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流行語6大好處2023!專家建議咁做...

Posted by Jack on May 14, 2021

卡流行語

今年5月萬華茶室爆發群聚感染,陳時中就以「人與人的連結」形容蘆洲前獅子會會長與萬華茶室女的傳染途徑,公布疫調確切原因卻也不失文雅表達情慾流動,也讓「人與人的連結」頓時成為網路熱搜關鍵字! 後續不論是東奧防範新冠肺炎傳染,杜絕性行為將床架改採厚紙板製作等時事,社群媒體、網友都會以「人與人的連結」代稱親密行為。 解釋:「Duck不必」一詞源於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回應台北市長柯文哲「訂西裝說」時提到「粗暴言論,大可不必」。 後來有網友便以此做出鴨子梗圖,改成「粗暴言論,Duck不必」。 另有人到麥當勞點餐,被店員詢問要不要升級成大杯可樂,他造句笑回「你這樣問心態很不健康,大可不必」,笑倒不少網友。 解釋:意思是「你是在幹嘛?」帶有提醒停止做蠢事的含義。

官方原創貼圖熱門排名前五大,依序為:再度蟬聯官方貼圖冠軍的「好想兔」、「BROWN & FRIENDS」、「白爛貓」、「豆卡頻道」與「貓貓蟲-咖波」。 卡流行語 據鍾璦琳、馬岩峰調查,2020年的大部份中國熱詞實效性大約在3至7個月左右,平均約6個月左右。 而2019年的大部分熱詞實效性大約在11-18月左右,均值是12個月。

卡流行語: 英文

最典型的莫過於Yee中的恐龍叫聲「Yee」,簡單一個音節,有許多發音相近的語詞可以替換,且在擴散上沒有太大的能力限制,只要使用話語便能像詛咒訊息一樣傳到千百里遠。 首先,meme的結構通常都很簡單,或在不斷重複製作的過程中逐漸變得簡單。 卡流行語2023 例如,pepe原先為漫畫的一角,但現在常見的pepe,已將漫畫中原有的對話框、其他角色刪除,僅留下pepe一隻、一張臉、一個表情。 有時候,我們只需要一點點資訊,就能拼湊出它原本的意思。 Meme其實是英格蘭的演化生物學家理查・道金斯(Richard Dawkins)在1976年出版的著作《自私的基因》中〈迷因:新的複製者〉一章提出。

這個詞本身帶有拜託、處理某件事的意思,在今年6月開始在網路上竄紅,變成帶有霸氣感、胸有成竹能夠完成某件事,或是很誠懇的請求別人幫忙處理某事的意思。 第二個解釋:「一個有趣的東西(如加上字幕的圖片或影片)或一個在網路上(特別是社交媒體上)被廣泛轉載的東西。」這個聽起來比較接近一般公認meme的意思。 一名網友在Dcard以「00後真的很常用這些詞嗎?」為題發文,他表示,自己是1997年出生的,前幾天在網路上看到一篇文章,當中有許多新造詞讓他感到很新奇。 「8+9」其實就是八嘎囧的代稱,過去專門用來指那些跳八家將的混混或小屁孩,不過現在泛指在座的每一位小屁孩,由於 8+9 經常是社會新聞的主角,像是未婚懷孕、逞凶鬥狠等等,但他們往往又可以把到超正的學生妹,因此讓廣大魯蛇鄉民們總是相當反感。 經常說錯話的台北市長柯文哲,過去在一場市議會上突然爆出一句「垃圾不分藍綠」,瞬間成為網路上的爆紅用語,還一度被鄉民封為最能代表去年的一句話。

卡流行語: 文章類型

這個文法出自於一個白鷺在海邊「伸腳試探」的照片,被網友加上各種文字,像是「在違法邊緣試探」、「在死亡邊緣試探」、「在挨打的邊緣試探」等,形容一些人試圖做某件事情,通常用來調侃「明知後果不好卻仍要繼續做」的情況。 常見的完整說法是「對不起打擾了」、「打擾了告辭」,通常有兩種含意,一種是有點黑人問號、Excuse me的意思,表示驚訝無言的意思;另種比較常用的是類似於大陸用語「溜了溜了」的用法,形容對方很厲害、自己惹不起,趕快撤退的意思。 不過,過了兩小時後,王境澤由於飢餓還是坐在飯桌前吃飯,當時他大口扒飯、一邊說「真香」的畫面,在2018年時被網友做成動圖,就此流傳在網路上成為著名表情包;「真香」一詞也演變成推翻flag、全民打臉的調侃用詞。 原PO最後舉例的則是「YYDS」,代表「永遠的神」中國拼音輸入法字首,可能是用來形容一些非常美好的事物,像是明星或推薦某樣物品時可用。 大台藝人莊思敏於社交平台出post時,將「永遠懷念哥哥」打成了「永遠懷疑哥哥」,其後成為經典笑話。

反菸團體以及各方專家,強烈呼籲政府應該採取嚴謹、公開、透明的三大原則,對新興菸品進行更為周全的監管,蒐集本土國人健康衝擊證據,確保國民健康不受威脅。 此份WHO報告中指出,加熱菸商可能透過各種行銷、廣告宣傳手段,或者透過贊助菸草研究,建構出各種謊言。 報告中列舉若干研究指出,加熱菸所含有的尼古丁以及其他化學成分並不亞於紙菸,且菸商有能力透過產品設計任意改變釋出頻率與濃度,並且存在成癮性、傳統紙菸和新興菸品併用等問題。 兩者都能表示懷疑、敷衍、驚訝等不同的語氣跟態度。 若是單純帶點驚訝的語氣可以用You don’t say. ,表示完全不相信可以用Say it isn’t so.。

卡流行語: 晚安,瑪卡巴卡!你知道這是什麼意思嗎?

Skr一詞來自大陸歌手吳亦凡在《中國新說唱》中反覆提到的語助詞,他在節目中點評選手時,經常把「skr!skr」、「太skr」掛在嘴邊,魔性用法也一時掀起一股浪潮,包括「我勸你skr(適可)而止」、「我真skr(是個)小機靈鬼」、「「你skr(是個)什麼東西」。 在第四名的改編台詞裡也有提到,「涼涼」一詞來自2017年開播的《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片尾曲《涼涼》中台詞頻繁提到「涼涼」二字,後來在網路上衍伸出完了、慘了的意思,同意於「茶涼了」的比喻。 這個用語來自脫口秀演員李誕的一條微博,他寫下「開心點朋友們,人間不值得。」這句話並不是只要大家放棄人生,而是「當你做了該做的事後,就不用太執著,若沒有得到好結果,就健康的活著」,這種「看破紅塵」的遺世獨立滄桑感也被文青們狂推。 透過迷因的內容,我們可以描繪出幾個迷因社群所呈現的價值觀:嘲諷、單身、男性本位、魯蛇、頹廢,等自我價值較低的自我認可和反嘲;但於此同時,他們也推崇異想天開的想法,並帶有一點對社會自省的反思、優越感和幽默。 不過部分的小眾meme過於艱澀或未流傳至其他平台,可能就會被困在它的發源地,也就是網路,或者僅在對meme感興趣的社團成員之中流動,而不會傳到現實生活中被大眾使用。 另外,Meme通常非常容易表達,因為簡單所以能在短時間內大量複製,再製的門檻顯得更低。

原創貼圖的部分風格多元,今年各種類型角色紛紛上榜。 「白爛貓」耍白爛功力十足,穩坐冠軍寶座;可愛又淘氣的小女孩如「晴天P莉」、「小圓帽」名列前茅,擁有廣大粉絲喜愛;圓圓QQ可愛溫暖的風格長年擄獲粉絲的心,其中「野生喵喵怪」以出圖快速、精準抓到許多年輕用戶的角色情境衝到前三名。 而「貓貓蟲-咖波」跟可愛小企鵝「PP mini小小企鵝」在畫工上精巧細膩也獲得關注。 卡流行語2023 另外,名人堂得主「好想兔」與「塔仔不正經」也是維持高人氣榜上有名。

卡流行語: ‧ 中國對台芒果下禁令 農糧署長批:共產國家做事不必有道理

系統觀測上萬個網站頻道,包括各大新聞頻道、社群平台、討論區及部落格等,針對討論『2021年新流行語』相關文本進行分析,並根據網友就該議題之討論,作為本分析依據。 卡流行語2023 《KEYPO大數據關鍵引擎》輿情分析系統擁有巨量資料,以人工智慧作語意分析之工具資料蒐集範圍:每月處理1000億以上中文資料的網路社群大數據資料庫,其內容涵蓋Facebook、YouTube、新聞媒體、討論區、部落格等網站。 雖然網友對「看好了世界」的說法評價兩極,不過今年也有許多流行語與疫情息息相關,像是讓人一開始霧煞煞的「校正回歸」、阿中部長的「人與人的連結」都成為常見的日常用語。

卡流行語

事後Toyz和謝和弦開直播,看到留言區被狂刷「要不要抽Gogoro」,讓兩人真的臨時起意抽一台價值2萬元的Gogoro,觀眾也直呼「不管你做了什麼,有抽Gogoro我們就會相信你」、「TOYZ:我剩下37元,也是TOYZ:那不然抽一台狗狗肉」。 看到別人對於某個選擇猶豫不決,或是不知道事情的來龍去脈,多數人為了再次和對方確認,都會脫口而出「你確定嗎?」,隨著時代改變,現在的人還會縮短問句,從「你確定嗎?」變成「要確欸」、「確」、「要確餒」等多種用法。 根據谷歌官方資訊,針對旗下人工智慧平台Bard,進行多種語系功能更新,即日起除了英文輸入外,也可使用繁體中文、德文、西班牙文、阿拉伯文等,共40種語言使用。

卡流行語: ‧ 淨零排放科技國際競賽重啟 台灣包辦前三名成最大贏家

除了感情方面的含義,PUA在中國也可以用來形容職場對員工的洗腦、施壓,或是追星族群願意為偶像奉獻一切的狀況,常用的語句是「我被pua了」。 時下許多網購品牌會直接在標題上用簡稱敘述產品,也有人發現許多網友介紹自己的穿搭時也會使用到「運內」這個hashtag。 有部分網友就表示:「還以為運內是內湖捷運站。」所以這些流行語不解釋一下還是有一定機率會搞錯的。

  • 主要是用作形容比較「瘋狂」,「癲喪」的事件等等。
  • 去年有網友整理腦霧的症狀,認為「如果你不跟我說是腦霧,我只會覺得你腦袋有洞,有沒有腦霧其實就是腦X稍微美其名的八卦」,甚至好奇「罵人腦霧,算不算污辱」,對此有網友好心提醒「只要是貶義都可以告,與大眾利益無關都可以成立,是不是事實不重要,刑法可以幫你」。
  • 該名網友在PTT八卦版以「2020年目前最紅的流行語是啥?」為題發文,表示「去年我覺得最紅的流行語應該是『可憐哪』跟『我誰~』,一個是政治辯論會的梗,一個是知名YouTuber的口頭禪」。
  • 他利用生物演化中遺傳的概念,說明文化信息被大量模仿再造的現象,也因此meme這個單字和生物學中作為遺傳因子的Gene(基因)長得非常類似。
  • 「被同事凱瑞了!」、「課金總統」、「讓我吸一點歐氣吧」、「陳其邁的豬隊友」,你知道這些常在生活中聽到的流行用詞,其實很多都是來自遊戲嗎?

「啥款」在《當男人戀愛時》上映後迅速成為台灣網友打招呼時的流行用語! 在電影中邱澤飾演的「阿成」問許瑋甯飾演的「浩婷」怎麼樣時,就會說出「啥款」,不僅深切傳達獨有的台式浪漫,語氣較兇時也會給人「怎樣你有意見喔」的感覺,就連邱澤也曾自曝自己與朋友見面時,都會用「啥款」、「啥什麼款」問候彼此。 「Duck不必」一詞源於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回應台北市長柯文哲「訂西裝說」時提到「粗暴言論,大可不必」,後來有網友便以此做出鴨子梗圖,改成「粗暴言論,Duck不必」。 WHO報告中也提到,目前加熱菸的相關研究依然存在著六大空白領域,包括「產品吸引力」、「成癮性與吸菸者行為」、「實驗室內分析與調查」、「產品成分含量與排放分析」、「監理及監控機制」與「法規健全管理」。 倘若主管機關無法訂定有效的監管政策,不僅無法及時識別和回應健康問題,更有可能使加熱菸成為菸害防制的漏洞,導致消費者的健康受到損傷,並使青少年和其他脆弱群體處於風險之中。 因此,WHO特別呼籲世界各國,對於加熱菸品的審查務必更加謹慎,WHO亦提供 TobLabNet 標準測量模式供各國政府主動審查參考。

卡流行語: 網路狂刷「1用語」超洗腦 苦主抓狂:閉嘴

研究方法:系統觀測上萬個網站頻道,包括各大新聞頻道、社群平台、討論區及部落格等,針對討論『瑪卡巴卡』相關文本進行分析,調查「網路聲量」(註1))、「探索概念」(註2)作為本分析依據。 《KEYPO大數據關鍵引擎》輿情分析系統擁有巨量資料,以人工智慧作語意分析之工具資料蒐集範圍:累積超過30億筆以上的網路數據庫,其內容涵蓋新聞媒體、社群平台、討論區、部落格、地圖評論等網站。 PUA原本是來自英文「Pickup Artist」的縮寫,最早是勾引、搭訕、把妹技巧的意思,不過這個詞後來卻在中國發揚光大,逐漸演變成一種商業的「愛情訓練營」,甚至成為一種騙色騙財的手段!

  • 像是「我和你媽在火場你救誰」,這時候男友回「我救火」,就可以形容「感受到男友的強烈求生欲」。
  • 台北市副市長黃珊珊在4月時因為華航印尼籍機師確診新冠肺炎,直到新聞播報時才得知台科大65名外籍生曾與該染疫機師同時間位於台北清真寺,震驚北市府竟未收到通知,陳時中則回應請黃珊珊「不要太不滿」,瞬間成為網友推崇「神之金句」,直呼「這句話真的超萬用」。
  • 解釋:社會性死亡,簡稱「社死」,這個名詞有兩種不同含義,第一種比較常見的用法是當眾出糗,代表丟臉到想直接把自己埋進土裡的意思;另一種則是一個人遭受網路暴力後,陷入社交困境的狀態。
  • 國安局私菸弊案震驚全國,不僅數量龐大近萬條,涉案人員也相當廣泛,後來更因為「超買」說導致輿論爆炸,總統蔡英文特地出面道歉。
  • 塌房則是指許多人在吃瓜的時候,卻發現爆出八卦的是自己的偶像的情況,這種時候就會用「我家塌房了」來表達。

其實這句話從2019年在中國就開始流行,網友對於〈我曾〉這首歌的評論「玩歸玩,鬧歸鬧,曖昧上頭的那幾秒,像極了愛情」,並且被瘋狂轉傳。 而直到2020年蘇三毛導演在臉書分享了一則「教你如何寫詩」的貼文,只要在最後加上「像極了愛情」就看起來像一首詩了。 「本斥但大」是「本來想大聲斥責,但實在是太大了」的簡稱,這句話是源自於漫畫《刃牙道》的第五話。 原文意思大概是在說:「想用錢來收買我嗎?這是對我的侮辱」,「我本想大聲斥責他的,但錢實在太多了」。 後來被網路鄉民演變成「本來想大聲斥責,但⋯⋯實在太⋯⋯了」的用法,較多用於美女圖的回覆。 甘安內就是「是這樣嗎?」的台語發音,是出自於台灣經典八點檔《台灣龍捲風》其中一個角色的經典台詞。

卡流行語: 吃火鍋「這味」讓店家賺最多 喜歡肉加大老闆最愛你

「什麼意思」的英文是What does that mean? 「意思」在中文裡是名詞,所以常常會想到使用meaning,但在英文裡,mean可以當動詞,像是問別人「你是什麼意思」(What do you 卡流行語 mean?)。 而mean在當動詞時還有「有意思、有意義」的意思,例句像是I mean it.(我是說真的)、mean something to me.(對我有意義)。

卡流行語

本研究資料由《KEYPO大數據關鍵引擎》提供,分析時間範圍為2021年01月01日至2021年12月15日,共1年。 被封為本土迷因傳奇的「杰哥不要」影片在迷因界的地位多年來屹立不搖,影片源自於2013年教育部拍攝的《如果早知道,男生也會被性侵》,劇情講述阿瑋被體型魁梧的杰哥性侵犯的過程,藉此宣導性別平等的重要性。 解釋:萬華茶室爆發群聚感染,陳時中以「人與人的連結」描述傳染途徑,隱晦地說法形容男女關係,也讓此句成為流行語。 解釋:台灣5月因本土疫情延燒,進入疫情三級警戒,終於在7月政府宣佈可以「微解封」,「微解封」新名詞也引來PTT網友熱烈討論。 解釋:疫情大爆發期間,當時網路即流傳一句振奮人心的經典名句:「看好了全世界,台灣只示範一次,在兩週內解除第三級。」雖然很可惜台灣並沒有如口號在兩週內成功,但此口號也像是精神喊話般對著全台民眾打氣。

卡流行語: 流行語汰換速度快 用詞「中國化」成趨勢?

他們認為,隨着疫情的發展,網絡在人與人交流的作用中越見重要。 此外,他們也認為,網絡用語在這一年縮略性更為強,幽默性更為強,置換性更為強[參 1]。 芒果乾 其實是指「亡國感」,意指擔憂國家滅亡的危機感,不少鄉民反諷每次選舉時,認為只要不投誰國家就會滅亡的民眾。

卡流行語

服了你個老六:指射擊遊戲中,躲在暗處用「不講武德」的方式取勝的人,後用來諷刺不擇手段或使用陰險方式的人。 團長/團:原為中國軍隊中的指揮官職稱,後衍生為在因疫情封城的情況下,勇敢站出來帶領鄰居們團購或分發物資的人。 冤種:來自中國東北的方言詞彙,原指蒙受委屈而悶悶不樂的人,今衍生為做了傻事的人,另有冤大頭、倒霉鬼之意。 2022年「十大網路熱議語」則包括,「冰墩墩」、「二十大」、「中國式現代化」、「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做核酸」、「俄烏衝突」、「劉畊宏女孩/王心淩男孩」、「數字經濟」、「網課」、「卡塔爾世界杯」。 還有「種草」,意思就是,看到某個人推薦某產品後,產生想購買的衝動,類似於「被燒到」;接著還有「意難平」,這是近年追劇常看到的詞,意即無法釋懷某影片的結局,感到不甘心之類的感覺。

卡流行語: 沒有可愛的小倉鼠,只有隻愛橘子的÷倉鼠在這裡

很多網絡用語在長期演變過程中會引申出其他含義、產生新變種,其可使用範圍、流行程度等都可能發生變化。 快樂星球 因為馬嘉祺演唱的《什麼是快樂星球》而火遍抖音平台的洗腦四四拍 Rap,許多網友崩潰聽了一遍就忘不掉的土味且魔性的歌「什麼是快樂星球?我現在就帶你研究!」Z 世代掀起一波回憶熱。 澳打 ◎ 「澳打」是澳洲打工的簡稱,如果直接看字還算好聯想,但如果光是聽發音真的會讓人滿頭問號。 有網友就在PTT詢問「大家知道澳打是什麼嗎」引發熱議,許多網友不能接受的表示「四個字不能好好講嗎?」、「還以為是」、「聽起來好像在澳洲辦網球雙打公開賽」、「還以為在講離合器座」。 我沒了 (wml) ◎看到喜歡的正妹、帥哥、偶像,小鹿亂撞時,就能使用這個流行語「我沒了!」類似於被爆擊了、暈船了的意思。 「不可能沒帶禮物來吧?」、「不可能忘記我的生日吧?」,這些看似疑問句的對話,雖然可以使用「你是不是沒帶禮物來?」、「你該不會忘記我的生日?」代替,但是使用「不可能...吧?」的語法,除了延伸說話時的語氣,也代表對於沒帶禮物、忘記生日的驚訝,甚至還會被視為是情緒勒索的用語。

在言論相對不自由的中國,有許多用語無法直接用中文表達,因此中國人經常使用拼音縮寫來表達各式各樣的詞彙,像是台獨就會以「td」或「tdk」(台獨咖)來表示,「rh」則是「辱華」的意思。 與yyds的邏輯相同,awsl也是來自漢語拼音的縮寫,代表的是「啊我死了」,經常用在迷妹耍花癡的時候,如果看到某個帥哥或是讓人非常心動的畫面,就可以使用awsl來表達,中國網友也會以「阿偉死了」或「阿偉今天又死了」等諧音梗來代替。 一舉一動都是話題的高雄市長韓國瑜,今年因為接見日籍拜訪團時遲到,遭駐日記者以「遲刻魔」為標題報導。 由於這三個字在日本有遲到成性的負面意思,加上從日本傳回台灣,不少網友認為是「丟臉丟到國外去」,引發喧然大波。 部分網絡語言並不僅僅局限於網絡之上,也有部分網絡語言被官方媒體普及而被現實社會所吸收,如「給力」「點讚」「吐槽」等詞興起於互聯網,但卻已經被廣泛用於傳統媒體的報道甚至出現在政府文宣之中。

卡流行語: 關鍵字:

10.注意看,這個男人太狠了:近年有許多劇情講解片為了讓人想繼續看,影片開頭通常會擷取主角做出怪異舉動的片段,並配上旁白「注意看,這個男人(或女人)太狠了」,另外也有「有個男人叫小帥」的版本。 6.芭比Q了:中國抖音遊戲博主「@無賴-電音吃雞」某次遊戲快輸了,慌張直呼「完了!芭比Q了!」一詞因此爆紅。 而「芭比Q」就是「完了」的意思,從BBQ(barbecue)衍生而來,有火化、完了之意。

卡流行語

丞相起風了 「丞相,起風了!」的意思是指形勢改變。 形容網友們正在討論的某個議題,其主流意見突然改變,網友們原本支持某一方,經過某個轉捩點後,言論突然傾向另一方。 限動 ◎ 自從IG在2016年推出「限時動態」的功能,就可以常常聽到身邊的人說「我要發限動」、「你有看到他的限動嗎?」,不過,有些網友表示「說限時還可以理解,但限動真的不能接受耶」、「限動我不行」、「限動是限制行動嗎」,看來同樣是簡稱,但網友的接受標準還是不太一樣的。 人氣YouTuber「阿翰」扮演阮月嬌、西打等角色出名,在去年更是以算命阿姨成功打響名號,影片中「恭請九天玄女駕到,800英呎、500英呎,降肉!降肉!」的台詞更是烙印在觀眾腦海裡,原本的「降落」被阿翰唸成「降肉」,更是意外爆發網路流行風潮。 去年有網友整理腦霧的症狀,認為「如果你不跟我說是腦霧,我只會覺得你腦袋有洞,有沒有腦霧其實就是腦X稍微美其名的八卦」,甚至好奇「罵人腦霧,算不算污辱」,對此有網友好心提醒「只要是貶義都可以告,與大眾利益無關都可以成立,是不是事實不重要,刑法可以幫你」。

2021年榮登網路討論聲量冠軍的就是「校正回歸」! 5月22日陳時中在記者會上提出該名詞,並解釋是因延後登錄確診新冠肺炎個案,依採檢時間追加至前幾天公佈的數據,以反映正確疫情趨勢的統計方法,簡而言之就是「修正數字」。 從角色設定來看,《山道猴子的一生》主角任職超商,月薪37,000元新台幣,即便沒有後續的胡亂消費,在台灣也屬偏低收入... 解釋:防疫指揮中心根據採檢時間而修改前幾天公佈的新冠肺炎數據,修正數字的意思。

卡流行語: 頻道—

有網友在微博詢問,《還珠格格》裡面有段演馬車陷入泥潭,當時所有人都推不動馬,紫薇跟馬說了幾句話後,馬就跑了起來,「到底紫薇給馬兒說了什麼?」有網友回覆,紫薇說的是「燃燒我的卡路里」。 這個詞指的是在男女朋友、面試官、岳父岳母、老闆等提出問題或有緊急狀況時,你所表現出來的臨場應變能力。 卡流行語 像是「我和你媽在火場你救誰」,這時候男友回「我救火」,就可以形容「感受到男友的強烈求生欲」。 以上,是關於迷因的一點入門考察,不懂也好、完全不認同也罷,熟悉迷因的人也都有屬於自己的一套看法,meme或迷因是需要在網路世界慢慢汲取的,過於強求的理解反而會喪失原本看meme的樂趣。 另外再加上外來文化的語言隔閡,外語能力可說是至關重要(以英文為大宗,雖然相較其他語言更普遍,門檻反而較低),也凸顯了翻譯、搬運者的角色在傳遞meme時的重要性。

卡流行語: LINE 揭曉年度貼圖排行榜!這幾句「流行語」網友最愛用

台灣今年5月本土疫情大規模爆發,5月15日全國提升至第三級警戒,當時網路即流傳一句振奮人心的經典名句:「看好了全世界,台灣只示範一次,在兩週內解除第三級。」不僅台灣網友瘋狂轉發,該句也正式登上美國《時代雜誌》,給予台灣防疫正面評價。 不過之後卻因為新冠肺炎病例數越來越多,三級警戒不但沒有兩周解除還持續延長,讓網友留言,「英文版的更羞恥」、「真的被世界看到了」、「真想挖個洞把自己埋了」。 台北市副市長黃珊珊在4月時因為華航印尼籍機師確診新冠肺炎,直到新聞播報時才得知台科大65名外籍生曾與該染疫機師同時間位於台北清真寺,震驚北市府竟未收到通知,陳時中則回應請黃珊珊「不要太不滿」,瞬間成為網友推崇「神之金句」,直呼「這句話真的超萬用」。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