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棋七七2023全攻略!(小編推薦)

Posted by Dave on December 7, 2018

志棋七七

當時雞排妹爆出50人斬時引發熱議,一度登上新聞版面,近日雞排妹就在YouTube影片中還原始末,她表示當時是有網友提問:「自爆和50人發生過關係,那現在有百人斬了嗎?」但她認為這都是網友的幹話,直言:「自爆和50人發生關係,我從來都沒有講」。 張:分工一般來說可能會有「功能性分工」與「產品分工」,一開始是功能性,現在是產品分工,裡面按照不同服務,例如說我們有社群相關的、有兒童教育相關的、線上教育相關的、互動網頁的、YouTube的,還有營運部門等。 「神秘職業」的,有些真的是很偏門的職業的,我也會滿喜歡的,或者像「小玉換臉事件」那支我也滿喜歡的,因為我覺得它帶出很多我自己原本也沒有關注到的面向、當事人的心情。 更難的是這件事情其它實不容易成,要真的邀請到這麼多人願意在你的平臺上面(發言),這是一個對我跟對團隊的信任,我們把它好好地呈現出來給大家,是很難得的事情。 張:我之前有做跟憂鬱症相關的,我覺得我談得滿好的,因為我自己也中重度過,能夠帶出很多那時候的狀態以及陪伴的一些眉角,我覺得做的滿好的。 志棋七七 張:因為就覺得它很重要,坦白說,以志祺七七投入的資本,你絕對有更好的選擇,你拿去炒幣可能都比這個爽,你會選擇這些事情就是因為你有堅持,和希望做到的事,所以我覺得在我的初衷範圍內,我就會盡可能地做。

志棋七七

張:這其實沒什麼好定義的,太多了,我完全不想叫自己新媒體,但沒辦法,要搜尋的話只能用這個詞,所以就用了新媒體。 張:我就全放,100%放,我就是一個讀稿機,其他都是好好做創業的事情,這是我人生的目標,也不是說喜歡創業,而是我喜歡跟厲害的人做有趣的事,對我來說創業很有趣,所以我就做得很開心。 堪稱YouTuber界盛典的第4屆走鐘獎圓滿落幕,而典禮中加入饒舌元素的Cypher(麥克風接力)表演的橋段,更成為觀眾的焦點。 怎料,昨(31日)呱吉和志祺七七竟因Cypher環節在社群網站上互槓,引起網友在Dcard上熱烈討論。 黃:不會說因為你買了這集,我就只能呈現你的讓我講的觀點,然後隱藏部分觀點,必須還是要尊重你們的主體性。

志棋七七: 網路溫度計網路口碑-政治人物篇

YouTuber志祺七七「每週7天,每天7點,每次7分鐘」口號讓人印象深刻,以懶人包形式講述新聞時事,受到許多粉絲喜愛,每發片都引起討論,目前位於「網路口碑 志棋七七 / YouTuber」聲量排行第十。 張:還真的不是,YouTube是我中間工作到一半,就覺得這是重要趨勢,必須要投資,找了資源才開始做。 國立故宮博物院一再強調,高解析度的外洩圖片,並非被駭客入侵,因為這些都是放在「故宮Open Data專區」,對外開放的檔案,不過鏡新聞追蹤,發現不少外流圖檔根本就不在OPEN 志棋七七2023 DATA專區。 甚至,中國淘寶賣家今天還上架了 更多國寶圖檔,同時也告訴鏡新聞記者,因為檔案龐大,接下來會分批慢慢上架。

我覺得我們一定偏關注,因為我們就是生長在這個地方,它就是在我們旁邊,所以新聞裡面、沐浴的環境就是這樣,但我們有沒有比一般人更多一點關注,我覺得還好。 志棋七七 透過公開資料、承認不足之處,張志祺希望觀眾查找更多資訊、給予回饋。 也因此,「志祺七七」的節目最後會拋出一個選擇題,讓觀眾針對當集議題,選出更符合自己想法的答案。 張志祺不避諱在影片中提出團隊觀點,他也希望觀眾能夠在影片裡面看到不同想法形成的脈絡。 團隊的作品《你不知道的歷史名人-蔣渭水》、《指責受害者》和《美感教科書第二季》幾年來分別獲得多座「金點設計獎」及「德國紅點設計獎」。

志棋七七: 觀點

第四屆走鐘獎於上週末在台北流行音樂中心圓滿落幕,不過主辦方「上班不要看」的呱吉和志祺七七竟在臉書上隔空爭論,呱吉表示當天的「Cypher」表演橋段是自己的點子,志祺卻在個人頻道中講成別人的功勞,讓他直呼「蠻不爽的」,對此志祺也在該文底下回應,兩人互動意掀起網友熱議。 從釋憲之後,南非法庭在 1996 到 1998 年中審理了兩萬多個案件,當中真實的陳述與告白,讓人民有機會能相互理解,也讓事實逐漸明朗,塑造出一個能夠公開訴說傷痛的社會環境,全體社會也真的因此漸漸走向了和解共生的道路。 總結德國的經驗,著重在「正義」的轉型正義,審判是受害者獲得公平的主要方式;而只有當司法機構願意主持正義,並透過法律的強制力,對犯罪事實作出公正裁決,同時也對轉型正義表達清楚立場時,社會才能真正往新的階段邁進。

志棋七七

張:我自己認為,最關鍵的原因是它的「可搜尋性」,導致他能不能夠變雋永的原因。 以YouTube來說,它的中繼資料裡面就包含我們給的cc字幕跟我們所有資訊欄,可是圖文上面其實不好搜尋,你畫了一個很好的漫畫,可是你搜尋不到他,你必須在文字上面提供很多,但主流不是長這樣子。 所以你會看十年前的搞笑影片,但不會看十年前的搞笑圖文,這是搜尋的問題,以及Podcast也是一樣,你根本沒有提供中繼資料給它,所以它是沒辦法找到中間這些東西的。 所以他會產生的事情是,有的是大眾的,有的是更零碎的娛樂,有的是很長時間的固定觀眾培養等各式各樣的行為,核心還是中繼資料的問題。 張:好像我們也不會特別的說服,我也沒有把這件事情擺在重要的點。 我今天出這部影片的目的不是要「說服你來支持我的想法」,最後我們從來不會要求大家應該要支持什麼,甚至你看完後不知道自己到底要選什麼,但這個才是我在意的事情。

志棋七七: 轉型正義的兩種典範:德國的正義審判、南非的和平理解,台灣能從中學到什麼?

張:也不能說獨樹一格,我們做的事情的確滿奇怪的,我覺得可以講幾個。 張:大部分是,因為我們企劃的專業很多,有的可能是科學相關、有的是社會學、有的是哲學,他們就會針對自己熟悉的領域去寫,但最常遇到的討論狀況是最後觀點的部分。 觀點的部分我的介入就會相對多一點,例如這個地方我覺得可以下什麼觀點討去論,或是大家想不到觀點要寫什麼的時候,就會開始有一些討論的過程。 張:也不是不夠周全,可能比較多是討論錯方向,如果大家想要來看一個主題,是抱著明確的問題意識想討論,但我們其實並沒有討論這個方向的話,這件事情有點糗。 會因為這件事情做大家期望的討論方向,來看看它到底會長什麼樣子。 張:不會,通常我們公司內部發現很離譜的,大部分都會被擋掉,因為我們的企畫本身會有第一層審查、主編如果發現這東西不對,他也會審,再來就是我這邊也會再審一次,滿常發生是,我確定這件事情有問題,在最後錄影的時候突然會喊卡,我都會這樣,這停下、這個地方寫錯,就可以喊停。

志棋七七

不過呱吉在今(31日)的發文中反駁,表示「Cypher」這個表演最初是由自己提議的,與博恩的公司薩泰爾娛樂沒有什麼關係。 對此,志祺七七特地到該貼文下留言表示,發想過程應該是一開始被提出的是音樂劇,但他認為變音太多難以執行,想到曾看過《炎上》表演,於是提了Cypher,呱吉才點頭贊同。 最狂YouTuber「老高與小茉Mr & Mrs Gao」曾創下播放破13億次的驚人紀錄,說是懸疑故事界之王當之無誤。 把YouTube影片改為Podcast形式,人氣依舊超級火爆,最近推出的全新一集〈神隱少女細節〉同樣吸引滿滿聽眾收聽,不只講懸疑故事,還有科普故事、都市傳說、都市傳說、科學怪談之類的奇異內容,讓人忍不住會想一直聽下去。 不過儂編覺得還是看YouTube比較有感,有時在為Podcast聽會覺得沒有畫面反而有點吃力。 張志祺(1991年6月1日—),臺灣視覺設計師、新創實業家及網路媒體工作者,外省第三代,出生於新竹市。

志棋七七: 下周開學沒導師!北市逾百校鬧代理教師荒 教育局:要有超鐘點準備

張:沒有,就有點像新聞台中間廣告時間不會刻意禁止某些東西,但我就是會跟你講「在開始討論這件事之前,我們要來一段廣告」。 我們覺得,台灣社會目前對於如何落實轉型正義,還比較沒有共識,加上我們其實很難去界定到底做到怎樣的程度,可以算是完成轉型正義,於是這中間的認知落差,就會變成爭論轉型正義是不是在破壞社會和諧的來源。 至於許多觀眾好奇,涉獵廣泛的「志祺七七」團隊到底是什麼背景,張志祺說節目企劃成員來自科學、社會學、哲學等領域,會根據各自專業、背景發想主題和編寫大綱,「『志祺七七』有三個原則——真實、多元跟發聲,我們會建立在這三個基礎,進行觀點的延伸。」張志祺說自己則主要針對議題的觀點提供意見。 不過站在用戶的角度而言,在茫茫的資訊海中,還是有些貼文帶給你深刻印象,讓你恨不得立刻分享給所有朋友,像是「懶人包」、「梗圖」或是正在社群瘋傳的行銷活動,而今天節目邀請到的來賓就是靠著這些爆紅社群內容打下知名度,從大學畢業想靠著設計接案過日子,到後來靠著設計底子開始製作各種實用的資訊圖表,在社群引起廣大迴響。 張:我通常不會下架,我覺得下架不是一個真實負責任的方法,我會把它留著,再用資訊卡,或各個地方提醒大家「這一段是有狀況的」,所以請大家到新的影片去看,或是現在是被改成什麼樣子,我覺得這對我來講比較負責。 很多人會說志祺七七都在蹭大題目,但是沒有,如果你仔細看我們頻道,就會發現我們做很多超級小眾的,例如性單戀,這個就是很小眾的,或是我們會做台灣少數族群、移工相關的題目,對於我們來說,他們的聲音在這個社會上是比較少數的聲音,那我們有沒有辦法協助他們發聲,然後去倡導某個我們在意的價值觀?

志棋七七

儘管「反攻大陸」是老蔣總統一生執念,但大陸人民也是中華民國人民,他當然不考慮「借用」原子彈危害大陸同胞。 在中共核子武器試爆成功之前,美國想以原子彈攻擊大陸,障礙不在軍事,而在政治與道德層面。 與在日本投擲原子彈不同,只因為大陸研發核武就率先攻擊,不僅師出無名,也讓當時的中共老大哥蘇聯,取得核報復的藉口。

志棋七七: 他記錄爸爸上班「最後一天」拍出台灣人情味 一舉抱回走鐘獎4大獎

但是不是真的健康的,我現在是打問號,所以我在那支影片裡面一直強調「這只是一個很單純的我做的這件事情跟大家分享」,而且它是有它急迫性,我就是已經在做YouTube,而且如果你長得不好看,我覺得這很現實,你必須長得看起來是舒服的、觀眾喜歡的樣子,所以才能得到合理的點閱率,這是一個現實。 張:我自己覺得最關鍵的是,你的「成就雞蛋」要放不同的籃子裡,如果生活成就感指標、開心的事情都源自於,例如戀愛,當戀愛這個東西破滅的時候就會很崩潰。 我自己的做法是,我的成就雞蛋有很多個籃子,有YouTube、有原本的事業、有跟人相處的,或自己很喜歡打寶可夢卡牌,也是成就指標,或是我每天都在健身,健身也是一個,我就把它很平均分散。 志棋七七 當我某一個東西爆掉的時候,我就會去別的地方收集我的成就感,心理上的成就感風險分散過去比較少人在談,但過去我們談到股票、資產都會,那為什麼心理不談一下? 張:不會,我也不太做這種事情,我是一個比較隨緣派的人,我放在這邊,你需要取用的話,這是一個工具你可以用,我們會鼓勵觀眾如果真的遇到這個困擾,可以給他看一下。

  • 樂團「蘇打綠」過去和前經紀人林暐哲的版權糾紛鬧了3年,使得他們只能改用「魚丁糸」展開活動,直到去年(2022年)10月才告一段落,順利拿回「蘇打綠」團名,而主唱吳青峰昨天(4日)深夜卻在臉書嚴厲發聲,要大家別再聽蘇打綠的舊歌,因為以「蘇打綠」之名的所有舊有檔案、母帶,都還在被有心人士利用。
  • 再來是時代的眼淚,可能過去成長經驗裡的網咖、蕃薯藤這些默默被淘汰,藉這個影片聊一下自己的故事也很受歡迎,最後一個是YouTube上面大大小小的事情,有人吵架、有人被罵,或是YouTube新的平台規則也滿受歡迎。
  • 如果我們覺得這個東西是有點偏激的討論的話,會再去找其他可以相印證它的東西。
  • 我在看自己頻道的時候,其實我們一個一個的影片,就是一個又一個版位,我們要如何增加自己的版位?
  • 就像其他例子一樣,台灣一定有些人對轉型正義的態度比較傾向「正義」,有些人比較傾向「和平」,而這中間還可能分成很多不同的強度等級,比如說認為和平很重要,但是比起去挖掘過往,更傾向不去提起;或者認為正義比較重要,而且也非常堅持要讓曾經的加害人得到懲罰等等⋯⋯。

不久前,對社群洞察深入的志祺更是跳脫擅長的圖文領域,自己擔任起了 YouTuber ,前些日子,他的頻道在短短幾個月的苦心經營,宣佈訂閱數已突破 ,志祺七七頻道中 77 象徵的意義,代表著每週七天、每天七點、每次七分鐘。 直到後來他和夥伴共同創辦了一間叫簡訊設計的公司,從插畫、平面設計、動畫、做到網頁設計,相信不少觀眾也也曾轉貼分享過出自他們之手的作品。 現代人離不開臉書,隨著越來越多的品牌企業、媒體的資訊在網路上暴漲,光是讓身為用戶的我們看到的難度就越來越高了,對許多社群行銷人員,也就是小編們來說,要贏得粉絲的心也越來越有挑戰。 張:很多好處,很厲害、對社群很熟,可塑性很高,以及願意為了一些事情衝。 但我沒有跟年紀大的人相處過,所以我沒辦法去比較,剛剛講的不是說年紀大的人沒有,我沒有比較過。

志棋七七: 【 📌 轉型正義專題 】

女星趙小僑近年經營YouTube頻道,與大家分享育兒生活,累積20萬的訂閱數,沒想到影片遭到網站惡意搬運,辛苦拍攝的作品遭到盜用,讓她非常生氣,考慮提告,而不只趙小僑,多名創作者像是阿滴、九妹、劉沛也都受害。 張:我喜歡讓一件事情做得很到位,從小就是這樣,不喜歡一件事情卡在某個地方,他明明可以很好,為什麼要爛爛的? 我就覺得看了心情很差,喜歡推動一件事情往大家都舒服、到位的方向前進。 張:包含前面所講到的選題、製作的時候應該用excel,excel、google sheet這種方式包含哪幾個階段,有助於之後剪輯,可以省下很多工。 或者是我們外包的經驗,我們會做「好的外包合作廠商」表單給大家等。

所以要怎麼提供這個環境,讓他真的能待,不然我就會很明確跟大家講說「要不要都外包」,因為全部在你這邊,你要負很多管理責任,搞不好會減少自己作為創作者的時間,你到底想當創作者還是創業者,也是大家一開始要先想清楚的事情。 網紅經濟當道,在臺灣,成為網紅是不少年輕人的夢幻職業,如何掌握流量秘訣? YouTube頻道「志祺七七 X 圖文不符」自2018年開播,截至2022年3月已累積逾96萬的訂閱人數。 頻道主張志祺在接受𝙋𝙤𝙙𝙘𝙖𝙨𝙩節目【新聞真.假掰】主持人黃兆徽專訪時分享影音製作內幕,他表示作為「資訊的二手傳遞者」,比起追求客觀言論,團隊更重視「真實、多元、發聲」,透過提供議題觀點,引領不同立場的觀眾討論。

志棋七七: 台灣的轉型正義⋯⋯?

第一是動態的部分可以更多,我們公司也是很好的motion graphic的公司,應該讓這個東西的優勢更發揮,例如要解釋一些複雜的變化,現在可能就是用字卡,或是用示意圖,但他其實可以產出動畫、箭頭、這個東西變怎樣,但就是要時間。 張:不會,就是差不多,而且我們本來就是廣代,做廣告生意的,同行很多,有一天就說「志棋,我們有一個廣告很急,要不要發一下?」我就說「好啊,來。」就過來了。 而且一開始也有設定好,我們在觀察整個YouTube環境的時候,就發現「好好講話的人」比較少,總是有些廣告需求需要人好好講話,我們就專注做這樣子的廣告生意就好。 張:因為我們一開始是試營運,所以我們現在的管制比較嚴格,一來是你必須跟阿滴有認識,或是協會成員有認識,才能透過推薦進來,再來是你要滿足一些訂閱、數字上的挑戰,所以在裡面都是滿菁英的創作者。 張:最關鍵的是耐心,耐心真的很重要,通常走到最後面的人都是經營超級久的,爆紅的很少數,所以要很有耐心的一步一步做。

張:對,這件事情滿有趣的,所以我們真的籌備很久,因為我們信箱常收到很多人的主題建議,很早時就收到很多香港朋友建議「這件事情很嚴重」,我們也差不多準備好了,所以我們是在逃犯條例,發生這件事情的隔天中午、還是晚上就上片了,就變成是大部分了解這件事情的主要資訊來源。 這個審判過程持續了將近兩年,在多次的聽證與判決中,社會大眾終於逐漸認知到,當年每個人幾乎都處在大屠殺的共犯結構裡面,進而開始改變態度,積極面對轉型正義(註2)。 那麼今天,志祺七七就要更進一步透過實際案例,讓我們來看看:「#正義優先」與「#和平優先」兩種不同的轉型成功案例的故事。 張志祺(1991年6月1號—)係臺灣資訊設計師、社群行銷企劃師、青年創業家同時事評論類YouTuber,圖文不符、簡訊設計、志祺七七共同創辦人。

志棋七七: 偽裝成卡通的變態影片!Elsa Gate 到底是什麼東西?

我曾問過YouTube一個問題,我想知道全世界跟我們做類似影片的人,有哪些值得我們參考,找一找其實沒有太多,比較合理的是這幾個。 張:非常多,例如說光是公司怎麼設立,可以想像很多YouTuber都是大學就開始做,所以他們對於公司、商業角度是很不熟的,如報稅怎麼報都不知道,我們就會告訴大家你的稅務長什麼樣子、你應該怎麼做,哪些才是合法的,不要之後被查稅。 又或者是YouTube推新的機制,例如shorts,就會協助大家,shorts應該怎麼做、誰是做的比較好的、你應該看誰等等的東西。

  • 張:剛剛講到的這些都是,或是我們會辦年會,年會裡面會提到YouTuber的不同階段,像現在坦白講,要成為百萬訂閱的YouTuber非常難,可是如果你一直追逐這個東西,當作你成功的KPI或指標的話就會覺得很痛苦、一直做不好,會告訴大家你其實有不同的方向,而且這些人都過得滿好的。
  • 而商業模式也會依據營運狀況進行調整,達成一邊改造社會,一邊賺錢的目標。
  • 承認自己是「中國人」,台灣就有了「中國人一家親」的保護傘和共同創造良制的基石,也讓追求歷史定位的領導人(包括習總書記)做為謀畫國家統一重中之重的參考。
  • 張:我們自己的下一步是,現在我們在做YouTube協會,我覺得讓YouTube這個圈子裡面有越來越多活水很重要,再來是當這邊有很多活水的時候,我們需要有新的版面、資本要被引入,所以同時賺了錢之後我們也開始做YouTube新媒體專屬的資本,這個資本就會投資各種大型的節目,像前陣子「炎上」就是我們投資的節目。

如果我們覺得這個東西是有點偏激的討論的話,會再去找其他可以相印證它的東西。 第二個事情是,萬一傳了不對的資訊出去的時候,要怎麼協助修正? 所以我們有一個勘誤信箱,這個信箱不會有任何業務進來,就是完全給大家勘誤的。 而且勘誤的過程中,你只要寄信,我們每天一定會看,每次看了之後,我們使用的志祺七七的影片壓製,很特別一點是,大部分人是使用in(內)字幕,我們是cc字幕的原因就是可以修改,我們會特別標註這個地方產生錯誤,大家請到哪邊去看。 我們也養成社群的習慣,所以我們常常討論到比較激烈,或真正的快新聞的時候,我們其實就會在後面一直呼籲大家「這個東西,我們資料搜尋可能還不明確」,如果大家要有更多資訊,請到下面留言區或資訊欄去看,可以看到更多報導,所以我們資訊欄也會列出所有來源。 所以我們在做七七這個頻道時,我覺得我們更像在經營一個討論群,把社群的智慧納入我們的一份子,大家一起針對這個事情討論。

志棋七七: 好好笑

樂團「蘇打綠」過去和前經紀人林暐哲的版權糾紛鬧了3年,使得他們只能改用「魚丁糸」展開活動,直到去年(2022年)10月才告一段落,順利拿回「蘇打綠」團名,而主唱吳青峰昨天(4日)深夜卻在臉書嚴厲發聲,要大家別再聽蘇打綠的舊歌,因為以「蘇打綠」之名的所有舊有檔案、母帶,都還在被有心人士利用。 上週白色情人節,歌手陳珊妮推出全新單曲《教我如何做你的愛人》,不過過了一週,她卻透過活動公布,其實這首歌的主唱根本不是她本人,而是由自己擔綱製作人,讓AI生成歌聲。 談起AI,陳珊妮更保持開放態度,還說考慮以後要以AI製作新歌曲,報名金曲獎,讓各界相當震驚。 張:對,我們投資很多節目、新的YouTuber或中大型的YouTuber想要做的大型節目,這這也是我在們投資的。 黃:你有提到當YouTuber可能就要想好自己的下一步,還是說一輩子要當YouTuber? 張:訪談可以多一點,我會覺得訪談挖掘人的故事、認識人是很重要的,但也很難。

再來是,你要知道自己在做什麼,這個有點抽象,有些人不太清楚自己做的事情是為了什麼服務,這樣子會花很多很多白工。 他關心你,所以想把這個他覺得重要的訊息傳給你,你要讓他的關心有別的方式抒發,我後來選擇的方式就是「常常跟這些人相處」,他就不會有這個需求,我們好好吃飯聊天,他對我的抒發就結束了,不會之後為了表達對我的愛而丟一堆訊息。 就像其他例子一樣,台灣一定有些人對轉型正義的態度比較傾向「正義」,有些人比較傾向「和平」,而這中間還可能分成很多不同的強度等級,比如說認為和平很重要,但是比起去挖掘過往,更傾向不去提起;或者認為正義比較重要,而且也非常堅持要讓曾經的加害人得到懲罰等等⋯⋯。 YouTuber「志祺七七」,影片主題多為時事型及議題評論,頻道超過76萬訂閱,近來他發文感嘆,有資深觀眾問他:「你們在 Dcard 被嘴成那樣,你都不會生氣嗎?」他表示自己好像已經完全過了會為這種事生氣的階段了。

志棋七七: 心法二:從「我」到「我們」,團隊分工合作

張:沒錯,通常一開始可能會有一個直覺,我覺得針對這個東西在吵吵鬧鬧的狀況下,我特別想要強調某個反思的點,我就會把他丟出來,志祺七七有三個原則,就是真實、多元跟發聲,所以我們會有建立在這三個基礎上,進行觀點的延伸。 一開始我們也是做七分鐘,後來我們放棄的原因是,七分鐘的影片在 YouTube 上面沒有到那麼鼓勵,它希望你更長一點點,那我們後來就覺得,那就做十分鐘的影片。 張:如果你真的很有興趣的話現在就開始做,你可以的,現在就開始做,加入這個社群你就有機會可以做,但是風險還是要顧,你要知道你可承擔的風險內來執行這些事情,如果失敗就失敗了,這很正常。

志棋七七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