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國華長榮2023介紹!(震驚真相)

Posted by John on June 5, 2023

張國華長榮

張國華全力打造股東及員工的福利,他一直覺得,他現有的財富,都是父親張榮發賺來的,但是努力經營公司,公司賺錢、股東的股票就會值錢,員工福利會更好。 張國華長榮2023 他說,有一父親把他叫到房間要他回公司,其間還提到張國華的長子,但當時張國華還不想回去,只好和父親說,要不就讓孫子回去學習,張榮發也一口答應。 長榮一旦減資6元後,以上周五收盤價135.5元計算,恢復交易後股價會變成338元,屆時雙方要爭搶籌碼,勢必成本會更高。 長榮預計在2023年改選,依目前態勢「得長榮者得天下」,所以在減資之前,130多元的長榮對雙方都是很珍貴的而且平價的資源,這場戰會延續一年多,高潮應該會不斷。 在長榮這個市值逾兆元的大集團裡,握有最高權力的掌門人就像是帝王一樣,張榮發過世後,張國華繼續這位置,面對眾位弟弟輩的挑戰,他是以王者之姿回應,就算是「姐夫」鄭深池也一樣, 所發的公開信自然必須以「文告」看待。

長榮集團持續變天,弟弟派搶下長榮國際後再度出招,今日撤換長榮國際派在長榮鋼鐵的法人代表,屬大哥派陣營的張榮發長子張國華、前長榮國際董事長柯麗卿去職,換上長榮國際董事長鄭深池與律師陳昭龍,為今年長榮鋼鐵全面改選埋下引信。 從上述段落中,我們知道由大哥張國華掌控的巴拿馬長榮國際持有長榮海運 7.4% 的股權,加上張國華原有的 3.02%,合計為 10.42% ,而就弟弟派擁有的股權來看,長榮國際持股 4.96%、張國明 2.21%、張國政 0.89%,合計股權約 8%,可以知道弟弟派要拿下長榮海運的掌控權是較具有難度的。 目前長榮鋼鐵的主導權仍掌握在哥哥派手中,而就長榮鋼鐵的持股狀況,哥哥派掌握約 21% ,而弟弟派則掌握了約 33% ,也讓掌握 12% 的大股東殷琪成為兄弟兩派欲拉攏的對象。

張國華長榮: 長榮家族介紹(弟弟派 vs. 哥哥派)

張國華這封公開信的意思,應是:1, 長榮集團經營權是張家兄弟的事,外人(含鄭深池)不應也不必來插手;2, 長榮國際與巴拿馬長榮國際這兩家集團控股公司應清算,兄弟每人分得該分到的,大家再憑實力進場買股票一決勝負。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長榮集團的控股公司長榮國際上星期改選,結果由鄭深池出任董事長,面對鄭深池當選後的公開信,長榮集團掌門人張國華隨即發一紙682字的「文告」,冷峻而嚴厲地對這位自稱「長輩」宣示態度。 長榮國際的前10大股東,由張榮發的兩個基金會共持有33.86%,除了張榮發出任董事長,董監事中另外的張家人就只有張國煒,未來誰能掌握基金會,將具有一定的影響力。 此外,過去長榮集團財務緊密合作,有需要時可以彼此支持當後盾,未來兄弟分業後,若是對事業投資想法不同,不再相互成為金脈靠山,是否會影響到各公司的發展,不只投資人關心,往來銀行也很關注。 行事一向低調的長榮集團,隨著這份內部信函的公布,外界除了驚訝張榮發的驟逝,也從中解讀,認定未來長榮集團的新掌門人,應該就是張榮發在世前、唯一在集團內浮上台面的么子─長榮航空董事長張國煒了。

張國華長榮

然而,近年來隨著張榮發年事已高,進出醫院的次數愈來愈多,一四年張國華重新出任長榮海運的董事,一五年更進一步回到集團內上班,至今雖然沒有正式的職稱,但身為張榮發的長子,張國華半年前就開始坐鎮指揮,支配所有海運事業的相關業務,儼然已是海運事業的最高領導人。 另外,在 2022 年 3 月哥哥派就出招進行保衛戰,終止長榮海運和長榮國際長期的合作關係,可見張國華已經提早將經營權之爭防線設在海運。 而拿下長榮國際僅僅只是開始,隨著其他子公司的戰場開啟,這場兄弟之爭或許會愈演愈烈,筆者將帶大家一步步了解哥哥派&弟弟派的爭奪戰爭。 星野集團在沖繩則有三家不同品牌的飯店,從鄰近商圈的輕旅行到原野環繞的奢華住宿,可讓旅客體驗南方風情之餘享受星野集團的設計美學。 此外,長榮航空除了照顧會員,也將於8月30日至9月30日於官方臉書舉辦贈送哩程的活動,民眾只要分享此次會員專機的貼文並完成指定任務,即可參加抽獎,最高可獲得32,000哩。

張國華長榮: 大哥提議分家,盼徹底解決紛爭

步入耳順之年的張國華認為權位在他的人生中都不是第一位,但海運業是他的最愛,也是父親對他的期許,讓他全力以赴。 張國華長榮2023 六、長榮國際係屬公開發行公司,首重如何創造利潤,回饋股東,提供員工優質的工作環境,鄭先生稱其受張榮發先生大部分遺族委託擔任董事長,是為了提供一個調解兄弟間紛爭的平台,顯然不符合公司治理原則,公私不分,誠非妥適。 四、長榮各公司目前皆秉持公司治理,由專業經理人治理公司,並未受到經營權變動之影響,但鄭先生的聲明將張家兄弟的家務事連結到「國際和平」實令人費解。 張國華今天也發出3點書面聲明表示,張國華就任巴拿馬長榮國際公司 Permanent President過程符合章程,且自2016年起,張國政曾多次以巴拿馬長榮國際秘書的身分簽署會議文件,該等文件中均清楚記載張國華Permanent President身分。

張國華憶起童年時光時指出,小時候全家從基隆搬遷到台北落腳在林森北路的三條通,再搬到四條通,當時長安東路還未擴寬,我住在公司的四樓,每天上下樓都會經過公司,對長榮有很深的感情,又是讀海專,當兵時也在海軍服役,一生與海運產業關連緊密。 長榮集團在張榮發過世的當天,以書面的方式告知所有內部員工,這位寫下傳奇的世界船王已經隕落;文末最後的聯合署名者,依排序為集團次席副總裁柯麗卿、次席副總裁林榮華、副總裁謝志堅與副總裁張國煒。 長榮海運再度寫下驚奇傳奇,手中拿著長榮海運「船票」的投資人,看到日前公布的獲利數字心情都超嗨。 在張榮發於 2016 年辭世後,長榮集團也與許多的企業一樣,爆發了子女的經營權爭奪,而這一爭就是 6 年,由強人張榮發一手創立的長榮集團,在兄弟紛爭中,已走向分家分治的道路。

張國華長榮: 長榮海運

從長榮海運的股權結構來看,長榮國際持有海運約5%,雖是海運第三大股東,但張國華長年來鍾情海運,前兩大股東目前都由他所掌握,包括巴拿馬商長榮國際、張國華個人合計股權達13%,張國明持有股權約2.22%,張國政僅持有0.89%;換句話說,即使長榮國際未來由弟弟掌握,但要拿下長榮海運,弟弟派還得拿下海運最大股東巴拿馬商長榮國際。 以下為張國華聲名稿全文 本人張國華表示,今(5/10)由張國明先生所召集的巴拿馬長榮國際公司股東臨時會為不合法召開,對於今日違法召開會議,且開會通知中唯一議案僅有改選永久董事長一事,而非關注於長榮集團的未來整體發展,本人深感遺憾。 長榮集團的兄弟之爭未解,近期更是針對海外金庫「巴拿馬長榮國際」,兩方有了激烈攻防。

  • 長榮集團事業龐大,張榮發為人所知共有二房、育有1女4子,大房長女張淑華一五年因病過世,女婿鄭深池因與張榮發理念不同,早已離開集團;大房老二張國明雖從未進入集團內,但他負責集團所有資訊系統與設備採購業務,所有制度都與集團接軌,業務關係緊密。
  • 雖然弟弟派個人持股加上長榮國際,可掌握長榮鋼約33.59%股權,但因欣陸控股董事長殷琪確定支持大哥張國華,等同大哥派持股33.05%,雙方勢均力敵,最終鹿死誰手仍有變數。
  • 現任星宇航空創辦人兼董事長,曾任立榮航空董事長、長榮集團總裁、長榮航空董事長、長榮航空董事、長榮航空機師、長榮海運董事[6]、榮運董事[7]、關貿網路公司董事。
  • 特別是國防策略主軸為國機國造、國艦國造及無人攻擊載具系統時,如漢翔、千附精密、雷虎、長榮航太和亞航等股價攻勢再起且均有極大的題材潛力。
  • 去年2月底,長榮國際改選董監,大房次子張國明、三子張國政、二房張國煒等弟弟派,在5董2監席次中,拿下3董1監,取得多數席次,成功扳倒當權的大哥張國華及老臣柯麗卿陣營,事後推選姊夫鄭深池擔任董事長,一舉拿下集團控股公司長榮國際主導權。

本公司之Permanent President 仍為張國華,自無張國明先生對外自稱當選本公司Permanent President一事。 長榮航空可就不同,目前長榮國際是第二大股東,持股約10.59%,同時在現有5席董事中,占有兩席董事名額,且明年董事任期屆滿,將重新改選,經營權是否易主,也成為兄弟相爭的重要一役。 身為長榮海運第3大股東、長榮航空第2大股東,在榮運、中再保、長榮鋼鐵等也都有重要角色的長榮國際,被視為必須拿下的關鍵灘頭堡。

張國華長榮: 長榮經營權爭議懶人包!張國煒、張國華和張國政在爭什麼?

儘管哥哥派握有的長榮海運為長榮航空最大股東,持 15% 股權,但弟弟派在取得長榮國際後便握有約 10% 股權,加上張國明、張國政合計持股近 3%及張國煒持有約 10%的股權,而如今尚是未知數的長榮鋼鐵持有的 4.2% 便顯得格外重要,或許在今年下半年長榮鋼鐵的結果出爐後,局勢便會顯得更加清楚一些。 長榮集團交叉持股,長榮國際股份有限公司與巴拿馬長榮國際有限公司是掌握長榮集團最重要的兩個樞紐,巴拿馬長榮國際有限公司是長榮海運最大股東、持股7.43%,長榮海運又是長榮航空和長榮國際儲運最大股東,各持股14.77%和40.36%。 換言之,誰掌握EIS對長榮集團經營權至為關鍵,這也是張國華為何要對外宣稱他在EIS的Permanent President職位永遠不變。

張國華長榮

對於長榮集團來說,長榮海運及長榮航空可說是在國際海、空領域的重量級大將,也就是說, 2023 年長榮航空和長榮海運的董監改選將是最大重頭戲。 但在我們正式進入這兩家公司前,一定要先認識整個長榮集團的海外大金庫 — 巴拿馬商長榮國際,對於想要取得長榮海及長榮航經營權的弟弟派,這家公司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 在 2022 年 4 月 6 日長榮國際的董事會上,一如預期由弟弟派推出的鄭深池當選新任董事長,大哥張國華在事後表達了不滿,他認為應該由真正的「張家人」來擔任長榮國際董座,掌握長榮集團的經營權。 過去長榮國際長期由哥哥派的老臣柯麗卿掌控,如今變天由親近弟弟派的姊夫鄭深池上位,這代表自張榮發逝世後,張國華一統江山的時代正式劃下了句點。 張國華長榮2023 除了海運之外,張榮發也憑藉著國際運輸經驗及前瞻視野,逐漸涉足到其他運輸領域及事業,如今長榮集團旗下包括長榮國際、長榮海運、長榮航空、長榮國際連鎖飯店、長榮鋼鐵、長榮警備保全等數十家企業,其中以長榮國際作為最大控股公司。

張國華長榮: 長榮海運大方配息 長榮鋼可望賺進股利收入逾10億

張榮發逝世後,先是大房兄弟把二房張國煒踢出集團,後來大房三兄弟再分裂為兩派陣營,去年初,以張國政為首的弟弟派,找姊夫鄭深池當中間人,成功爭取二房支持,弟弟派正式成軍,向大哥張國華宣戰。 不論如何,未來一個月兄弟間的談判,除將左右最終長榮國際的董座人選,也勢必牽動集團內上市公司的經營權。 而熟悉內情人士透露,這幾年互動下來,長榮集團兄弟間想法存有差異,張國華除了尊重改選結果,對相爭多年的情勢,也認為為了員工、股東權益,樂見摒棄成見,大家好好坐下來談。 儘管長榮國際最新董監改選才剛結束,但當家族控股公司不再如過去由張國華一人說了算,各兄弟在集團內也開始有了話語權,後續這場再起的長榮接班戲,接下來有3大觀察指標值得關注。

有鑑於此,延續現任專業經理人的績效以保障投資大眾與員工的權益是我的使命與責任,今天我想以巴拿馬長榮國際公司現任董事長的身份呼籲所有投資大眾,繼續支持現任的經營團隊。 在長榮國際變天後,緊接登場的是各子公司的改選大戰,打頭陣的是長榮鋼鐵,改派法人代表並不意外。 雖然弟弟派個人持股加上長榮國際,可掌握長榮鋼約33.59%股權,但因欣陸控股董事長殷琪確定支持大哥張國華,等同大哥派持股33.05%,雙方勢均力敵,最終鹿死誰手仍有變數。 因此外界最關心的是,大房持股相加之後,可能在各公司取得優勢地位,未來張國煒是否還能續任長榮航空的董事長? 「如果大房股權全部加起來要反對,一旦持股超過張國煒,張國煒再厲害也沒有用,資本市場就是股權決定一切,除非他可以獲得哥哥們的支持。」市場人士說。 總結而言,該次臨時股東會不僅召開程序違反章程、議案內容也違反章程,更以強制力剝奪同為股東並有主持會議權限之張國華所指派代表參與會議的權利,徹底是場違法的會議,也均構成巴拿馬法律所規範會議決議無效之要件。

張國華長榮: 星宇航空攜手星野集團 推出「沖繩、大阪」機加酒自由行

此外,張國華也親力親為,集團南崁海運大樓進行內部裝修工程,一進KH辦公室看見門口擺放許多磁磚等建材,張國華特別找主管一起挑選桃園南崁海運大樓的內部工程建材。 一輩子投入海運業的張國華首度暢談經營長榮海運的經營理念,他表示,經營長榮有「兩不、一要」的目標讓公司持續成長,張家四個兄弟裡沒有人比他更熟悉更專注在海運業,如果四兄弟不願經營海運,他願意接手。 黃福雄回應,據巴拿馬長榮國際公司章程第6條第18項,指派代理人的指派書及委任律師的委任狀,應於會議前48小時送達公司;股臨會以雙掛號寄出開會通知書,張國華若不親自出席,必須前2天送達指派書,依照章程,當天委任律師陳錦旋沒有資格參加股臨會。

張國華長榮

長榮航空於 2023 年 5 月 24 日的股東會後順利完成董事改選, 9 席董事中,共 6 席普通董事和 3 席獨立董事。 張國華受訪時指出,集團內這兩大重要的核心公司長榮國際、巴拿馬長榮國際,每位兄弟持股差不多,只要彼此稍有意見不同就會陷入紛爭,沒有人能真正主導。 自 2016 年起,張國政先生也曾多次以巴拿馬長榮國際秘書的身份簽署會議文件,該等文件中均清楚記載張國華之Permanent President身分。 張國明與張國政兩位先生接受指派、執行業務的行為皆足以說明兩位自 2016 年起皆知悉並承認張國華擔任Permanent President一職之事實。

張國華長榮: 巴拿馬長榮國際

去年9月,長榮張家大房老三張國政靠攏大哥張國華,弟弟派勢力瓦解,平息家族分裂危機,近期老大、老三更達成共識,張國政人馬將於今年長榮航空董事改選後,正式進駐董事會,形成兩兄弟合作的新局面。 不過本刊調查,長榮集團控股公司長榮國際的董事會結構,於上月下旬悄悄改變,張國華不僅掌握多數席次,也主導旗下多家公司今年的董事改選,續掌集團經營權大權。 依本公司章程第 6 條第 1 項,臨時股東會之召開須經股東依章程所訂程序向董事會提出請求後,由董事會召開,股東除應出具開會請求書,且僅得在董事會未於請求提出起21日內召開時始可自行召開。 惟股東張國明先生未曾踐行章程所訂程序,對巴拿馬長榮國際公司之董事會提出任何開會請求書,即逕行於今年 5 月 10 日宣稱「召開臨時股東會」,此一會議自屬違法而無效。 另一方面,由於長榮國際是集團內各主要公司大股東,也是這些公司的法人董事,去年長榮國際被弟弟派拿下後,旗下公司的權力結構也跟著改變,為了不要重蹈覆轍,今年適逢董事改選的長榮海運、長榮國際儲運等公司,以及要提前改選的長榮鋼鐵,其董事候選名單,已經看不到長榮國際的身影,取而代之的是,張國華的投資公司以及由他掌控的長榮海運。

張榮發的長子張國華7年前重返他最愛的海運事業,領軍長榮海運團隊,2022年再度為股東賺進大把鈔票,張家兄弟還未完成分產,長榮海運大方配股利,兄弟一起持有的巴拿馬長榮國際、長榮國際等將再拿回230億元現金。 市值一度破兆的長榮集團,經歷全球海運超級景氣後,今年卻爆發赤裸裸的兄弟之爭,面對這場突如其來的經營權相爭,四兄弟中一向最低調的張家老大張國華居中折衝,最後發揮智慧,紛亂中一槌定音,守護長榮帝國逐步走向專業經理人制。 即將在 2022 年 6 張國華長榮 月 10 日召開股東會的長榮鋼鐵,讓大哥派與弟弟派掀起了委託書大戰,目前市場傳出託書價購金額到末端通路喊到每張 140 元。 大哥派的長榮鋼鐵委託書通路商有 4 家(元大證券、全通、長龍、聯洲),合計市佔高達 張國華長榮2023 9 成,弟弟派則委由台新、群益、中國信託、國票、日盛、康和證券等。 此外,針對油價走勢對營運的影響,年初時張國華就有所掌握,「今年油價將會維持在高檔,但因運價持續處於高檔,燃油比率占總成本不大,尤其安裝脫硫塔的運能占比已高達75%,效益更明顯。目前高低硫油價差每桶超過兩百美元,已高於公司內部所估的價格;今年對長榮而言,高低硫油的價差就可高達四億美元。」他對海運不只有熱情,更具備相當的專業。

張國華長榮: 長榮航兄弟共治 新董事名單大哥仍握過半

華光投資目前持有長榮航約48萬張股票,以2月25日收盤價32.25元換算,市值達到155億元,相當可觀,若張國煒有計畫處分長榮航持股,那麼在明年改選前夕,加上長榮航股價來到10年來新高,是否打包出售值得關注。 但說到底,長榮集團上市櫃公司中,海、空兩家的經營權才是集團營運核心,也是長榮集團兄弟多年相爭的關鍵。 2019年長榮國際改選之際,大房次子張國明、三子張國政因不滿老臣柯麗卿續任長榮國際董座,便與大哥張國華產生對立。 張國華長榮2023 沒想到,不到30分鐘後,改選結果跌破眾人眼鏡:原先手握些微股權優勢的大房長子張國華,竟以些微之差輸給張國明、張國政等弟弟派陣營,後者拿下過半的三董一監,取得關鍵勝利。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