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施打mRNA疫苗(如莫德納、BNT),與腺病毒疫苗(AZ),發生副作用機率比蛋白質次單元疫苗(高端)發生率來得高。 而面對全球疫情再起,各國多以民眾接種第三劑、甚至第四劑做為因應策略。 觀察國際目前追加劑的接種趨勢,以BNT與莫德納等mRNA疫苗為首選,AZ腺病毒載體疫苗作為第三劑普遍研究結果效力不佳,但若民眾對mRNA或蛋白質次單元疫苗(如高端)會產生過敏反應的話,則建議選擇AZ作為追加劑。 台灣大學副校長、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張上淳表示,研究團隊利用Alpha變異株進行體外保護力試驗,發現接種兩劑AZ疫苗者有超過90%具有保護力,AZ混打莫德納疫苗或接種2劑莫德納疫苗者則有100%保護力。 (中央社網站22日電)台灣開放6至11歲幼童接種COVID-19莫德納疫苗,部分家長考量兒童染疫重症風險低及疫苗副作用,對於是否接種、該不該等輝瑞疫苗仍有猶豫。 包括歐盟、英國、澳洲與加拿大都批准莫德納供幼兒接種,理由是什麼?
根據指揮中心統計,截至4月20日,今年(2022)已有2082名12歲以下兒童確診,除了衛福部食藥署17日已核准6到11歲兒童施打莫德納疫苗,20日下午傳染病防治諮詢會預防接種組(ACIP)專家會議結論也建議施打。 6-11歲兒童發燒的比例較成年人略高,其他發生不良反應的比例相近。 通常是發生在第二劑以後,較常是16歲左右的男性較易有此病況。 日本放送協會(NHK)報導,施打莫德納疫苗後,有的人手臂接種部位在打針後一週以上出現紅腫、發癢症狀,這在海外被稱為「莫德納手臂」。
打莫德納: BNT今開放登記!高端、AZ、莫德納、BNT ,4種疫苗「保護力、副作用」比一比
接種後,建議留觀15分鐘,自我密切觀察15分鐘,此外,曾因疫苗或注射發生急性過敏反應者,建議留觀至少30分鐘。 加拿大衛生署(Health Canada)官網聲明表示,6至11歲兒童接種莫德納疫苗的益處大於風險,臨床試驗結果也證明,6至11歲兒童的免疫反應與18至25歲人群的免疫反應相當,支持了疫苗對兒童的的效力。 根據最近一個西班牙做的研究,追蹤 663人, 第一針打AZ的人,第二針中1/3的人不打、 2/3 打輝瑞BNT疫苗,觀察抗體變化。 結果第二針 打輝瑞疫苗者,抗體的幾何平均值從71跳到7700,增加100倍, S蛋白的抗體從98跳到3600, 中和抗體的陽性率從34%跳到100%。
邱政洵也建議,具有高風險如肥胖、慢性肺病、先天性心臟病以及患有神經系統疾病、癲癇症的兒童,或家中有免疫缺損的兒童更要接種疫苗。 指揮中心專家小組諮詢委員李秉穎指出,6個月至5歲嬰幼童的臨床試驗看來,保護力與成人差不多,約70%、80%左右,抗體反而還比成人高一點。 不過,蘇啟成強調,仍要讓醫師來分辨這些新冠手臂症狀,因為若是蜂窩性組織炎,就要用抗生素治療。
打莫德納: 莫德納疫苗副作用有哪些?莫德納疫苗懶人包「副作用、緩解、接種禁忌」10大重點一次看
發炎性心臟疾病(如心肌炎、心包膜炎、心內膜炎)、急性風濕熱、複雜或嚴重的先天性心臟病(包含單心室循環)、急性失代償性心臟衰竭與心臟移植患者。 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指出,前2劑打AZ,第三劑就打莫德納、BNT或高端;前2劑打高端者,全部都可選,前2劑混打的人也可以打,但不要有3劑都打AZ。
即使考慮到更多女性接受檢測的事實,女性肌鈣蛋白升高的概率也幾乎是男性的五倍。 這項由巴塞爾大學醫院心臟病學和心血管研究所展開的研究,從2021年12月至2022年2月,對巴塞爾大學醫院的777名雇員進行了追蹤調查。 回國若身體不適請主動通報,14天內出現疑似症狀請先撥打防疫專線,並戴上口罩儘速就醫,務必告知醫師旅遊史。 打莫德納2023 嘉義縣衛生局長趙紋華指出,7月1日起至7月7日將在各鄉鎮市開設14處大型接種站,番路、六腳、大埔與阿里山鄉未設大型接種站,由衛生所人員巡迴村里施打。 打莫德納2023 教育部長潘文忠4月18日表示,會比照12歲至17歲青少年接種模式,以在校園團體施打為原則,且須取得家長的同意書。 張上淳說,雖然輝瑞跟莫德納都是mRNA平台疫苗,但精確來說,是兩家不同公司的產品,是不是能這樣推論?
打莫德納: Q.8 台灣開始接種新冠疫苗後,傳出許多猝死案,與疫苗有因果關係嗎?
作者Blumenthal又蒐集12位病人,探討「新冠手臂」長什麼樣子。 可是第2劑發生新冠手臂的時間比第1劑來得早,發生時間約是打完疫苗的第1~3天。 皮膚專科醫師鄭惠文指出,施打莫德納疫苗後可能會出現新冠手臂,不良反應分為立即性和延遲性兩種,立即性反應可能在第一針的1-5天內發生紅疹,第二針則可能在1-4天內發生;延遲性反應則可能在第一針施打後的7-11天發生,第二針則是2-5天內。 指揮中心曾表示,接種第三劑疫苗可能會出現發燒、施打部位局部腫痛、疲倦或關節痛等副作用。
有了「第一包金」後還有「第一桶金」,發家致富可能還沒辦法立刻達成,但創業基金到位後,經過自己的努力,要想再娶到陽間妻子就不是難事了。 研究團隊讓參與研究的雇員在接種莫德納追加劑的三天後驗血檢測肌鈣蛋白(troponin)水平;肌鈣蛋白水平是檢測心肌損傷的指標。 北一女高一生李亮虹表示,以綠制服的形象去設計悠遊卡十分具有紀念價值;北一女高二生陳姸君也談到,在人來人往的捷運站,持悠遊卡刷過驗票閘門時,響起校歌當下會覺得相當別緻與帥氣,因此會購入收藏。 而比起單純會發出聲音的悠遊卡,製造唱歌悠遊卡的難度在於要控制歌唱的速度,不能太長也不能太短,過程中還試過多種版本,像是單聲部、三聲部,有鋼琴伴奏、無鋼琴伴奏等等。
打莫德納: 接種後會有什麼副作用?
更重要的是這些施打疫苗後的皮膚反應,都不會合併嚴重的過敏反應,請民眾不用擔心。 施打心冠疫苗的好處,絕對是利大於弊,因此,輪到你打的時候,請進速施打。 特別提醒,當不良反應的症狀越來越嚴重,且時間超過48小時以上,請馬上就醫。 除此之外,接種莫德納疫苗之後,皮膚方面也會出現某些反應,常見的不良反應包括接種部位紅斑、蕁麻疹、泛紅,另有少部分可能出現接種部位搔癢等症狀。 此外,依據日本厚生勞動省研究小組今年2月公布的第三劑疫苗混打調查結果顯示,接種BNT+BNT+莫德納疫苗的民眾,體內抗體值較第三劑同樣接種BNT疫苗來得高,但出現副作用的比率也較高。 A:公衛學者林庭瑀指出,相較於Delta,Omicron的重症風險比較低,如果接種三劑疫苗,保障更高。
但整體來說,5到11歲的兒童接受mRNA疫苗,心肌炎發生比例比青少年的機率下降很多。 先前AZ疫苗大家最擔心嚴重副作用出現血栓,但莫德納就完全沒有風險嗎? 莫德納疫苗的保護力雖然比AZ疫苗來得高,但根據第3期臨床試驗結果顯示,接種莫德納疫苗之後出現不良反應事件的頻率也比AZ疫苗高一些。 有92%的人接種後出現注射部位疼痛、70%會有疲倦感、64.7%頭痛、61.5%肌肉痛、46.4%關節痛、45.4%發生畏寒、15.5%的人會發燒。
打莫德納: 打2劑莫德納得心肌炎? 指揮中心:不確定是否為通報案例
台大醫院檢驗醫學部副主任張淑媛表示,國內外研究都顯示AZ混打mRNA疫苗可帶來較好保護力,建議第一劑接種AZ疫苗者,如果沒有其他考量,第二劑可混打mRNA疫苗。 此外接種莫德納疫苗後可能出現心肌炎和心包膜炎,主要發生在接種後14天內,較常發生在接種第二劑之後以及年輕男性,接種後請留意身體狀況,亦請家人協助注意。 若在接種疫苗後28天內出現疑似心肌炎或心包膜炎的症狀(例如:急性和持續性胸痛、呼吸急促或心悸),應立即就醫並說明疫苗接種史。 打莫德納2023 最後,指揮中心提醒,民眾前往接種COVID-19第二劑疫苗前,請備妥「COVID-19疫苗接種紀錄卡」及「健保卡」,若「COVID-19疫苗接種紀錄卡」已遺失,民眾可返回第一劑接種之醫療院所補發,再完成第二劑接種。
台大醫院今天公布COVID-19疫苗混打試驗成果,AZ混打莫德納疫苗不僅抗體濃度高,對於Delta變異株的保護力更是兩劑AZ疫苗的5倍,建議第一劑接種AZ疫苗的民眾可考慮混打。 新竹縣政府表示,第一梯次1萬500劑將在7月2日至7日施打,接種對象為第1到3類尚未接種疫苗的人員,第5類住宿型機構住民及洗腎腎友,第6類的孕婦及75歲以上長者。 打莫德納2023 除了住宿型機構和洗腎腎友由醫療機構進駐機構施打外,其餘類別民眾皆須向各鄉鎮市衛生所和合約醫療院所電話或網路預約,預約時間從6月30日上午8 時起,額滿為止。
打莫德納: 兒童疫苗的選擇,該施打莫德納還是BNT?
台大兒童醫院院長黃立民說,根據免疫學原理,接種完第一劑疫苗後,若免疫系統記得這一針,那之後不管隔多久補第二針,保護效果都可以持續。 邱政洵指出,從疫情非常嚴重的地區如香港的慘痛經驗告訴我們,再從疫苗的效果與不良反應之間來思考,建議家長應該讓5至17歲的兒童及青少年接種新冠肺炎疫苗,以保護兒童,保護家人,進而促進整體社會的安全。 大多為接種部位疼痛、紅腫,通常於數天內消失,其他可能反應包含疲倦、頭痛、肌肉痠痛、體溫升高、畏寒、關節痛及噁心,這些症狀隨年齡層增加而減少,通常輕微並於數天內消失。
若持續發燒超過48小時、嚴重過敏反應如呼吸困難、氣喘、眩暈、心跳加速、全身紅疹等不適症狀,應儘速就醫釐清病因,且在就醫時告知醫師相關症狀、症狀發生時間、疫苗接種時間,以做為診斷參考。 目前缺乏孕婦接種COVID-19疫苗的臨床試驗及安全性資料,臨床觀察性研究顯示孕婦染疫可能比一般人容易併發重症。 孕婦若是COVID-19高職業暴露風險者、或是具慢性疾病而易導致重症者,可與醫師討論接種疫苗效益與風險後,評估是否接種。
打莫德納: 症狀查詢 查症狀
衛福部目前公告自8/9起,開放接種AZ疫苗10週以上之專責醫療院所第一線醫護工作人員可混打,以莫德納疫苗完成第2劑注射,但仍須依照第1劑疫苗廠牌之接種間隔進行注射。 儘管如此,Regev-Yochay仍指出,第4劑可能對重症風險較高的族群有益。 打莫德納 以色列衛生部也公布初期統計數據,表明60歲以上族群,接種第4劑疫苗相對第3劑的保護力約提高了2倍。
2劑BNT疫苗對Omicron保護力逐月下降,到5個月後只剩下10%;打完第三劑BNT保護力恢復到70%。 打莫德納 BNT打三劑:可有效避免Omicron重症,接種第三劑,對抗Omicron的中和抗體可提升25倍。 丹麥疫苗上市後監測發現,BNT兩劑接種滿31天後,就無法有效對抗Omicron感染,再打第三劑可讓保護力回升到55%。 台大公衛校友、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急診部主任賴昭智指出,各大疫苗廠牌都已針對Omicron發布以下效益報告。 接種後可能會出現接種部位疼痛、紅腫,通常於數天內消失,其他可能反應包含疲倦、頭痛、肌肉痠痛、體溫升高、畏寒、關節痛及噁心,這些症狀隨年齡層增加而減少,通常輕微並於數天內消失。 若哺乳中的婦女是建議接種的風險對象(如醫事人員),應完成接種,接種後仍可持續哺乳。
打莫德納: 兒童第二劑疫苗6月下旬開打 醫療院所、學校雙軌進行
●台南市:配發4萬4000劑莫德納疫苗,原則上接種對象是75歲以上長者(視各區調整為定)。 ●基隆市:市政府將於7月3、4日,為75歲以上(原住民65歲以上)預計共1萬4088名長者,及7月5、6日為72歲至74歲(原住民62歲至64歲),預估9080名長者施打莫德納疫苗。 市府表示,各施打站已建置完畢,現正發送通知單到家戶,若符合資格的民眾沒有收到通知單,可就近向區公所洽詢。
第一劑接種後,主要副作用為注射部位疼痛(18-49歲約81%、50-64歲約62%、65歲以上39%)、疲倦(35%)、肌肉痛(28%)、頭痛(18%);發燒(3.1%)通常不超過2天。 此反應的特徵是大約在施打新冠肺炎疫苗後大約7-8天發生,在打過疫苗的手臂上會腫一大包,又腫又熱又痛,可能會有點癢,很像大家平常熟知的蜂窩性組織炎。 而據日本厚生勞動省的第三劑疫苗混打調查結果顯示,前2劑以BNT為基礎劑、第三劑同樣接種BNT的人,有21.4%發燒超過38度,但BNT+BNT+莫德納的,則有49.2%發燒超過38度。 同時,出現倦怠感與頭痛的比率,也是接種莫德納比接種BNT來的高。 何宗佑說明,如果是施打2劑AZ疫苗,追加劑選擇莫德納或BNT,常見副作用有注射處疼痛持續1到2天,以及疲倦、全身痠痛、發熱等症狀。
打莫德納: 接種疫苗:
於接種前,接種單位需核對民眾身分資料、主動詢問民眾疫苗接種史,檢視民眾「COVID-19疫苗接種紀錄卡」紀錄及健保卡註記貼紙資料。 打莫德納2023 至於家長擔心接種mRNA疫苗會不會有心肌炎、心包膜炎等嚴重不良反應風險,鍾飲文說,據莫德納疫苗接種資料,6至11歲兒童與12至18歲青少年相比,沒有風險比較高的趨勢,後續需要再長期觀察。 根據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在6月29日記者會說明,目前累計240例疫苗接種後通報不良事件的死亡個案,年齡為41至101歲間,其中186人為75歲以上長者。 目前已完成解剖44人,其中33例與慢性病相關,其他死因分別為1人為吸入食物窒息,2人死於頸椎骨折,1例嗆噎窒息、1例顱內出血死亡,2例疑因肺炎病逝及2例泌尿感染死亡。 應對Delta株,完整接種兩劑的保護力是79%,對住院的保護效果則接種單劑也有94%。
- 接種後應在接種單位或附近稍作休息停留觀察15分鐘,離開後也請自我密切觀察15分鐘,若先前曾因接種疫苗或任何注射治療後發生急性過敏反應的人,則應停留觀察30分鐘。
- 市府表示,各施打站已建置完畢,現正發送通知單到家戶,若符合資格的民眾沒有收到通知單,可就近向區公所洽詢。
- 美國開放5至11歲孩童接種輝瑞疫苗,尚未批准未成年人施打莫德納。
- 指揮中心提醒,上述符合預約接種資格者,即得於開放預約期間進行預約,亦將於開放預約後陸續收到提醒簡訊,請記得進行預約。
- 醫事人員在施打莫德納(Moderna)與輝瑞-BNT 2種mRNA疫苗後,數據顯示2種疫苗使接種者體內的中和抗體高出9-10倍,但中和抗體的增加幅度與第3劑差距甚微,2種疫苗之間亦無顯著差異存在。
- 檢測結果顯示,有40名疫苗接種者的肌鈣蛋白水平大幅升高,高於男女位於99百分位數(percentile)的平均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