座落在一個公園裡的貝寧國民議會(2019年至今),則是他目前正在建設中的最大規模作品,代表著他關於明日非洲的宏大夢想,它把蛇形藝廊中規模有限的社會之「樹」搬到了現實中。 建築底部是一個下沉式的集會大廳,除了大廳這中空的「樹幹」依然服務於建築的通風採光,建築還在它置身的城市中展示著另一種文化共同體的圖景,和非洲之前的歐洲殖民遺產完全不同。 迪埃貝多·弗朗西斯·凱雷2023 市民可以靠近集會納涼的議會,內部辦公量體構成的巨大「樹冠」,從外看也將灑下蔭庇眾人的樹影。 凱雷解釋,在他的文化中,藍色是象徵力量的顏色,也是他小時候常穿的衣服的顏色,這座沒有明確用途的臨時建築中,有樹皮的意象,呈現某種織物般的立體結構,頗具異域風情。
他去美國時,起意環球旅行10年,每年為不同的建築師工作。 伊利諾理工學院的研究生課程成為他的第一站,當時,密斯正執教於斯。 2008年努維爾獲得了建築業最高榮譽的普利茲克獎,獎勵他的200多個作品,其中包括阿拉伯世界學院、巴塞隆納的阿格拔塔、明尼亞波利斯的格斯里劇院等[8]。 2000年,王澍在同濟大學建築與都市計畫學院取得博士學位。 王澍的博士論文以「虛構城市」為題,直到2012年王澍獲獎,他當年在同濟的師兄師弟和老師,開始依稀回憶那部手寫的博士論文。
迪埃貝多·弗朗西斯·凱雷: 建築獎
凱雷透過建築過程賦予和改造社區權力,以及他對社會正義和參與的承諾,以就地取材的形式響應自然氣候,在面對缺乏建築和基礎設施的邊緣化國家,建造當代學校機構、衛生設施、專業住房、公民建築和公共空間,他的作品的表達遠過於建築本身的價值。 從1972年至1984年努維爾分別和三個不同的人合夥。 他目前的辦公室是1994年創辦的,是法國最大的建築師辦公室之一,在巴黎的主辦公室有140名職員,在倫敦、哥本哈根、紐約、羅馬、馬德里和巴塞隆納分別有辦公室。 他為巴黎雙年展做了15年的展出設計,也和其它藝術和劇院合作。 1977年他是巴黎雷阿爾重修比賽的組織者之一,1980年他創立了巴黎建築雙年展。 1997年王澍與妻子陸文宇一起成立了「業餘建築工作室」。
贝宁国民议会(贝宁共和国波多诺伏)目前正在建设中,坐落在一个公园里,设计灵感来则自于议事树。 虽然议会在建筑内部召开,但民众也可以在大楼底部巨大的遮蔽区域内集会。 甘多小学的成功使他在2004年获得了阿迦汗建筑奖,并鼓舞他2005年在德国柏林成立了自己的公司——凯雷建筑师事务所。 随着更多的小学、中学、专科学校以及医疗设施的落成,不仅是布基纳法索、肯尼亚、莫桑比克和乌干达等地也纷纷效仿。
迪埃貝多·弗朗西斯·凱雷: 安藤忠雄:建築是凝固的旅行。在《挑戰—安藤忠雄展》的漫遊與停歇
2009年,位於都柏林市中心的財政部大樓贏得公民信託獎(英語:Civic Trust Awards)及愛爾蘭建築協會(英語:Architectural Association of Ireland)特別獎[5]。 他的第一個建築作品就是 2001 年的甘多小學,奠立了凱雷的建築理念基礎—為社區打造一個動力源泉,於功能上滿足基本需求,於本質上彌補社會不公。 建築需以有限的資源應對酷熱高溫和惡劣照明條件的可能,凱雷因地制宜地開發了一套性能卓著又極富表現力的建築語言,包括雙層屋頂、蓄熱體、通風塔、間接光照、交叉通風和遮陽室等,而不是傳統的窗戶、門和廊柱。 凱雷的許多建築作品都位於非洲各國,包括貝寧共和國、布吉納法索、馬里、多哥、肯尼亞、莫桑比克和蘇丹等。
《時代》雜誌發布2013年度全球100位最有影響力人物名單,中國美術學院建築藝術學院院長王澍入選。 迪埃貝多·弗朗西斯·凱雷2023 [5]「中國建築的未來沒有拋棄它的過去。」這是《時代》雜誌最認可王澍的理由,另一種認可源自王澍選擇建築材料的「環保」理念。 王澍在建築中所用的「瓦爿牆」都是用回收來的舊磚瓦做成的,他在作品中頻繁使用再生材料,一直抗議建築材料的浪費。
迪埃貝多·弗朗西斯·凱雷: 安藤忠雄操刀任天堂舊總部,京都「丸福樓」全新開幕內部設計搶先看!一睹昭和時期絕美壁爐工藝
1995年,獲得獎學金進入德國的柏林工業大學學習。 在1986至1987年間,曾擔任香港科技大學建築設計比賽評審委員會成員,並投選嚴迅奇-香港國際建築師樓的設計方案。 2017年,槙文彥受邀請設計深圳海上世界文化藝術中心,是其首個中國建築項目[1]。 「與歷史對話」展區中,安藤忠雄將自己的作品視為一種脈絡,強調自身存在僅是建築歷史的一部分 ©忠泰美術館 展覽中展出安藤忠雄攝影作品與建築繪圖、模型 ©忠泰美術館。
位於荷蘭與比利時邊境的一個小鎮外圍,「Outside In」,顧名思義將戶外空間巧妙融入了室內端景,由荷蘭設計工作室i29與Bedaux de Brouwer Architecten攜手設計。 主要生活空間環繞了一個內部庭院、大型游泳池與露台區,每一個動線轉角、每一個房間視野都可以欣賞到戶外的庭院景致。 深具環保意識的i29設計團隊以永續性與能源最高效利用為設計核心,並確保建築物整體皆為自然景觀所簇擁。 本案榮獲2022年義大利A'Design Awards鐵獎。 這所學校是 Kéré 的第一個重大項目 是在當地人的幫助下建造的。
迪埃貝多·弗朗西斯·凱雷: 迪埃貝多·弗朗西斯·凱雷
在學習期間,他長期鼓勵同學們將香煙和咖啡消費的錢節省下來,募集了五萬美金,成立了甘多學校建築材料基金會,後來改名為凱雷基金會,為兒童能夠擁有舒適教室進行募捐和宣傳。 迪埃貝多·弗朗西斯·凱雷2023 「通過設計改善氣候環境條件,給予建築基本的舒適感,可以擁有真正的教學空間和學習氛圍。」他的第一座建築,就是回到家鄉蓋了甘多小學,甘多小學曾被《紐約時報》評為「二戰後全球最重要的25座建築」之一。 這所小學是由甘多人民建造的,從構思到完工,當地人提供了他們的資金、勞動和資源,他創造性地使用本地材料和現代工程的指導下,村民們手工建造出學校的每一部分。 這個項目的成功,使學校的學生人數從120人增加到700人,並在後面促進了教師住房(2004年)、擴建及增設圖書館(2008年、2019年)的建設。
凱雷的設計充滿了西非文化的象徵,在非洲以外的作品也受到了他在甘多的成長和經歷的影響。 西非的傳統是在一棵聖樹下交流思想、講述故事、慶祝和集會,此一元素在他的設計中反覆出現。 2017 年蛇形藝廊(Serpentine Pavilion,英國倫敦)的中心形狀也來自於一棵樹,成功的「樹」符號以一種特別有效的方式轉化為一種普遍的視覺語言。 2014年布吉納法索發生的起義摧毀了先前的結構,所以凱雷設計了一個階梯格子狀的金字塔建築,在內部容納了一個127人的大會堂,同時在外部鼓勵非正式的聚會的進行。 從實體和隱喻的角度來看,這是更大的整體規劃的一部分,設計構思包括本土植栽、展覽空間、庭院和為抗議舊政權而喪生的人建立的紀念碑,但因目前不確定的世界形勢所以仍未竣工。 布吉納法索技術學院(第一階段,2020年,布吉納法索庫杜古)由冷卻粘土牆組成,這些粘土牆是現場澆置以加速建造過程。
迪埃貝多·弗朗西斯·凱雷: 魯道夫·維特科夫爾 藝術家與自由藝術
凱雷自己的國家布吉納法索,自獨立以來已發生過至少6次政變,就在2021年年初,該國總統、議長以及其他政府高層官員還被嘩變的軍隊扣押,在動蕩的局勢中,凱雷設計的布吉納法索國民議會的落成遙遙無期。 在接下來的二十年裡,凱雷在不同作品的語境裡持續豐富著這套屬於本地的建築語匯:自然通風、雙層屋頂、切題的熱交換能力、高聳的通風塔和遮陽手法,以上,本身就構成了他建築的造型特色。 健康和社會福利中心(2014年,布吉納法索朗戈)的牆壁上裝飾著不同高度的有框窗戶,為每個人提供風景如畫的視野,從站著的醫生到坐著的訪客再到躺著的病人。
「在布吉納法索,好的建築就是一間教室,你可以坐在那裡,讓濾過的光線按照你想要的方式進入,照在黑板上,或灑在課桌上。 不管是貝寧還是布吉納法索的民眾,他們會在這前所未見的「樹」下聚集一處嗎? 可以想像,即使對於凱雷的父母之邦,它也將是一種全新的事物。
迪埃貝多·弗朗西斯·凱雷: 建築人設計人的店-進口建築室內景觀設計書籍專賣店
凯雷是村长的长子,也是村里第一个上学的人,只是甘多并没有学校,所以他七岁就离开了家人。 迪埃貝多·弗朗西斯·凱雷2023 他在滕科多戈的小学教室是用水泥砌成的,缺乏通风和采光。 在那种极端气候下,他与一百多名同学挤在一起上课,一次要忍受好几个小时,他发誓有一天一定要让学校变得更好。 位於青島藏馬山的月空禮堂旨在打造一個既尊重過去又能面向未來,既具有宗教體驗又面向世俗感觸的空間容器。
他來自布基納法索的甘多, 活動家 和教育者重點關注邊緣化社區的社會倡議,在當代設計中使用重新語境化的當地鄉土形式。 2022 年普立茲克建築獎得主於 3 月 15 日公布,由建築師、教育家和社會活動家迪埃貝多. 凱雷(Diébédo Francis Kéré)獲獎,是普立茲克建築獎創辦 40 餘年以來首位榮獲此殊榮的非裔建築師。 1985年在南京工學院(現東南大學)建築系獲得學士學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