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歲投票修憲2023詳細攻略!(震驚真相)

Posted by Tim on June 30, 2023

18歲投票修憲

為降低公民權年齡門檻,歷經近30年的民間倡議及政黨協商破局,修憲路上困難重重,睽違17年是否能成為憲政史上第8次修憲? 18歲公民權複決結果投票率不到6成、其中4成多反對,許仁碩認為投票讓社會真實聲音浮現。 而修憲推動過程的青年動員,顯現台灣社運組織型態轉變,未來如何透過草根耕耘和橫向串聯累積能量是關鍵,這也將成為這一代青年的集體記憶,但敘事還在成形中。 憲法學者、東吳大學法律學系教授胡博硯觀察,因本屆選情冷,投票率低在選前就可預見,且18歲公民權為單一題目修憲案,過於單純導致沒刺激感和驚爆點,社會討論度極低,民眾也不在乎一個只下修2歲的法案。

18歲投票修憲

根據中選會公告,修憲複決通過門檻為選舉人總數的一半,以本屆約有1,924萬人擁有投票權來看,必須取得近962萬張同意票,才為通過。 同為第9屆立委的管碧玲則提出,根據內政部與美國中央情報局統計,全世界大部分民主國家中,公民年滿18歲即有選舉權。 以亞洲國家為例,原先僅台灣和日本將投票年齡門檻設為20歲,不過日本自2016年6月起已調降至18歲,台灣成為東亞唯一20歲才擁有選舉權的民主國家。 政大選研中心主任游清鑫分析,雖然18歲公民權,朝野一致同意,總統蔡英文更是多次出面呼籲投下同意票,不過由於這次地方選舉的熱度不高,想要過關關鍵還是在於投票率,而最後如果這樣有共識的修憲議題都無法通過,日後也可能要進行修憲門檻的檢討。

18歲投票修憲: 通過門檻?

工業網路安全近年越來越被重視,當連接到網路的工業設備和傳感器成為潛在的攻擊目標,若無足夠重視安全措施的觀念與行動,可能會導致生產中斷、資料洩露和運營的風險。 另一方面,永續經營(Sustainable Business)亦為全球性重要議題,各個國家都比以往更重視可持續發展的原則和實踐方針。 西門子數位工業同時身為業界的製造商與服務商,協助企業透過通盤視角,打造永續與安全的最佳方案。 林月琴也坦言,過去七次修憲都是國民大會,這次非常特殊要用公投進行,本來門檻就很高,不過只要努力過,都沒有白費,要繼續走下去。 一些反方認為18歲的人可能缺乏足夠的思辨能力、無法抵抗他人惡意的煽動,也沒有辦法好好過濾資訊;支持者可能會反駁,如今網路越來越發達,18歲的年輕人閱聽能力也在增進;再說,如果18歲真的欠缺了什麼,那20歲大概也好不到哪去。 根據CIA The World Fact book資料,全球約有180個國家18歲以上國民擁有投票權,例如日本、韓國、泰國、馬來西亞,以及美國、歐盟、紐西蘭和澳洲等。

  • (中央社記者陳俊華台北26日電)「18歲公民權」修憲複決公投今天投票,開票結果同意票564萬7102張、不同意票501萬6427張,雖同意票多於不同意票,但因同意票未達通過門檻的962萬張,因此修憲案確定不通過。
  • 3月25日立法院以109張全數同意票通過表決,這是繼2005年後的第8次修憲案成案。
  • 2022年中華民國憲法修正案,又稱18歲公民權修憲案、憲法修正案公民複決第1案[1][2],是一個未複決通過的修憲案,目的在降低選舉權與被選舉權等公民權的最低年齡至18歲[3][a]。
  • 雖然朝野對下修投票年齡皆樂觀其成,但民眾對於18歲青少年心智是否成熟、能否為自己所做的決定負責,意見仍存在分歧。
  • 然而,這些青少年卻未被賦予完整的參政權,「權責不相符」成了部分人的疑慮,也形成具公投權、能服公職,但尚未有選舉與被選舉權的矛盾局面。
  • 整體結果反映地方選舉民眾較重視地方議題,不代表因此支持中國,而更像是「生活又不是只有抗中保台」的想法。
  • 雖然中選會過去已有4次舉辦全國性公民投票的經驗,但本次領票、投票流程中仍出現若干瑕疵。

《公民投票法》率先在2017年底調整門檻為18歲,隔年的全國性公投因而增加約58萬名首投族。 2020年《民法》也經立法院三讀通過,將成年年齡下修為18歲,2023年1月1日將實施。 修憲案的法源依據為《中華民國憲法增修條文》第12條,一般公投案的程序則是依據《公民投票法》制定,適用事項主要涵納法律、立法原則或重大政策的改動,且內容不得牴觸《中華民國憲法》。 此次18歲公民權修憲案,是台灣憲政史上首次進入公民複決程序的修憲案。 對於18歲公民權修憲複決未過門檻,民進黨發言人黃彩玲表示,誠如黨主席蔡英文今天回應媒體所言,民進黨全體候選人與從政黨員,已經把握每一次宣講機會呼籲支持18歲公民權。 「18歲公民權」是我國歷史上首次憲法修正案交由公民複決,將於11月26日與地方公職人員選舉同日舉行投票。

18歲投票修憲: 陳時中笑稱魔獸選12號「可能想蹭我熱度」 照片為證尷尬了

也就是說,當立法院再提出憲法修正案後,經公告半年後,應於3個月內投票複決。 公投法也規定,立法院依憲法規定提出的複決案,經公告半年後,應於10日內交由主管機關辦理公民投票。 (中央社記者王承中台北25日電)立法院今天成功將18歲公民權修憲案送出,依照憲法增修條文規定,經公告半年後應於3個月內投票複決,進行憲政史上首次修憲案公民複決程序,但通過要獲得965萬以上的同意票,門檻相當高。 明(26)日九合一大選與18歲公民權公投登場,台灣將舉行史上第一次憲法修正案複決公投。 18歲投票修憲 18歲投票修憲2023 若修正案通過,年滿18歲的公民即可依法擁有選舉、罷免、創制、複決及參加公民投票的權利。 《ETtoday新聞雲》整理「18歲公民權」公投懶人包,內含正反方主要意見、通過門檻與投票注意事項等,供讀者參考。

憲法增修條文第12條規定「憲法修正案於公告半年後,經中華民國自由地區選舉人投票複決,有效同意票過選舉人總額之半數」即通過,因此,此次修憲複決案至少要有961萬9697同意票才能通過。 立委黃國昌等人在2016提案修改憲法第130條調降選舉權門檻時提到,眾多國家因應人口老化和社會變遷等因素,以世代正義角度出發,研擬16歲投票權的國家不在少數。 例如奧地利認知到人口結構不平衡可能導致政治參與失衡後,在2007年成為世界第一個全面將投票年齡降至16歲的國家。 18歲公民權修憲案,旨在增訂《中華民國憲法增修條文》第一之一條,明定中華民國國民年滿18歲者,有依法選舉、罷免、創制、複決及參加公民投票之權。

18歲投票修憲: 中華民國憲法修正案

立法院法制局在2018年曾針對選舉權是否該調降至18歲,提出研析報告,指出世界上全球超過168個國家投票年齡皆在18歲以下,下修投票年齡門檻及擴大青年參政權已是世界趨勢,建議檢討修法。 根據NHK報導,2014年的眾議院選舉,20至29歲的投票率約33%,60至69歲的投票率為88%,為了制衡銀髮民主及鼓勵青年的社會與政治參與,因此降低投票年齡門檻。 2016年7月參議院選舉,日本出現了最年輕的首投族,總計240萬人,18歲投票率為51%,19歲投票率為42%。 在程序面,修憲案只能由立法院發起,須經過四分之一的立委提議、四分之三立委出席,且出席的立委中須有四分之三決議,如此一來才能成案,並依法交由公民複決。

直到第7次修憲,憲法修正案才由國民大會改為公民複決,也就是說,將於今年舉辦的修憲案公民複決,其程序將是中華民國憲政史上第1次辦理。 距離最近的一次修憲已是在2005年的第7次修憲,而在2000年第6次修憲前,立法院及國民大會皆有修憲提案權,但審議機關則只有國民大會,立法院提出的修憲提案必須經國民大會複決,而再第6次修憲後,立法院成為發動修憲權的唯一提案機關,但當時仍須經國民大會複決。 長期推動18歲公民權的公民團體雖認為,此次就是啟動第8次憲改最好的契機,不過因時間倉促及政黨欲提交複決的修憲案過多且無共識,最終以破局收場。 接著在1994及1997年,皆有國大代表提出降低人民參與、選舉、罷免、創制、複決的憲改案。

18歲投票修憲: 公民權修憲複決投票 至少965萬張票才過門檻

西門子數位工業在資安與永續議題上,提供客戶通盤觀念到具體執行的解決方案。 客戶的疑難雜症,由客戶服務部門負責排除,甚至還提供客戶 0800 的電話諮詢,第一線解決問題。 林月琴說,雖然對於結果不是很開心,但大家一起打過這場仗,內心還是覺得暖暖的,會繼續努力走下去。 接下來也會考慮是否針對18歲公民權提釋憲,或是再提一次修憲公民複決。

  • 藍營雖對18歲公民權表示贊成,但覺得應把動保及環保權等也納入,綠營認為這些議題可後續討論。
  • 反對者質疑,18歲青年心智尚未成熟,未能理性分析政策的利弊與影響,青年判斷力不足也容易成為被煽動的目標。
  • 臺灣青年民主協會與台灣少年權益與福利促進聯盟,2019年舉行高級中等學校模擬公投,其中有29%、約1萬名高中生反對將選舉權年齡下修至18歲。
  • 另外憲法第130條之規定:「中華民國國民年滿二十歲者,有依法選舉之權,除本憲法及法律別有規定者外,年滿二十三歲者,有依法被選舉之權。」,將停止適用。
  • 針對18歲公民權修憲複決未過門檻,國民黨今天發布聲明指出,堅定支持、贊成的立場沒從來沒改變,對於最後此案沒有通過,國民黨感到遺憾但尊重全體民眾投票結果。

18歲公民權的修憲複決公投昨天闖關失敗,時代力量立委王婉諭今天透露,有很多年輕人看到公民複決案的結果,他們都難過地流下眼... 為平等對待國民權利與義務,因此有必要將相關選舉權行使年齡,也下修為18歲,以完善18歲青年之權利與義務,使青年世代為國家付出努力的同時,也要負起責任。 現行憲法第130條規定:中華民國國民年滿20歲者,有依法選舉之權,除本憲法及法律別有規定者外,年滿23歲者,有依法被選舉之權。 今晚,18歲公民權推動聯盟和台灣少年權益與福利促進聯盟(台少盟)也在中正紀念堂舉辦複決開票活動,現場點起燭光、排成18的圖形,希望修憲順利過關,但最後眾人只能彼此打氣安慰,集氣喊出「世代同行,繼續努力」的口號。 對此,青民協質疑中選會未完善選務人員的教育訓練,違反選舉公告的「領、領、投」流程,也可能降低複決的整體投票率。

18歲投票修憲: 公民權修憲闖關失敗 王婉諭:很多年輕人流下眼淚

國民黨台南市長候選人謝龍介今晚7點宣布敗選,恭喜黃偉哲連任成功,他說,雖然就差那麼一點,有遺憾,但台南沒有瓦解的本錢,籲... 在艱困的媒體環境,《報導者》秉持深度、開放、非營利的精神,致力於公共領域的調查與深度報導。 我們透過讀者的贊助支持來營運,不仰賴商業廣告置入,在獨立自主的前提下,穿梭在各項重要公共議題中。

根據台少盟調查,1960年代起英國、德國及美國等西方國家基於權利與義務應對等的主張,陸續將投票年齡從21歲降至18歲。 18歲投票修憲 台灣青年民主協會理事長張育萌也說,台灣將在2025年邁入超高齡社會,對於年輕人來說,在政治的結構上面,反映自己的權利是刻不容緩。 透過公司系統的最佳化分析,產品是否適用或替換都能被檢測出來,減少可能的資源浪費。 再進一步配合西門子的軟硬體,即能把產品的生命週期優化,往永續發展的目標前進。

18歲投票修憲: 公民權修憲案何時舉行投票?選票長怎樣?

〔記者蔡宗憲/屏東報導〕民進黨屏東第二選區立委原參選人許展維退選,緊急由潘孟安子弟兵、縣府民政處長徐富癸披掛上陣,面對艱困選情,黨主席、總統參選人賴清德今天一早南下恆春半島,與近千支持者一一握手致意,力挺這個關鍵席次。 第10屆立法院總席次為113席,院會上午扣除議事主持游錫堃,國民黨籍立委鄭麗文、李貴敏,無黨籍立委高金素梅缺席,共109人出席,已逾四分之三席次並全數贊成,通過修憲草案。 根據內政部人口統計,截至今年2月底,16至19歲約有88萬5864人。 18歲投票修憲 若18歲公民權修憲案通過公民複決,2024總統大選將增加近90萬首投族。

18歲投票修憲

2015年立法院成立第8屆修憲委員會,各黨團雖皆對順應國際潮流的18歲投票權修憲案有共識,不過當時國民黨團版憲法增修條文提出要納入「不在籍投票」,朝野對此仍存在分歧,最終13小時的會議以無結論散會。 2000年第6次修憲案時,國民大會改為「任務型國大」轉交重要職權,職權限縮至只能複決立法院所提的憲法修正案,自此立法院成為唯一可提出修憲案的機關。 依憲法增修條文規定,有效同意票過選舉人總額的半數即通過;因此,同意票至少要達到961萬9697票才能通過。 攸關18歲公民權的修憲複決案,截至晚間6時,中選會目前開票結果,同意票有46萬票3528,不同意票則有36萬203票,投票人數為87萬9931票,已完成投票所投票率為56.44%。

18歲投票修憲: 同意票僅564萬票 18歲公民權修憲複決未過

倡議下修投票年齡的台灣青年民主協會(青民協)在Facebook發文指出,部分投票所傳出選務人員未主動發給複決選票,而是民眾詢問後才提供;或有民眾以為投完候選人之後才領公投票,致動線過程混亂。 臺灣青年民主協會與台灣少年權益與福利促進聯盟,2019年舉行高級中等學校模擬公投,其中有29%、約1萬名高中生反對將選舉權年齡下修至18歲。 2016年時任總統朴槿惠被控貪污及閨蜜干政,國內舉辦多場遊行示威,學生身影也不缺席。 2020年1月時任總統文在寅頒布《公職選舉法》修正案,年滿18歲者可投票選總統及國會議員等。 2021年12月更是將地方選舉參選年齡下調,讓18歲的年輕人也有機會從政。

18歲投票修憲

希望透過增訂憲法增修條文第一條之一,讓年滿18歲者享有依法選舉、罷免、創制、複決、參加公投與被選舉權,同時停止適用憲法第130條。 公民投票法107年修正時,已將公民投票權的年齡下修為18歲;民法110年修正公布也將成年年齡下修為18歲,與應負刑事責任、行政罰責任的完全責任、兵役法起役年齡均同。 國內法制以18歲作為國人權利義務行使年齡的規範基準,已成為社會各界多數共識。 王宏恩指出,國民黨總得票數和勝選區域其實沒有變多;民眾黨雖選上新竹市長,但從議員和黃珊珊得票來看,柯文哲參選總統的勝算不高。 整體結果反映地方選舉民眾較重視地方議題,不代表因此支持中國,而更像是「生活又不是只有抗中保台」的想法。

18歲投票修憲: 準公民發聲 高學盟呼籲北漂學長姐「修憲挺18」

此案也是中華民國歷史第一次交付公民複決的修憲案,格外備受各界關注。 立法院會今年3月通過的18歲公民權修憲案,今天舉行公民複決,也是憲政史上首次修憲案公民複決程序,若要成功闖關,需要將近962萬張同意票。 不過根據中選會開票統計,截至晚間8時15分止,同意票數僅512萬4023票,不同意則有451萬1916萬票,由於未過同意票門檻,18歲公民權修憲案確定未通過。

18歲投票修憲

中選會日前也發出聲明澄清,修憲複決公投將選舉權年齡門檻調降至18歲,通過後是18歲就能投票;但並不是18歲馬上就能參選。 例如,依憲法及現行法律規定,40歲才能參選總統、23歲才能參選立委與里長,並不是說只要修憲過,18歲就可以參選總統、立委與里長。 此次修憲複決,是希望透過增訂憲法增修條文第一條之一,使年滿18歲的公民可依法擁有選舉、罷免、創制、複決及參加公民投票的權利。

18歲投票修憲: 投票攜帶物品及流程是什麼?

台灣少年權益與福利促進聯盟指出,會考慮是否針對18歲公民權提釋憲,或是再提一次修憲公民複決。 根據我國憲法第17條訂定,公民享有選舉、罷免、創制及複決之權利;而憲法增修條文第1條第1項也指出,中華民國自由地區選舉人於立法院提出憲法修正案、領土變更案,須交付公民投票複決。 立法院修憲委員會於1月22日,在國民黨立委持續缺席情況下,將初審通過的18歲公民權修憲案送出委員會,提請院會討論。

複決投票結果有效同意票5,647,102票,未過選舉人總額半數之門檻而未通過[9]。 全國性或地方性公民投票在公投失敗後,2年內不得再進行相同提案的公投;但修憲複決公投並沒有這類限制,立法院可隨時重新通過提案,並在公告半年後交付複決公投[10]。 根據憲法增修條文第12條,18歲公民權修憲案將公告半年,經中華民國自由地區選舉人投票複決,有效同意票過選舉人總額之半數。 若以2020年總統大選的選舉人數換算,必須超過965萬票才能通過。 18歲投票修憲 然而根據憲法增修條文規定,中華民國的憲法修改是採「兩階段修憲」,也就是「立法院提案」再經「公民複決」。

18歲投票修憲: 立法院提出憲法修正案

立法院今天透過表決,在朝野各黨團一致同意下,將修憲案成功送出立法院。 總統蔡英文在第2任就職演說中,宣布將開啟憲改工程,並將重點著重在18歲投票權。 2020年3月27日立法院一讀通過時任國民黨主席江啟臣等人所提出「18歲選舉權,20歲被選舉權」憲法修正案,讓18歲投票權在第10屆國會完成修憲的機會出現曙光。 目的在增訂憲法增修條文第一條之一,讓中華民國年滿18歲者,有依法選舉、罷免、創制、複決、參加公投與被選舉權,並停止適用憲法第130條,20歲有選舉權、23歲有被選舉權的規定。 依憲法增修條文規定,有效同意票過選舉人總額的半數即通過;因此,至少要有961萬9697同意票才能通過。

18歲投票修憲

西門子也鼓勵內部每個人提供各種減碳發想,以「創新孵化器」的概念,找到更多永續的可能性。 如針對西門子自家工廠產品,進行碳量計算,以利努力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 內部的創意發想,也實踐到紐約的海上太陽能發電,是最直接的成功案例。

18歲投票修憲: 公民權修憲須965萬複決門檻 李俊俋:難度高要努力推動

一般公投案則可以由公民發起,只要提案人數達到最近一次總統大選選舉人總數的萬分之一,且連署人數達選舉人總數的15%,即可交付公投。 事實上,18歲公民權修憲案屬於「憲法修正案」,核四重啟案、反萊豬進口案則是「一般全國性公民投票案」,兩者的法源依據、適用事項、成案流程與通過門檻都截然不同。 「18歲公民權修憲案」是台灣首件進入公民複決程序的憲法修正案,其法源依據、適用事項、成案流程與通過門檻,都與一般公投案截然不同。 立法院修憲委員會今年1月開始處理此修憲案,由於國民黨不滿修憲委員會主席推舉,連續數週杯葛,最後由佔國會多數的民進黨,與民眾黨及時代力量立委達成共識,初審通過3黨團共提版本。 2014年3月許多未滿20歲者參與太陽花學運,展現出青年的公民意識及政治參與,讓調降投票年齡的修憲議題再度於政黨間掀起討論。

因此,即便此次公投通過,要參選立委、縣市首長等公職,仍須符合《選罷法》規定的年齡門檻,除非選罷法也下修年齡限制。 中選會今年11月22日表示,此次修憲複決公投的投票權人總數近1924萬人,意味若要修憲通過,公民複決得拿到約962萬張同意票。 為了降低公民權門檻,此次修憲案直指憲法第130條提及的年滿20歲有選舉權,年滿23歲有被選舉權之規定。 因本次修憲案聚集起來的力量,會回到各地耕耘;面對這個結果,倡議團體不會放棄任何可能的行動方案,仍會透過提案、法律解釋、修法等管道繼續嘗試,讓青年和世代正義的議題成為未來政策討論的重要面向。 民眾黨發在臉書發文說,民眾黨前年進到國會就提出「一憲二法」下修公民權至18歲,因過去藍綠兩黨長期角力,修憲案屢屢破局,如今終讓18歲年輕人投票變成可能。 雖然大多數民眾都表態支持,不過這次要通過,必須總同意票要超過選舉人數二分之一,也就是要達到965萬張票的門檻,比2020年蔡英文當選的817萬票還要高,根據10月底的最新調查,距離50%的通過門檻還有4.2個百分點,相當於81萬票的差距。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