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民眾有投保防疫商品,於申請隔離費用保險金時依保單約定須出具隔離通知書,保戶可持紙本通知書或將簡訊所附的電子通知書印出來向保險公司申請理賠。 電子式隔離通知書若有連結來源可辨識開立機關,雖然沒有蓋機關印章,保險公司亦會受理,不需要再去衛生單位補蓋章。 金管會防疫險 知情官員透露,保險公司推出保單,本就應落實自留風險及再保評估,並確實依公司風險胃納訂定銷售限額,但2022年金管會保險局對防疫險進行商品抽查及後續檢查局辦理防疫險專案金檢,均發現部分產險公司在商品風控把關上流於形式,因此發函要求全數業者在商品風控說明書確實做好風險管理。
不過有網友質疑,富邦業務員原通知辦理信用卡自動扣款的續約件沒問題,不受4月20日最後期限限制,卻在近日收到富邦產險簡訊通知無法辦理續約並會寄送不續保通知書,富邦產險官方臉書被灌入大量抱怨留言。 吳釗燮表示,中國持續對台進行認知戰,意圖削弱台灣民眾對政府信心,台灣政府及民間對此積極因應,台灣將持續堅守民主,同時也需要民主夥伴團結支持台灣。 A2:民眾如果因為新冠肺炎確診或被匡列須隔離,現行作業衛生單位一定會發隔離通知書,通常會先以電話通知隔離對象再透過村里長送達隔離通知書紙本,亦可能以簡訊通知並且附上電子式隔離通知書的連結,待身分確認後即可打開列印。
金管會防疫險: 防疫險之亂 防火牆擋不住
2022年10月3日上午,立法院群賢樓9樓大禮堂裡,鎂光燈此起彼落,有立委關注,防疫險理賠已突破千億元,是否有產險公司因此倒閉? 金管會主委黃天牧回應,「有傷筋動骨,但不會倒閉。」 事實上,這波史上最大的理賠海嘯不僅重創產險業者,災情甚至還延燒至再保公司,一向獲利穩健的中再保罕見出現虧損,前總經理鄭靜芬更因此卸下職務。 再保是保險公司用來分散風險的工具,國內再保公司退出、拒絕再保,導致產險業「再保不足」,成為本次鉅額損失無法彌補的關鍵主因之一。 商品部分,蔡火炎表示,目前僅剩兩家保險業者銷售疫苗險,一家是產險業者針對6歲至18歲者青少年做銷售或是續保件,另一家壽險業則是做團險的疫苗險。
- 由於國內疫情快速升溫,防疫險不僅熱賣,更出現大量理賠潮,市場人士擔心,產險業恐怕撐不住理賠壓力,而民眾近期更湧向醫院申請確診證明相關文件。
- 首先,今年截至本週一(10/10)為止,防疫雙險的保費收入僅僅55.5億元,不料,產險公司卻得理賠上千億元的天價、高達1221.2億元給保戶;而且,1張保單的實際成本,不只保費收入,還要加上其它行政作業成本等,換言之,防疫險實際虧損是更嚴重的狀態。
- 金管會保險局長施瓊華表示,若觀察整體產業,再保攤回金額應該會超過300億元;因帳單是每季寄送,目前保險公司剛寄出上一季已經賠掉的帳單,再保公司尚未正式回覆理賠的數字、也沒有正式文件表示不賠,金管會會注意,必要時會給予協助。
- 此次專案金檢,金管會發現產險公司在防疫險之亂有4大共通性缺失,每項至少有3家以上產險公司涉及此問題。
- 郭國文強調,面對如此龐大的防疫險理賠與爭議,要求金管會提出檢討報告的最大用意在於重拾大眾對於金融監理機關的信心,這份檢討報告是否能達到此目標,還有待外界檢視。
- 目前市售防疫保險商品皆為備查商品,金管會在報告中對此提出3項監理機制強化措施,針對備查制保險商品未落實銷售前、中、後風險控管措施情形,將精進保險商品抽查機制與納入金融檢查項目,以強化保險公司風險控管機制,並檢討修正相關法規。
- 金管會預計9月正式對外預告修正草案,也因業者精修商品契約可能需有45~60天調整期,金管會將在預告相關條文後,再給業者調整期間,最快明年上路。
A:法定傳染病補償保險金保障範圍包含疾管署公告的第一類至第五類法定傳染病,並不是僅限於新冠肺炎而已。 2.由於接受居家照護者並無住院無負擔醫療費用,不符合實支實付型醫療險之損害填補原則,例如:病房費差額等相關費用。 知情官員指出,金管會這紙函令,同時是一道「預告」,金管會已在規劃修正「保險商品銷售前程序作業準則」及「財產保險商品審查應注意事項」,會將函令提醒內容納入修法方向,預計最快今年第3季對外公告修法草案。 首先,金管會明確要求保險商品風險控管說明書應包括再保險安排,審慎考量對自留風險承擔能力,若採超額賠款再保險,應說明所約定自負額是否符合公司風險胃納。 高嘉瑜指出,且金管會主委黃天牧竟然還在 7 月初接受媒體半版專訪時,將此事自我吹捧為「這是對金融業的三個啟示」。
金管會防疫險: 申請對象
金管會新制上路,對目前既有產險保單影響不大,因產險多數「費用補償型」保單金額都較低,業者也都加強風險控管,認為新制僅是防範未然,避免再度出現如防疫險超額理賠的險種。 金管會主委黃天牧今天強調,從2020年初開始,針對防疫政策調整,也是從保戶立場去解釋,不過,因為疫情變化比較快,必須要有些底線和原則,防疫險相關理賠條件標準,不再擴大解釋。 第二,金管會要求產險公司在保險商品風險控管說明書中說明銷售限額與公司風險胃納關聯性,並應符合公司內部風險管理政策對風險胃納及相關風險限額的要求。
報告中關鍵表態,由於確診數激增,保險公司不能再以防疫政策的改變增加超逾契約約定的額外負擔,否則將有影響保險公司清償能力之虞,進而對於非屬防疫保險之保戶產生不公平的現象。 意即金管會不再涉入要求保險公司要承保續保件或爭議件,不再擴大解釋保單理賠,且會緊盯保險公司財務。 金管會保險局副局長林志憲在5月17日親上火線回應:「防疫保單本身是定額保險,沒有複保險的問題,保險公司核保後不論客戶買多少張,都應依合約履行理賠責任。」另外,保險公司受理後,基於風險控制機制,本就可以對被保險人進行核保綜合評估,決定是否要承保,但這與複保險無關。 目前市售防疫保險商品皆為備查商品,金管會在報告中對此提出3項監理機制強化措施,針對備查制保險商品未落實銷售前、中、後風險控管措施情形,將精進保險商品抽查機制與納入金融檢查項目,以強化保險公司風險控管機制,並檢討修正相關法規。
金管會防疫險: 防疫雙險理賠破千億 蔡明興:一次性影響非長期
新制的「3+4」:由於這類對象確實有三天的居家隔離事實,亦會收到隔離通知書,因此仍會啟動理賠機制。 A:金管會保險局長施瓊華解釋,陪同隔離不在契約條款內的理賠範圍,換言之,陪同確診是「自願」被隔離,因此不能理賠。 中央社記者詢問多家產險公司也表示,並未聽聞「今年4月到6月間的防疫保單將不算數」的消息,也互相探聽到底是哪一家產險公司要發布聲明。 本土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情急速升溫,富邦產險4月18日傍晚緊急宣布,原有防疫保單收件至當天傍晚5時30分為止,今年5月到期的續保件則收件至今年4月20日傍晚5時30分為止,並同時宣布自18日起,今年6月以後到期的續保件將不予受理。
金管會表示,產險公司雖然可以查詢投保紀錄,依可能具備高道德危險等理由,拒絕投保多張防疫險保單的保戶,不過,金管會發現,產險公司的審查過程出現紕漏,將只有住院保障的疫苗險、公司替員工投保的團險、壽險的法定傳染病保單等都計入審核範圍,實際上完全不是同類保障。 金管會指出,現階段整體產險業資本適足性(包括資本適足率及淨值比率)尚屬健全,若確診人數持續攀高,理賠支出也相應鉅幅增加,保險公司資本適足性將面臨挑戰。 金管會除督促保險公司確實依據保險契約履行保險責任外,並已函請保險公司針對承作防疫相關保險商品之辦理情形,及對公司財務面之影響,須定期向董事會提具專案報告,以利董事會掌握公司經營狀況。
金管會防疫險: 中壽宣布 防疫險確診居家照護 住院給付不限特定抗病毒藥物
第二,保險公司在受理民眾投保後,基於風險控管機制,本來就可以對被保險人進行核保綜合評估並決定是否同意承保,這屬於保險公司的核保政策概念,和複保險條款無關。 (中央社記者謝方娪台北17日電)產險業拒絕承保防疫險重複投保件,引起民眾不滿,金管會今天指出,保險公司基於風險控管本就可進行核保評估,但若已核保,保險公司就要依約理賠,不適用複保險條款。 政治大學法學院教授、保險法專家葉啟洲在個人臉書上指出,在保險契約未成立之前,保險公司可以保戶已在其他保險公司投保過相同或類似險種為由拒絕承保,這是保險人契約自由原則,可單方面拒絕民眾承保,沒有違法,民眾也無法在法律上提出主張。
保險局局長施瓊華表示,根據統計,目前重大事故特別準備金有161億,危險變動特別準備金320億元,各保險公司可依之前提存部位,向保險局提出。 A:1.依條款約定,「住院」是指被保險人經醫師診斷其疾病或傷害必須入住醫院,且正式辦理住院手續並確實在醫院接受診療者,居家照護不符正式辦理住院手續並確實在醫院接受診療。 9月起邊境解封、病毒變種的BA.5又再起,防疫險全年理賠額恐衝破千億元大關,各大產險業者扛不住了,再向金管會喊「救命」,金管會主委黃天牧今天說,保險局已了解業者建議,目前正在研究可行的方案。 此外,郭國文關注,有5家產險公司因理賠週轉、申請短期借款,不過聽說短期融資利率高達6%,銀行是否有趁火打劫嫌疑;施瓊華表示,金管會先前知道的數字沒這麼高,利率大概3%上下。
金管會防疫險: 相關文章
此外,保險局指出,基於損害填補原則,防疫保單設計多為費用補償,例如確診或隔離衍生的相關費用或無法工作的經濟損失,但保險公司可基於風險胃納量、保險費率適足性及疫情或防疫政策等因素,適時檢視商品承保範圍及給付項目合理性,進行商品調整。 金管會防疫險2023 (中央社記者蘇思云台北14日電)防疫保單讓產險業者慘賠,金管會保險局報告提出3項監理機制強化措施,包含精進保險商品抽查機制、透過金融檢查強化保險公司風險控管、檢討修正相關法規,像是保單已達預警銷售額度時,保險公司應及時評估是否停售等。 A:保戶如屬新冠肺炎確診者,因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目前規定得採取居家照護方式處理,有上開情事之保戶可依保險法規定於確診日起2年內檢附所投保公司公告之文件申請相關保險金。 各會員公司得依據自身之商品內容、保單條款、被保險人接受醫師診察診斷結果,以治療為目的執行之醫療業行為內容(例如處方、用藥、施術、處置)、理賠內部處理制度及程序與相關法令規定判斷是否理賠或融通給付。 面對消費者權益與業者財務穩健金管會五一連假連夜趕工擬定「如何加強防疫保單監理以落實消費者及股東權益保障」專題報告。 金管會主委黃天牧5月2日赴立法院針對「如何加強防疫保單監理以落實消費者及股東權益保障」進行專題報告並備質詢。
民進黨立委郭國文今天在立法院財政委員會質詢時表示,產險公司目前為防疫雙險已付出上千億理賠,裡頭包含配合政府政策的融通理賠等,不過,目前傳出再保公司不願意理賠,金管會是否有掌握原先再保可以攤回的金額有多少。 金管會防疫險 由於國內疫情快速升溫,防疫險不僅熱賣,更出現大量理賠潮,市場人士擔心,產險業恐怕撐不住理賠壓力,而民眾近期更湧向醫院申請確診證明相關文件。 金管會防疫險2023 金管會5月底曾表示,認同公會公布的指引,居家照護理賠將回歸各保險公司依照商品內容自行判斷,不會特別限制特定用藥。 第二波為2022年9月金管會放寬遞延所得稅資產可一次認列,助產險業強化RBC,並准許產險業在「輕症居家照護比照一般住院」融通給付的自留理賠金額可減計保險安定基金提撥,減少產險業費用支出。 第三,近期防疫保單狀況,也引起外界關注保險公司經營能力,金管會特別強調,社會有很多經濟行為都有賴保險機制輔助,若要求保險公司承擔太多防疫保單問題,恐將波及整體保險市場機制。 2022年產險業經歷防疫險理賠衝擊,皆大舉增資,據保險局統計,2022年已有6家產險完成增資,包含國泰世紀產、中信產、富邦產、新安東京海上產、和泰產、兆豐產,總增資金額高達985億元,創下產險業史上最大增資潮。
金管會防疫險: 防疫險最新10大問答 居家照護理賠由各公司判斷
黃天牧坦言,產險業者扮演重要社會安定功能,過程中的確有些業者顧慮的地方,金管會會用更合理方式與產險業者溝通,看有甚麼地方、或是監理措施上,可以協助或解決業者困難。 金管會表示,業務員若代保戶簽名應為業務員的過失,懲處對象為業務員而非保戶,不可依「簽名不符」為由,拒絕承保。 若以整體防疫保單「承保件數」比較,相較於4月11日為止的191萬3,216件,僅僅七天的時間,就已經賣出102萬4587張,成長率為53.55%。 影響所及,產險公司自有資本額縮水,RBC水位將往下掉,部分資本體質已承壓的產險公司可能再面臨新一波增資潮,金管會這紙函令將有效舒緩產險公司增資壓力。 「RBC」為保險業自有資本額除以風險資本額,若再保應攤回賠款超過一定期間未收回,按原先規定,產險業必須從認許資產踢除,轉列催收款。
有民眾質疑此舉是否符合規範,金管會保險局則表示,相關爭議態樣仍要釐清,最快週一(16日)統一對外說明。 市場上有多家產險公司推出防疫保險商品,消費者可作為染疫風險後的補償,只是難免未能充分了解保障範圍,衍生消費爭議之虞。 金管會針對民眾較為廣泛發生的防疫保單疑問 ,彙整業者意見作為加強服務消費者的權益處理方式,並且做成問答集,希望能夠有利於消費者在申請理賠時的參考。
金管會防疫險: 防疫險搶續保 兆豐保險3千多名到期保戶續保成功
金管會今天出具報告指出,防疫險保險之核保及理賠相關爭議及處理採取五大原則,包括:防疫險無「複保險」問題,一經核保完成,保險公司即應負保險責任。 保險局副局長林志憲表示,第一階段是先把可以做的先提出來,產險公會有提出建議事項進來,意見有很多樣,當初提出主要是居家照護與財務面壓力,先把可以處理的先處理,其他建議後續也還會研究跟討論。 第二,8月1日起,保險業在防疫保單中居家照護比照一般住院融通給付的自留理賠金額,可減計安定基金提撥金額。 對保險業者來說,減少提撥安定基金金額後,給付出去的費用可以沖回,減少營業費用支應,對財務壓力會少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