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台积电拿下了全球一半的芯片代工订单,位列半导体行业规模前十。 排名第二的则是韩国三星,它在存储芯片领域和日本死磕获胜,拿下全球30%份额,而曾经辉煌的日本半导体,仅剩三家企业位列全球前十。 在2018年,格罗方德宣布放弃7nm研发;同年,联电宣布放弃12nm以下(即7nm及以下)的先进制程投资。 除了台积电、英特尔和三星,还在继续在先进制程上投资的,就只剩下中国大陆的中芯国际了。 除了带领三星研发团队取得早期成功之外,实际上梁孟松的指导,对三星后来独自发展技术路线,也具有相当大的影响,韩国也因此打进少数玩家才能加入的晶圆代工俱乐部中。 最终,台积电将合计73万7千7百多股,换算现今市价超过一亿元的股票,分三次发放给梁孟松,在获得股票的两个月后,梁孟松对外宣布正式加入三星电子,担任LSI部门技术长,同时也是三星晶圆代工的执行副总。
通过运用这些材料,他成功地将晶体管的尺寸进一步缩小,实现了更高的密度和更快的速度。 哪怕整个二十一世纪初,中国半导体产业都被海外压着;哪怕地缘关系升温,诸国对中国展开技术封锁,张汝京的无私奉献、江上舟的鞠躬尽瘁,梁孟松的工匠精神,中国一代又一代人的前赴后继就是希望。 2020年12月15日,梁孟松被曝在董事会上提出了辞职,原因明眼人都清楚,当日正是蒋尚义空降之日。 蒋尚义先前也在台积电任职,与梁孟松关系不合,让这样一位高官空降,很难不说上层的“用意”。 至于真相如何,外人不得而知,我们也只能大概去YY一下,或许是梁孟松情商太低,又或者管理层觉得无法控制,需要制衡吧。
梁孟松老婆: 台湾
当时台积电的研发副总蒋尚义(左)退休了,那么就要重新选一个研发副总,梁孟松和孙元成最终去竞争一个研发副总的位置。 主要原因是,多年以前当梁孟松还在台积电工作时,台积电内部的一场内斗。 张淑芬的老公吴丁凯,是台湾化工所的所长,蒋尚义和吴丁凯是老朋友。 也就是说,蒋尚义不仅和张忠谋这一家好,和张淑芬这一家也好。 那么在他撮合下,等到时机成熟,张淑芬和张忠谋就双双二婚。 张汝京虽然作为创始人,管理公司,但并不是大股东,而且整场台积电吃掉世大的吞并,都是在秘密中进行的。
张忠谋指出,对梁孟松一直有好感,但“他好像跑来跑去的”,也使得好感打了折扣。 蒋尚义更擅长于技术方面的研究,在EUV光刻机的支持下,蒋尚义可以加快公司的生产速度,而梁孟松则擅长突破技术瓶颈,不需要EUV的光刻机。 而梁孟松显然更符合中芯国际目前的发展需求,在技术上也有很大的优势,中芯集团决定将梁孟松留在这里,是最好的办法。 梁孟松获得了应有的尊敬,但蒋尚义刚进入中芯一年,就又走了,这让外界猜测中芯集团是不是要抛弃蒋尚义了。 但蒋尚义由于个人的因素,于2019年六月从中芯集团离职,而2020年12月则是其二度加盟中芯的时候,问题就出在了这个地方,蒋尚义刚进入中芯,梁孟松便立刻递交了辞职书。
梁孟松老婆: 台湾2024选举预测,侯友宜选择谁当副手,国民党还能有一线生机?
尤其在28纳米制程的关键技术上,蒋尚义选择了后闸级方案,而非三星正在研发的前闸级。 正确的判断、严格的工艺,台积电良率大幅提升,三星却仍没有进展。 这则调令,被认为是梁孟松后来离开台积电的最大原因,因为梁孟松的技术研究,一直是台积电引以为傲的“制程领先”。
只不过随后去了武汉弘芯,却因为没有天时地利人和的条件,最终留下了一地鸡毛。 随着梁孟松的出走,三星在半导体制造关键制程上的实力,也就一落千丈,在关键节点和台积电的差距逐渐拉开,这也在侧面印证了梁孟松在先进制程技术上的深厚功底。 在梁孟松与蒋尚义两人的合力下,台积电提前一年便研发出130纳米的微电路铜制程,打破了西方及日韩的技术垄断,并确立了台积电的行业老大地位。 这个职位听起来像个虚职,但蒋尚义却是台积电实实在在的技术担当。
梁孟松老婆: 中国
梁孟松在研发处长职位,干了五年,他将台积电的芯片制程技术从0.8µm(微米),提升到了0.3µm,完成了当时技术上的重大突破。 1987年张忠谋回台湾搞起了台积电,1992年梁孟松作为优秀人才加入,当时梁孟松刚过完40岁生日,这个技术天才被张忠谋招入麾下后,立刻担任台积电研发资深处长。 资料显示,当时梁孟松原本以为自己有机会升职,却没想到时任台积电CEO蔡力行挖来他的学长——英特尔前先进技术研发协理罗唯仁,负责先进工艺研发;另外一个位置则由与他多年激烈竞争的同事、现任台积电技术长孙元成担任。 2020年 12月梁孟松辞职,同时宣布已完成7nm开发,次年可做风险量产,5nm和3nm准备工作已经开展。
IBM的代工技术霸权被终结了,十年后,IBM又倒贴15亿美元,将代工业务转给了格芯,彻底退出了这个领域。 梁孟松老婆 台积电虽然是台湾企业,但张忠谋为它注入了“美国魂”:老东家德州仪器的管理经验、IBM授权的技术、以及大批美国回流的人才。 梁孟松老婆 上面说过,蒋尚义这人更像宋江,在半导体圈子里人脉极佳,而在美国不断封锁中国的高科技发展时,非常需要蒋尚义这么一个人,去从中斡旋。 梁蒋二人,可以说是势如水火,可到了2020年底,中芯突然请来了梁孟松的仇人,让蒋尚义担任公司副董事长,蒋尚义又成梁孟松上司了。 张忠谋一看梁孟松去了对手三星那,心里一百个不放心,果然在梁孟松的帮助下,三星第一次完成了对“台积电”的超越,从台积电手上抢下了苹果A9处理器的订单。 这事当时对张忠谋打击很大,被他形容为公司生死存亡的时刻。
梁孟松老婆: 产品不如以往?「中海学府里」火速批证
[53]至2019年,中芯的14纳米制程成功量产时,[4]比14纳米功耗降低、性能提升的12纳米制程也进入客户导入阶段,[54][55][56]并于次年成功量产,使中芯成为继英特尔、格芯、台积电和三星之后,全球第五家能生产12奈米芯片的芯片厂。 梁孟松采取与台积电研发7纳米制程经验相似的方法,在N+1、N+2代制程上发展7纳米制程,计划于2022年完成。 2020年10月,中芯以其N+1制程所产的10奈米芯片流片和功能测试一次通过,并于年底成功量产,使其成为继英特尔、台积电和三星之后,全球第四家能生产10奈米芯片的芯片厂。 梁孟松亦预计低阶7纳米制程于2021年4月可进入小批量风险试产,[72]中芯将能比英特尔提前量产7纳米制程芯片。
另一方面,新的资本方加盟,又使得中芯国际本就复杂的股东结构更加错乱。 2006年,中芯国际准备融资的前夜,台积电故技重施,以“专利”名义指控中芯国际最新的0.13微米工艺侵权。 2003年,中芯国际准备上市大展宏图之时,蛰伏已久的台积电动手了。 台积电以窃取商业机密为由起诉中芯国际,可以一切早有预谋,中芯国际哪里是对手,无奈下选择庭外和解,最终敲定赔偿金1.75亿美元。
梁孟松老婆: 成为《华尔街日报》会员,畅读全文
遍历SMIC董事会,除了梁先生等实控产线干活,其馀要职确有不少新加坡/香港/美籍,几乎十年未穿过bunny suits下一线的官僚和远在重洋之外的顾问;其中坡仔不少的(中芯五虎中有两位台湾籍和三位新加坡籍)。 不知坡县还剩几个Fab,工艺节点之演进相比马来西亚如何? SMIC此举失信,昨日香港停牌,科创板的中芯和长电同步断崖下跌…,已经说明问题吧。
梁孟松加入中芯国际的报酬并没有在三星那般高,据美团创始人王兴的透露,梁孟松把这比薪资都捐给了慈善机构。 所幸,邱慈云的到来,把中芯国际的经营重心转向更为务实的路线上,那就是暂时搁置烧钱式的先进制程研发,转而专注于现有制程商业化,换句话说,就是先活下来,再“曲线救国”。 半导体制造是个极其烧钱的行当,从2000年中芯国际拔地而起,一直到2009年张汝京卸任,整整十年,中芯国际创造了不少技术上的奇迹,但盈利却始终是负数。 开口的男人名叫张汝京,望着面前还略显慌凉的张江,他似乎坚信未来这里将成为燎原之火,点燃中国芯片制造业的火种。 中芯国际周杰辞任非执行董事、薪酬委员会成员及审计委员会成员职务;杨光磊则辞任独立非执行董事及薪酬委员会成员职务。
梁孟松老婆: 芯片替代后电压不稳、输出纹波大咋办?这些技巧让你少走弯路
所以,网络上流传的梁孟松薪资超低的说法并不准确,因为只提到现金部分,没有考虑股票价值,加上这一部分的话,其实收入并不算低。 而每年税后20万美元的现金收入,对梁孟松这样级别的人来说,相当于零花钱吧。 不过,值得称道的是,梁孟松并没有把这笔钱当零花钱花掉,而是大部分用来捐资助学。 所以,以梁孟松联席CEO兼执行董事的身份和地位,拿着比普通高层还低的薪水,确实进中芯不是为了荣华富贵,而是为了梦想。
- 2009年8月,中国台湾人梁孟松被专机接到首尔,韩国的那不一样的环境,多多少少给这位半导体能人带来了一丝的心理安慰。
- 后来,他加盟三星,又帮助三星突破了14nm的瓶颈,和台积电并列为晶圆代工市场的双雄。
- 只要是中芯国际和其余公司都能做到的产品,那么中芯国际一定不会输给对方。
- 此时的台积电,是全球半导体代工厂的老大,老大的惯性思维,就是不能容忍被超越,面对世大的快速扩张,台积电警惕起来了,最为简单的手法,就是拿钱收买。
- 此时的台积电,正在全力冲刺45nm制程,最终,台积电在2007年,实现了45nm的量产,2008年,实现了40nm的量产。
从台积电离开后,梁孟松去往三星,大胆的放弃20nm制程,直接在28NM的基础上突破14NM。 正是因为这一大胆的尝试,让三星超越了台积电,此后与台积电更是平起平坐。 可这样一来,梁孟松也被卷进了官司中,不得不从三星离开。
梁孟松老婆: 美国
在2021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上,中芯国际就做出了要奖励梁孟松博士40w股限制性股票的决定,显然这是为了挽留梁孟松的一个筹码,这一部分限制性股票的市值高达2400w。 梁孟松老婆 梁孟松之所以能够做到跨越7纳米工艺的大关,主要得益于他对材料的研究和创新。 他发现有些材料在微观尺度下具有独特的性质,可以帮助晶体管更好地运转。
周子学是中芯国际的董事长,梁孟松和周子学被授予的一样多,足可见梁孟松对中芯的重要性与董事长相当,也表达了中芯对于梁孟松的认可。 蒋尚义原本是“研发副总”,总管研发,可2006年被请出京城,去子公司养老后,他那“研发副总”的位置就空了出来。 梁孟松老婆2023 台积电迅速发展壮大后一个大问题浮现出来,这个问题也是后来那么多原先的“台积电人才”纷纷投靠大陆的重要原因。 当然研发团队的成绩很好,领导研发团队的蒋尚义很风光,但是看在梁孟松眼里就会觉得,我辛辛苦苦搞出来的东西,功劳却全被你蒋尚义给占了。
梁孟松老婆: "既生瑜,何生亮"? 半导体狂人梁孟松的职业宿命
梁孟松,恰好就是这样的人,自1999年Fin FET技术发明后,之后基于该技术的先进制程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无论是台积电,还是美系企业如英特尔等,几乎所有的制程研发都转向了三维晶体管的方向上。 而此时的三星,对于此技术的研发及利用毫无任何经验可言,在台积电、英特尔取得不断进步的时候,三星在技术推进中则显得举步维艰,根本无法达成任何突破。 IBM试图以铜介质的130nm制程作为筹码,继续统治整个芯片的制造环节,IBM最先找到的,是台湾地区的两大代工巨头:台积电与台联电。
12月15日在中芯董事会上发生的辞职风波与十多年前梁孟松“出走”台积电时有着微妙的相通之处,只不过这次制衡他的人变成了他的“师父”。 在帮助三星扭转在半导体行业的不利局面后,梁孟松也招来了老东家台积电的不满,使其背上了“背叛者”的骂名。 三星创始人李健熙曾说,“三个比尔•盖茨就能把韩国提升一个档次,自己的任务就是把这三个人找到。 对于此次辞职风波,中芯国际12月16日上午发布公告称,公司已知悉梁孟松有条件辞职的意愿,目前正积极与其核实辞任事项。
梁孟松老婆: 梁孟松「工作狂+細節控」休假都還帶兒到台積電加班
这件事情对梁孟松的影响不小,没过多久他就离开了台积电。 最后,希望中芯这场人事风波能最终风平浪静,梁孟松博士留下来继续服务中芯,携手和蒋尚义博士一起带领公司穿过多事之秋。 当年从台积电辞职后,梁孟松获得竞业协议金大约为1266万港元(按现有港元兑新台币计算,仅作参考),远低于中芯国际授予的股票价值。 2020年中报显示,梁孟松获得918925股购股权,如果行权的话,可获得918925股股票。 按公司港股12月18日的收盘价计算,价值大约1825万港元,这还没有计算未来股票增值的收入。
为了确保万无一失,台积电专门开发了两个A8版本让苹果挑选,不绕过三星专利墙誓不罢休。 梁孟松老婆2023 位于新竹的第十二厂、台中的第十五厂、台南的第十四厂,都在以接近平时三倍的速度扩建。 台湾省西海岸线上空,一架架飞机忙碌的运送着来自欧美日的芯片加工设备。
梁孟松老婆: 加入中芯
通过这封邮件,台积电顺藤摸瓜,摸清楚了梁孟松这几年在三星的所作所为:原来梁孟松所谓的"教书育人",实际上是去指导三星的技术员工。 当时,台积电无论在组织架构、还是研发团队上,都异常臃肿。 在蒋尚义的提议下,研发队伍准备施行 “Two in a Box” 组织结构策略,也就是让两个研发副总共同负责研发工作。
张汝京以一人抵万军之势,带动中国半导体领域奋起直追,重新跟上时代额潮流,它缔造了一个曾经举全国之力都没能实现的奇迹。 此时的台积电,是全球半导体代工厂的老大,老大的惯性思维,就是不能容忍被超越,面对世大的快速扩张,台积电警惕起来了,最为简单的手法,就是拿钱收买。 长大后,张汝京不负众望,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台湾大学,后又赴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留学,先后取得工程学学士和硕士学位。 尽管在台积电期间,蒋尚义曾担任台积电研发副总裁,而梁孟松则在其手下担任资深研发处长,被业界视作有着“师徒之谊”。 蒋尚义和梁孟松都是中芯国际和业界标杆似的人物,两人也是台积电攻克0.13μm工艺、追赶超越IBM的关键人物。
杨光磊则和蒋尚义一样是台积电退休高管,曾担任台积电研发处长等职。 2018年,杨光磊从台积电退休;2019年出任中芯国际独立非执行董事职务。 周杰此前曾在上海上实资产经营有限公司、上海实业医药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实业控股有限公司、上海医药集团等担任管理层。 2009年,周杰任中芯国际非执行董事,同时他也担任海通证券董事长、党委书记等职务。 2020年12月,中芯国际再次发布公告,委任蒋尚义为中芯国际董事会副董事长、第二类执行董事、战略委员会成员。
台積電曾在2003年以自研技術打敗國際大廠IBM,0.13微米銅製程也就此讓台積電躍升至一線廠的地位,當時的研發團隊由蔣尚義所帶領,先進模組的梁孟松位居第二。 梁孟松自1992年返台加入台積電後屢創功績,擁有超過500項專利,2006年蔣尚義退下第一線後,被視為是研發副總的候選人之一,最終卻敗給孫元成,最終離開待了17年的台積電。 梁孟松另起炉灶成立“新晶圆代工公司”的传言,有可能是他“人红是非多”、“树大招风”所引来的现象,但确实引发市场热议。 或许可以趁此机会,好好想想国内是否真的需要这么多的高端晶圆代工技术阵营,毕竟这块领域的客户数目十分有限。 投资额:估计总投资额为 490 亿人民币,项目第一期投资资金为 230 亿,月产能达到 7000 片的 12 寸晶圆 12 nm 逻辑芯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