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歷:國立台南藝術學院造形藝術研究所 約聘助理教授、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跨領域藝術研究所助理教授。 迄今共獲得兩項國際劍聯世界盃分站賽個人冠軍,包括一次大獎賽。 由於在團體決賽中丟失大量分數致使中國隊負於烏克蘭隊,幾乎到手的金牌旁落(個人比分15-26),在賽後受到諸多非議[2][3][4][5]。
包盛盈校友在清華就讀並在藝術中心展出作品時,曾經接受媒體採訪,當時她便提到融合科技與人文藝術的跨領域興趣。 曾經,許多人給她的建議是發展學術「正業」,將藝術創作當成閒暇時的休閒就好,然而她卻不知不覺地將兩者串聯了起來。 包盛盈 身材高挑、長髮飄逸的她,大學時期經常在清華校園裡,手持螺絲起子時不時將電腦拆開來玩。 包盛盈曾經在生科系館裡染著細胞,注視著顯微鏡,分析研究數據的同時,她的攝影作品也正在藝術中心裡展出。
包盛盈: 「林茲國際電子藝術展」 清華校友包盛盈獲邀參展
美國影藝學院因此於 2005 年、2008 年與 包盛盈2023 2019 年,三度頒發奧斯卡科技成就獎予 Jose 博士,以表彰其在全球電影產業的卓越貢獻。 2019 包盛盈 年的共同獲獎人為皮克斯工作室總裁 Ed Catmull、資深科學家兼研發主管 Tony DeRose。 在這之前並於 2005 年獲得電腦圖像界的最高殊榮 ACM SIGGRAPH Achievement Award。 競爭激烈的環境,讓他更善於multitasking。 她每週將課安排在一周的前三天,另外兩天他就到臺北去工作。
包盛盈校友認為,跨領域的研究是未來的趨勢, 包盛盈 當時她在清華所扎根的基礎,到了美國麻省理工學院之後,竟化為無比受用的,別人偷也偷不走的寶藏。 由於具有跨領域的背景,結合科技與創作,她的研究既在計算機圖學頂級年度會議SIGGRAPH中的Emerging Technologies 中發表,又在西班牙的當代美術館以互動藝術的形式展出,最近更融合科技與互動創作,受邀至史丹佛大學、矽谷等地演講。 本次獲邀的藝術品是包盛盈校友最新一系列創作中的三件代表作,不論在科技上或在藝術上都是先驅。 看似油畫,但是這些「畫」不用筆,沒有油墨,更無需電腦,卻呈現出如油畫一般的視覺感與立體質地。 這次展出的作品,其中一件名為《encountering》被現場評論家稱為是一幅既寫實又抽象的地圖,而藝術家在這件作品中卻藏有另一番深意。 三屆奧斯卡獎得主 Jos 包盛盈 Stam 博士揉合美學、數學與程式碼等,將物理世界中的粒子、時空、雲霧、烽火、浪花、行雲與流水,甚至大規模生物群體的律動,得以在虛擬世界中重現以及昇華。
包盛盈: 幫李玟說話慘遭7度封殺? 中國大咖主持人怒譙:X貨們
[38]3月14日,大獎賽福賈站,在腳傷和闌尾炎[39]雙重困難中堅持比賽,闖進16強[40] ,並在3月15日的團體比賽中獲得銅牌[41]。 包盛盈認為在跨領域的整合概念下,才能培養出國際觀,世界不應該只有台灣,也不應該有種族的分別。 應該回歸向自己內心觀察、探索,自己的專業未來在外界能做什麼? 奧地利除了著名的維也納音樂之都外,更有藝術界未來趨勢指南之稱的「林茲國際電子藝術展」(Ars Electronica)。 包盛盈 每年有來自超過80個國家的國際級藝術家參與大奬競賽,全球僅有不到二十家專業級國際藝廊經過層層篩選受邀參展,這也是未來藝術趨勢的風向球。
如果有一種機器能夠透視她的腦袋,你可以看到兩個極端:一端是理性思考主導的包盛盈,扎實的科學訓練讓她謹慎、理智,邏輯分析絕對是他她的強項;而另一端則是打從出生就被藝術細胞佔領的包盛盈,是感受細膩入微,而又充滿想像力的。 在一個軸線上的兩個極端,住在同一個身體裡,讓她既是科學家,又是藝術家。 清華人驕傲的亮點:清華大學校友包盛盈獲邀為Ars Electronica藝術家,因為她的作品,相當罕見,此次受邀展出的是「全世界第一個以CRISPR基因工程技術為核心的藝術品」,獨特性極高,無法複製,每一幅作品卻僅有一件,奧地利總統也親自到訪。 這正是創業家精神在校園中的實踐,這樣的精神跟著她來到美國,勇敢地提出自己的想法,創造並實現。 然而當壓力一來的時候,求取生活上的平衡便顯得格外重要。 如果你正巧來到了MIT的媒體實驗室,聽見琴聲,那有可能是包盛盈校友。
包盛盈: 【媒體報導】AI打造有人情味的「未來口罩」 找回人與人互動溫度 (包盛盈助理教授接受中央社訪問)
因為她認為最有效的學習就是從實務中吸取經驗,這也讓她在大學還沒畢業之前,就提前進入職場。 她也樂於與人分享,在清華當學生時,每週固定時間,一大早就到科學園區的實驗中學雙語部授課,她也參加科服社,將科學推廣,提攜後進。 這些經驗不但成為她人生中值得回憶的片段,更為她日後在美國激烈競爭的環境中奠下基礎,不斷突破 。 課業之餘,包盛盈也是清華攝影社的社長,每每拾起相機,透過鏡頭觀察光與影的變化,也許正是今天造成魔術陽光這件作品的緣起。 在擔任社長的期間,除了對於藝術創作的熱愛之外,她的創業家精神與十足的鬼點子也開啟不少社團的新方向,她的點子常常出現在寫給課指組的企劃書裡。
▲包盛盈校友在林茲國際藝術展來自八十三個國家的頂尖藝術家當中獲邀參展,也是個人作品獲邀件數最多之藝術家之一。 2009年1月25日,作為北京奧運奪得獎牌的運動員,參加在中央電視台春節聯歡晚會相應版塊中的集體亮相。 包盛盈2023 2月8日,在世界盃團體賽奧爾良站中獲得銀牌,[37]2月17日在團體賽莫斯科站中獲得銅牌。
包盛盈: 包盛盈助理教授
包盛盈,畢業於本校生科系,原本以為會繼續從事科學研究的她,最近登上多個國際知名設計平台:由Intel 與Vice共同創辦的"The creators project"將她與艾未未等作品登上同一版面;美國火紅的網路設計媒體之一,PSFK, 將她的創作登上首頁,與當前火紅的Google Glass並列。 對於曾經往返於生命科學系館之間的她,是如何搖身一變,由充滿顯微鏡與燒杯的實驗室,進入麻省理工學院以設計創新聞名的媒體實驗室(MIT Media Lab)呢? 潘正育 (Cheng-Yu Pan) 博士/助理教授 學歷:巴黎第一大學美學與藝術研究所造形藝術博士 PhD Arts Plastiques, Université Paris 1 Panthéon-Sorbonne 專長:當代藝術創作,(後)網絡文化現象,輿圖、GIS與藝術,神話與賽博時空。
然而,這時她又看見了未來,或者,更貼切的說,她看見了自己,勇敢地轉向了另一個新的方向。 這次,包盛盈將藝術創作與科技結合,研究未來的「後數位時代」互動界面。 她的最新作品魔術陽光(LightByte) 從四千六百多件作品中脫穎而出,其他角逐的項目都是國際產業及政府團隊,而她竟是以學生身份獨立參賽,經過四十九位國際評審,獲得素有「設計界奧斯卡」之稱的德國iF設計大獎 。 清華大學校友包盛盈的最新系列作品中,共有三件代表作,於奧地利亮相。 2019年是奧地利林茲國際藝術展第四十週年,自成立以來,世界各地想擠進林茲國際電子藝術展的藝術作品競爭激烈。 包盛盈校友在林茲國際藝術展來自八十三個國家的頂尖藝術家當中,不但受邀參展,也是個人作品獲邀件數最多的藝術家之一。
包盛盈: 跨院博包盛盈老師「創業實戰」課程
奧地利除了著名的維也納音樂之都外,更有藝術界未來趨勢指南之稱的「林茲國際電子藝術展」(Ars Electronic... 國內外業界頂尖意見領袖,包括施振榮董事長、張善政院長、唐鳳政委等與談AI的金融科技應用,共同深度解碼AI與區塊鏈的現況與未來。 本片帶領觀眾探索這些議題與相關的科技進展,科學家如何試圖製造自己或親人的機器人分身、透過科技掃描與標定大腦的神經連結、將腦部低溫保存的技術、可透過意念操作的機器人與外骨骼,並談到了何謂生命和意識的問題。
鋼琴是她從小培養的興趣,在清華校園中幾乎每一架鋼琴,從大禮堂的平台,湖畔的琴房,到不能講是什麼地方的隱藏版鋼琴,曾經都有她的琴聲。 當她隻身來到美國,歷經的阻礙和考驗是在台灣時難以想像的。 在她過關斬將的同時,只要彈一會兒琴,就像吃到無敵星星的馬力歐一樣,因此她很鼓勵大家在校園中找出自己的興趣,在未來會有意想不到的幫助。
包盛盈: 【徵才】國立清華大學跨院國際博士班學位學程 包盛盈老師實驗室徵研究專員1名
王新仁 (Shin-Jen Wang) 講師/新媒體藝術家 (簡介) 學歷:國立台北藝術大學 科技藝術研究所碩士 專長:即時影音藝術、虛擬藝術、互動藝術 、聲音藝術 經歷:2012、2015年台北數位藝術節首獎。 2010年後並積極投入OpenLab Taipei的自由軟體推廣活動, 於各大美術館、博物館帶領實作工作坊,致力透過開放性原始碼自由的特性。 今天《創意領航家》節目,我們為您邀請到的來賓大有來頭,她是麻省理工學院博士,曾經擔任百年跨國企業創新戰略總監,同時於麻省理工學院媒體實驗室(MIT Media Lab)授課並推動多項國際產學合作。 她的跨領域創新創業經驗橫跨資訊科技、互動設計、與市場行銷。 研究及創作曾被Google、Twitter、Dropbox等收購成為旗下產品。 此外,她創立的公司在眾籌平台Kickstarter成功募資1500%,她更曾被選為麻省理工學院史上第一位博士級藝術學人,連續2年獲得麻省理工學院思科科技研究員的殊榮,她就是目前於清華大學任教的包盛盈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