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籃球員2023必看介紹!內含台灣籃球員絕密資料

Posted by Jason on March 1, 2019

台灣籃球員

這時候專業個人訓練師就很重要,這也是球員投資自己必須花費的,目前台灣球員像是于煥亞、張宗憲、楊敬敏等人都有這樣的安排。 近年來台灣籃球員常常會在個人社群上Po出自己訓練的影片,逐漸讓籃球訓練員工作和這個專業出現在球迷面前,這也代表著球員慢慢接受到這些知識和資訊,不過這些球員畢竟是少數,大多數球員的還是停在球隊練什麼,他們就練什麼。 最有說服力的例子就是NBA波士頓塞爾提克隊的Jayson Tatum,他在美國著名訓練員Drew Hanlen的幫助下從大學畢業生到現在的全明星球員,進步相當明顯,從Tatum和Hanlen的訪談中都聽得出來,訓練員對他的幫助。 而上述的三位台灣球員也是可以讓人看到有一直進步的例子,他們也曾經在受訪時提到,個人訓練員的幫助真的相當大。 也許有些人會認為,譚傑龍、曾祥鈞這樣絕對有國家隊潛力的頂尖新秀被富邦和夢想家簽下,會造成無法平衡實力的差距,但其實對於這種頂尖新秀來說,以市場機制尋求機會才是對他最有利的方式,P League+執行長陳建州已表示明年將會有選秀制度上路,就看屆時待選新秀們能否如願讓選秀會的本意得以執行。 但也唯有聯盟、球團願意表現出經營決心,才能讓學生球員看見前景,願意投入職業戰場。

台灣籃球員

到了大學,他選擇旅美讀書和打球,第一年先就讀阿靈頓高中預校,隨後加入NCAA D2的紐約理工大學,菜鳥年平均上場14.6分鐘能攻下3.5分4.5籃板0.5助攻,第二年上場時間變少,平均上場8.6分鐘能攻下2.1分2.3籃板0.3助攻,第三年平均上場8.8分鐘能攻下2.9分3.3籃板0.5助攻。 他也曾入選中華白隊,代表台灣打瓊斯盃,相信他能幫助中華隊鞏固好禁區,以優秀的身體素質,增加了許多的對抗性。 在很多籃球國際賽事中,中鋒成為台灣的一大罩門,沒有一名超過210公分的中鋒,只能透過歸化洋將來補足身高問題,現在台灣面臨著找不到合適人選的窘境,本土球員就必須挺身而出,在戴維斯卸下中華隊戰袍後,目前還沒找到下一位人選,台灣也用本土陣容應戰了亞運資格盃,也有著不錯的成績。

台灣籃球員: 台灣史上最強籃球員是?網狂指這位

問題一出,網友一致直指「籃球博士」鄭志龍,紛紛留言「鄭志龍,中距離夠穩夠準」、「鄭志龍,亞洲喬丹不是叫假的」、「男籃是鄭志龍,女籃是錢薇娟」、「鄭志龍阿,中距離超穩」、「鄭的球商跟球感好像還沒有接近的」、「鄭志龍各項技術都快點滿了,連背框單打也有超強迷蹤步」、「鄭志龍,急停跳投的技術大概是台灣史上最強的」「絕對鄭志龍,有機會摸到NBA 10分鐘替補的能力」。 《運動視界》是一個「為了帶給喜愛運動的朋友們收穫與感動而存在的組織、平台與社群」,希望讓大家每天能樂在其中,一起發掘,專屬於你的運動見解。 他在加拿大的那兩年也學到了很多,不管是對抗還是進攻方式都被UBC的學長指點,更是在練習中遭學長隔扣,也學會要更獨立,如何分配打球和讀書的時間。

簡單來說,跟著球隊練體能和團隊跑位戰術都是球員基本要求,要比別人更強更進步,就要找其它方法,這也是台灣球員在心態上要加強的,現在已經有相當多成功的例子在前面,何不從現在開始改變觀念,永遠保持進步的心態絕對是運動員最重要的。 台灣籃球員2023 再看李德威,由於近年不論如何的洋將規定,裕隆都有選擇內線球員的應用,即使是如賀夫(Herve Lamizana)的前鋒,也是讓他打四號,和內線的周柏臣搭配,李德威雖然高中時就受到重視、能仁家商一畢業就加入裕隆,也曾有入選過國家隊培訓名單,但在裕隆的機會就是很少,甚至在去年裕隆簽下林宜輝、簡浩兩名資深前鋒後,李德威的空間更少。 最近兩年,台灣籃球出現一些改變,有一些價值一直出現衝擊,比如說,早個三五年,有很多人會說過了30歲就要被換血,比如說對於SBL的洋將規定,也會有人說雙洋將就是壓縮本土球員的機會,當然就更不用說在高雄聖徒、寶島夢想家讓台灣人認識ABL之後,對於ABL那種三洋將、甚至剛開始時四洋將(兩個亞洲混血)的制度了。 台灣籃球員 但是就在最近兩年,這些價值一直被挑戰,比如我們會看見絕對會被視為老將的田壘、李學林、陳世念還是讓夢想家奉上合約,然後在隔年楊敬敏、曾文鼎、林志傑也同樣會得到球團青睞,其中林志傑和富邦簽約時更已經37歲,三年合約簽下去,等於富邦相信林志傑能打到40歲,這已經和前述許多台灣球迷掛在嘴邊的「台灣球員30歲後就會被淘汰」整整多了十年。 動誌就曾經訪問過于煥亞的訓練員Brian,訓練員的工作細到必須去剪輯球員每一場的影片,以便找出問題去客製化訓練課程,一個訓練課程需要兩到三人幫助,但這還遠遠不夠。 他表示:「國外團隊光負責一個選手就有七、八人組成團隊,所有碰撞都是真人,」讓訓練的實境更像比賽,這些都是球隊訓練期間沒辦法給予的。

台灣籃球員: 【台灣籃球】籃球訓練師正夯 球員想進步就必須投資自己

比起上面兩個球員,他更像是前鋒,因為他當時在泰山高中時,就接受了不只是中鋒動作的訓練。 現在他到了加拿大讀書和打球,球隊更把它定位成大前鋒,有時候甚至打到小前鋒,能攻能守的他,將會是台灣未來值得期待的長人。 去年趁著聖誕假期返台,加入了世新大學,完成了UBA的初體驗,也在去年暑假期間加入中華白隊一起訓練,但最後是披上加拿大的戰袍,他說:「在加拿大我比較像是配角球員,回到這邊後教練很信任我,給我很大的發揮空間,對我的信心幫助很大,也希望盡百分之百的努力幫助球隊。」,也不確定他之後會不會再披上世新大學的球衣。 台灣籃球員 他今年在大學的表現可圈可點,平均上場15.1分鐘能攻下3.1分3.8籃板0.5助攻。

台灣籃球員

在面臨這些問題,我們就必須善用本土長人,以速度、外線和更拼更衝的精神去迎接每一場比賽,做好換防和卡位的工作,這樣的話,台灣就不必去擔心身高的問題了。 曾祥鈞以優秀的彈跳能力和有時的外線,孫思堯以強健的身體素質和優異的封阻能力,譚傑龍以速度、優異的外線手感和傳球視野,一定能帶給中華隊更多的籃板和更精彩的暴扣戲碼。 回到本週真正的幾件台灣籃球大事上,第一個是上週已有消息外流、但本週一(8月3日)正式和夢想家簽約的李德威和譚傑龍,第二個是在同一天晚上,本季將成為新聯盟P League+座落在新竹的新球隊,正式透過社群媒體宣布隊名,和新竹職場元素相符的「攻城獅」隊亮相。 陣中成員也透過社群發文可見端倪,已從SBL退役、近年多在學生球隊任教的林冠綸成為攻城獅隊總教練,而吳岱豪、成力煥、蕭順議、陳堅恩、宋宇軒、林力仁、鄭瑋、潘冠翰、李家瑞、以及今年才從台灣師大畢業的澳門籍中鋒容毅燊都在球員名單內。 他今年的UBA賽事也打到了小巨蛋,進入四強,準備迎接大學的最後兩場比賽,今年的UBA賽季能繳出17.6分12.7籃板1.7助攻,外帶1.7阻攻,數據相當驚人,有著雙十的表現,更是有一場拿下了29分18籃板。

台灣籃球員: 台灣史上最強籃球員是?網狂指這位

但正因為今年的武漢肺炎疫情,導致旅外的學生球員都受到影響,所以先是林庭謙決定不返美、將挑戰職業戰場,接著是譚傑龍這次和夢想家簽約。 他國小就有著190公分,但到了國中無意加入籃球隊,直到國三才跟著松山高中一起練球,雖然他的籃球生涯比較晚起步,但第一年就以阻攻和籃板能力吸引眾人目光,隨後也成為國手。 高二那年,技術變得更純熟,情緒也更穩定了,加上有超級新人高國豪的加入,一裡一外的配合,挺進了冠軍賽,也拿下了最後的冠軍。 高三那年被譽為高中甲級籃球聯賽的第一中鋒,那年以16連勝挺進了冠軍賽,但最後被南山高中給擊敗,破了不敗金身。

在一個教練執教十幾年的隊伍體系下,大二的他必須先從防守苦工做起,也期待他未來加入中華隊的表現。 譚傑龍是台灣籃球重要的未來人物,雖然國中以前都沒有接受正式訓練,是泰山高中招到這塊璞玉後三年內讓他突飛猛進,進而成為青年國手、甚至在高中畢業後旅外就讀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如簽約記者會上夢想家董事長張承中所言,未來十年譚傑龍都會是中華隊的重要人才。 這樣的人才如果出現在待選名單上,各隊絕對會積極爭取,以有選秀制度的SBL來看,應該就會是無庸置疑的狀元,對於原本要打ABL的富邦或夢想家來看,則會像是曾祥鈞那樣早被球團鎖定、並簽約搶人的對象。

台灣籃球員: 【台灣籃球】籃球訓練師正夯 球員想進步就必須投資自己

譚傑龍說,認為年輕球員的訓練不應該空白,是他決定投入職業戰場的理由,而張承中則說,在簽下譚傑龍之前,是先拜訪他的家人,讓家人看見夢想家的經營決心,才能讓譚傑龍點頭,在在說明正因為今年台灣籃球出現轉機,新職業聯盟的出現增加工作機會,也可能有更理想的前景,才會讓有潛力的球員願意留在台灣打球。 台灣籃球員2023 台灣籃球員 譚傑龍和李德威,本週一正式宣佈加盟寶島夢想家,對於夢想家來說,能得到兩個有國手經驗、身高兩米以上的本土長人加盟的確是一大助力,但和同一天以社群網路宣布成立的新竹攻城獅隊,代表的是台灣球員的確因為新聯盟的成立,而得到更多機會。 但這造成一個問題,球隊正常訓練都是練體能和團隊戰術,而且比起分工更細的其他國家聯賽,台灣教練配置本來就少,往往負責團隊練習就已經分身乏術,根本沒有專門能幫忙針對個人技巧加強的人。

台灣籃球員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