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簡訊實聯制查詢2023詳細攻略!(持續更新)

Posted by John on November 22, 2022

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簡訊實聯制查詢

3月8日,為方便民眾依個人接種需求查詢,「COVID-19防治一網通」已將「查詢追加劑」[159]及「查詢第1、2劑」[160]的疫苗地圖分開呈現,民眾進入地圖頁面後,可依個人喜好的廠牌及接種地點,查詢「當日」接種院所的開診情形及諮詢電話,該院所如有預約網站亦可直接連結預約[161][162]。 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簡訊實聯制查詢 5月19日,宣布全臺灣防疫警戒等級提升至第三級[98],高中以下學校開始停課,並推出「簡訊實聯制」,於第一時間掌握染疫者及其接觸者的足跡,避免疫情擴散[99][100][101]。 5月15日,宣布臺北市、新北市進入第三級警戒[95][96],並宣布暫停自費接種「COVID-19疫苗」,原已預約者仍可接種[97]。 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簡訊實聯制查詢 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簡訊實聯制查詢2023 2021年4月20日,中華航空發生機師確診案例,員工防疫宿舍「諾富特華航桃園機場飯店」出現群聚感染,最終累計44例[84][86][93]。 2021年1月12日,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爆發群聚感染事件,一度進入封鎖醫院的階段,最終累計21例[86][87][88]。 2月27日,因應國際疫情緊急,行政院院長蘇貞昌宣布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升為一級開設,由陳時中擔任指揮官[57]。

  • 依鄉鎮市區統計截至2023年3月19日止,新北市汐止區確診率最高,達61.2%(相當2人至少有1人確診)。
  • 早在2020年1月,臺灣訂定出入境旅客、疑似個案及接觸者的配套措施[248]。
  • 實驗室事件之後,疫情恢復穩定,除有零星防疫旅館感染個案14後來改列為本土之外,並無其他本土案例。
  • 10月27日,指揮中心宣布,18至49歲(青壯年族群)想打第四劑(第二次追加劑),除了次世代疫苗之外,即日起也可選擇其他單價疫苗,和前一劑間隔12週以上[217][218][219]。
  • 2022年1月3日,桃園市爆發桃園機場確診個案,並拓及多個地點,本次主要病毒株「Omicron變種」BA.1。
  • 直至2020年9月,臺灣總共設有72家指定檢驗機構,每日聚合酶連鎖反應檢驗量最大達8,904件以上[335]。

此時防疫策略集中在強制檢疫隔離、防堵病毒擴散、加強醫護專業治療,直到封鎖邊境及加強入境檢疫後,境外移入案例的壓力才減輕[66]。 其中國立臺灣大學公共衛生學院與彰化縣政府衛生局合作,針對高風險群進行血清抗體(英語:Seroprevalence)調查,引發諸多爭議與討論[68][69]。 臺灣經歷2003年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疫情後[2][3],政府檢討防疫體系及準備工作的缺失,加強傳染病防疫醫療體系的組織,分為中央政府、地區、地方政府三級指揮架構[4]。 本文主要介紹目前可以取得的兩組官方簡訊實聯制資料、討論兩者之間的差異、提出一些關於資料的疑問,並指出相關數據在資料開放上的不足之處。 下一次的觀察筆記將會回到第一篇的主題,透過我們所陸續蒐集整理的 1922 疫調平台數據,更細緻的檢視 2021 年年底以來簡訊實聯制的使用趨勢。

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簡訊實聯制查詢: 統計數據

惟特殊情形(如第1劑接種後出現嚴重不良反應、指揮中心評估疫苗供應情形等)下,可以不同廠牌疫苗完成2劑接種[191]。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與彰化縣政府啟動疫情調查協同作業,並執行匡列者居家隔離與居家檢疫[52]。 指揮中心表示,若6月7日後國內仍維持本土病例零確診或無社區感染,將擴大鬆綁生活防疫規範,民眾只要配合實聯制,及落實個人防護措施(勤洗手、無法維持社交距離時佩戴口罩),從事各項日常及休閒活動將不再受限於人數規範。

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簡訊實聯制查詢

整體而言,在 2021 年間,不論是三級警戒期間、或降為二級警戒之後,都無法看出調閱實聯制簡訊與疫情控制之間的相關性。 三級警戒期間僅有的資料顯示上線後 40 天內僅調閱 303 筆資料, 8 月至 11 月中沒有發佈相關統計,11 月中之後到年底之間疫情平穩、本土案例少,雖在實驗室感染案例之後有較明顯的調閱,但與送驗數變化的相關性有限。 在 2022 年之後,隨著社區感染增加,同時傳染力較強、潛伏期較短的 Omicron 也成為主流病毒株,疫調也漸露疲態。

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簡訊實聯制查詢: 簡訊實聯制能幹嘛?2步驟查出是否與「確診者足跡」重疊!

自2023年3月20日至2023年5月27日止,臺灣累計併發症病例8,454例(25例境外移入案例、其餘為本土病例)。 截至2023年3月12日止,各縣市確診率以新北市52.24%最高,其次為基隆市50.37%。 確診率最低者為金門縣18.94%(以戶籍人口統計,若以實際常住人數確診率應為50%左右)。

二、 正當性:簡訊實聯制係於經得使用人同意下,掃瞄QR code即完成實聯制措施;而「簡訊實聯制」並不會留下個資給店家,所留下的活動史簡訊,電信業者也只保留28天,且僅供指揮中心疫調使用,不會做目的外利用。 指揮中心多次強調若散播關於防疫的不實訊息,最高可罰三年有期徒刑或併科三百萬元罰金[462]。 台灣人權促進會表示對於防疫制度的討論屬於公共議題,應受言論自由保障,反對政府恐嚇人民[463]。 12月2日,開放已完成接種「莫德納」或「輝瑞-BNT」(基礎劑)之「滿6歲至11歲」(兒童)接種「Moderna雙價疫苗」(原型株+ BA.4/BA.5)作為追加劑接種;並開放「滿5歲至未滿6歲」(兒童)接種「輝瑞-BNT單價疫苗」(兒童劑型)作為追加劑接[225][226]。 11月18日,開放「12歲以上」接種莫德納-雙價次世代疫苗(原型株+Omicron BA.4/BA.5變異株)[223]。 11月1日,開放12至17歲(青少年)接種莫德納-雙價次世代疫苗(原型株+Omicron BA.1變異株)[220][221]。

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簡訊實聯制查詢: 政府公開資訊

原本陳時中在 2021 年 10 月間表示簡訊實聯制將維持到 2022 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簡訊實聯制查詢2023 年 6 月 30 日(此亦為與電信業者的採購合約終止日期),也因已無實益的理由提早退場。 2020年4月1日,總統蔡英文宣布臺灣基於人道考量,政府積極加強在口罩、藥物、技術這三個項目的國際合作[498][499]。 其後臺灣提出四波醫療物資的援外計劃,送往美國、加拿大、拉丁美洲暨加勒比海地區、歐洲、亞太地區、新南向政策國家、西亞及非洲地區等80個國家,協助各國強化防疫工作[500]。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則發起「護臺灣,助世界」的口罩人道援助活動,民間企業亦有捐贈行動(英語:Charitable activities related to 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簡訊實聯制查詢 the COVID-19 pandemic)[501]。 根據統計,臺灣共捐贈超過5,000萬枚口罩、131臺熱像儀、35,000支額溫槍、250組體溫量測系統等相關醫療裝置[502]。 臺灣還曾邀請美國、日本、加拿大等14個國家舉辦視訊論壇,針對防疫進行深入交流[503]。

但到了2021年5月,因應第三級防疫警戒,教育部宣布各級學校及公私立幼兒園停止前往機構上課,而兒童課後照顧服務中心、補習班等各類教育機構亦同步配合停課,所有學生均在家遠距教學[102]。 同時期,諸如音樂廳、博物館、美術館、電影院等公共場所皆必須關閉[95][381]。 這次防疫充分運用智慧型科技防疫(英語:Use and development of software for COVID-19 pandemic mitigation),由行政院透過個人可識別資訊整合各部會資料庫[352],建置出「智慧型防疫系統」[353]。 同時行政院還成立「防疫大數據小組」,透過大數據、人工智慧、資料分析協助疫情調查與流行病學分析[354]。 全民健康保險卡及雲端系統則成為防疫網路的關鍵基礎,在口罩分配、民眾就醫紀錄、檢疫隔離與返臺資訊等面向發揮重要功能[355]。

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簡訊實聯制查詢: 衛福部「簡訊實聯制查詢」簡單兩步驟教學!看你的足跡是否安全、有沒有被疫調過

除了其中有幾天因網站未更新或服務中斷而產生斷點外,至今已經紀錄四個多月的資料。 2022 年 3 月上旬與中旬,本土確診數降到個位數,3 月 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簡訊實聯制查詢2023 10 日陳時中更曾表示本土已實質清零22。 調閱數部分雖有三個達單日上萬則的離散尖峰,但其他時間多半維持在數百至數千筆;送驗數則維持二月下旬的水準,但每週變化波形更為規律,與 2021 年底以週為單位呈現週一最高、週日最低的的波形十分類似。

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簡訊實聯制查詢

10月27日,指揮中心宣布,18至49歲(青壯年族群)想打第四劑(第二次追加劑),除了次世代疫苗之外,即日起也可選擇其他單價疫苗,和前一劑間隔12週以上[217][218][219]。 7月22日,正式開放「50歲以上」(成人)[204]及「18歲以上」之因工作需求需出國(包括因外交、公務、洽商等工作需求需出國)民眾[205]接種「第二次追加劑」。 6月21日,正式實施修訂「2019年冠狀病毒病」定義,新增民眾使用經衛福部食藥署核准通過之「家用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驗試劑」檢測陽性,並經醫師確認即為確診[194]。 這個時期,總共爆發三波大規模Omicron感染事件,本土病例主要病毒株為「Omicron」亞型變異株。 1月11日,宣布「COVID-19公費疫苗預約平台」將在15至16日重新上線,並於17日起開始施打[152][153]。 12月29日,因「COVID-19疫苗公費預約平臺」暫緩使用,衛福部疾管署正式推出疫苗地圖「COVID-19 防治一網通」[145][146][147][148]。

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簡訊實聯制查詢: 統計專區

另一方面,後來新北市「加利」和彰化縣「豪品」口罩工廠先後被發現混充大陸口罩[300]。 隨著防疫物資需求(英語:Shortages related to the COVID-19 pandemic)上升,食品藥物管理署展開盤點整備,積極管控數量狀況[274]。 紡織產業綜合研究所緊急成立口罩戰情室,調查產能、協助生產管理及盤點出貨[275]。 面對臺灣長期向中國大陸進口口罩、民眾搶購動力顯著上升,行政院決定禁止(英語:Face masks during the COVID-19 pandemic)出口外科口罩和N95口罩[276],並委託口罩廠商趕工提升產能[277]。

1月22日,中華民國總統蔡英文召開國家安全高層會議,要求行政院與衛生福利部有效協調各部會及各地方政府[31]。 12月31日,疾管署得知網路正在討論武漢疫情的貼文後,基於先前防疫經驗並高度重視,且向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及世衛確認訊息[18][19]。 2019年12月,中國武漢華南海鮮市場陸續出現不明肺炎病例[15][16]。

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簡訊實聯制查詢: 出現病例

感染科醫師和隔離病房醫護人員便直接面對確診個案,前者往往還負責監控最新訊息及進行教育訓練[327]。 因應醫護人員需求大增,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有條件限制出境(英語:Impact of the COVID-19 pandemic on healthcare workers)[329],醫事司亦規劃降載計劃[330]。 衛生福利部為了避免院內感染還管制陪病,一度全面實施除例外情況外不得探病,直到疫情趨緩才鬆綁[331]。 中華民國衛生福利部稱,自發現疫情至今,國家衛生指揮中心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始終抱持著資訊公開透明的態度,為民眾提供即時的疫情訊息及正確的防疫觀念[239]。 為了讓民眾信賴政府並願意配合防疫措施,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的團隊成員連續每天下午2時直播舉行疫情記者會,早期階段還曾一天召開三次[240]。

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簡訊實聯制查詢

5月12日,正式實施修訂「2019年冠狀病毒病」定義,新增「居家隔離」及「自主防疫」或「居家檢疫」期間使用「家用快篩」檢測陽性,經醫事人員確認為確診條件[183][184]。 診所名單已公布於衛福部疾管署全球資訊網「COVID-19防疫專區」、臺灣社交距離App及採檢地圖「COVID-19全國指定社區採檢院所地圖」[181][182]。 12月27日,指揮中心表示,歐盟執委會於2021年12月21日宣布台灣正式加入「歐盟數位新冠證明」系統。 歐盟數位新冠證明為世界性標準之一,國際成員國多且最早用於國際旅行,為使台灣民眾能加速入境歐盟等國家,將於12月28日上午8時開放台灣「數位新冠病毒健康證明」供國人下載使用[144]。 12月2日,指揮中心宣布,即日起開放「第一至第三類人員」,以及「因公務需出國者」,於接種「第二劑疫苗」滿5個月後,接種「第三劑」疫苗[133][134][135]。 9月18日,指揮中心宣布,考量目前國內口罩產量已大幅提升,足夠供應每位國人所需,且有多元購買口罩管道,民眾透過實名制通路取得口罩的需求已大幅下降,因此「口罩實名制」網路/超商販售通路,將運作至第44輪後暫停服務。

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簡訊實聯制查詢: 網傳「簡訊實聯制監控人民行蹤」 指揮中心:不實訊息勿轉傳以免觸法

中華民國政府在2020年1月禁止口罩出口[450],引起網友、政治人物和演藝明星多方爭論[451][452][453][454]。 其中精密機械研究發展中心、金屬工業研究發展中心、工業技術研究院及各地工具機廠商組成「口罩國家隊」,2個月內組裝92條產線[282][283],使臺灣成為世界第二大口罩生產地[284]。 這些口罩產線被送往各地工廠生產,由紡織產業綜合研究所調節不織布等原物料供應[285],國防部指派後備軍人協助分裝[286][287]。 臺灣各地6,000多家特約藥局藥師及衛生所協助發放口罩[289],物流則由中華郵政負責[286][290]。 為了改善口罩分配不均的問題,政府先後透過「健康存摺」推出「口罩實名制2.0」和「口罩實名制3.0」,增加網際網路預購等通路[291]。

或許送驗數與調閱數的關聯性並非用以判斷簡訊實聯制是否有效輔助疫調的最佳選擇,但在政府有關單位提出判斷有效性的方法以前,我們先嘗試為這個問題提供一個切面。 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簡訊實聯制查詢 若其他人想嘗試從不同角度探討此一問題,為進行本系列觀察筆記所整理的簡訊實聯制資料原始數據(包括 1922 疫調平台與 NCC 所公佈的統計數字)也已公開於 GitHub。 希望未來政府以公共衛生或公共安全的理由要求進行大規模的個資蒐集與利用時,能妥善的考慮並回答有效性的問題,方能進一步考慮個資利用是否符合必要性的要求。 由於前後幾天並沒有入境檢疫期滿後被發現確診的案例,且通常疫調會橫跨數天,所以事件發生前後的調閱數很有可能都與本案有關;即使只保守計算事件發生之後兩天的調閱筆數,合計也高達二十三萬餘筆。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