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碩股票2023詳細懶人包!專家建議咁做...

Posted by Jack on April 2, 2021

和碩股票

前幾天收到一位大大跟我分享,他這次買和碩(4938)從帳面虧損,一直耐心持有到這週,成功獲利賺進20%以上的經歷(編按:本文撰於2023年7月21日)。 財務狀況接下來利用「艾蜜莉定存股」的體質評估功能,來檢視和碩的財務狀況,我們發現和碩被評定為「正常」,以下我們針對不良項目逐一探討。

  • 營收占比最高的是智慧型手機與寬頻設備等通訊產品,占比為54%,其次為TV、遊戲機等消費性電子產品,占比為19%;受惠於新產品發表,消費性電子產品之營收較去年同期成長28%,資訊產品之營收因產品組合改變較去年同期小幅下滑5%,而通訊產品之營收則因2年間出貨時程不同,較去年同期減少16%。
  • 針對新款iPhone 14的部分,雖傳出mini版本將被取消,但考量和碩代工地位一時難以被替代,預期和碩2022年仍可拿下部分標準版iPhone、多數中低階版iPhone Max的訂單,隨著2022年iPhone市占率持續提升,且缺料問題改善,預期和碩iPhone出貨量仍可維持個位數的年成長。
  • 台股25日殺聲隆隆,然在前四個交易日全數走揚帶動下,周線仍驚險收紅,終結連三黑走勢,法人分析,部分前波強勢股在大漲後籌碼面轉趨凌亂、調節賣壓出籠,但下檔有撐,仍有望續朝月、季線靠攏,現階段建議由技術面切入,鎖定轉強訊號浮現之個股,優先卡位反彈良機。
  • 從產能來看,美系外資法人分析,去年台積電CoWoS先進封裝月產能約1萬片,獨占CoWoS市場,今年包括聯電和日月光投控旗下矽品精密,逐步擴充CoWoS產能。
  • 截至2021年2月17日止,和碩收盤價為75.2元,股價高於便宜價、低於合理價,目前在本益比河流圖的下區間,且殖利率有4%~5%以上,因此艾蜜莉在1月中買了一些,如果買入後股價繼續跌,我會按照買價的9折、8折、7折、6折…,分批往下買進,但請大家要記得保留部份資金,等加碼到半價以下才有閒錢可以再買。
  • 根據和碩表示,受惠NB需求延續,預期NB第三季出貨量可望季增15~20%,惟上游缺料問題影響MB、DT較大,且需求放緩,預估MB、DT出貨量將季減25~30%。

和碩去年第4季合併營收4573.7億元,季增36.3%,年增9.4%,營業毛利151.8億元,季增8.9%,年增1.3%,毛利率為3.3%,因產品組合與新品量產成本提高,低於上季的4.2%,本期淨利為56.64億元,單季每股盈餘為1.82元。 都發局說明,中科管理局為因應半導體產業發展需求,選定台中園區西側的高爾夫球場及周邊土地作為擴建範圍,並於都市計畫變更審議過程中,配合環評審查意見縮減開發範圍,陸續調整都市計畫草案內容後,今年3月中提市都委會審議。 AI在今年已經成為市場上最熱門的話題,且未來不論各式終端應用都將可望導入AI,瑞昱在AI市場早已布局多年,並在近幾年將AI導入到電視、車用、網通等市場,作為訊號或是音效補償,讓效能達到最佳化,提高使用者體驗。

和碩股票: 和碩簡介

富邦投顧董事長蕭乾祥分析,美國聯準會(Fed)主席鮑爾談話牽動台美股市走勢,台股本周劇烈震盪也在預期之中,然下周指數雖可望反彈,但因季線與「萬七」之上套牢籌碼仍多,加上周KD指標疲弱、月KD指標高檔拉回,預估中期修正恐再度展開,投資人需留意。 「救世主」輝達(NVIDIA)利多不夠力,台美股市本周好戲僅演半場,專家分析,台股月線快速下彎、「萬七」套牢賣壓沉重,操作上建議以技術面為依歸,鎖定和碩、京元電子、漢翔等15檔KD指標正向、MACD柱狀體本周黑翻紅且法人逆勢力挺的「技高一籌」股,後市有望接棒表態。 和碩股票2023 在和碩方面,新iPhone預期將於本季底大量出貨,和碩共同執行長鄧國彥先前回應,「秋收是必然,只是收成好不好的問題。」鄧國彥表示,通訊業務營運起伏會比PC更大,因為客戶新產品發表就在9月,從這角度來看,和碩基本上還是有秋收,謹慎樂觀看待此事。 鴻海及和碩(4938)皆不評論單一客戶及產品;在iPhone生產方面,鴻海集團旗下iPhone生產大本營鄭州廠正在趕工,目前推出返費(獎金)至人民幣8,000元,大舉招募人力,衝刺本季業績表現。

人工智慧(AI)浪潮來襲,網通IC設計廠瑞昱(2379)(2379)不落人後,成功搭上AI商機,目前瑞昱開發的電視系統單晶片(SoC)、車用音效晶片及路由器(Router)等產品都已經全面導入AI應用,業界預期,隨著AI需求持續爆發,瑞昱在AI將可望持續瞄準邊緣運算(Edge Computing)方向開發。 和碩主要產品包括筆記型電腦、上網型電腦、桌上型電腦、遊戲機、行動裝置、主機板、顯示卡、液晶顯示器及寬帶通信產品,如智慧型手機、機上盒和電纜調製解調器。 和碩股票 從2020年第三季財報的「其他利益及損失」科目可得知,因金融資產評價收益增加,導致公司的業外收入占比跟著增加,從期末持有有價證券情形表中可觀察到,公司透過100%持股子公司昌碩科技(上海),買入合作夥伴立訊精密的股票,產生97億3,000萬元的金融資產未實現損益,100%持股公司的業外收入也會編進合併報表一同表達。

和碩股票: 遭詐騙集團冒名傳訊 和碩:將採取法律行動

中科台中園區擴建二期通過都審,台積電總裁魏哲家(2330)(2330)昨(25)日拜會台中市長盧秀燕,表達對台中市政府的感謝,以及對中科建廠的重視。 台積電的2.5D封裝CoWoS技術,是將繪圖晶片和高頻寬記憶體(HBM)放在2.5D封裝關鍵材料中介層(interposer)之上、中介層之下再放置ABF載板的封裝方式。 和碩股票2023 元富投顧總經理鄭文賢則認為,美債殖利率位處約4.2%的高位,儘管鮑爾鷹派發言讓市場感到擔憂,但考量台股已先行反應,不致於對下周造成過大衝擊,台股短線將維持在半年線至月線間波動。

和碩股票

2020年營收比重:通訊電子(手機、寬頻) 61%、資訊電子(NB、DT、MB) 13%、消費性電子(遊戲機、電視、MP3/4、電子閱讀器) 13%,其他垂直整合轉投資公司13%。 此外,通富微電先進封裝產能以先前收購超微旗下蘇州廠和馬來西亞檳城廠為主,通富微電與超微合作密切;天水華天南京廠布局AI晶片封裝、昆山廠布局矽穿孔(TSV)和晶圓級封裝等,在小晶片技術也已量產。 外資和本土投顧法人預估,台積電今年底CoWoS封裝月產能可提升至1.1萬片至1.2萬片,台積電以外供應商CoWoS月產能可到3000片,預估明年底台積電CoWoS封裝月產能可提升至2.5萬片,台積電以外供應商月產能提升至5000片。 研調機構集邦科技(TrendForce)評估,AI及高效能運算(HPC)晶片帶動先進封裝需求,輝達(Nvidia)繪圖晶片是AI伺服器搭載主流,市占率約60%至70%。

和碩股票: 鴻海傳開始在印度生產i15 和碩/緯創近期將加入

截至2021年2月17日止,和碩收盤價為75.2元,股價高於便宜價、低於合理價,目前在本益比河流圖的下區間,且殖利率有4%~5%以上,因此艾蜜莉在1月中買了一些,如果買入後股價繼續跌,我會按照買價的9折、8折、7折、6折…,分批往下買進,但請大家要記得保留部份資金,等加碼到半價以下才有閒錢可以再買。 和碩股票2023 股權結構董監事持股比例為3.9%,因為和碩2007年由華碩分拆出來,所以第一大持股股東為華碩電腦,前10大股東合計持股36.34%,持股主要集中在外資手中,占比42.3%,股價容易受到外資進出的波動影響。 和碩股票 公司簡介全球第2大iPhone代工廠——和碩(4938),資本額266億3,000萬元,是電子產品及週邊零組件的DMS(設計整合服務製造)廠商,產品包含CPU、硬碟、主機板、記憶體、液晶顯示器,還有像印刷電路板、被動元件、電源供應器、電池、機殼等。

21H1和碩雖受缺料、iPhone mini需求下修所衝擊,營運表現平淡,然21H2傳統旺季帶動出貨增溫,加以缺料持續緩解,預估2021年營收12,693億元,年減9.3%,毛利率則因面臨立訊搶單、缺料導致產能利用率下滑而受壓抑,預估毛利率3.75%,EPS 6.87元,年減11%。 營收占比最高的是智慧型手機與寬頻設備等通訊產品,占比為54%,其次為TV、遊戲機等消費性電子產品,占比為19%;受惠於新產品發表,消費性電子產品之營收較去年同期成長28%,資訊產品之營收因產品組合改變較去年同期小幅下滑5%,而通訊產品之營收則因2年間出貨時程不同,較去年同期減少16%。 此外,和碩積極投資於相關產業,透過上下游垂直整合佈局,為客戶提供一次購足的全面性服務,策略投資子公司包含景碩(3189)、華擎(3515)、海華科技(3694)、晶碩(6491),由於和碩對以上子公司具有一定控制權,因此皆列入合併報表,另投資中國代工廠立訊,評價損益列於業外投資。

和碩股票: AI長短通吃 法人搶

代工大廠和碩7月中旬兩根長黑K壓力沉重,惟近期量縮整理取得成效,技術面逐漸回春,KD指標出現黃金交叉後一周,MACD柱狀體也由負翻正,且短期均線全數走揚,外資本月來大買4.23萬張,搭配蘋果iPhone15系列新機9月發表,法人看好拉貨效應下,和碩第三季底至第四季營收將明顯成長。 大學畢業後積極自學投資理財方法,2008年開始投入股市,用自創估價法,鎖定股價被低估、年年配發股息的穩健公司買進,將180萬元本金滾成425萬元資產,實現了人生第一階段的財務自由目標。 1982年生,大學畢業後積極自學投資理財方法,2008年開始投入股市,用自創估價法,鎖定股價被低估、年年配發股息的穩健公司買進,將180萬元本金滾成600多萬元資產,著有《小資女艾蜜莉──我的資產翻倍存股筆記》、《艾蜜莉教你自動化存股──小資也能年賺15%》。 展望2021年第1季,因為是科技業的傳統淡季,市場預估營收季減約25%,除季節性因素外,美系客戶通訊產品出貨量,也會是影響營收的關鍵。 〔記者卓怡君/台北報導〕蘋果代工廠和碩(4938)今日召開法說會,去年合併營收1兆3993.3億元,年增2.4%,營業毛利496.04億元,年增10%,每股盈餘(EPS)為7.73元,年增4.5%,創近5年新高,公司預估每股配發4.5元現金股利,以和碩今日收盤價75.7元計算,殖利率約5.9%。 除了台積電,亞系外資指出,美國英特爾(Intel)、韓國三星(Samsung)等整合元件製造廠(IDM),以及半導體後段專業封測委外代工(OSAT)如日月光投控、艾克爾(Amkor)、中國江蘇長電等,也已布局2.5D先進封裝,這6家廠商在全球先進封裝晶圓產能合計比重超過80%。

從產能來看,美系外資法人分析,去年台積電CoWoS先進封裝月產能約1萬片,獨占CoWoS市場,今年包括聯電和日月光投控旗下矽品精密,逐步擴充CoWoS產能。 和碩在iPhone代工訂單雖有競爭加劇的隱憂,但一時之間代工地位仍難以被替代,在2022年iPhone全球的5G滲透率持續提高下,預期和碩2022年iPhone出貨量仍有個位數的年成長,在此穩健的基礎之上,其車用的布局仍持續擴張,長期的成長性遠優於iPhone訂單,將有利於未來和碩重拾成長動能。 和碩21Q3受到缺料的影響,營收3,228億元,季減3.8%,缺料壓抑產能利用率,使毛利率僅3.65%,季增0.08個百分點,EPS 1.00元,表現不如市場預期。

和碩股票: 童子賢:若印度鼓勵在地製造 和碩會持續投資

這邊先溫馨提醒一下:其實資金留到股價到1折是有點多了,一般我都留到5折左右,保守的話5折再往下多留一點就很足夠,多出來的資金可以平均分配到前幾批買進的股票,這樣資金效益會更好一點。 不過他一買進後,股價馬上再跌了一些…,雖然已經事前準備好要往下買到1折的資金,但看到股價下跌還是會有點猶豫,真的要繼續買嗎…等等這類的想法和聲音。 用艾蜜莉定存股估價,評估完和碩的體質後,接下來可以用「艾蜜莉定存股手機APP」進行估價,系統分別計算出3種價格:便宜價:52.2元;合理價:82.61元;昂貴價:201.41元。 篩選KD指標正向、MACD柱狀圖本周由負翻正,且法人本周逆勢加碼股,共有和碩、京元電、誠美材、日月光、漢翔、矽格、欣興、技嘉、啟碁、欣銓、大亞、志強-KY、凌陽、藥華藥、建漢等15檔入列,法人單周買超張數介於4,087~1.82萬張。 後來漫長的2年中,他只專注著自己訂下的目標,跌到哪邊要加碼、漲到哪邊要停利,不到加碼價或是停利價就不動作,平常也盡量不去頻繁看股價,把重心從股市轉移出去。

和碩股票

和碩21Q2營收2,722億元,季增25.7%、年減17%,毛利率3.6%,季減0.7個百分點,營運表現不如市場預期,主因iPhone mini需求不如預期,代工訂單動能下修,以及舊機種單價較低,致使產能使用率偏低,毛利率亦隨之下滑。 人工智慧(AI)伺服器需求爆發帶動AI通用、客製化晶片、先進封裝出貨,法人分析,晶圓代工大廠台積電在CoWoS先進封裝產能具有優勢,聯電和矽品逐步切入,中國大陸廠商未缺席。 軍工指標股漢翔法說會報佳音,受惠國防業務及全球航運市場復甦帶動,公司看好今年營收及每股稅後純益(EPS)均可望再創顛峰,加上台北國際航太展9月登場,激勵其單周股價飆漲10.24%,外資逆勢敲進6,863張。 和碩聯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英語:Pegatron Corporation),簡稱和碩或和碩聯合,是一家臺灣的電子製造公司,主要業務為開發電腦周邊、通信技術及消費性電子產品予品牌供應商,並從事計算機外圍裝置和組件的開發、設計和製造。 公司營收分析及未來展望從自結營收來看,2020年營收小幅成長,受惠遠距需求,帶動筆電、智慧裝置出貨暢旺,下半年又有PS5與iPhone 12系列加持,和碩公佈第4季的自結營收,大致符合市場預期,2020年度營收來到1兆4,000億元,年成長2.4%,連續3年突破1兆3,000億元,並改寫歷史新高。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