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山祭地點2023必看攻略!(小編貼心推薦)

Posted by Eric on November 26, 2018

空山祭地點

台南龍崎光節「空山祭」已邁入第三年,邀請國內外共12組藝術家與社區居民合作聯合舉辦,以虎形山公園為基地、「惡地伏流」為題,共同打造1個寓言故事、6項周邊活動、13件作品於12/25登場,讓旅客化身納美人走進《光洞》、《世界樹之泉》、《爆破邊界》等藝術作品打造的阿凡達魔幻秘境中。 被網友譽為全國最美山林燈節的台南龍崎光節「空山祭」,24日開跑! 今年的主題以寓言動畫《隨風去留》作為策展核心,並邀請台灣、馬來西亞、法國等11組團隊,以15件創作將龍崎虎形山公園夜晚的山林打造為迷幻秘境,讓人走完一趟後感覺像經歷一場心靈之旅。 今年底再度開展的「龍崎光節-空山祭」,不只場域範圍擴大,更拓展出全新路線,並強化了互動性與演出。 邀請台灣在地與法國、馬來西亞等國際藝術家共 11 組團隊,攜手動畫師、社區居民與在地學校,完成 15 件地景創作,其中包含 3 件融合舞台的裝置藝術。

帶著主辦單位準備的小燈籠,走進奇幻的山林燈節,今年的小燈籠是以竹編而成的桃花心燈籠,而竹編藝術也是龍崎當地居民重要的傳統手藝之一。 在龍崎的夜晚,有許多生物趁著夜色悠然自得穿梭林間、自在的活動著,由當地小朋友們製作出黑暗中發亮的眼睛,掛在林間隨風閃耀,超可愛的。 當若科技藝術+辛綺iF+ +Xin Qi 乾裂的惡地底下蘊藏著豐富水源,水流至裂地後發現巨大樹木,匯聚能量並澆灌著生命,能量以湧泉的方式噴發,象徵著復甦的到來。 以概念中的巨木作為媒介,呈現生命由誕生到死亡的輪迴過程,並與當地環境結合,以真實與數位的森林,讓人與土地的互動產生虛實之間的交錯。 藉由樹根吸取能量來象徵生命之樹的能量根源,新生的靈魂在場域間漫無目的的向上緩慢漂浮,突然一聲轟雷,雨水降下,生命得到水的滋潤後得以生長壯大,當它們成長並互相連結至飽滿的狀態時,開始聚集形成巨大的光球後爆發,爆發後凋零的殘屑,落入土中作為下一次的重生的能量。

空山祭地點: 更多關於「旅遊」

在幽暗又奇幻的山林裡,手上提著小燈籠,除了照亮藝術之路,也驅散了夜的恐懼,帶來溫暖。 位於台南市龍崎區牛埔里,當初農委會水土保持局為了水土保持、也為了鄉村景觀的營造,在此以自然工法建築讓谷地集水,作為水土保持的示範區,沒想到卻一炮而紅,平靜的湖面與白堊土山陵的結合,每到黃昏就有很多攝影人前來取景,也有人來環湖步道散步,園區整圈慢慢繞完,大約2個小時。 空山祭地點 天氣好的時候,不管怎麼拍,幾乎都可以拍到湖面的倒影,春天花開季節到訪的話,在園區步道旁隨意都可以捕捉花叢與平靜水面的倒影畫面,如果體力許可,建議走到步道頂端,是眺望整個區域的最佳地點。

蔡英文今天在國家安全會議秘書長顧立雄、副秘書長陳文政、總統府副秘書長張惇涵、交通部長王國材、金門縣長陳福海及台灣世曦工程顧問公司董事長施義芳等人陪同下視察金門大橋,這也是大橋完工後,她首次到訪。 蔡英文總統今天抵金參加八二三戰役65周年公祭追思活動,並前往金門大橋視察,蔡表示,金門大橋歷經12年工程期,在去年10月順利完工通車,不僅是國內工程界的驕傲,也是所有金門鄉親多年來的心願,她強調,金門大橋不僅為中央與地方的合作帶來新的典範,更為金門帶來轉型和新生。 近期網路流傳一段影片,內容是台南市中西區二段郭綜合醫院前方的閃光燈號誌路口累計開出多張未禮讓行人的罰單,引發社會大眾關注...

空山祭地點: 活動照片

被譽為最美光節的「龍崎光節空山祭」,每年都沿著當地的神秘寓言故事,攜手在地藝術家、社區居民與校園共創藝術燈飾,本屆主題「隨風去留」講述關於離開/離不開」的故事,探討人與土地間無形的聯繫,75 件作品散落於虎形山公園步道、吊橋、草地等各處,將整座山林妝點成迷離夢境。 2023 台南龍崎光節「空山祭」,正式邁入第四屆,整個展覽活動場域比以往更大,拓展全新路線,涵蓋以往活動未達之範圍,並將行經兩座特色吊橋,讓民眾循著光影一窺虎形山公園未被發掘的面貌! 活動特邀11組藝術家,除台灣在地團隊,更邀請到法國、馬來西亞國際藝術家,共搭建15件創作,包含3件融合舞台裝置藝術、2件社區居民及在地國中小集體創作。

空山祭地點

黃子儇Huang Zhi-Xien 寓言中,二鼠沿著伏流下到地底,文化層分為三段、保持者龍崎的歷史足跡。 空山祭地點2023 龍崎空山祭自第一屆的「看見空不空」、第二屆聚焦遊子回鄉的「大地迴生」,一路到今年的「惡地伏流」,皆以獨樹一格的寓言式策展聞名,策展人辛綺、陳雋中在展前「蹲」在龍崎,蒐集在地的故事與視角,最後會將文本發展為一個寓言故事,沿著展覽動線逛完一圈,就像與故事主角共同經歷一場冒險。 本次活動12月24至12月25日首二日為開幕試營運,全民免費入場。 龍崎區民則於展期內天天免費,同為南關線的關廟、歸仁、仁德3區居民亦享有平日免費;65歲以上長者、6歲以下兒童出示相關證件,同享平日免票入場。

空山祭地點: 台南3歲女童車禍路口斑馬線退縮 居民:好的開始

艸非火以童年必玩回憶「大風吹」,來探討隨風離開的不只是故鄉,還有記憶,透過巨大風車轉動著,要將兒時美好吹入空山。 龍崎除了擁有國際級地質環境、保留完整竹林生態與竹工藝產業,以及強韌有力的人際關係網絡,故策展人特別以「空山」這個衝擊性字眼浮現人們對偏鄉的有色眼鏡,並希望透過藝術讓觀者置身荒煙蔓草的空山中,也能看見滿溢豐富的生命力。 台南龍崎區位於台南東南方,是台南人口最少的行政區,僅僅依靠一條公路貫穿——182市道自台南出發,途經關廟、龍崎、通往高雄內門,可見視野遼闊的惡地形景觀。 壯麗風景的背後則有以下數字:全區居住3,000多人、長住人口不到1,000人,6成以上屬於高齡人口。

乾裂的惡地底下蘊藏著豐富水源,水流至裂地後發現巨大樹木,匯聚能量並澆灌著生命,能量以湧泉的方式噴發,象徵著復甦的到來。 以概念中的巨木作為媒介,呈現生命由誕生到死亡的輪迴過程,並與當地環境結合,以真實與數位的森林,讓人與土地的互動產生虛實之間的交錯。 來跟大家解釋一下票的用法,票種分為「一般票」及「暢遊票─無限迴生卡」,「一般票」現場購票 NT$100,網路購票則享半價優惠NT$50,但門票每天是限量發售完就沒了! 另外「暢遊票─無限迴生卡」一張 NT$ 300 持卡本人可無限次進出場,只要有買票的人都可以憑票卷免費搭乘活動接駁車往返會場及文衡殿。 其實去年舉辦「台南龍崎空山祭」的時候,只有短短 47 天卻吸引了將近 19 萬人前往,可見大家都想一探最美山林燈會的真面目,這次也將活動延長到 66 天,舉辦到 2021 年 2 月底。 「離開」與「不離開」對於龍崎人來說並非是一個遙遠無關連的命題,而是在地人的共同記憶。

空山祭地點: 臺南「龍崎光節-空山祭」攻略懶人包—拍照景點交通美食傳說故事一次告訴你!

參觀者購票入場,可選擇提著桃花心木種子外型種子的竹編小燈籠,不僅外型可愛,還能在暗黑公園中發揮照明功能,拍照超有fu,與小燈籠共同體驗這趟傳說旅程。 雖然有著一點都不高的海拔 113 公尺,會前來散步的都為在地居民,也有著非常豐富的自然生態景觀。 能沿著環山步道繞一圈,也是 2021 台南龍崎空山祭的主要範圍與行走的方式,也能經過超美的望龍吊橋,每到夏日也有螢火蟲此飛舞,可說是台南後山的自然景觀與生態教室。 也因此本次展覽除了場域範圍再擴大,更有了全新的路線規劃,多了一段蜿蜒之路,因此更能發揮「離開/離不開」的主題。 路線中行經公園兩座特色吊橋,帶領民眾循著光影,一窺虎形山公園未被發掘的面貌。 2020、2021龍崎空山祭 都是由艸非火工作室帶領,將藝術家的創作與大地結合,用前衛大膽的作風,帶領觀眾進入華麗的奇幻世界。

空山祭地點

空山祭燈節的呈現手法,除了透過環保材質鋁線、大量螢光條呈現外,也結合在地的竹編藝師共同創作,將傳統竹編手藝融入當代藝術。 票價可分為:使用口袋售票系統為50元,(平日前內任一天假日票限當日使用、限量5000張);現場也可以購買紙本票100元。 遊客要特別注意的是,因作品散落公園內各處,加上入夜後光線昏暗,得特別當心自身安全、衡量體力,也記得全程配戴口罩、禁止於活動會場邊走邊吃。 經過位於第一座吊橋、象徵冷雨的法國藝術家Joan Pomer作品〈Troubled Waters〉之後,則來到藝術家蕭聖健創作於2018年的〈歸〉,以機械動力發出啾啾鳥鳴,本次在山中涼亭可靜心聆聽,希望將人們帶回那份最純粹的感官記憶。 策展人陳子雋表示,藝術家蕭聖健小時候住家附近有很多麻雀,然而都市化之後鳥變少了,因此刻意透過被視為現代、進步象徵的機械,將鳥鳴做回來。 延續展覽寓言式策展構思,以寓言動畫《隨風去留》為核心,共分為離開的四個階段:離開(地方/出發)、新世界(衝突/陌生的世界)、離不開(取捨/記憶)、躍躍欲試(希望/期待),試圖樸實地呈現來到像是「北漂」的新世界隨之而來的競爭、冷雨與擁擠等困境與磨練。

空山祭地點: 龍崎光節:虎形山公園 交通與停車資訊

「爆破邊界」創作靈感來源於早期台南月世界的龍崎炸藥廠,而充氣的藍色城牆,就像是「試爆場」中的人工屏障,將危險屏蔽阻隔,也希望在疫情時期我們都能夠一切安全順利。 由原住民藝術家伊祐噶照創作的「泛舟種子」,象徵著種子隨流而下,冒芽後生長茂盛的模樣。 到台南一定得要吃美食,但不用趴趴走也能吃道地美食小吃,由推廣台灣美食的Uber Eats,及打造第一份在地觀點小吃新指南... 《泛舟種子》與原民藝術家伊祐噶照合作,以當地自然落木搭建成一巨大種子作為故事起點,暗示將來的萌芽復甦。 城市的人認為龍崎是一座沒有人、沒有產業的「空山」,政府原本規劃將此作為垃圾掩埋場,而台南市政府與地方居民,也為如何活化地方、發展產業傷透腦筋。 台南龍崎區以往為平埔族原住民西拉雅族新港社人活動範圍,由於當地地質特殊加上河流侵蝕形成不少的「惡地地形」,全區大多屬於山坡地保育區、或自然保留區與地質公園,難以開發,當地以農業為主,人口外流及老化問題嚴峻。

藝術家和當地小朋友共同寫生後透過光影投射在地面上,五顏六色的光圈,讓這暗夜的街道熱鬧又繽紛,走在這裡真的有感覺像走星光大道般的華麗炫目,也像是典禮的初開始漸漸地揭開序幕。 空山祭地點2023 空山祭活動時間為12/25至明年2/28,展期前3日(12/25~27)試營運免費入場,之後門票採每日限額販售,可於現場或網路購票。 失衡的地脈能量催生出一條蛇妖竄亂鄉里,終被拔除,而這個自然和大地恩惠被人類私慾所扭曲並反撲的悲劇彷彿一則偏鄉沒落的讖言,隱隱地對人類文明的發展提出警示與勸誡。 今年空山祭就以這個傳說為靈感,和動畫師、藝術家以及龍崎國小學生合作,在山林和周邊中打造14件大型光景藝術品,原本漆黑的山林瞬間變身為奇幻世界。 空山祭地點 「2020龍崎光節空山祭」就藏在虎形山公園中,今年以「大地迴生」為主題,講述一個踏上旅程經歷、成長並回家的故事,靈感來自當地古老傳說「窩鏡窗」。 相傳窩鏡窗是龍崎一處匯聚風水能量的地理寶穴,據說能護佑當地、蘊養人才,不過此處福地卻因一名受其庇運而生的武將貢生,出於私心及獨占慾破壞這塊寶地。

空山祭地點: 交通方式​

具魔幻異世界色彩的空山祭,與日式和服相當契合,喜歡拍照的朋友不妨租一套衣服來虎形山公園走走拍拍,感覺挺不錯的。

  • 走完整個公園大概需要30~40分鐘,沿途都能看到許多夢幻燈飾,其中最刺激的絕對是走過「化蛇纖影」,這座燈飾就掛在吊橋上,夜晚一片黑,完全看不見橋下的風景,你只能聽著潺潺流水聲並驚呼這片美景,慢慢走過。
  • 繼2020的空山祭以龍崎在地的鄉野傳說,在龍崎的夜晚以藝術手法講述在地的故事並獲得16萬人次的認同與好評後,策展團隊帶著以當地的泥岩惡地及伏流水文為靈感的作品再度回歸!
  • 黃偉哲表示,「龍崎光節-空山祭」不僅被譽為最藝術的山林燈節,更有浪漫夢幻活動美稱,「是情人節最佳約會地點」。
  • 走入迷幻又炫目的夢幻森林,故事起點是自然落木搭建成一巨大種子,行經流光樹林的巨大洞窟及世界樹,一場由光影打造的夜之寓言故事即將隨著旅人的腳步展開。
  • 今年的主題以《大地迴生》的傳說作為靈感,除了藝術家外還有動畫師一起合作,把龍崎區虎形山公園夜晚的山林及街道間設置14件大型的公共藝術品,將這個偏鄉的小鎮中心營造為奇幻的藝術空間。
  • 陳雋中+辛綺+萊恩王CCChen + Xin Qi + King Lion 水是地球上最常見的物質之一,是包括人類在內所有生命生存的重要資源,也是生物體最重要的組成部分。
  • 故事中三鼠找尋到伏流水源後,等於找到了生命之能量;就像觀眾們來到「空山祭」,試圖找到生命之能量。

復甦區 作品8.《超光流體》:吊橋上閃耀光芒,蜿蜒線條象徵水由管道輸送至地面上。 寓言中龍崎三鼠找尋到伏流水源後,等於找到了生命之能量,就像觀眾們來到「空山祭」,試圖找到生命之能量。 《#09 爆破邊界》:穿過充氣艙來到月世界,聳立高舉的巨柱在眼前,藍綠光影交錯,看似美麗卻又煞人。 藝術家黃子儇將作品打造成宛如殖民月球的太空艙,藉此隱喻過往龍崎的炸藥兵工廠與試爆場,在作品中還能尋獲從月世界的土塵。 裂地區 空山祭地點 作品1.《大地裂紋》:灰白月世界、俏皮小狗,一幅幅童趣作品投影在地面上,呈現光彩繽紛。 這是藝術老師施施與當地小朋友合作畫上泥岩寫生、各種七彩裂縫,將之轉化成光影,也象徵了對三鼠裂地之旅的無限想像。

空山祭地點: 【2023 台南龍崎空山祭】龍崎光節時間、地點、門票、交通與停車資訊整理

被譽為全台最美的山林燈節,第四屆「龍崎光節-空山祭」以「隨風去留」為題,於平安夜(12 月 24 日)至明年 2 月 12 日,溫暖點亮台南虎形山公園。 這次活動除了邀請台灣、法國、馬來西亞等共 11 組藝術團隊帶來 15 件燈節作品,更回歸根本,由居民加入共創。 從核心寓言《飄》揭開序幕,邀請更多人走入這結合大自然與地方生活情感的故事幽徑。 很多時候,這場生命的大冒險,會是一條 #漫漫長路,中間有喜有悲,有驚險刺激、也有歲月靜好。

空山祭地點

今年在獲得「2022金點設計獎」殊榮的加持下,希望票房能再創新高。 2019年首度舉辦的「龍崎光節空山祭」,不僅被網友譽為「全國最美」山林燈節,44天展期更創下19萬人造訪山城小鎮龍崎小鎮觀展的紀錄。 去(2020)年耶誕節重磅回歸的第二屆展覽,共展出14件大型光景藝術作品、1個寓言動畫故事《大地迴生》及2個互動體驗,不僅數量更多,規模及量體亦更大。 在疫情仍須警戒的當下,主辦單位也在活動舉辦之初就早早採取「全程戴口罩、額溫好好量、雙手噴酒精、落實實聯制、展場禁飲食、記得帶手機」等6大措施,確保參觀者安心觀展、健康回家。 作品《待我回來一下下》為今年進展場後,看見的首件大型作品,以故事中小鷹來到象徵都會的奇光樹林為基底,暗示離開家鄉,探索外界閃耀的世界。 《Trouble Waters》則是由法國藝術家創作的沉浸式裝置,以1座吊橋比喻無法逃脫的關鍵十字路口,運用水霧營造出模糊而潮濕的氛圍,象徵離開與離不開之間交雜的情緒。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