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手機新機來說,外傳日月光除了拿下 AiP(整合天線封裝)肥單外,也吃下 ToF、UWB(超寬頻雷達感測技術)及 Wi-Fi 6 等 SiP 模組訂單。 熱錢大舉匯出,台北股、匯市昨(8)日上演雙殺戲碼,台股在外資賣超193億元、及早盤指數上萬七後引發解套賣壓大舉出籠,衝擊... 台股今(10)日受到AI股全面拉回修正,權值股也走勢疲軟之下,大盤指數跌破季線支撐,收盤指數為點16,634.7點,下跌... 台股今(11)日開盤上漲9.95點,開盤指數點16,644.65點,早盤漲逾百點,來到16,760.06點;MSCI新增... 但用資本公積來配發股利,是有可能的,但不要高興得太早,因為有很可能會配發的應該會是股票股利,而不是現金股利。 且農曆年前,上班族都會有一筆年終獎金,包紅包或者拿來花費,也可以投資股票,例如長期存股,還能夠領取股息,留下本金也能持續創造複利。
過去三年,影響全球供需的變數太多,從疫情帶來的停工減產,導致嚴重的供需不平衡,更造成像汽車IC出現斷鏈情況。 此外,日、韓也因二戰賠償問題槓上,日方禁止光阻劑、氟化氫等幾乎壟斷的材料出口南韓,讓南韓半導體業嚇出一身冷汗。 我還想強調一點,在地緣政治下,政府的角色愈來愈重要,當張忠謀說出,全球化已死,自由貿易也快死了,全球的供需情況勢必會出現更多黑天鵝,變得更加難以捉摸。 所有上面提到的風險,都是台積電投資美國可能要面臨的各種挑戰,CEO既然決定投資了,所有相關風險都要想辦法克服。 這些都將考驗台積電經營團隊的管理能力,或許劉德音與魏哲家有很大的表現空間,有機會讓張忠謀過去遇到的惡夢變美夢。 台積電全球有6.5萬名員工,工程師有5萬名,幾乎都在台灣,35年研發量產密切配合所建立的競爭基礎,未來一定會留在台灣做,台積電想在海外找到那麼多工程師,以現在的國際情勢來看,根本是完全不可能的事。
台積電對台灣的影響: 在美國設廠 先進技術研發團隊仍在台灣
2022年8月拜登簽署晶片法案(CHIPS and Science Act),提昇美國在晶片製造與中國競爭,喊出「美國製造Made in America」,提供520億美元補貼、晶片廠25%投資稅抵免。 2020年12月在廈門與台北兩地舉辦的「2020兩岸企業家峰會」視訊會議中,中國國台辦代表便向台商喊話,稱若「沒有『祖國大陸』發展機遇帶動,台灣經濟將難以維持正成長」。 近來費城半導體指數從低檔大幅反彈近三成,幾乎所有半導體企業股價都明顯上漲,只有英特爾股價繼續創新低,對美國企業執行長來說,股價是所有績效中最重要的指標,執行長季辛格目前的壓力肯定非常大。 南韓也和台灣一樣仰賴美軍的安全承諾,但對於南韓的搖擺不定,美國可能的作法是給三星多一點好處,並拉攏三星來制衡最強的台積電。 美國在80年代就曾拉韓國打日本,未來會不會拉韓國打台灣,目前還看不出來,但若多給三星在美國設廠的補貼及其他條件,不見得不可能。
時任美國國務卿的蓬佩奧(Mike Pompeo)表示,「台積電新廠將為美國半導體產業扭轉局勢,強化美國國安及經濟繁榮」。 其中提到的「國安」,指的是台積生產戰鬥武器的高階晶片;「經濟」指的是科技帶動經濟,科技最核心的IC晶片。 美國已掌握上游IC設計,要把中下游的IC製造,握在手上才安心。 台積電對台灣的影響2023 摩根史坦利2022年最新投資報告,也可看見相同隱憂,製程推進的資本支出負擔愈來愈重(如圖),5奈米到2奈米有將近倍數成長,但電晶體成本卻未如以往的明顯下降,毛利率瓶頸可能讓台積電在設備商ASML與主要客戶之間,優勢降低。 台積電對台灣的影響 台積電員工現有5.6萬人,包含3.8萬名主管、專業人員和助理人員,以及1.8萬名生產線技術人員。
台積電對台灣的影響: 中國狂言搶回台積電!學者:土匪中國承認4件事 急了、亂了!
但是,蘇紫雲強調,台積電在南京生產的先進16奈米制程,是否會被中方要求用於軍事,也成為美台關注焦點。 台灣國防部智庫國防安全研究院戰略與資源研究所所長蘇紫雲,告訴BBC稱,其智庫2018年便透過公開資料研究發現,美國軍規晶片大廠賽靈思(Xilinx)與台積電合作的16奈米晶片,已被美國國防部使用於相關軍事武器,譬如軍用AI或軍用互聯網。 2020年,是中國芯片半導體在一級市場有史以來投資額最多的一年:根據雲岫資本數據,全年中國半導體行業股權投資案例413起,投資金額超過1400億元人民幣,相比2019年約300億人民幣的投資額,成長近4倍。
- 張聖儀說,過去30年,鳳凰城地區的亞裔、台僑族群大多居住在南邊,靠近英特爾園區。
- 所以跟台積電走得非常近的IP業者也會相對應吃香,分別有兩家公司是創意(3443)和M31(6643),這兩家公司其實都跟台積電有合作一切先進的製程。
-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3年前,台積電是全球地理位置生產最集中的科技巨頭之一,全部產能幾乎都集中在台灣300英里半徑內。
- 劉佩真解釋,俄羅斯跟烏克蘭是全球鎳、鈀、氖主要的出口國家之一,這些氣體及金屬在半導體製程扮演關鍵角色,在晶片製造雷射應用、感測器、記憶體,甚至曝光、蝕刻製程,都是重要的關鍵材料;烏克蘭與俄羅斯戰爭一觸即發,確實會為半導體供應鏈帶來高度不確定性。
- 有工程師分析,台積電3、4奈米製程技術被帶去美國,會對台灣帶來8項嚴重影響。
此外,美國要台積電到美國設廠,亦有安全考量,譬如防範在台灣的的高科技商業間諜。 因為,晶片也是目前高科技軍武的重要物資,影響印太區域安全。 在說明為什麼我的答案是台積電之前,我必須先聲明,我的公司是台積電的眾多客戶之一,我也因此認識許多台積人。 但他們沒有任何人知道我要寫這篇文章,這篇文章也和我們之間的業務毫無關係。 事實上,身為客戶,我對台積電的感覺頂多只能用「又愛又恨」來形容。 雖然貴,它的客戶依然絡繹不絕,產能利用率居高不下,所以大家也莫可奈何。
台積電對台灣的影響: 和台灣「晶圓女王」探討全球晶片大戰背後的險境與牌局 「多重挑戰正同時到達」
如果那一天台積電要把研發移到海外,那才是嚴重的大事,但這種情況很顯然不太會發生。 台積電對台灣的影響2023 因為台積電的研發團隊目前都在台灣,開發出來的最新製程,要和量產工廠緊密配合,要不斷進行各種機台的調整修正才能縮短學習曲線,才能在最短時間將量產的良率及交期做到最好,這是需要研發團隊與量產工廠緊密配合才做得到的。 面對掏空論,一向低調的台積電,由執行長魏哲家發言相關言論反駁。 他本月出席一場演講時表示台積電赴美掏空台灣是「門都沒有」的說法。
- 他在美國工作了近30年,在德州儀器公司(Texas Instruments Inc.)度過了他職業生涯的大部分時間。
- 近來美國眾議院議長裴洛西訪問亞洲及台灣,關於美國晶片法案及Chip 4半導體四方聯盟的討論相當多,大家都很關心在美中對抗下,美國將如何下這盤棋?
- 關於晶片法案,目前眾議院已經通過並即將交由總統拜登簽署,看起來是勢在必行。
- 美國晶片法案對有意申請赴美建廠補助的企業要求「超額利潤分潤」並限制赴陸投資,且須提供新設廠區營業祕密資訊,台積電(2330)(2330)董事長劉德音昨(30)日首度對此公開表態,坦言「有些條件沒辦法接受,還要與美國政府討論」。
- 2019 年底,台積電品質暨可靠性組織長何軍在供應鏈論壇,以「供應鏈合作的新紀元」為題演講。
晶圓製造仰賴材料、設備之外,更重要的是由人所執行的整套製程經驗,台積電長期專注晶圓代工製造,經驗是創造良率的重要因素。 整體來看,在宅經濟、5G、AI、高速運算的多重需求之下,台積電2020年產能高載、2021年全年滿載,2022年目前也滿手訂單到位。 因此,在沒有新產能開出之前,台積電維持營收成長的動能,來自於「既有製程的價位上調」加上「推進價格更高的先進製程」。 譬如,根據台灣官媒中央社2020年9月公布的出口數據,台灣以急件運往中國兩家主要公司,分別是華為和中國最大晶片製造商中芯國際的產品出現增長。 但南韓過去親中,是半導體外商在中國投資金額最大的國家,又希望與中國做生意,不想因為親美而放棄中國大好市場,恐怕未來會是表面和美國交好,做做樣子,但肯定不會放棄中國這塊市場。
台積電對台灣的影響: 陸企砸1,550億 搶買輝達晶片 晶圓一哥沾光
中華信評預期,台積電未來幾年仍將大部分投資集中在台灣的先進製程技術,其中包括採用3奈米與2奈米最先進製程技術的晶圓廠。 因此,台積電在美國、日本、歐洲與中國的海外擴廠計畫,不太可能在未來2年大幅降低公司區域集中性的風險。 根據報導,台積電亞利桑那廠2024年投產時將提供4奈米晶片,較原先公開的5奈米升級。 同時,附近的二期工程將於2026年開始生產3奈米先進晶片。 台積電董事長劉德音曾說過,當亞利桑那州的兩座廠開始投產後,一年將生產超過60萬片晶圓,估計年營收將達100億美元,加上客戶採用這些晶片,終端產品市場價值預估超過400億美元。
台積電也是中國最大的晶片供應商華為、智慧手機製造商小米、電腦製造商聯想和電動車製造商等提供晶片。 也正因身處晶片生態系統的核心地位,台積電早就捲入美中競爭。 華信證券台灣分公司(CL 台積電對台灣的影響 Securities Taiwan)駐台北的研究主管派翠克‧陳 (Patrick Chen)則說,台灣人普遍會擔心台積電,擔憂這對台灣造成的影響,這與美國製造業在70、80 年代從美國本土轉移到國外,之後造成就業機會流失、城市破產很類似。 第四,台積於2018年10月,也就是發生機台中毒事件後僅兩個月,就在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SEMI)推動成立跨產業工作小組,研究制定半導體設備的全球資訊安全標準。
台積電對台灣的影響: 台積電美國擴廠內幕》中鼎董座:成本遠超出預期...客戶第一次看到建廠報價單直接說「你瘋了嗎?」
報導並引述日本《讀賣新聞》指出,英特爾在5月和五角大樓合作時,曾經牽扯到美軍F35戰鬥機晶片的製造,這一部分外包給了台積電和賽靈思的聯合體。 台積電對台灣的影響2023 大陸《集微網》報導,台積電赴美設廠一事終於塵埃落定,公開通報給媒體的信息和今年5月份的業界內各方猜測大同小異,但出人意料的是,日本方面對台積電的這一重要舉動反應較為激烈。 《日經亞洲評論》就曾經報導,某些日本官員抬出了WTO的規則抒發心中的不滿,認為美國與台積電此次的合作不合規矩,這種大規模政府補貼行為有違WTO一貫的原則。 根據市場調查機構發布的數據,華為基地台設備全球市占率約30%至35%、光通訊設備全球市占率約40%至45%,均為全球龍頭,華為最壞狀況將是未來極可能無法出貨基地台與光通訊設備。
在中國大陸的雲端服務供應商可能難以取得擴張計畫所需的晶片,在晶片製造商裡,台積電近期的股價表現可能不如聯華電子和中芯國際,因為台積電對尖端晶片的鋪險較高。 晨星仍維持對台積電股票公允價值的預估為新台幣990元,但計劃在台積電周四公布財報後,更新財務預測。 輝達上月表示,美國限制該公司銷售AI晶片給中國大陸客戶,可能導致上季營收損失4億美元,且可能把部分營運撤出中國大陸。 台積電對台灣的影響 彭博資訊指出,輝達下一代資料中心AI產品採用台積電的4奈米製程,在輝達和其他公司的產品受到最新一輪限制令的影響後,台積電可能面臨訂單缺口。
台積電對台灣的影響: 張忠謀曾對馬英九說 「現在最大的隱憂就是電」
2023年8月8日,台積電宣布與博世(Bosch)、英飛淩(Infineon)和恩智浦(NXP)等歐洲半導體大廠,共同投資位於德國德勒斯登(Dresden)的歐洲半導體製造公司(ESMC),製造從12~28奈米製程的晶片,總投資將超過100億歐元。 而進入21世紀,全球通訊以及電子產業高速發展,晶片幾乎無所不在,台積電與三星在彼此競爭下,甩開日本及美國英特爾等,成為晶片製造及加工的兩霸主。 但是,讓市場意外的是,台積電卻反而獲利更高,從第一大客戶美國蘋果公司等客戶,拿下更多訂單,2020年該公司營收成長調高至20%以上,外界分析這都是因為台積電在地緣政治,特別是美中關係上的角色特殊,「因禍得福」。 陳添枝說,台灣資源不夠,可能沒辦法進一步擴展半導體產業,必須容納其他國家資源才能夠讓純代工模式持續下去;因此美國策略要迫使台積電在美國生產,也許在某種程度上是可以接受。 展望封測產業後市,王尊民表示,華為禁令正式生效,預計會對半導體市場造成約 1-2 季的短期影響,但在市場重新調整過後,最終將回歸穩定。
台積電6日表示,除了1萬多名協助興建廠房的營建人員,兩期工程預計將額外創造1萬個高薪高科技工作機會,其中包括4500個直接受僱於台積電的工作。 完工後合計將年產超過60萬片晶圓,終端產品市場價值預估超過400億美元。 台積電長期主張在台灣集中生產最有效率,2020年同意在鳳凰城設廠意味立場鬆動。
台積電對台灣的影響: 晶圓代工報價降3成?台積電回應
報導指出,台積電在去年春夏之交與美國談判設廠之時,幾乎在同一時間,日本媒體也在頻頻爆出努力說服台積電赴日設廠,目前看來,台積電對日方的請求只投去了外交性禮貌般的微笑,連最基本的意向都沒有達成。 根據IHS Markit數據顯示,因為5G網路的技術跟市場領先,華為電信營運商2019年路由器市占率世界第一。 至於對封測產業的影響,由於華為與旗下的半導體大廠海思半導體是日月光控股、京元電、矽格的重要客戶,短期來看,在120天的緩衝期之前,有機會有急單湧入,但緩衝期之後,這幾家封測廠明年營運將會有明顯影響。 雖然台積電董事長劉德音公開表示,台積電有很多其他客戶,能填補華為旗下海思受美國禁令影響而騰出的產能空缺,但外資卻不同意這樣的看法。 2020年5月,美國變本加厲,修改出口規定,要求使用美國設備和技術的外國半導體公司,須獲美國事前允許才能供貨華為。
英特爾與三星的先進製程,良率一直有待突破,英特爾因此無法放量,也迫使價格居高不下;三星雖然在垂直整合之下,也能壓下價格,但問題是,良率不好的隱憂,就是供貨不夠穩定。 因此台積電的技術領先,並非僅是單純技術突破,而是一種綜合性優勢製造工藝的領先。 台積電製程技術多年來居於英特爾之後,與三星長期纏鬥,直到2016年底10奈米一舉追進(如圖),其後7奈米、5奈米狠狠超車英特爾,並且維持領先三星。 台積電最受客戶喜愛的原因,不只是技術超前,也包括在大量生產之下維持穩定良率,更是一大重點。 外資高盛報告指出,台積電全年營收推估增加約26%,相比前一年的24.6%表現更好,看來是兩手策略發酵,預估價格上調趨勢不變,台積電可能將成熟製程、先進製程價格各調漲10%、5%,可使今年(2022)首季平均銷售單價季增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