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杉二號2023詳解!專家建議咁做...

Posted by John on October 22, 2022

台灣杉二號

不過,TWCC先開放學界試用,陳良基解釋,鼓勵學研界以各類AI科研計畫來嘗試TWCC,待各種工具的設置更完善後,再開放給產業界來使用。 「當然,不只是醫學或是這次的防疫戰,未來我們希望超級電腦能對各種產業,甚至是各種社會層面都有所幫助,並成為台灣 AI 的先行者。」史曉斌表示。 「科技在這場全球抗疫中扮演重要角色,藉由運算能量的分享,凝聚眾人智慧,找出解方。」科技部前部長陳良基說。 「像這些在超級電腦上進行的運算工作,如果用旗艦型智慧手機(例如 iPhone)來運行,可能 5 年都跑不完。」國網中心企劃推廣組專案行銷總監李君偉笑說。 「新北國際AI+智慧園區」將於林口落成,以「先進研發、高階製造」為招商策略,吸引高科技、綠能、文創、醫療等新興多元產業進駐。

「像是台灣杉二號在醫療應用上,占了相當大的比例,大約是40至50%,而這還是在疫情發生之前。」史曉斌說。 郭萬祐認為,要從單一的X光片來判讀患者是否感染新冠肺炎,難度偏高,因為較難由X光片得知是病毒性肺炎、還是細菌性肺炎。 但如果能將不同症狀,像是頭痛、發燒或嗅/味覺異常等,藉由超級電腦運算,得知哪些病症在新冠肺炎患者身上出現的頻率最高,再輔以X光片,這對醫生而言,會比較好判斷。 面對AI時代,吳漢章抱持著相對樂觀的看法,台灣雖然小,但科技能量與彈性很高,只要有一個開放、有量的新變化,「臺灣公司都會有它能夠切入的彈性」。

台灣杉二號: 超級電腦

「像是台灣杉二號在醫療應用上,占了相當大的比例,大約是四成到五成,而這還是在疫情發生之前。」史曉斌說。 郭萬祐認為,要從單一的 X 光片來判讀患者是否感染武漢肺炎,難度偏高,因為較難由 X 光片得知是病毒性肺炎還是細菌性肺炎。 但如果能將不同症狀,像是頭痛、發燒或嗅 / 味覺異常等,藉由超級電腦運算,得知哪些病症在新冠肺炎患者身上出現的頻率最高,再輔以 X 光片,這對醫生而言,會比較好判斷。 所以,台灣杉一號、二號因而誕生;而台灣杉一號以高速運算(HPC)為主,台灣杉二號則側重 AI 台灣杉二號2023 運算。

行政院長蘇貞昌今(23)日在行政院會聽取科技部「衝入世界前十大的台灣超級電腦-AI主機台灣杉二號」報告後表示,由國家高速網路與計算中心結合廣達、華碩、台灣大哥大等企業組成國家隊,以7個月時間建置國造超級電腦「台灣杉二號」,其優異的能源效率在全球超級電腦排名全球第10名、運算效能排名全球第20名。 此建置經驗不僅累積本土雲端系統開發與整合的核心能力,見證國產AI雲端平台高效能運算威力,也是前瞻計畫數位建設的重要成果,值得肯定。 蘇院長指出,上週院會中報告「台灣AI行動計畫推動成果」,政府以既有資通訊產業優勢為根基,並透過「前瞻基礎建設計畫」經費與資源挹注,打造下ㄧ世代所需數位基礎建設,讓台灣得以掌握智慧革命契機,取得國際競爭的機會與優勢。 蘇院長進一步指出,「台灣杉二號」是我國發展AI產業整體實力的累積與展現,其高效能主機的運算能力,可加速應用在醫學、防災、文化、交通、政府服務等各方面,對人類生活的影響,無遠弗屆。 台灣杉二號2023 蘇院長請相關機關通力合作,運用此超級電腦的運算資源,共享綜效,引領業界投入,智慧醫療、智慧製造及智慧城市等領域。

台灣杉二號: 華碩取得超級電腦「台灣杉四號」標案,將發表企業級大型語言模型

而且因應疫情,也已蒐集提供 COVID-19 特色相關資料集,內含全球釋放之肺炎影像、醫療論文、健保特約機構口罩剩餘數量明細、全球確診統計資料集等。 以台灣杉二號的運算速度與精度實測為例,每秒可進行 176 萬張的 AI 影像訓練,這對醫學上有莫大的助益。 像是原本需要 7 天的病原檢定,可以縮短為 5 小時、疾病檢測從一週變成 12 小時,或是標記腫瘤位置從 48 小時大幅減少成 1 小時。

「今天不建明天會後悔,其實超級電腦那時候也是」,吳漢章認為若當初2018年政府沒有投入資源建置台灣杉二號超級電腦,會讓台灣於生成式AI的浪潮中,在國際上只能當個「用戶」;因為有了台灣杉二號,才讓更多國內的軟體人才能夠參與在此次的浪潮當中。 「台灣人工智慧實驗室(Taiwan AI Labs),就嘗試用超級電腦進行武漢肺炎患者 X 光片的研究」,台北榮總放射線部主任郭萬祐透露。 像是陽明大學基因體中心與交通大學合作進行多重基因序列比對,以找尋精準的 COVID-19 檢測標記;成功大學則提供標註之肺炎 X 光影像、培育學生訓練 AI 模型等。 為了加速找出能夠完全抑制病毒的藥劑和疫苗,美國便發起了「高運算抗疫」的策略;政府攜手 IBM 共同設立 COVID-19 高效能運算聯盟。 但其實在台灣的國網中心,也有自己的高運算抗疫利器──台灣杉二號(見首圖)。 華碩積極布局 AI 與算力,除了集團旗下的台智雲營運「台灣杉二號」超級電腦,未來更要打造「台灣杉四號」。

台灣杉二號: 資料來源

科技部表示,國家實驗研究院國家高速網路與計算中心(簡稱國研院國網中心)建構國家級AI雲端服務及高速運算平台,已陸續完成兩代超級電腦的建置部署,其中「台灣杉一號」(Taiwania 1)已於去(107)年上線營運,「台灣杉二號」(Taiwania 2)則將於今(108)年第四季商轉營運。 科技部強調,「台灣杉二號」是專為AI打造的超級電腦,其兼具巨量計算與開發人工智慧所需的運算能力,除每秒能進行高達176萬張的AI影像訓練,也大幅縮短標記腫瘤位置、疾病檢測與病原鑑定等應用所需時間。 未來該超級電腦將與各領域的應用開發業者合作,建構產業AI化所需的加值服務平台,促進相關新興產業發展。 一、開創新猷的臺灣AI超級電腦:基於行政院「前瞻基礎建設」的整體規劃,科技部大力推動國家人工智慧的發展策略,並責成國家實驗研究院國家高速網路與計算中心,建構國家級AI雲端服務及高速運算平台,以研發能量孕育創新生態系。 歷經3年規劃建置部署,今(108)年臺灣國家超級電腦的整體運算能力,已飛躍成長60倍。 其中,最新一代的「臺灣杉二號」主機,更取得臺灣在全球超級電腦排名的歷史最佳成績,節能省電的標準PUE值(Power Usage Effectiveness)達1.1,創歷史新高。

台灣杉二號

首先,國網中心藉由超級電腦強大的運算力,提供大數據分析工具與不斷更新的資料集平台,目前該平台已收集超過5萬個資料集,包括政府治理、科研、語音、醫療與資訊安全等領域。 台灣杉二號於2018年建造而成,是科技部為了加速推動AI發展,決定以四年50億元的經費,建構國家級「雲端服務及高速運算平台」。 「過去半年,東南亞幾個國家對於我們的算力非常有興趣。」受益於台灣杉二號超級電腦的算力、福爾摩沙大模型的開發經驗,許多東南亞國家也開始找上台智雲合作,吳漢章發現許多國家「有資料但沒有算力」,台灣超前部屬的驚人算力,無疑就是一波生成式AI的最強競爭力。 國研院國網中心指出,台灣杉四號為 CPU 架構的超級電腦,將接替即將除役的台灣杉一號,提供各界在高效能計算所需的資源。 其實,國網中心在今年上半曾經預告,AI主機10億元的採購案已決標,這臺國內自研自製的AI超級電腦,將由廣達、臺灣固網與華碩雲端結盟的團隊負責安裝,並建置在與台灣杉超級電腦所在的同一機房當中,同時,也宣告預計安裝完成時間就在年底之前。 三、讓AI產業騰飛 讓研發團隊發光:協助建立臺灣人工智慧產學研生態系,成為研發團隊發光發熱的舞台,是國家AI超級電腦的任務。

台灣杉二號: 台灣杉二號

「基礎還是在晶片,」吳漢章在最後提到,台灣長期的晶片實力,勢必將讓台灣在這場競賽中取得更多機會。 圖片上看起來腹地蠻大的,但其實整個園區大概10分鐘就可以繞完,總共三個出入口,所以不管怎麼走進出營區都很方便,而營區為了保留絕大部分的林地,所以依照自然的山地設置,故現場是高低起伏,並非平地,營地內鋪滿圓石,所以在紮營的時候,營釘會比較難入土。 這次與友人共同租下『E17營地、VIP 1及VIP 2』的位置(地圖上黃色框框),是屬於營地中比較隱密的空間,非常舒適。

台智雲總經理吳漢章接受國立教育廣播電台節目及𝙋𝙤𝙙𝙘𝙖𝙨𝙩節目《新聞真假掰》主持人黃兆徽專訪,從台灣企業、國際市場的角度,分析台灣杉二號的核心競爭力與未來潛能。 首先,國網中心藉由超級電腦強大的運算力,提供大數據分析工具與不斷更新的資料集平台,目前該平台已收集超過 5 萬個資料集,包括政府治理、科研、語音、醫療與資訊安全等領域。 台灣杉二號於 2018 年建造而成,是科技部為了加速推動 AI 發展,決定以四年 50 億元的經費,建構國家級「雲端服務及高速運算平台」。 台灣杉二號 而根據這次主機建置商華碩的聲明,在國網中心負責設計監造之外,關於主機建置上的分工,主要是由台灣大哥大負責機房建置與資安維運,廣達負責AI運算及資料儲存平臺,而華碩負責雲端服務平臺、雲端伺服器及AI應用整合。

台灣杉二號: AI 超級電腦助抗疫,「台灣杉二號」名列全球 21 強

台灣杉二號超級計算機,也是台灣國家高速網路與計算中心製造的 GPU 機器,具有 9 Peta FLOPS 的能力,比 Taiwania 3 的 2.2 ~ 2.7 Peta FLOPS 高近 4 倍(主要使用 CPU,就像 Taiwania 1一樣)。 Taiwania 2 是GPU機器學習使用的超級計算機,而 Taiwania 3 是用於一般科學研究的CPU計算設備。 對國產伺服器業者華碩來說,華碩電腦伺服器事業部總經理金慶柏表示,因為華碩不只提供臺灣杉二號的硬體建設,還包括了軟體平臺,這次經驗奠下了華碩AI發展的里程碑,促使華碩未來戰略重心將聚焦AIoT,華碩雲端總經理吳漢章補充,AI是數位轉型的最後一哩路,未來大型企業將有AIoT基礎設施的需求,華碩計畫成為軟、硬體整合商來搶攻這塊市場。 台灣大哥大總經理林之晨表示,臺灣杉二號不只是A Team的成果,「也是臺灣AI產業化的範例,」而這種產業與電信業合作的經驗,「還可輸出至國外,」讓希望發展AI超級電腦的國家借鏡。 科技部國網中心與華碩、廣達、台灣大哥大等業者今日共同宣布臺灣AI超級電腦的計算雲平臺「臺灣計算雲」(TWCC),將於6月開放學界試用、7月正式營運,8月則啟動產業夥伴方案、10月正式營運。

台灣杉二號

科技部長陳良基指出,臺灣一直以來都是電腦界供應鏈主導者,但在AI軟體平臺界似乎還未衝出名氣。 台灣杉二號2023 直到臺灣杉二號計畫時,國網中心負責設計和監製,廣達負責AI運算和資料儲存平臺等系統硬體架構,華碩則負責雲端服務平臺,機房建置和資安維運則由台灣大哥大負責。 他強調指出:「跨出了第一步。」,這個團隊組合,後續才能打造出TWCC這臺AI超級電腦。 科技部國家實驗研究院國家高速網路與計算中心(國研院國網中心)與華碩、廣達、台灣大哥大等業者今日(16日)共同宣布臺灣AI超級電腦計算雲平臺「臺灣計算雲」(TWCC)啟動,將於6月開放學界試用、7月正式營運,產業夥伴方案則於8月啟動、10月正式推出。 ChatGPT問世之後,生成式AI的開發在全球白熱化,官產學各界相繼在AI研發投入大量資源,就是為了不讓科技巨擘專美於前、壟斷技術。

台灣杉二號: 台湾杉二号

新北市政府將持續以「馬拉松」精神,長期陪伴企業夥伴在新北持續擴大投資成果。 一名從瑞典來台,在台北榮總進行腦瘤研究的交換生Lucas Nyström表示,為了要讓腦瘤偵測、判斷更精準,他運用大量的病例資料進行AI訓練,但在一般桌上型電腦、筆記型電腦訓練AI模型需要耗費很長的時間(約一年)。 所以,當知道美國組成高運算聯盟後,國網中心即發布釋出運算資源的計畫。 台灣杉二號 他接著說明,企業能夠在福爾摩沙大模型的基礎上,依照企業需求客製化「企業級大型語言模型」,這是福爾摩沙大模型與ChatGPT這類通用型AI應用不同的地方。 再者,ChatGPT的訓練資料來自全球,以資料量而言,模型會較著力英文、簡體中文的資料,福爾摩沙大模型的繁體中文資料庫豐富,訓練成果較能合乎台灣需求。

台灣杉二號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