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宣輝2023必看攻略!(小編貼心推薦)

Posted by Eric on December 31, 2018

施宣輝

根據《財訊》報導,繼安碁資訊之後,成立短短3年的智聯服務,也將於今年底前掛牌上櫃,躋身宏碁集團旗下小金雞之列,背後推手正是宏碁 集團創辦人施振榮長子施宣輝。 施宣輝2023 施宣輝 施宣輝表示,智探太空第一顆衛星於2022年傳回第一張照片,上太空有很多挑戰,如同太空中心主任吳宗信說:「太空世界是複雜的系統工程。」包括火箭、衛星、地面站。 智探的衛星一天繞地球15圈,一天通過台灣3次,速度是音速的20倍,衛星任務是上太空才開始,智探也和成大合作,使用成大的地面站。 目前施振榮家族的股票已經安排至第三代,統一由監護人管理,施振榮家族第一代與第二代總共7位成員已經簽署「家族事業治理準則」,而第三代年滿18歲之後,也將陸續簽署家族治理準則;這項準則除了傳承家族內部無形資產之外,也希望家族成員能將創造出來的50%有形資產回饋社會,此外,施振榮家族所持有的宏碁6-7%股權也將會共同支持專業經理人永續經營。 身為智聯重要通路商的聯強總經理李建宗觀察,極少有系統整合商是針對半導體產業,大部分都是傳產或金融業;隨著半導體公司對於IT的發展愈來愈重視,必須找到可以深化合作的服務商,因此聯強源自智聯業務的年增長率都維持30%,從半導體產業的成長態勢,預計明年增長會更大。

現今,施宣輝已為集團孵出安碁資訊與智聯服務兩隻小金雞;尤其是,相較於2000年就成立而施宣輝直至2017年底才接下董座的安碁,創立初期就由施宣輝執掌兵符的智聯。 智聯服務即將於年底掛牌上市,這是施宣輝手裡第2家成功上櫃的宏碁集團小金雞,等於是再次向外界證明自己也有獨當一面的真本事。 2017年5月,宏碁自建雲於台北市空軍總部舊址成立BeingLab智聯跨界創新平台,施宣輝擔任計畫主持人[5]。 若說施振榮75歲這天有什麼開心的事情,莫過於孫女收到了日本國際基督教大學(ICU)的錄取通知,美國《富比士》將ICU與東京大學、早稻田大學並列為「亞洲十大博雅學府」,生日這天一早九點,施振榮就收到這項消息,整個人笑開懷。 「黑卡服務就是幫客戶做到量身訂做,宗旨是要成為客戶的夥伴,而不是供應商。」韓政達說,夥伴與供應商的差別在於,夥伴會解決客戶營運上的疑難雜症,幫助客戶成長,而不只是單純的供貨。 談到與父親的相處時,他卻笑說:「我們談到公事就會吵架!」記者追問最後都是誰會妥協?

施宣輝: 施宣輝

施宣輝(英語:Maverick 施宣輝2023 Shih,1973年5月12日—),生於台灣,企業家。 為宏碁集團創辦人施振榮長子,曾任智輝研發公司董事長、宏碁公司自建雲智慧產品事業群總經理,現任宏碁董事、智融集團總經理[1]、安碁資訊董事長、智聯服務董事長。 〔記者林曉雲/台北報導〕太空科技時代來臨,地表之上不到2000公里的「低軌衛星」大爆發,各國競逐從通訊到自駕車等各種太空服務商機。 宏碁集團創辦人施振榮的長子、智探太空公司負責人施宣輝今日表示,低軌衛星的壽命只有3年,智探太空是台灣唯一的民營單位有2顆衛星,智探最厲害的是地面和太空都有能力,NASA一顆大衛星製造流程要36個月,智探9個月製造一顆衛星。

施宣輝

施振榮為家族發展立下規定,「我們已經看太多家族治理糾紛,所以,我不希望兄弟之間有爭執」,他說,最重要的就是家族成員和諧,他也鼓勵家族成員投入社會回饋,就像他現階段就透過經驗、影響力回饋社會,投入藝文也是其中一種方式。 施宣輝 曾想從事飛行員或賽車手職業,後進入揚智公司美國分公司擔任研發工程師,專長多媒體影音訊號處理技術研發。 為了要做到「比客戶還了解客戶」,施宣輝選擇持續加碼投資占總營收20%的IT人力派遣業務。

施宣輝: 善用宏碁資源 業務添助力

施宣輝說:「看是什麼事情;他也會有他堅持要做的,那他有他的budget(預算),他就做他的事。」此番話也不經意透露出,父子在公事上意見相左時,都有為了捍衛底線、態度強硬的一面。 生肖屬牛,自稱「小牛哥」的施宣輝,在臉書粉絲專頁上經常貼出與施振榮互動的照片和文章,流露出父子間的深厚感情。 施宣輝 他甚至在粉絲專頁上透露工作面臨難題時,施振榮會提供幾種不同的思考方向,驅使自己繼續向前。 施振榮曾公開讚揚施宣輝擅長「從無到有」,而施宣輝所擅長的「從無到有」,一部分靠的就是懂得善用身邊的資源。

透過這種「駐地」在客戶公司內部的方式,讓智聯可以更深層且即時的了解客戶IT部門需求與問題。 身為智聯大股東之一,也是智聯大客戶的群聯董事長潘健成,對於智聯的黑卡服務印象深刻。 他說,群聯在公司內部建制一整套機房,主要用於記憶體控制器的模擬,「零件缺貨潮期間,PC與伺服器一機難求;但是為了讓群聯可以趕快出貨,智聯在排除萬難之下,還是如期供應20台以上的伺服器,協助群聯加快完成任務」。

施宣輝: 施振榮75歲生日》看多了兄弟爭產,訂「家族治理準則」未來5成獲利回饋社會

施宣輝強調:「之前我提過一個話題,叫作『有爸不靠是笨蛋』,但重點是在於怎樣利用資源,然後把資源放到最大。」而這套理念,也貫徹在他的企業經營上。

施宣輝

活用母公司資源,再加上精準策略,2017年成立的智聯,隔年營收就逼近9億元,2019年突破10億元,2020年上半年每股盈餘(EPS)達1.61元。 隨著台灣的半導體廠商在國際市場地位愈來愈舉足輕重,台積電、聯發科、群聯等企業在資訊系統整合的資本支出穩定投入,也成為智聯收入成長的動能之一。 施宣輝另以安碁資訊董事長身分表示,資安就是國安,駭客可能從民間連到政府,法規完備具必要性,他舉外國政府採取罰鍰作為懲處手段,促使產業去重視資安,我國政府可以加強類似法規,但也提醒駭客手法愈來愈複雜,投入資源需更多,政府撥給資安的經費卻愈少,值得正視。 說起投身藝文,施振榮自嘲說自己可能是最老的創業者,年近75歲還在創業;就在上周,國內首家文化科技種子基金科文双融公司正式成立,由施振榮擔任董事長,法藍瓷總裁陳立恒擔任副董事長兼執行長,加速推動台灣藝文展演產業化。 2019年7月,施振榮宣布啟動家族接班傳承,施宣輝8月進入宏碁董事會,與施振榮共同擔任宏碁 董事會成員,進入父子共治的時代;與此同時,施振榮創立的智融集團也啟動接班,由施宣輝接任智融集團總經理,家族企業接班態勢漸顯。 施宣輝表示,他的衛星夢是從1977年開始,當時他4歲,跟著父母去看星際大戰電影,全場只聽到他的哭聲,媽媽只好中途帶他回家,但「在哪裡跌倒,就在哪裡爬起來!」43年後,他成立智探太空公司,主要提供太空驗證服務。

施宣輝: 低軌衛星大爆發時代 施宣輝:智探太空公司9個月製造1顆

27年前,施振榮提出了「微笑曲線」,這條曲線廣為學界、產業界引用,隨著新經濟時代來臨,施振榮也在今年2月提出了「新微笑曲線」;施振榮說,過去的微笑曲線是由左向右,也就是從研發(智財)走向行銷(品牌/服務),但是現在的新微笑曲線,變成由右引左,也就是從品牌端了解消費者的想法,以消費者體驗為重,引領研發方向。 根據《財訊》報導,回顧2014年時,宏碁集團啟動第3次再造—「雙重轉型」:1、集團開闢新藍海市場,以及宏碁從PC轉型為生活品牌;2、創造出更多的小金雞。 說到家族大會,施振榮興致一來也跟大家談起了「家族事業治理準則」,目前的宏碁已交由專業經理人管理公司營運,而施振榮家族在宏碁所扮演的角色,就是「穩定持股、不會潰散」,家族會是專業經理人長期而穩定的力量,未來也將傳承下去。 施振榮提到他的人生理念是「挑戰困難、突破瓶頸、創造價值」,早上起床如果沒有挑戰就不想起床、不想活了,強調〞Me Too is not my Lifestyle.〞(跟隨別人不是我的生活模式)。

根據《財訊》報導,智聯的核心業務就像是客戶在IT(資訊技術)系統整合最後1哩路的統包商,當企業的內部機房與網路有規畫、設計、施工、維護等需求,智聯就會根據客戶的要求整合上游軟硬體IT品牌商的產品,再結合維運服務公司和資安公司的資源,量身定做符合客戶需求的IT系統整合平台。 施宣輝 負責遠距照護事業投資[7]並擔任宏碁集團旗下子公司安碁資訊、智聯服務董事長一職[8]。 2014年1月22日,宏碁公司成立自建雲暨智慧產品事業群,由施宣輝負責帶領[4]。 主要負責雲端加值服務,其提出自建雲(Build Your Own Cloud)的核心願景,為台灣早期投入雲端事業並積極發展的科技人。 同年針對個人用戶推出應用程式(abApps)服務,為宏碁自建雲首個跨平台的雲端服務,並於隔年2015用戶數突破一千萬人次[來源請求]。

施宣輝: 低軌衛星大爆發時代 施宣輝:智探太空公司9個月製造1顆

而他也提醒,民主政治一人一票,台灣要面對選舉制度盲點帶來的問題,期許台灣要做的比美國好。 智聯總經理韓政達說,疫情期間,一家歐洲公司要在全球25個國家設置153個據點,開展網路到府服務,「這樣的跨國公司會找上我們,的確是看到我們背後的母公司宏碁品牌在國際的知名度」,而智聯也藉助宏碁在海外的眾多布點,輕易完成業務。 「智聯的前身是宏碁新竹分公司,過去在竹科深耕時贏得客戶的信賴;還有智聯的品牌Acer Synergy Tech,也有宏碁的名字,母公司品牌的知名度,也讓智聯在海外得到與跨國企業做生意的機會。」施宣輝接受《財訊》專訪時,不諱言回應智聯可以連續兩年營收、獲利成長,並在成立第3年就能上櫃的關鍵原因之一,就是善用母公司資源。 施振榮提到他的人生理念是「挑戰困難、突破瓶頸、創造價值」,早上起床如果沒有挑戰就不想起床、不想活了,強調〞Me Too is not my Lifestyle.〞(跟隨別人不是我的生活模式)。 2011年7月,宏碁公司併購雲端服務公司iGware,施宣輝進入宏碁公司,成為雲端技術事業群負責人。 施宣輝2023 2005年開始創業,成立智輝研發公司,從事IC設計相關的影音多媒體技術研發[2]。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