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不僅可以提供報酬,更重要的是建立關係,並很大程度決定了你會擁有怎麼樣的人際環境,以及你未來的職業發展。 本文請崴爺分享,如何掌握三個原則與心態,不僅有助提升錄取率,更能找到理想的工作。 我國《個資法》對於個人資料的定義包含自然人之姓名、聯絡方式、社會活動及其他得以直接或間接方式識別該個人之資料。
衛福部疾管署推出「簡訊實聯制-民眾資料調閱紀錄查詢服務」,民眾只要輸入手機號碼跟網頁上的圖形驗證碼後,手機就會收到一組簡訊驗證碼,將收到的驗證碼輸入到網站中,就可得知自己在哪些日期曾被疫調人員調閱資料。 (中央社記者陳婕翎台北6日電)長榮染疫機師可傳染期間曾在社區活動,不少民眾透過輸入手機號碼,查詢自己實聯制紀錄是否被疫調使用,但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今天說明,有調閱記錄不一定代表足跡重疊確診者。 若是未安裝社交距離APP的民眾,也可以到「衛福部簡訊實聯制-民眾資料調閱紀錄查詢服務」網站上查詢,自身的手機號碼,在28天內是否有疫調人員曾調閱資料。 只要在網站上入自己的手機號碼以及圖形驗證碼,手機會秒傳一組OPT簡訊號碼,再返回網站頁面輸入後,驗證行動電話,即能得知結果。 民眾只要進入「簡訊實聯制-民眾資料調閱紀錄」平台,輸入手機號碼、驗證碼,並取得簡訊驗證碼輸入後,就可查詢最近28天內,是否有疫調人員調閱過這支手機號碼的簡訊實聯制資料。 衛福部說明,該平台包括確診軌跡、熱區地圖、實聯制查詢等功能,確診軌跡以圖形化、動態方式提供查詢確診者的活動軌跡,地方政府可以跨區調閱;熱區地圖提供可能的群聚足跡分佈、潛在感染源及確診者足跡分析,以觀察熱區;實聯制查詢則整合簡訊實聯制資料,提供一線人員以電話或場所代碼查詢疫調資訊。
民眾資料調閱: 簡訊實聯制數據係以合法性、正當性、必要性進行使用,絕無違法情事
調閱之後是否有一致的處理方式或原則、如何判斷同一場所中哪些人是近距離接觸者? 被調取實聯資料的人之中有多少被判定為接觸者而被匡列、採檢,其中又有多少是若無簡訊實聯制傳統疫調便無法觸及? 相關單位並未公布調閱相關的程序性規範,也沒有實證資料來支持此等個資蒐集與利用的合理性、必要性或簡訊實聯制的有效性。 我們將 2021 年 11 月中旬之後的這段期間依照疫情進展分為三個階段,比對各期間內調閱數與送驗數的變化情況,以觀察簡訊實聯制在疫調輔助上可能的作用。 由於疾管署總送驗數的統計資料並未針對採檢的理由再作細分(如疫調、出入境、特定場所職業的採檢規範等),因此只能從調閱數量與總送驗數兩者的波形變化來推估兩者是否有相關性。
只要登錄疾管署網站,輸入手機號碼,取得簡訊驗證碼完成認證後,即可查詢自己近28天的實聯制紀錄是否有被疫調人員調閱過,資料會顯示調閱日期、單位和次數,如果民眾曾與確診者足跡重疊,簡訊資料就可能被調閱。 另一方面,全國疫情二級警戒仍持續,民眾進入各店家場域前須掃描QR Code或手寫以完成實聯制,中央在進行確診者疫調時也會透過此來回溯。 民眾現在可到「衛福部簡訊實聯制-民眾資料調閱紀錄查詢服務」網站,查詢28天內疫調人員有無調閱自己的資料。 進入該網站後輸入手機號碼、驗證碼,手機會收到一組OTP簡訊號碼,將此號碼輸入驗證即能得知查詢結果。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簡訊實聯制-民眾資料調閱紀錄」平台是基於資訊公開,方便民眾查詢實聯制紀錄被調閱的資料,但有調閱紀錄不代表跟確診者足跡一定有重疊,比如說,有些縣市調閱資料時,不會只調閱確診者出沒該場所的時間資料,可能在確診者抵達前、離開後的時間都會調閱。
民眾資料調閱: 民眾不能調閱自己的足跡,有違《個資法》現行規範
教你如何查詢實聯制被政府疫調的次數、政府單位、時間,被政府調閱手機實名制有可能是因為跟新冠肺炎確診者足跡重疊,可以透過「簡訊實聯制-民眾資料調閱紀錄查詢服務」,查看28日內的疫調人員調閱資料紀錄。 『實聯制被查詢幾次教學懶人包』線上搜尋掃描實聯制 QR Code 被匡列查詢紀錄。 莊人祥表示,該平台是基於資訊公開,方便民眾查詢實聯制紀錄被調閱的資料,但有調閱紀錄不代表跟確診者足跡一定有重疊,比如說,有些縣市調閱資料時,不會只調閱確診者出沒該場所的時間資料,可能在確診者抵達前、離開後的時間都會調閱。 本土確診個案已多日破千例,民眾除了可以安裝台灣社交距離App看有無接觸到確診者以外,也可以透過疾病管制署網站查詢疫調人員28日內是否有調閱過自己的資料,不過,實聯制被查越多次代表風險越高嗎?
實測用手機連至該行動電話簡訊的查詢網站(網址點此),只要兩步驟即可快速查詢。 步驟一,先輸入手機號碼與網頁提供的圖形驗證碼,按下底端的綠色按鈕,取得簡訊驗證碼後並返回網頁輸入後,該簡訊為防疫實聯制簡訊登錄管理系統所發出,手機收到簡訊會顯示申請調閱查詢的時間日期。 輸入手機收到的簡訊驗證碼,接著網頁就會即時顯示在近28日內有無疫調人員調閱過資料的訊息。
民眾資料調閱: 相關文章
李旺台對宋楚瑜的新聞處理[5],與當時的報社高層政策不合;李旺台則認為,此事應與宋楚瑜辭職風波有關,所以先行辭職。 這是李哲朗第一次開除與自己有意見衝突的員工,該報數位高層皆對此避談、人人自危。 民眾資料調閱2023 如果收到了細胞簡訊,不代表你就會得病,只是剛好你與確診者有足跡重疊的時間,這時候先不要緊張,在家中自我隔離、檢視身體狀況,可以先到4大超商、藥局等地購買「新冠肺炎快篩試劑」,沒有特別的症狀也可也不用急著跑採檢中心。 防疫這件事,民眾跟指揮中心都仍在摸索,如何拿捏權利保障與遏止疫情的平衡點確實困難,在實聯制的方面,可以觀察到政府努力遵循資料最小化等個資保護原則,並且考量其合法性、正當性與必要性,然而在前述委託監督與當事人權利行使等面向,本文期待政府能進一步依法落實相關規定與措施。 如本文前揭說明,指揮中心基於委託人的地位,其必須以適當方式使民眾行使其《個資法》上的權利,例如以便利的方式查詢其28日內的足跡紀錄。 然而依照指揮中心提供的「實聯制登記表範本」備註中,其關於當事人權利行使的內容係保留給各場所填入,指揮中心明顯尚未認識到其作為委託人,必須負責回應當事人權利行使的此一事實。
雖然 1 月 4 日調閱了大量的簡訊,但從當時新聞來看,匡列的先是機場相關工作人員、後為歌友會全體成員預防性採檢15,似乎仍未脫離傳統疫調可處理的範疇。 1 月中旬擴大成銀行聚餐群聚事件,確診數緩步攀升,在 1 月 20 日超過 20 人;簡訊實聯制的調閱數則明顯增加,在 1 月 12 日、13 日兩日先是調閱了共六十九萬餘則,隨後持續在單日十五萬到二十萬則間擺盪,每日送驗數的數量則些微上升,低點在兩萬件,高點則約三萬件。 1 月 22 日的當日確診數增加至 82 人,陳時中重申餐廳未落實實聯制就禁止內用16;簡訊實聯制的大量調閱此時已成為常態,在 1 月的最後一週,僅有一天略低於二十萬則、有五天超過二十五萬則,並在農曆年前調閱數達到新高,小年夜、除夕兩天分別調閱了三十五萬則與三十九萬則。 單日送驗數在 1 月下旬略高於 1 月中旬,低點約兩萬五千件、高點約在三萬五千件,僅 1 月 24 日出現四萬四千件的高峰;但在農曆年前簡訊實聯制每日調閱數大幅增加時,送驗數卻掉回單日一萬多件的水準,出現調閱量與送驗數的變化趨勢相反的情況。 這是因為年前醫事檢驗人員提早安排休假、還是加強疫調所調閱的資料最後實際需要匡列採檢的人不多?
民眾資料調閱: 民眾查調個人財產或所得方式多元,歡迎多加利用!
台北市長柯文哲於4月20日台北市防疫因應記者會中表示,因台北市的確診個案過多,從4月20日起,將不再公布疫調足跡,也不再發送細胞簡訊,提醒民眾自主防疫,即使在非足跡處也應提升警覺,落實防疫措施。 他表示,目前台灣社區疫情已經是多點散發、社區有一定的風險,且防治關鍵已經進入家戶作戰,要關注的不是社區有多大危險,而是個人、家庭的生命安全。 每一個民眾不管位於何處,都應該對自身健康狀況提高警覺,有自主防疫意識,如果出現疑似症狀就可以快篩或就醫,減少家戶擴散的風險。 (一)查核中心檢視網傳連結,該網址為衛福部疾管署「簡訊實聯制-民眾資料調閱紀錄查詢服務」系統,民眾可填寫手機號碼與圖案驗證碼、簡訊驗證碼後,查詢近28天內的實聯制調閱紀錄,網站會顯示查詢日期、疫調單位、疫調人員與查詢次數。 透過「簡訊實聯制 – 民眾資料調閱記錄查詢服務」,我們可以快速的調閱 28 天內的記錄,看自己是否有被疫調,但這些只是記錄,曾經有被調閱的記錄、或是被調閱的次數,不代表跟確診者足跡一定有重疊,這個文章最後的 QA 會有更詳細的說明。
- 本土新冠肺炎疫情趨緩,衛福部29日在行政院會進行「COVID-19疫情現況及應處作為專案報告」表示,7月26日已經啟用「疫調輔助平台」,包括確診軌跡、熱區地圖、實聯制查詢等功能,地方政府可以跨區調閱,一線人員也可以用電話或場所代碼查詢疫調資訊。
- 2007年5月[12],繼任董事長林文雄接掌《民眾日報》[13],該報共有36個地方版,地方版面居台灣各大平面媒體之首[14],除了區域性報導比重增加之外,現在已調整為全國發行。
- 民眾進出各大場域都會用手機掃瞄QR-Code,進行實聯制,指揮中心也設置網站,讓民眾輸入手機號碼即可查詢最近28天的簡訊實聯制,有無被疫調人員調閱過。
- 團隊陣容網羅了包括副社長兼北區分社長余金來(曾任桃園縣新聞記者公會理事長)、中區分社長諸葛誌一(曾任中華日報特派員)、高雄分社長陳明成(現任大高雄記者公會理事長)等媒體菁英。
- 李旺台對宋楚瑜的新聞處理[5],與當時的報社高層政策不合;李旺台則認為,此事應與宋楚瑜辭職風波有關,所以先行辭職。
- 臺北市衛生局局長黃世傑也指出,希望藉這次展示,由北市聯醫邀請有意願的醫療機構和診所、民眾加入。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失智中心主任劉建良指出,自己長年定期至連江縣失智患者家中,提供醫療照護服務。 「但是,我常遇到患者醫療資訊不足的問題,」他解釋,每次拜訪失智患者時,難以從當地醫院調閱資料,只能就現場狀況和資訊來進行診療。 一直以來,民眾醫療資料都分散儲存於各家醫療機構中,若民眾要至另一家醫院就醫,還需至原醫院申請病歷資料,好讓另一家醫院醫生參考。 而對醫院來說,雖然醫療診所可透過電子病歷交換中心(EEC)調閱病人資料,但仍有地理位置限制,而且只能查詢過去6個月的病歷資料。
民眾資料調閱: 民眾日報
在探討科技防疫措施引發的個資保護問題時,簡訊實聯制可說是 COVID-19 疫情以來第一個針對台灣所有人口進行常態性的資料蒐集與利用的防疫措施,但以此大規模的個資蒐集與利用為代價 (trade-off) 是否有其必要,簡訊實聯制對於防疫的效果是什麼,這些問題實應由掌握資料的衛生主管等機關來回答。 4 月初開始送驗數與確診數不斷攀升,送驗數在4 月上旬和中旬週維持在低點約為三萬到三萬五千、高點接近六萬的規模,4 月下旬再升高為五萬到接近七萬之間。 4 月調閱數暴增,從 4 月 1 日起到 4 月 27 日取消簡訊實聯制為止,總調閱數超過一千八百五十萬筆。 考量調閱簡訊實聯資料之後疫調人員尚需進一步判斷哪些是近距離接觸者而加以匡列,4 月間屢見動輒數十、數百萬筆的調閱資料,龐大的資料量恐怕遠超過當時已疲於奔命的疫調人員所能負荷。 或許也因此,即便在調閱數量特別大的幾天,其後數日的送驗數與確診數也未必有明顯增加。 1 月桃園機場群聚傳染事件由 1 月 3 日的首例確診揭開序幕,次日(1 月 4 日)的單日調閱量就高達三十四萬餘筆;然而一月初採檢數相較於 2021 年底疫情較和緩時並無顯著上升,週間變動維持在低點約一萬件、高點約兩萬件的區間。
4 月以後防疫政策逐漸走向共存,調閱數與送驗數的相關性仍不明顯;同時調閱數暴增,單 4 月 1 日到 4 月 27 日之間的調閱數即已超過截至 4 月 27 日所發佈之累計調閱總數的 43%,已因疫情攀升而人力緊繃的相關單位亦無法消化龐大的實聯制資料。 原本陳時中在 2021 年 10 月間表示簡訊實聯制將維持到 2022 年 6 月 30 日(此亦為與電信業者的採購合約終止日期),也因已無實益的理由提早退場。 如果是想要調取人民使用電信服務的相關紀錄,例如通信雙方的電信號碼、通信時間、使用長度、位址、服務型態、信箱或位置資訊等紀錄,則應按照通訊保障及監察法第11-1條的規定,由法院核發調取票後再想電信機關調取相關紀錄。 以往在行動電話詐騙案件中,檢方可依通保法聲請「調取票」,請電信公司提供電話使用者資料與電話的發話位置,藉此開啟偵查。 指揮中心強調,「簡訊實聯制」的推出,主要為提供民眾、商家、衛生單位不管是在配合防疫措施或執行疫調工作上便利的平臺,籲請民眾、商家配合,也請地方政府加強稽查,共同落實實聯制,完備疫調工作,達到防疫的目的。
民眾資料調閱: 最高法院認為調閱通訊軟體的「內容」,必須依照搜索程序為之
經過《東森新聞》記者實際操作後,可以見到頁面上顯示「28日內無疫調人員調閱您的資料,請放心」,民眾不妨也拿出手機試試。 中央宣布維持二級警戒,到公眾場所以及店家前,都依然要掃OR Code或是手寫登記實聯制,便於政府調查是否有與確診者足跡重疊,並通知民眾注意身體是否有症狀並篩檢,進一步圍堵病毒擴散。 自從「簡訊實聯制」實施以來,民眾前往各個場所都需要掃描 QR Code,記錄一下自己的足跡,該服務完全免費,只需要民眾拿出手機掃描並發送簡訊。 另針對個資保護的問題,部分由於歐盟個資法規對於境外傳輸適足性的要求,我國近年來積極討論如何進一步完備個資保護體制,包括獨立個資保護機關的設置。 然而自 COVID-19 爆發以來,我國各種大型資料庫的連結、各類防疫工具與措施的使用及課責機制等,皆未進行個資保護影響評估。
衛福部表示,衛福部將持續協助地方政府進行醫療資源調度,以加強病患收治轉送及醫療照護量能之整備,此外,在我國疫苗逐續到貨且接種作業持續順利進行下,國人的疫苗涵蓋率已達30%;目前COVID-19公費疫苗預約平臺已再次開放意願登記,並加入國產疫苗選項,提供民眾更多樣化的選擇,保障全民福祉。 也就是說,透過刑事訴訟法規定的搜索程序,事實上對於人民的保障更高,因為這表示檢警機關想要取得大家的對話紀錄,相關聲請必須經過法院的審查,獲得法院同意後才可以向通訊軟體公司調閱。 這項判決在司法界投下一顆震撼彈,因為在通訊科技日新月異的現在,大家越來越少使用電話來溝通事項,而是透過各種通訊軟體來交換資訊,如果檢警機關不能調閱人民使用通訊軟體的通訊內容,未來將會難以打擊犯罪。 因此檢察總長提出了非常上訴,最高法院因此做成了 106 年台非字第 259 號判決來解決這個問題。 一、 合法性:衛福部依傳染病防治法第37條第1項第6款,公告「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COVID-19)第三級疫情警戒標準及防疫措施裁罰規定」,規定外出時應全程佩戴口罩,並配合實聯制;行政院為遏止疫情擴散,並減少實聯制紙本填寫之接觸,推出「簡訊實聯制」,供民眾及商家使用。 昨天台北市長柯文哲在北市防疫記者會中表示,由於北市確診案例過高,將不再公布疫調足跡、發送細胞簡訊,許多民眾因此人心惶惶,擔心與確診者足跡重疊卻渾然不知。
民眾資料調閱: 內容—
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回應,這僅代表與確診者足跡重疊的機率大,民眾不要過度恐慌,也不是被調閱越多次風險就越高。 疾管署日前推出「簡訊實聯制-民眾資料調閱紀錄查詢服務」系統,民眾只需輸入手機號碼及圖形驗證碼,並至手機接收OTP簡訊,就可查訊最近28天是否被疫調人員調閱過自身資料,結果可能顯示「28日內無疫調人員調閱您的資料,請放心」,或是曾被各縣市政府疫調人員查閱的日期及次數。 除了日前指揮中心針對8月13日至9月2日期間,曾與確診者接觸或曾於相關時間及地點出入之民眾,所發送的110萬封疫情警示「細胞簡訊」簡訊外。 民眾也可至「衛福部簡訊實聯制-民眾資料調閱紀錄查詢服務」,查詢近28天內,疫調人員是否曾調閱過自己的足跡資料。
在簡訊實聯制的情形,電信業者至少會蒐集到民眾的電話號碼、約略位置資料。 而在紙本實聯制的情形,依不同場所會蒐集不同的資料,可能會包含姓名與聯絡電話。 而政府日前發了110萬封足跡警示簡訊,讓民眾都很緊張,導致假日篩檢站大爆滿,輔大醫院原本只開150個名額,緊急加開300個,而三重院區原本網路預約只開放600個名額,因應人潮,現場號碼牌加開200個,最後一共篩了732人。 中央這次撒下110萬封警示簡訊的後續影響觀察,顯現出民眾對於病毒來襲的恐慌與擔憂,但也引發不少民怨,認為政府應該更謹慎。 三、專家提醒,疫情已進入社區,且多點散發,民眾要有自主防疫意識,如果出現疑似症狀就可以快篩或就醫,減少家戶擴散風險。
民眾資料調閱: 「簡訊實聯制-民眾資料調閱紀錄查詢服務」該怎麼用?被查越多越危險?
因此最高法院認為,如果檢警機關想要取得「過去已結束」的通訊內容,必須向法院聲請核發搜索票或是經過法院核發扣押裁定,才可以發動搜索、扣押(刑事訴訟法第122條、第128條、第128條之1),這樣才符合憲法上正當程序的要求。 喜歡這篇文章教學,後續想了解更多Apple資訊、iPhone、Mac、3C隱藏技巧,歡迎追蹤 瘋先生FB粉絲團、瘋先生LINE@、訂閱瘋先生Google新聞、Telegram、Instagram以及 訂閱YouTube頻道,將會有更多非常實用的技巧教學分享給大家。 一名26歲來台工作的越籍鄭姓女子,日前到新北市淡水區某小吃店用餐後,皮夾不慎遺失,因皮夾裡不僅有工作證件還有生活費,讓她相當焦慮,緊急前往派出所求助,員警依她的描述調閱監視器,發現皮夾被拾獲送交超商,重拾皮夾的鄭女頻頻感謝員警積極與高效率的協助。 3年前,當時擔任民眾日報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的王世均,找來在鹿港辦報起家的林文雄出面承接經營,並將民眾日報商標租給林文雄,讓民眾日報得以持續經營至今。 2010年5月3日,王世均人馬及民眾報業員工,全力恢復高雄總社,然編輯部人員因受到「恐嚇」[32] 不敢上班,各人並將所屬的物品打包回家,以免捲入紛爭。
- 自110年8月4日起,民眾可至簡訊實聯制-民眾資料調閱紀錄查詢服務網頁,查詢近28天內該門號被調閱之紀錄。
- 民眾日報的編輯採訪方針,如今除了採取一貫深耕地方的策略,分別推出「大台北版」、「大台中版」以及「大高雄版」,以強化、深入在地新聞的報導,與基層地方民眾緊密結合。
- 另外,在兩岸關係益加密切之際,民眾日報更積極建構媒體的資訊平台,以利增進兩岸民眾的正確資訊交流與健康正面互動。
- 當日晚間八點多,蔡以簡訊通知各地方特派員,表示「本人決心經營民眾日報,現全力整頓中,3 至5 天重新復刊,請各位放心」等語。
- 不一定,政府在做疫調時,在與確診者相同地點的「抵達前、離開後」的時間可能都會調閱,在這時間範圍外就不會被調閱。
- 我們堅持為所有人免費提供內容,因為我們深知,閱讀新聞的機會,不應有任何門檻,尤其是當人權議題備受矚目的時候,這常是推動社會進步的契機。
(二)中央疫情指揮中心2021年9月6日記者會,副指揮官陳宗彥在會中回應媒體提問時表示,該網站可讓民眾登入手機號碼,經簡訊驗證是本人後,看最近28天內是否曾有疫調人員針對該號碼進行疫調。 另檢視2022年4月20日記者會,指揮官陳時中在會中回應媒體提問時表示,該網站是讓民眾查詢資料有沒有被調閱。 資料調閱僅代表民眾可能與確診者有共同足跡,代表有一定風險,但風險高低需視接觸時間、距離、是否有做好個人防疫措施而定。 先前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曾提到疫調輔助平台的資訊,民眾能開放查詢個資存取狀況,近期衛福部就上線「簡訊實聯制-民眾資料調閱紀錄查詢服務」,可透過輸入手機號碼取得驗證簡訊獲得查詢結果。 民眾進出各大場域都會用手機掃瞄QR-Code,進行實聯制,指揮中心也設置網站,讓民眾輸入手機號碼即可查詢最近28天的簡訊實聯制,有無被疫調人員調閱過。 今(6)天下午網站同時湧入大批民眾查詢,造成網頁一度當機,指揮中心強調,即使資料被調閱過,也不一定就代表曾與確診者同時共處一地,民眾不需過度恐慌。
民眾資料調閱: 網站訊息
在操作流程上,對民眾來說,只要下載「照護授權App」,填妥身分證等基本資料後,再經過核對人員(也就是醫護人員)核准身分後,就可開始設定授權。 本專欄「娛樂文創與IP的距離」:是由威律法律事務所的周律師及魯律師組成。 兩位深耕智財領域,從過去服務影視、音樂、動畫、遊戲、設計、出版、媒體行銷、演藝、體育、授權、藝術、數位內容等娛樂及文創產業的經驗,體認並倡導IP議題的實用性與重要性。 2015年,彰化地檢署查獲「六合彩」賭博集團,在本案中,組頭會將賭客下注的號碼以及所選擇之「二星」、「三星」、「四星」、「特別號」或「全車」等之簽賭方式,以中華電信網路傳真服務「HIBOX」的傳真到上游組頭,檢警機關利用法院核發的調取票向中華電信調閱了伺服器內存的傳真影像,最後以此作為證據起訴被告。 如果遇到人潮就多的時段,就會出現進不去的情形,在網站還沒有增加容量的情況下,唯一的解決方法就是等待囉。
莊人祥進一步解釋,衛生局通常為求謹慎,確診者抵達前、離開後一段時間的實聯制資料也會查閱。 民眾資料調閱2023 另外,他提到,若這名COVID-19確診者是某場域的業主,確診者也不一定全天候都待在這個場域中,但疫調人員可能會擴大匡列當天出沒這個場域的所有民眾。 不一定,政府在做疫調時,在與確診者相同地點的「抵達前、離開後」的時間可能都會調閱,在這時間範圍外就不會被調閱。
民眾資料調閱: 簡訊實聯制資料調閱 莊人祥:有紀錄不等於確診足跡重疊
長榮航空3名機師完整接種COVID-19疫苗後,仍突破性感染,外界擔憂本土疫情捲土重來。 民眾資料調閱2023 針對此,指揮中心向8月13日至9月2日期間,曾與相關確診者接觸或曾於相關時間及地點出入之民眾,發送110萬份疫情警示簡訊,請有足跡重疊民眾若於8月13日之後有疑似症狀,應就醫評估或可至社區篩檢站採檢。 不過,《健康遠見》也提醒大家,如果民眾查詢後,發現自己確實曾被疫調人員調閱過足跡資料,先別急著緊張。
因此爭議的核心就在於,依照通保法規定,檢警機關透過調取票所能取得資料,包含「通信紀錄者」以及「通訊使用者資料」二者,「通信內容」並不在其中,然而檢警機關過去經常以調取票要求中華電信或通訊軟體公司提供「通信內容」。 民眾資料調閱 雖然輸入手機號碼就能查詢被疫調過幾次,但指揮中心提醒,實聯制資料被使用,不一定就代表曾與確診者同時共處一地,應該提高警覺,但不需過度恐慌。 指揮中心曾於今年6月29日針對簡訊實聯制的合法性、正當性與必要性進行說明,惟本文主要欲探討的是,指揮中心要求各場所落實實聯制措施此舉,其在《個資法》上應屬於委託他人蒐集處理個人資料,應依《個資法》及其施行細則第8條規定落實適當監督並定期確認與留存相關紀錄,甚至必須回應當事人關於《個資法》的權利行使。 行政院並於2021年5月推出「簡訊實聯制」,民眾只要掃描QR code傳送簡訊至1922即可完成實聯制。 如前篇筆記所述,自 2021 年 11 月 18 日起,我們開始逐日蒐集 1922 疫調平台的簡訊實聯制統計資料。 由於該平台僅提供累計的調閱筆數,我們透過將兩天的數字相減推估出前一日的調閱筆數,並製成文首的兩個圖表;曲線的斷裂處為平台漏未更新統計數字致資料缺漏的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