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星電競筆電12大好處2023!(震驚真相)

Posted by Jack on September 11, 2020

微星電競筆電

由 HP 推出的 ProBook 440 G9,在分類上並非是正規的遊戲筆電,而是偏向商務風的輕創作者電腦。 不過 ProBook 440 G9在核心規格上,選用了 Intel Core i7 U 系列處理器,配合 NVIDIA 入門級獨顯 MX570,因此有了較純內顯機種更強的遊戲能力。 在測試過程中,PCMark 10跑分因發生錯誤而無法得到成績;《極限競速 地平線5》雖然在極端畫質設定下無法評測,但只要改為低畫質即可跑出平均53fps的不錯成績。

  • 除了「設計轉向」之外,微星也擁抱新世代的行銷手法,當時微星的高階主管走到第一線,透過臉書(Facebook , FB-US)、網路論壇(Mobile 01)及校園活動成為銷售業務及客服。
  • 此外,消費者若想要遊戲筆電兼具工作方面的需求,還可以額外關注產品是否能透過 USB-PD 方式進行充電,以及是否具備SD讀卡機、網路攝影機的規格等,不過電競筆電通常不會額外搭配指紋辨識模組。
  • ▲MSI GE66 Raider 內建新版的 MSI Dragon Center 工具,開啟後預設顯示的監測面板可一覽 CPU、GPU 使用率,以及磁碟與記憶體的使用率,另外也有系統風扇轉速、系統溫度與頻率…等資訊可以查看。
  • ▲MSI 新一代 Cooler Boost 5 散熱系統透過風扇與散熱孔的搭配,能做到雙向進氣、四向排氣的高效散熱。
  • 市場較小讓大型筆電廠商沒興趣花力氣耕耘(當時的華碩、宏碁),小型筆電品牌研發能量不足,因此對於同業形成了潛在的進入障礙。

▲ 創作者電腦的硬體配置,也會因為創作者類型不同而有差異,例如雙螢幕設計可有多視窗分工應用,手寫繪圖功能可隨時記錄創意。 ▲ 英特爾主導的創作者電腦,目標就是要優化創作流程,從原始素材的輸入、到電腦端的編輯、再到作品的輸出,每個環節的軟硬體都是解決效率問題,讓創作者可以更專注於創作,例如 Thunderbolt 3高速傳輸、運算能力提升、螢幕精準校色…等。 在看完上面的介紹後,我對這款MSI GF75評價為一款大螢幕入門電競筆電,在效能與規格介於初階到中階,不過以17吋筆電來說算是價格便宜,散熱不錯而且不重的一款電競筆電。 微星藉由小筆電的失誤,深刻反省,並透過全力切入電競筆電的利基型市場,從產品設計、行銷手法及公司文化三個方面進行深刻改革,成功讓公司營運止跌回升。

微星電競筆電: 【MSI 微星】16吋i9 RTX4080 電競筆電(Vector GP68HX/i9-13950HX/16G/1TB SSD/W11/088TW)

大家或許都有自己的答案和考量,根據 Laptop Mag 2017 年對全球電競筆電的評比(連結),微星(MSI)獲得第二名 85 分的佳績,華碩及宏碁則分別名列第四及第五名。 其中微星在軟體、客制化能力以及鍵盤設計上獲得滿分,創新部分則獲得了 8 分的好評 (該部分滿分 10 分)。 ▲ 透過廠商為筆電打造的獨家軟體,消費者能一眼掌握系統運作狀況,例如溫度、風扇轉速等,某些特殊功能同樣也得透過專屬軟體才能啟用。 筆電的變壓器造型從大到小、胖到瘦、高到矮等種類繁雜,但瓦數越高、重量越重的原則卻幾乎不變,有時大瓦數變壓器的重量,甚至會較筆電本體還要重。 即便有些產品導入了 PD充電功能,滿足消費者臨時性的充電需求,但對於中高階電競筆電而言,完整效能仍要透過變壓器且接上市電後才能發揮。

這款MSI GF75為i H+144Hz,而在38K左右的價格有RTX3050Ti也算是不錯的,而這款也是少數有著17吋大螢幕的電競筆電,適合不常攜帶筆電的遊戲玩家。 相比華碩在小筆電市場期初的豐碩成果,微星一推出小筆電即面臨三大危機:越來越「紅海」的小筆電市場、金融海嘯、以及智慧型手機、平板對相關市場的快速侵蝕,使得微星每股盈餘(Earnings Per Share,EPS)由 2008 年的 2.3 元驟降至 2009 年的 0.2 元。 ▲ 電競筆電得接上 AC電源才能發揮極限效能,但變壓器的體積也會隨著供電瓦數增加而變大、變重,這對於筆電攜帶性就造成了負面影響。 ▲ 有些廠商會特別強調螢幕的反應速度,若以目前IPS面板的筆電產品而言,在3ms以內都算是相當不錯的水準。 ▲ 螢幕的高更新率與高解析度,通常是魚與熊掌不可兼得,例如 QHD 配上240Hz已經是非常難得的組合,UHD 所能搭配的更新率則會更低。 ▲ 隨著 Intel 引入混合架構設計,處理器實體核心與執行緒數量的意義,已經無法用過去的觀念進行解讀,得從更全面的角度進行效能評估。

微星電競筆電: 【MSI 微星】17吋i9 12代 RTX3070Ti電競筆電 (Stealth GS77/i9-12900H/32G/2TB SSD/W11P/067TW)

作為 MSI 的主流電競筆電系列,除了硬體規格的升級,在外觀上是否端出新菜色,也是許多電競玩家特別關心的重點,而今年的 MSI GE66 打破過往的設計元素,以幾近整機「翻新」的滿滿誠意讓外觀更具識別度。 其中最讓人驚艷的當屬機身前緣的 Mystic Light 微星電競筆電 Bar,開機之後讓這款筆電的科技感直衝天際! 目前主流的電競筆電廠商如 Acer、ROG、MSI 等,都會開發專屬於自家產品的獨特軟體,讓消費者僅透過單套程式、單個介面,就能清楚明白筆電的效能情況,並且進一步調校裝置的各項設定。 除了至少 Wi-Fi 6等級的無線網路與藍牙支援能力外,對於電競筆電來說,標準 RJ-45連接埠也不能忽略,因為它能夠提供給玩家更穩定的有線網路體驗。

微星電競筆電

即便大多數筆記型電腦都有外接顯示器進行畫面輸出的能力,不過在實務上,玩家通常都還是會依賴內建的螢幕進行遊戲。 筆者認為,電競筆電較少出現「低效能CPU搭配高效能GPU」的組合,再加上執行遊戲時,效能瓶頸通常會出現在顯示晶片上。 因此,玩家以 GPU 為重,挑選適合自身常玩遊戲等級的獨顯產品,將是比較理想的做法。 ▲Intel 近期推出 Arc 系列遊戲級獨顯,成為 NVIDIA、AMD 之外的高效能 GPU 全新競爭者,不過實際搭載 Arc 顯卡的產品目前仍十分少見。 NVIDIA 從 RTX 30系列開始,取消低 TGP版筆電 GPU 的 Max-Q 標示,標準版的 Max-P 標示也同樣刪除,讓 OEM廠商可以依據不同產品的設計需求,對顯示晶片的 TPG 進行客製化,為筆電的散熱、外觀、重量和效能間找到平衡。

微星電競筆電: NEW! 最新文章

在這篇文章裡,館長會帶大家認識微星筆電系列產品線架構後,再於MSI Gaming筆電各系列中挑選出值得推薦的MSI電競筆電介紹給大家,同時也會針對其產品定位與特色來做介紹,電競玩家們千萬不要錯過。 相較於前一代處理器,最新第11代Intel® Core™ i7 處理器,能帶來高達40%的效能提升。 配備8核心、雙核心渦輪加速頻率最高可達4.6GHz,能將遊戲體驗提升至全新境界,同時也能帶來絕佳的多工處理速度與效率。 Katana GF66搭載最新第11代Intel® Core™ i7處理器和NVIDIA® 微星電競筆電2023 GeForce RTX™30系列顯示卡,能在遊戲中發揮出真正的效能。 相同於鍛造刀鋒的製程工藝,Katana GF66將以優異的效能表現幫助玩家在戰場上大放異彩。 第三代 MAX-Q 技術,採用人工智慧和全新的系統最佳化功能,讓高效能的電競筆記型電腦締造出登峰造極的飆速表現。

▲ 有線網路孔可提供玩家更穩定的連線體驗,對於線上遊戲情境可謂至關重要;外接螢幕仰賴標準 HDMI 會比起 DP來得方面且成本更低。 ▲ 電競筆電的記憶體容量,建議以16GB為基礎,再向上依個人需求增加,若僅有8GB對於系統的負擔仍會太大。 若玩家擁有中、高度的遊戲需求,筆者認為16GB以上的記憶體容量,其實會較主流的8GB來得更加妥當,但是絕對不要低於8GB。

微星電競筆電: MSI 微星推薦7:【MSI 微星】17.3吋i7獨顯電競筆電(Sword 17/A12VF-059TW/i7-12650H/RTX 4060/16G/512G SSD/Win

以 NVIDIA 當前主流的 RTX 30系列而言,即有 RTX 3050、3060、3070與3080,效能表現上前兩者屬於中階,後兩者則是高階與旗艦。 至於處理器的核心與執行緒數量方面,無論 AMD 或 Intel 的最新世代產品,至少都是從6個實體核心起跳,若單純考慮遊戲情境已經非常足夠,因此關鍵仍落在不同等級 CPU 所對應的電壓、功耗,能夠支援到的基礎和最大運作時脈。 以 Intel 第12代 CPU 而言,帶有 H、HK 與 HX型號後輟的處理器,較常為電競筆電所選擇,原因在於H系列 CPU 擁有較高的基礎功耗,如H為45W、HK為45W加上解鎖超頻能力,至於最新登場的 HX則高達55W。 隨著 AMD 與 Intel 不斷提升處理器的內顯性能,現今一些入門級的獨顯產品,雖然效能仍比起內顯高出一些,但在性價比、省電程度與產品體積上,反而失去了優勢,這就使得內顯成為了玩家執行小型作品的選擇之一。

核心硬體效能越高的裝置,由於需要更多電力才能推動系統全速運轉,因此廠商都會配備體積更大、重量更重、瓦數更高的變壓器,這點才是真正不利電競筆電攜帶性的關鍵因素。 雖然16吋、17吋筆電的重量通常都十分驚人,但開闊的螢幕能幫助玩家獲得更深的沉浸感,全尺寸且附有數字鍵區域的鍵盤,在多工操作時也更為直覺、方便。 目前市面上較為輕薄的遊戲筆電,款式多落在13吋或15吋,並且以窄邊框、放棄數字鍵與移除部分 I/O 等方式,想盡辦法將產品體積最佳化。 輕薄款電競筆電既擁有足夠的效能,又方便玩家隨身帶著走,甚至在某種程度上,足以取代商務筆電當成出差、工作的有力選擇。 ▲ 搭載 Intel 第12代與 AMD Ryzen 6000處理器的高效能筆電,現在幾乎都已經改為安裝 DDR5記憶體,不過在遊戲效能上卻不一定有顯著優勢。 至於筆電的記憶體規格是舊有的 DDR4,或者較新的 DDR5,玩家通常不必對此太過糾結,一來是因為中高階的電競筆電產品,新款大多都已換上 DDR5,僅有部分入門機種維持 DDR4;二來是 DDR4與 DDR5 RAM 在遊戲的效能差異上,目前仍然不夠顯著,因此關注容量大小會比起規格更為重要。

微星電競筆電: Modern 15 B12M-446TW (Windows 11 Home(MSI 推薦商務用 Windows 11 專業版)/ i3-1215U/ 512G SSD/ FHD)15吋商霧筆電

至於 AMD 陣營的筆電處理器,在 Ryzen 6000產品上除了 Ryzen 5、7、9等級之分,亦有 U、HS、H 與 HX 四種英文字母後輟,各自代表基礎功耗不同的系列。 以結論而言,即便搭載了強大的 Apple M1甚至 M2處理器,現今的 MacBook 依然不太適合被納入「電競筆電」範疇,至於詳細的理由與思考過程,由於得佔據相當大的篇幅進行討論,筆者將留待未來再為玩家進行分析。 為電腦的核心,隱星P16-搭載的是13代酷睿i7處理器,顯卡搭配的是滿功耗版RTX 4060,以及PCIe 4.0的高速SSD與DDR5-5600內存,綜合性能十分給力。 最新Wi-Fi 6採用802.11ax標準,比Wi-Fi 5快3倍,為你打造最極致的遊戲速度、最佳化的網路串流與超乎想像的網路沉浸體驗。

微星電競筆電

MSI 微星 微星電競筆電2023 GS76 11UE-621TW 17.3吋電競筆電有著大容量的4CELL電池,重量僅2.45公斤,絕對滿足要求輕巧又要兼顧效能的玩家們,另外GS76 微星電競筆電2023 微星電競筆電 性價比高相當具優勢,讓GS76有實力成為電競筆電市場上仍值得推薦購買的機種。 相較於體積較大的桌上型電腦,筆電有著「機體空間有限」的先天不足,因此為了將所有的硬體元件塞入有限的空間之中,除了考驗筆電廠商在設計、研發上的技術能力,另一項重要的課題當然就是「散熱」! 由於筆電不像桌機一樣有寬裕的空間可以在機殼內藉由風扇的導引妥善達到空氣對流、進而將硬體元件產生出的廢熱有效排出。 因此機身空間已經被「塞滿滿」的筆電,往往需要透過一套「散熱系統」將核心元件的熱能導引到風扇所在的出風口,才能為筆電有效降溫。 看完上述介紹,館長用「外柔內剛」四個字來形容ASUS FX516PR 15.6吋電競筆電,另外針對使用需求上有需要提升硬體規格的玩家們,可參考以下推薦商品。

微星電競筆電: 【MSI 微星】Katana 15 B12VFK-071TW 15.6吋 電競筆電(i7-12650H/32G/1T SSD/RTX4060-8G/Win11-32G特仕版)

雖然MSI 微星 GL66 11UEK-699TW 15.6吋電競筆電搭載 Intel 第11代i7處理器,但仍有8核心的運算能力,同時利用雙渦輪加速運算速度可達4.6G GHz,這樣在處理多工的程序時,仍可以兼顧效能與速度。 在msi官網中可以清楚看到微星科技光是在電競筆電就高達10個系列,每個系列定位與特色皆不同,館長簡單整理介紹如下,後續也會針對其中的五大電競筆電系列:Raider GE、Stealth GS、Vector GP、Pulse GL、Katana GF 做進一步的介紹與該系列的電競筆電推薦,提供給想選購 msi 電競筆電的玩家們做為參考。 針對遊戲玩家最擔心的「過熱問題」,「Katana 15」除了支援MUX獨顯直連設計,更擁有獨家Cooler Boost 5動態散熱模組,並讓散熱導管同時通過CPU和GPU,使散熱效率大幅提升,效能能更完整釋放。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