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損音樂串流10大分析2023!專家建議咁做...

Posted by Tommy on July 25, 2020

無損音樂串流

理論上會比 PCM 較穩定優秀,國際間不少發燒友認為 DSD 音效比 WAV/FLAC 更好。 無損音質家庭方案的訂閱步驟與標準音質家庭方案相同,使用者註冊或登入 KKBOX 付費中心即可選擇訂閱方案或變更方案;接著由戶長發送 Email 邀請同住的家庭成員加入,再由家庭成員點擊邀請信中的「接受邀請」,完成資料驗證後便可成功加入。 且不說 AirPods Max 的音色不僅比大多數藍牙耳機好,甚至也超越許多有線耳機。 就單以藍牙有損和有線無損兩種聆聽方式相比, AirPods Max 都未必永遠居於下風。 同時,無損串流很吃網路,網路頻寬不夠時,很可能會被迫降載,有天我家裡的 Wi-Fi 無損音樂串流 掛了,只靠手機的 4G 整個音質慘不忍睹。

無損音樂串流

除了提供蘋果相關的新聞與詳盡的達人教學之外,也涵蓋了 3C 產品開箱、App 評測及觀點分享…等內容。 過去曾試用過 MusicPlayer、MusicCloud、Music Cloud等 APP,雖然各有優缺點,但還是無法完美符合以上六項條件,本篇就要來推薦這次最優值的雲端音樂APP工具「CloudBeats」。 TuneFab YouTube Music 轉檔器是專業的 YouTube Music 音樂轉檔器,內建 YouTube Music 瀏覽器,支援轉檔音樂以及 MV,硬體加速使其擁有 10 倍速的轉檔速度,一鍵可批量轉檔 YouTube Music 的所有音樂,包括專輯以及播放清單的所有歌曲。

無損音樂串流: Linn Majik DS 數位音樂串流播放機 支援 Airplay Tidal Spotify Qobuz Tuneln CalmRadio DAC 無損音樂

街聲目前仍每天精選無數新上傳的作品,推薦獨立音樂創作人們的心血,並且完全免費,即使沒有註冊網站會員,也可以聆聽到街聲曲庫中的音樂。 兩大串流龍頭 Spotify 和 Apple Music 因為音質優秀、介面人性、且歌曲庫完整而受到廣大消費者歡迎。 但說到 CD 無損音質,恐怕只有歐美的 Tidal 和台灣的 KKBOX 等少數服務可選,也一直是不少音響愛好者大歎可惜之處, Spotify 終於開放 HiFi 無損音質串流,可說是串流平台戰爭的一大突破。

Spotify 於 2006 年在瑞典創立,是一款以音樂、Podcast 無損音樂串流 為主的音樂串流平台,同時也提供了有聲書、影片的服務。 KKBOX 是全球首個合法的串流音樂平台,擁有超過 9,000 萬首曲庫,並且專注於台灣原創音樂品牌。 至於操作方法,報導中指出,使用者須先選擇「首選網路」,並由Apple地圖進行智慧分析即時充電可用性訊息,包括特定充電站可用的總充電位數量以及當前佔用充電位子的數量。

無損音樂串流: 「Spotify HiFi」正式發表,能以 CD 品質的無損音頻格式播放串流音樂

※圖片來源:Sony至於無損音質是否真得比較好這點一直存在爭議,大多數人可以聽出低採樣精密度的 128kbps MP3 音樂與 320kbps 之間的差異,但對於 320kbps 的 MP3 與同一首曲目的 ALAC 檔之間卻察覺不出。 如果你花了更多的預算在享受高音質的設備上,在這種情況下無損音質算是一大福音;但若你平時只是使用智慧型手機隨附的耳機,或是直接從電腦的連接埠插入耳機聽音樂,無損音質於你而言並不會發揮出最大的效果,還是必須投資一點錢購入好點的耳機、DAC、擴大器等,然後再花更多錢訂閱無損音質串流。 根據設備的功能性,你可能最高只會獲得 CD 品質(16bit / 無損音樂串流 44.1kHz),Apple 也曾指出若未經外部的 DAC (Digital to Analog Converter,數位類比轉換器),則 iPhone 用戶聽到的音質不會超過這個限度。 別說 iPhone,包含筆電、智慧型手機、攜帶型音樂播放器和串流音樂設備大多會有這問題,想要真正體驗 192kHz/24bit 錄音室品質高解析音質還是需要選購適合的 DAC 類產品才能攀越上去。

不過市場上還有一些編解碼器,例如台灣盛微先進科技 Savitech 的 無損音樂串流2023 LHDC,以 900kbps 的速度來傳輸 24bit / 96kHz 的音訊。 只需確保您已在智能手機(或其他接收器)設置中手動硬切換編解碼器即可。 LHDC 的主要競爭對手是高通的 aptX HD / aptX Adaptive 和 Sony 的 LDAC 編解碼器,這是目前廣泛被手機支援的一種格式。

無損音樂串流: 尤伊數位 會員 續費 音樂 串流 高清音質 無損 QOBUZ STUDIO 歐洲版 1個月會員 (發號)

平台主打高音質的聆聽服務,最高可達 384kHz/24-bit,最低的音質也都有 320 Kbps,這樣的聆聽質感,是許多 Hi-Fi 玩家的心頭好。 同一天蘋果也宣布,自今年6月起將把Apple Music的音樂品質免費提高至無損音樂,提供逾7,500萬首無損音樂,並將支援採用杜比全景聲技術的空間音訊。 蘋果的無損音樂品質亦同時包含16 bit/44.1 kHz與24 bit/192 kHz。 最簡單的繞過 SRC 限制的方法,就是使用支援 LDAC 的藍牙耳機,並配合支援 LDAC 的 Android 手機使用。 如前所述,LDAC 是現在藍牙傳送速度最高的規格,速度達到 900kbps,可無線傳送 24bit/96kHz 的音質,雖不能完美解決,但也是滿足樂迷對 Hi-Res 音質的方式。 FLAC 專案由 Josh Coalson 在 2000 年發起並開發, 2001 年 FLAC 1.0 正式釋出,特點是可以對音訊檔無失真壓縮。

無損音樂串流

盤點如今各大音樂串流平台的作法,以曲庫達7,000萬首的KKBOX來說,Hi-Fi歌曲超過4,000萬、Hi-Res則超過300萬,但KKBOX把它當成一項新的加值服務,得多花一倍的訂閱費才能獲得,可見無損音質的製作成本並不低。 蘋果則統一稱為「無損音質」,分級範圍則從和CD品質相同的16 bit/44.1 kHz,再到高於CD品質的24 bit/48 kHz,最高甚至可拿24 bit/192 kHz。 TuneFab Spotify 音樂轉檔器專為 Spotify 音樂提供下載轉檔服務,可以批量轉檔 Spotify 的所有歌曲為 MP3/M4A/FLAC/WAV 音訊檔,並且能夠保留原始音質。 TIDAL 上還建立了互動社區,可以讓歌迷與音樂人有更緊密的聯繫,歌迷之間也可以有更好的音樂交流空間。

無損音樂串流: 支援眾多雲端平台

一張唱片的好壞,其實在錄音當下就已決定大半,錄音室的設備也不是個個都能做到 無損音樂串流 24bits/192kHz,就算可以,從錄音室到你的耳朵這趟路程裡,也有太多變數可以減損音質,因此實在沒必要斤斤計較這些數據。 我會覺得有些音樂,古典或爵士樂隊都有,會有聲音被過度渲染,轟轟作響的感覺,相當不舒服。 有些曲子明顯加大高頻的渲染,像唱 KTV 時把 echo 開到極大一樣,而把部份樂器拉遠的結果則是低音貧弱,造成整個音場平衡失真,這種情形特別容易發生在交響曲和老錄音上面,幾首純樂器演奏曲也有這個毛病。

每個樣本音樂都有三種格式:128k MP3、320k MP3、未壓縮WAV,聽過之後選擇你認為音質最高的一個,做完六個之後就能測出你到底是不是傳說中的「木耳」。 Tidal 在各國收費標準不太一樣,美國目前提供兩個收費版本,TIDAL HiFi 收費為 9.99 美元,提供 1411 kbps 的串流速度,HiFi 以下的音質,TIDAL HiFi Plus 標榜高品質音色,收費為 19.99 USD,可以收聽到 MQA 音質,串流速度高達 9216 kbps。 Apple 的 FLAC 無損替代方案,ALAC 源於 iTunes 主導的音樂庫儲存生態系統。 由於 iTunes 本身並不支援 FLAC,因此 ALAC 被設計為一種檔案減小但質量無損的格式。

無損音樂串流: 支援背景、解鎖畫面控制播放

智能手機上常見的無損音頻是 FLAC 和 ALAC,兩者雷同,後者是Apple自家開發的格式。 因此 Hi-Res 音樂基本上就是泛指那些規格「比 CD 音質還高的」的音樂檔案。 以前因為受制於 CD 700MB 的儲存容量上限,才會採用 16bit/44.1kHz 的規格來發行歌曲。 因為儲存成本降低,廠商就把想法動到了母帶上面,推出了Hi-Res 音樂。 只要於 iTunes 取得 Apple Music 會員,聆聽「保真壓縮」音質就無須額外費用~若非會員註冊,可試用三個月,每月個人版訂閱價格為 150 元;家庭版為 240 元,最多可以讓 6 名家庭成員使用。 Apple Music 的學生訂閱方案為每月 4.99 美元(臺灣為70元新臺幣)。

無損音樂串流

然而,無損音樂是很吃設備的,免費的 Earpods 和其他便宜的有線耳機因為分辨力不足,有損無損很可能根本無差,跟木耳不木耳無關,因此並不推薦使用,想踏入無損音樂世界還是該先投資一個好一點的耳機。 不過相較過往循規蹈矩的音樂愛好者需要買斷 CD 唱片或是數位音檔,現在可透過串流服務的訂閱方式合法聆聽大量 CD 級的數位音樂,每個月的費用也仍低於購買一張實體 CD ,又可針對自己的喜好編排歌單以及嘗試各種新音樂,對於原本即有固定購買音樂習慣的消費者也不失為一種享受音樂的好方式。 人手一支的 Apple 產品,目前也不支援藍芽傳輸高音質,也就是說利用 Apple Airpods 及 Airpods Pro,將無法完整地享受無損音質。 當要把聲音或音樂轉換成數位格式時,通常會透過壓縮來降低檔案大小,但壓縮時很可能會損失最高與最低的音頻,造成聲音的失真,像是MP3、MP4、WMA或AAC等檔案格式,而可維持原有音質的無損檔案格式則包括WAV、AIFF與FLAC等。

無損音樂串流: 以「常用設備」及「音樂類型」作為選擇標準

Cambridge Audio 的 Evo 75 可以輕鬆處理 Tidal 的 MQA 文件並將其輸出到您的高保真音響設備,而 Sony 的 HAPZ1ES 音樂播放器系統可以輸出從 FLAC 到 LPCM 到 WAV 的任何內容。 後者還擁有 1TB 的海量文件存儲空間,用於存儲您自己的高清文件。 AptX HD 是建立在廣泛被市場使用的 aptX 協定的基礎上,主打的就是透過藍牙支援 24bit / 48kHz 音頻傳輸,最大速率為 576kbps,同時也相容現有的 aptX ,並標榜在聽感與實際 24bit / 48kHz 無異。 使用 Lightning 連接的耳機也可以提供無損信號,但 Lightning 的最大上限為 24-bit / 96kHz。

不過高音質服務是否有其必要性就見仁見智了,音樂市場一向對是否需要 Hi-Res 層級的音樂內容有兩極化的觀點,以實際層面,要能呈現 Hi-Res 特質除了需要指定的設備外,也需要聆聽者本身的鑑賞力足夠,有一派的說法就直接指出 Hi-Res 要求的 40kHz 是超越人耳理論的 20kHz ,一般人根本難以聽出差異。 在以往為了以有限的頻寬提供音樂串流服務,多半的串流業者使用音樂壓縮格式提供服務,較早期採用 MP3 格式,而近年主流逐漸轉往壓縮效率更好的 AAC 服務,雖然不少串流服務已經可以達到 320K 品質,不過相較無損格式則犧牲了 1/4 的數據量,更不用說 128K 與 256K 犧牲掉更多的細節資訊。 以目前大說數音樂串流平台支援的音樂檔案來說,格式多為「MP3」和「AAC」,規格為128kbps~320kbps不等。

無損音樂串流: 尤伊數位 會員 續費 音樂 串流 高清音質 無損 TIDAL HIFI 1個月會員 (續費)

亞洲最具影響力聲音社群品牌 KKBOX,今(19)日宣布在台推出「無損音質 3 人家庭方案」,為廣大消費者提供超越 CD 音質的高解析音樂串流體驗,人人都能以更親民實惠的價格,與家庭成員共享細緻動聽的原音品質,也能各自透過獨立帳號,隨時隨地探索無損音質最純粹真實的細節與感動。 它擁有強大的演算法,會根據用戶的聽歌喜好推薦音樂及歌單,且大都十分對味。 同一帳戶可以在手機、電腦等裝置切換使用,沒有訂閱 Premium 的用戶也可聆聽完整的曲庫,不過會有音質限制、無法離線收聽。 許多線上音樂串流服務已經開始提供無損音質的音樂聆聽服務,包含 Apple Music、Spotify 等都已經加入其中,從字面上看起來大致可以理解到無損音質約莫是原始音樂品質,但到底無損音質為何優於一般數位音樂,這點很多人都還是一知半解,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關於無損音質的豆知識。 Apple 設備預設使用 AAC 解編碼格式進行藍牙傳輸,最大位元率上限為 256kbps。 雖然 Android 手機和一些無線耳機支援高通的 aptX HD,但該編解碼器的比特率(576 kbps)也沒有接近 ALAC。

在 iPhone 上體驗無損音頻的最佳方式是使用 lightning 轉 3.5 mm DAC 以及一副好的耳機或耳機。 Android 設備也一樣,只是需要一個 Type-C 轉 3.5mm 轉接頭。 一些 Android 手機確實有內建的 HiFi DAC,能夠直接透過耳機插孔或 USB-C 端口傳輸無損音頻。 LG 在其智能手機上使用了高品質的 DAC,現在華碩 ROG PHONE 5 也有支援。 不過一般手機如果想要獲得最佳體驗,可能需要購買一個透過 USB 連接的優質外部 DAC。 至於無損音質是否真得比較好這點一直存在爭議,大多數人可以聽出低採樣精密度的 128kbps MP3 音樂與 320kbps 之間的差異,但對於 320kbps 的 MP3 與同一首曲目的 ALAC 檔之間卻察覺不出。

無損音樂串流: 【現貨+開發票】小妹代購 點數 串流 音樂 帳號 高清 無損 訂閱 Qobuz studio 專輯 / 單曲 代購

無損音質與傳統的無壓縮錄製不同,從廣義上來講,無損音質可以用約莫無壓縮錄製一半的所需容量來錄製品質近似相同的音樂。 由於數位音樂細節保留完整,所以無損音質不會有的音訊損失,對於有留存收藏需求的人來說可是一大福祉,保存下的音訊就像原始的 CD 或未經壓縮的 WAV 檔案一樣清晰。 值得注意的是,蘋果已經向T3證實,該公司所開發的AirPods、AirPods Max與AirPods Pro等藍牙耳機,並不支援Apple Music的無損音樂,因為它們在連結iPhone時只使用藍牙AAC編碼器,因而無法接收無損的ALAC檔案。 Wi-Fi 連接上,Apple 用戶常用的是 AirPlay 2,而 Android 用戶可使用 Chromecast,兩者分別支援 16bit/44.1kHz 和 24bit/96kHz 串流音質。

無損音樂串流

以Asus ZenFone 8為例,內建 32bit/384kHz 解碼的 Qualcomm Aqstic WCD9385 HiFi DAC。 當連接 3.5mm 耳機串流播放歌曲時,系統就會受限於 SRC 架構(即會將輸出變為 48kHz);離線播放時,就會依照原格式播放(即可以繞過 Android SRC),用家需要下載檔案後播放,以享受高音質體驗。 如沒有內置支援 Hi-Res 格式解碼 DAC 的 USB C Android 裝置,手機又不支援 LDAC 傳輸,就可以考慮另購 USB C DAC 耳擴線,亦是一個較簡單直接、一步到位的方法。 另一種比較另類的選擇,則是直接購買採用 Android 系統的音樂播放器,因為 KKBOX 雖是串流服務,不過仍可支援離線聆聽模式,故只要使用 Android 系統的音樂播放機,只要一段時間記得連接網路服務更新,就能透過離線方式在沒有網路的環境下盡情欣賞與 CD 同級的 Hi-Fi 音質音樂。

無損音樂串流: 藍牙耳機用戶們,真的與無損音樂無緣嗎?

高於這個品質的音頻(例如 Tidal MQA 流)都將被自動壓縮。 以下是一些產品建議,可幫助您開始在智能手機或電腦上使用無損音頻。 CD 質量固定為 16 bit/44.1kHz,被認為是無損音頻格式的標準。 根據定義,無損音頻格式保留了所有這些音頻信息,因此 CD 提供的聆聽體驗與 FLAC 或 Apple 的 ALAC 等無損格式之間絕對沒有區別。 一種有損音頻文件格式,實際上質量比 FLAC 更好,甚至比它更小。 MQA是將取樣率超出 48kHz 的部分,用專利的演算法(稱作 Music Origami)壓縮整合進「人耳幾乎聽不到的頻段內」。

體驗無損音質的最簡便方式當然就是從串流媒體平台選擇訊源,然後準備好你所需要的設備,你可以使用的是耳機,或者是家中的音響設備。 我們將側重於智能手機,對於音響、Hi-End有興趣的非音樂發燒友的新手,這可能也是最省錢也最實用的方法。 KKBOX 宣布在台推出無損音質 3 人家庭方案,提供超越 CD 音質的高解析音樂串流體驗,以更親民實惠的每月(台幣,下同)360 元價格,與家庭成員共享細緻動聽的原音品質,可以各自透過獨立帳號,隨時隨地探索無損音質最純粹真實的細節與感動。 此外,KKBOX 預購將與頂級音樂串流播放軟體 Roon 聯手,跨平台串接無損音質歌曲。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