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帶一路斯里蘭卡2023必看攻略!(小編推薦)

Posted by Jason on July 30, 2022

一帶一路斯里蘭卡

同時「一帶一路」沿線蓋了不少「白象」設施(或稱蚊子設施),在泰國等國家,「白象」被視為聖物,但也被稱為負擔之獸,需要精心的照顧和餵養。 在傳說中,古代暹羅(泰國的舊稱)國王會將白象作為禮物贈送給那些他厭惡的人,接受者往往因昂貴的飼養成本而破產,在現代用法中,「白象」常被用來形容花費巨大卻難以產生獲利或價值的資產。 魏建勳告訴新華社記者,施工期間標誌塔項目創下多個工程建造紀錄,施工速度也不斷刷新;此外,中方還積極與埃及合作夥伴分享工藝與技術成果,促進當地從業人員技能水平提高。 寮國貨幣貶值30%使情勢惡化,疫情導致物價上漲和失業,恐造成貧困加劇。

到了7月,時任總理的威克瑞米辛赫(Ranil Wickremesinghe)表示斯里蘭卡已經「破產」。 對此,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回應稱,中國有意協助斯國「緩解債務負擔」。 報告另一作者、AidData合作與傳播總監伍利(Alexander Wooley)表示,他們有預想到中國在印度洋沿岸的港口計畫,這是北京明確的優先事項,但令人驚訝的是,中國對西非、中非地區港口也有很高的投資。 報告認為,對於15年前才學會在遙遠海域開展任務的中國海軍而言,在西非或中非建立基地將是一項大膽的舉動,位於大西洋的基地將使中國海軍相對靠近歐洲、直布羅陀海峽和重要的跨大西洋航線。 今年早些時候,由於斯里蘭卡不得不償還 69 億美元的外債,斯里蘭卡向北京方面尋求財政救濟,要求重組 2022 年到期的債務支付。

一帶一路斯里蘭卡: 最早加入一帶一路 義大利出現異聲

政府為了出口還拒絶讓斯里蘭卡的貨幣在兌換其他貨幣時貶值,但後來終於在2022年3月做出貶值決定,盧比兌美元匯率的跌幅超過30%。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今年3月的一份報告稱,斯里蘭卡於2021年11月撤銷的化肥禁令也損害了茶葉和橡膠的生產,導致「潛在的重大」出口損失。 2021年初,斯里蘭卡貨幣短缺成為一個大問題時,政府試圖通過禁止化肥進口並讓農民使用有機肥料的方式阻止外匯流出。 根據1981年的統計,斯里蘭卡人口約14,850,001人,平均每平方公里有226.3人,主要民族包括僧伽羅族約佔73.8%、坦米爾族佔18%(其中印度移民佔5.1%)和摩爾人佔8.3%。 77%屬於上座部佛教徒、15%屬於印度教徒、7.5%屬於穆斯林及基督徒。

中國放貸給這些國家,成為政治、經濟大國,借款國則把港口、礦山等珍貴資源拿來抵押。 【大紀元2022年07月06日訊】(大紀元記者張婷綜合報導)過去十幾年,中共通過「一帶一路」等基礎設施項目向窮國提供數千億美元貸款,批評者稱其是債務陷阱,最終將借款者變成經濟附庸國。 但專家說,今天,這個說法的另一面是,北京自己卻「掉入了它為其它國家挖的債務陷阱」。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熟嫻中國問題的美國知名學者裴敏欣在日媒撰文分析,北京過去 15 年向貧窮國家提供數千億美元貸款,被外界抨擊為「陰險的債務陷阱」,最終目的就是窮國變成中國附庸國。

一帶一路斯里蘭卡: 斯里蘭卡學生示威爆新衝突 警動用催淚瓦斯驅離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 斯里蘭卡深陷一帶一路債務陷阱,外匯即將用罄,經濟陷入崩潰邊緣,內閣26名部長全部辭職,好不容易請來一位財長,上任不到1天就秒辭。 一帶一路斯里蘭卡 面對排山倒海的經濟問題,斯里蘭卡央行先出手遏制物價,將利率一口氣調高700個基點(28碼,7個百分點),借貸利率直接衝到14.5%,央行總裁解釋,這是為讓經濟在撞牆之前先緩一下,民眾不買單,持續在街頭抗議,直言這個國家就像賣給中國。 由於「一帶一路」滋生貪汙腐敗,以及提供鉅額貸款,陷害小國陷入鉅額負債的苦果已經浮現,加上美中貿易戰開打,中國還在努力解決國內債務問題,而大量向他國放款無助於解決這個問題,造成中國放緩「一帶一路」的投資腳步。 一帶一路雖為印尼帶來大量資金,但幾乎所有工程都由中企包下,並引進大量中國勞工,這些都讓印尼民眾認為,中國人奪走了他們的工作機會。

一帶一路斯里蘭卡

2017年7月,中國的招商局港口控股有限公司與斯里蘭卡港務局簽署協議,以約9.74億美元代價收購股份加上承諾投資1.46億美元,取得漢班托塔港的經營權,協議有效期為99年[6][7]。 反觀印度,把握難得機遇,對斯里蘭卡出錢又出力,提供超過 30億美元貸款、10億美元信貸額度和信貸互換,給斯里蘭卡買油應急,還給了6.5萬噸尿素,提供農業所需化肥,減緩糧食短缺的人道危機。 一部份正面意見認為:斯里蘭卡的破產主要還是「自作自受」,不宜過度怪罪、或把債務責任推給中國。 斯里蘭卡「全面有機化」的失敗,主要來自於政策一廂情願的不合邏輯。 根據官方經濟數據,斯里蘭卡的6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超過54.6%。 一帶一路斯里蘭卡2023 其中,糧食價格大漲了80.1%,與油價相關的交通客貨費價格更飆漲了128%。

一帶一路斯里蘭卡: 印度、南亞和中國

「債務陷阱」是一把雙刃劍(雙面刃),中國和借款國都一直在為這樣的交易辯解,稱這是為了達成「共享經濟蛋糕」的目標。 隨著燃料危機的惡化,目前相關限制措施有可能再延長12天,因為政府正在努力支付燃料的運送費用。 當局也正對燃料進行配給工作,但即使對擁有優先配給的人來說,該制度運作得並不好。 德國之聲中文網報導,目前已有90多名難民登陸印度海岸,他們被拘留在一個難民營裡。 早前,一對斯里蘭卡年邁夫婦6月27日被發現在印度海灘上因嚴重脫水而失去意識。 這對夫婦曾試圖乘船從斯里蘭卡前往印度,老婦人7月2日在醫院因搶救無效而死亡。

一帶一路斯里蘭卡

報導說,羅馬希望按照法國總統馬克宏今年4月訪問中國期間達成的協議,透過一系列新的貿易協議,來平衡退出「一帶一路」,因此預計雙方在運輸、能源、農業、科學等領域都將有新的合作。 不過事實證明,許多參與「一帶一路」的國家都相當淒慘,斯里蘭卡率先破產,非洲許多國家都必須出賣礦權給中國來抵債,中南美洲則出現了許多「豆腐渣」工程。 斯里蘭卡的馬特拉機場正是一座「白象」設施,紐約時報形容這是世界上最空曠的國際機場,中國投資的馬特拉機場是耗費2.9億美元(88.6億台幣)打造的一顆明珠。 和斯里蘭卡一樣,巴基斯坦也一直在與IMF緊急協商,期盼重啟一項60億美元紓困計畫。

一帶一路斯里蘭卡: 美國制裁、窮國崩潰……當瘟疫過後,中國的「一帶一路」是康莊大道還是日暮途窮?

馬爾代夫首都官員說,因為大流行,北京已同意部分中止債務還款。 債務重組後,一家中國國有企業在2017年以99年的租約收購了該港口70%的股份。 另外,斯里蘭卡還同意提供港口周圍15,000英畝的土地上劃給中國建設經濟特區。 馬爾代夫前官員和中國代表指出,納希德計算出來的數字缺乏細節。

週一(11日), IMF發聲明表示,正密切關注斯里蘭卡的持續事態發展。 他們希望解決目前的局勢,以便恢復就IMF的支持項目進行對話,同時IMF計劃繼續與財政部和斯里蘭卡央行進行技術討論。 以此推算,窮國今年必須償還中國的債務高達140億美元(約台幣4100億元),這還是表面上看得到的,積欠中國的隱性債務難估。

一帶一路斯里蘭卡: 全球股災 斯里蘭卡股市狂洩13% 緊急蓋牌

旅美時政評論員王赫10日對大紀元表示,中共對外擴張主要都是以政治為目的,錢撒出去,大部分都有去無回。 2017年斯里蘭卡由於資不抵債,將南部具有戰略意義的漢班托塔港及周邊15,000英畝土地轉租給了北京,租期為99年。 一帶一路斯里蘭卡2023 至於,斯里蘭卡會不會以類似漢班托塔港(Hambantota)租借的方式來償還欠款?

戈塔政府試圖死前掙扎,今年元月,中國外交部長王毅跑了一趟可倫坡,今年是中國與斯里蘭卡《米膠協定》簽署70周年紀念,當時缺乏資源的兩國,同意中國拿大米、斯里蘭卡拿橡膠片互換,王毅期許兩國弘揚「獨立自強、團結互助」的米膠協定精神。 戈塔與他的哥哥,也就是曾擔任總統、後來轉任總理的馬辛達向王毅表達斯里蘭卡財政已瀕臨破產,希望中國能同意債務重組避免災難,王毅不置可否。 斯里蘭卡當時的總統馬辛達(Mahinda Rajapaksa,今年流放國外、戈塔的親哥哥),積極配合北京,頻繁前往北京拜會習近平、李克強等國家領導人,每次都簽署戰略合作或是合資計畫,馬辛達意圖藉著中國之力,快速將斯里蘭卡提升為先進國家。 一帶一路斯里蘭卡 當時,習近平接任國家主席剛滿一年,「一帶一路」的戰略大局宏偉又強勢,斯里蘭卡是中國圍堵印度的戰略重地,中國在印度西邊的巴基斯坦、東鄰孟加拉、南邊的斯里蘭卡投入巨資,藉由重大的基礎建設拉攏友中政權,形成圍堵印度的布局。 其中,最悲慘的是斯里蘭卡,這個人口(約2192萬人)與台灣相當、面積是台灣的1.8倍(約6.56萬平方公里)的島國,淪為中國與印度對決的戰略籌碼,一連串的錯誤、歹運、天災與人禍等,導致斯里蘭卡國家財政破產、通貨膨脹飆漲、貨幣巨幅貶值…。

一帶一路斯里蘭卡: 缺油缺糧、居民絕望當難民逃亡 斯里蘭卡的破產與「一帶一路」有關?

斯里蘭卡最重要的經濟作物──茶葉與橡膠──無法如期收成與出口;民生必需且價格翻倍的糧食、蔬果,更是被卡在倉庫裡成噸腐爛。 更不用提正要走出疫情封鎖的觀光產業、救命的醫療系統,根本無法在全國缺油、每日停電10小時以上的困境中運作,惡性循環的破產陷阱因此更難逃脫。 截至7月4日為止,斯里蘭卡的全國汽柴油更只剩下「最後一天的儲量」,因為政府手中已沒有足夠支付石油進口的外匯。 除非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同意緊急紓困,否則斯里蘭卡的國家經濟與社會秩序都將徹底崩潰,對2,200萬國民帶來毀滅性的人道危機。 在中共推動一帶一路之前,許多發展中國家原本會向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等國際組織借貸,但是同時也必須遵守許多財務風險控管限制,例如要提出結構改革計畫,以期輔助借貸國達到財務自主目標。 然而許多借貸國政府覺得太麻煩,貪腐或短視的政客也難以從中撈到好處。

一帶一路斯里蘭卡

美國批評評中國要為斯里蘭卡危機負責,7月間美國財政部長葉倫(Janet Yellen)敦促北京重整與斯里蘭卡的貸款協訂。 世界銀行(World Bank)和國際貨幣基金會(IMF)一方面為斯里蘭卡安排紓困方案,另一方面更關注中國在一帶一路沿線進行的投資項目,中國提供開發中國家的融資借貸條件是否讓各國陷入債務陷阱。 而美國去年在G7峰會提出「重建更好世界」(B3W)倡議,今年就在斯里蘭卡危機加劇之際,美國又在G7峰會進一步提出具體規畫,將在5年內集資6000億美元投資開發中國家基礎設,以對抗中國「一帶一路」。 對開發中國家的融資貸款也了成為貿易戰、產業鏈重組之外美中另一個重要對抗場域。 一帶一路工程受疫情影響而延宕的情況在東南亞相當嚴重,大型基礎建設基本上已經停擺,完工遙遙無期。

一帶一路斯里蘭卡: 台美合作抗衡一帶一路 中國官媒跳腳急喊「政治炒作」

雖然他們提供的數字稱,馬爾代夫欠下中國的債務在11億美元至14億美元之間,對這些島嶼來說仍然是一筆不小的數目。 他也強調,項目成本被誇大了,紙上債務遠遠超過了實際收到的錢。 他說這筆錢只有11億美元,儘管他沒有提供任何文件來支持他所提到的這個數字。 中共總書記習近平自2013年開始倡議「一帶一路」計畫,其中備受詬病的是,中共針對許多窮國贊助與借貸鉅資、輸出技術與基礎建設,表面上是藉以讓該國政府與政客推動建設展現政績,以贏得選票與延續政權,實則藉此掐住該國命脈、攏絡政權。

一帶一路斯里蘭卡

此外,完全註銷債務將破壞中國國有銀行的資產負債表,這些銀行提供了這些貸款,中國(中共)政府最終將不得不彌補它們的損失。 裴敏欣認為,隨著全球經濟狀況必將進一步惡化,許多其它發展中國家也會像斯里蘭卡等國一樣,出現拖欠外國貸款的情況。 王赫認為,中共推動「一帶一路」大撒幣政策,中共是最大輸家,把大量錢甩出去,沒有相應的回報,錢回不來了。 所在國承接了很多項目,由於缺乏經濟可行性,大規模基建建成後,沒有相應的收入來償還債務,使該國陷入債務危機中。 但《金融時報》與《日本經濟新聞》的分析皆認為:正因為拉賈帕克薩對「中國每次都會借錢」的錯誤判斷,才讓斯里蘭卡在2月金融危機爆發初期、錯過了與IMF即時談判紓困援助的機會。

一帶一路斯里蘭卡: 斯里蘭卡燃料告急!加油站動亂 軍方開火至少7傷

而中國則向巴基斯坦提供更多貸款,使這個擁核國深陷中國「債務陷阱」的惡性循環。 如今,斯里蘭卡爆發震驚世人的動盪,將為其他南亞國家、特別是還對中國一帶一路計畫抱以期望的國家,提供一個最慘痛的借鏡。 自從中國外長王毅在1月訪問可倫坡以來,斯里蘭卡就一直試圖延遲償還這筆款項,但北京並未回應要求。 拉賈帕克薩6月曾表示,中方沒有答覆他們的10億美元貸款申請,並認為北京對南亞的關注有所減弱。 直到拉賈帕克薩出逃後,中國外交部才表示,將繼續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提供幫助,並協助斯里蘭卡緩解債務負擔。 AidData研究從2000年至2017年底長達18年之間13427件中國對外投資案,並剖析近九萬一千份官方文件,耗時四年,發現中國在165個國家「投資」超過八千四百三十億美元,資金主要來源為超過三百個中共政府機構。

一帶一路斯里蘭卡

原以為只是傳聞,後因早前才請辭的財長 Ali Sabry罕見對國會吐實,到 4 月下旬,外匯存底只剩下 5000 萬美元,意外曝光中國與斯里蘭卡之前簽訂15億美元貨幣互換的附加條件。 「(中國債務)賬單為31億美元,」前總統、現任國會議長納希德(Nasheed)告訴記者。 該數字包括政府對政府的貸款,提供給國有企業的錢以及馬爾地夫政府擔保的私營部門貸款。 報告指出,斯里蘭卡將深水港漢班托塔港租給中國,是引發中國債務陷阱說法的關鍵因素。 一帶一路斯里蘭卡2023 此事緣於斯國難以償還中國貸款,2017年被迫將該港口租給中國99年。 報告並援引貸款協議和從斯里蘭卡政府所收到的訊息,斯里蘭卡欠了中國 74 億美元債務,佔該國雙邊債務總額的 52%,這些數字都已提交世界銀行。

一帶一路斯里蘭卡: 義大利最快9月底退出「一帶一路」 改與中國簽貿易協議

這些窮國過去15年中,獲得數千億美元的貸款,如今面臨資本外逃、糧食短缺,低收入國家的政府發現越來越難以償還中國貸款。 而且,有些國家積欠中國的債務比檯面上的還要多,估計中國對發展中國家提供的未批露貸款,至少佔這些國家GDP的 15%。 (中央社北京29日綜合外電報導)一份今天公布的研究顯示,中國野心勃勃的「一帶一路」基礎建設倡議,讓窮國背負3850億美元(新台幣約10兆7091億元)「隱性債務」,而且逾1/3相關計畫面臨貪腐醜聞與抗議。 斯里蘭卡正面臨嚴重的經濟危機,外電報導稱,2022年斯里蘭卡將面臨七十多億美元的貸款到期,僅1月就需要償還5億美元。 截至6月為止,斯里蘭卡的外債總額已超過500億美元(約新台幣1.49兆元),其中80億的貸款與利息將在年底之前到期。

  • 接下來,黎巴嫩貨幣開始貶值,未能償還達國內生產毛額(GDP)170%的約900億美元債務。
  • 縱觀東南亞,不少港口城市、貿易樞紐都能感受到中國投資的影響力。
  • 但是,斯里蘭卡後來被政治家族長期把持政權,政府效能不彰,一直沒有從以農業為主的經濟結構中轉型,至今仍然有九成的人口住在農村地區,都市化程度相當低。

知名中國政經專家、美國克雷蒙特麥肯納學院(CMC)教授裴敏欣(Minxin Pei)近日在「日經亞洲評論」上發表文章,闡述了上述看法。 中國掉進自己挖的債務大坑,摔得鼻青臉腫,如今想靠IMF伸手救出坑來,姿態卻顯得傲慢而滑稽,倘若IMF撥款流進中國口袋的惡例一開,債務國將群起而至,IMF恐將被中國拉入大坑,難以翻身。 《報導者》是台灣第一個由公益基金會成立的網路媒體,秉持深度、開放、非營利的精神,致力於公共領域調查報導,與社會共同打造多元進步的媒體環境。 拉賈帕克薩在2019年總統大選的競選政見之一,就是要以10年為期,全面推動斯里蘭卡農業的「有機化轉型」。

一帶一路斯里蘭卡: 平民怨!把親戚踢出內閣 斯里蘭卡總統尋求IMF金援

斯里蘭卡總統Gotabaya認為,除了自救外,「全天候朋友」中國以及「好鄰居」印度應該可以協助解決問題。 由於外匯缺乏,進口商無法獲得美元支付獲允許購買的食品與藥品,導致斯里蘭卡從食品到藥物全部陷入短缺,連瓦斯、煤油也難以支應民眾需求,目前宣布進入緊急狀態。 反對派議員穆Mujibur Ra​​hman 無奈的說,在國內墨水用完之前,應該先拿來印鈔。 對於斯里蘭卡想要重談漢班托塔港口租借協議一事,中國斷然否認。 報導稱,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強調,這筆交易是在兩國「平等自願的基礎上」進行談判的,目的是將該港口轉變為印度洋的物流,運輸和工業樞紐。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