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泥集團2023詳細攻略!專家建議咁做...

Posted by Tim on October 19, 2022

台泥集團

台泥固守水泥本業、看著台股起落至今,近年更積極轉型能源、環保事業,邁向全方位的能源集團。 其它廠商還包括有量、迪吉亞、昇陽電池、長利以及長泓等,各廠在擴充完畢後,2022年底電池芯總產能可達約7.5GWh的水準。 華康堯首次以保誠集團執行總裁身分到訪台北,特別與家扶基金會執行長周大堯見面,藉此難得機會,表達保誠回饋社會的用心。 家扶基金會執行長周大堯也透過這次機會,頒贈感謝狀予保誠人壽,感謝保誠人壽長期的投入及支持。 保誠集團執行總裁華康堯在今年2月上任後,在8月11日首次到訪台北,期間與保誠人壽長期合作的家扶基金會會面,分享保誠集團的 ESG 策略,並代表保誠人壽接受由家扶基金會所頒贈之感謝狀。 另外他在出席保誠人壽員工大會時,也說明台灣保誠人壽作為保誠集團重要策略事業體之一,保誠集團將持續運用集團全球資源,支持保誠人壽在台灣巿場的未來發展、深耕台灣巿場。

台泥集團

為了說服張安平,事前準備一堆報表,仔細精算若減少這些房間數,每年將損失多少業績。 台泥集團2023 對於要花多少錢施工、業績會有什麼影響,一個字也沒問,不到十分鐘就同意該館總經理的提案。 熟悉雲朗的業內人士分析,本來張安平對盛治仁的角色設定就不在管理餐飲和控房。

台泥集團: 我們的優勢

【財訊快報/記者張家瑋報導】2021年中國前十大水泥企業產能排行榜出爐,台廠台泥(1101)及亞泥(1102)擠進前十強之列,分別以年產水泥熟料5632.7萬公噸與2662.9萬公噸位居第7及第10名,中國水泥業龍頭中國建材及旗下各水泥品牌合計以年產3.73億公噸,穩居冠軍寶座。 台泥主要生產基地位於廣東、廣西、福建、貴州等地區,去年11月才剛啟用廣東韶關廠,日產6000噸的水泥熟料,總投資逾人民幣11億元。 另外,該排名報告也顯示,2021年中國投產熟料產線共21條,熟料年產能合計達3183.7萬噸。 而各省份中,安徽的熟料產能位列第一,其次為山東、廣東、四川,四省熟料年產能均過億噸。

台泥集團

影片以1968年12月24日平安夜時,阿波羅8號繞行月球軌道時所拍攝的地球畫面為開端,談到文明發展、萬神廟、胡佛水壩等重要建物,闡述人類發展歷史始終與水泥息息相關。 隨著全球氣候變遷議題嚴峻,希望降低二氧化碳排放,以減緩氣溫上升,張安平不僅選擇正面面對水泥業背負的原罪,還提出新的願景。 大廳過去什麼都沒有,現在多了兩處宛如飯店接待處的休息區,沙發、書籍、書櫃等一應俱全,一台電視播放著台泥歷史影像,還能看到辜振甫的談話身影。 在前台泥董事長辜成允意外過世前,他也跟辜成允說好,擔任最後一屆台泥董事。

台泥集團: 全球電池荒》台泥擲百億搶市占、台塑組艦隊拼商機、鴻海也想大幹一場…一文讀懂三大咖超前部署

很少企業家的逝世,在網路仇富酸言的筆下,得到這麼多的正面回響,但回到現實,沒有了辜成允的台泥集團,挑戰才正要開始。 儘管辜成允的兒子辜公愷在悲戚中奔回國見爸爸最後一面,被點名是接班可能人選,但台泥在辜成允過世當天,已經正式公告辜成允在台泥的董事法人代表身分,由「辜公怡」接任;辜公怡是辜啟允長子、也是辜振甫的長孫,他已經在半年前進入台泥工作,原定下個月完成終身大事。 一位熟悉辜家的人士指出,「以辜家向來遵守長子傳承的既有傳統,長孫接班仍是既定的安排。」如無意外,未來,辜公怡在台泥可望扮演更重要角色。 辜公怡的名字是辜振甫親自取的,且和阿嬤辜嚴倬雲的感情非常好,他人高馬大,身高超過190公分,從華頓商學院MBA畢業後,曾在摩根士丹利工作,在國內政商二代雲集的香港投行圈,Jason Koo的知名度極高。

台泥集團

豈料2017年1月,辜成允在晶華酒店階梯意外跌倒過世,讓張安平再度回到水泥業,掌舵台泥。 現年67歲的他,五年前將嘉新水泥董事長交棒給侄子張剛綸後,連嘉新董事都不做,還把股票都捐給基金會,正式從嘉新水泥「裸退」。 中華民國太陽光電發電系統商業同業公會理事長蔡宗融觀察,以太陽光電建置量來看,前段班的縣市模範生,能夠展現如此豐碩的成果與縣市長對於再生能源的企圖心,還有縣市府團隊面對問題時的協調與突破能力都息息相關。 嘉義縣為目前漁電共生的黑馬,除了縣內有鹽田及滯洪池等大型專案之外,中央也將沿海的布袋、東石、義竹等鄉鎮土地,總計877公頃的土地,劃設成漁電共生先行區之一。

台泥集團: 日內閣府分析報告將中國地產市場列「全球經濟風險」

台泥表示,主要受惠電力及能源事業貢獻;而海外土耳其、葡萄牙水泥廠的獲利也帶來挹注。 不只是發電,由於再生能源電力變化很大,台泥也體會儲能發展重要性,「一片雲飄過去,太陽能電廠某一區塊就沒電,系統頻率變化很大,」翁吉良表示,這是為何成立台泥儲能,2021年台泥發表全台首座AFC智慧儲能系統,5MWh容量每月可以收台電200萬元費用。 非常瞭解水泥業,張安平多次跟友人打趣說:開個玩笑,若把我血管剝出來,可能流出來的是水泥。

財報顯示,2008年以後就沒賺過錢的能元,去年第三季竟轉虧為盈,而這個背後,對台泥集團、對台灣電池產業來說,代表的是一場好久不見的機遇:一場「全球電池荒」引發的蝴蝶效應。 高雄小港有一條長春街,這條路的盡頭,過去10年都是一座荒廢工廠;4個月前,一輛又一輛工程車開始日夜駛入。 本刊造訪當天,這塊1萬多坪的土地正大興土木,三座巨型吊車同時作業,未來只要進度順利,台灣第一座超級電池工廠,明年就會在此誕生。

台泥集團: 日本橫濱八景島樂園來台? 台南「芒果之緣」開啟西武集團合作

一般來說,資安可分為電腦和資料網路(Information Technology,IT)、操作和程序控制(Operational Technology,OT)兩大面向,有鑑於大部分學校的資源與教學均投入IT,北科大則深耕OT領域,現今共有10位資安領域教師,為全國之最。 黃育賢進一步指出,學校一面為學生打好理論基礎,同時也與護國神山台積電、艾斯摩爾、美光等企業合作,像是安排前往台積電中科新人訓練中心,學習操作設備、認識並組裝各種元件,順利完成學程、進入台積電工作的學生,將能獲得額外加薪。 前陣子月會上,張安平對同仁宣示,現在要計畫的已經不是明天的事,「是明天過後、比明天還更遠的事情,」他說。 張安平曾形容自己「同時下四盤棋」,20個月來為台泥焚膏繼晷,辜懷如心疼他「看看你,現在超過四盤了吧!」讓張安平承認,當年傲氣過了頭,確實得改改,「被她糾正的地方可多了,」他笑著說。 盛治仁回憶,剛到雲朗時,他很驚訝,高階主管月會不是在檢討業績,而是看哈佛大學哲學系教授桑德爾(Michael  J. Sandel)談正義論的影片。

  • 奠基於集團與籃球的深厚緣分,裕隆集團長期以企業社會責任支持台灣籃球。
  • 台泥民營化後,由於戰後大量基礎建設的推動與1970年代起臺灣經濟成長(台灣十大建設)等因素,水泥生產供不應求,台泥的事業遂因而繁榮,後來更逐漸進行多角化經營,發展成台泥企業團,其水泥產量占臺灣產量三分之一以上;且除了水泥上下游如預拌、倉儲、營造、房地產等事業外,也有延伸至石化與橡膠等產業[6]。
  • 電池芯部份,台泥興建中的高雄小港電池廠預定2023年上半年完工試車,原本2020年子公司能元科技生產電池芯量為0.46億顆、1.5GW,而2024年預估將達到2.16億顆、3.3GW。
  • 這不禁令人想起,張安平在2012年找來毫無飯店業經驗的盛治仁進入雲朗觀光集團擔任總經理。
  • 黃育賢特別提到,北科大向教育部申請設立「Beyond 5G低軌衛星關鍵通訊模組產業人才與技術培育基地」,已正式獲教育部通過,太空系統工程研究所跟人才培育基地會進行整合,以提升台灣太空科技研發和人才培育能量。
  • 張安平有濃厚人文關懷特質,重視社會責任,大力推動集團朝2050年碳中和目標邁進,定調台泥未來發展3個主軸:水泥、廢棄物處理、能源。
  • 而各省份中,安徽的熟料產能位列第一,其次為山東、廣東、四川,四省熟料年產能均過億噸。

所以推動綠電的發展或者企業自行發綠電,已經是刻不容緩的議題,相對儲能裝置的建置需求,也會出現爆發式的成長。 欣興(3037)董事長曾子章今(14)日在桃園中壢合江廠大型定置式氫能燃料電池啟用典禮後,針對PCB市況受訪表示,欣興本身營運力拚下半年比上半年改善,但如果以整體市況來看保守,雖少部份有急單,包括買氣不那麼強,庫存去化與供應鏈以及需求來看,預期市況2024下半年將會比較會很明朗。 近期夏日炎熱,許多用戶也在意電費問題,而台電董事長曾文生則表示,目前台電虧損嚴重,預計明年將增資1,000億元,政府不會讓台電倒閉,不過除了政府挹注之外,也需要有秩序的調整電費。 台泥集團2023 臺北科技大學校本部正對面,簇新的「先鋒國際研發大樓」樓頂正規劃著低軌衛星地面接收站,國家太空中心、和碩則在不同樓層如火如荼趕工進駐中。 這一切,都是北科大為了迎接「太空系統工程研究所」的設立,所做的準備。 黃健強比較,辜成允時代開疆闢土,大陸市場產能從零衝到6500萬噸,講求集中管控,主管兼任普遍,連黃健強都身兼四、五家公司的董事長或總經理。

台泥集團: 中國崛起論爛尾!外媒:中國經濟10年爬不起來

台泥說,今年度徵才計畫以「每個人只有一個國籍─地球」為題,號召有意投入循環經濟的青年加入台泥,為地球永續貢獻己力。 台泥發布新聞稿指出,儲備幹部職缺不限應屆畢業生,歡迎有3年至5年工作經驗者投遞履歷。 台泥3月起再推出120個保證面試名額,子公司能元科技也釋出64個保證面試名額。 (中央社記者蔡芃敏台北2日電)台泥集團啟動今年度徵才計畫,包括儲備幹部(MA)及各領域職缺,學士儲備幹部起薪為新台幣3萬6000元起,碩士4萬8000元以上,歡迎認同台泥理念者投遞履歷。 台泥集團2023 台泥集團 此外,台泥也已通過環保署審查,取得台灣水泥業第一張「產品碳足跡減量標籤證書」,水泥產品外包裝出現「減碳標籤」。 他表示,員工可提撥部分薪水購買股票,台泥則由公司補貼部分金額,以現在來看,這真是很好的福利措施;此外,針對即將退休的員工,也可以選擇提高認購金額,退休後可以每年領取穩定股利,或是賺取資本利得,台泥盼藉此方式照顧員工退休之後的生活,是相當體貼員工的作法。

中植系旗下中融信託投資房產失利暴雷,部分產品停止兌付,市場憂心中國版「雷曼風暴」來襲。 花旗台灣消金業務併入星展銀行,這是今年國內最大的外銀子行消金業務移轉,影響所及277萬名末代花旗卡友,以及逾50萬名存款... 台泥主管指出,徵才並無員額限制,只要符合集團需求就會聘用,像是去年遭遇疫情,集團仍錄取800名新血。

台泥集團: 台灣飯店

台泥企業團法務長、副總經理蔡立文分析,這是讓水泥本業財務,建立扎實結構的一步,能讓台泥股東可100%認列大陸地區水泥業務獲利成果。 去年1月23日清晨,辜成允驟逝,當天下午3時,台泥宣布由張安平接任台泥、中橡、信昌化公司董事長。 「接董事長是我主動提的,」原本以為張安平是臨危受命,其實是他主動扛起。 嘉義過往有鹽田華麗轉身成為光電示範案場的布袋鹽田,是台灣目前最大生態與光電結合的地面型案場,留有30%面積為生態保育區,完工後仍能看見黑面琵鷺、小燕鷗、黑尾鷸等保育類鳥類棲息。

為有效管理疫情對台泥的衝擊,台泥執行 COVID-19 衝擊評估,識別出三項高度潛在風險因子:接觸確診個案風險、人力短缺風險、停工風險;三項中、低度風險因子:物資短缺風險、環境安全風險、辦公效率風險。 在生理健康方面,迅速建立各廠區防疫通報機制,落實分流上班、遠距會議,並重新安排外派人員;另設置紅外線熱顯像儀、定期安排消毒並提供口罩等防疫用品、全面免費施打流感疫苗等;原定期舉辦的員工 Town Hall Meeting 與尾牙也改採線上進行,確保員工健康安全無虞。 台泥推動全集團疫情照護專案,柔性要求身體不適之員工,在家休養仍照常支薪,避免群聚。 總部大樓也落實樓層控管機制,所有訪客禁止進入辦公樓層,面試改採線上形式;如有必要進入大樓,則僅限於出入特定樓層,降低辦公區域同仁風險。 其次,為讓每位同仁擁有更安心舒適的工作環境,成立安心平台以利員工回報健康狀況,及時掌握與溝通。

台泥集團: 電池產值將破千億美元 台塑組艦隊拚商機、鴻海不缺席

荒川潤表示,6日剛好是Xpark開幕3周年,王子飯店、西武獅棒球隊的代表也遠從日本來參加,西武獅棒球隊自2016年與台南統一獅棒球隊有密切合作,這2天在台南舉辦「2023台日雙獅聯名主題日」交流賽事,希望未來跟台南有更多交流互動。 荒川潤也提到,台南與仙台市互為友誼市,西武集團在仙台有座海洋森林水族館,王子飯店在日本東北地區也有經營據點,未來能進一步交流。 牛角燒肉的加盟店「捷利餐飲集團」,因為母公司「五互集團」涉嫌非法吸金220億,上個月無預警歇業。 而五互集團旗下「龍海事業」違法販售契約商品,全台也有兩萬多名受害者,決定組成自救會,前往高雄總公司陳情,總裁陳秋白也現身辦公室,場面火爆,一度爆發拉扯。 隨金融科技發展,智能投資成新選項,金管會公布,截至今年7月底,已有16家業者開辦機器人理財業務,客戶數達16萬9035人...

  • 環保署針對「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修正草案,預計2023年起,將針對國內電力、鋼鐵、煉油、水泥、光電半導體等國內288家企業碳排大戶徵收碳費,台泥董事長張安平25日表示,贊成政府收取碳費(碳稅),但必須與碳權、碳交易配套,才能真正達到減碳的目的。
  • 結合人文藝術和極致服務的連鎖飯店系統,秉持「態度」、「速度」與「細度」的三度管理哲學,以「創新」及「文化藝術」為集團核心價值。
  • 碳交易能透過市場機制,獎勵減碳績效佳的企業,對於碳排總量能有效降低。
  • 所以推動綠電的發展或者企業自行發綠電,已經是刻不容緩的議題,相對儲能裝置的建置需求,也會出現爆發式的成長。
  • 另外他在出席保誠人壽員工大會時,也說明台灣保誠人壽作為保誠集團重要策略事業體之一,保誠集團將持續運用集團全球資源,支持保誠人壽在台灣巿場的未來發展、深耕台灣巿場。
  • 台泥董事長張安平表示,預計到 2025 年,電池、儲能、綠能等新能源事業,都將會是集團主要營業動能之一,水泥事業的比重則會稍微下來。
  • 嘉義縣經發處處長江振瑋指出,透過漁電共生專案,漁民可以拿到土地租金、回聘擔任養殖人員及享有漁獲收益等,形成漁民、綠能業者及政府多贏效益。

高盛集團(Goldman Sachs)經濟學家預期美國聯準會(Fed)明年6月底前開始降息,按季逐步調降。 先前有盧明光以及何春盛先生的明星組合,而大同的電動馬達已經是可以外銷到日本和其他國家的產品,是一間有實績的電動車概念股。 由於消費者物價指數(CPI)累積漲幅已達稅法規定的調整門檻,財政部表示,明年包括綜所稅、遺產稅等6大扣除額預期將調高,最快11月公告,後年(114)報稅適用。 台泥表示,除了傳統春節、端午、中秋和生日禮金外,5月1日勞工節台泥員工還可另外獲得3,500元禮金,年終再發約2.5萬福利金,加上醫療、旅遊、教育與進修等補助,每名員工、每年平均可享5萬元,部分員工可領至近10萬福利。

台泥集團: 談環保決心〉面對原罪 推動零廢棄物

台泥一六年產能接近七千萬噸,法人預估一七年將成長至少五%,站穩兩岸第七大水泥集團,一切都要更好攀越更高的山頭之際,辜成允的人生卻在此驟下句點。 近一年來,台灣走了許多企業家,但沒有人像辜成允一樣,得到許多友人、親人、甚至是採訪過他的媒體,在網路上分享與他相處的溫暖記憶:他的古典音樂老師憶起辜成允帶他在台泥大樓旁吃一碗美味的牛肉麵;攝影記者被追問,當年那位他請益過的攝影器材老闆還好嗎;他語帶調皮地展現經年不變的卡通領帶⋯⋯。 在全球節能減碳及再生能源發展趨勢下,包括傳統產業、電子科技業均摩拳擦掌搶攻儲能市場,台泥當然也未缺席。 台泥在民國110年豪砸逾1.4億歐元購併ENGIE EPS,並將其更名為NHOA,正式進軍儲能、充電樁市場,藉此完整能源事業版圖,成為國內唯一具備綠能、電池、儲能、電動車快充研發與自製能力的能源集團。 台泥集團擴大加碼循環經濟,鎖定最具潛力的鋰電池事業,力拚打進「國際盃」。

裕隆汽車秉持著善盡社會責任回饋鄉里、照顧員工福利,邀請裕隆汽車苗栗三義,以及裕隆集團新店總部企業的員工眷屬及周邊鄰里學童免費報名參加。 永立榮擁有分離與培養羊水幹細胞的美國專利技術,成功取得全球第一個鹿羊水外泌體的INCI證號,成為國際通用的美妝保養品原料。 經營羊水幹細胞再生醫療與醫美產品的永立榮生醫14日宣布,已與加拿大最大醫美集團VLSC簽署合作備忘錄(MOU),將插旗北美醫美保養品市場,並進一步合作臨床試驗。 市府表示,日本訪賓此行禮貌性拜訪,現場也有請他們評估投資台南,他們表示未來如果有機會也會仔細評估,並繼續協助行銷台南優質農特產品。 自1999年進入台灣巿場以後,保誠人壽便發揮傾聽的精神,了解消費者的想望、回應消費者對保險保障和財富規劃的需求。 未來將持續以多元化策略,設計適合台灣巿場的家庭保障,並落實執行ESG中對環境、社會及企業治理各個面向,以實際行動展現深耕台灣巿場的決心。

台泥集團: 一個注重「我們」的時代來臨

台泥說明,儲能是能源轉型的關鍵,若沒有儲能,屬於間歇電力的太陽能及風電就無法完全取代化石燃料,淨零碳排就不可能達成,而透過儲能讓再生能源得以成為基載電力,有助達成電網穩定。 台泥昨天也宣布,繼大陸廣西貴港廠後,廣東英德廠的儲能系統正式啟用,成為大陸水泥業規模最大的儲能系統。 臺灣水泥股份有限公司(商業名稱台灣水泥,簡稱台泥、TCC)是台灣一家以水泥生產為主的礦業公司,始創於1946年5月,其歷史可追溯至日治時期。 成立之初為公營事業,1954年11月民營化、由鹿港辜家接手經營,公司名稱表記也從「臺」轉以「台」為主[2][3][4]。 台泥針對因疫情影響而滯留海外無法返家者,發起「母親節超級任務」,由台灣總公司準備康乃馨及母親節蛋糕,分送到同仁家中,代替無法返台的同仁,向親愛的太太和媽媽表達感謝之意;也邀集近 50 位在大陸工作的同仁隔空合唱「母親您真偉大」,並透過網路傳達想對媽媽說的話。 台泥重視員工及家人、客戶、合作夥伴與週邊社區居民等利害關係人,一方面主動挹注資源,思考疫情新常態下各種可行的因應措施,降低染疫的實體風險,促進醫療資源更有效利用,進一步考量利害關係人可能面臨的衝擊,減少經濟與社會面向風險,並協助利害關係人抗疫的韌性與能量,開展新機會。

台泥集團

1995年台灣缺電,政府開放民間投資發電廠開始,台泥和平電廠就成為第一波民營火力發電廠,2016年起《電業法》修正,電力自由化時代開跑,台泥再投入再生能源業,2017年台泥在彰濱蓋起太陽能電廠,善用空間下又增設兩支風機,合計發電容量12MW,「這是台灣第一個風光案場」台泥綠能總經理翁吉良說。 台泥集團 台泥民營化後,由於戰後大量基礎建設的推動與1970年代起臺灣經濟成長(台灣十大建設)等因素,水泥生產供不應求,台泥的事業遂因而繁榮,後來更逐漸進行多角化經營,發展成台泥企業團,其水泥產量占臺灣產量三分之一以上;且除了水泥上下游如預拌、倉儲、營造、房地產等事業外,也有延伸至石化與橡膠等產業[6]。 張安平表示,未來電池事業也不排除繼續擴充產能,主要還是人才跟供應鏈的問題,尤其在原料方面,台灣電很缺,但是是可以開發出來的,只是需要時間,目前台泥除了自身研發外,也積極培養本土化供應鏈。 而台泥(1101)的董事長張安平先生,2017年7月宣布砸下50億台幣,來收購一家歐洲儲能公司諾亞(NHΩA),並且取得過半的股權,成為最大的股東,讓台泥一下就成為全球儲能系統建置容量第四大的公司,瞬間有了能跟前三大儲能公司較勁的資本。 YouTube頻道《投資伊森》發佈一則影音分享,台泥不說你可能還以為他只是一間水泥廠,實際上他也已經是全球第四大的儲能系統公司,而且還跨入鋰電池市場...

台泥集團: 「有土斯有財」 水泥業資產活化大作戰 現有土地大盤點

台泥減碳做法因此很不同,除生產流程中找到更好的方法減碳排,台泥建再生能源電廠,賣電給台電,並投入儲能平衡電網供應,2019年起總部及各工廠也開始導入屋頂太陽能,買綠電取代灰電。 張安平有濃厚人文關懷特質,重視社會責任,大力推動集團朝2050年碳中和目標邁進,定調台泥未來發展3個主軸:水泥、廢棄物處理、能源。 「玩線上遊戲20分鐘,就是450公斤、半噸的碳,值不值得?」台泥集團董事長張安平曾拋出這個嚴肅議題,上任6年,他大力推動碳中和,台泥雖是排碳大戶,卻也是台灣綠能急先鋒,2022年台泥集團台灣的綠電「年發電量」就將首度超過「年用電量」,風、光、地、海洋能綠電都能看到台泥搶先投資。 2017年4月20日,台灣水泥宣布,以每股不超過港幣3.6港元,斥資65.76億港元(約新台幣256.46億港元),並已獲臺灣證交所、香港聯交所及註冊地開曼群島法院核准,並於9月18日召開股東會表決收購台泥國際在外流通全部股權,私有化台泥國際[4]。 審慎管理疫情對客戶營運持續與健康安全的影響,根據總處疫情指揮中心,因應疫情趨勢與產業動態進行部署,更主動透過臉書、微信公眾號及電商 APP 管道發布與推播訊息,使客戶可以即時掌握台泥因應疫情之作為,及相關醫療準備與防疫知識。

一項能讓企業達到「決勝於千里之外」的決策支援應用,將生產、銷售、人事、研發、財務彼此串聯相互溝通,讓企業用整體宏觀又不失細節的視角前進,讓經營者僅需要透過指尖隨時隨地盡知天下事。 這一座電池芯廠年產能達1.8 GWh(兆瓦)、相當於2萬4000輛電動車所需的廠房,其擁有者,是砸下120億元建廠的台泥集團;然而,這個壯闊的建廠現場,對比3年前另一個場景,存在極大反差。 奠基於集團與籃球的深厚緣分,裕隆集團長期以企業社會責任支持台灣籃球。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