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詠淨值7大優點2023!(持續更新)

Posted by Eric on October 5, 2021

聯詠淨值

放眼後市,法人提出,大陸軟板廠市占率增加與Android陣營智慧機滲透率趨勢下,AMOLED DDI為明年主要成長因子,聯詠仍為DDI領域中首選個股。 台股焦點圍繞人工智慧(AI)族群,不少電子次族群相對缺乏關注度,然股價恰好可以趁機整理,投顧研究機構指出,面板驅動IC(DDI)指標股聯詠(3034)、瑞鼎(3592)長期成長動能無虞,並不悲觀看待後市。 上市櫃公司第2季財報公布後,臺灣證券交易所、櫃買中心今(21)日公布上市櫃公司每股淨值資料符合應暫停及恢復融資融券交易名單,聯合再生(3576)、金橋(6133)等七家上市櫃公司因每股淨值低於票面,22日起應暫停融資融券交易。 美系外資針對DDI(驅動IC)產業釋出最新研究報告,認為整體消費市場疲軟,加上產業競爭加劇,對於多數DDI廠來說都是負面考驗,以指標廠聯詠(3034)來說,維持中立評等,給予目標價399元。

展望2022年,中、韓系客戶8K4K 產品進入量產,加以4K2K SOC 出貨增加,預期TV Controller出貨量顆數將繼續增加,IP Camera、車用、安防及高解析NB T-CON出貨也成長,惟整體SOC產品線的成長性仍受限於產能。 WFH(在家工作)需求持續,中國品牌為搶奪華為空出的市占而積極拉貨,且廠商的拉高庫存水位已成常態,但晶圓代工廠擴產有限,導致產能供不應求,業界預期8吋及12吋產能吃緊狀況至少將延續到年底。 聯詠21H2產能可多於21H1,但仍難滿足訂單需求,目前聯詠正與上游協商2022年產能規劃,預計2022年可能產能增幅仍有限。 在需求維持且產業進入旺季,預期各產品線都會成長,成長率都有20%以上,因此聯詠對21Q2營收財測為 億元,QoQ+25-28%,預期毛利率45-48%,營益率為29-32%,大幅優於市場樂觀預期。

聯詠淨值: AI 股靜待 Nvidia 財報出爐 這檔盤中振幅逾11%

考量聯詠2021年具備強勁的營運成長動能,建議待系統性風險降低,股價拉回後呈現築底不在破低後,建議可偏多因應,預期後續有望回到2021年PER 8- 11倍間震盪。 大陸房地產「亮黃燈」下行風險愈來愈高,金管會昨(22)日公布壽險業、證券業、投信基金對大陸房市曝險共102.3億元,若剔除國人投資的投信基金,就近日碧桂園、恒大、SOHO中國等三大雷區,除券商有1,977萬對碧桂園曝險外,恒大與SOHO中國全身而退。 在晶圓代工與封測方面,包括半導體分析詹家鴻、科技產業分析師劉勁甫等認為,儘管第2季曾一度出現急單,但這也反映了對終端需求的不確定性。 公司以大尺寸驅動IC為主,僅次於奇景光電與三星電子,2020年前三季聯詠在顯示器驅動IC領域的全球市佔率22.2%,位居第二。 主要客戶包括友達(2409)、群創(3481)、京東方、華星光、三星、LG等。

聯詠淨值

4位今年投資績效亮眼、身價億元的投資贏家,在此分享他們目前的台股看法與觀察標的。 聯詠2022年希望增加車用、工控用、OLED等相關高毛利率的產品比重;在TDDI產品方面,增加120Hz高刷新率等高規、高附加價值的TDDI產品,以維持公司整體毛利率在50%的高檔水準。 目前赴陸設子行者,包括富邦金設有富邦華一銀行、永豐金設南京子行、國泰金設上海子行、玉山金設深圳子行,另中信銀也有對陸不動產曝險。

聯詠淨值: 中國恒大爆財務危機 監委要查對我國金融產業有無影響

至於OLED DDI,相信市場低估了來自大陸的競爭和來自大陸面板客戶的壓力,第四季定價壓力恐持續。 金管會對此表示,先前即以「掌握曝險、強化風管」為兩大主軸緊盯銀行的曝險變化,以及相應的風控策略。 此外,國銀在大陸的曝險部位持續創新低,今年第二季,授信投資及拆借的總曝險部位一點○一兆元,占淨值比百分之廿三點九,創歷史新低。 監察院昨天表示,中國大陸多家房地產業爆發財務危機,監察委員林文程、賴振昌、施錦芳申請自動調查,調查對我金融產業的影響程度及範圍,我政府是否採取預防管制措施。 大陸房地產「亮黃燈」下行風險愈來愈高,金管會昨(22)日公布壽險業、證券業、投信基金對大陸房市曝險共102.3億元,若剔...

  • 華南金表示,目前有異常狀況的只有3戶,僅1.14億元,企業已向銀行作債協重整。
  • 2021年新冠疫情延續,21H1面板產業在WFH(遠距上班)商機下大幅成長,而全球狂缺晶片,2021年晶圓代工、封測等成本持續調漲,也讓驅動IC在一年內多次漲價,在漲價效應推升下,聯詠2021年獲利呈現大好光景。
  • 公司以大尺寸驅動IC為主,僅次於奇景光電與三星電子,公司在顯示器驅動IC領域的全球市佔率近30%,位居第二。
  • 在需求減弱,加以中國面板新增產能的逐漸開出,預期面板產業高峰已過,2022年面板報價將回歸正常淡旺季表現。

2021年新冠疫情延續,21H1面板產業在WFH(遠距上班)商機下大幅成長,而全球狂缺晶片,2021年晶圓代工、封測等成本持續調漲,也讓驅動IC在一年內多次漲價,在漲價效應推升下,聯詠2021年獲利呈現大好光景。 美系外資表示,就DDI產業來說,前消費者需求仍然疲軟,與市場對下半年復甦的預期形成鮮明對比。 尤其,聯詠稱PC業務第三季將出現最大缺口,這將影響LDDI(大尺寸驅動IC)的定價前景,聯詠預估下半年定價恐下降5~10%。 聯詠2021年獲利暴增,主要受惠兩大產品線價量齊揚的浪潮,其中智慧手機用的TDDI產品,因缺貨嚴重,報價連續幾季大漲;大尺寸驅動IC因面板產業明顯復甦,報價擺脫過去不合理的低檔區,大幅調漲。

聯詠淨值: 漲價效應帶動2021年營運躍進,上修聯詠營收獲利預估:

而頎邦與南茂(8150)(8150)在第2季季中下調5%的後段服務價格,鑑於客戶對於降低IC價格的壓力,加上陸廠中芯國際等對毛利率及晶圓價格前景來看,兩位分析師預期DDI晶圓代工價格將於今年下半年下跌,景氣動能難以在第3季持續。 摩根士丹利(大摩)研究團隊指出,面板驅動IC(DDI)產業由於受到消費者需求疲弱,加上市場競爭加劇,對供應鏈發展不利,因此抱持保守態度,並直指相關台廠中,包括世界先進(5347)(5347)、力積電(6770)(6770)、頎邦(6147)(6147)等均面臨更大的下行風險。 隨LCD TV朝向大型化,加上解析度提升,使用驅動IC的顆數將隨之成長。 不過受到終端需求低迷影響,面板報價自8月起出現快速修正,隨著面板廠減產救市,11月大尺寸面板報價跌幅已見收斂。

預估2022年營收1409.86億元(原預估1313.50億元),YoY+4.09%,稅後EPS 59.45元(原預估52.68元)。 面板顯示驅動晶片廠商合肥晶合預計由目前的12吋廠月產能4萬片,年底再擴充6萬片,總產能達到10萬片,年底產能擴張將達1.5倍,讓市場出現2H21 供需恐緩解,漲價恐趨緩的疑慮。 然而新廠初期良率仍是主要產出的問題,且美中貿易下,合肥晶合面對的地緣政治與中國芯片國產化任務,仍將左右客戶投片意願,在新冠疫情下WFH、宅經濟盛行,車用、平板電腦、NB、TV等需求仍強,且民眾生活模式改變,預期趨勢將維繫,對相關元件的需求增加。 而手機雖有疫情影響需求與重複下單的疑慮,但隨著全球疫苗施打率提高,將可大幅減少疫情對全球需求面的衝擊,且目前長短料議題中,驅動IC與電源管理IC(PMIC)最缺,預期供應吃緊現況仍難緩解,報價上漲將可帶動營收貢獻年增逾6成。 受到非蘋智慧手機出貨成長動能趨緩,加上淡季客戶庫存調整的影響,聯詠驅動IC產品線營收將會小幅下滑,系統單晶片的需求相對有撐,預估2022年第一季營收與前一季約略持平,毛利率在晶圓代工與封測報價調漲,成本增加的影響下,公司希望藉由調整產品組合,以維持毛利率在50%以上的高檔水準。 WFH成為常態,NB、電視、平板電腦等相關需求增加,但晶圓代工產能供不應求將延至年底,推升產品報價,公司將可挑單生產,有助獲利改善,並帶動大尺寸DDI及SOC市占率及出貨量。

聯詠淨值: 【研究報告】聯詠( 漲價效應旺到年底,然系統性風險恐拖累短期股價

預計OLED TDDI新品21Q3送樣,2022年進入量產,OLED屏下光學指紋辨識IC預期最快將在21Q2量產,而整合指紋辨識及TDDI的三合一晶片亦完成設計定案,後續將視面板廠的量產進度,至於Mini LED 背光與顯示器驅動IC相關產品已進入量產,惟佔整體營運比重仍低。 李耀卿說明,華南金對大陸風控一向在策略上採取比較保守,並以服務台商為主要策略,對大陸本地企業曝險不會太大,而大陸不動產占國內生產毛額(GDP)偏高,占27%。 對此,華銀副總江景平表示,大陸內部除了不動產市況惡化,包括開發商也接連出現資金問題,華銀在新的授信案,會評估四大重點,包括必須是台資集團在台灣有母公司、該業別的產業景氣,和國內業務往來關係、擔保情況。 投顧研究機構初步評估,瑞鼎2024年市占率仍可維持在5%~6%,預估今、明年AMOLED智慧機DDI出貨量年增6%與27%,基於下半年營運逐步復甦,且正向看待AMOLED DDI與車用DDI長線成長動能,法人對後市中性偏多,惟提醒目前評價尚屬合理,可持續觀察。 聯詠SOC產品佔營收比重約1/3,主要為TV SOC,其次為安防SOC及POWER。

聯詠淨值

彭文正質疑判決遭政治干預,侵害他的訴訟權、名譽權,向張詠惠求償新台幣200萬元,並於三大報頭版刊登道歉啟事1日。 針對高齡金融信託服務,第一銀行今日指出,目前已有267位行員取得高齡金融規劃師認證,近兩年也舉辦上百場信託講座,參與人數... 將來銀行今天舉行股東臨時會及董事會,通過辦理減資及以私募方式辦理普通股現金增資案,預計先減資新台幣26.43億元,並以原...

聯詠淨值: IC設計第3季恐旺季不旺 面板驅動IC廠展望保守

對於相關廠商的影響,其中世界先進除面臨需求疲弱外,大陸市場競爭的高風險,恐將對其造成壓力,詹家鴻並預期未來九個月內,該公司產能利率用將不及65%;而分析師吳昱叡認為力積電也面臨相類似的狀況。 在IC設計領域,科技產業分析師顏志天認為,與市場預期下半年景氣將復甦相反的是,由於消費者需求依然疲弱,特別是聯詠(3034)(3034)預期第3季PC業務將出現明顯的滑落,這將影響下半年LDDI(大型面板驅動IC)出現5%-10%的跌價。 聯詠為台灣第二大IC設計公司,隸屬聯電集團,從事產品設計,研發及銷售。 主要產品為全系列的平面顯示螢幕驅動IC,以及行動裝置及消費性電子產品上應用之數位影音,多媒體單晶片產品解決方案,近年切入手機In-Cell(內嵌式觸控技術)面板用TDDI(顯示觸控整合型晶片)以及OLED DDIC(顯示面板驅動IC)為主要動能。 SOC產品佔營收比重約1/3,主要為 TV SOC,其次為安防SOC及POWER部分。

聯詠淨值

公司以大尺寸驅動IC為主,僅次於奇景光電與三星電子,公司在顯示器驅動IC領域的全球市佔率近30%,位居第二。 華南金表示,目前有異常狀況的只有3戶,僅1.14億元,企業已向銀行作債協重整。 至於在大陸的不動產放款,華南金指出,目前大陸分行的不動產放款僅3戶,金額新台幣4.7億元,均為台資集團背景,履約也正常,而且均以商業大樓或企金用不動產為擔保。 華南金控今日召開法說會指出,華銀7月底的大陸曝險僅新台幣135億元,占淨值比重6.7%,全體國銀中僅次於台灣銀行,而且已要求在陸分行,對陸資企業授信案暫緩承作,只承作台商集團授信,並且還要進而評估考慮產業前景。 大尺寸驅動IC佔聯詠逾3成的營收,公司LCD TV出貨成長已趨緩,目前大尺寸55吋以上都是4K2K。 另外,TDDI需求依然疲軟,部分原因是OLED,即使到第四季度,也恐有更大的定價壓力。

聯詠淨值: 漲價效應令聯詠21Q1業績優於預期:

至於OLED DDI,由於市場低估來自大陸的競爭與壓力,第4季價格將持續承壓。 受限晶圓代工產能不足,目前中小尺寸的OLED DDIC與車用TDDI供給仍吃緊,雖2022年晶圓代工產能增加有限,聯詠憑藉母公司聯電的產能奧援,2022年中小尺寸驅動IC將有新增產能,預期小尺寸驅動IC出貨略增,聯詠的部分產品也會跟客戶溝通調整價格。 美系外資表示,聯詠、奇景光電對於第三季均釋出保守財測,而大陸DDI代工廠的產能也在持續增加,預計隨著下半年需求復甦放緩以及DDI晶圓供應增加,預估DDI供應鏈可能面臨日益增加的定價壓力和潛在的去庫存,有鑑於利用率(UT)和定價較低,這恐會對生產商產生更大影響。 瑞鼎第二季營收季增30%,優於其他台系DDI同業,除TV、IT面板DDI需求回溫,AMOLED DDI拉貨亦有所回升,主要受惠於陸系智慧機持續導入軟板OLED,預期此動能將續至下半年,第三季、第四季營收季增1%與11%。

聯詠成立於1997年,為台灣第二大IC設計公司,全球驅動IC市占率約26%,在智慧手機TDDI的市佔率約40%。 中小尺驅動IC方面,目前手機TDDI市場已趨向飽和,預期聯詠2022年成⾧空間不大,而車用TDDI訂單動能將延續至22Q1,隨車用螢幕朝向12吋以上的螢幕發展,車用主機導入觸控功能的滲透率增加,加上電動車趨勢,2022年出貨量將可增加。 OLED技術門檻高,5G手機換機需求頗大,且高階機種採用OLED面板比重漸成趨勢,讓OLED驅動晶片需求明確。 隨著蘋果、三星等大廠在擴大導入OLED面板於智慧型手機上,進而激勵其他品牌跟進,讓OLED需求逐年成長,研調機構TrendForce預期2022年AMOLED面板在手機市場滲透率可望提升至45%。 聯詠2021年獲利創新高,全年EPS高達63.87元,儘管獲利高峰出現在2021年第三季,市場對驅動IC廠商的未來獲利預估相對保守,以市場預估聯詠2022年的EPS約60元,目前本益比不到8倍。 聯詠過去的配息率約7-8成,以此推估,聯詠的每股現金股息將超過45元,股息殖利率約10%,高殖利率概念股為該公司今年最大的投資亮點。

聯詠淨值: 現金股利評估

投信基金則是有60檔基金、6.9億元投資到碧桂園,另有14檔基金、0.53億元投資到恒大集團、SOHO中國則沒有基金投資。 保險局副局長蔡火炎說,截至6月底統計,壽險業投資大陸房地產共21億元,其中債券9億元、股票12億元,但對碧桂園、恒大、SOHO中國全都是零。 央行今日公布7月本國五大銀行的新承作放款利率及放款概況,其中除了新增房貸受到青安新制在8月上路的影響,因而月減2.3%之... 摩根士丹利證券(大摩)出具最新「亞洲科技」報告中指出,隨著9月繪圖處理器(GPU)與伺服器開始大量出貨,加上輝達(NVI...

聯詠淨值

儘管美國公債殖利率攀升至16年來新高,科技股走強為周一美國股市提供支撐。 即將於本周公布財報的輝達(Nvidia)大漲,那斯達克綜合指數也受激勵漲逾1%。 台股今天量縮小漲0.18點,外資賣超仁寶1.1萬張數多,另因盤後鉅額交易買進長榮航新台幣113.89億元,使外資買超長榮... 至於每股淨值回復至票面以上,應恢復融資融券交易的上市公司有兩家,分別是聚亨(2022)、太極(4934);上櫃公司包含迎輝(3523)、華容(5328)、松普(5488)及富旺(6219)等四家,股票自22日起恢復融資融券交易。

聯詠淨值: 外資盤後鉅額交易113億溢價大買1檔 證交所更新買賣超金額「黑翻紅」

受漲價效應挹注,毛利率提升至43.64%,營業淨利72.11億元,OPM 27.35%,其中來自業外的收益7,569.00萬,稅後淨利58.75億元,稅後EPS為9.65元,獲利表現大幅優於預期。 法人說,據各金控揭露,其子銀行赴陸設子行者,有較高的大陸房地產曝險,每家銀行對大陸房地產放款約百億元,占該金控淨值約2至7%左右。 至於銀行業部分,銀行局副局長童政彰說,僅統計整體銀行業對陸曝險,這曝險額包括投資、授信和拆存,但未就大陸不動產再另做劃分統計。 證券部分,證期局副局長張子敏說,截至7月底統計,證券業對整個大陸房地產曝險共81.3億元,包括券商0.96億元,投信基金共145檔、80.3億元。 富邦金控總經理韓蔚廷接受彭博專訪表示,大陸不動產市場已「大到不能倒」,若真有問題,全球都會受影響,他說,大陸房市「還不到... 隨著上半年財報公布,台股面臨震盪加劇的修正走勢,究竟現階段的投資方向為何?

主要競爭對手則為Silicon Works 、MagnaChip、Himax、Synaptics、三星、聯發科(2454)、天鈺(4961)、敦泰(3545)、瑞鼎(3592)、矽創(8016)。 美系外資表示,在整體消費市場疲軟加上產業競爭加劇下,對於大多數DDI供應商來說都是負面的,故現階段對相關業者仍持保守態度,且認為近期恐面臨更多毛利率上的壓力。 在NB、TV、平板、手機、車用等需求強勁下,客戶需求無法全面滿足,因此聯詠客戶將優先考慮採用高階產品線,舉凡FHD規格的TDDI,或是120hz及144hz的高刷新率產品,且這種狀況將延續到年底,將有助產品報價上揚,預期聯詠將可順利漲價轉嫁成本,並優化獲利。 聯詠隸屬聯電集團,大股東聯電(2303)持股2.7%,因此主要投片的晶圓代工廠在聯電與和艦,主要以8吋廠為主,也逐漸導入12吋。 面臨目前晶圓代工業產能不足的現狀,即便聯詠2021年獲得的產能有限,但相較於其他競爭者,聯詠市占率高、投片量大,競爭優勢在於獲得集團內聯電產能的支持,確保出貨穩定,且轉嫁成本的機率較高。

聯詠淨值: 陸房市危機 金融三業曝險百億

驅動IC漲價趨勢在2021年第三季明顯放緩,主要受到客戶拉貨態度轉為保守所致。 根據市調機構的預估,智慧手機整合晶片TDDI的出貨高峰將落在2021年的9.1億顆,2022年的出貨量要再成長不易。 聯詠淨值 此外,TV與IT用的大尺寸驅動IC近期面臨到來自面板客戶的價格壓力,這將使得以驅動IC為產品主力的廠商,2022年必須開拓新的產品線,以維持獲利。

聯詠第四季EPS為17.97元,2021年EPS高達63.87元,以市場預估聯詠2022年的EPS約60元,目前本益比不到8倍。 預估聯詠每股現金股息將超過45元,股息殖利率約10%,為高殖利率題材股。 受惠產品組合優化與漲價效應,4月營收110億元,MoM+16%,YoY+69%,1-4月累計營收374.50億元,YoY+59.80%。 21Q1營收佔比分別為系統單晶片(SOC,包含PMIC、T-CON、FP、TV等應用)33.10%、平面顯示器驅動晶片佔66.31%,其中平面顯示器驅動晶片又分大尺寸驅動晶片(L-DDIC)與中小尺寸驅動晶片(SMDDIC),比重分別為37.00%、29.31%。 2021年EPS預估為52.34元,本益比(PER)相較於歷史處於均值。 自稱「台灣巴菲特」的周瑞慶主導億圓富集團吸金41億餘元,判刑14年定讞,已入監服刑。

聯詠淨值: 公司基本資料

至於頎邦,隨產能利用率下降,價格也進一步下跌,使得劉勁甫雖小幅調升今年每股稅後純益(EPS)約1%,但調降2024年EPS 2%;聯詠方面,顏志天則對其明年毛利率下行、及來自蘋果OLED DDI的訂單減少感到擔憂。 聯詠股本為60.85億元,2020年現金股利為15.60元,已連續20年發放現金股利。 21Q3每股淨值97.42元,股價淨值比(PBR)相較於歷史處於均值。 預估2022年EPS為 59.45元,本益比(PER)相較於歷史處於低。

宅經濟相關需求動能持續,SOC及DRIVER IC產品出貨表現優於預期,聯詠21Q1營收263.6億元,QoQ+17.4%,YoY+56.1%,優於 億元的財測區間。 2020年營收799.56億元,YoY+24.21%,受惠於智慧手機、NB等終端需求暢旺,加上成功轉嫁成本,帶動毛利率成長,稅後淨利118.17億元,稅後EPS 19.42元,合併營收及稅後淨利同創新高。 就股價面來看,聯詠於4月下旬來到656元高價後旋即拉回,在內外資法人減持後,融資隨後出現多殺多而一路跌破短均與季線,近期再回測半年線附近震盪,較大盤。 雖然半年線為近一年的有效支撐,然而國內疫情緊繃,盤勢系統性風險頗大,造成各類股全面的劇烈修正,在疫情未有紓緩跡象前,股價仍恐面臨較大的震盪。

高院發布新聞稿指出,難認彭文正名譽因確認博士論文不存在之訴的判決內容受損,且台北地院依法公告判決內容,屬依法作為,不至於侵害彭文正的訴訟權、名譽權。 中央銀行今(23)日公布,五大銀行7月新增房貸金額僅564億元,為三個月新低,月減13億元;央行經研處副處長蔡惠美指出,... 上海商銀(5876)因應國境解封,提高國人出國旅遊風潮,兌換外幣的需求同步增加,為提供顧客更便利且具彈性的外幣買賣服務,... 企業在變賣所有資產,並償付所有債務後,剩餘的資金分配給每一股可得的金額。

聯詠淨值: 康舒電車業務再下一城 有望獲歐洲全新客戶

CMoney信用評等(CMoney Credit Rating, 聯詠淨值2023 CMCR)就各面向評比,若以滿分為5分來看,公司在財務面分數0.58分,成長面0.76分,獲利面0.97分,技術面0.69分,籌碼面0.89分,綜合評比為3.89分,屬於中上水準。 CMoney信用評等(CMoney Credit Rating, CMCR)就各面向評比,若以滿分為5分來看,公司在財務面分數0.60分,成長面 .87分,獲利面0.93分,技術面0.37分,籌碼面0.36分,綜合評比為3.11分,屬於中上水準。 二審指出,就彭文正指控張詠惠提前洩密判決內容給媒體,經查相關判決新聞稿為台北地院公共事務室摘要重點製作,僅說明判決理由,文字用語無損及彭文正名譽,且媒體報導內容有無平衡、公平,與彭文正無涉,因此認為彭文正上訴無理由,仍判決彭文正敗訴。

中系5G智慧機大量採用OLED面板形成趨勢,由於產能不足影響聯詠21H1 OLED DDI出貨,預料在產能逐漸支應下,21H2可望逐步改善。 公司21Q4業績展望為合併營收預計介於 億元間,毛利率介於48-51%間,營業利益率介於34-37%間。 預估聯詠2021年營收1354.49億元(原預估1348.56億元),YoY+69.41%,稅後EPS 62.81元(原預估59.35元)。 法人指出,目前台灣金融業對碧桂園、恒大、SOHO中國直接曝險影響有限,未來需持續觀察是否潛在不動產業資產品質惡化造成呆帳上揚,例如當大陸房市放款出現10%違約時,這些對陸不動產市場曝險較高者,恐需增提呆帳準備而侵蝕獲利。 早在6月即對DDI產業抱持謹慎態度的大摩,在最新的「大中華半導體」研究報告中指出,進入下半年後,由於一線大廠預期第3季營收將季減,加上中國大陸DDI晶圓代工產能持續提升,恐導致整體產能利用率與價格再次下滑。 此外,由於TDDI(驅動與觸控整合IC)需求也持續疲軟,顏志天預期第4季將可能面臨更大的價格壓力,部分IC設計公司甚至面臨零毛利的窘境。

2020年TV SOC已新增韓系客戶,不僅2021年韓系客戶持續成長,更新增非韓系客戶。 聯詠淨值 安防方面,2021年開始出貨行車紀錄器相關的SOC,此外,電源SOC亦增加手機應用,2021年將切入手機PANEL上的POWER IC。 整體來看,預期SOC產品出貨將有3成的年成長,並帶動ASP(產品平均售價)與毛利率上揚。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