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器在「解析度」與「更新率」兩項關鍵特性的發展,可謂是齊步並進,前者已經從 FHD、QHD 演化至 UHD(4K);後者則從60Hz、120Hz、144Hz、165Hz、240Hz,一路推進到360Hz甚至更高。 ▲ 依各種遊戲實際硬碟操作軌跡為腳本的3DMark「存儲基準測試」,相較於單純的最大讀寫速度測試,更能反應現實遊戲中的 SSD 效能表現。 因此,即便有兩台筆電同樣搭載了 RTX 3070 Ti,但其中一台的最大 TGP 為105W、最大運作頻率1,085MHz,另一台卻能夠達到150W、1,460MHz,這就直接導致了 GPU 極限效能上的顯著差距。 在單核得分上超過上一代i7甚至是i9移動端CPU的性能表現,作為英特爾新一代CPU中端型號的守門員,其性能提升是非常出色的,尤其是在單核性能上,相較於上一代同等級型號幾乎提升10%。
▲ Intel 處理器加上 NVIDIA RTX 顯示晶片,為當今遊戲筆電最為主流的組合,消費者雖然選擇較多,但不同產品之間仍有效能上的差距。 在蘋果推出自研的 Apple M 系列處理器之後,Mac 產品效能的大幅進化,就成為了消費者之間的熱門議題,甚至造成部分玩家開始思考,將 MacBook 當成電競筆電的可能性。 遊戲廠商長年以來都會於作品上市之前,先行公布軟體的系統需求,讓玩家有所依據且提早準備升級。 一般來說,這類需求通常還會區分出「最低」與「建議」兩種,若電腦硬體無法達到最低門檻,遊戲通常也無法順利執行。
微星電競筆電: 【MSI 微星】Katana 15 B12VFK-071TW 15.6吋 電競筆電(i7-12650H/32G/1T SSD/RTX4060-8G/Win11-32G特仕版)
為電腦的核心,隱星P16-搭載的是13代酷睿i7處理器,顯卡搭配的是滿功耗版RTX 4060,以及PCIe 4.0的高速SSD與DDR5-5600內存,綜合性能十分給力。 最新Wi-Fi 6採用802.11ax標準,比Wi-Fi 5快3倍,為你打造最極致的遊戲速度、最佳化的網路串流與超乎想像的網路沉浸體驗。 透過即時光線追蹤的視覺擬真度,以及人工智慧支援 DLSS 所帶來的終極效能,讓你用前所未有的方式體驗最熱門的暢銷遊戲。 採用全新第12代 Intel® Core™ i9 處理器,Stealth GS77能滿足你高階多工處理與高遊戲效能需求。 至於熱導管本身其實是採取內部中空且完全封閉的腔體設計,在腔體中會注入液體,當熱導管遇熱時在吸熱端會讓液體產生汽化作用,並向溫度較冷的一端流動並回歸液化,在導管中以「汽往液返」的狀態產生對流效應,藉此達到導引熱能的目的,並透過熱導管末端的風扇將熱能排出。 如已經確認電腦支援鍵盤背光,請按下電腦上的背光快速鍵開啟鍵盤背光(部分無快速鍵機型,可進系統後開啟SSE軟體,或在Dragon Center中開啟),再次檢查。
作為 MSI 的主流電競筆電系列,除了硬體規格的升級,在外觀上是否端出新菜色,也是許多電競玩家特別關心的重點,而今年的 MSI GE66 微星電競筆電2023 打破過往的設計元素,以幾近整機「翻新」的滿滿誠意讓外觀更具識別度。 其中最讓人驚艷的當屬機身前緣的 Mystic Light Bar,開機之後讓這款筆電的科技感直衝天際! 目前主流的電競筆電廠商如 Acer、ROG、MSI 等,都會開發專屬於自家產品的獨特軟體,讓消費者僅透過單套程式、單個介面,就能清楚明白筆電的效能情況,並且進一步調校裝置的各項設定。
微星電競筆電: Modern 14 C12M-296TW ( Windows 11 Home (MSI 推薦商務用 Windows 11 專業版)/ i3-1215U/ 512G SSD)14吋商務筆電
MSI App Player軟體提供的最新遊戲機模式,提供專為遊戲手把所設計的操作介面,玩家用MSI電競筆電也能像使用遊戲機一樣地暢玩手遊。 MSI電競筆電為玩家量身打造更細緻而完美的視覺享受,高更新率和流暢的畫面,成為遊戲玩家致霸遊戲戰場的絕佳神兵利器。 光線追蹤可以模擬光線在現實世界中的行為,創造出最真實 且身歷其境般的繪圖效果,給玩家和創作者最暢快的體驗。 GeForce RTX 30 系列具有第⼆代 RT 核 心,可提供極致的光線追蹤效能。
因此,玩家以 GPU 為重,挑選適合自身常玩遊戲等級的獨顯產品,將是比較理想的做法。 ▲Intel 近期推出 Arc 系列遊戲級獨顯,成為 NVIDIA、AMD 之外的高效能 GPU 全新競爭者,不過實際搭載 Arc 顯卡的產品目前仍十分少見。 NVIDIA 從 RTX 30系列開始,取消低 TGP版筆電 GPU 的 Max-Q 標示,標準版的 Max-P 標示也同樣刪除,讓 OEM廠商可以依據不同產品的設計需求,對顯示晶片的 TPG 進行客製化,為筆電的散熱、外觀、重量和效能間找到平衡。 只不過,搭載P系列處理器的產品,通常不會以電競為主打,主要仍面向中階創作者客群,因此玩家還是挑選H系列 CPU 較為適合。 電競筆電於市場上種類多元,不僅規格複雜且選項豐富,各等級產品之間的價格差異也相當大。
微星電競筆電: 【MSI 微星】14吋i7 13代 RTX4050電競筆電 (Stealth 14 Studio/i7-13700H/16G/1TB SSD/W11P/073TW)
在介紹MSI電競筆電的同時,如果不介紹這個獨家特色,就真的很對不起微星的用心,MSI APP Player 是微星與美國 BlueStacks 合作開發的技術,讓手機遊戲可以利用筆電螢幕,享受寬廣的視野以及更好的操控性。 這台MSI GF63 11SC-066TW 15.6吋電競筆電對館長來說是最佳選擇,因為館長對於手遊的黏著度相當高,所以 MSI 的 GF63,絕對是可以推薦給手遊玩家們參考。 目前 Acer、Asus、GIGABYTE、msi…等,都有推出全新的創作者系列,從入門到高階都有對應的產品可以選擇,而除了大尺寸的機種外,也會針對攜帶性的需求,推出小尺的規格,下以則列舉幾款新機,市場陸續也會有更多不同類型可選擇。 KL也舉例,在檔案的高速上傳與下載上,以Thunderbolt 3為解析方案,其40Gbps(等於5000MB/s)的傳輸速度,較USB 3.0快上8倍,且 Thunderbolt 能外接不同的裝置,也可用於多螢幕工作,提升創作者的生產力。 在編輯與後製檔案中,提供自家的CPU與圖形處理器,提升電腦的運算能力,再運用 Intel Optane SSD 技術,應用在繁雜的檔案修改中,可加速讀寫速度。 系統與軟體的升級、裝置保固資訊等,通常也會包含在廠商預設的程式中,玩家若能妥善利用,對於筆電整體的操作體驗絕對會非常加分,亦能對自己的電腦更加了解,若完全沒嘗試過那就顯得很可惜了。
- 由於是17吋筆電,在C面上方還控的蠻大一片,而開機鍵在C面上方正中間,而散熱口分別在C面上方與螢幕交界處和C面左右側,所以鍵盤部分使用下來的體驗就不會很燙。
- 遊戲產業也遇到類似問題,過去消費者會購買實體遊戲片,回家後再把遊戲灌到電腦或遊戲機裡面,數位下載興起後,消費者變成到網路商店下載遊戲,美國實體遊戲片巨頭 Gamestop 倒下了,股價從 40 元跌到剩 5 元,網路遊戲商城 Steam 及 PSN 線上商店則在 Gamestop 之後崛起。
- 輕薄電競筆電Stealth系列採用鎂鋁合金材質打造俐落、輕巧的機身,在寵粉節中的明星商品「Stealth 16 Studio 」純淨白機款以純潔淨白的色調搭配纖薄、俐落的機身,打造出讓玩家看一眼就被深深吸引的俐落質感外觀,機身僅有1.99cm、不到2KG的重量,讓商務型玩家輕鬆帶出門無負擔,一機打開就能切換至工作模式。
- 筆電通常只會在宿舍跟回家時才會搬,因為這台也是有點重量的,因為超過2KG,比較適合偶爾才帶筆電出去的人。
- 相比華碩在小筆電市場期初的豐碩成果,微星一推出小筆電即面臨三大危機:越來越「紅海」的小筆電市場、金融海嘯、以及智慧型手機、平板對相關市場的快速侵蝕,使得微星每股盈餘(Earnings Per Share,EPS)由 2008 年的 2.3 元驟降至 2009 年的 0.2 元。
為的就是要深入了解學生遊戲需求,微星甚至要求全球的業務,至少訪談當地五所大學,詢問學生對於遊戲的需求,以及什麼樣的筆電規格可以滿足學生。 因此,消費者入手電競筆電前除了考量產品尺寸外,千萬不要忽略變壓器對攜帶性造成的影響,除非玩家只會於固定位置進行遊戲,完全沒有出門在外、將機器帶著走且進行高效能作業的需求。 假如玩家偏好遊玩的作品,實際於筆電上執行時,畫面幀率的極限約落在120fps上下,那麼其實螢幕僅需選擇144Hz規格就已經足夠。 即便大多數筆記型電腦都有外接顯示器進行畫面輸出的能力,不過在實務上,玩家通常都還是會依賴內建的螢幕進行遊戲。 筆者認為,電競筆電較少出現「低效能CPU搭配高效能GPU」的組合,再加上執行遊戲時,效能瓶頸通常會出現在顯示晶片上。
微星電競筆電: 微星官商網誌
更吸引館長的是 FA506IC 擴充的便利性,讓玩家可以輕鬆拆下機殼底部,針對自己需求輕鬆升級RAM或擴充硬碟,但館長建議若不是對筆電本身有一定的認識的朋友還是透過經銷商的專業工程師或交由原廠協助擴充。 ▲內建獨立的 MSI True Color 工具可提供不同螢幕顯示模式的切換,並能支援進一步的客製化調整。 ▲接下來使用支援 DirectX 12 的《奇點灰燼》的內建效能跑分工具來實測,並將畫質調至最高的「Crazy」等級。 ▲機身前端配置的 Mystic Light Bar 可說是整台筆電的靈魂,和鍵盤一樣可以透過內建的 SteelSeries Engine 3 來自定義多達 1,670 萬種色彩配搭,同時也有更多元的動態效果呈現方式。 ▲今年的 MSI GE66 Raider 全面換上 Intel 第十代 Core i 系列處理器,除了這台評測機搭配的 Intel Core i H 處理器外,也能選配更高階的 Intel Core i HK 系列處理器;另外,獨立顯卡部份也都採用 NVIDIA GeForce RTX 系列的中高階規格。
只要 OEM廠商設計得當,玩家理應感覺不到裝置本身的發熱,風扇運轉聲也有機會借由體積的增加,透過更多的扇葉與開口來降低風噪,達成比輕薄筆電在高效能運轉下更為安靜的可能。 此外,Intel 最近也終於推出採用 Xe HPG 架構,遊戲等級的獨立顯示卡 Arc 系列,成為了 NVIDIA、AMD 之外的「新玩家」,但目前實際搭載 Intel Arc 獨顯的筆電產品,在全球比起 AMD RX 系列還要稀少,不僅一般人難以入手,效能上也仍有太多未知數,因此筆者暫時不將其納入討論範圍。 若要驅動電競筆電的強大效能,其所搭載的中央處理器與顯示晶片,自然成為了最關鍵的部分。 隨著 Intel 第12代、AMD Ryzen 6000系列處理器相繼推出,配合 NVIDIA 將顯示晶片推進到RTX 30系列,消費者的首要功課,莫過於區分不同 CPU、GPU 產品型號所對應的效能等級。 除了參考系統需求清單外,有些遊戲廠商還會釋出獨立的效能評測工具,讓玩家可實際在電腦上運行一次,確認硬體規格是否符合需求,甚至於得到什麼等級的畫面表現。 Msi GP76 12UGS-458TW一樣採用 GeForce RTX 3070Ti 筆記型電腦 GPU 8GB GDDR6。
微星電競筆電: 規格重點一:處理器與顯示晶片
全新Katana GF系列電競筆電的設計靈感來自於武士刀,為全面提升玩家遊戲體驗,MSI將廣受歡迎的GF系列效能提升至前所未有的水平。 電競筆電部分更具備全新的獨立顯示卡切換模式,能更進一步提高圖像處理能力,為玩家帶來更強大的遊戲表現與效能。 Msi微星 GP76 12UGS-458TW 17.3吋 電競筆電一樣搭載intel 12代i7 處理器,因此在效能上,如同前面提到的Raider GE 旗艦機種的運算速度一樣達到4.70 微星電競筆電 GHz,因此針對CPU的部分就不再多加著墨。
▲Dragon Center 提供了可針對遊戲做優化設定的「遊戲模式」,並可將系統中安裝的遊戲加入並進行客製化調校。 ▲透過《戰慄深隧:流亡》內建的效能測試工具,以「Extreme」的畫質設定來進行跑分,獲得平均 36.95 fps 的成績,最高可達 51.78 fps。 ▲散熱出風口設置在機身後方左右兩側,當筆電因全速運轉而排出熱風時較不會影響到玩家,而且出風格以多層柵欄式設計來避免灰塵或異物進入。
微星電競筆電: 【MSI 微星】17吋i9 13代 RTX4070電競筆電 (Raider GE78HX SmartTP/i9-13980HX/32G/2TB SSD/W11/067TW)
▲MSI 旗下全系列電競筆電都內建了 Dragon Center 這個整合型的軟體工具,讓玩家能即時監控系統運行的狀態,並快速進行調校。 電競筆電的散熱系統如果做得不好,除了前面提到的三個後果外,「筆電壽命縮短」也是一個不得不正視的大問題! 我們都知道電競筆電就是拿來「操」的,狹小的機身若缺乏良好的散熱,以至於讓處理器與相關元件長時間處於高溫狀態,勢必極容易造成硬體元件可使用的年限縮短,甚至提高意外損壞的機率。 電競筆電逐漸出現價格競爭情形,而顯示卡需求未來可能會因為加密貨幣價格下跌、同業競爭及政府管制影響。 若各位讀者有興趣研究這家公司,必須持續關注這兩個市場的發展情形,並審慎評估微星在其中的定位會如何轉變。 最後值得一提的是,過去電競玩家對於 17 吋的筆電來說,通常是又愛又恨,愛的是它視野的延續性,但又不喜歡他的笨重,因此 G713QM,在設計上除了外型的超現代視覺外,機身更縮小了5%,讓帶著筆電移動的負擔更小。
在大學時期也就是2020年時接觸自媒體而開始寫起部落格,主要撰寫桌電筆電、電腦週邊、軟體程式、NoCode 教學、區塊鏈以及 AI 相關的文章為主。 使用 NAHIMIC 3 與 AUDIO BOOST 音效技術,但 NAHIMIC 音效技術評價兩極,這就自己斟酌看看了(不過那是之前剛出的時候,如果覺得現在好很多的可以在留言區說一下)。 *聲明:本文僅供參考之用,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如因相關建議招致損失,概與部落客、編者及作者無關。 在經歷 2009 – 2011 年的轉型陣痛期後,微星營收及獲利開始恢復成長,每股盈餘由當時最低點 0.2 元成長至 2018 年的 7.15 元,足足成長了近 36 倍,營收和獲利皆創歷年新高。 在轉型之前,主流市場都追求比電「輕薄、高續航力」的標準持續研發,此一情形從華碩 Ecc PC 到賈伯斯從牛皮紙袋拿出的 MacBook 可以明顯感覺出來。
微星電競筆電: 【MSI 微星】17吋i9 13代 RTX4070創作者筆電 (Creator Z17 HX Studio/i9-13950HX/64G/2TB SSD/W11P/083TW)
由獲獎肯定的 NVIDIA 第二代 RTX Ampere 架構打造,採用全新的 RT 核心、Tensor 核心以及串流多處理器,為你提供最逼真的光線追蹤繪圖技術和先進人工智慧功能。 GeForce 筆記型電腦搭載全新第三代 MAX-Q 技術,採用人工智慧和全新的系統最佳化功能,讓高效能的電競筆記型電腦締造出登峰造極的飆速表現。 除了硬體,電競筆電通常還會搭配軟體監控及調校工具,一方面可以因應使用者的需求快速切換至不同的「效能模式」,也能即時從系統中查看當下風扇運轉的速度,甚至能手動調整風扇的轉速,來符合散熱的需求。
搭載最新第11代Intel ® Core™ H系列處理器和NVIDIA® GeForce RTX™ 3080 筆記型電腦GPU,提升了最高達30%的整體效能提升。 全新導入新一代PCIe Gen4通道、Thunderbolt 4連接埠提供無與倫比的極速傳輸體驗,Wi-Fi 6E打造更穩定流暢的網路環境。 NVIDIA DLSS 是一種突破性的人工智慧渲染技術,可透過 GeForce RTX 上的專用人工智慧處理 Tensor 核心提升畫面播放速率,但又不會犧牲影像畫質。
微星電競筆電: 【MSI 微星】13.3吋i7 13代輕薄筆電 (Prestige 13 Evo/i7-1360P/16G/1TB SSD/W11P/086TW)
如:MEG Z590 ACE,選擇右上角的「搜尋」圖示,輸入「MEG Z590 ACE」,按「Enter鍵」進行搜尋。 微星總資產周轉率(資產運用效率,公式:營收除以平均總資產)由 2010 年的 1.9 上升至 微星電競筆電2023 2018 年的 2.2,主要原因為產品單價帶動營收成長,這部分卻不需更多的資本投入,因此資產運用效率逐年上升。 筆電通常只會在宿舍跟回家時才會搬,因為這台也是有點重量的,因為超過2KG,比較適合偶爾才帶筆電出去的人。
大家或許都有自己的答案和考量,根據 Laptop Mag 2017 年對全球電競筆電的評比(連結),微星(MSI)獲得第二名 85 分的佳績,華碩及宏碁則分別名列第四及第五名。 其中微星在軟體、客制化能力以及鍵盤設計上獲得滿分,創新部分則獲得了 8 分的好評 (該部分滿分 10 分)。 ▲ 透過廠商為筆電打造的獨家軟體,消費者能一眼掌握系統運作狀況,例如溫度、風扇轉速等,某些特殊功能同樣也得透過專屬軟體才能啟用。 筆電的變壓器造型從大到小、胖到瘦、高到矮等種類繁雜,但瓦數越高、重量越重的原則卻幾乎不變,有時大瓦數變壓器的重量,甚至會較筆電本體還要重。 即便有些產品導入了 PD充電功能,滿足消費者臨時性的充電需求,但對於中高階電競筆電而言,完整效能仍要透過變壓器且接上市電後才能發揮。
微星電競筆電: Clutch GM11 RGB 電競滑鼠
MSI Center 是專為MSI電競系列打造的專屬應用程式,可為遊戲玩家和其他使用者提供優化的性能和效率。 以下為MSI Center 下載、安裝方式以及常用功能介紹,若您所想瞭解的功能本篇文章未提及或想獲得更多訊息,請參考 MSI CENTER 使用手冊,當中有針對MSI Center的全功能詳細解說。 同時也具備穩定與高效能,搭載最新第11代Intel ® Core™ H系列處理器和NVIDIA® GeForce RTX™ 3060筆記型電腦GPU,採用MSI獨家Cooler Boost Trinity+高效散熱系統,擁有世界最纖薄的0.1mm散熱葉片,即便在高負載工作狀態下,維持穩定流暢的運作。
GS 76 在網卡連線的設計上一樣採用Wi-Fi 6E及KILLER™ 微星電競筆電2023 遊戲網卡,所以就網路傳輸的規格上,相較旗艦機種上GS 76一樣享有最高規的傳輸品質。 MSI 微星 GS76 11UE-621TW 17.3吋電競筆電有著大容量的4CELL電池,重量僅2.45公斤,絕對滿足要求輕巧又要兼顧效能的玩家們,另外GS76 性價比高相當具優勢,讓GS76有實力成為電競筆電市場上仍值得推薦購買的機種。 相較於體積較大的桌上型電腦,筆電有著「機體空間有限」的先天不足,因此為了將所有的硬體元件塞入有限的空間之中,除了考驗筆電廠商在設計、研發上的技術能力,另一項重要的課題當然就是「散熱」! 由於筆電不像桌機一樣有寬裕的空間可以在機殼內藉由風扇的導引妥善達到空氣對流、進而將硬體元件產生出的廢熱有效排出。 因此機身空間已經被「塞滿滿」的筆電,往往需要透過一套「散熱系統」將核心元件的熱能導引到風扇所在的出風口,才能為筆電有效降溫。 看完上述介紹,館長用「外柔內剛」四個字來形容ASUS FX516PR 15.6吋電競筆電,另外針對使用需求上有需要提升硬體規格的玩家們,可參考以下推薦商品。
微星電競筆電: MSI 微星推薦15:【MSI 微星】14吋i3輕薄商務筆電(Modern 14/C12M-296TW/i3-1215U/8G/512G SSD/Win
但輕薄體積所換來的代價,即是這類產品的核心效能,在極限狀況下無法與16吋、17吋的大筆電互相比擬。 此外,輕薄款遊戲筆電非常講求 OEM廠商在散熱系統上的設計,若發熱位置正好涵蓋鍵盤區,或者廢熱的出風位置不佳,那麼對於玩家的遊戲體驗而言可能就會有所打折。 雖然許多創作者與商務筆電,近兩年來已逐漸換上 OLED螢幕,但由於技術上的限制,OLED面板的更新率至今依然難以推高,所以除非玩家是選擇4K解析度、更新率較低的電競筆電,否則應該還是只能以 IPS面板為主要選擇。 就遊戲需求而言,低電壓的U系列通常不會納入考量,HS與H、HX系列則是35W TDP與45W TDP的差異,因此後兩者的極限效能會較佳。 目前旗艦等級的 AMD Ryzen HX與6980HX處理器,皆已有實際產品搭載上市,但整體來說 HS、H與HX都是 AMD 核心電競筆電可以考慮的選項。
此外,具備 All Intel Inside 設計以及導入微軟 Azure AI 人工智慧,且最高可搭載 Intel Core i9處理器、NVIDIA GeForce RTX 微星電競筆電 2080 with Max-Q 獨立顯示晶片,以及 Intel 760P SSD,消費者可以預算及需求選擇不同規格的機型。 至於輸出入埠配置齊全,想要外接其他擴充裝置也較為方便,唯 Thunderbolt 3.0埠也只有一組。 Acer 在今年四月的全球發表會上,就推出為創作者打造的「ConceptD」創系列,目前旗下的產品有桌機、筆電、螢幕…等,當中,ConceptD 7是15.6吋的筆電,Acer 還給予行動設計工作站的標語,其螢幕採用4K UHD 解析度、100% Adobe RGB色域,以及通過 Pantone 認證,可提供 Delta E 平均小於2的低色差。 在核心規格部分,不同於 ConceptD Pro 系列搭載 NVIDIA Quadro 顯示晶片,而是採用 GeForce RTX 2080 with Max-Q,且在 Acer 第四代 AeroBlade 3D風扇下,除了可維持高效能運動的穩定度,也能維持40分貝下運作。 雖然外型是採用輕薄的美型設計,但仍配置 RJ-45網路埠,USB 3.0、HDMI、Mini DisplayPort…等都沒少,可惜只有一個 Thunderbolt 3.0。 這些廠商獨家的軟體,最重要的功能大致上可分為三類:第一種是效能與散熱,透過更改電源、顯示卡與風扇設定,解放筆電進階效能;第二種則是螢幕色彩表現,例如針對不同類型的遊戲或使用情境,套用不同的設定值;第三種則是裝置 RGB 燈光效果與鍵盤巨集的調整。
近年來遊戲廠商更逐漸將「最低需求」與「建議需求」的定義明確化,方便玩家對作品的實際效能表現有所預期。 舉例來說,《毀滅戰士:永恆》所公布的硬體要求清單上,就清楚列出遊戲要於1080p解析度、最低影像品質設定下,玩家若要享受穩定的60fps畫面幀率,電腦就需要搭載什麼等級的硬體。 在本次的特別企劃中,筆者將主要從硬體規格切入,統整不同等級玩家於處理器、顯示晶片、記憶體、儲存空間等項目,挑選電競筆電時可以進行辨別與關注的部分,期待消費者能藉此在市場上入手適合自身需求的產品。
現今的筆記型電腦排除商用機種,面對一般消費者的產品大致上可分為「電競」與「創作者」兩大分野,雖然它們同樣都以高效能為主打,但在很多方面也針對玩家需求進行特化,因此造就出了十分多樣化的規格搭配與組合。 這次推出的全新筆電除了展現精密工藝的創作者筆電,同時也有為遊戲玩家打造的強悍電競筆電。 想知道IPS螢幕面板優缺點,可參考這篇文章「電腦螢幕推薦 螢幕面板怎麼選才適用?IPS螢幕、VA、TN面板挑選重點」。
在msi官網中可以清楚看到微星科技光是在電競筆電就高達10個系列,每個系列定位與特色皆不同,館長簡單整理介紹如下,後續也會針對其中的五大電競筆電系列:Raider GE、Stealth GS、Vector GP、Pulse GL、Katana GF 做進一步的介紹與該系列的電競筆電推薦,提供給想選購 msi 電競筆電的玩家們做為參考。 針對遊戲玩家最擔心的「過熱問題」,「Katana 15」除了支援MUX獨顯直連設計,更擁有獨家Cooler Boost 5動態散熱模組,並讓散熱導管同時通過CPU和GPU,使散熱效率大幅提升,效能能更完整釋放。 同樣在這次寵粉節活動中,祭出寵粉回饋價NT$35,900 元(原價NT$45,900元),直接現折1萬元,完成活動登錄再加碼送$1,000美食旅遊電子現金。 微星寵粉節從即日起一路舉辦到9月5日,在 8月16日 至 22日 間特別在三創一樓舉辦線下寵粉節活動,只要走進一樓就可以看到充滿未來感場地及滿滿的MSI明星筆電等著玩家體驗,只要完成產品體驗與社群任務,即可獲得MSI精緻小禮。 在今年推出的輕薄全方位筆電「Stealth 16 Studio」及受到電競玩家高度青睞的龍魂之刃電競筆電「Katana 15」都祭出高達萬元的寵粉折扣,一次滿足Gamer、商務型玩家的選購需求。 MSI最新雙散熱模組設計的Cooler Boost 5,擁有最強大的雙風扇搭配最多6組熱導管,能即時有效排除廢熱,讓處理器和顯示卡皆能發揮最佳效能,依舊維持鍵盤面最低溫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