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資本市場普遍表現不佳,不少中小型企業及店家掀起「倒閉潮」,但百貨商場卻率先揮別疫情陰霾,業績逆勢上揚。 根據《購物中心情報站》揭露2022年營業額超過100億的商場百貨,其中,新光三越台中中港店以245億元業績,再度蟬聯全台百貨第一,同樣位於台中的大遠百營業額也突破200億元大關,名列第2名;而台北101購物中心則重返全台第三、北台灣百貨第一的位置。 根據《購物中心情報站》統計 2022 年全台百貨商場業績排名,其中前三名依序為:新光三越台中中港店、台中大遠百,遠東 SOGO 復興館及台北 101 則並列第三。
在多家大型領導業者推進下,整體百貨業單店營業額,已自疫情前的新台幣4.77億元增至5.75億元。 顯著的產業趨勢及結構變化為零售業集中化,大量中小型獨立門店於疫情間撤離市場,形成的市場缺口就由資本實力豐沛、逆勢擴張的大型連鎖零售集團填補。 百貨公司營業額排名2023 2022年前三季,3C家電專賣零售業規模增幅雖已自2021年同期的8.73%縮減至4.95%,但仍為2006年後成長幅度的次高(僅次於2021年)。 部分業別在疫情期間意外受益、規模大幅增長,因基期墊高、市場提前消費等因素,成長幅度顯著回落。 2022年疫情趨緩、市場解封,實體零售業普遍迎來報復性消費,其中服飾專賣、百貨公司、美妝藥局、家俱家飾等零售業成長表現最亮眼。 未來流通研究所提出「2022台灣綜合零售&電商產業地殼變動」,分析近10年零售業次產業別的規模變化,並歸納重點事件,觀測產業長期趨勢變化。
百貨公司營業額排名: 疫情驅動零售業邁向集中化:中小型獨立門店撤離,大型連鎖集團加速擴張
市占率方面,蟬聯第一的統一超(7-ELEVEN)市占率自46.5%持續攀升至47.9%;排名第二的全家便利商店市占率自22.0%增至22.5%;排名第三的萊爾富市占率約略持平於6.4%。 甚至也有通路低調表示,漲價也是誘客出手的關鍵之一,「只要消費者知道要漲價,很多精品專賣店前都會出現排隊潮」,可想而知的是因為民眾知道之後買會更貴,但在背後的含義則是他們相信手中的包「不會跌價」,之後產品的價值會越來越高,漲價漲段越多,生意反而越來越好。 精品漲幅更是毫不手軟,國際精品為維持年度獲利,以往每年會有2次的價格調漲,但進入疫情年後,全球精品市場爆發,漲價態勢也絕不手軟,LV去年調漲3次,而根據摩根史坦利估計,香奈兒在疫情開始後,旗下包款平均漲幅已到20%,《彭博社》更統計出,從2019年起到2021年,香奈兒包最高漲幅已到66%。
業界分析,台中新光三越與大遠百對中台灣七縣市的聚客磁吸效應持續加大,七期新市政中心豪宅聚落成形,中台灣企業隱形冠軍及中部科學園區科技新貴,更為金字塔頂端的精品消費增添動力,進一步帶動兩家大店業績穩定成長。 業界指出,2021年受疫情三級警戒影響,大台中百貨零售市場整體消費規模下滑到690億元、年減2.8%;去年隨著疫情趨緩,消費動能復甦,尤其主力的精名品、化妝品及餐飲業績平均都有二至三成以上增長。 隨著疫情趨緩,大台中百貨零售市場去年表現亮眼,整體消費規模一舉攀升至790億元新高、年增14.5%;其中,台中新光三越去年營收達245億元(含稅)、年增14.5%,續創歷史新高,並第12度蟬聯全台百貨「店王」。 百貨公司營業額排名2023 除了新光三越台中中港店,創下超過200億的年營業額,排名第二的同樣在台中,台中大遠百2022年營業額達202億元,這兩家是唯二業績破200億元的百貨,都是在台中,也顯見台中人消費力超驚人。
百貨公司營業額排名: 百貨業、服飾專賣營收暴衝!電商、家電零售成長回落
專家認為,在新冠肺炎最嚴重的時期,民眾多半利用網路購物、餐食外送,商家為了確保商品不會在運送的過程中受損,利用各種方式加以保護,使得不管是可回收或不可回收的垃圾量,都大幅增加。 量販與超市業歷年成長力道穩健強勁,至2021年兩項產業規模均已連續正向成長超過17年外,疫情期間更因受惠於民生物資囤購熱潮,帶動營收成長率持續攀高。 在2022年,服飾、百貨、家俱家飾、美妝藥局成長率創下近10年新高,而原本因疫情受益的產業規模成長卻開始趨緩,其中,由於大型集團有較高的風險抵禦能力,也使疫情意外成為零售產業走向集中化發展的強力催化劑。 例如台中新光三越及台中大遠百蟬聯百貨業最高單店營業額,2022年前三季合計營收年增幅達20%~25%,推估全年營業額將創下210億~250億元歷史新高;長期作為周年慶業績指標的SOGO百貨、台北信義區百貨商圈等,2022年銷售表現同樣超越歷年成績。 2022年百貨產業規模,推估將首度突破新台幣3800億元,然而百貨門店數量與2019年相比,卻減少達61家、縮減幅度約8.2%,意味著大量市場份額,正逐步由大型集團的門店把持。 量販及超市業歷年成長力道穩健強勁,至2021年2項產業規模均已連續正向成長超過17年,疫情期間更因民生物資囤購熱潮,帶動營收成長率持續攀高。
- 業者多表示樂觀,因預期第 1 季民眾出國意願還不高,但荷包縮水下,消費者更加精打細算,不僅單次購物客單價提高,也會多使用百貨公司推出的點數活動或信用卡回饋,希望不無小補,因此業者勢必得推出更直接、看得見的回饋,以及促銷活動或差異化讓消費者有感。
- 蓬勃的市場景氣帶動多家大型服飾專賣領導業者展現亮眼營運績效,例如UNIQLO台灣無論銷售額、毛利、來客數均創下10年新高。
- 自 6 月初以來,至少有 16 位分析師下調目標百貨的目標價,因為該公司的商品傾向服裝、電子產品和美容產品等。
- 如果進一步統計去年全國各百貨商場的平均坪效表現,全台每坪可創造24萬元的營業額,而台北市信義計劃區的統一時代百貨坪效最高,每坪可創造近70萬元,其次也是同處台北信義計畫區的台北101購物中心每坪近65萬元,第三高則是新光三越台中店,每坪近60萬元。
- 百貨公司間通常因策略同質化與競爭加劇,使得利潤逐漸降低,落入所謂「紅海策略」的流血競爭,最終大家都無利可圖。
- 展望後市,董事長劉揚偉表示,整體而言,原先預期全年成長方面,將進一步調整為「略為衰退」。
自業者動向可以看出,過往高度專注於實體場域體驗的傢俱家庭用品專賣通路,近年均已積極跨足電子商務,線上銷售做為營收第二支柱的重要性日益顯著。 2020年及2021年實體零售業網路銷售額年增率高達54.21%及26.23%,遠高於同期電商產業16.09%及18.33%的增長幅度。 2022年雖然面臨消費重新回歸線下的挑戰,實體零售業網路銷售額仍年增16.9%至1,589億元,持續高於同期電商產業8.74%的成長表現。
百貨公司營業額排名: 每4人有1人買這區 台中八年級生買房首選這裡
受代表性業者跨業購併及多樣化的店態合併經營影響,超市及量販業態2022年合計規模達5039億元,成長幅度自2021年的7.3%回落至2.4%。 例如2020年台灣家樂福收購惠康百貨(頂好超市、Jasons超市)後,統一集團於2022年7月宣布收購台灣家樂福(公平會於2023年5月通過此項購併案);2021年超市龍頭全聯收購大潤發,邁出零售跨業經營的第一步。 大台中百貨零售市場短短一年之間增加100億元稍費規模,台中新光三越及台中大遠百兩家旗艦大店就貢獻了66億元,另外三井台中港Outlet Mall二期加入營運,也發揮不少助力。 其實過去就有網友好奇為何百貨營業額前幾名都在中南部,許多網友回應表示台中有超多低調的有錢人,也有網友分析因鄰近縣市沒有百貨林立,而北部百貨過於分散,也有內行網友表示新光三越信義 AX 店是每棟分開計營業額,合計很驚人。
其中新光三越台中中港店在2019及2020年都穩坐冠軍寶座,而SOGO復興店則從第3名上升到第2名。 2022年台灣零售業整體銷售規模首度突破4兆元大關,達新台幣4兆2,815億元,不僅金額創下新高,7.43%的年增幅亦寫下2004年後的新高紀錄。 此外,2022年為台灣零售產業於疫情爆發後首度迎來全產業別正向成長,惟受到疫情後消費模式與偏好轉變影響,各業別間成長表現仍存在不小差異。 百貨公司營業額排名 3C家電專賣零售業規模長期持續衰退,不過,疫情期間遠距辦公及線上教學趨勢使3C設備&家電器具採購需求顯著增長,帶動2020及2021年3C家電專賣零售業營收分別年增1.04%及11.82%,中止2012年後連續8年下滑的產業走勢。 2019年後受疫情影響,導致多項零售業別規模劇烈變化,產業版圖加速移動,構成台灣零售產業地殼變動活躍時期。
百貨公司營業額排名: 〈美股早盤〉投資人靜待零售商最新財報出爐 主要指數漲 ...
華泰名品城從暑假、中秋到雙十的消費動能順利帶到耶誕節,也讓業績原本原訂80億元,後來調升業績目標至全年90億元,年增25%,根據《購物中心情報站》網站數據,2020年全年業績達到91.7億元,若能超越99億元的漢神、100億元業績的板橋大遠百,也許就能擠進2021年的業績前10大百名單。 在產業高強度競爭下,物流設施、營運資金、線上流量等規模經濟優勢成為電商營運至關重要的競爭護城河,因此拉開不同規模業者間的營業額差距,使台灣電商產業結構近年朝向大者恆大方向發展。 產業規模自2010年1021億元翻漲至2021年達2854億元,期間成長率高達179.5%,營業規模陸續超越超市及量販業。 2021年台灣面臨前所未見的邊境封鎖及三級警戒措施,加速零售業市佔率版圖變動:首先,實體零售領域中,領導性企業市佔率持續提升,構成高度集中的產業風貌。 例如量販業中前兩大企業好市多(Costco)及家樂福,2021年合計市佔率高達76.7%;超市業中的全聯實業及三商家購(美廉社)、以及超商業中的統一超商(7-11)及全家便利商店,合計市佔率均超越所處產業別的68%。
另因疫情大家都將重心移回家庭,宅經濟所帶動的消費熱潮,讓兩館在家庭用品類、文教娛樂用品的買氣上,也有不凡的表現。 高雄百貨業不畏新冠肺炎疫情,2020年大放「疫」彩,其中南台灣百貨龍頭漢神兩館伴隨本館精品改裝明顯奏效,業績大爆發,合計營業額達到239億元、逆勢成長6%;夢時代挾舉辦逾百場活動和展售會優勢,並結合集團資源推出「超給利」等創意行銷方案,整體業績年增近3%。 台中建商富旺國際建設處總經理林宗毅指出,台中中港路新光三越、大遠百的業績長紅,除了地點靠近高速公路交流道方便以外,彰化的高資產消費者是主要的貢獻群,「彰化沒有足夠大型的百貨公司,再加上十幾分鐘就到台中,新光三越和大遠百成為最佳首選。」他補充說,連台中七期豪宅裡面都有大量彰化幫的置產。 目標百貨 (Target) 將在周三 (16 日) 美股盤前公布 2023 會計年度第二季財報,華爾街分析師認為,該公司將創下約 6 年來首度單季營收下滑,因消費者支出從非需品轉向服務,讓這家大型零售商營運遭受衝擊。 2022年產業規模年增8.4%至2146億元,首度突破2000億元大關,成長幅度更寫下2004年後新高。 市占率方面,美妝生活百貨業者寶雅蟬聯市占排名首位,市占率自8.8%增至9.1%。
百貨公司營業額排名: 網路購物
以加盟模式維持每年增加30%店數的大樹藥局,2022年營業額增長29.1%,帶動市占率自5.7%擴增至6.8%;統一超旗下康是美藥妝店,市占率約略持平於6.5%。 另一方面,在更著重於品牌溢價能力的中小型品牌電商領域中,展現百花齊放的亮眼成績,反映近年D2C模式(Direct-to-Consumer)的蓬勃發展。 欣興(3037)董事長曾子章今(14)日在桃園中壢合江廠大型定置式氫能燃料電池啟用典禮後,針對PCB市況受訪表示,欣興本身營運力拚下半年比上半年改善,但如果以整體市況來看保守,雖少部份有急單,包括買氣不那麼強,庫存去化與供應鏈以及需求來看,預期市況2024下半年將會比較會很明朗。 由於消費者物價指數(CPI)累積漲幅已達稅法規定的調整門檻,財政部表示,明年包括綜所稅、遺產稅等6大扣除額預期將調高,最快11月公告,後年(114)報稅適用。 策略綜效,漲價也成狂賣理由 雖說精品擁有高端主顧客來當「鐵咖」,每天只要開門做生意就有刷卡聲是事實,但近年來也是精品針對年輕族群最有策略活力的時期,如此暴衝的業績並非僅來自「疫情」兩字。
2022年百貨業績最好的仍舊是新光三越台中中港店,業績達245億元,比2021年的214億元還要高。 各家百貨紛紛傳來捷報,新光三越總經理吳昕陽 17 日宣布去年營收 886 億,業績破歷史紀錄,獲利更是近5年新高,並進一步分析以餐飲類業績成長 17 %幅度最高,另外男裝、戶外用品也分別有 15 %、13 %的成長,是主要的成長動能。 去年疫情衝擊影響,讓國外觀光客數量銳減,不過台灣仍有10間百貨公司單店營收破100億元,讓網友不禁好奇發文問「究竟都是誰在買啊?還是貧窮限制了我的想像?」PO文一出,不少人也紛紛加入熱烈討論。
百貨公司營業額排名: 電商平台
百貨公司也可以被視為最早形成的百貨商場業態,專門主打高消費資產階級的客群,單價會比較高,且營利方式是專櫃的抽成制或包底抽成制,專注在「把貨品銷售出去」,因此通常是品牌知名度較高、客單價高、毛利高的品牌才會進駐百貨公司內。 像美國老牌的梅西百貨(Macy’s)、英國的哈洛德百貨(Harrods)、台灣的新光三越、遠東SOGO、微風百貨就是這樣的形態。 專賣零售業覆蓋範疇豐富多元,與綜合商品零售業相較,產業市占結構較零碎,缺乏掌握強勢市占優勢的企業品牌。
排名第三和第四,則分別是遠東SOGO復興店和台北101,同樣都是180億元的年營業額。 業者多表示樂觀,因預期第 1 季民眾出國意願還不高,但荷包縮水下,消費者更加精打細算,不僅單次購物客單價提高,也會多使用百貨公司推出的點數活動或信用卡回饋,希望不無小補,因此業者勢必得推出更直接、看得見的回饋,以及促銷活動或差異化讓消費者有感。 中國是全球最大的電商市場,根據統計,中國每年僅僅因為網購而產生的包裝垃圾,就已經逼近千萬噸之譜。 根據環保署統計指出,去年(2022)全國的一般廢棄物,高達1185萬噸,不只創下統計以來的新高,更是繼2021年之後,垃圾量連續第二年突破1000萬噸。
百貨公司營業額排名: 電商
也有人開玩笑表示,「我們看起來像是會去消費的人嗎」、「101進去就一般百貨而已 不要想太多」、「我啊,吃飽飯下樓走一圈當散步」、「把家裡衣櫃間變展示間94樸實無華的快樂」。 總觀業績爆發分析,疫情只是一環,麗晶精品表示,高端客群「無法出國打卡,就用精品打卡」、「精品品牌賣到連櫥窗都沒包擺」,精準的描述了指標性單品的熱門情況,加上富二代因疫情海歸,擁有消費實力卻與父母的喜好不同,更擴大了精品的銷售廣度。 寶雅2021全年受到疫情衝擊營收174.69億元,年減0.4%,首見年度營收衰退,儘管去年主打電商下重本促銷,但無法追上2020年的175億元,目前寶雅、寶家雙品牌增至324家,展望2022年寶雅與寶家預計將展店50家,其中,寶雅擬開至320家,寶家則為54家。 〔記者王榮祥/高雄報導〕臉書粉專高雄點今公布2022高雄百貨營收前3高,依序分別為漢神巨蛋、漢神本館、夢時代,其中漢神巨蛋蟬聯冠軍,漢神本館從前年第3躍昇到去年第2,夢時代前年第2、今年被漢神本館超車,網友則多認為夢時代較好逛。 其中,新光三越214.2億,對比2020年成長8.2億(+4%),台中大遠百168億,對比2020年成長18億(+12%)。
- 康寧餐具表示,根據長期以來的觀察,IP系列商品主要消費輪廓一直是介於25歲~40歲的女性,而過往新品上市後兩個月內即可帶動相關花色餐盤近萬件單品銷售佳績,可見崇尚IP商品的粉絲深具極高穩定度及黏著度,未來也將針對這群忠實顧客持續開發新品。
- 但實際上,高雄百貨市場原本僧多粥少,夢時代與阪急百貨加入戰局後,表明希望把餅做大,不願影響各家百貨公司業績,但實際情形顯然與預期有落差。
- 「電商&郵購業」成長率自2021年的18.33%大幅降至8.74%,不過成長幅度於各項次產業中仍位居前段,顯示整體產業仍處於持續擴張階段。
- 劉嘉誠表示,此案於2021年4月投標,回首2年多來,一一克服新冠疫情爆發、烏俄戰爭、全球升息及原物料飆漲導致工程成本攀升等四大考驗。
- 振宇五金2021全年營收17.29億,年成長9.24%,主要新展店門市營收發酵,帶動會員數及客單價成長,加上防疫商品選購及數位布局,年營收創新高。
- 更別提智慧型手機和平板電腦的普及、社群在行銷導購上的種種創新,這一切都反映出消費者在購物行為上的改變。
預估全年產業規模將首度突破新台幣2000億元,寫下歷史新高,其中寶雅及大樹藥局2022年前三季分別年增12.67%及30.95%。 預估全年產業規模將首度突破新台幣2000億元,寫下歷史新高,其中寶雅及大樹藥局2022年前三季年增分別為12.67%及30.95%。 消費能力以年收入來分析,南台灣人民的收入不斷增加中,從每戶平均年收入不到百萬,去年爬升到110萬元,可見高雄人愈來愈富有。 根據統計,六都民眾消費力,以台北市最高,去年每人每年平均消費支出34.26萬元,其次則是台中市,為27.92萬元,桃園市第三高,近27.69萬元。 其中,台中市平均每人消費支出僅次於台北市,消費支出占可支配所得比例全台最高,高達81%。 其餘5至10名百貨業績則落在115~173億元之間,另外,若從前10大百貨商場業績的年增減幅來看,可發現清一色全數皆呈現正成長,其中,也不乏有百貨商場業績年增近2成者,顯見百貨業逐步揮別疫情陰霾。
百貨公司營業額排名: 電商之王486現身《豈有此呂》
2022年疫情趨緩後,3C家電零售業規模成長率自2021年的11.8%大幅回落至1.8%,產業規模為2736億元。 市占率方面,燦坤3C市占率自8.4%降至8.1%,全國電子市占率自7.7%略增至7.8%,其他3C家電通路品牌以集雅社與三創數位市占率提升幅度較為顯著。 在規模競爭強度劇烈的綜合電商平台中,已形成顯著的產業集中化,例如momo、蝦皮購物等指標性業者,在市占率及月流量指標上,持續拉開與對手間的差距。 本文彙整零售和電商產業的經營數據,結合各家企業在台灣的年營業額,並訪談多位產業資深專家,歸納產業動向與發展趨勢。 2022年全台共有12家百貨商場的業績超過百億元,比2021年多了兩家,分別是板橋大遠百和華泰Outlet,華泰Outlet因為有多家國際精品進駐加持,深受精品愛好者喜愛,首度擠進百億俱樂部,也是全台灣業績最好的Outlet。
另外,忠泰集團興建的「 NOKE 忠泰樂生活」也將在 4 月下旬開幕,地點位於大直美麗華旁,除了純白外觀十分吸睛,進駐品牌包含國際級極光溜冰場、米其林三星德國主廚 Thomas Bühner 百貨公司營業額排名2023 的全新餐廳等,進駐的運動場館及餐飲品牌在未開幕前便搶先受到關注。 綜觀此波精品業績爆發的態勢,市場分析,2022年的精品漲幅不會停歇,「有可能是一波精品起跳價格的大躍進」。 有錢人無法出國或不願出國擔憂健康風險,娛樂少了,買得更兇,負責精品端的百貨內部人員表示,有些貴婦買到無包可買,開始買HERMES的傢俱,店頭沒有,直接就用DM下訂,連實體產品都不用看了,有些還要等上半年,他們完全不介意。 包裝的方式、材料的選擇,作為消費者的你,可能會感到這些好像都不是你可以控制的事情,但又想要在「網購同時達到環境永續」這個議題上貢獻心力? 網友留言「時代是少了精品的加持,不然一定第1名」、「在本館貢獻了一點點,但夢時代還是比較好逛」、「老闆娘級的,都是在漢神本館購物」、「漢神精品買不起,還是逛夢時代最讚」、「我不信~夢時代最強了」。
百貨公司營業額排名: 零售產業
然而整個2020年百貨業績成長王應該是令人想不到的華泰名品城,去年3月業績掉兩成,4月下滑三成;4月更是華泰名品城2015年底開幕以來,人潮最少的月份,5月三期開幕,8月鄰近的XPark水族館開幕帶來大批人潮,整個業績逆勢上揚。 市佔率方面,排名第一的好市多市佔率自2020年的42.8%增至43.5%;排名第二的家樂福市佔率自32.3%增至33.2%;排名第三的大潤發(2022年公平會通過全聯實業併購大潤發)市佔率自11.7%降至10.9%;遠百企業(愛買)市佔率自4.6%略降至4.3%,位居第四。 王美花表示,樂見業者自主標示台灣豬產地,以及肉品來源產地實名制,經濟部也將督促各大夜市、商圈等攤商跟進。 Edward Jones 分析師 Brian Yarbrough 表示,目標百貨將比其他同行蒙受更大損失,因為其業務中非必需品的比重要大得多。
可從下圖中得知百貨商場 2022 年業績相較 2021 年皆為正成長,且前 10 名漲幅平均約 12.3 %,由此可見百貨業已揮別疫情陰霾。 疫情趨緩後民眾生活回歸正常、消費者也回到實體通路消費、使得百貨商場人潮湧進,去年實體百貨零售業相較網路零售業全年業績高出 百貨公司營業額排名 4.24 %。 加上春節連假長達 10 百貨公司營業額排名2023 天,民眾多留在國內過節,走春、逛街購物行程使得全台百貨購物商場、美食街、電影院人潮湧進,百貨業整體業績成長 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