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東市場是航空業關注的另一個目標,原訂於2020年舉辦的世界博覽會(Expo 2020),延期1年在杜拜開展,該國相對寬鬆的防疫政策吸引大批遊客前來,2020年共計迎來550萬觀光人次,至2021年10月前也有488萬觀光客。 國泰航空行政總裁鄧健榮接受《路透》訪問時表示,集團旗下有約3分之1客機機隊,仍停泊於沙漠中未有使用。 長榮航太轉投資的3大事業,包含以發動機零組件維修及銷售、持股49%的長異;以發動機整流罩零組件維修為主、持股49%的長銳;專攻電動車用零組件表面處理業務、持股35%的長鑽。 為了一條龍的整合,省去中間委外步驟,公司於 2018 年進軍鍛造,目前量產尺寸涵蓋 7 mm 到 500 mm,並在 2019 年獲得 NADCAP MMM 鍛造認證、 2021 年底成為 Safran 合格供應商。
隨著疫情逐漸趨緩,國際觀光業逐漸復甦,根據交通部民航局統計,去年國際及兩岸航線載客數總計高達578萬人次,相較於110年的102萬人次,成長四倍多,也已恢復到疫情前、109年5992萬人次的一成左右。 至於春節期間,出國潮湧現,國際及兩岸航線共計飛航5183架次,載運近100萬人次旅客,平均每日入境3.3萬人次、出境4萬人次。 航空業的收入來源主要為「客運收入」、「貨運收入」,成本結構則以油料成本最高(約 35~40%)、員工薪資與行銷費用次之,因此在分析航空業時,除了航空運價指數外,觀察國際油價走勢也相當重要。 由於購買飛機、維修設備成本昂貴,航空運輸業有高度的進入障礙,且通常會受到政府的管制,因此政策面也是影響航空業的關鍵因素。 《富比士》(Forbes)指出,各國疫苗覆蓋率明顯提昇,儘管現有疫苗無法避免變種病毒,如Omicron的突破性感染,卻能大幅降低住院率與死亡率。 部分國家漸漸恢復原有的生活步調,也讓航空業者對恢復航班越來越有信心。
航空業復甦: 觀光業未來展望
由近日IATA的報告中所預測,八月美國國內客運量將趨緩,中國亦受疫情影響,其8月客運量恐將低於今年2月的低點,全球航空業復甦的腳步將持續延後。 對於明年航空產業展望,陳漢銘認為,航空市場的大多頭行情才剛開始,明年全面看好日本、港澳等國際旅客來台觀光的市場商機,包括日本二、三線城市對外旅運需求才剛要起飛而已,東南亞城市包括泰國、越南等市場出境旅遊需求開始復甦,成為推升國內航空業者下一波營收、獲利成長新動能。 有些投資人擔心國人出國旅遊需求明年恐將碰到天花板,陳漢銘認為,航空市場的大多頭行情才剛開始,明年全面看好日本、港澳等國際旅客來台觀光的市場商機,包括日本二、三線城市對外旅運需求才剛要起飛而已,東南亞城市包括泰國、越南等市場出境旅遊需求開始復甦,成為推升國內航空業者下一波營收、獲利成長新動能。 長榮航太去年新增訂單包括美國環球航空、日本全日空航空、歐洲奧地利航空、美國UPS等訂單,成為今年營運成長新動能。 業務分維修業務跟製造兩大事業體,受惠於國際邊境限制逐漸解除,國際航線復飛,客機客戶維修需求陸續增加。 隨著各國陸續開放邊境管制,國際觀光旅客再度湧現,加速全球航空業復甦。
格辛認為,旅行被打亂的程度將取決於特定目的地解除疫情封鎖措施的速度。 英國就是一個明顯的例子,這幾乎是「一夜之間」發生的事,航空業沒有得到足夠時間的通知。 特區政府近日公布最新的本地生產總值數字,受到外圍環境不明朗、利息上升、資產價格受壓等負面因素所影響,實質本地生產總值僅按年增長1.5%,上一季升幅為2.9%。
航空業復甦: 以下內容僅限 富果帳戶 閱讀
這在全球化日漸普及的現代是非常罕見的現象,不過於此同時也為民航業者帶來了全新的視角 —— 短程飛行或將成爲重要獲利來源。 華航更是超前部署,在官網推出「就是雙11搭華航任遨遊」機票促銷活動,即日起至12月9日眾多熱門航線限時回饋,購買2022年6月底前台灣出發的航班,包含東北亞、東南亞、大洋洲、北美、歐洲、兩岸、香港及帛琉等航線,全艙等機票促銷9折起,部分航線折扣超過7,500元。 看好報復性旅遊商機,第一波高潮從元旦到農曆年,低成本航空台灣虎航15日祭出日本、韓國、澳門去程0元超殺優惠機票,正式啟動飛航模式;同日,星宇航空攜手雄獅旅遊推出「跨年曙光包機」,到日本迎2022年第一道曙光,每人最低6,999元起。
- 豐達科目前已累積 5,000 個扣件通過認證(2022 年新增 1,000 個),範圍涵蓋發動引擎、起落架、煞車、飛控系統等,且通吃 CFM、GE、普惠、Rolls-Royce 全球前四大引擎製造商訂單,因此只要飛機出貨量增加公司營運就可受惠。
- 中華航空日前也啟動航空服務人員客艙組員徵才計畫,招募超過百位本國籍客艙組員,招考錄取人員預計陸續於8 月後報到受訓。
- 由近日IATA的報告中所預測,八月美國國內客運量將趨緩,中國亦受疫情影響,其8月客運量恐將低於今年2月的低點,全球航空業復甦的腳步將持續延後。
- 勤業眾信堅信,當企業能夠掌握並適當表述對於消費者有重大意義的基本價值,這些連結最終會創造深厚的顧客忠誠度,為企業永續成長創造動能。
- 鄧反映,疫情之前,國泰航空機隊共有108架各式客機運行,目前只剩45架在執行任務,多達3分之1客機存放於美國沙漠地帶。
- 另一方面,整體貨物出口繼上一季按年實質下跌18.9%後,在2023年第二季下挫15.2%。
台灣疫情仍處在確診高原期,惟目前疫苗覆蓋率逐漸提高,且追加劑覆蓋率高 ,目前民眾已與病毒共存,隨著邊境開放,觀光業者未來迎來復甦曙光可期。 綜合上述,預期客運業務於明年上半年才可望逐步緩解的前景下,航空業需仰賴貨運營運,以度過嚴寒景氣。 與此同時,疫情衝擊原油需求,也有利於減輕航空燃油成本對於業者的負擔(目前燃油成本約佔航空業者成本約2成,2019年疫情前約佔3成)。
航空業復甦: 擬6月「開放入境」迎旅客!
其他歐洲熱門觀光國家中,以疫情爆發前的2019年為比較基礎可以看到,法國2021全年衰退63%、2022Q1衰退35%;德國2021全年衰退70%、2022Q1衰退59%;西班牙2021全年衰退63%、2022Q1衰退32%。 美洲方面,美國2021全年衰退72%、2022年1-2月衰退56%;加拿大2021全年衰退86%、2022Q1衰退67%。 王品集團公告去年 EPS 高達 5.15 元,創 5 年新高,決議每股發放現金股利 3.86 元,並首度配股 1 元;王品今年以來股價接近翻倍,創 8 年多新高,坐穩觀光股王寶座。 國泰飯店觀光事業日前也宣布聯合全台和逸、慕軒飯店 6 間飯店,將於北至南 4 梯次舉辦聯合招募會,規劃招募百名包括禮賓接待、房務服務、廚房餐飲、機電工程等各領域人才。
國內的部分,近日國內管制降級,預期疫苗施打率持續提升後,第四季客運恢復速度或將加快,先前歐盟、英國先後將台灣列入白名單,預估年底台灣機場旅客人次可望接近60萬人次。 近期疫情使海運塞港事件頻傳,與此同時,空運的運能亦轉趨緊俏。 航空業復甦 預期中國出口至美國的急單,將轉往中國其他機場,或轉至台灣出口。 空中巴士指出,全球市場中他們最看好亞太區,預測該區域的航空公司在2040年前將會購入17,620架新飛機,其中30%用來取代舊機型,對中大型客機的需求也會增加。 但實際上亞太地區的市場現況依舊不樂觀,IATA指出該區是全球出入境管制最嚴格的地帶,旅遊的回復也最緩慢,過往國內旅遊商機龐大的市場,恢復速度宛如牛步,例如:印度境內的航空公司將春季航班砍半,以因應快速傳播的Omicron,中國嚴格的防疫政策則讓國內航班幾乎全面喊停。
航空業復甦: 大馬墜機新畫面 飛機筆直撞地炸開
聯合航空的訂單是2011年美國航空(American Airlines)採購460架新機以來,美國飛航業最大手筆的訂單,顯示業者信心日增,相信經過疫情摧殘後,旅遊需求將強力反彈。 歐洲短程航空大復甦,匈牙利廉航Wizz Air預測,8月份運能將回到2019年疫情爆發前的水位。 航空業復甦2023 與此同時,儘管長途航行和商旅需求的反彈速度較慢,衝擊傳統航空業者,但是法荷航集團(Air France-KLM)表示,相信本季能重回獲利。 金融時報2日報導,美系外資數據顯示,5月起重返天際的飛機架次,逐步回升到疫情爆發以來新高。
民航局長林國顯指出,為協助航空產業度過疫情難關,政府2020年至2022年陸續推出紓困1.0、2.0、3.0方案、共計約417億元,大幅減輕航空產業資金負擔,以利業者維持營運、避免裁員。 華航與長榮兩家國籍航空公司,在疫情期間也因「貨」得福,受惠於全球貨運暢旺與運價高漲,連續3年維持獲利。 Walsh 也表示,儘管油價飆升可能導致票價上漲 10%,但到目前為止,高油價和勞動力短缺造成的旅行中斷並沒有使得旅行者卻步。 他認為復甦動能將會在今年剩餘時間內持續強勁,並持續至 2023 年。 總體而言,航空業現在正朝著在 2023 年就會恢復至疫情前水準的情景發展,明年夏季預期將有強勁的表現。
航空業復甦: 華航看好客運後市 與波音簽8架787客機確認訂單
根據聯合國世界旅遊組織(UNWTO)統計,截至2022年6月初,全球已有45個國家或地區(其中31個位於歐洲)全面取消防疫管制措施。 2022Q1國際遊客總數相較2021年同期強勢增長182%,顯示全球旅運復甦動能正逐步增強。 國際桌遊日桃園國際機場公司揪大家一起玩桌遊,除了獲勝者成為稱霸機場的贏家、還獲得進管制區參觀的機會之外,「機場CEO實境大挑戰」參加者每人皆可獲得「機場CEO」桌遊一盒,揪親友一起來成為「機場CEO」。 星宇航空則是領先業界引進全台首架 A330neo,預計 2 月中旬交機,完成新機導入驗證和機組人員訓練後, 5 月投入營運,屆時將用以飛航亞洲重點城市,顯然,看好逐步復甦後的旅運市場。 像是航空、郵輪、 火車、遊覽車、計程車等,旅館、渡假村、遊樂場、餐廳、外匯銀行、旅行社、 等皆屬觀光業。 總而言之,很難知道接下來幾個季度會發生什麼,但爭論似乎是關於復甦的步伐,而不是它是否真的發生。
以台灣市場來說,日本一直以來都是最多人心目中的首選目的地,因此在國境管制政策鬆綁後一年,日本旅遊市場對台灣旅客預計會比以往來得更熱烈,加上日本政府在疫情期間積極佈局二線城市,改善在地觀光資源,可預期台灣旅客除了東京、大阪等大城市之外,也會前往如札榥、仙台、金澤等等的二線城市。 北美市場部份,因疫苗接種人數增加和封鎖限制的放鬆,更多民眾願意再度進行旅遊。 美國航空今年7月中旬時表示,該公司第2季現金流有望自疫情爆發以來首度出現正值,扭轉過去每日燒掉約1億美元現金的頹勢,已要求在疫情期間自願休假的約3,300名空服人員在11月或12月返回工作崗位,以滿足不斷增長的旅客需求,到2022年3月,該公司還計劃將新招聘約800名空服人員。 波音表示,全球航空市場復甦會由國內線開始,預計2022年復甦,2023年輪到短程區域航線,長程航線則到2024年,復甦關鍵包括政府政策、旅客信心、航空公司策略,各國的新冠疫苗接種率也至關重要。
航空業復甦: 觀光股注意事項
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預期,今年全球航空業虧損縮小至97億美元,明年可望恢復獲利。 對於觀光旅遊業者來說,2020年最大的挑戰,莫過於新冠疫情的全球爆發所帶來的影響。 根據台灣交通部觀光局統計,2020年1月,因觀光、商務、求學等各種不同原因,從全球各地入境台灣的旅客有81萬人次。
茫茫的訊息海中,讓鉅亨網記者、編譯團隊,幫讀者們解讀新聞事件背後的意涵,並率先點出產業與總經趨勢,為投資人提供最深入獨到的觀點,協助做出更精準的投資決策。 目前台灣虎航已重新開啟桃園 - 航空業復甦2023 澳門、桃園 - 東京成田、桃園 - 大阪關西、桃園 - 首爾仁川等航線。 晶華酒店集團雖然近年減少許多商務客的收入,但在積極進行品牌轉型與分眾行銷下,以「城市度假型酒店」的定位出發,推出「郵輪式度假體驗」住房專案,以及「晶華美食到你家」電商平台等,試圖彌補疫情帶來的衝擊。 目前的混亂局面在好轉之前可能會變得更糟,長久的影響,在機場長長的人龍消失之後才會顯現。 在機場,我們會看到辦理登機手續的工作人員和機組人員,但在幕後有很多團隊合作在度假和商務旅行成為現實。 為了將干擾降到最低,他還宣佈希思羅機場每天的乘客人數上限為10萬人,比平時少4000人。
航空業復甦: 視頻, 中國斥巨資打造海綿城市,為何仍擋不住洪水?
中華航空日前也啟動航空服務人員客艙組員徵才計畫,招募超過百位本國籍客艙組員,招考錄取人員預計陸續於8 月後報到受訓。 長榮航太維修事業體總經理郭勝義表示,長榮航太每年前3季、停機坪每天平均會有20架飛機在維修,雖然第4季受假期因素影響維修能量,但每天平均也會有10多架維修量。 航空業復甦 新機隊將採取租賃及購買形式,分別向Air Lease 租賃15架、向 AerCap租賃5架、餘下6架向空中巴士購買。 同時加拿大航空與空中巴士達成協議,將在2027 年至 2030 年期間購買額外 14 架飛機。 客機預定2024年首季交付,現時加拿大航空正在為A321neo超長距離機型物色引擎製造商。
Walsh表示,香港政府正在為此做好準備,採取措施確保提供支持復甦所需的工作人員,實在令人鼓舞。 IATA總幹事Willie Walsh表示,香港的形勢看起來一片光明。 加上近日出國人潮回溫,政府也開始擬定旅遊業振興方案,隨著各國邊境陸續解封,將推升近期觀光股、航空股的漲勢。 觀光股受到利多題材持續燃燒,已經連漲三週,6/6 台股電子股熄火,僅台積電撐盤,資金轉向觀光股,買盤瞄準旅行社股、飯店股。 觀光旅遊股主要受到三個利多:一、暑假海內外旅遊需求升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