蝦皮詐騙包裹11大分析2023!內含蝦皮詐騙包裹絕密資料

Posted by John on February 11, 2021

蝦皮詐騙包裹

警方表示,蝦皮對外指稱公司有完善資安防護、主動阻斷QR code詐騙網址系統等,但經查,有會員進入賣場後,跟賣家「聊聊」卻因此點進詐騙網站,疑似該公司並未做好阻斷工作,所謂的高強度資安讓人質疑。 蝦皮詐騙包裹2023 整場會議氣氛緊繃,蝦皮從頭到尾力陳沒有個資外洩或資安相關問題,把責任全部推給詐騙集團,宣稱他們公司有阻斷QR code詐騙網址,全是詐團自製假網站,聽到這兒,數發部官員氣炸拍桌,認為蝦皮是知名企業,面對個資外洩卻態度擺爛「不報警、不提醒消費者」,因此未來將朝《個資法》第12條開罰。 此外,所有提供「提(送)貨」物流的中間商家,例如宅配貨運商或其他超商)都能見賢思齊、自願擔任防詐騙角色,「貨到付款」的詐騙情事就可能漸漸消滅。

蝦皮詐騙包裹

一名網友在臉書社團「爆料公社」發文表示,他日前跟一家平日常配合的廠商訂貨,雙方透過7-Eleven寄貨便寄貨、取貨,交易金額共1,800元,他先匯了1,700元,剩餘的100元則採貨到付款。 然而8月30日一早,他卻接連收到2封取貨訊息,且取貨時還被要求再次支付1,800元,詢問廠商後對方告知只有寄出一個100元包裹,另外一個包裹根本來路不明。 消基會表示,最近常常接到民眾投訴,去超商付款取貨後領到不明的包裹,抑或是貨運業者寄來的不明包裹,共通點都是當消費者付款、拆封後才發現一切都是詐騙,包裹內根本不是其所訂購的商品,更讓消費者絕望的是,找上超商或貨運業者想查詢寄件者來辦理退貨,卻遭業者互踢皮球,求助無門。 疫情升溫讓許多人想到要外出購物就擔心,深怕一不小心自己也確診,轉而透過網路採購日常所需物品,使得電商業者荷包賺滿滿,也讓不肖分子眼紅。 蝦皮詐騙包裹2023 一名網友7日在臉書社團「爆廢公社公開版」PO文表示,自己在領取包裹時,就不小心誤領了詐騙集團的包裹,提醒大家取貨時務必小心,以免上當。

蝦皮詐騙包裹: 我有下單嗎?收到取貨通知,卻想不起買什麼...小心超商「幽靈包裹」陷阱 千萬別「先領再說」

事後該網友上網找到包裹的貨運公司,才發現此前已有許多受害者,他不禁對時下的詐騙手法感到吃驚,「這詐騙集團真他媽厲害,知道我全名、電話,還知道我跟那個人買東西的大概金額 ,而且包裹還能同一天到」。 他還指出,最近很多人被騙,包裹打開只有一條抹布,尤其是喜歡網購卻不知道自己到底買了多少東西的人最容易上當。 蝦皮詐騙包裹2023 另外,蝦皮APP今年2月6日中午發生大量用戶因系統異常遭登出,本月7日網友又發現蝦皮購物網站當機無法交易,後來蝦皮公司表示「國際海纜出問題無法連線」,警方則點出系統架在境外才會有此問題,如蝦皮將交易個資存在國外,也因此提高了遭竊取的隱憂。 全台最大網拍購物平台蝦皮詐騙案不斷,主管機關數發部本月15日召開行政檢查會議,找「蝦皮」了解狀況,蝦皮直接撇清「不是我們的問題,我們是受害者,會全力配合警方辦案」,針對警方點名該公司未設資安部門一事,表示「台灣就能處理」,但當被要求調閱相關資料時,蝦皮就推說「要向加坡總公司申請」,相當不配合辦案。 有名網友在臉書社團「爆怨公社」PO出1張照片,內容為原PO的手機簡訊截圖,而原PO在貼文中提到,自己根本沒有在用蝦皮來購物,卻在一星期內不斷收到,電話號碼開頭為「+886」的蝦皮超商取件通知,而且包裹還都為不同門市,一看就知道是詐騙,過於頻繁且惱人的行徑,讓他實在忍不住發文抱怨道,「詐騙也太執著了!」。 一名超商店員日在臉書「爆怨公社」表示,當天他一如往常地向取貨民眾詢問手機後3碼查詢包裹,按了收銀機後發現包裹有異,好心提醒「這個(包裹)是在FB買的嗎,是的話建議不要拿」,並告知民眾寄貨廠商的名稱是詐騙慣犯常用廠商,這些都是中國寄來的假貨,不取貨是沒有關係的。

蝦皮詐騙包裹

PO文一出,讓部分受騙上當的網友留言回應,「你人真好,就是有些人要被騙過才知道自己多蠢,而你的提醒有多善良」、「我週五才領了個幽靈包裹,我怎麼沒有遇過像你一樣的好心人」、「世上真該多一點你這種店員,感謝您」。 有女網友在「匿名2公社」表示,與先生正處於想離婚階段,她怨自己雖然從婚禮、結婚、婚後都沒有像Kelly a那樣大吵大鬧,但並未因此得到幸福,一路走來讓她大嘆:「真的不如像Kelly a這樣繼續當她的公主」。 日前有越南移工和地下匯兌業者面進行現金交易時,遭詐騙而被搶劫60萬血汗錢,也揭露移工地下匯兌神秘面紗,因此「打詐小組」成員立法委員郭國文、林楚茵、鍾佳濱與張宏陸24日召開記者會表示,地下匯兌不只侵害移工權益,且不受監管的資金更成為體制漏洞,危及金融穩定性,呼籲跨部會加強合作,防範地下匯兌。 據他們觀察,消費者常因受害金額不高、查詢困難、退款不易,甚至還得再行提供消費者自己的個資,恐生二次受害;或因必須循司法途徑,太過耗時費事,以致常見消費者懷著「心有不甘」的心情下「認賠」結案。 一名在醫院任職營養師的「范范」在「匿名2公社」PO文,認為大家應該把婚禮看開,當做是一場浮雲;但隨文卻附上一張自己的豪華絕美婚紗照,網友最後幫忙點出此事的關鍵:「一場豪華婚禮可以拿來社交炫耀用一輩子」。 另外也有人諷刺表示,「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名同姓同包裹」、「一定要跟對方認識一下,同名同姓已經夠巧了,住在同一區機率又更小,最後連末三碼都一樣的機率真的很低很低」。

蝦皮詐騙包裹: 常網購者小心了! 詐騙集團手段再升級「盜4個資」騙領假包裹

近來一位民眾發現詐騙集團的手段愈發高明,他透過超商與賣家訂貨,詐騙集團卻能從中獲取他的姓名、電話和購物金額,還能將假包裹在同一天寄達,讓他險些上當。 為能遏止這類詐騙案件發生,刑事局經多次協調後,去年底國內2大超商決定善盡企業社會道德責任,協助民眾居中協調超商貨到付款領取的跨境包裹進行退款事宜,且為便利消費者,毋須再跑回取貨門市,僅利用電話聯繫客服,說明狀況後即可申請立案。 刑事局表示,「幽靈包裹」詐騙手法,往往是隱身境外的詐騙集團於取得民眾個資後,寄出五花八門的商品給予民眾,民眾收到前往某超商門市領取包裹的簡訊時,部分民眾雖不記得有網購商品,仍會在半信半疑的狀況下,前往指定超商門市付款領貨。 詐欺集團非法取得個資後,以亂槍打鳥方式寄送「幽靈包裹」,如果你一時不查就會收取「貨到付款」的劣質包裹。

蝦皮詐騙包裹

刑事局日前公布今年1月到3月高風險賣場排行,「蝦皮」明知道詐騙案量暴增、個資外洩卻未主動報警,以詐騙案400多件排名第一,但卻擺出受害者姿態。 面對這個政府機關難以控管,總公司、網站都在境外,全台最大且單日營業額逼近20億元的「超皮」大咖業者,數位發展部打算硬起來,依《個資法》開罰,這也可能成為境外網購平台開罰首例。 消基會建議消費者,對於「不請自來」貨品包裹,不要冒然取貨;而對於宅配到府及付款的貨品包裹,也請消費者記得要事先向家人詳細查證之後,才能簽收付款;特別是更要留意貨品包裹上寄件人託運人的資訊是否「完整或清楚記載」,如有記載不完整或不清楚的可疑之處,消費者應該拒絕收受。 內政部警政署警政署165防詐專線表示,這類詐騙多屬「境外包裹」,近年相關案例有增無減,且多屬以「超商貨到付款」或「宅配到家」模式對不明究裡的消費者進行詐騙。 刑事局表示,透過2大超商居中介入,主動協助消費者與廠商聯繫,將可大幅降低廠商聯繫不易、電話無人接聽,甚至是被客服封鎖的情形發生。 也有網友認真分享,自己遇到相同的事情後,如何應對,「可能是哪個天兵留錯電話」、「被留錯電話,或是故意留錯,擔心的話可以打去問客服」、「應該是寄送不正常的東西,故意填錯電話」、「有2種可能,其一是真的詐騙包裹,其二是真的天兵打錯電話號碼」、「也許是人家留錯電話號碼,我也有收過」。

蝦皮詐騙包裹: 網路上提供的常見詐騙包裹寄件者名單

除了超商的取獲通知,提醒大家收到物流業者宅配收貨人為自身或家人之包裹,千萬不要急著簽收,先確認過後可採取拒收獲直接請宅配人員退貨。 一名網友在臉書社團「爆料公社二館」貼文,表示自己最近疑似遇到詐騙,某天他在外上班時,有貨運送來「貨到付款」的東西,家人就代收且付了錢;沒想到他一回家,發現根本就不是自已買的商品,連忙打去購物網站的客服詢問。 日前有網友表示收到超商取貨簡訊,卻沒印象近期下單什麼商品,只好半信半疑去結帳,結果發現包裹要價近千元,再拆開一看,裡頭是成袋的紅包,「他(店員)直接跟我說我應該是被詐騙了」,讓原PO十分傻眼。

蝦皮詐騙包裹

有網友就提醒,遇到這種事件最好不要急著退貨,否則對方可能就賺走你付的錢了,「沒錯,我之前有買東西退貨過,它會直接退到訂貨人帳戶裡或者是退到電商帳號裡」、「趕快打給貨運把貨退回、錢拿來才對啦,找電商他再叫人回收,錢應該會退回訂購人帳戶吧」、「我常在購物網站買東西也都是貨到付款,所以沒訂購幹嘛還收貨還付款,你都收了,現在再退,錢就變別人的了」。 另外,有遇過類似情況的網友提供解決方法,「可以請貨運公司回來收回,之前發生類似狀況,宅急便有回來收貨退款」、「看哪一家貨運送的,趕快打電話過去止付,錢還在貨運手上,我前幾天也收到一個,拿去貨運,貨運會幫你處理,快!」、「 我也遇過,我也納悶沒網購怎麼還會有東西要貨付,後來宅配的說如果沒下單就直接拒收就好了,現在很多這種類似強迫中獎的強性推銷手法」。 由於賣家大多屬於境外業者,北市消保官已協調 7-ELEVEN、全家、萊爾富、OK 4 大超商業者協助處理這類退款,未來透過超商線上申訴平台或至客服中心立案,以便讓民眾損失降到最低。 新冠疫情影響,外出旅遊有諸多限制,讓許多人待在家的時間變長、網購頻率變高,也讓詐騙集團抓住這點,以魚目混珠的方式寄「幽靈包裹」,讓你傻傻搞不清楚先付錢取貨再說。 一名超商店員表示,詐騙包裹其實有幾項特徵容易辨識,而他也會在民眾取貨時好心提醒「不要領貨」小心被騙,不過民眾堅持要領,結果上當後傻眼,讓他無奈說到「真的講不聽!一週至少會遇到1~2個這樣的人」。

蝦皮詐騙包裹: 蝦皮店到店門市瘋狂展店 她質疑經營方式「這樣子撐得住?」

另一方面,也有同樣是超商店員和物流人員分享自身經驗,指出曾有金額1999元的幽靈包裹讓許多人受騙上當,因此特別跟後來要取貨的人提醒不要領,客人竟回說小錢,結果一打開後傻眼,但礙於面子還是帥氣的拿著包裹離開。 文章底下有網友分享自己也被騙過,「我上次也收過一模一樣的簡訊 因為很確定我沒買東西所以無視它」、「我家裡人之前有被騙一個$888的包裹,裡面全是大陸製的白色口罩」、「去申訴就會退款,上個月才被騙」、「乾我們是寄到家欸,外送員還說要幾千塊,上面收件人還寫英文名字,還好我們家沒人有寄到家的習慣直接不領」、「我媽前幾天也收到內褲詐騙包裹,也是900多」。 一些網友則提醒大家在平日裡就要保持警覺,「雖然超商有提供詐騙包裹處理方法,但最根本還是要弄清楚自己的貨再領,不要想說反正可以退,領了再說,浪費自己時間跟別人提供的資源!」、「就是一堆人被騙,導致詐騙集團規模越來越龐大,拜託放聰明點不要再被騙了」。 不過警方分析蝦皮相關400多件詐欺案,發現「賣場內釣魚網站外洩個資」占8成,「賣場外(包括FB)等外洩個資」占1成,最值得注意的是占8﹪的「傳統個資外洩」,意即最老套的「解除分期付款詐術」,必須由詐團竊取賣家資料,掌握買家名單之後才能隨機打電話詐騙。

一頁式廣告的詐騙爭議案件逐年增加,詐騙賣家利用各大超商貨到付款的方式拿到款項,因賣家多位於境外,只能透過代收貨款的物流或超商業者協助聯繫廠商處理。 今年夏天開始,網路上出現大量的蝦皮和旋轉拍賣用戶詢問「有買家私訊無法下單」的問題,近期還有賣家是直接收到平台官方的通知「將被停權」,甚至是遭到這樣的訊息轟炸,還有人因此損失了將近六萬元。 隨著購物平台興起,除了網路購物的人變多,網購也成為詐騙集團主攻的領域,不只是買家經常面臨一頁式購物詐騙、分期付款電話詐騙、幽靈包裹,或是付了款貨品卻沒來的詐騙,現在連「賣家」都成為詐騙集團下手的目標。 此文釣出不少有相似經歷的苦主,「先前我去超商幫家人代領付費包裹,店員看見寄件人名字後直接叫我別領讓他退件」、「我上禮拜才被騙1,000多,訂除毛膏,結果送來兩個內衣,真的氣到爆!」、「這種要退貨都要透過貨運公司,我就幫家人先追回金額,退款時間較長就是了」。

蝦皮詐騙包裹: 收到蝦皮簡訊的超商取貨,卻疑似詐騙包裹?電商簡訊詐騙介紹!

蝦皮發現狀況不對,更憂心政府機關開罰會動搖會員信心,傷害商譽,外傳一度找民代協調,希望不要開罰。 17日蝦皮還在官網發出3點聲明,澄清詐騙集團製造假蝦皮行騙,與公司資安無關,文末更呼籲「不應意圖裁罰被害人,希望司法單位盡速破案」。 貼文一出後,不少網友對原PO的遭遇抱持同情,紛紛留言道,「你被盯上了」、「我也是一直收到這種訊息」、「所以我才從來不用蝦皮之類的網購APP」、「他們到底多希望你去拿包裹啊!?」、「亂槍打鳥嗎,總有一間是你家隔壁」、「牠們也挺辛苦!整天花心思在想你口袋的新台幣」、「收集龍珠嗎?你跑滿7間7-11會召喚神龍」。 為保障消費者權益,除了先前已提供處理機制的 7-ELEVEN、全家以外,消保官再協調萊爾富、OK 蝦皮詐騙包裹2023 2 家超商加入服務行列,也就是 4 大超商都能協助處理退款。 因為詐騙集團很有可能是從別的語言直接翻譯過來,甚至發送這個訊息的根本不是台灣人,所以沒辦法潤飾語句。

超商業者也在官網揭露處理流程,追蹤廠商的退款進度,並對合作廠商進行篩選,也持續加強超商店員的教育訓練。 一名網友為證明三重、蘆洲是否如傳言中「到處都宮廟」,因此自製「三蘆宮廟地圖」,不料光是一查,在三重一條巷子就發現150公尺內有5個宮廟,讓他驚嘆「現在我只想問三蘆到底哪邊沒宮廟」。 文章一出,有在地人便點出宮廟如此多的原因,也有網友認為這樣的現象並非三重、蘆洲獨有。 當時一名IG網紅因在當地7天內遭性侵9次的消息曝光後,引發網友同情;未料該名女子本月開始透過經銷販賣「下海拍片」3P影片,讓網友在Dcard大嘆:「難免讓人對於當時的同情,覺得有種多餘的感覺,還是真的只是單純炒人氣?」。 蝦皮詐騙包裹 針對是否有客戶個資遭竊一事,記者多次致電給蝦皮台灣區經理且留言,但至截稿前仍未取得回應。 至於在數發部的行政檢查會議上,是否曾因為蝦皮公司的消極態度而鬧得不愉快,數發部相關人員低調表示,該會議是例行會議,未來是否會依《個資法》對蝦皮開罰等事宜,一切都還在調查中,目前無法透露。

蝦皮詐騙包裹: 包裹出現這特徵,超商店員警告是詐騙!詐騙集團為何會寄包裹給你?

為此消保官提醒民眾切勿上當,正確處理方式應是儘速透過超商、物流或者集運業者申請退款,才有機會拿回款項。 有超商店員在臉書「爆廢公社公開版」分享了辨識「幽靈包裹」的訣竅,首先這些包裹比正常包裹都會多了一個「土黃色膠帶」封箱,再者就是「代寄」字樣,通常只要有這2項特徵,9成大多是詐騙。 現代人越來越依賴網購,買到後來常常忘了自己到底買什麼,總是收到取貨簡訊抱著「先領先付款再說」的心態,給了詐騙集團可趁之機,盜用個資寄給你一堆裝滿垃圾的千元「幽靈包裹」。

蝦皮詐騙包裹

原PO在Dcard描述,由於自己時常網購,因此收到沒印象的取貨簡訊仍前往超商領取,殊不知結帳金額高達998元,為釐清內容物,他只好先結帳再拆開包裹,但裡頭卻是一大堆的紅包袋,告知店員事情經過後,店員直覺他是被詐騙,原PO因而氣憤不已,去超商克服申訴平台新增案件,期望事件早日落幕。 消基會呼籲消費者,除了網購平台等業者,對於消費者的交易個資,應該加強保護措施之外,避免個人資料(姓名、電話、地址、身份證字號…等)外洩,也得從消費者自身做起,如不隨意提供個人資料給擺攤(申辦信用卡……)、網路申請會員、抽獎、路邊填問卷、身份證影本(參加旅行團、求職…)、網路算命、臉書各式遊戲、各種免費APP等等。 消基會建議超商系統運用內部通報機制,將全國轄下可能被詐騙的情事,經常進行通報和整合,一旦發生「同一廠商、同一天被投訴發生3起可能的詐騙情事」時,便應立即將問題商家的往來案款予以凍結,並停止提供服務,且於事後若一旦確認該廠商涉及詐騙屬實,更立即將其下架。 當包裹領回家,始知受騙,想要退款退貨,卻不知如何聯繫廠商,而這類案件雖每月大約會接獲10多件報案,但應有不少民眾會因僅1千多元,自認倒楣。 新北市政府消費者保護官也提醒,如果包裹上出現「非賣家」等關鍵詞,就要警覺可能是境外寄來的詐騙包裹,千萬不要輕易的付款取貨。

蝦皮詐騙包裹: 超商取貨竟領到「臭豆腐」包裹 網友紛喊:中國來的不意外

(台灣英文新聞/生活組 綜合報導)近來「詐騙包裹」事件頻傳,許多民眾在收到簡訊通知當下,不疑有他的前往超商取貨付款後,才發現包裹非其所訂,要辦退貨退款卻求助無門。 消基會今(29)日召開線上記者會,呼籲消費者切莫接受來路不明商品,並請物流業與通路商共同協助防止詐騙集團。 其中一位賣家小馬(化名)收到買家訊息,告知無法下單購物,小馬趕緊掃描QR Code,詢問蝦皮官網客服關於無法下單問題,客服要求他簽下申請金流條款,當天稍晚小馬就接獲自稱蝦皮客服電話,表示他「未簽署金流服務協議,該筆訂單凍結」,要求小馬再前往ATM、網路匯款輸入密碼,他認為當天才聯繫過客服,遂依詐團指示操作,結果被騙走69000多元。

  • 除了超商的取獲通知,提醒大家收到物流業者宅配收貨人為自身或家人之包裹,千萬不要急著簽收,先確認過後可採取拒收獲直接請宅配人員退貨。
  • 另外也有人諷刺表示,「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名同姓同包裹」、「一定要跟對方認識一下,同名同姓已經夠巧了,住在同一區機率又更小,最後連末三碼都一樣的機率真的很低很低」。
  • 此文釣出不少有相似經歷的苦主,「先前我去超商幫家人代領付費包裹,店員看見寄件人名字後直接叫我別領讓他退件」、「我上禮拜才被騙1,000多,訂除毛膏,結果送來兩個內衣,真的氣到爆!」、「這種要退貨都要透過貨運公司,我就幫家人先追回金額,退款時間較長就是了」。
  • 消基會表示,最近常常接到民眾投訴,去超商付款取貨後領到不明的包裹,抑或是貨運業者寄來的不明包裹,共通點都是當消費者付款、拆封後才發現一切都是詐騙,包裹內根本不是其所訂購的商品,更讓消費者絕望的是,找上超商或貨運業者想查詢寄件者來辦理退貨,卻遭業者互踢皮球,求助無門。
  • 面對這個政府機關難以控管,總公司、網站都在境外,全台最大且單日營業額逼近20億元的「超皮」大咖業者,數位發展部打算硬起來,依《個資法》開罰,這也可能成為境外網購平台開罰首例。
  • 17日蝦皮還在官網發出3點聲明,澄清詐騙集團製造假蝦皮行騙,與公司資安無關,文末更呼籲「不應意圖裁罰被害人,希望司法單位盡速破案」。

一名準新娘在社群網路引爆的「流水席南北之戰」讓不少網友熱議,在事件延燒數天後,有網友好奇發現:「每次戰北南,中部就會自動不見,奇怪a?怎會這樣?」釣出近兩千名網友留言,中部人到底在輿論中被劃分為「中南部」還「中北部」。 消基會認為,要防止上述詐騙行為繼續危害消費者,負責扮演到(交)貨取款的超商平台,其實扮演著防止詐騙發生不可或缺的角色,倘若超商不讓自己只是扮演收取微薄小利(服務手續費)的角色,若更願積極「嚴選合作伙伴」,將可有效杜絕詐騙情事發生。 165防詐專線建議消費者收到簡訊或直接收到宅配商品,務必要先查證之後再付款,尤其當親人不在家中,要代收付款前,也務必要向家人查證清楚之後再代收。

蝦皮詐騙包裹: 蝦皮官方Fb提供的疑似詐騙包裹步驟

近期還有不少民眾收到「幽靈包裹」,實則詐騙賣家在民眾並無訂購商品的狀況下,主動寄出商品並發出到貨通知簡訊,誘騙民眾前往超商取貨付款。 消保官建議民眾收到這類簡訊,應先核對自己的購物清單、賣家名稱、貨運編號以及費用,千萬不要隨便取貨,以免收到詐騙包裹。 蝦皮詐騙包裹2023 此外,也提醒取貨後養成習慣,儘量完整保留商品外箱以及寄件者資料,萬一遇到詐騙包裹才能提供超商、物流或者集運業者進一步處理。

蝦皮詐騙包裹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