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股2023詳解!(震驚真相)

Posted by Jason on June 21, 2021

金融股

大家一定要注意我剛剛所說的,以前是低利率寬鬆環境,現在是相對高利率而且緊縮的環境,在這樣子的背景下,高估值就有可能出現收斂,這也是我認為挑選金融股一定要非常注意的地方。 獲利下滑,股利正常來說也會下滑,可是股利下滑又會被股民罵,該怎麼辦? 就輪到了第2點跟第3點的法定盈餘公積還有資本公積,但是要動用這兩筆資金,需要先跟金管會報備。 金融股2023 中金公司(03908):公司投行专业化能力突出,场外衍生品等客需型机构业务优势明显,财富管理加速发展,有望实现整体业绩超预期。 此外,公司金融科技品牌打造与“数智”建设加速推进,买方投顾转型与服务模式创新进一步深化。

  • 展望后市,我们认为资本市场交易制度改革仍大有可为,未来或可以期待更多活跃资本市场“组合拳”的推出,建议继续关注金融信息服务、证券IT等板块。
  • 以下為總表,除了股利股息資料,再加上最新淨值、ROE、ROA等相關資料
  • 在证监会发布活跃资本市场“一揽子”措施后,沪深北三大交易所火速出手降费。

而金融股在經營上對於配息有一定的規定流程,本文整理出金融股影響金融股配息的3個要點特色。 身為教師的他非常明白知識的力量,因此經營免費的部落格和粉絲團,分享投資理財觀念,並將30年投資股市的經驗撰寫成書。 下表幫大家算出了15檔熱門金融股的地板價在哪裡,而且也非常貼心幫大家算出,現在距離地板價的空間還有多少跌幅(注意,這裡說的假設未來會進入衰退期的最壞情況)。 當然不同個股需要做一些調整,例如像官股金控兆豐金,這幾年評價相較過去幾年明顯拉升,108年以前兆豐金股價很多時候都只有在1.125倍左右(藍色線),108年以後淨值比都可以來到1.25倍(紫色線)。 金融股 這麼做的好處是,地板價你可能永遠等不到,但你可以在股價一路向下修正的過程中,買在長期視角上,勝率相對高的地方,才有可能把長期部位平均價格壓下來。

金融股: 金融股殖利率越高越好嗎?

本文整理 18 家金控與銀行的股利消息,也計算出各金融股的殖利率,供投資人比較。 國泰永續高股息ETF(00878)上週(8月16日)除息,每單位將配發0.35元創上市以來最高,並於8月18日盤中完成填息,用時3天。 依集保資訊,目前00878上周五股民已突破107萬人,來到1,071,474人,顯示市場交投仍火熱,許多投資人除息後持續進場佈局,使投資人數單周再度大增。

金融股

相較於台股中的上市櫃公司每季才會公布財報,金控公司由於是特許行業,並且受到法規的限制,因此15家金控公司每個月都會公佈自結的盈餘,提供給外部投資人參考,至於正式通過會計師認證的財務報表,則是會在每年5月15日、8月31日、11月14日以前公布。 值得留意的是,隨著台股上市公司第2季繳出非常亮眼的獲利成績,台灣加權指數目前的本益比已降到15.76倍,雖然低於華南金的16.5倍、兆豐金的16.8倍、玉山金的17.9倍,合庫金的15.9倍,但仍然有高達11家金控業本益比遠低於大盤。 元大金公布 2022 年 EPS 1.72 元,宣布發放現金股利 0.8 元及股票股利 0.15 元,合計為 0.95 元,股利配發率為 55.23%,若以近期 22 元計算,現金殖利率為逾 3.6%。 近期股市波動加上升息題材,股債市走空,各金控投資虧損加劇,造成攸關配息的「其他權益」科目從正轉負,14 家金控去年獲利腰斬,許多金控 2023 年恐無法配息或降低配息,估全年配息額剩 金融股2023 1,200 億元下探近 9 年新低。 金融股是一個整體的產業鏈,在這個產業當中,可以概分為金控股、銀行股、保險股、證券股,就讓我們從最冷門的倒著講回來。

金融股: 金融股EPS

2、金控股:除了銀行之外,旗下還成立保險公司、證券業、期貨業…...等其他金融類的子公司。 因此有可能會發生旗下銀行獲利不錯,但證券賠錢,兩相抵消,使得整體金控EPS打折,如2020年的華南金;亦有可能銀行本身獲利不亮眼,但壽險獲利優秀,帶動金控EPS提升,如2021年的開發金。 目前已公布股利政策的金融股/銀行股中,以4月平均股價計算,有8檔的現金殖利率突破3%,金融股是兆豐金、永豐金、元大金;銀行股為上海商銀、王道銀、遠東銀、京城銀以及彰化銀,其中上海商銀以現金殖利率3.86%居現金殖利率之冠。 其實主要原因,是因為美國聯準會Fed去年度為降低通膨,暴力升息了17碼,造成金融機構投資的海外債券下跌,造成帳面損失,外加以壽險為主的金控,在防疫保單巨大虧損下,獲利大幅縮水甚至倒虧,雙重打擊下讓金融股也無法配這麼多出來。

金融股

大型科技股下跌,蘋果(Apple)和微軟各跌1.5%和1.1%。 金融族群除權息大戲起跑,隨著民營金控如國泰、富邦、中信等已除權息完畢,本週緊接著換公股金控輪番上陣,包括第一、合庫、兆豐、華南等都將開始密集除權息。 然而,目前已除完權息的金融股,幾乎清一色呈現貼息,不免讓存股族有些擔憂,但專家表示,受疫情影響,呈現貼息是「正常揮發」,空手者反倒應開始等待進場時機。

金融股: 第一金(2892)

最近一次台灣經濟衰退的時間點是104年底,當時金融股發生什麼事? 可以發現不管是元大金、中信金、永豐金...約莫104年底前後都是股價最低點。 目前台企銀(2834)宣布發放現金股利 0.1 元,玉山金(2884)與元大金(2885)分別發放現金股利 0.2 元與 0.8 元,國票金(2889)則決議今年不發放股利。

就像剛剛所說的,因為今年股債大跌,跟壽險相關的大部分都不賺錢,像國泰金(2882)跟富邦金(2881)基本上就是在排名後段班。 我們把今年這前15家最賺錢的金融股預期數字抓出來,然後再配上過去幾年的這個股利發放率,很快就可以猜到明年配發股息的情況。 所以待會表格寫的「配息率5%以上」,指的是單純只看當年度獲利情況,這是正常的情形,如果在圖表中看到殖利率預期非常低的,請記住這是預期,因為這些金控公司最後可能會動用資本公積還有法定盈餘公積來配息。 不過,近期大陸房地產風暴確實導致金融股股價受衝擊,儘管金管會喊話國內金融業韌性足夠,大陸曝險部位下降估計其影響有限,但包括壽險、銀行有大陸曝險部位的金控股,近來仍屢遭外資法人等賣超,本土法人買超也有縮手跡象。 美股連續三日下跌,全球債市拋售加劇,打壓市場對大型科技股的胃口。 強勁的勞動市場數據再度引發投資人對升息的疑慮,美國公債殖利率繼續攀升。

金融股: 金融股有哪些?

第一金過去最低就是一倍淨值比,可是經過這幾年成長,現在第一金的淨值比已經來到1.3以上了,雖然幅度看起來好像很多,可是跟其他金融股比起來,算是沒有那麼多了。 明年市場應該還是處於高利率的環境中,在這樣的情況下,先不提高利率環境對於股市的影響力,光是對這些金融股的營運來說,雖然說存放款利差提高,可是如果大環境不好,沒有人要借錢,利差高有什麼用? 王道銀21日股價收9.03元,小漲0.03元,股價在日前跌破短、中、長期均線後,一直未能重新站回。 王道銀今天晚間公告,董事會決議為轉讓股票給員工,因此決定明天起自集中市場買回庫藏股1.5萬張,買回期間為期兩個月,至10月21日止,根據其董事會決議與公告,王道銀行買回庫藏股目的,並未強調捍衛公司股價。

合庫金(5880)董事會決議配發 1 元股利,其中,分成以盈餘分配的現金股利 0.12 元、以資本公積發放的現金股利 0.38 元,最後是用資本公積轉增資配股 0.5 元,合計 1 元股利(現金股利 0.5 元 + 股票股利 0.5 元)。 合庫金已連續 12 年發放股利,配息穩定,過去 6 年平均股利都有 1 元以上,去年雖然盈餘減少 1.86%,但仍是公股獲利王,更配出 1.3 元股利(現金股利 1 元、股票股利 0.3 元)。 國泰金宣布以資本公積配發每股 0.9 元現金股息,以公布當日股價 42.25 元估算,現金殖利率約 2%,創 9 年來新低。 拉長時間來看,國泰金近 5 年股利都有發放 1 元以上,由高到低依序為 2022 年配發 3.5 元,2018年、2021 年每股配發皆為 2.5 元,2020 年每股配發 2 元,2019 年也還有 1.5 元。 上半年官股金控獲利出爐,兆豐金表現相對落後,下半年能否急起直追,成了投資人關心焦點。

金融股: 快訊/賴勁麟、李退之雙雙斷開雲豹 公司回應了

金融股全名叫金融控股公司(簡稱金控),指這間公司是由好幾類金融業所組成的。 直白來說,金控下有包含三類金融業的公司,這三類分別是銀行業、證券業及保險業所組成。 如果從現金流動的角度來看,等於是有很多辛苦的房貸族在幫我繳房貸! 況且我省吃儉用10幾年來存金融股,股災時也要承擔大跌的心理壓力! 2023年我趁低點持續將金融股加碼到3,000張,在我的下半生都可從金融股每年領300萬的股利,幫我繳房貸、讓我遊山玩水…。

金融股

在這3檔個股裡面,統一證他不僅有配發現金股利,也有配發股票股利,投資朋友也可以特別留意。 根據我最新的統計(截至3月底),目前公告家數已經來到了1300家以上。 換句話說,接近7成的上市上櫃公司都已經公告完畢,市場上充斥著高現金殖利率股票的承接買盤。 美國股市三大指數周二全面下跌1%以上,美國零售銷售數據比預期還強,加劇投資人對利率可能在長時間居高不下的疑慮,美國大型銀行則因惠譽可能下調部分銀行評級的報導而下跌。 以旗下證券公司為主獲利的金控,如:元大金(旗下元大證券)、開發金(旗下凱基證券),主要賺取證券交易的手續費,其獲利深受股市交易熱絡與否影響,每年EPS較不穩定。

金融股: 碧桂園爆雷拖累 金融股回測半年線、這7檔大跌逾2%

保險相關的類股雖然整體家數不多,公告的家數目前也只有3家,分別是:台名(5878)、中再保(2851)還有新產(2850)。 在證券相關的族群,目前已經公告的家數有:康和證(6016)、群益期(6024)、群益證(6005)、統一證(2855)、元大期(6023)、致和證(5864)、宏遠證(6015)、大展證(6020)以及大慶證(6021)。 對於年報數字的公告,一般來說金融股都比傳產跟電子股來得晚,所以在現金股利公告的部分,自然而然也會比較慢。 基於以上條件,我挑出的核心持股為「合庫金、華南金、兆豐金、玉山金」,除了以穩定的官股為主外,都是刻意挑選以「銀行」獲利為主的金控。 金融股雖然有不會輕易倒閉的保護傘,但存股是長期的事情,建議在挑選金融股時可以多看配息、殖利率、EPS資料等當作參考的數據。 從各家金控數字來看,富邦金7月稅後淨利為125.26億元,累計前7月合併稅後淨利554.49億元,不僅為今年最快突破500億元的金控,也超越去年一整年賺的金額,EPS為4.19元,拿下金控每股獲利王以及累積獲利王。

所以最近很多金控都紛紛開始現金增資、擴充資本,就是為了明年能夠順利的配息所做的努力。 王道銀公告今天召開董事會,決議為轉讓股份給員工,因此決定買回庫藏股,預定買回1.5萬張,買回期間自22日起至10月21日止,買回區間價格7元至14元,以此區間價最高價估算,執行完畢金額估計在2億多元左右,當股價低於區間價格下限,仍將繼續買回。 未來執行完畢所買回的庫藏股,將再予轉讓給員工,以激勵員工及提升員工向心力。

金融股: 股票能買到零成本?網怒嗆「騙韭菜話術」:忽略最大重點

相关标的:东方证券(03958)、中信证券(06030)、中金公司(03908)、香港交易所(00388)。 金融股 長期投資股票可以有效的降低成本,並提高報酬率,有投資人好奇「股票真的可以降到零成本嗎?」然而PTT網友直言這是「騙韭菜」的主張,由於每年物價都會上漲,還有通貨膨漲等現象,不可能達到零成本的狀況,直呼「時間也是成本」。 另外,因今年金控業績普遍衰退,拉低了基期水位,若用明年表現跟今年相比較,更容易會有「成長」,有利明年股價漲勢。 金融股2023 「空手者靜待年底低點布局,整體風險相對低很多。」孫悟天說,整體而言,金融股能不能繼續存,不是看大盤點位,而是回歸業績表現,與獲利成長的可能性。

首先在銀行股的部分,已經公告出來配息的有:華票(2820)、京城銀(2809)、高雄銀(2836)、王道銀行(2897)、台中銀(2812)以及聯邦銀(2838)。 合庫銀配合財政部積極推動「中小企業千億振興」融資方案,與另7家公股行庫合力提供新臺幣3000億元資金活水,截至112年6月底已嘉惠近4500家中小企業,其中合作金庫銀行成功核貸近300家中小企業,占該方案總承作家數比例約15%。 該融資方案申請期限至113年12月31日止,利率從優,可滿足企業營運周轉、設備技術開發及研究創新人才培育之資金需求。 第二季財報全出爐了,即使近期仍然是下跌的,當然要一併檢視「老牛私藏股」的表現如何? 但經過上半年的修正,兆豐金現在距離合理位置也不算太遠,這個時候我覺得兆豐金就會慢慢出現入手的機會了,起碼跟過去一年相比,絕對是相對合理的位置了。

金融股: 玉山金公佈股利!存股變存骨?玉山金股價重砍 5%

最後在金控股的部分,目前已經有7家金控公司公告去年的配息數字,分別是永豐金(2890)、元大金(2885)、新光金(2888)、合庫金(5880)、國票金(2889)、日盛金(5820)以及玉山金(2884)。 但是,聯邦銀行他雖然沒有配發現金股利,但是他有配發股票股利,每一張股票配發631股,對於喜歡領股票股利的投資朋友,也可以特別去做留意。 在這6檔個股當中,華票現金股息殖利率高達5.6%,是排名第一名的銀行類股公司。 可是,金融股又是大多數定存族朋友最鍾愛的一個投資標的,所以看著很多非金融個股在最近這一個禮拜,都因為現金股利的利多而呈現上漲,滿手金融股的定存族朋友,我猜想現在應該心急如焚吧。

金融股

其實主因是今年以來,存放款利差已經是最近一兩年新高,銀行做的就是存放款之間的利差生意,利差越高、獲利越好,所以今年表現好的大多數都是以銀行為主的金融股。 這15家已經是最賺錢的,可是哪怕如此,今年相較於去年的表現幾乎都是5成以上的衰退,只有少數幾個是成長的,像元大期(6023)、第一金(2892)還有臺企銀(2834)。 招商证券研报称,近期资本市场活跃举措频出,金融IT板块表现尤其活跃。 展望后市,我们认为资本市场交易制度改革仍大有可为,未来或可以期待更多活跃资本市场“组合拳”的推出,建议继续关注金融信息服务、证券IT等板块。 金融信息服务兼具“AI+”以及“牛市旗手”属性,为指数共振最佳品种。 本次证监会对资本市场投资端、资产端、交易端均有举措落地,部分政策表述超预期,市场对券商扩表政策预期不足。

金融股: 股票抽籤囉! 光環(3234)上市增資價差達56% 抽中能賺近萬元

加强投资者利益保障方面,证监会则推出“降低证券交易经手费,降低证券公司佣金费率,扩大融资融券标的范围”等便利投资者交易的措施,并强化分红导向,以让投资者更好分享上市公司红利。 財政部在聲明中特別對本報所披露的內容強調,對於少數業者「用租金換價差」的行銷話術,為避免加重購屋民眾資金負擔,財政部已特別要求公股銀行在受理青安貸款業務時,也必須同步提醒民眾四大重點,包括:1. 以國泰金為例,在過去3個月期間,合計有美林證券、統一證券、元富證券等16家家研究機構發布報告,平均目標價為65.73元,平均EPS預估為8.77元。 補充一點,上述所謂的法人2021年預估平均EPS,是採用2021年6月24日到9月15日期間,統計國內外所有研究機構的報告的結果,以富邦金為例,在過去3個月期間,合計有凱基證券、美林證券、永豐金等13家研究機構發布報告,平均目標價為79.8元,平均EPS預估為11.19元。

金融股

富邦金控今(27)日發布重大訊息指出,富邦金控董事會通過擬每股配發現金股利1.5元及股票股利0.5元,合計每股總股利配發 2 元。 近年金融股成為存股族的投資標的,所以熱門討論度較高的,不但成交量會拉高,若波動度加大,投資人也比較有機會賺到價差。 選擇標的成交量至少大於1,000張,可以在產業出現非系統性利空時,避掉流動性風險,不會買不到或者賣不掉。

金融股: 金融股 EPS

通常我會選擇現金殖利率大於4%的股票,若出現不發股利的情況,那絕對不用考慮,因為不發股利通常會引發股價下跌,也就是既無法拿到股利,甚至賠上高額價差,對投資人是一大打擊,實在划不來。 依據台灣證券交易所資料顯示,金融股股價每日都會變動,股價資訊依照台灣證券交易所公布的訊息觀察最為正式。 手機下載下來的看盤軟體APP,理論上是抓台灣證券交易所的正式資料。

  • 大型科技股下跌,蘋果(Apple)和微軟各跌1.5%和1.1%。
  • 14家金控7月單月稅後獲利合計為664.99億元,累計前7月稅後純益2729.07億元,年減0.63%。
  • 中信金過去股價低點差不多在1倍淨值比左右,現在1倍淨值比約是20.9元,現在(7/7)股價23.7元,其實空間不太大,同樣是建議切分幾個部位分批買進。
  • 另外,因今年金控業績普遍衰退,拉低了基期水位,若用明年表現跟今年相比較,更容易會有「成長」,有利明年股價漲勢。
  • 本文整理了存金融股的基本常識並介紹熱門金融股股價、股利、殖利率、EPS完整比較,在從如何買賣金融股切入學習,進而整理出金融股影響金融股配息的3個要點特色,最後依照投資人類型對0050、0056及金融股進行推薦分析。
  • 明年市場應該還是處於高利率的環境中,在這樣的情況下,先不提高利率環境對於股市的影響力,光是對這些金融股的營運來說,雖然說存放款利差提高,可是如果大環境不好,沒有人要借錢,利差高有什麼用?

金融股的股價表現,和每個月公告之EPS年增率有90%以上的正相關,因此要了解個股會不會填權息,股價漲跌,每個月EPS年增率的表現是必須關注的。 央行經研處副處長蔡惠美當時指出,6月各國股市表現不錯,台股也呈現「價量齊揚」,散戶對台股投資信心提升,反映在證券劃撥存款餘額的增加上。 痞客邦百萬財經部落客,曾創下單日5萬人造訪次數,為痞客邦當日全站第一名,並獲頒財經類最有潛力新星。 投資理財文章獲《經濟日報》、《工商時報》、商周財富網……媒體轉載,共超過百萬人點閱。 另外,剛好合庫金屬於官股(按:官方持股,股東為國營事業、中央投資機構或政府機構)、玉山金屬於民營;前者較安全穩定,後者相較獲利能力佳,也算是平均風險,更是我一開始設定投資組合就考慮到的。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