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前不久遭逢長時間的乾旱,面臨水庫見底危機,之後又連日驚人豪大雨下不停,在各地釀成水災,像這樣越來越頻繁的極端氣候,正在世界各地不斷上演,宣告全球已經進入氣候變遷紅色警戒期,如果世界各國再不加快減碳行動的腳步,人類和絕大多數的地球生物恐將面臨毀滅性的災難。 政府在提倡產業轉型及淨零碳排政策上,許多人容易受到失業、電費提升等生活上的負擔增加之影響,因此政府應針對弱勢群體做出評估,並明確規劃如何幫助弱勢群體。 零碳大學校長楊聲勇表示,十大碳排公司需積極投入儲能儲電、綠能產業,來減少對環境產生的負面影響。 短時間內無法完全代替燃煤,長時間可通過改善製程、改變材料來解決碳排高的問題。 以台灣早年推動的「省工栽培」為例,在二期水稻收割後,把稻草頭留在農地上乾燥後可以輕鬆拉起、形成洞口,再把大豆等旱作的種子鋪上去,過程大幅減少土壤擾動,豆科作物的根瘤菌也有固氮效果,能減少氮肥施用與N2O排放。
如果企業想更進一步了解自身碳排放源與占比,並且制定相應減量的計畫,進階版碳估算工具透過更深入的數據蒐集,包含鍋爐、發電機、冷凍空調設備與車輛等資源用量,提供碳排放熱點分析,以鼓勵企業做為擬定減碳計畫及成效追蹤的依據,並可串聯經濟部各局處所提供的淨零諮詢診斷與減碳技術輔導等協助。 而台灣也在今年3月底,由國發會主委龔明鑫領銜,與環保署、科技部、經濟部、交通部及內政部,宣布台灣2050淨零排放路徑及策略。 在台灣,由政府主導的「2050淨零排放目標」,已推動如風電、太陽能光電等能源項目的投資建設,並修訂《氣候變遷因應法》,針對水泥、石化、鋼鐵及半導體等企業碳排大戶收取碳費,並研擬課徵碳稅。
淨零碳排: Net Zero inside! 淨零碳排成臺灣企業競爭力
除此之外,預計在今年十月試行的「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主要透過明訂出口國產品的碳含量,若超過規範,進口商除須購買碳排放額外,也將會面臨產品被課徵碳關稅。 初期預計將對台灣的金屬製品業等高碳排產業造成影響,且因 CBAM 不承認減量額度的自願性碳權,企業如欲購買碳權仍須至國外碳市場購買碳排放額,避免碳稅成為新的成本負擔。 而近期宣布即將成立的台灣碳權交易所,將由台灣證券交易所與行政院國家發展基金共同出資成立,後續由環保署規劃建置交易平台。
二、工業局「碳排金好算」工具:針對製造業開發,輸入燃料(包括天然氣、汽柴油、電力等)、冷媒使用數據,概算公司的直接與間接碳排放量,掌握自身碳排放輪廓。 為協助中小企業迅速估算碳排放量,政府提供下列計算工具,以掌握自身碳排情形。 此外,PAS 2060也將協助公司衡量碳排放、制定減碳標準、審查碳抵銷,並提供由獨立第三方核准的國際認證。 為了避免全球暖化加劇,人類意識到要管控人為活動的碳排放量、提高碳清除量,試圖減少大氣層內溫室氣體的含量,淨零、碳中和、負碳排等詞彙因而誕生。 1988年政府間氣候變化委員會(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縮寫IPCC)由世界氣象組織和聯合國環境署合作成立,專責研究由人類活動所造成的氣候變遷。 工研院指出,近年來全球對氫能的關注度大增,氫能為能量載體可以當作能源,也能轉換成電力發電,燃燒後只排出水,當今半導體、石化等產業製程中也經常會使用到大量的氫氣,使用需求非常可觀。
淨零碳排: 我們的目標
總統表示,臺灣不會落後於國際趨勢,在她的第一個任期中,政府透過「5加2產業創新計畫」,已經全面發展綠能跟循環經濟;今年元旦她進一步提出,要找出最符合臺灣未來永續發展的氣候治理路徑,把減碳挑戰轉換成產業和就業的新機會。 環境權保障基金會研究員孫興瑄則說,歐盟目前正在討論「企業永續盡職管理指令」,要求企業應提出並落實氣候轉型計畫,以確保公司發展策略符合巴協定維持全球升溫在1.5度的規定,如果企業未制定氣候轉型計畫,並應提出確切技術、製程改善等,則可能有財務制裁或其他行政手段。 面對國際間最快 2 年內收取碳邊境稅(Carbon Border Tax),臺灣政府需要建立一套有效的「碳定價」系統,讓碳排放變成商品製造過程中必須考量的成本,以價制量,提升讓產業減碳的動力,帶動再生能源使用。
碳權依所處的碳市場性質不同可分為兩類,分別為「強制性市場的總量管制與碳交易」和「自願性市場的碳抵換」。 前者主要是將企業未使用到的「碳排放額」出售給超出額度的企業使用;後者則是在碳信用抵換機制下所核發的「減量額度」,這種碳權主要是企業透過造林等活動自行減量,再向核發單位申請所得之額度,本質是一種「減量成效的認證」。 各企業的商業模式不同,從資源開採、製造、運輸、包裝、銷售到最終處置,焚毀或回收再造等過程,都可能累積碳足跡。 牽涉的層面之廣,使得碳審計師除了具備專業知識,溝通及協調等軟實力更是不可或缺。 羅國俊指出,挪威政府相當重視淨零碳排,因此制定許多政策,如將油價調高、對進口車高額徵稅等,以此減少開車產生的廢氣量,並補助節能電動車、大量提倡電動化大眾運輸等。
淨零碳排: 光電重災區+1》口湖1/3面積成光電區,興建變電所引發抗議,村民卻被告「組織犯罪」?
這項測量也因為缺少一個國際上的衡量指標,共通的數據資料庫,以及被國際一致認可的關鍵投資暖化組合矩陣(Portfolio Warming Metrics)而難以實踐。 工研院院長劉文雄指出,科技研發在我國的「2050淨零排放路徑」中扮演重要關鍵,創新的減碳科技,讓產業兼顧經濟成長與環境永續。 以技術、科學的思維,從「能源供給」、「需求使用」、「低碳製造」、「環境永續」等四大面向,以創新科技與服務提出淨零碳排解方,並建立優質綠能組成專利池,提供國內廠商「淨零碳排」專利Total Solution及多元化服務,回應產業淨零減碳所需的技術與服務。 總統接著說,當世界上多數的國家在談論2050年淨零轉型的目標,臺灣也正積極部署當中。 在行政院統籌下,政府已經開始評估及規劃臺灣在2050年,達到淨零排放目標的可能路徑,除了穩定推動中的能源轉型,包括製造、運輸、住宅、農業等部門,也必須提出系統性的減碳策略。 全球氣候變遷,各國陸續宣示淨零碳排,台灣也以2050年為目標,環保署正積極研訂碳費徵收及自願減量額度交易相關子法,預計113年開始推動實施。
綠色和平小教室: 碳關稅(carbon border tax,或邊境碳稅),指貿易體在進口高耗能產品時所徵收的二氧化碳排放特別關稅,主要針對進口產品中的碳密集型產品進行徵收。 新氣候研究所(NewClimate Institute)負責人Niklas Höhne 指出,來自美國、歐盟、英國、中國和日本等排放大國的新目標看似振奮人心,但雷聲大雨點小,全球目標差距仍大。 KPMG於2021年COP26氣候峰會前夕完成此調查報告,報告中分為三大重點探討,期望能協助企業規劃淨零碳排的計畫。 另一種方法是碳捕獲和儲存,即在產生二氧化碳的源頭攔截(例如燃煤發電廠),然後將捕獲的二氧化碳埋在地下深處。
淨零碳排: 臺灣4大淨零轉型目標
這個動作本身不會減少碳排,但是它是協助監督排放情形,促進減排行為的好工具。 它協助我們了解從個人到組織,每天的排碳量怎麼發生、從哪發生、哪個舉動或生產程序最嚴重,如此才能讓我們好好的動腦思考,以及著手進行實際減排的行為,進入淨零排放的碳減量階段。 氣候變遷導致的極端氣候已對農業造成重大的影響,因此無論國內外,發展低碳農業並持續落實各項行動方案,達成「農業淨零排放」目標,可謂大勢所趨。 而除了減碳技術外,能夠增加土壤碳匯的有機農業、果園草生栽培、生物炭應用等農業操作,亦是達到淨零排放的重要策略。 越來越多報告指出,氣候變遷創造了前所未有的投資機會,隨著全球經濟趨向淨零排放腳步邁進,只有走在轉型最前端,才能取得最佳投資報酬。 故除了國家層級外,另已有34個洲(states)、84個城市(cities)及127家企業(companies)提出淨零排放承諾,這意味著轉型至淨零排放對特定洲/城市/企業將帶來重大的環境與經濟影響,同時有相當高機率可享有「永續發展溢價」。
BSI 及其集團公司還提供除 NSB 活動外的廣泛業務解決方案組合,幫助全球企業透過基於標準的最佳實踐(如認證、自我評估工具、軟體、產品測試、資訊產品和訓練)來改進業績。 在台灣未來的能源規畫中,火力發電仍有一席之地,有高達 20%~27% 比重,可以擔任基載電力與電力調度職責,但需配合 CCUS 技術,未來可以將燃氣發電產生的二氧化碳捕捉下來,進行儲存或再利用,就可達到淨零排碳的目的。 「碳中和」(Carbon Neutral)指的是,企業、組織或政府在特定一段時間的二氧化碳排放量,透過植樹、使用再生能源等方式累積的減碳量相互抵銷、清除。 《氣候變遷因應法》是全球淨零趨勢下,給國內企業推動轉型的生存指南。
淨零碳排: 台灣要收碳費了,但費率還喬不攏!曾文生:抬頭看看鄰近國家怎麼做吧
碳費徵收將是由大到小,先對大企業課碳費,環保署也有減碳額度交易,讓產業有更大機會達成減碳目標;期許透過建立制度,讓產業面對國際碳邊境稅徵收的競爭環境時,能有更大的適應能力。 根據2050淨零路徑規劃,可以用2030年作為分水嶺,在這之前,先用現有的成熟技術落實,盡最大能力發展太陽光電與風力發電,同時研發新興技術;2030年之後,新的能源技術就可以協助再生能源發展占比進一步提高。 淨零碳排 龔明鑫直言,再生能源成為基載電力已是全球趨勢,各國都面臨同樣問題,台灣的當務之急就是在2030年前,要將儲能系統、電網韌性盡快建立,才能繼續往前走。
尤其太陽能、風力發電為間歇性再生能源,穩定供電得依靠儲能系統或是化石燃料發電廠。 按照能源配比,2050 年能源有 60~70% 依靠再生能源,如果要在穩定供電前提下持續提高綠能發電,地熱、海洋能、生質能等基載型再生能源發展迫在眉睫。 離岸風電也是台灣再生能源主力,首先 2025 年累計目標 5.6GW,隨著裝置量愈來愈高、近海優秀風場場址開發完畢,風機也會朝大型化、浮動式發展,離岸風電將開發往深水區前進,屆時 2026~2035 年離岸風電裝置量年增 1.5GW,2050 年累計達 40~55GW。 「氣候中和」(Climate Neutral )是努力讓各種溫室氣體或其他造成暖化效應的活動,藉由削減、移除等方式,來加以抵消。
淨零碳排: 經濟部工業局產業節能減碳資訊網
這些驟增的二氧化碳與其他溫室氣體蓄積來自太陽的熱量,讓大氣層猶如套上保溫袋,使得地球平均溫度升高,造成極地冰川崩解、海平面上升,連帶引發各種極端天氣事件。 來自人為的「氣候變遷」正影響我們的日常生活與生態存續,也讓世界各國逐漸重視溫室氣體與二氧化碳的管理與減量。 淨零碳排2023 會議期間,百餘國代表就減少甲烷排放、停止森林砍伐達成協議,部分國家就停止使用煤炭作出承諾,掌控著130萬億美元資產的450家金融機構聲明支持「清潔技術」和能源轉型。 楊聲勇說明,目前政府對於2050淨零計畫只有大方向,對於短、中、長期的細則目標還需要再制定清楚,並且必須持續與社會溝通。
- 近年來世界各國皆面臨全球性氣候變遷,不論是熱浪高溫、豪雨水災等,因此在2021年,第26屆聯合國氣候變遷大會(COP26)中,共有197個與會國,含歐盟、美國、日本、韓國、印度、加拿大等國,共同簽定《格拉斯哥氣候協定》(Glasgow Climate Pact)。
- 根據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遷專門委員會(IPCC)建議,要守住攝氏 1.5 度的升溫臨界值,全球必須在 2030 年減少溫室氣體排放至少 43%(相較工業革命前水準)、2050 年達成淨零排放,才能夠避免不可逆的大規模氣候災難。
- 提倡全球淨零的主要國際組織「科學基礎減量目標倡議」(SBTi)也針對「淨零」發布一份詳細的「淨零標準書」,提供有心進行永續轉型的公司一套有效的標準與工具達到淨零目標。
- ■ 生活轉型更永續:提升全民對氣候變遷及淨零轉型之認知與共識,進而引發全民行為改變,從食、衣、住、行各面向著手,改變生活型態、落實低碳生活;同時誘發廠商建構低碳商業模式,創造綠生活產業鏈。
- 現階段主要是把 2030 年當成分水嶺,2030 年前電源規畫主要是最大化現有太陽能、風力發電技術,同時研發新興技術加速商業化進展。
未來可將捕捉下來的二氧化碳轉化成化學原料,充分達到淨零碳排的目標。 工研院擁有堅實研發技術能量,在綠色科技研發上匯集全院頂尖研究團隊,將綠色科技創新結合商業模式,盼以科技之力,為臺灣產業擘劃2050淨零碳排策略藍圖,在保有國際競爭力的同時,也為地球永續貢獻心力。 對臺衝擊之二,臺灣位處全球供應鏈核心,將面臨來自國際客戶要求供應鏈綠色轉型的挑戰。 近年許多與臺灣有貿易往來的國際大廠,如:Apple、Microsoft、Google、Nike等皆開始要求供應鏈使用一定比例再生能源,並鼓勵供應鏈發展綠色能源,減少碳排放,藉以減緩生產對地球造成的負擔。 以知名3C消費品大廠Apple為例,Apple不僅要求自家產品必須提高低碳材料和回收材料的使用比例,也要求供應鏈使用100%再生能源,並承諾在2030年對供應鏈和產品實現碳中和。 Microsoft則從2012年開始推行內部碳稅政策,並於2019年宣布將碳稅費率上調至每公噸碳排放15美金,每個部門都需要依照自己的碳排放量付費,此收費也擴及Microsoft的供應鏈。
淨零碳排: 陳揆:持續推動「12項關鍵戰略」 協助產業鏈邁向淨零
提倡全球淨零的主要國際組織「科學基礎減量目標倡議」(SBTi)也針對「淨零」發布一份詳細的「淨零標準書」,提供有心進行永續轉型的公司一套有效的標準與工具達到淨零目標。 「企業淨零」、「我們即將在2040年達到碳中和」...這些口號已經越來越常見了。 在永續轉型意識抬頭,企業各自紛紛提出自家永續策略、撰寫永續報告書的當下,我們常常看見這兩個字:「淨零」、「碳中和」交互使用。
- 環保容器自助租還模式在前2年就已經有其他企業嘗試推行過,但效果不佳,麥當勞花了1整年的時間研究國外案例,找出癥結點是若自助租還站點設在自家餐廳內,那實際成效及租借意義不大。
- ■ 社會轉型更具韌性:強化「公正轉型」與「公民參與」之治理機制,以落實建立社會支持體系。
- 舉例來說,水泥在製造過程中產生的二氧化碳,占全球人為排放量的7%,面對高碳排製造過程,工研院已與水泥業合作,在水泥創新替代原料、生質燃料、低碳燃燒、碳補捉、二氧化碳再利用及再生能源上,持續導入創新技術與工程。
- 因此,負責協助企業進行溫室氣體排放管理的「碳審計師(Carbon Auditor)」(亦可稱作「碳管理顧問」、「碳盤查顧問」)便成為熱門人才。
- 當無形的碳排轉化成有形的成本,對產業競爭力的影響,可從綠色和平首爾辦公室今年初公布的研究報告一窺端倪:2023年起,韓國在鋼鐵、石化、汽車等主力出口產業上,每年將需付出5.3億美元碳關稅。
2030 年之後將是新興能源展露頭角之時,畢竟台灣地狹人稠,太陽能與風力發電單位面積發電較低,規模較大的風光電廠勢必須要更廣的用地需求,這時候就需要其他再生能源與低碳能源接棒。 因應再生能源比例增加,也會擴大儲能系統建置與再生能源饋線網路建置,並進行高壓直流電網佈建可行性研究。 有鑑於未來力拚將進口能源從 94.4% 降到 50% 以下,之後還有漫長的電源開發計畫要走。
淨零碳排: 台灣的「基本是非」被這批人摧殘的體無完膚--論高虹安「詐領助理費案」
現在歐美那些大穀倉的大地主們也開始利用長年休耕或是有機耕法,最大限度減少翻動土壤的表層,把碳停留在土壤中,用來申請碳匯認證,把這部分的碳權拿去碳市場上賣,或是跟需要負排放的產業買家簽訂投資土壤再生的契約。 例如Microsoft或是The North Face一些大品牌,就是透過土壤固碳的碳權來做企業的淨零。 當幾乎所有的國際趨勢和政策標的,都開始以碳為基礎標的時,我們台灣商人就應該去了解這些碳規則,和可能的因應策略。
然而,即使達成1.5°C目標的機會漸趨渺茫,國際能源署(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 簡稱IEA)依然強烈建議各國以及各產業在2050年前達成淨零排放,避免人類踏上氣候危機而無法挽回。 國發會主委龔明鑫表示,政府規劃淨零轉型計畫時,就保留電力成長空間,以年平均成長2%為基準、正負0.5%,需電量為4275億度到5731億度,足以支撐產業發展、維持供電穩定;而且隨著再生能源建置量的擴大,會有越來越多的人可以買到綠電,沒有缺電問題。 令人失望的是,除了韓國承諾停止對海外燃煤電廠的所有公共資助,多數國家拒絕做出重大的改變,不願真正承諾與化石燃料脫鉤,朝向使用再生能源之路發展。 會議激情過後,下一步將需要各國政府重新審視並提高其 2030 年的目標。 2021 年 4 月召開的全球領袖氣候峰會,讓「 2050 淨零」(net zero)成為最夯的關鍵詞,儘管氣候峰會的成果未如預期,但各方皆認定 2050 淨零有助於達到《巴黎氣候協定》,全球升溫不超過攝氏 1.5 度的理想目標。 無論是碳中和、淨零排放或未來更多的創新詞彙,其實都是為了源頭減少碳排放和能源轉型,以達到真正減緩氣候變遷的目的,唯有真正讓碳排放歸零、甚至達到「負碳排」,才能讓地球不再升溫、改寫氣候未來。
淨零碳排: 全球減碳已成共識,臺灣面臨國際「碳邊境稅」考驗
以臺灣為例,在極端氣候影響下,兩、三年前大家還在擔心暴雨後的淹水;但從去年到現在,卻遇到了百年大旱。 環保署氣候變遷署籌備處副主任黃偉鳴表示,總統宣布淨零轉型目標後,國發會擬定12項關鍵戰略,而企業減碳首重為揭露,目前要求500多家企業申報、約達全台排碳8成,如果未在8月底申報會依氣候法處分。 據金管會統計,目前全台1791家上市(櫃)公司中,僅有118家企業承諾淨零、約6.6%,334家企業提出階段性減碳目標,但仍有7成的企業未有減碳承諾或目標的企業,綠色公民行動聯盟批評,如果按目前企業公開的減碳承諾,勢必難達到2050淨零碳排的目標。
並以二氧化碳作為原料,轉化為高經濟價值的新型的聚氨酯樹脂材料,除具有更優異的化學及物理性能外,不使用具毒性異氰酸酯,兼具有環保減碳效果,可廣泛應用民生化工領域,目前已與國內領導廠商合作開發產業應用技術。 從既有活動的改變來減少碳排放,其實也還在碳減量階段的前奏曲而已,因為「減碳」是對已經發生的現況做彌補,而「增能」才能帶來新的轉型機會;一前一後、缺一不可。 在人類日常活動與各類生產製造如此緊密相繫的同時,對於碳排放的速度與關聯也難以切割。 意味著,只靠減碳,再怎麼積極也有限,必須對長期以來持續進行的活動,透過重新設計的方式做徹底改變,在持續生產、製造的同時,以更適宜減碳目標的方法取代或併行現有的方式,才能既不排擠社會現有結構與需求,又能朝向預期目標前進,甚至,進一步走向負碳排(Carbon Negative)。
淨零碳排: 全球碳中和進程
碳足跡(減量)標籤制度是為了鼓勵企業,將1件產品可能產生溫室氣體的數值標示出來,作為後續實質減碳的基準。 淨零碳排2023 當1件產品標示碳足跡標籤,代表該企業願意公開產品的碳排放數值,讓消費者選擇有決心減碳企業的碳標籤產品。 國外有些不肖企業仍然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到大氣中,並通過大量購買便宜、可信度低的碳信用(carbon credit)來抵消這些排放,並宣稱自己達到了「碳中和」。 有鑒於全球暖化危機近在咫尺,2015年聯合國氣候峰會訂定的《巴黎協定》,至今已獲得高達131個國家響應,紛紛提出2050年淨零碳排的「目標」,以確保達成國際間的共識與願景。
事實上,2030 年以前要大幅減排所需的技術目前皆已到位,但再往後至 2050 年,要達成淨零的目標,就必須達成超過 90% 的重工業生產為低排放生產、全球發電總量近 70% 來自太陽能與風能等條件。 要達成這些條件需要仰賴更新的技術,也就是目前還處於開發中的技術,包含了像是先進電池、氫電解槽、直接空氣捕獲儲存等技術,IEA 更是呼籲各國現在就必須開始投資 2030 年之後需要的氫能、碳捕捉、利用與封存技術(CCUS)等基礎設施的建設。 要能達成 2050 年的目標,IEA 提出,到 2030 年之前,必須大幅擴增太陽能光電和風力發電的裝機量,其中,太陽能每年新增裝機量要達到 630 百萬瓩(GW),而風力發電每年新增裝機量要達到 390 百萬瓩,兩者加起來將是 2020 年新增裝機量的 4 倍。 此外,電力變得更潔淨也是重要路徑,電氣化成為整個經濟領域減排的關鍵方法。
研究顯示,全球因森林砍伐、工業化的農業生產方式,以及大量使用化肥農藥,使土壤流失了原有50%以上的碳貯量,並以二氧化碳的形式釋放回大氣中。 因此,改善林地與農地保護措施,減少本應儲存在土壤中的碳釋放至大氣中,將是非常重要的課題。 追求淨零碳排的方式之一,就是使用再生能源作為電力來源,獲得綠電憑證,同時也能符合加入RE100龍頭企業對供應鏈的綠電要求。
淨零碳排: 服務
樺漢科技董事長朱復銓表示,目前陸續與地方政府合作導入智慧建築系統,獲獎後更加深使命感,期協助臺灣中小企業邁向國際成為世界之光;剛從逢甲大學校長9年任期退下來的特聘講座教授李秉乾,亦因治校管理績效獲此殊榮,他也感謝妻子、董事會與校友、同仁於校務管理一路相助。 淨零碳排2023 為朝2050年淨零碳發展,國家發展委員會於2022年3月發佈「臺灣2050淨零排放路徑及策略」,內文提及「能源轉型」、「產業轉型」、「生活轉型」、「社會轉型」等四大轉型,而產業轉型分為製程改善、能源提效及轉換和循環經濟三個面向。 陳震遠表示,十大碳排企業所提出的2030年計畫並不積極,難達聯合國標準,目前計畫要減量30%都很困難。
碳權可以出售,前提是自家企業已經透過採用綠電、投入植樹等減碳行動,使實際碳盤量低於碳權上限,這段差距就可以釋出販售。 為了在低碳經濟競技場勝出,許多企業早已意識到「碳風險」對企業營運響深遠,乃而儘早擬定「內部碳定價」(Internal Carbon Pricing, ICP)。 根據CDP最新報告,2020年全球已經有853家企業實施「內部碳定價」,以及另外有1,159家企業也宣稱將在2年之內實施ICP,預計2年後全球將會有超過2千家企業加入內部碳定價的行列。 此為導入市場機制,透過設定碳排放權的上限、配額、交易、買賣、流動,藉以創造出更多的「碳」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