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通是做什麼的15大優點2023!內含華通是做什麼的絕密資料

Posted by Tim on September 25, 2019

華通是做什麼的

2021年產品銷售地區佔比為美國11.57%、中國大陸14.63%、台灣53.87%、其他地區19.93%。 当晚,鴻海集團发表聲明,指出津貼一向按合約內容履行、員工並無混住、持續與員工及當地政府做好溝通,並強調鄭州廠區正常生產[70][71][72][73][74][75]。 且有跟相關的設備廠合作,東元(1504)就是華新的合作對象之一,當時東元也是華新在儲能領域的合作對象;根據資料顯示華新轉投資東元的股票約有11%,而東元也有轉投資華新,持股大約是6%。

華通是做什麼的

台達利用先進的投影、影像處理及互動技術,為大型展覽、商業展示、藝文表演等活動,提供專業的客製化視訊系統整合服務,近年更以革命性的8K投影技術,在世界各地舉行創新展演,呈現令人驚豔的視覺體驗。 落在 PCB 中游的就是基板製造廠,中游的產品「銅箔基板」是作為製造 PCB 的關鍵基礎原料,基板製造廠在和上游取得主要材料後,製造廠開始進行銅箔基板的製作流程,銅箔基板產品類別依據其基材材質特性可分為紙質基板、複合基板、玻纖環氧基板、軟性基板等四類。 台灣具備完整的上、中、下游的產業供應鏈,目前台灣 PCB 產業在全球市占率中高達31.3%,是 PCB 產業世界龍頭,日本與韓國則分別名列第二與第三位。 沒有 PCB ,空有電子零件,也無法展現電子產品的功效,雖然 PCB 是個老行業,猶如小兵般不起眼,卻持續扮演電子科技業重要的基礎角色。 IC設計就是將一片晶片的功能從邏輯設計到晶圓設計的整個過程,IP 則是 IC 設計的智慧財產權,採用IP可以更快、更好、更省的完成晶片設計。

華通是做什麼的: 企業永續

(4)伺服器管理晶片(BMC)主要出貨Intel舊款的伺服器CPU平台Romely,採用的是32奈米的Sandy 華通是做什麼的 Bridge 架構。 12年後的今天,童子賢又把這名研發大將推上前線,全力衝刺伺服器市場的決心,不言可喻。 從過往軌跡又或許可解讀,這次的他,是要把曾失之交臂的「失土」一次搶回。 12年前,和碩從華碩分家獨立上市,不久就被華碩抽掉大量的筆電代工訂單,眼看距虧損僅剩一步之遙,當時,童子賢最著名的策略,是他選擇換道超車,把公司多數資源、與內部多名堪稱「一軍」的人力,從當年最熱的筆電代工,轉移到時年出貨量僅兩千多萬支、約是現在10分之1的蘋果iPhone。

2006年4月,廣達電腦董事長林百里宣布廣輝電子與友達光電合併,廣輝成為消滅公司;同年2月,廣達成立達威電子,負責廣達集團旗下無線網路通訊產品;同年7月,廣達宣佈以1比1.25換股方式將鼎天國際加入廣達集團,負責GPS產品,董事長由廣達電腦總經理梁次震出任。 2008年,廣達入股德商肯創(Kontron AG)之台灣分公司控創科技,成為控創科技第一大股東,並與肯創結盟推出工業電腦品牌「Quanmax」。 華通是做什麼的 2021年,公司在電腦與雲端應用產品的主機板Super I/O、筆電EC以及TPM之市佔率位居全球前三位,主要客戶包含知名電腦品牌大廠及代工大廠。 電池管理IC及影像感測技術產品,已打入全球多家汽車製造商之供應鏈。 至於 SOAFEE 是一個產業導向的特殊利益團體(SIG),由全球汽車製造商、半導體供應商、開源和獨立軟體供應商以及雲端技術領導企業組成,主要提供針對混合關鍵型汽車應用進行強化的雲端原生架構,以及相應的開源參考實現,以支援商用和非商用產品。

華通是做什麼的: 持續向高階產品衝擊 搭上5G與資料中心兩大題材

為落實我們的對企業社會責任的承諾,我們積極建立社會責任管理系統與環安管理系統,訂定社會責任政策與環安政策,以組織及管理制度的運作來提高環保、勞動權益及勞工安全衛生管理績效。 ◎造紙化學品:主要客戶為國內、外之各大造紙廠;外銷以大陸、泰國、印度、印尼、韓國、菲律賓、馬來西亞為主。 生產工廠分別位於台灣高雄(大發一、二廠)、印尼泗水、大陸常熟、昆山。 2021年年產能方面:特用化學品103,235噸、精密化學品7,138噸、辦公文具用品2.35億平方米。 美國聯準會(Fed)公布會議紀要後,升息預期持續影響市場,美股近期表現相對較弱。 一年磷酸鋰鐵的產能是2500頓,其中有625頓是應用在電動車的電池,1875頓是應用在儲能電池;而客戶在儲能和電車上大約有41家。

華通是做什麼的

觀察重點5-與同業相較競爭力:對比產業地位相近的同業的市值、殖利率、最近一期EPS、配息,掌握公司在產業中的競爭態勢觀察重點6-價格位階:以公司規模與屬性對應最低應有殖利率,計算出股價的便宜/合理/昂貴價區間。 我們認為,華立除了既有的資通訊、光電與半導體產品線仍將持續維持穩健的成長外,綠能相關產品線,以及電動車、醫療與5G通訊等各種新興科技產品線,可望使這家歷史已長達53年的老牌企業持續維持高速的成長。 之所以能享有較高的利潤率,我們研判,華立已經不能以單純的通路商來定位,某種程度而言,它在部分的產品線甚至扮演系統整合者的角色。

華通是做什麼的: 服務

晶圓針測服務:IC尚未封裝前,以探針作摘要性的功能測試,淘汰不良品,減少不必要的封裝及成品測試成本投入。 是晶圓製程中極重要、不可缺的一個環節,主要如:手機控制IC、電視控制IC、螢幕控制IC、螢幕驅動IC、記憶卡控制IC、NAND Flash IC等各類用量極大的消費性電子IC產品之晶圓級測試技術。 就產業鏈地位來看,華星光屬於光纖主動元件產業的中游廠商,主要提供光纖收發模組的零組件,上游是磊晶廠與晶粒廠等,下游則是光收發模組廠與通訊設備商等,主要的台廠競爭對手包括光環、聯鈞、前源、前鼎、F-眾達等,部分產品有競爭關係的則有創威、光聖等。 全球電源與能源管理領導廠商台達日前正式展開《台達智慧能源競爭力論壇》系列活動,共吸引近千人次報名參加,首站已於8月4日在新竹科學園區啟動。 台達能源基礎設施解決方案團隊以「製造業ESG起手式:碳管理與低碳能源解決方案」為題,提供包括碳管理/碳盤查、綠電規劃,以及如何利用儲能系統優化廠辦能源管理、如何有效增設廠辦充電站等解... 台灣測試服務以記憶體IC為大宗,而記憶體IC測試因產業策略聯盟演變,呈現產業集中化市場的態勢,同時因為記憶體IC因應用市埸之不景氣及產業本身趨於成熟,連帶記憶體測試業務獲利空間倍受壓縮。

除了比較早布局的100G資料中心產品,近兩三年公司開發特別多25G的產品,積極向5G的光纖元件市場衝擊,另外,今年也和美系資料中心大廠合作開發更高階的400G產品,未來是否能持續開花結果,值得留意。 高通公司的第一個產品和服務包括OmniTRACS衛星定位和傳訊服務,廣泛應用於長途貨運公司,和專門研究積體電路的無線電數字通信技術,譬如維特比解碼器。 上游為 IP 設計及 IC 設計業; 中游為 IC 華通是做什麼的 製造、晶圓製造、相關生產製程檢測設備、光罩、化學品等; 下游為 IC 封裝測試、相關生產製程檢測設備、零組件(如基板、導線架)、IC模組、IC通路等。 大聯大、文曄與至上等同業,畢竟業務高度集中在半導體,所以成長性會優於半導體比重僅2成的華立。

華通是做什麼的: 手機市況不佳 高通裁員延燒至台灣 傳10月將裁200人

目前車用的獲利成長相較於以往消費性電子產品更佳,日本大廠村田、松下( 6752-JP )已積極搶進投入車用領域。 華為趕在美國擴大封殺令的寬限期 120 天結束前,擴大採購零組件備料,力圖將影響降至最低,其中被動元件供給吃緊,也是華為急於備貨的項目。 華通是做什麼的 華新科在射頻元件(RFFEM)相關應用的產品質量上優於同業,射頻元件主要包含:天線、訊號擴大器與濾波器,主要應用在智慧手機等終端裝置上,射頻元件的性能決定了手機可以支援的通信模式,以及接收信號強度、通話穩定性,影響通訊的品質,因此 5G 應用端所需的射頻元件數量將更進一步的提升。

而未來的營運方面,「授權技轉」根據法人預估今年2022年營收占比不會超過1%,但未來轉型成功淨利率有機會達到5成,目前市場普遍認為在2022年立凱-KY的EPS為負的4.3元。 華新科積極整合集團資源,專注發展射頻設計與射頻元件,符合華為此階段的急單需求,因此成為華為仰賴的供貨對象,華為在 2020 年 Q2 對華新科下訂大量急單,帶動華新科短期營運。 華新科技屬於華新麗華集團,集團營運的原則是「一致性」,董事長焦佑衡認為「做大不是華新科的主要目標,華新科追求的是持續一致性的穩定成長」。 全球擁有技術許可及設計IP,前幾大廠包括ARM、Rambus和MIPS、Synopsys、Virage Logic,而國內IC設計服務公司有智原、力旺、巨有、科雅、源捷、虹晶、F-世芯、晶詮。 當設計公司的產品採高階製程後,產品本身的複雜度使得晶片設計中IP的合成、驗證與DFT/DFM更為挑戰,因邏輯設計與實體設計分家的設計流程有瓶頸,導致晶片驗證時,要調整不同參數設定,造成在晶圓廠下單模擬與驗證時間過長,而設計服務業者有能力整合不同IP,為設計服務業商機之所在。 受到四川針對工業用電線電,即使華通表示已經增加發電機,且限電對生產影響僅約個位數百分比,但受到訊息面衝擊,以及投信賣超1863張,華通股價收盤仍重挫逾6%,成交量放大至4.9萬張,今收盤48.8元,已跌破月線支撐49.43元。

華通是做什麼的: 航運金融撐盤、AI 族群扯後腿 台股跌135點收16,381點

另一方面,在低軌道衛星產品,華通是目前SpaceX星鏈計畫中主要PCB供應商,挾其於衛星產品經驗累積以及技術領先的優勢,也使公司成為其他衛星通訊客戶主動接洽的首選,在未來衛星市場佔有先機。 其實華星光很早就與美國包括思科、谷歌、微軟等資料中心或網通設備大廠有合作關係,不過佔公司營收比重一直不高,顯示2015年前公司主要是將資源投放在中國大陸市場,看好當時中國大陸光纖入戶的需求。 華通是做什麼的2023 胡連精密股份有限公司(6279.TW)成立於1977年7月,為台灣第一大車用連接器製造商,主要生產汽車端子、塑膠盒及模具等產品為主。 2013年11月,中國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啟動對高通的反壟斷調查。

此外,廣達電腦2005年營業額突破新台幣4000億元,2010年營業額突破新台幣1兆元。 廣達電腦成立於1988年,最初設址於台灣台北市士林區,1999年遷至桃園市龜山區。 華通是做什麼的 2000年起生產線逐漸遷至中國大陸,目前有上海市松江區製造城(QSMC)、常熟製造城(CSMC)、重慶沙坪垻區製造城(QCMC),目前在台灣僅留行政與研發。 2006年,廣達研發中心於桃園市龜山區華亞科技園區落成,並設總部於此,可容納數千位研發工程師。

華通是做什麼的: 相關新聞

後來開發的新產品使用同樣的主題,包括IS-2000和1x-EVDO。 作為一項新興技術,CDMA、CDMA2000正迅速風靡全球並已占據20%的無線市場。 截止2012年,全球CDMA2000使用者已超過2.56億,遍布70個國家的156家運營商已經商用3G CDMA業務。

平均而言,以印刷電路板為本業的華通電腦,其獲利能力還勝於股王廣達。 華通去年資本支出為 70 億元,主要新增重慶廠二廠,今年規劃 90 億元資本支出,近二年資本支出合計 160 億元,同樣擴充重慶二廠設備,該廠產能將在今年第三季開出。 綜上所述,CMoney預估華通2022年營收727.47億元、年增15.4%,毛利率20.1%、年增2個百分點,反映高毛利率的衛星和PC產品比重上升,稅後淨利76.91億元,年增49.6%,EPS為6.49元,再創歷史新高表現。 華通(2313)股票相關概念股,推薦可以參考Cmoney 的產業別概念股分類,一部分的好處是比證交所產業別概念股的分類還要細會更加方便投資人在選股上的精準度。 後續Max會補充主題性概念股,這樣知道華通(2313)是做什麼及產業概念股分類就不容易被市場人云亦云帶風向,一股腦衝上投入寶貴的資金。 華通(2313)的主要服務、產品營收結構以電路板與貼片(PCB & SMT)(0.9893)、其他的(Others)(0.01067)、商品(Commodity)(0.00003)為前 3 大的營收貢獻來源。

華通是做什麼的: 半導體產業 的上中下游產業有哪些?

SOAFEE SIG 則由安謀(Arm)、AWS、博世(Bosch)、CARIAD、馬牌集團(Continental)、Red Hat、SUSE 和 Woven Planet 共同創立。 華通耕耘衛星板多年,成為SpaceX的主要供應商,近年在客戶積極推廣下,訂單、出貨穩健成長,2022年華通也做到預期的高標,低軌衛星產品占營收比重7%,展望2023年公司預期,隨衛星通訊產業持續發展、需要也穩健成長,樂觀看待2023年低軌衛星占比可望挑戰10%。 2021年9月,公司與全球汽車座椅和電子電氣技術領導公司李爾(Lear,LEA.US)簽署合資協議,於揚州成立汽車零部件貿易合資公司,為全球汽車製造商設計和生產一系列用於當前和未來車輛架構的連接器系統產品。 PCB 的應用領域相當廣泛,舉凡使用到電子零組件的地方,幾乎都會看到 PCB 的出現,目前主要應用在資訊、通訊、消費性產品、汽車、航太軍用、精密儀表及工業用產品等領域。 而 PCB 依照應用領域,又可以分為單面板、雙面板、四層板以上多層板及軟板。 一般而言,電子產品功能越複雜、迴路距離越長、接點腳數越多, PCB 所需層數亦越多,如高階消費性電子、資訊及通訊產品等;而軟板主要應用於需要彎繞的產品中:如筆記型電腦、照相機、汽車儀表等。

華通是做什麼的

在面對未來國際間激烈的競爭,本公司仍將持續提昇與客戶的合作關係,共同開發新世代產品及技術,以掌握市場機會、確保滿足客戶需求,並透過有計劃的行動與經營綜效的發揮,也期望能扮演好促進產業升級的重要角色、實現與全球電子業廠商共同成長的願景。 華泰電子股份有限公司(2329) 成立於1971年6月,是電子產品製造服務和積體電路封裝測試製造服務供應商,擁有成品事業中心和半導體事業中心兩大事業部門。 半導體事業以NAND Flash記憶卡封裝測試為主;成品事業部則為EMS代工,以工業電腦產品為大宗。 隨著電動車市場的快速成長和競爭的加劇,電動車製造商必須縮短生產週期以迅速進入市場。 全球電源與能源管理解決方案領導廠商台達憑藉集團內電動車動力系統及充電系統的開發製造經驗,打造出 電動車自動化測試 系統(EVSE Automatic Test System)。 國內知名半導體晶圓廠的低頻無線射頻(RFID)產品製造商-華景電通,擁有豐富的軟、硬、韌體開發及設計經驗,提供半導體、光電廠、太陽能廠等整廠自動化規劃、設計、協助客戶提升生產力及降低不良率,已獲得國內大廠青睞,訂單持續穩健成長。

華通是做什麼的: 半導體產業 下游包含:IC 封裝測試、IC 模組

但高通向中國申報過程中恰逢中美貿易爭端,收購遲遲未能獲得中國的批准[5],高通不得不放棄收購。 而在終止收購後,其會回購三百億美元的股份,為股東創造最大價值[2]。 2016年10月27日,高通宣布計劃以每股110美元現金,斥資378.8億美元收購恩智浦半導體,這項收購交易包括債務在內,總值高達470億美元。 根據反壟斷法,交易需要得到九個國家的監管機構審批才能完成,因此曾先後29次延後收購提案截止日期,收購價亦提高至440億美元[2]。 分析報告發現,造成全球碳排上升的元凶是與能源相關的燃燒排放,而極端氣候是其中一個主要原因。 華通是做什麼的2023 去年,各地遭受極端的熱浪或寒冷天氣,創下歷史紀錄,冷氣和暖氣需求大幅增加,進而導致碳排放量的增長。

華通是做什麼的

直到特斯拉電動車的市場出現,因為特斯拉決定在平價車款上開始採用磷酸鋰鐵電池;另外一個市場則是「儲能市場」,因為儲能系統更重視電池在充電與放電的穩定性,所以磷酸鋰鐵電池就成為儲能市場的首選。 現在全球高達99%的磷酸鋰鐵,產能都是在中國,剩下的1%分別在台灣的立凱-KY以及日本的住友商事身上,這樣產能分配的現況短時間是改變不了的。 而立凱-KY是屬於正極材料廠,製作正極材料裡面的磷酸鋰鐵,其他同業和競爭對手有,台塑鋰電、和碩(4938)轉投資持股40%的芯和能、源泓辰 (原宏瀬)。

華通是做什麼的: 大陸經濟放緩恐引發漣漪效應 高通德儀等十家美企曝險最大

鴻海科技集團(英語譯名:Foxconn Technology Group)是總部位於臺灣新北市土城區的跨國企業集團,亦為世界第四大的資訊科技公司。 是1974年由郭台銘與友人合資於土城創辦,目前生產據點主要集中在中國大陸,以富士康(Foxconn)做為商標名稱。 ◎精密化學品:主要產品為生物級緩衝劑,市場主攻歐美醫藥大廠,在台灣尚無類似競爭廠商,國外競爭者也不多,技術門檻形成了產業進入障礙。 公司生物緩衝劑主要用於隱型眼鏡清潔液、藥品、保養品及清潔用品等領域,主要客戶為Merck。 市佔方面,整體造紙用化學品之市場佔有率約為40-50%;水處理化學品約略為15%;精密化學品中之生物緩衝劑、PS及BS 等產品,公司逐漸成為全球主要供應商;N次貼主要競爭對手為3M,內銷市場與3M 列入前二大銷售廠商,外銷則以歐洲市場為主。 即使國際油價大跌影響電動車需求,華新科認為電動車將持續成長,長期策略為深耕電動車應用產品。

  • 4月營收52.28億元,年成長15.66%,係因高階HDI需求維持強勁。
  • 通路股負債比偏高是正常現象,與電子通路同業相比,華立的負債比與存貨水準偏低很多,財務穩健度相當出眾。
  • 2008年,廣達入股德商肯創(Kontron AG)之台灣分公司控創科技,成為控創科技第一大股東,並與肯創結盟推出工業電腦品牌「Quanmax」。
  • 另外,與康普(4739)、美琪瑪(4721)為同一陣線的立凱-KY(5227),近期公司宣佈,希望立凱-KY未來走向IP授權模式,如果成功,淨利率將會提升不只一個檔次。
  • 在軟板部分,去年順利量產美系手機電池管理模組以及穿戴式產品等主要軟板,今年預估再增加10-15%的軟板產能,軟板業務將成為公司未來獲利成長的動能。
  • 〔記者卓怡君/台北報導〕HDI板大廠華通 (2313)去年全年繳出亮眼成績,營收改寫歷史新高,華通目前為SpaceX星鏈計畫主要PCB供應商,隨著低軌道衛星與軟板兩大新業務放量出貨,加上原有HDI業務續旺,華通第1季營收與獲利將衝上歷史同期新高,全年營運更將逐季走高,再創歷史新高紀錄。
  • 其專注於電子產品的代工服務(電子專業製造服務,EMS),研發生產精密電氣元件、機殼、準系統、系統組裝、光通訊元件、液晶顯示件等3C產品上、下游產品及服務。

第一個理由在於,華立所代理的光阻液、各種IC封裝基板材料、低介電材料、琳瑯滿目的特殊化學氣體,以及提供廢晶圓回收與再生與二手半導體機台買賣的服務,在晶圓代工產業鏈用量極大。 1.產品與技術簡介 公司主要替品牌廠商從事5C產品之ODM服務,其中以筆記型電腦代工業務為主。 2006年即有富士康工廠員工揭露血汗工廠的黑幕[34],包含軍事化高壓管理[35]、超時加班[36]等。 對於媒體報導,鴻海控告新聞編採人員,引起中國大陸媒體群起激憤,在鴻海的大客戶蘋果公司介入後,戲劇化和解,僅索賠1元[37]。 2010年,富士康接連發生員工連環跳的「墜樓事件」(深圳富士康員工墜樓事件),引起軒然大波,國際科技大廠關注,甚至驚動國台辦,富士康為「血汗工廠」之名不脛而走[38]。

華通是做什麼的: 產業解決方案

CDMAOne (IS-95)是高通基於早期第三代行動通訊技術CDMA研發的標準,也是高通最早商業化的無線蜂巢式網路通信標準。 2021年產品營收佔比為:精密化學品46.64%、特用化學品30.97%、辦公文具用品20.24%、其他2.15%。 美股收漲,台股今天在台積電等電子股領軍下,盤中一度上漲超過140點,突破14900點關卡,但金融股弱勢。 眼看台股守不住「萬3」大關,金管會今再擴大限空令,宣布當日收盤價跌幅達3.5%以上,次一交易日不得以低於前一交易日收盤價... 電線電纜的35%加上不鏽鋼的45%,就佔了華新高達80%的營收,也就是說銅價和鎳價的成本,將會是大大影響華新的獲利。 另外,與康普(4739)、美琪瑪(4721)為同一陣線的立凱-KY(5227),近期公司宣佈,希望立凱-KY未來走向IP授權模式,如果成功,淨利率將會提升不只一個檔次。

華通是做什麼的

除此之外,惠州廠軟板擴增10-15%產能也將於22Q2開出,預先為旺季做足準備。 綜上所述,CMoney預估第二季營收151.69億元、季減13.6%,毛利率18.4%、季減2個百分點,稅後淨利13.31億元、季減29.4%,EPS為1.11元。 雖然網路泡沫回歸理性的結果就是JDS Uniphase從2000年超過1000億美元的市值,兩三年後僅剩50億美元左右,不過JDS Uniphase分拆後的Lumentum至今仍是全球前三大光通訊元件廠,也因是蘋果最大3D感測元件供應商,持續在產業界中發光發熱。

此後,富士康大門敞開,不復以往神秘,並促使大陸員工加薪,同時也開啟了富士康向大陸其他省份建廠、設廠的新里程碑。 辦公文具用品:原料以感壓性黏著劑與原紙為主,其中感壓性黏著劑為公司自行研發生產,原紙則為向國內外紙廠採購。 隨著美中晶片大戰進一步升溫,台股今(11)日再度股匯雙殺,加權指數帶量下殺、再度破底,盤面上半導體族群殺聲隆隆,整體跌停... 華新的四條冰鎳產線,將會在明年開始貢獻營收的情況下,可以合理預期高冰鎳將會在2023年位華新帶來不小的獲利,而市場預估華新2022為5.47元。

華通是做什麼的: 中國十二五計畫結束後面臨困境

至於邏輯、類比IC所需設備之精密度及採購成本較記憶體IC之設備為低,故可避免投入龐大資金購置高成本之測試證備,可較有效控制測試成本,承受測試接單價格下降之壓力。 IC測試為IC製造流程的一環,可分兩階段:切割、封裝前的測試為IC晶圓測試,封裝後的測試為IC成品測試,主要確認IC成品的功能及屬性,確保IC出貨前的品質。 每年的Q1為IC產品需求淡季,Q4為需求旺季,不過由於IC的下游應用產品大幅增加,產品市場範圍擴大,因此IC測試業的季節性需求波動逐漸變小。 整個IC產業,按上中下游可以區分IC設計、IC製造、IC測試、IC封裝等體系,上游的IC廠商,基於產業規模擴大及發展,在衡量投資效益、成本、風險等因素後,開始將IC測試業務移轉給專業測試廠商,IC測試佔IC整體成本比重逐漸提高。 欣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3264)成立於1999年10月,總部位於新竹湖口,主要從事測試服務,其中在晶圓測試方面,可名列台灣前三大。 ◎精密化學品:主要應用製藥產業、診斷試劑、鋰電池、電鍍產業,生技產業受惠於生物製藥與快速檢測儀器、生物晶片需求不斷拉升,也因許多產品已受知名藥廠驗證過,預計這二年市佔率將有進一步的提升,成長幅度也隨之增長。

談到以「保守」聞名的高科技產業公司,華通電腦大概會是讓多數人浮上腦海的名字。 華通保守、穩健的特質,不但專注於本業的經營,也創造了印刷電路板(PCB)業的奇蹟:平均毛利遠高於同業平均,也是近年來最具抗跌性的股票之一。 因應後續需求,華通惠州軟板、重慶二廠的新產能擴充,將在二、三季陸續到位,加上隨傳統旺季即將到來,新產品拉貨動能逐漸顯現挹注下,公司對於旺季營運也維持正面看法。 其他則會關注AR/VR頭盔、眼鏡等穿戴式產品,新能源車所用的車載、ADAS相關PCB,以及未來IC產業會用到很多SiP的PCB,以及高速運算晶片也會用到很多跟主板之間的連接板等各種類型卡板。

華通是做什麼的: 產品與服務

2019年華星光的營收比重分別為:光通訊主動元件及模組佔85%、晶粒佔7%、其他佔8%。 根據 2017 年 Ovum 巿調報告全球光通訊元件的產值約為98億美元,2019年華星光的市佔率推估約佔0.4%,而在2015年歷史營收高點推估在1.7%左右。 相較於其他同業因其創業團隊來自早期的惠普光電部門,技術較為全面廣泛,因此公司有部分營收來自產業中偏上游的晶粒(在磊晶片上進行所需製程後切割成單一二極體晶粒或稱Die,根據不同製程或材料,晶粒會有不同的功能),也有部分營收來自產業偏下游的光收發模組。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