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積電客戶2023詳細資料!(持續更新)

Posted by Tommy on June 30, 2019

台積電客戶

由於全球經濟放緩以及疫情影響、許多歐洲國家的經濟低迷以及美國對許多產品的需求減少,大型計算機硬件、PC和智能手機製造商減少了從台積電等此類的公司採購新芯片,如AMD、英特爾、聯發科和英偉達。 半導體廠商指出,由於需求迅速衰減,多家IC設計廠商第3季起開始修正訂單,景氣大跌超乎預期下,砍單力道不得不增強,甚至認賠毀約,將損失降至最低,原本衹砍向二線晶圓代工廠的大刀,第4季不得不揮向台積電,調整2023年訂單。 集微網消息,作為全球第一大代工廠,台積電幾乎沒有受到第二季度和第三季度高科技市場疲軟的影響。

  • 由於全球經濟放緩以及疫情影響、許多歐洲國家的經濟低迷以及美國對許多產品的需求減少,大型計算機硬件、PC和智能手機製造商減少了從台積電等此類的公司採購新芯片,如AMD、英特爾、聯發科和英偉達。
  • 報導指出,台積電幾乎所有客戶都將經歷低迷,不得不削減訂單,因此台積電2023年第一季度的利用率將大幅下降。
  • 對此天風國際證券分析師郭明錤表示看法,指蘋果對台積電向來都是「成品採購(finished goods buy) 」、而非「晶圓採購(wafer buy)」,台積電會將不良品成本分攤到成品售價,今年iPhone15的A17也不會例外。
  • 2019 年 9 月 27 日,市值首次超越新台幣 7 兆元[28];10 月 31 日,股價首度站上新台幣 300 元[29];11 月 5 日,市值首次超越新台幣 8 兆元[30];12 月 31 日,以新台幣 331 元封關[31]。
  • 這些客戶今年初以來一直面臨來自德儀的激烈價格戰,迫使台積電計畫提供支援以保持競爭力,且不是下大單才有價格優惠,而是直接降價。
  • 不過,消息人士稱,據報導,英特爾將擴大其7nm和5nm訂單,以維持與台積電的關係。

美國與中國大陸的科技冷戰暗潮洶湧,紐約時報四日刊登對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三個多小時的專訪。 到2028年,高通將從GF購買總計74億美元的資金,是之前協議32億美元的兩倍多。 12nm和14nm及以上的特殊工藝不影響高通與台積電在7nm及以下的合作。

台積電客戶: 台積電營收連10年創新高 全球市占率居冠

〔記者洪友芳/新竹報導〕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 (2330)去年營收再創歷史新高,其中,前10大客戶佔達71%營收比重也創新高,第1大客戶約佔營收23%,第2大客戶佔營收的14%,前兩大客戶就合計佔達37%營收比重, 銷售集中的風險,台積電自認有因應措施。 集微網消息,在許多公司削減或取消訂單的同時,台積電已上調全年收入目標。 近日,消息人士告訴digitimes稱,台積電對其業績的信心源於獲得高通、英特爾和輝達等六大客戶的訂單。 Digitimes援引美媒報導指出,台積電前十大客戶中,蘋果對其營收占比高達25.93%,可見依賴程度相當高,且蘋果所貢獻的營收占比仍持續增加。

台積電客戶

2020年五月,在前總統特朗普(川普)邀請下,台積電宣佈在美國美國亞利桑那州興建 5 奈米晶片廠,並在2021年初動工。 台積電確認,凖備派遣 300 名員工遷至美國,並規劃招募 300 名以上的高階工程師。 台灣本土則是台積電第三大市場,2020 年營收來到 1,290.82 億,年增 53.2%,約佔總營收 9.63%。 AI族群近期股價震盪劇烈,引發行情泡沫化的疑慮,對此,廣達董事長林百里昨(1)日被媒體問及後市,他信心喊話,股價像心電圖... 除了7nm工藝,高通還下單了5nm和4nm晶片,預計將彌補其他客戶減少的訂單。

台積電客戶: 憂美中局勢「台灣尷尬」 樺漢產線考慮移往東南亞

劉佩真分析,德國當地現有半導體廠,具供應鏈基礎,不是完全從零開始,有助加速台積電德國建廠及未來營運;此外,周邊有車廠分布,有利於台積電擴展車電市場。 隨著蘋果秋季發表會將如期舉行,各大供應商正加緊生產iPhone 15,相關類股如光學鏡頭、PCB、組裝、機殼等,七月營收開始明顯跳增。 目前,美國在 2020 年仍是台積電最大市場,佔營收比重超過 6 成、來到 61.07%,金額則達到 8,179.1 億,較去年成長 28.86%,台積電在中國市場營收亦來到 2,337.83 億,年增 12.32%,佔整體 17.45%。

此外,經濟部強調,台灣半導體產業發展至今,已成為全球高科技創新研發的重要夥伴與後盾,對台灣企業而言,美國公司本就是最大宗客戶之一;換句話說,所謂美國政府強迫我國公司揭露(美國)客戶訊息的論述,完全是政治操作的假議題。 韓國財經媒體BusinessKorea日前報導,美國政府要求台積電、三星電子、英特爾等晶片製造商11月8日提交客戶名單、庫存狀態和未來的生產計畫等機密資料,以找出造成全球晶片短缺原因,有在野黨立委批評,政府不應當啞巴,對台積電見死不救,應捍衛主權。 2020年台灣晶片龍頭企業台積電宣佈在美國亞利桑那州設廠,本周傳出歐盟也有意投下巨資邀請台積電(TSMC)以及韓國三星赴歐設廠,同時間台積電在中國南京宣佈擴廠。 全球晶片荒之後,台灣代表性的科技公司台積電在全球的布局及擴張成為了新一輪關注焦點。

台積電客戶: 蘋果3奈米不良晶片台積電吞?郭明錤說不可能

總部位於新竹科學園區,主要廠房則分布於臺灣的新竹、臺中、臺南等科學園區。 台積電客戶 射頻IC廠立積(4968)(4968)衝刺 WiFi 7 市場有成,業界傳出立積成功拿下歐洲及美國客戶大單,預期最快今年底將有機會開始小量出貨,明年上半年將進入放量出貨階段,替立積射頻前端模組(FEM)額外添上出貨動能。 蘋果向來要求台積電提供全球最新先進製程生產服務,因最新的先進製程在生產初期不良品較多,故蘋果向來都是採購成品。 而台積電也會將絕大部分的不良品成本分攤到每個成品的售價,最好的證明就是每年新款iPhone採用的新處理器成本均顯著增加,而今年的A17也不例外。 報導指出,台積電3奈米製程良率約落在70%至80%之間,代表著生產出來的晶片中,會有多達5分之1是有缺陷品,針對A17晶片缺陷率偏高,蘋果與台積電已達成1項罕見的協議,就是蘋果可以不需要為有缺陷的晶片買單,這將有助蘋果節省數十億美元的成本。

台積電客戶

近十多年來,中國半導體廠商不斷以高薪挖角台積電高階工程師,希望加速半導體在中國大陸的發展。 譬如,去年從武漢宏芯離職,被挖角進入中國半導體領頭羊中芯國際擔任副董事長的蔣尚義,以及因為後者加入,一度宣佈離開中芯的梁孟松,兩人都是台灣背景,並都曾擔任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的左右手。 台積電客戶 項立剛文章批評稱,台積電在南京推動的是14奈米以下的晶片制程,「但卻配合美國政府,不協助大陸取得14奈米以下制程晶片,積極把先進制程移轉至美國,讓大陸企業無法取得先進制程晶片」。 自去年底,許多製造企業希望從停工的困境中復蘇,力圖回到疫情前的生產水平。 另外,近期相關科技大廠人事異動與裁員干擾專案出貨與開發進度也是主因。 台積電先前預期,本季營收介於167億美元至175億美元,平均值約171億美元,約季減14.2%,主要反映庫存調整與消費不振干擾經濟前景等問題。

台積電客戶: 相關

消息人士補充說,台積電已經有其他客戶訂單來彌補延遲,雙方已就訂單合同達成協議。 台積電注意到消費端市場需求減弱,但數據中心和汽車電子應用需求保持穩定。 台積電客戶 2021年8月,台積電在美國《財富》雜誌評選「全球最大500家公司」排行榜中,依營收規模名列全球第251名[6]。 她說,台積電赴美國建廠已面臨文化差異的問題,未來在德國將面臨更強勢的工會,如何克服這一難題,將考驗台積電管理階層的智慧。

劉佩真表示,目前歐洲推出「晶片法案」,台積電可以申請補助,當地政府的補貼有助於減緩初期建廠成本負擔。 台經院產經資料庫研究員暨總監劉佩真表示,美國是台積電最大市場,2022年所占比重達68%;歐洲、中東及非洲市場比重約5%,雖然不大,不過基於客戶分散供應鏈風險需求,台積電前往歐洲投資設廠有其必要性。 路透社透露,歐盟本周五(30日)將與台積電,美國英特爾及韓國三星討論是否至歐盟設廠。 台積電客戶2023 歐盟負責工業與服務業的執委布烈東(Thierry Breton)解釋,目前歐洲汽車工業深受晶片荒之苦,有必要強化半導體產業鏈。 業界透露,台積電非蘋主要客戶庫存調整進度不如預期,雖然有部分AI應用急單在首季加入,但按照相關生產排程最快第2季才會認列營收。

台積電客戶: 歐盟盛情邀請

台積電最大客戶是蘋果毫無懸念,華為的海思晶片原本名列第二,去年第二季因美國禁令不再出貨給華為後,台積電前幾大客戶重新洗牌。 據外媒報導,台積電總營收中,蘋果占比高達25%以上,穩坐第一大客戶,聯發科占5.8%居第二,之後排序為超微(AMD)、高通和博通。 經濟部重申,美方提出的調查半導體業問卷,主要是為了解整體供應鏈全貌,共26項題目,其中半數針對半導體設計、製造(代工、自行生產)及後段封測等業者,其餘則對半導體終端使用者,並非針對特定業者,且採自願性質。

  • 政府於去年(2020年)12月至今年1月間接獲我國駐外代表處反映,國際車用電子晶片供應不足,經濟部表示,當時即全力處理晶片缺貨問題,業者也積極配合,預估短期內晶圓出貨可望達到供需平衡。
  • 她說,台積電赴美國建廠已面臨文化差異的問題,未來在德國將面臨更強勢的工會,如何克服這一難題,將考驗台積電管理階層的智慧。
  • 其中,被視為是蘋果的甲客戶除蟬聯台積電最大客戶,在 2020 年亦貢獻新台幣 3,367.75 億營收,除較 2019 年爆增 900 億元、達 36.22%,也讓蘋果佔台積電總營收比例,從 2019 年的 23% 來到 25%。
  • 半導體廠商指出,由於需求迅速衰減,多家IC設計廠商第3季起開始修正訂單,景氣大跌超乎預期下,砍單力道不得不增強,甚至認賠毀約,將損失降至最低,原本衹砍向二線晶圓代工廠的大刀,第4季不得不揮向台積電,調整2023年訂單。
  • 1974年時任中華民國經濟部部長的孫運璿決定從美國引進積體電路製造工業,在工業技術研究院成立「電子工業研究發展中心」(今的電子所),負責積體電路工業研發,由經濟部出資1000萬美元的RCA技術移轉計劃。

美國矽谷科技新聞刊物The Information近日報導指出,台積電與蘋果簽署1份罕見的協議,雙方達成協議,利用新製程生產的晶片,如果有缺陷,成本將由台積電吸收。 除了中國大陸之外,在半導體產業方面落後於亞洲及美國的歐盟,也在遭遇晶片荒之後盛情邀請台積電,美國英特爾和韓國三星前往歐盟設廠。 該協會同時向美方釋出警訊稱,晶片產業過度集中在地震頻繁以及政治風險高的東亞地區,並非好事。 今年4月20日,美商務部長雷蒙多(Gina Raimondo)在參議院表態稱,美國欠缺半導體生產能力,供應鏈幾乎被掌握,對國家安全和經濟安全造成風險。 業界傳出,受超微、輝達、聯發科、高通、英特爾等五大客戶庫存調整狀況比預期激烈影響,台積電(2330)(2330)本季營運逆風大增,面臨美元計價營收恐無法達成財測低標問題,單季營收季減幅度恐大於17%,高於原本財測預期的14.2%。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