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榮航目標價2023詳細懶人包!內含長榮航目標價絕密資料

Posted by John on July 29, 2022

長榮航目標價

該公司2020~2021年受到疫情影響,停機線檢修數量明顯下滑,加上737MAX停產的拖累,整體產能利用率不足,營收和獲利連續兩年衰退。 不過,隨著全球邊境解封,維修製造需求攀升,加上匯兌收益,今年前三季稅後淨利14.35億元,已經超越2020年及2021年全年,今年獲利有望挑戰2019年的19.82億元,因先前有減資因素,每股盈餘前三季已達4.07元,今年EPS有望創下歷年新高。 航空雙雄長榮航(2618)、華航(2610)近日股東會接連釋出利多訊息,外資法人也進場大舉站在買方,指標股長榮航股價出現不小漲幅,引發網友多空論戰;法人認為,考量燃油成本下跌、客運復甦動能有望推升獲利創新高,給予長榮航「買進」投資建議,目標價41元。 針對航空雙雄走勢,本土法人發佈研究報告指出,2022年航空貨運受惠美國 PMI 維持 55 高檔,整體貨運需求微幅年增, 惟國際航班尚未恢復,國航市佔仍高,長榮航於去年第四季加入 777F 貨機 3 架,預估運量將年增 21%,可望推升 2022 年營收年增 31%。 以貨運來說,2016 年整體的載貨率大幅下滑,連帶影響長榮航的單位載貨收益大幅下降,2017 年則隨國際載貨率回升而有所反彈。 客運部分整體的載客率是小幅上升,但長榮航的單位收益卻是在 2015 年開始有較大下跌,這是因為自身營運策略的結果,也就是擴張長程航線所產生的效應。

長榮航目標價

受惠全球強勁的旅遊需求和油價走低效益,美國航空日前宣布調高第2季獲利預期;本土法人也普遍認為華航、長榮航今年受惠於三大利多加持,第3季業績有望大爆發。 所以,最近航空雙雄華航、長榮航的股價一路揚升,多是拜全球物流供應鏈持續大亂,受惠於「海轉空」的轉單效應,讓急單空運價格不斷續升。 據了解,目前航空公司貨運的毛利率逼近五成,此外,運送疫苗相關的冷鏈商機,也讓華航和長榮航寄望能衝高利潤。 航空雙雄華航(2610)、長榮航(2618)近期在運價上漲、疫情後解封雙重利多支持下走出一波非常強勁的走勢,也成為目前台股討論度最高的股票。 不過股價在飆漲後總是有修正,近期PTT討論板便有一名網友詢問「是否航空雙雄會在飆漲過後變成面板2.0?」引發熱烈討論。 國票認為,長榮航的客運成長仍具有潛力,且長榮航布局含金量較高的歐洲航線,有助於持續推升營收獲利,貨運有望於下半年電子產業訂單回溫下,需求持穩,且燃油價格已明顯回落。

長榮航目標價: 服務

長程航線的票價並不會隨飛行哩程等比例增加,因此長程航線的單位收益本來就會比短程航線低,另外在競爭日趨激烈的亞洲航線上,單位收益也呈現下滑趨勢,整體來說就使單位旅客收益下滑許多。 不過維持一定的載客率,以及使用新機型所減少的燃油成本,仍讓長榮航空在 2015 到 2017 這三年間繳出漂亮獲利的成績單。 台灣即將迎來報復性旅遊,台灣壓抑 3 年的客運需求將大幅復甦,並且客運供需失衡將進一步推升票價,三大國際航空,1 月繳出驚人營收,航空股熬過 3 年肺炎疫情,今年春節旅遊大豐收。 面對星宇來勢洶洶,根據業界消息,幾個航空公司已醞釀反擊之道,不能讓星宇成長速度太快、太早站穩腳跟,因此航空業正醞釀一場價格戰,企圖壓低星宇的獲利。 宏遠分析,長榮1月營收568.41億元,月增 9%,年增100%,同樣的船舶跟員工產生較高的營收,多出來的營收,會有很大的部分成為獲利,因此單月獲利也會創新高。 長榮去年第三季單月平均營收483.44億元,單月平均稀釋稅後EPS5.0元;稅後淨利率55.9%,今年1月營收遠高去年第三季,保守假設稅後淨利率與去年第三季相同,則單月稀釋稅後EPS超過5.9元;因此,可以合理推論長榮1月單月稀釋稅後EPS超過6元。

長榮航目標價

長榮第一季獲利逾千億元,且約當現金2149億之水平,公司負債比已低於40%,財務結構顯著改善。 長榮航與華航日前同步調漲不同航線運價,法人看好對於航空貨運業者獲利有顯著挹注,未來逐步走出新冠疫情陰霾,雙雄將享受運價與運量同步回升優勢。 台股25日與亞股同時大回檔,電子類股一片慘跌,非科技股相對有撐之際,航空指標股長榮航(2618)喜獲金控旗下投顧研究機構加持,看好2022年貨機運能大增推升營運,2023年有客運接棒利多,初次納入研究範圍,給予「買進」投資評等,目標價是高水準的47元。 華航昨(31)日股東會董事長也指出,目前平均票價漲三至四成,看好第三季旺季,目前歐美長程線訂位率高,整體客運班次數將追加至疫前八成;同時預估下半年貨運市場反彈,目前運價仍較疫前高出二至三成。 長榮航日前股東會上表示,客運票價原預估與疫情前約有30%漲幅,但因機位銷售機制配置得宜,且票價高的長程航線占比高,加上商務艙及豪華經濟艙的機位需求強勁,近兩個月來平均整體票價漲幅達到50%,高於預期。 接下來我們可以將長榮航空的業務分成客運與貨運兩塊來分析,其中客運營收大約都佔整體合併公司營收接近 6 成,貨運營收則從往年的 3 成多持續下滑至 1 成多,絕對金額也呈現衰退的情形,多出來的百分比則被子公司的營收成長佔去。

長榮航目標價: 本土法人估長榮2021年EPS逾45元 目標價358元

【財訊快報/記者劉居全報導】在本土法人調降長榮(2603)及陽明(2609)評等及目標價後,美系外資也加入調降長榮評等及目標價,將長榮評等由原先的「買進」一口氣調降至「賣出」,目標價由160元對砍至70元,喊出外資圈最低價;至於陽明重申「買進」評等,目標價由186元降至116元。 長榮航目標價 美系外資表示,為期兩年的貨櫃航運牛市週期似乎將在2022年9月達到頂峰,因為隨著塞港的緩解以及船舶的供應量估從2023年3月開始回升,可能會降低高峰需求。 美系外資強調,現金充裕的中遠海運仍是投資首選,目標價由23港元下修至17港元;資本支出較重的長榮海運評等由原先的「買進」調降至「賣出」,目標價為由160元大幅對砍至70元;陽明海運目標價由186元下修至116元,但仍維持「買進」評等。

長榮航目標價

同時擔任航運相關公會理事長,參與兩岸三地之間航線的協議,不論是「境外航運中心」、「兩岸三地航運」以及97後台港航線的協商談判都參與其中,並影響到後來的兩岸直航。 另長榮今年新船大量交船,預計新增運力 長榮航目標價2023 193,400箱(20呎櫃),相較於2022年全球預計下水貨櫃新船數量95萬箱,長榮佔比高達20.4%,遠高於長榮目前在全球船隊運力比重5.8%,亦即長榮2022年全球市場佔有率將明顯提升。 貨櫃三雄1月營收都創歷史新高,長期關注三家公司業績的宏遠投顧,昨(15)日率先修訂對長榮(2603)的財測,估計1月單月EPS超過6元,全年EPS自55元提高為68.12元。

長榮航目標價: 長榮、陽明失守百元大關 這家公司進場了

瑞銀對華航今年的每股獲利也從2.98元調高到3.67元,而明、後年的每股獲利則為3.75元、3.78元,目標價從20.5元調高到22元;目前對華航的評等也是中立。 外資瑞銀證券上修華航、長榮航(2618)今明到後年的獲利,並調高華航、長榮航目標價至22元、28元。 華航昨日下跌0.5元,以22.5元作收,長榮航則以下跌1.2元的27.2元收盤,跌破5日線。 馬士基預計,今年折舊及攤銷前的營業利潤 (EBITDA) 為130億至150億美元,較先前的85億至105億美元大幅增加,稅前息前利潤 (EBIT) 更由之前預期的43億至63億美元,提高至90億至110億美元。 外資指出,陽明股價水準靠攏疫情前股價淨值比低點,評價合理,除此之外,陽明尚有殖利率展望和相對有限的資本支出優勢。 貨櫃航運運價8月可能再漲,除了先前馬士基喊漲的歐洲線外,北美的美西、美東線也將同步推升,其中,因為聖嬰現象導致巴拿馬運河遭遇史上最嚴重乾旱,將成美東線運價攻高的一大助力。

另外排名第二的則是人事成本,要完成一架航班的營運,除了飛機本身,還需要機師、空服員、地勤等相關人員的服務,而這些員工的薪資就也是一大成本。 折舊及攤銷與租金成本主要來源則是長榮航空擁有的機隊,隨著近期機隊的持續擴充,這兩項成本從 2015 年合計的 長榮航目標價2023 18% 上升至 2017 年的 22%,也造成雖然油價維持在差不多的價格,但營業利益率卻不如 2015 年來得高。 同樣的道理也可以解釋為何 2015 年的營業利益率不如 2010 年,即使油價還比 2010 年低,持續擴張的機隊帶來了高額的人事、折舊、租金成本。 展望後續,2018 年面臨到國際油價反彈,雖然下半年又有所回落,但預期整體燃油成本佔比仍會回升到超過 30%,再加上幾乎只增不減的其餘成本,長榮航空後續的營運將面臨較大壓力。 在客運方面,投顧法人表示,台灣邊境政策逐步解封客運漸復甦,預期 4Q22 客運將有較明顯成長,推估2022年客運量回到2019年20%水準,客運營收年增86%。 投顧法人指出, 2022年貨運受惠美國採購經理人指數(PMI)維持55高檔,整體貨運需求微幅年增,惟國際航班尚未恢復,國航市佔仍高,且長榮航 4Q21 加入 777F貨機 3 架,預估運量將年增21%,推升 2022年營收年增31%。

長榮航目標價: 長榮航太Q2績優 股價揚

2023年貨運則因PMI回檔,加上國際班機增加、國航市佔回落,運量年 4%,全年運價下跌4成,仍維持高於疫情前55%的水準。 長榮航目標價 再說,按照目前國際航線的情勢,全球塞港依然嚴重,第4季運價可能會高於第3季傳統旺季,獲利進一步走揚的機率很高。 《財訊》報導指出,市場預期貨櫃三雄長榮、陽明、萬海,明年合計將賺逾5000億元,單一公司的EPS可望衝到40元以上。 投顧研究機構指出,長榮第四季受惠於9月底長儀輪,及年底前另二艘2.4萬TEU船投入歐洲線貢獻運能6%,預估獲利表現將季增。

長榮航目標價

航運業是個高初期資本密集的產業,因此國際上可以見到不少官營航空 / 官民共營航空公司,像是中華航空、泰國航空、馬來西亞航空、國泰航空、漢莎航空等等。 當營運策略需要調整時,過度的政治力介入公司營運反而會造成溝通成本提高,導致無法制定出最佳策略迎接即將回暖的航空市場。 公司組織架構、經營方針與策略將成為分食這「再也不會一樣的」航空運輸市場的重要因子,惟有做出大刀闊斧的改革、彈性的策略制定,才有機會在新航空時代裡「圈地為王」。 航空雙雄股東會定調今年還是需要仰賴貨運業務,客機載貨的情況估亦會持續,而在解封以前,航空雙雄都在積極調整自身機隊,華航持續導入 777F 新貨機當中,至 2024 年前,10 架 777F 貨機將陸續到位,擴大整體貨運服務量能;長榮航則是退租部分單走道飛機,迎接 787 新機報到。 為了迎接疫後旅遊商機,航空業者準備好增加航班,像是華航在去年 月,增班 5 成,長榮航班也增加近 3 倍,至於星宇航空不僅開航沖繩和札幌航線,四月底也加開美國航線,越南峴港航線也將恢復航班,董事長張國煒表示,雖然機票會變貴,但旅遊需求還在。 加入星空聯盟得以讓長榮航空成為真正的國際性航空公司,不管是在航班、航點、旅客人數上都大幅成長。

長榮航目標價: 【研究報告】長榮航( 貨運訂單看到農曆年前,外資回頭認錯?

長榮機票收據Q&A 當您在網上完成付費選位後,電子雜項交換券號碼等相關服務資料會直接顯示在網頁上,系統亦會同步將交易資料發送至您付款時所輸入的電子郵件信箱。 長榮航目標價2023 Fare Family的概念出發點,讓不同需求的客人,買機票有更多彈性的選擇,追求長榮經濟艙促銷價可選新的A艙便宜機票,但是此票價的規定相當嚴格,無法退票和更改,選位也需要另外付費。

投顧針對長榮2021年底每股淨值預估值49.11元,給予3.4倍P / 長榮航目標價2023 B,計算目標價167元,維持「買進」建議。 投顧預期,2021年及2022年貨櫃航運供不應求,估計長榮稀釋每股稅後29.71元及33.73元;若2023年全球降速減排,更將帶來超級多頭。 〔記者王憶紅/台北報導〕長榮海運在第1季獲利出爐後,在高於市場預期35%下,國內投顧將長榮目標價再調高到167元。 緯創(3231)(3231)轉投資伺服器代工廠緯穎第2季財報出爐,單季每股純益14.96元;累計上半年每股純益33.82元,緯穎表示,第3季將針對 Meta 新伺服器平台出貨,第4季則量產亞馬遜AI伺服器,加上明年中東雲端供應服務商的AI伺服器大單,將進入新成長期。

長榮航目標價: 長榮航:「幾乎每個月客收都創高」 拚全年獲利寫新猷

對於明年的營運,投顧表示樂觀看待,認為2022年貨櫃航運產業持續走揚,獲利將優於今年,還有七大利多加持。 法人表示, 11月5日船隻在洛杉磯港候港天數突破14天,美西港口候港船隻仍有69艘,塞港未見緩解,預期需2個月以上時間才能消化;而最新SCFI運價指數,美西線週漲幅0.7%,運價維持在高檔,未見明顯下跌,且航商預告於11、12月北美線將調漲基本運價(GRI),顯見淡季不淡。 馬士基表示,受到中國對美國出口量的推動,預計今年全球貨櫃航運市場需求將增長 5至7%,超過之前預測的3至5%。

長榮航目標價

昨日是投信法人季底績效結帳,但投信法人僅小幅賣超長榮航626張,且買超華航達5231張,排名買超第二;外資對航空雙雄皆是賣超,其中賣超長榮航達10795張,排名昨日賣超第三,也賣超華航1000張。 投顧將長榮2021年底每股淨值預估值43.58元,給予3.3倍P/B,計算目標價 144 元,維持「買進」建議。 〔記者王憶紅/台北報導〕受到全球第一大航商馬士基大幅調升財測,國內投顧在今日最新出爐的報告中,將長榮目標價調升到144元。 航空雙雄華航(2618)尚未公布7月營收及上半年財報,昨日獲外資反手買超11110張,三大法人共計買超13382張,在買盤點火相挺下,盤中放量強彈4%重登月線,成交量衝高至逾8萬張,僅次於緯創。 匯豐賦予長榮新推測合理股價,超車摩根大通的31元,成外資圈最高;本土大型研究機構則有富邦投顧作為多頭代表,給出36元高檔預期。

長榮航目標價: 萬8最後一哩路 陽明今出關助攻

以貨運來說,2016 年整體的載貨率大幅下滑,連帶影響長榮航的單位載貨收益大幅下降,2017 年則隨國際載貨率回升而有所反彈;客運部分整體的載客率是小幅上升,但長榮航的單位收益卻是在 2015 年開始有較大下跌,這是因為自身營運策略的結果,也就是擴張長程航線所產生的效應。 實際觀察長榮航空個體公司的營運成本,可以看到就算在石油價格處於相對低檔的情況下,燃油成本佔比仍高達 33%,可想而知,在油價處於高檔的時候,這個數字會來的更大,甚至可以達到 40%。 另外,排名第二的則是人事成本,要完成一架航班的營運,除了飛機本身,還需要機師、空服員、地勤等相關人員的服務,而這些員工的薪資就也是一大成本。 長榮航空表示,波音787大量採用碳纖維等複合材質,比例超過總重量50%,大幅降低機身重量,且不易產生金屬疲勞與腐蝕現象,預期將可有效降低維修成本;加上配置奇異公司所生產的最新型GEnx引擎,高效能的燃油效率與航程能力,比起舊型廣體客機可減少約20%的燃油消耗與溫室氣體排放,增添長榮航空的營運績效。 未來787機隊的調度規畫方面,長榮航空總經理孫嘉明表示,續航力較高的波音787-9主要投入歐洲與北美航線,明年中將提供皇璽桂冠艙、豪華經濟艙、經濟艙三艙等服務,以因應營運需求及增加競爭力;另外,載客較多的波音787-10,則仍維持現有的皇璽桂冠艙及經濟艙,主要飛航亞洲及大洋洲區域航線。

⼀向受外資買賣台股左右的台幣匯價,近來因本地投資⼈追捧海外債券,加劇了資金雙重匯出力道,《彭博社》報導,此舉使台幣成為本季以來表現最糟的亞幣,且料在未來⼀段時間内延續弱勢,背後關鍵成因與央行低利率環境,造成外資對台灣股、債意興闌跚,近幾周台幣兌美元匯價頻創去年11⽉以來新低,本季以來已重貶約2.2%⾄31.83元附近。 航空業是一個資本密集的產業,不管是購買或租賃飛機,都需要投入很大的成本,再加上受油價影響劇烈的燃油成本,以及日益攀升的人事成本,種種的原因都讓航空業是個很難賺錢的行業。 至於長榮航空將從10月25日開闢台北-米蘭航線,提供每週兩班的飛航服務;11月3日開闢台北-慕尼黑航線,提供每週四班的飛航服務;屆時,長榮航空飛往歐洲將達6個航點,是台灣布局歐洲航點最多、航班最密集的國籍航空公司,將可帶動歐洲線營收挹注表現。

長榮航目標價: 華航永續示範航班榮獲兩項肯定 減碳績效成長 15 倍

目前候港船隻數及天數更勝於3月,法人預期,需二個月以上時間才能消化,且塞港造成產業有效運能降低供貨不及,加上美國9月零售銷售維持月增,待補庫存缺口擴大且時程將延長,維持2022年上半年前貨運需求與運價仍將維持高檔之預期。 統一投顧指出,華航第三季由虧轉盈,財報表現亮眼,第四季貨運出現旺季更旺行情,預估單季稅後每股純益0.96元,獲利將創新高。 進一步將時間拉長,對2022年航空產業看法樂觀,預期客運業務將迎來復甦,而貨運業務供需結構預期將持續緊俏,有助運價維持高檔,貨運業務仍將為華航2022年獲利基石。 在營運成本方面,法人指出,以長榮航固定成本約佔六成估算,運價及載客率成長為額外獲利挹注,業界預期油價高峰落於今年第一季,觀察國際原油價格已跌破100美元,用油成本壓力漸緩, 有利航空類股獲利表現,因此調高長榮航空目標價至每股47元。

  • 長榮第一季獲利逾千億元,且約當現金2149億之水平,公司負債比已低於40%,財務結構顯著改善。
  • 另外,投顧認為,BIMCO(波羅的海國際航運公會)預計2021年將交付新船79萬TEU,相較2020年,下降7.9%,是2004年以來,貨櫃船舶交付的最低水平 ; 估2022年,新船下水量還會較2021年減少 ; 未來2年,全球缺船。
  • 為了讓居住的環境更加安全、舒適、宜居,新北市在2019年時領先全臺推動都更三箭,第一箭落實大眾運輸,以捷運帶動城市發展,第二箭則是改善主幹道沿線市容、跨街廓都更,第三箭則是優先協助危老建築改建,守護市民居住的安全。
  • 長榮公告第1季營收899億元,稅後盈餘360.83億元,創歷史單季新高,毛利率高達51%,每股獲利7.04元,創歷史新高。
  • 「各位投資朋友,船票換機票了嗎?」各大股市討論區紛紛議論著,在市場預期疫情將解封的心理因素,航空雙雄華航、長榮航成為市場新人氣王,不只股價雙雙改寫20年新高,成交量更爆出百萬張,日成交金額合計高達500億元,占了總成交量近13%。
  • 目前候港船隻數及天數更勝於3月,法人預期,需二個月以上時間才能消化,且塞港造成產業有效運能降低供貨不及,加上美國9月零售銷售維持月增,待補庫存缺口擴大且時程將延長,維持2022年上半年前貨運需求與運價仍將維持高檔之預期。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