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日報最後一天好唔好2023!(小編貼心推薦)

Posted by Tommy on July 14, 2021

蘋果日報最後一天

但隨著台股交易量減少,發行成本遽增,財星日報老早就收了,財訊快報一直到2007年10月宣布停刊。 這些年,我們每隔一段時間就會看到報紙停刊的新聞,從最早的大華晚報,民族晚報,再到自立,然後,中時晚報,最後聯合晚報也在去年六月收了,現在是蘋果日報。 紙本報紙的時代,就像這次中環集團旗下的亞藝退出DVD租片業務,都代表一個產業經營模式走向終結。 午夜前,《蘋果日報》手機應用程式傳出最後兩則推播信息,分別為:「《蘋果日報》最終章誕生,破紀錄100萬份,12頁特刊『給港人告別書』」、「副社長陳沛敏宣布請辭及辭去5公司董事職務,周五(25日)生效」。 蘋果日報最後一天2023 而大家最關注的窄邊框螢幕,3C達人Tim哥指出,這次蘋果可能會使用LIPO低注射壓力包覆成型技術來製作,達成極窄邊框的目標。

蘋果日報最後一天

香港《蘋果日報》並於2006年4月25日在壹傳媒總部豎立已故香港財政司郭伯偉的半身銅像,以表揚他奉行「積極不干預」的經濟政策,又發表文章表揚其經濟自由主義思想。 另外,該報社論部份由筆名盧峯的資深新聞從業員李怡、李平、林本利等執筆,2004年2月4日開始以「自由市場」作為第二社論。 蘋果日報最後一天2023 2020年10月5日起,《蘋果日報》每日製作新聞報道節目《9點半蘋果新聞報道》,每日晚上9時半至10時左右透過蘋果日報YouTube頻道、Facebook專頁及「果燃台」進行串流直播,中途會在約晚上9時45分左右播出一至兩分鐘廣告。 節目主要播出將在翌日上載的蘋果動新聞片段作為新聞報道內容,不時亦以壹傳媒旗下《果籽》、《健康蘋台》、《蘋果驗樓王》、《飲食男女》及《港古佬》所製作的短片作為軟性新聞播出;節目完結前會有天氣環節。

蘋果日報最後一天: 中國擬下調存量房貸利率陸媒曝本周有譜

在香港報章的政治光譜中,《蘋果》單獨立在親民主、立場批判的一端,維持了主流報章上的論述廣度,保留了香港報章中政治批判的聲音。 殖民管治末期,香港社會對「九七回歸」人心惶惶,要求民主化的聲音日漸殷切。 蘋果日報最後一天 末代港督彭定康上任後改革選舉制度,增加民選成份,公民社會發展亦越來越蓬勃。 其時香港民主運動方興未艾,《蘋果》以鮮明的支持民主的立場創辦,成為了民主派在公共輿論的重要陣地。

蘋果日報最後一天

1998年,《蘋果日報》登出陳健康事件中主角陳健康北上尋歡照片,成為10月24日蘋果日報的獨家頭條新聞。 《蘋果日報》社長羅燦承認,記者採訪完畢後,曾給予陳健康及3名朋友5000元。 事件引起爭議,蘋果日報創辦人黎智英於11月10日以頭版全版篇幅刊登公開道歉啟事。 2021年6月17日,警方國安處拘捕5名《蘋果日報》董事,包括壹傳媒集團行政總裁張劍虹、營運總裁周達權、《蘋果日報》總編輯羅偉光、副社長陳沛敏及執行總編輯張志偉。

蘋果日報最後一天: 網站導覽

《蘋果日報》被形容為「支撐本港報章出版的動力」,其多種創新舉動帶動了行業的發展,為報界帶來正面貢獻。 [40]而在2003年起,《蘋果》由商業化走向政治化,樹立旗幟鮮明的親民主派立場,在社會運動中站在市民的一方。 2013年後的兩次調查分別於2016年,即後雨傘時期,及2019年8月,反修例運動期間進行。 作為政治立場鮮明的報章,《蘋果》在政治動盪時期反而收獲市民肯定,反映了市民越來越認同《蘋果》作為惟一會高調刊登政治異議的報章在香港社會的價值。 由香港大學民意調查計劃進行的民調顯示,近年市民普遍感到新聞自由轉差,傳媒被政府操控及自我審查的情況加劇。 同時,市民對政治前景、法治、自由的各項評分指標亦一併下跌,反映市民普遍感到香港社會狀況惡化。

  • 首先,在2009年開始的報章公信力下跌趨勢,很可能反映了香港社會開始進入過去十年社會政治動盪的徵兆。
  • 同時,市民對政治前景、法治、自由的各項評分指標亦一併下跌,反映市民普遍感到香港社會狀況惡化。
  • 《蘋果》不單打破市場共識,以2元發售,採用全彩色印刷,排版使用大量圖片,在報紙檔上另樹一幟。

創辦人黎智英與民主派關係密切,2010年社民連提出「五區總辭,變相公投」的建議,多名民主派人士到黎智英家中商討方案,黎本身支持「五區公投」,但由於後來民主黨不參與,《蘋果日報》對「五區公投」的取態亦有所改變[64]。 2014年佔領中環運動其間,黎智英多次現身金鐘佔領區,替現場市民打氣,親中報章屢指控黎智英為佔中提供資金[64]。 進入2010年代,一國兩制下的政治社會矛盾開始浮現,香港社會先後經歷反國教運動(2012年)、雨傘運動(2014年)及反修例運動(2019年)等重大政治事件。

蘋果日報最後一天: 中國停止發佈青年失業率 今年以來該數據屢創歷史新高

過去數日不知流過多少淚的梁說:「我接受不了,大家那麼努力,付出了那麼多心血,但真的到了明天,便突然間完結」。 據指出,蘋果日報董事會成員大都在海外,他們都是透過視訊會議開會;董事會較早時向員工說,本週五是決定蘋果日報是否停運的關鍵日子。 2014年6月29日,壹傳媒發佈自製視頻《深圳都無得住 廣西港人排隊惹混亂》[127],對廣西人進行大肆醜化,引發中國大陸輿論對壹傳媒的強烈不滿。 2012年8月21日,自創刊已存在,專門刊登色情資訊內容的副刊——《豪情版》及《夜生活版》,宣佈:「時代在改變,傳媒的生態也在改變,因這兩版副刊已脫離了這個世代,已完成了歷史的任務,將徹底消失於報紙上。」宣告停刊。 《蘋果日報》積極爭取賭客讀者支持,於2003年大力支持足球博彩規範化,並於規範化前提供澳門受注足球賽事之賠率,部份名家寫稿已達10年,過往亦有為NBA籃球賽事提供盤口,但於2012年取消。 馬經版更由多名名家編寫,部份更是電視及電台賽馬主持,當中有方駿暉、張美德、梁浩賢、貝子健等。

在去年8月10日及今年6月17日,《蘋果》兩度被警方國安處搜查,高層被捕。 翌日,《蘋果》均印刷逾50萬份報紙,有市民從凌晨起排隊,有人購買多份讓他人取閱,社區及網絡充滿「哪家便利店可以買到《蘋果》?」的情報交流。 購買報紙成為富有象徵意義的政治行動——不知道《蘋果》還能印刷多久,甚至不知道買報紙會不會犯法,但只要能買,都會去買。

蘋果日報最後一天: 《蘋果日報》最後一日破紀錄印報100萬份 市民大樓外叫「加油」 員工揮手機燈回應【短片】 (21:

報章公信力是相對的,在各份報章公信力皆下跌之際,《蘋果》卻逆轉行業跌勢,這已足夠顯示市民的認同和選擇。 《蘋果》揉合精英報章的政治、文藝內容及小報的娛樂、馬經、波經,用傳播學者李金銓的講法,是「各式矛盾的混合體」⋯⋯本地及台灣學者均以「蘋果化」形容當時《蘋果》為兩地報界帶來的特殊影響。 張陳浩認為,市場預估今年 iPhone 15 系列的備貨量比去年多,加上升級的亮點,蘋果秋季發表會行情可以期待。 蘋果秋季發表會邀請函以「Wonderlust」為主題,預料將發表今年新機 iPhone 15 系列及新款 Apple Watch,邀請函同時暗示 iPhone 15 可能採用新材質及新配色;蘋果新品將上市,有助台廠供應鏈的業績表現。 蘋果日報常為其新聞製作動新聞影片,特色是內容涵蓋照片、影片以及動畫,有別於其他台灣電視臺或網路影音新聞。

蘋果日報最後一天

在一些關於事件的報導時,如罪案等社會事件,更會引入動畫製作來模擬事件過程。 據悉,「蘋果動新聞」動畫內容是由壹傳媒旗下的「壹傳媒動畫有限公司」製作。 當地居民表示澳門大多傳媒自我審查下,有很多重大新聞事件,只能經過蘋果知悉,更指出在澳門有一些當地記者會報料給《蘋果》,讓澳門政府能夠正視問題。 2020年8月10日,香港警務處國家安全處以違反國安法、欺詐等罪拘捕壹傳媒創辦人黎智英及營運總裁兼財務總裁周達權,又以涉嫌串謀欺詐拘捕壹傳媒集團行政總裁張劍虹,當天有逾200名警員持手令搜查將軍澳壹傳媒大樓。 8月11日,《蘋果日報》及《蘋果動新聞》如常出版,蘋果日報加印至55萬份。 《蘋果日報》(英語:Apple Daily)是香港上市公司壹傳媒旗下的繁體中文報紙,由黎智英於1995年6月創立,是香港的主要中文報章。

蘋果日報最後一天: 中國仇日「反排污水之亂」:國內搶鹽搶碘、打電話騷擾日本店家

美國、英國外相藍韜文同歐盟先後亦發表聲明關注事件,反映北京利用《國安法》針對異見聲音,遏制香港嘅新聞自由同言論自由。 其中美國要求警方立即將《蘋果日報》同佢母公司5名高層釋放,指出勾結外國勢力危害國家安全嘅指控係完全出於政治動機[4]。 日本內閣官房長官加藤勝信表示深切關注事件,日本《產經新聞》的頭版刊登《蘋果日報》最後一期出刊的報道,並以中文〈朋友、蘋果,等你回來! [33]英國廣播公司、英國《衛報》、日本放送協會、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和美國《紐約時報》等國際媒體亦有報導停刊一事。 他批評北京政府透過《港區國安法》,對香港加強打壓,是威脅言論自由。 [35]據《南華早報》報導稱,6月24日停刊後,香港保安局開出條件,報社只要交出所有員工個人資料,資金即可解凍,進而有機會復刊。

  • 另一方面,《蘋果》生產監察權貴的調查報導,如1999年調查時任稅務局局長黃河生利益衝突、2000年調查民建聯程介南受賄行私;又刊載董橋、梁文道等文人知識份子的文章。
  • 臉書專頁「新聞噏乜9」指出蘋果日報是連續於2016年及2017年間被找出最多錯處的香港媒體[153]。
  • 而壹傳媒大樓外,在下午傅振中聯同3人以「蘋果假新聞及毒新聞監察組」名義,到大樓外開香檳慶祝蘋果結業和香港終於「重光」,指出《蘋果》停運後,香港人終可以過有健康傳媒的日子。
  • 林文宗其後聯同剛請辭的副社長陳沛敏走過辦公室中庭,在場員工站滿中庭樓梯,向二人鼓掌歡呼,並大叫「《蘋果》加油」。
  • 但隨後《蘋果日報》最新消息指,決定今日午夜後即時停止運作,明日(24日)將出版最後一份實體報紙,網站也將於當日午夜後停止更新。

它仍然是一份市場主導的報章,是一盤追逐盈利的生意,但《蘋果》無法複製早年的商業奇跡。 它仍然是打出民主、反共旗號的《蘋果》,其政治異議性質卻因應時局發展而變得更加珍稀。 實際上,時至今日,全球報業均面對網絡轉型的難題,《蘋果》亦早陷入經營困難,收入從1999年的21億元跌至2019年的13億元。 蘋果日報最後一天 實體報章的商品性質殆盡,《蘋果》在2008年開始積極轉型,發展網絡,推出「蘋果動新聞」,又於2019年推出會員訂閱制,至今累積超過60萬付費會員,但近年《蘋果》未能達到收支平衡,存續危機早已浮現。

蘋果日報最後一天: 美國出台對華敏感技術投資禁令 高科技背後的博弈與風險

保安局局長李家超稱被捕新聞工作者為「罪犯」,社會需要區分這次「刑事串謀」與「正常新聞工作」,與「罪犯」劃清界線。 《蘋果日報》(英語:Apple Daily)是香港壹傳媒曾在臺灣所發行的正體中文報紙,創辦人是黎智英,以香港《蘋果日報》為藍本;自2018年3月起,分為數位及紙媒編輯部,社長陳裕鑫為台灣境內負責人兼紙媒總編輯。 由於營運上虧損持續,於2021年5月17日發行最後一期紙本報紙後於次日停刊,集中發展線上新聞網[3]。

蘋果日報最後一天

廣大市民選擇認同《蘋果》——並非無視《蘋果》的各種問題——既是維護新聞及言論自由空間,也是一種政治表態。 與政治收編並行的,是傳媒承受經濟壓力,在態度及內容上不得不向中國靠攏。 主權移交前後,隨著香港經濟與中國日漸交織,中資企業在香港影響力增加,香港商界整體亦需依賴中國市場。

蘋果日報最後一天: 台灣蘋果直營店哪一家較好?1原因讚這分店「宛如回娘家」眾人點頭

雖然有讀者支持《蘋果日報》報道關於無綫的負面新聞,但亦有讀者批評《蘋果日報》過於偏激及不客觀,為反而反。 自2013年10月15日香港政府宣佈不發牌予香港電視網絡翌日起,蘋果日報即展開《電視風雲》系列報道,至11月21日的37日內,共刊出62篇負面報道。 在11月19日無綫電視台慶前,《蘋果日報》號召讀者熄(關上)電視罷看台慶,更在11月22日娛樂版中列明《熄機精選節目巡禮》,影響節目包括《歡樂滿東華》至翌年1月的《慈善星輝仁濟夜》、《勁歌金曲頒獎典禮》等。 此外,《蘋果日報》近年亦因為中港矛盾的關係,時常將「中國」謔稱為「強國」,而大陸人則稱為強國人。 2010年,《蘋果日報》公開表態支持公民黨與社民連兩個政黨聯合發起的五區公投政治行動。

最後一集《9點半蘋果新聞報道》由記者謝馨怡擔任主播,她在前一日(20日)才首度擔任該節目的主播。 在商業層面,政府凍結了黎智英持有的壹傳媒股份,以及壹傳媒旗下《蘋果》的日報、印刷、互聯網三間公司的資產。 在營運層面,集團老闆黎智英、行政總裁張劍雄、總編輯羅偉光等高層先後涉嫌違反國安法被捕,在《蘋果》工作儼然已存在違法的風險。 2021年6月23日,壹傳媒有限公司董事會宣布,《蘋果日報》的印刷版不遲於2021年6月26日(星期六)最後一期結束,電子版也不遲於同日晚11點59分停用。 但隨後《蘋果日報》最新消息指,決定今日午夜後即時停止運作,明日(24日)將出版最後一份實體報紙,網站也將於當日午夜後停止更新。 《台灣蘋果日報》於日前發表「給讀者的公開信」,宣布因不堪虧損,以及香港局勢惡化,親中勢力封殺各種廣告資源,決定自18日起停止紙本發行,集中資源發展網站,並訂定最後一期發行日是5月17日。

蘋果日報最後一天: 經濟立場

據報道,李平是中國籍,本名楊清奇,被捕前一天還為蘋果日報“蘋論”發表社評,目前正在扣留調查。 他的被捕原因是涉嫌違反國安法“串謀勾結外國或境外勢力危害國家安全罪”。 2019年同一個由中大進行的新聞公信力調查,蘋果日報成為是次調查中,唯一公信力有所提升的報紙,在收費報紙中僅次《南華早報》和《明報》。 《蘋果日報》在提供網上版初期,香港以外的網民除馬網可以無限制地免費閱讀,後來《蘋果日報》限制海外讀者只能閱讀即日新聞。

[76][77] 值得留意的是,現實上多數的人認為,富裕並不是罪,有些媒體立場偏向誇張負面內容而導致有失實報道,當然樓盤有優點和有缺點的。 此外,建制派與民主派都對於樓價高是一種擔憂,會影響到青年的「上車」問題,並非自地產商的責任,而是部分人為了「搵快錢」而做出「炒樓」行為,李嘉誠亦坦言向市民表達鼓勵售後自住,不鼓勵炒賣物業,近年同樣同情年輕人在反修例運動中的憤怒是否由樓價問題所造成。 而壹傳媒大樓外,在下午傅振中聯同3人以「蘋果假新聞及毒新聞監察組」名義,到大樓外開香檳慶祝蘋果結業和香港終於「重光」,指出《蘋果》停運後,香港人終可以過有健康傳媒的日子。 [22]到晚上,大批市民冒雨到大廈外支持《蘋果日報》員工,包括多次向大樓內的員工大叫「加油」和「撐蘋果、支持蘋果」,而員工在大樓內揮動手機燈和「多謝香港人」回應。 到凌晨約12時半,大批《蘋果》員工走到大樓外向聲援市民表示「多謝香港人」,蘋果副社長逐一向他們免費派發最後一期《蘋果》報紙,共計300份[23]。 蘋果日報網上版的最後一篇報道於晚上10時刊登,引述歐盟官網指出《蘋果》香港業務停止「清楚顯示國安法是如何被北京用來扼殺新聞和言論自由」。

蘋果日報最後一天: 大陸出招救市!證交稅砍半 為股市注活水

在這背景下,《蘋果》一貫敢言、拒絕自我審查的報格,使它成為市民認為相對公正可信的信息來源。 [21]蘋果日報副刊-果籽,在同日晚上刊登停止運作通知並上載大量經剪接而未播出的動新聞影片。 當天晚上,蘋果日報如常播放賽馬節目「賽馬直播|競馬Fact Check」 此節目是直播九場HKJC香港賽馬會快活谷草地夜馬,提供即場貼士、AI模擬賽果及排隊馬,此節目是《蘋果》最後一個直播節目。 有線新聞、香港電台、立場新聞及多間外國媒體通訊社均獲准進入蘋果日報大樓內直播最後一次《蘋果》校對工作。 另一邊,深夜的蘋果大樓外,員工也在現場免費派送最後一期《蘋果日報》,記者們隨後出現,向在場支持者鞠躬感謝,高呼「多謝讀者」。

蘋果日報最後一天

張梓欣憶起,大樓內當時有人高叫大家離開,部分員工儼如驚弓之鳥,匆忙收拾行裝,滂沱大雨中乘坐計程車趕忙撤走,情況混亂得很。 2023年一到,蘋果 (Apple)果粉就已期待今年會有什麼新機登場了! 外媒爆料,這次蘋果至少會有3次發表會,並推估發表的日期,陸續發表新Mac系列、AR/VR頭戴裝置和iPhone 。 停播之前每集節目由一位主播主持,星期一至四通常由曾美華或陳美茵主持,其餘日子由《蘋果日報》記者黃珮琳、于健民、王春怡、鄧溢禧、方榆汶、盧熙林、玲笙或謝馨怡主持。

蘋果日報最後一天: 香港

鍾麗緹全裸俯臥在一堆紅蘋果上的「一咬上癮」系列廣告,打響台灣《蘋果日報》的知名度。 後來,台灣《蘋果日報》創刊時與培生集團合作,每週日隨報附贈雙方合製的VCD《蘋果派生活美語》、全38輯,主持人為孟廣美。 入夜,報章大限已定,早些時候草木驚心的氛圍緩和許多,各組員工也陸續返回壹傳媒大樓。 蘋果日報最後一天2023 讓她不甘的是,政府以《國安法》名義拘捕高層人員並凍結資產等手段,迫報章停業,行為無理;而不捨是,她要親手刪除電腦材料,政治敏感查的新聞材料,以防警察追查,進行政治清算。 但對撰寫不少時政新聞的他而言,過去數天,目送壹傳媒行政總裁張劍虹與《蘋果》總編輯羅偉光坐著囚車離開,共事戰友在記者會提問後遭到特首轉身冷對,他形容這位同事的種種經歷,比自身承受政治壓力更難過。

蘋果日報最後一天

但《蘋果日報》在便利商店的銷售量比《自由時報》還高很多(自由時報以訂閱取勝),因此台灣報紙的佔有率統計數據是:《蘋果日報》和《自由時報》互爭第一名,而《聯合報》、《中國時報》則落於三、四名間競爭。 蘋果日報最後一天 《蘋果日報》雖然為香港傳媒行業帶來翻天覆地改變,但亦陷入傳媒道德的爭議,《蘋果》引入「狗仔隊」文化,將不少明星不為人知的事件,甚至日常生活與私隱揭露人前,影響藝人的私生活外,也使社會大眾對新聞行業留負面印象。 《蘋果日報》創刊初期定位為小報,內容不少為風月版、偷窺走光等[40]。 在開報初期,曾派出狗仔隊駐守餐廳、寓所門外,等候藝人出現時偷拍,1995年7月10日,香港演藝人協會發起「72小時封嘴行動」,抗議狗仔隊報道手法[5]。

1995年6月20日,《蘋果》創刊,旋即取得商業成功,徹底改變香港的報業生態。 《蘋果》不單打破市場共識,以2元發售,採用全彩色印刷,排版使用大量圖片,在報紙檔上另樹一幟。 全彩印刷需要龐大的資本,以支撐美術及印刷機器的費用,而《蘋果》售價卻低於市場價格,意味著這是一場不惜成本的豪賭,旨在搶奪讀者。 結果,創刊當日,《蘋果》銷量達到20萬份,在短期內成為全港銷量第二高的報章,僅次於《東方日報》。 政府的說法企圖將《蘋果》塑造成新聞界的害群之馬,實質卻是騎劫了對新聞自由及言論自由的定義權。 26年來,《蘋果》的新聞操作縱有爭議,亦屬新聞自由範圍之內,應由社會自行辯論修正。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