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發金配息10大好處2023!(持續更新)

Posted by Jack on January 29, 2020

開發金配息

從小出身貧困,國小時就開始利用暑假打工幫忙分攤家計,國中畢業展開半工半讀的生活,16歲開啟理財之路、20歲存百萬,擁有20多年投資經驗。 金控、銀行業、證券業、保險業等為政府高度管理的特許行業,其經營的成敗不但關係國家的金融穩定,更會影響廣大的民眾權益,而金管會設立的主要任務就是管理及監督這些金融相關行業的相關業務,甚至是長期發展,相對於其他行業,金融股是相對安全的。 開發金配息 開發金在2022年底之其他權益為-738億元(未實現損失),但未分配盈餘僅有+504.8億,未分配盈餘小於其他權益減項,無法分配股利。 從2022年第三季財報面來看,目前富邦金雖然虧損部位達到2,740億元,但保留盈餘高達3,961億元其實還算可以,倒是不需要過度擔心資本公積的疑慮。

開發金配息

開發金前年因為出售大樓獲利挹注,全年稅後賺350億元、EPS為2.34元,去年每股配發1元現金股利,都創下歷史新高,今年各子公司除凱基銀行獲利成長46%外,其他包括中國人壽、凱基證券獲利都衰退,中華開發資本更出現虧損。 據法說會上揭露,開發金去年底總資產3.53兆元,小幅成長2%,但受到股債評價損失影響,導致淨值大減29%,雙重槓桿比重也因此拉高至128%,超過法定的125%。 開發金法說會上,法人詢問股利發放,有關普通股股利方面,因為金管會已經鬆綁金控公司可以資本公積、特別盈餘公積發放現金股息。 開發金配息 對此黃碧玲表示,雙重槓桿比率超過上限,不影響資本公積發放股息,目前開發金有資本公積300多億元,法令上可以從這邊配息,會在4月或5月董事會討論股利發放問題。

開發金配息: 金融股營收高成長!金融股有哪些?金融股配息&殖利率整理!

檢視過去 開發金配息 16 年,只有兩年股利在 1 元以下,算是非常配息相當穩定,而最高配息在 2015 年的 1.62 元,當時股票與現金各半皆配 0.81 元,2016 年同樣股票與股息各半配發 1.61 元。 開發金控(2883)上傳2022年財報,根據其財報,攸關現金股息配發空間的未分配盈餘、其他權益等數字,前者較第3季季報上升至504億元,後者則是縮小為負738億元,股息發放還是得看可否動用資本公積而定。 開發金股東會紀念品則是風格大轉折,從去年送故宮碗的文青風,一改為工業風的不鏽鋼晶鑽杯,股東愛不愛有待後續觀察。 從當下殖利率來看,很多金控股的殖利率不到5%,雖然永豐金因為3/15股價下跌而進入5%的範圍,但以此推算出來的股息數據僅是預估值,並非公司公佈的消息,以今年前兩家公佈(玉山金、國票金)的慘烈消息來看,今年實在別報以太大的樂觀態度。 2.另外一檔是吃下中壽的【開發金】,去年整個業績和股價漲幅都大噴發,EPS來到2.34元的當下,以過去數據配發六成左右來看,現金股息破1元應該是沒問題,如果股價在20元以下,殖利率都還有5%以上。 台新金未調整盈餘分配率的總股息為0.8元,保守調降盈餘分配率之後是0.76元。

開發金配息

再來看看近期股價走勢,玉山金才在2023年2月20日晚間宣布衰退的股利政策,收盤價還停在26元,結果隔天馬上就跳空向下翻,掉到24.75元、下跌4.81%,從強勢站上五日均線到月線防守有困難。 無論是長天期還是短天期,只要是美國發行的公債,其實都很「安全」,面臨倒債的風險幾乎為零,投資學上也將美國十年期公債殖利率視為「無風險利率」,是不用承擔風險就可以獲得的報酬。 舉例來說,假設我現在滿手開發金又不想停損,但又覺得想平衡投資產業,可能會選擇0056主力成分包含電腦族群及半導體族群來搭配,這樣我就等於同時擁有三種族群在手,也能做到產業分散的投資效益性。 開發金(2883)目前的股利政策是 一年配股配息 1 次,到目前為止已經連續 -1 次有發放股利,累積連續配息合計為 0 元。 像是週一(8日)開發金出現失望賣壓後,十之八九會有想「逢低存股」的大量買盤,但由於未來景氣不確定性高,所以那些不顧風險想存的人就讓他們去存,不想承擔中長線風險的投資人就可以根據型態賺價差走人,等到景氣確定觸底再存也不遲。 最可怕的是,當時還有不少人號召大眾一起存開發金,準備靠配息過日子,假如真的從高點存到現在,未來一兩年的日子或許只能過得很拮据,甚至會因為缺錢被迫殺在低點,這就是我時常提醒大家的「存股風險」,無腦存股就可能讓自己虧得不明不白。

開發金配息: 開發金2883

但在這情況下,公股行庫的表現算還不錯,尤其兆豐金、第一金與合庫金的下跌幅度少於兩位數,是整個圖表中的小亮點。 然而放眼望去,其他公司都是降幅超過兩位數,最慘烈的是國票金,降幅達70%。 首先我們先來看這位網友當時買20元開發金的位置,直接拉開日K線圖來找找,結果不看還好,一看也讓我覺得厲害,因為他買進的時機正好是2022年4月份,還是近1年來的高點,加上那正好是Fed啟動升息前的1個月。

原本在1-11月的EPS累計上有0.55,本來跟去年相比期年增減率已經滿慘,在12月自結盈餘更是壓死駱駝最後一根稻草,祭出-0.44(元/股)的成績...。 以往年的EPS與股利政策來看,最近一次2016年就曾經發生EPS成績不佳導致無法配息配股的結果,再往前推則發生在2012年,大致上可以推理出只要EPS在1.0(元/股)以下,股息股利都發不大出來。 已經滿多存股同好是以第1點來預估股利政策,每個人都有各自看法,大家不妨多方比較多加參考,此外我依照2022年預估結果來看,好像沒有到很準(可能我不適合這種方式),故這次預估幾乎沒用到第1點,反倒會以第2點與第3點來著重。 金融股在台灣一直被視為是領息投資的標的,因此除了觀看景氣導致台股來回震盪之外,個股在公布配息不如預期之際,股價或許面臨失望性賣壓,然而股價跌到某個程度,當合理殖利率浮現之際,股價可能就會有撐,因此,若股價是這個原因導致低跌,或許也可以注意買點機會的出現。 京城銀則是因為2018與2019年有放款大同集團華映、綠能,後因其破產呆帳而股價大跌,不過近期京城銀被列入ETF元大高股息(0056)(0056)成分股當中,所以股價最高已經快回到40元大關。

開發金配息: 金融股配息預測》2023年14檔配息預估全公開!「這8檔」有望配1元以上

第一金未調整盈餘分配率的總股息為1.26元,保守調降盈餘分配率之後是1.2元。 永豐過去一年表現算是不錯,而高層也表示盡量達到配發率六成的目標,於是以60%的盈餘配發率來算恰巧就是0.83元。 新光金未調整盈餘分配率的總股息為0.03元,保守調降盈餘分配率之後是0.02元。 若往回推十年來看,新光金現金配息多落在0.2元~0.4元左右,且有一年不配息,有兩年低於0.1元,即2014年的0.06元與2013年的0.03元。 再到更上古的11年~14年之間,連續四年沒有配息,聯想到之前新光高層說過配息有困難,所以今年不配發似乎也是個選項。

國泰永續高股息ETF(00878)上週(8月16日)除息,每單位將配發0.35元創上市以來最高,並於8月18日盤中完成填息,用時3天。 依集保資訊,目前00878上周五股民已突破107萬人,來到1,071,474人,顯示市場交投仍火熱,許多投資人除息後持續進場佈局,使投資人數單周再度大增。 開發金配息 1.烏俄戰爭開打,歐美西方聯盟用金融工具來制裁俄羅斯,使得俄羅斯股匯市除了重貶之外,股市暫停交易,還不允許外資抽身。 不過這些數字對於壽險龐大的投資部位而言實屬小部份,雖然會痛,但不用過於擔心。 不少金控的股價在去年的下半年開始往上衝,很多家的股價都脫離過去幾年大家認知的範圍。 而玉山金和兆豐金在業績普通的狀況下,股價也隨之上漲,然而此狀況有反應出本益比偏高的狀況,分別是玉山金20.07、兆豐金20.56,這些數據也和他們自己過去幾年相較高上許多,我會避免在這樣的數據下進行加碼。

開發金配息: 玉山金公佈股利!存股變存骨?玉山金股價重砍 5%

再到更上古的11年~14年之間,連續4年沒有配息,聯想到之前新光高層說過配息有困難,所以今年不配發似乎也是個選項。 元大金:元大金未調整盈餘分配率的總股息為1.05元,保守調降盈餘分配率之後是1元。 開發金:開發金未調整盈餘分配率的總股息為0.57元,保守調降盈餘分配率之後是0.54元。 2022年獲得1元現金配息乃年增破1.5倍的2.34元EPS所致,然而如今EPS跌到低於1元的狀況,若回到配發0.5元左右的現金股利應該不令人意外。 華南金:華南金未調整盈餘分配率的總股息為1.06元,保守調降盈餘分配率之後是1元,差異性不大,但保守起見以1元為主要假設。

開發金配息

兆豐金(2886)將配發股利 1.32 元,包括現金股利 1.24 元及股票股利 0.08 元,現金殖利率約 3.16%。 玉山金 7/27 除權息,參考價 25.8 元,盤中最高 26.05 元,上漲 0.25 元,完成 0.19 元的填息,整體填權息幅度為二成左右。 開發金去年股東會紀念品是六只故宮花鳥碗,因為看起來高貴典雅、物超所值,在各家上市公司紀念品中相當特別,因此非常受到80多萬股東青睞,到股東會當天還有很多小股東大排長龍等著換紀念品。

開發金配息: ( 開發金 股利政策

但如果公司發更多股息給股民,造成資金靈活性限制,最終影響的也是股東未來的權益。 對於領息策略來說,有些人在去年底就開始布局,有些人會選擇EPS更明朗的時候再進一步加碼。 最近金控終於公佈2021自結EPS,就算跟最後的年報有所出路,差距也不會很大,一般而言我們就此先論定這樣的結果。 7月下旬開始,雖有部分科技股法說會持續挹注市場利多,但在股價漲多下,行情開始翻轉直下,陸續跌破萬七、季線等重要關卡後,又失守重要的頸線支撐,拖累金融等族群股價同步下跌。 台股自8月科技股法說以來,行情直直落,接連失守萬七、季線等大關。 截至8月底,富邦金(2881)(2881)、國泰金、開發金等「大咖」將陸續舉行新一輪法說會,市場寄望可為多頭注入強心針,帶動行情止跌反彈。

開發金配息

回顧元大金這3年來的盈餘分配率都以在6成以上,公司在2019年之後配息也開始朝向現金+股票達1元以上的目標前進,因此我認為這次預估的1元應該會達標。 華南金未調整盈餘分配率的總股息為1.06元,保守調降盈餘分配率之後是1元,保守起見以1元為主要假設。 在現金股票比例上分為兩個版本,第一個是在財政部預算書上看到政府期望可以拿到0.5元現金,因此估計股票發放0.5元,華南金在2020年和2021年也曾出現過現金股票各半的狀況。 第二個版本是去年現金股票比重約7:3,因此表中列出現金0.7元+股票0.3元的版本。 合庫金:合庫金未調整盈餘分配率的總股息為1.23元,保守調降盈餘分配率之後是1.2元。

開發金配息: 開發金2022年報每股淨值大回升至11元 將恢復信用交易

受到股債以及防疫險衝擊,14家金控股去年營運大受影響,今年會怎麼配息,成為存股族心中最大疑問。 開發金配息 存股達人Andyworld在「AndyWorld理財記事簿」部落格中依照過去3年平均盈餘分配率、採保守下修方式及金控高層、政府官員談話推測,得到數據結果,並且詳細說明推測原因,最後再總結買進時間點,提供投資人參考。 兆豐金:兆豐金未調整盈餘分配率的總股息為1.11元,雖然保守調降盈餘分配率之後是1元,但兆豐金發放1元已經是2011年的事情了,當時為現金0.85元,從2012年之後就是1.1元起跳。

金融股在臺灣一直被視為是領息投資的標的,因此除了觀看景氣導致台股來回震盪之外,個股在公佈配息不如預期之際,股價或許面臨失望性賣壓,然而股價跌到某個程度,當合理殖利率浮現之際,股價可能就會有撐,因此,若股價是這個原因導致低跌,或許也可以注意買點機會的出現。 去年開發金股東權益報酬率,較前年從14%下降到6.5%,平均資產報酬率從1.4%為0.5%。 展望2023年,總經理龐德明法說會致詞時說,去年市場比較波動,但開發金維持穩健收益,今年市場仍具挑戰,但今年有新工具,加上團隊經營更專業有經驗下,「2023年會更加亮眼」。 開發金控(2883)(2883)今天下午召開董事會,討論去年盈餘分派,結果決定不發放股利,這也是近11年來首次股利掛零。 其實從成分股組成就能找到端倪,目前持股最大的比重是電腦及週邊設備業,最近電腦業狂漲你也知道的,第二大的則是金融股,其實前陣子還沒公佈金融股配息之前也是一直上漲,總而言之,00878成分股持續受到三大法人追捧,也帶動這些族群拉高淨值成長,因此00878表現才逆勢抗跌。 至於0050當然不用多說,持股超過四成台積電大家也很清楚,下跌最多當然是因為半導體拖累。

開發金配息: 金融股無法配息?評比定期定額人氣最旺的玉山金、兆豐金、富邦金、元大金,怎麼調整投資策略?

據14家金控9月底數字,僅剩第一金維持正數,其餘13家金控全盤墨,又以5大壽險金控虧損衝破千億元、虧最兇。 金控主管坦言,當其他權益轉為負數,依規定,就需提列同數額的特別盈餘公積,類似「提存準備金」概念,直到其他權益轉為正數才能「沖回」,避免公司「虛盈實虧」亂發股息。 扣除與富邦金合併的日盛金外,據14家金控財報,今年前9月淨值已蒸發1.47兆元或31%、僅剩下3.22兆元,主因是今年來股債崩跌,造成金融資產帳上未實現損失擴大,影響淨值項下「其他權益」會計科目從去年底3221.8億元,一口氣轉為虧損1兆2345億元。 民營金控代表,連續13年配發現金股利,近5年平均現金股利為0.56元;連續7年配發股票股利,近5年平均股票股利為0.37元,合計近5年平均股利為0.92元。 官股金控代表,連續19年配發現金股利,近5年平均現金股利為0.53元;連續15年配發股票股利,近5年平均股票股利為0.43元,合計近5年平均股利為0.96元。 這件事情留給公司高層來擔心就好,我們是相信經營者的能力,才選擇投資這家公司。

開發金配息

合庫金(5880)董事會決議配發 1 元股利,其中,分成以盈餘分配的現金股利 0.12 元、以資本公積發放的現金股利 0.38 元,最後是用資本公積轉增資配股 0.5 元,合計 1 元股利(現金股利 0.5 元 + 股票股利 0.5 元)。 合庫金已連續 12 年發放股利,配息穩定,過去 6 年平均股利都有 1 元以上,去年雖然盈餘減少 1.86%,但仍是公股獲利王,更配出 1.3 元股利(現金股利 1 元、股票股利 0.3 元)。 開發金在20日董事會決議通過2022年財報,顯示開發金去年期末總淨值較去年第3季底大幅回升了402.2億元,使得總淨值重返2,000億元大關以上,為2,086.6億元,每股淨值重返票面達11元多,信用交易恢復在望。 之後開發金陸續上傳去年年報,核心子公司中目前僅剩中壽(2823)尚未上傳。 盈餘分配率有人會取十年、五年、三年的平均,或者更簡單的是直接參考去年的數值。

開發金配息: 《2023/112年》開發金( 現金股利每股配發0元,除息交易日,發放日

擁有87萬股東的開發金(2883)今(23)日下午舉行法人說明會,由總經理龐德明主持。 財務長黃碧玲回覆,目前開發金有資本公積300多億元,可從中間來配息,交4或5月董事會討論決議,龐德明補充股利還是會採穩定配股策略,但特別股方面,受市場波動影響,且法令上只能透過盈餘上發放,無法適用公積發放,今年恐怕沒有股息可領。 就如同在上一段的文章內容所說,2022年的金控股獲利大衰退,因此在附表二之中,所預估的現金股利也較過去為低,如果各家金控沒有額外利用保留盈餘或是資本公積來增加股利,今年的現金股利殖利率,的確有一點不吸引人。 開發金配息2023 不過沒有關係,我們就從現在推估出來的數字來做分析,如果有額外的股利,那就算是多出來的啦。

  • 去年因股債評價損失、獲利腰斬的開發金開出第一槍,對外宣布今年特別股不配息,普通股仍考慮配息,開發金乙特股價今(24)日盤中最低一度來到7.6元,重挫5.1%,開發金股價則小跌。
  • 最可怕的是,當時還有不少人號召大眾一起存開發金,準備靠配息過日子,假如真的從高點存到現在,未來一兩年的日子或許只能過得很拮据,甚至會因為缺錢被迫殺在低點,這就是我時常提醒大家的「存股風險」,無腦存股就可能讓自己虧得不明不白。
  • 老牛提供2家優質候選人:官股金控代表-華南金、以及民營金控代表-台新金。
  • 至於原本就有辦法配息的富邦金(2881)、元大金(2885)、第一金(2892)、兆豐金(2886)、中信金等 5 家,市場預估再多拿資本跟法定公積去加發股息的機率可能較低。

所以我們在判斷估價方法時,就要考量其獲利模式的特性,採用合適的估價法。 目前台灣發行的特別股皆為可回收的永續特別股,當約定收回期限日到達時,發行公司隨時都可以依照原發行價格收回全部或是部分特別股。 台股今年來科技股展現許久未見的吸金能力,帶動市場成交比重維持在七成之上,金融、傳產等非電族群則備受壓抑。 以上內容僅作參考,不作為任何投資建議,投資人應謹慎評估投資風險。 美債殖利率飆升,創下十多年來新高,造成債券市場跳水,熱門美債ETF標的00679B(元大美債20年)淨值上周摔破30元關卡,股價連續走跌多日,今(22)日午盤前股價最低來到30元,創掛牌後新低價。 開發表示,合併中壽後,開發金總資產達到 3 兆 4,586 億元,年增率為 2%;其中,子公司中,資產最大的還是中壽的 2 兆 3,060 億元。

開發金配息: 開發金配息掛蛋,改存ETF拚逆轉?一圖看他跟0050、0056、00878績效誰給力

勞動部今(22)日證實,攸關勞工權益的基本工資審議委員會確定將於9月8日上午10點召開,預料將朝調高基本工資的方向執行,產業界目前可接受漲幅多在2%至3%間,最終拍板結果仍待會議確定。 金管會銀行局副局長童政彰今(21)日表示,併購第一天就湧進9萬通電話,也替星展銀說話「過程本來就不容易」。 綜觀如此,但跟上個月相較之下,還是有進步的金控公司,分別是:元大金、兆豐金、台新金、永豐金、中信金、日盛金與合庫金。 接觸了指數投資,再把自己的績效和一些指標性的指數比較之後,就可以得到自己主動選股的績效,是否優於大盤指數。 我不否認有些人天賦異稟,每年都能打贏大盤,有著和股神巴菲特相同的能力。

開發金配息

資本適足率》8%以上較佳「資本適足率」數值愈高代表風險承受力愈強。 從表2中可發現,這4檔全數及格通過,顯示財務上皆頗為健全,都有高於8%以上(13%~15%)的水準。 用「存股領息」的方式來創造金流,是當今存股派的主流之一,對金融存股族來說,最重視的不外乎就是「穩定配息」。 不過自2008年金融海嘯以來,台股多頭格局至今也走了逾10年,在這樣的環境下,配息中斷的難度較低,也較難看出單一金融股的配息穩定度差異及表現。 三是每年除權息前一個月:不少人喜歡在除權前大約一個月布局,股價越接近除權日期,股價會逐漸走高,通常除權前幾天會是當年度高點。 如此操作目的有二,第一個目的是,不想讓資金鎖在金融股太久:為了讓資金的效益放大,就會賣金融股,將資金轉去其他類股操作,進行大約一季的衝浪。

開發金配息: 比去年好!王道銀配每股現金股息0.38元 殖利率3.7%

在現金股票比例上分為兩個版本,第一個是在財政部預算書上看到政府期望可以拿到0.5元現金,因此股票就發放0.5元,其實2020年和2021年也有過現金股票各半比例的狀況。 第二個版本是去年現金股票比重約7:3,因此表中也列出現金0.7元+股票0.3元的版本。 這段我很直觀用過去3年的盈餘分配率換算出3年平均盈餘分配率,再用2022年度的EPS乘以3年平均盈餘分配率,就會得出一個配息數據,我稱之為總配息,因為這個數據可能是現金股息加上股票股息的結果。

  • 兆豐金未調整盈餘分配率的總股息為1.11元,雖然保守調降盈餘分配率之後是1元,但兆豐金發放1元已經是2011年的事情了,當時為現金0.85元,從2012年之後就是1.1元起跳。
  • 第一金是2022年唯一正成長的金控公司,受到許多股民的關注。
  • (2) 《可累積以或非累積》如果當年度公司沒有足夠盈餘可供分派股利,其股利可累積至有盈餘年度一次發放,則為可累積特別股,且若這些積欠累積股利未發放前,則不能支付普通股股利;反之則屬於非累積特別股。
  • 接著,我們取個稍微保守的心態,也就是從三年平均盈餘分配中把小數點去掉,但是包括富邦金、國泰金和開發金這三家,因為外界給予很高的評價,數據上也有很突出的表現,所以把這三家的數據稍微提高。
  • 金管會三月時宣布金融業委外辦法大鬆綁,原本預計九月放行,提前至八月即可上...
  • 另外,國票金若加計股票股息的話,殖利率有達7%,但是上述有提到,國票金目前的累計EPS相較去年衰退70%,若想賺股息的投資朋友,要注意一下未來的業績發展方向。
  • 上一篇我們整理了14家金控的年度業績(詳閱:2022十二月金融股追蹤筆記),現在就利用年度EPS和三年平均盈餘分配率來進行2023年的股息預測。
  • 不過元大金獲利持續成長,優異的盈餘表現不僅讓他順利填息,利息也逐漸成長。

另外,剛好合庫金屬於官股(按:官方持股,股東為國營事業、中央投資機構或政府機構)、玉山金屬於民營;前者較安全穩定,後者相較獲利能力佳,也算是平均風險,更是我一開始設定投資組合就考慮到的。 累積張數:定存股的意義,是讓它們的股利,成為你的被動收入,也就是靠這些富爸爸給你的零用錢,就足以支應你的日常支出。 而我們的目標,是累積300張以上的金融股,讓每一年度發放的股息,足以因應你每天的開銷。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