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乘校車、幼兒園專用車、校園接駁車等,也比照公共運輸工具,由規定戴口罩改為建議,教師、學生可自行決定要不要戴口罩。 另外,指揮中心也宣布,國內疫情趨向常態化及穩定可控,自4/17起部分調整住宿式長照機構及住民管理等防疫措施,若訪客無相關症狀,將不再篩檢。 A:「醫療照護機構」包括醫院、診所、藥局、物理治療所在內的醫療、醫事、老人福利、長期照顧服務、榮譽國民之家等,室內空間「須按規定」戴上口罩。
- 4月10日,著名觀光景點、國家公園、遊樂區及夜市、寺廟等人潮密集公共場域,實施人流管制等相關防疫措施[169]。
- 民眾只要配合實名制,及落實個人防護措施,從事各項日常及休閒活動將不再受限於人數限制規範[200]。
- 王必勝表示,需強制配戴口罩的場所為醫療照護機構,如醫院診所、藥局或物理治療所等醫事機構、老人福利機構、長照機構、榮民之家、兒少機構、住宿式身障機構、救護車。
- 【時報-台北電】新冠疫情趨緩,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宣布,預計4月17日開放公共運輸免戴口罩,僅剩醫療照護機構、救護車仍維持戴口罩規定;另自10日起取消住院病人及陪病者篩檢規定,僅針對有症狀者採檢。
- 非必要前往旅遊疫情建議等級第三級等國家或地區,返台後接受隔離或檢疫者,不得領取補償,並加徵必要之費用,費用將另外公布。
(二)上述住民進入/返回機構時,原則不需進行COVID-19篩檢,由機構評估是否具有COVID-19相關症狀或接觸史,並詳實記錄及做必要的處置。 (一)取消無COVID-19相關症狀且無暴露史之新進住民、住民請假外宿返回、由醫院轉入或出院返回機構住民篩檢及隔離強制性規定。 國內自去年6月起實施住宿式機構定期篩檢,但隨著疫情趨緩,過去1周機構陽性率創史上新低,僅0.3%。 因此,17日起也同步鬆綁,訪客若無症狀就不需篩檢,住民進入、返回機構也免篩,定期篩檢則實施至月底。 12月27日,華航航班載運旅客(含機組員13人)共計127人之專機,自英國倫敦抵臺。
4月17日口罩: 症狀查詢 查症狀
4月1日,指揮中心制定公布兩階段「社交距離注意事項」,在兼顧民眾合理權益,並顧及境內防疫安全等雙重前提下,降低社區感染風險,分階段鼓勵或強制保持社交距離[158]。 所有大眾運輸系統,包含高鐵、台鐵、航空、公路、郵局服務,全面量測使用者體溫,體溫合格者且必須戴口罩才能進站或搭車、進入服務區[159]。 4月17日口罩2023 另外,「全面禁止旅客來台轉機」政策(首度延後)延長至4月30日[160]。
綜合通報趨勢、醫療資源使用情形、口服抗病毒藥物開立數及住宿式機構陽性率等指標研判,疫情持續處於低點,與連假前疫情狀況持平。 從「敬老、顧老、挺老、安老」出發,臺北市格外重視長者預防照顧,為加大推動預防照顧的面向與力道,整個臺北市政府動起來,由社會局主導,達成跨局處合作模式,促進長者得以健康、自主、安心居家老化。 另,指揮中心昨原要說明該中心降級與新冠肺炎從第五類傳染病何時調整為第四類,但未宣布,王必勝表示,衛福部各司署及其他部會已在交接,近期就會宣布改類時間,「估計下周宣布」,指揮中心解編約在4月底、5月初。 7月15日,逾期未領實名制口罩的民眾可至原指定通路及門市補領,處理費及簡訊等相關費用則由民眾自行負擔[227]。 6月25日,開放桃園機場轉機,但排除疫情仍屬嚴峻的中國大陸,並僅能搭乘同一航空集團營運的航班(華航、長榮及國泰航空),且限制轉機停留時間在8小時以內[223]。
4月17日口罩: Heho News 健康新聞
不論從何處返台,所有境外返台者,都需填寫「入境健康聲明暨居家檢疫通知書」,並配合居家檢疫14天(禁止外出,配合流行地區分級處理)[137]。 外籍人士除持有外交、商務相關文件或特殊文件人士與持有中華民國居留證者,一律禁止入境,入境者也須配合居家檢疫[138]。 台灣旅行社禁止組團出國及接待抵台觀光團體至4月30日[139]。 下午,蔡英文於總統府發表敞廳談話,呼籲民眾團結冷靜、配合相關政策,政府會確保民生物資穩定供給[140][141]。
投資方面,今年股債市表現比去年好,相關評價利益上升,加上股利與利息收入,因此投資盈餘有所成長。 他也回應日前在以色列研究,顯示輝瑞(Pfizer/BioNTech)疫苗只需一劑便能抵抗病毒報告,表示臨床實驗仍明指,得在21天後施打第二劑才能達到95%保護力,之間抗體效力能達到十倍之差,而這對抵抗變種病毒來說至關重要,至少能防止引發嚴重病徵。 他無法預測美國何時能恢復正常社會運作,但預期年底入秋之際能獲得大幅進展,而如今「戴口罩」對延緩病毒傳染仍是相當必要措施。 不過新制將上路,卻有不少人弄不清楚,若是在4月9日之前買3片的人,下次買口罩是哪一天,能買幾片? 對此,「仁川藥局頭份店」發現民眾疑惑後,自製了「4/9新制實施後,下次領口罩日」表格,先找到自己上次購買口罩的日期,之後順著箭頭往下對,就能找到下次買口罩的「日期」和可以購買的「片數」。 澎湖潮間帶有著豐富的生態資源,撿各種螺貝是澎湖婦女們最熱門的休閒活動。
4月17日口罩: 公共運輸戴口罩規定 下周一起放寬
如符合例外情形時,得經機構評估同意,進行必要性探視、陪伴及新進陪住。 (二)與COVID-19檢驗陽性者有密切接觸之住民可接受探視、陪伴、新進陪住及請假外出。 指揮中心發言人羅一鈞說明,短期內仍不會鬆綁醫療院所、救護車的口罩規定,因目前主要管理部會還有衛福部、內政部、退輔會,後續還是會在做相關討論,時程上還不確定,5月份還會再做一次討論。 若民眾在醫療照護機構與救護車刻意、惡意違反規定未配戴口罩且不聽勸導,將依照《傳染病防治法》第70條處以新台幣3,000元以上、1萬5,000元以下罰鍰,且未改善將按次處罰。 如果民眾在醫療照護機構與救護車刻意、惡意違反規定未配戴口罩且不聽勸導,將依照《傳染病防治法》第70條處以新台幣3000元以上、1萬5000元以下罰鍰,且未改善將按次處罰。
6月1日,解除醫療級口罩內外銷的銷售禁令,但仍會與實名制並行,保障民眾購買權益。 解禁後政府仍會每日定量徵收800萬片以供實名制購買、庫存量、戰備量等使用,剩下產量由廠商自由銷售,廠商可外銷也可在台灣販售[208]。 台鐵、高鐵飲食有條件解禁,只要旅客維持社交距離,便可在列車上飲食,但吃完仍須戴口罩[209]。 疾病管制署依國際間最新臨床試驗結果與6月1日專家諮詢會議建議修訂完成第七版「新型冠狀病毒(SARS-CoV-2)感染臨床處置暫行指引」(如附件)[210]。
4月17日口罩: 健康管理
邊境檢疫:所有入境及轉機旅客登機前須附3日內COVID-19核酸檢驗報告;社區防疫:出入八大類場所應佩戴口罩,經勸導不聽者依法開罰;醫療應變:加強通報採檢,訂定獎勵指標[236][237]。 5月29日,由於境內疫情已趨穩定且檢驗量能日益提升,開放有檢驗需求民眾可自行至指定院所進行自費檢驗,以取得相關檢驗證明文件[205]。 4月30日,因應即將到來的五一連假,指揮中心推出「COVID-19疫情期間民眾假期生活防疫指引」[182]。 此外,隨著境內疫情趨緩,為了讓民眾逐步回歸正常生活,將啟動「防疫新生活運動」,希望民眾在維持個人防疫措施的情況下,可以放心參與各項戶外活動。 實施細節與啟動時間,將邀集相關部會進行討論後,於近期對外公布[183]。 4月3日,有疑似症狀之入境乘客,應依照指示搭乘防疫車輛前往檢疫所,靜待檢體檢驗結果,再做進一步的隔離或檢疫[162]。
1月22日,總統蔡英文召開國安高層會議,聽取政府相關部門最新防疫工作簡報,並就疫情資訊掌握、國際共同防疫、錯假訊息因應以及政府後續因應作為等,做出相關裁示[30],為農曆新年期間的防疫工作做安排。 4月17日口罩 衛生局提醒,6歲以上民眾追加劑皆可接種莫德納次世代BA.4/5雙價疫苗,接種間隔為與最後一劑基礎劑/基礎加強劑或前一劑追加劑應間隔至少12週(84天)。 儘管美國每一天通報的新增確診病例數已經大幅下滑,但目前每天仍有數千人染疫不治,且全國只有不到15%人口接種疫苗。 口罩實名制實施後,民眾能拿著健保卡到藥局購買,而4月9日新制將上路,放寬14天可買9片口罩,有許多人搞不懂,那若是9日前買的話,下次何時才能到藥局購買口罩。 現在在網路上瘋傳一張仁川連鎖藥局-苗栗頭份店所製作的「下次領口罩日」的圖表,明確列出日期和可以領取的口罩數量,一目了然被網友讚翻。 指揮中心統計,近一周感染新冠肺炎導致中重症及併發症患者,每天平均八十五人,與上周每天約九十六人相比,疫情持續降溫,本土病例的病毒基因定序仍以BA.2.75為大宗。
4月17日口罩: 公共運輸開放脫口罩!4月17日上路
指揮中心昨天也宣布自4月10日起取消住院病人、陪病家屬的採檢需求,僅在有發燒、呼吸道症狀、肺炎、嗅味覺異常、不明原因腹瀉等疑似症狀出現時,經醫師評估後採檢,其餘陪探病管制措施不變。 (一)醫療照護機構:醫療、醫事、老人福利、長期照顧服務、榮譽國民之家、兒童及少年服務、身心障礙福利機構(詳如附件)。 指揮中心今7日表示,COVID-19國內外疫情逐漸趨緩,清明連假後疫情持續穩定、醫療量能充足,且目前未發現具威脅性之新型變異株;另考量目前國際鬆綁方向一致,絕大多數國家/地區(如新加坡、日本、韓國等)已不再強制公共運輸戴口罩,改為建議戴口罩。 A:是,而校園部分包括校車、幼兒園專用車、校園接駁車比照公共運輸,由強制戴口罩改為「建議」戴口罩,一併於4月17日實施。 4月17日口罩2023 羅一鈞指出,目前大多數國家已不再規定公共運輸戴口罩,改為建議自主戴口罩,如新加坡今年2月13日已改為僅醫療院所須配戴,日本今年3月13日已全面取消室內外口罩令,韓國也在今年3月20日改為僅醫療機構須配戴口罩,我國亦參考國際一致的鬆綁趨勢。 另針對學校相關運輸工具,如校車、幼兒園專用車、校園接駁車,則比照公共運輸,由「規定戴口罩」改為「建議戴口罩」,一併於4月17日實施。
8月1日,除健康檢查、美容醫學等非急迫性醫療需求外,國際醫療病患可透過醫療機構檢具相關資料、文件提出赴台就醫申請。 可申請其配偶或3親等內親屬2人陪同,必要時得增加1位居住國的醫事人員或其他照護者隨行,需附醫療保險證明、檢疫切結書、入境健康證明[231]。 7月26日,自菲律賓飛抵台灣的旅客中,台灣人及持居留證或居留簽證、移工、境外生、外交公務等外國籍人士,無論有無症狀,入境時均須於機場完成採檢,有症狀者送至集中檢疫所等候檢驗結果,無症狀者返家或至防疫旅館完成居家檢疫14天。 未持有臺灣居留證之外國籍人士,仍須提供登機前3日內之COVID-19檢驗陰性報告,才能登機、轉機及入境台灣,並於入境後進行居家檢疫14天[230]。
4月17日口罩: 口罩放寬今上路!大眾運輸工具免戴 6大QA一次看懂
(一)醫療照護機構:醫療、醫事、老人福利、長期照顧服務、榮譽國民之家、兒童及少年服務、身心障礙福利機構。 (一) 醫療照護機構 :醫療、醫事、老人福利、長期照顧服務、榮譽國民之家、兒童及少年服務、身心障礙福利機構。 包括捷運、台鐵、高鐵、公車、客運等,皆可以由民眾自主決定是否戴口罩。 A:如遇到特殊情境,有發燒或呼吸道症狀、年長或免疫低下者、環境人潮聚集,就會建議民眾戴起口罩,保護自己也保護其他人。
指揮中心表示,COVID-19國內外疫情逐漸趨緩,清明連假後疫情持續穩定,且目前未發現具威脅性之新型變異株;另考量目前國際鬆綁方向一致,鄰近國家如新加坡、日本、韓國等已不再強制公共運輸戴口罩。 搭乘公共運輸明天起可免戴口罩,校車、幼兒園專用車及校園接駁車比照辦理,但復康巴士上是否需要佩戴,未來還有哪些場所仍須按規定全程佩戴,中央社整理新制QA一次看。 4月17日口罩2023 王必勝表示,若有飲食、拍照、不適合或無法戴口罩的檢查、治療或活動,可例外暫時拿下口罩。
4月17日口罩: 服務
日前有一名女網友發文分享,她表示去澎湖旅遊時遇見一位大姊,拿著鐵製探針一戳就是一顆蛤蠣,深感奇妙,引發網友熱議。 4月22日,口罩實名制3.0上路,新增超商預購功能,民眾可持全家人的健保卡到超商一次預購完畢[178]。 4月19日,考量遞送口罩的郵差,及協助實名制口罩的藥師、藥劑生和衛生所人員的辛勞,每週日不再賣實名制口罩[174]。 2月13日,經濟部宣佈禁止口罩出口與徵用口罩政策,時限由原先的2月23日延長至4月底,未來再視疫情情況調整[78]。 不過觀察上班時間人流擁擠時,旅客幾乎都戴著口罩,公車上的乘客也有9成以上戴口罩。
4月6日,因應清明連假各地湧現觀光人潮,未能保持社交距離,指揮中心呼籲民眾若在連假期間曾至人潮擁擠的地方活動,請自主健康管理14天,避免出入公共場所,外出時務必配戴口罩,儘可能在家上班,如有身體不適就醫時務必告知旅遊史[165]。 3月25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宣布自即日起,室內超過100人以上、室外超過500人以上的公眾集會活動建議停辦,以減低社區感染的風險[149]。 第2批武漢包機返台361人已於今日清晨解除隔離,其中140人由親友接送、221人搭乘交通部安排的遊覽車至定點後各自返家[151]。 3月7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將法國、德國及西班牙的旅遊疫情警示升為第二級(二級 加強防護),從這3國入境的民眾,應落實14天自主健康管理[120]。
4月17日口罩: 搭車免戴口罩擬4/17上路!公共運輸改「建議」剩2場域強制戴
至於指揮中心是否隨著COVID-19疫情降至第四類而同步降級或解編? 王必勝說,指揮中心已給行政院建議,但這是行政院的職權,所以將由行政院宣布。 另外,即日起新冠住院患者解除隔離標準放寬,四月十日起,無新冠症狀者住院、急診或陪病者等,取消強制篩檢;已住院患者,住院或手術前也不用強制採檢,但若醫師評估有需求者,再配合篩檢。 6月29日,外籍人士除觀光、一般社會訪問以外,得提出申請入境;港澳人士有特殊人道考量、緊急協處、商務履約、跨國企業內部調動及商務經貿交流(含工作居留、投資居留及創新創業居留等)之需求,或已取得居留證之外籍配偶、子女,得提出申請入境。 但仍應主動出示「表訂登機時間前3天內之COVID-19核酸檢驗陰性報告(英文版)」,並配合入境後居家檢疫14天及必要之檢疫措施[224]。 6月19日,放寬醫療院所人員管制措施,每日開放探視時段增至2個,不限病房科別,但須全程配戴口罩,且至多2名訪客,盡量避免不必要的探視,以降低感染風險[221]。
- (二)上述住民進入/返回機構時,原則不需進行COVID-19篩檢,由機構評估是否具有COVID-19相關症狀或接觸史,並詳實記錄及做必要的處置。
- 針對國中會考、統測等考試日程和入學措施時程則不變,因應開學時間延後和課程實施調整,會請相關考試單位調整考試範圍[52]。
- 隨著國內疫情趨緩,13日下午召開記者會說明疫情,指揮官王必勝表示,分析上周疫情趨勢,中重症併發症及死亡病例與前周持平,所以目前處於社區低度流行狀況。
- 5歲至11歲兒童的第1劑接種率為84.2%、第2劑67%、第3劑27.8%。
12月9日,宣布移工完成14日集中檢疫及居家檢疫期滿,應進行7日之自主健康管理。 為掌握移工於自主健康管理行蹤及落實移工生活照顧,雇主或仲介公司應於移工入境登錄檢疫作業時,同時於「入出國移工機場關懷服務網」[239],登錄移工自主健康管理地點(如雇主工作地、仲介公司安置處所等),以利掌握移工行蹤及地方政府進行實地關懷。 如有困難者,應保持1.5公尺距離,配戴口罩、落實消毒作業[240]。
4月17日口罩: 相關新聞
「完全沒要處理欸!」一名網友表示,她7日搭乘台鐵時,車廂內一名留著韓系髮型的男子將飲料打翻,當場濺到她的下半身及鞋子。 然而,該名男子除了不清理地板之外,還退到女友身後裝沒事,讓路過的乘客踩來踩去將地板弄髒,最後是一名好心的阿伯出來清,將現場處理乾淨。
3月6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宣布掌握澳洲確診病例的行蹤,在臺活動史較單純,社區傳播風險低,已匡列接觸者共147人,其中103人列為密切接觸者須居家隔離14天,其他接觸者則須自主健康管理14天[118]。 另外,友邦帛琉出現疑似病例,由新光醫院感染科醫師透過視訊協助採檢,檢體於晚間抵臺,並送至疾管署實驗室檢驗[119]。 3月2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宣布自3月5日起成人口罩購買量增加為7天3片,兒童口罩購買量增加為7天5片,其餘購買原則和價格不變[111]。 4月17日口罩 以色列旅遊團11人於旅遊搭機時,有一名以色列人確診感染武漢肺炎,故該11人搭乘土耳其專機於2日返臺,且須居家隔離14天[112]。 2月27日,中央及台北市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升為一級開設,由陳時中擔任指揮官[105]。
4月17日口罩: 「搭車脫口罩」實施日期 指揮中心說明
近期本土新冠肺炎疫情趨緩,過去一周每日平均新增85例併發症個案,比前一周的96例略降,死亡也從25例降至15例。 基因定序結果顯示,目前本土主流變異株為BA.2.75,指揮中心研判,第三波本土疫情有持續下降趨勢,但須觀察一周以評估清明連假帶來的影響。 4月17日口罩2023 沒有接種疫苗的探視者、陪病者及新進住民,進入機構時,都不需出示當日快篩陰性證明。 許多民眾在疫情期間已養成配戴口罩習慣,如今口罩解禁後仍不敢脫下口罩。 對此,三軍總醫院精神醫學部主治醫師葉啟斌建議,可採漸進式的方式去調適,視自己認為安不安全的心情,決定要不要戴口罩,讓自己慢慢放心,進而完全不戴。 此外,指揮中心指揮官王必勝還提到,口罩鬆綁暫時不會再有第四階段鬆綁,接下來是要把COVID-19從第五類傳染病改第四類法定傳染病,預計下週記者會對外說明。
日前健保署一度稽查非必要住院,引起部分癌友反映影響商業保險理賠,金管會今天表示,住院醫療險並非單獨針對癌症治療的保障,因... 金管會主委黃天牧昨(29)日說,雖後市仍有美國升息、國際政經情勢等兩大變數,但期待金融業者在目前金融... 走出防疫保單風暴,4家上市產險及1家再保公司陸續公告董事會通過第2季財報,以絕對金額來看,中央再保險(2851)上半年賺11.79億元居冠,若以每股稅後純益(EPS)比較,以新光產(2850)險3.71元最高。 佛奇21日回應《有線電視新聞網》(CNN)記者提問,表示「你知道,我認為(美國人來年還得繼續戴口罩)是有可能的,再次強調,這真的得看你認定的「正常」(normality)如何定義」。 被問及2022年美國民眾是否應繼續戴口罩,佛奇回答「我認為可能是這樣」,他還說,這取決於社區中的病毒量,以及可能的變異病毒株。 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的首席醫療顧問佛奇(Anthony Fauci)向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表示,美國染疫死亡人數即將達到50萬大關,這是「美國史上極具歷史意義的重大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