。

手機雙鏡頭: 手機導入照相功能奠定大立光的輝煌年代

他們示範在單鏡頭拍攝和雙鏡頭拍攝報紙文字,以雙鏡頭拍攝的文字遠較單鏡頭為清晰。 根據The Next Web網站報導,由日前美國專利商標局已曝光的蘋果新的照相系統設計專利文件顯示, 蘋果「雙鏡頭」設計可讓使用者同時拍攝靜態和動態影像(影片),例如在小孩生日時,除可拍攝小孩吹熄蠟燭瞬間時的照片外,還可同時拍下整個過程的動態影片。 因此, 為了排除拜耳濾鏡的影響,黑白鏡頭的感光元件採用了不過濾 RGB 三色、只偵測光線強弱的設計,因此在低光源以及暗部細節的表現會比一般彩色鏡頭來的細膩,此外高感光度的畫質也會更加優秀。 華為的 P9、P10的黑白鏡頭正是採用了這樣的原理,同時還具備 Leica 手機雙鏡頭2023 調校的色彩以及可調整的景深功能,以帶來更優秀的拍攝表現。 除此之外,也有一些昂貴的相機專門設計來拍攝黑白照片,例如 Leica M Monochrom 以及 Phaseone IQ3 100MP Achromatic。

手機雙鏡頭

其中,水晶光電作為後起之秀,目前是中國龍頭,同時也間接向蘋果供應產品。 實際上這樣的原因也在其他廠商那邊獲得證實,根據我們先前詢問華為、ASUS 官方的結果,他們也表示鏡頭直列是因為必須要容納瀏海以及前鏡頭模組等元件的緣故。 但是這代表蘋果「未來」真的不可能透過相機頭加入 VR/AR 陣營嗎? 但是,蘋果 CEO 庫克對 VR 和 AR 兩者,他們更重視的是 AR。 至於在汽車方面,自動駕駛概念的興起是最重要的鏡頭需求爆發點。

手機雙鏡頭: 支援最大 256GB 記憶卡

1080P/60fps 的動態高速錄影,搭配Mio獨家專業影像調校技術,提高動態影像銳利度與清晰度,降低影像殘影。 貴……一顆好的微距鏡頭動輒2-3萬,而且是光”鏡頭” 而已,你還需要”單眼主機”,且微距拍攝非常怕晃動,”腳架”是必須的,補光也是必要的……整套可能需要花費近10萬。 主機1080P/60fps 的動態高速錄影,搭配Mio獨家專業影像調校技術,提高動態影像銳利度與清晰度,降低影像殘影。 一首歌的完成,需要樂曲旋律、歌詞點綴、以及曲風節奏等元素組成,往往仰賴大量人力時間創作。 這時候,如果音樂產業能結合Gen AI,如同企業借助大型語言模型,縮短AI應用的開發時間與成本,將有助於改寫產業運作典範,釋放人力投入到更有價值或創造性事務。

自智慧手機搭載鏡頭以來,從後置發展到前置,從單鏡頭到多鏡頭,這些硬體創新除方便消費者拍照錄影外,更直接帶動光學產業的蓬勃發展。 與 Nokia 1020 使用 4100 萬畫素裁切來達到無損變焦不同,Corephotonics 的作法是利用一顆廣角鏡頭與一顆變焦鏡頭,同時拍下兩張照片來做組合,從而做到無損變焦的效果。 而 Corephotonics 也做出自家規格的 OIS 光學防震構造,將會更薄、且效果更好。 另一方面,新一代攝影與照相應用如360度虛擬實境(VR)即時視訊串流、遠端擴增實境(AR)、超高畫質現場視訊轉播,都需要有不同特殊鏡頭來支援,雙鏡頭或多鏡頭的設計變成了新一代智慧型手機必須添增的配備。

手機雙鏡頭: 蘋果公布財報 法人看好台積電、大立光等供應鏈

由此被某些人聯想到透視,再聯想到一些侵犯女性身體權益的事情,成了一加這次栽進的大坑。 但壞就壞在了這個趣味玩法和一個不太文雅的詞——透視,聯繫到了一起。 透視這個詞本身比較中性,小時候在想超能力的時候,透視能力肯定十有八九是不會放過的。 但隨著語言的發展和語境的變化,透視這個詞如今更多的和女性身體出現了一些關聯性,比如透視裝等等。 但事實上,消費者並非是不喜歡微距鏡頭,而是普通手機上的微距鏡頭放大倍數還不夠大。 就像原來兩倍變焦的長焦鏡頭都已改名換姓成人像鏡頭,現在的長焦鏡頭不奔著五倍去似乎就不配擁有姓名,而微距鏡頭的向前發展,同樣開拓了一片新天空。

手機雙鏡頭

這幾年當中,各廠家也針對手機拍照的部分下了一些功夫,從畫面的鮮豔度與銳利度開始,接著是多鏡頭、HDR技術、景深模擬,等等…都讓手機越來越進步。 塑膠鏡頭透光率不如玻璃鏡頭,但成型更為容易、良率較高、成本較低,透過不同形狀的塑膠鏡頭進行組合,也可以達到非常好的成像效果,因此手機鏡頭大多使用塑膠鏡頭。 光學一直是手機零組件創新重要戰場之一,無論是鏡頭像素升級、光學防手震、大光圈、雙鏡像頭等。 而華為在去年發布的 P 系列和 Mate 系列兩大旗艦機種中均採用後置三鏡頭設計,今年開始各家品牌廠也將推出後置三鏡頭旗艦機應戰,將高階手機市場鏡頭產業從後置雙鏡頭時代推升到 3 鏡頭時代,甚至是前置雙鏡頭。 其中一個最主要的原因,是因為這些手機為了提高螢幕占比,不約而同都採用了與 iPhone X 相同的「瀏海」設計,並且通常會將聽筒、自拍鏡頭、光感應器等元件放入「瀏海」中,而這些元件是有厚度的,為了容納這些模組,比較佔體積的雙鏡頭模組勢必要改為直式排列才能維持較薄的機身厚度。

手機雙鏡頭: 使用 Facebook 留言

透過 Apple Trade In 換購方案,你可以將符合條件的智慧型手機換購全新 iPhone,獲享折抵優惠18。 IPhone 13 手機雙鏡頭 顯示器的圓角具有優美的曲線設計,並呈現在一個標準矩形之內。 以標準矩形量測時,螢幕的對角線長度為 6.06 吋 (實際可視區較小)。

鏡頭各組成零件依市場規模從大到小分別為:CMOS 感測器、模組組裝、光學鏡頭、音圈馬達、紅外濾光片等。 同時在多鏡頭需求的帶動下,去年第三季手機鏡頭感測器出貨量達到 13 億顆,年增 14%,遠高於智慧手機出貨量的漲幅。 針對本季營運展望,大立光董事長林恩平先前在7月中法說會上表示,8月(拉貨)比7月好一點。 他直言,目前手機客戶普遍悲觀,沒有一家樂觀,「包括準備發表新機的客戶也是」,高規鏡頭賣不好,中低階相對好一些。 Pixel 7 和 Pixel 7 Pro:沿著對角線測得的數值;尺寸可能會因配置與製程而異。 2016 年發佈的華為 P9 則再次推進了雙鏡頭玩法的變化,這次採用的是用黑白鏡頭來提升照片品質。

手機雙鏡頭: 開箱/評測/Hands On 影片

要辨別手機是否採用雙鏡頭,最直接的辦法就是看手機背面的主鏡頭有幾顆。 左邊是採用雙鏡頭的 iPhone 7 Plus,右邊的則是單鏡頭設計的 HTC 10。 另一方面,當你播放的時候透過HTC Boomsound Hi-Fi技術,藉由搭載獨立晶片讓喇叭聲音大而且不爆音,打造出手機最大的喇叭音效。 中國音圈馬達則占全球市場逾三成比重,但企業數量超過 50 家以上,主要包括新思考、比路電子、中藍等,其中,以比路電子和新思考在國際市場表現較為出色。 韓國廠商則占據全球音圈馬達市場比重逾兩成,主要包括三星電機、磁化、Hysonic 和 LG-Innotek 等。 也因為技術難度低,所以全球供應音圈馬達的廠商有上百家,整體來看,這些廠家可以劃分為日本、韓國、中國三大陣營。

  • 為了在運動過程中穩定畫面,Osmo Action 4 支援多模式的增穩功能,即使在 360 度旋轉的拍攝,也能保持水平鎖定,本次更有色溫感測器,能搭配 App 的水下色彩還原功能,呈現水中世界最自然的色彩。
  • 通常的做法是加入一顆不太常用的鏡頭,而這顆不太實用的鏡頭,就是我們常說的「湊數鏡頭」。
  • 以實際拍攝來說,錄影時可以即時變焦算是比較方便的功能,而且能在錄影時直接拍照。
  • 手機鏡頭主要由光學鏡頭(Lens)、音圈馬達(VCM)、紅外線截止濾光片(IRCF)、圖像感測器(Sensor)等零件組成。
  • 整體而言,這次HTC U12+在硬體與軟體面皆較先前U11有大幅的進步,硬體部分採用前後雙鏡頭設計,處理器使用Snapdragon 845。
  • 那手機的多鏡頭方案是怎麼走到今天的呢,其實回顧歷史你會發現許多非常有意思的顯現,比如最早的多鏡頭方案其實意義跟我們今天所說的「湊數鏡頭」十分類似。

HTC在 2014年推出全球首款 Duo 景深相機~HTC One M8,採用華晶科的UltraPixel with Duo Camera的雙鏡頭技術。 不過,HTC One M8的主鏡頭的照相畫素只有400萬與當時各手機品牌競相追求照相畫素的主流不一樣,雖然HTC One M8的銷售狀況不錯但並未掀起其他業者跟風,M8孤軍奮戰下,Duo 景深相機於是雷聲大雨點小。 2009年阿凡達電影上映全球熱賣掀起3D電影熱潮與相關應用,也讓不少手機廠商相繼推出可以支援3D拍照的手機。

手機雙鏡頭: 功能特點

HTC One 和 iPhone 7 一樣,均以雙鏡頭為手段,讓手機在沒有變得更厚的情況下,把兩個影像數據對比,然後進行像素疊加,借此達至無損/低損的數碼變焦功能。 當時就有不少評測者,開始把 iPhone 5s 與專業級的單鏡反光相機 (DSLR) 相比;但這絕不是指 iPhone 5s 的真的達到專業級相機的水平,而是指一般使用者開始不太在意手機與專業級相機照片的細微差距 ── 儘管對於攝影愛好者來說,差別是巨大的。 後來,華為偷偷的把佳能相機的照片,偷偷扮成是旗下手機拍攝的照片(下圖),就已經反映了就連廠商也覺得普通使用者根本也不在意,所以才敢指鹿為馬。

以實際拍攝來說,錄影時可以即時變焦算是比較方便的功能,而且能在錄影時直接拍照。 另外,被詬病已久的夜拍功能這次iPhone 11也新加入系統中,夜拍不再會是黑漆漆。 比較特別的是,這次iPhone 11系列新導入前鏡頭慢動作錄影,可以讓你拍出有趣的慢動作自拍照。 現在市面上已經有用到 8P 鏡頭的手機,像是小米推出1億畫素的小米 10 pro,而根據大立光說法 9P 也已經有客戶找上門設計鏡頭,目前鏡頭數量增加與 P 數增加仍是趨勢,還沒看到技術會停滯不前的跡象。 早期鏡頭主要是以玻璃製造,主因玻璃透光率高,但隨著技術進步,塑膠透光率逐步提高,縮小與玻璃的差距,另一方面台灣早期也是塑膠生產大國,在 1991 年,大立光領先台灣同業跨入塑膠鏡片的量產製造,台灣同業大部分是在 1995 年後才跨入塑膠鏡片的量產製造。

手機雙鏡頭: 手機上裝上雙鏡頭會有什麼好處?可能將有 3 倍無損變焦、以及更好的動態範圍表現

HTC U12+在相機部分採用前後雙鏡頭設計,後置相機左方的是1200萬畫素f/1.75廣角相機,右方的則是1600萬畫素f/2.6望遠相機。 另一方面在前置相機中,則都是800萬畫素的配置,光圈值皆為f/2.0。 其中後置主相機支援1.85至2倍光學變焦,以及支援10倍光學變焦,並搭載OIS光學防手震與HDR Boost 2技術。 相機測試方面,DXOMARK拿下103分高分,在雙鏡頭領域中是目前最高分的手機。 除了上面提到的鏡頭基本設計功用以外,今天報導表示其實蘋果堅持使用三鏡頭設計是為了額外的軟體配合,讓手機的拍照功能更強大!

單純從硬體來看,雙鏡頭拍出來的成像,極其量就是兩張不同像素的照片,單獨看起來意義不大。 儘管照相機進入數位化已經有不短的日子,但一直以來手機廠商重視的是「成像」不是「數據」,所以大家的關注點仍然是「光學」。 直至 HDR (High Dynamic Range) 流行後,手機廠商才開始採用多重照片合成,來改善相片品質。 雖然說 iPhone 絕不是第一個使用雙鏡頭的手機,但蘋果甚少採用最前沿的技術,但往往會把還未能量產、或成本太高的新技術,透過大量生產的方式來降低售價,這些零件才能得以普及,促使整個產業跟進。

手機雙鏡頭: 搭載 iOS 13

根據旭日產研的資料顯示,歐菲科技是 2017 年中國手機鏡頭模組市占第一,但比重只有 11%。 除了歐菲科技之外,還有舜宇、丘鈦、信利、光寶、合力泰等也可以供應鏡頭模組,而這些廠商市占均只有個位數。 鏡頭模組是把光學鏡頭、音圈馬達、紅外線截止濾光片、圖像感測器等零組件整合成一項產品。

以華為的旗艦機種 Mate 30 Pro 為例,其採用後置 40M+40M+8M+3D 感測的四鏡頭方案,前置則採用 32M 的鏡頭,意指每出貨一支 Mate 30 Pro 就能帶動五顆鏡頭的需求。 而除了高階機種搭載走向四鏡頭外,中低階手機去年也開始配置四鏡頭,如紅米 Note8 Pro。 2019 年以來,手機鏡頭升級成為智慧手機一大賣點,多鏡頭方案在新機型中大量被採用。 蘋果早前收購了鏡頭製造商 LinX,他們也是專門製造雙鏡頭或多鏡頭模組,有沒有這套影片,iPhone 7 的照片質素,將會迎來巨大飛躍和進步。

手機雙鏡頭: 鏡頭規格已達材料極限

這次HTC在U12+提供EDGE SENSE 2功能,除了過往熟悉的側框啟動外,還有新的手勢操作。 你可以短握壓或長握壓手機兩側,以啟動相機或是Google語音搜尋功能,也可以自訂成音樂控制、開啟手電筒等功能。 當你持握手機時,用拇指輕點邊框兩下就能啟動單手模式,而且不論左手或是右手操作時,系統都能自動辨識持握的方向。 手機雙鏡頭2023 日本的音圈馬達占全球超過四成的比重,並掌握著全球音圈馬達先進技術和製造能力,代表企業主要包括阿爾卑斯、三美、TDK 等,其中阿爾卑斯和三美向蘋果供應音圈馬達。 根據 Yole 的統計,在 手機雙鏡頭2023 2017 年全球價值 139 億美元的 CMOS 圖像感測器市場中,索尼占據 42% 的市場比重,之後則是三星電子、豪威科技、安森美等廠商。 CMOS 圖像感測器主要功能是實現將光訊號轉換為電訊號的轉換器。

手機雙鏡頭: 手機市場成熟、成長趨緩

手機作為一個大眾化的消費級產品,一直都處於照相能力的軍備競賽之中。 最初手機照相能力之爭,重點在於分辨率:由 60 萬、200 萬、500 萬、800 萬一直鬥到千萬級以上,非要把手機的畫面放大到「毛根」的階段,業界才發現手機 CMOS 的尺寸與分辨率已經去到難以共存的地步。 綜合來看未來鏡頭需求主要來自手機、安控、自動駕駛這三大應用,特別是手機市場已準備朝向後置五鏡頭擴展,今明兩年將是後置五鏡頭高速滲透期,為鏡頭成長創造新動能。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