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奕達2023詳細攻略!專家建議咁做...

Posted by John on December 25, 2020

何奕達

2006年至2015年,永豐餘的營收由新台幣370.6億元成長至635.8億元。 何奕達自2007年起,擔任消費品實業總經理,2014年起擔任投控總經理兼任執行長,2015年起擔任工紙董事長,集團歷練完整,目前是集團主要領導者。 永豐餘股東會今天登場,董事會全面改選,新任名單包含5位一般董事劉慧瑾、蔡維力、黃鯤雄、王金山及黃俊傑,獨立董事盧希鵬、黃迪熹、張懿云、胡均立;何家成員何奕達、何壽川、何星輝等人退出董事會。 (中央社記者蔡芃敏台北17日電)永豐餘董事會改選,何壽川家族全面退出董事會。 永豐餘現任董事長何奕達指出,相信新經營團隊能提升既有優勢,將股東利益最大化,呼籲股東支持新經營團隊,守護永豐餘下個百年。

(圖/永豐餘提供)除了何奕達親自帶兵的永道射頻外,目前由何壽川女婿李政昊擔任董事長的元太科技,從面板廠轉型成為全球電子紙材料龍頭關鍵人物,也有何奕達身影;何奕佳則為永豐餘生技董事長兼總經理,專注有機食品與「Green& Safe」品牌,分掌永豐餘旗下事業群。 元太科技1992年於新竹成立,起源何壽川看準顯示器未來趨勢,成為台灣TFT-LCD面板廠先驅,專注生產中小尺寸面板;2000年何奕達就讀麻省理工學院(MIT)時,促成MIT媒體實驗室E Ink與元太科技合作案,與E Ink合作專攻電子紙取得領先技術,埋下日後轉型伏筆。 當面板產業在韓國廠及大陸廠砍價廝殺之際,元太科技2005年併購飛利浦電子紙顯示器之軟硬體與技術;2009年,併購專事電子墨水技術及電子紙研發、量產的美國E Ink公司,其技術源自麻省理工學院多媒體實驗室(MIT Media Lab),何奕達則兼任美國E Ink董事長。 專注電子標籤的永道-KY將於台灣上市,圖為同時擔任永道射頻與永豐實董事長何奕達。

何奕達: 投資人最愛這5檔ETF 第1名成立至今賺5倍

也拜訪過台灣面板廠、土耳其鐵路票證供應商和任天堂的遊戲卡帶供應商,只要客戶願意見他們一面,他們一定衝。 他會接,有兩個理由:第一,想做實打實的東西,不只是看數字報表給建議,卻沒有最終決策權;第二,他知道何奕達也把自己給押進去了。 在電子紙迎來盛事前,元太一邊苦守冷灶,一面還得處理年年虧損的韓國子公司Hydis,股價甚至曾經跌破10元,淪為雞蛋水餃股。 根據《鏡傳媒》報導,何壽川去年3月申報轉讓永豐金2萬張股票,1萬張給何奕達,另外1萬張給9歲的孫子,但外界對於這位何姓金孫一開始都不知道是誰,後來才查明原來是何奕佳的兒子,他在2012年由原本的李姓改為現在的何姓。 何童現在小小年紀,已經擁有永豐金股票1萬張、元太股票9500張,身價約3.3億元。

何奕達

何奕達今天主持股東會致詞時表示,降低營運風險,與環境共生,與社會共好,為各位股東創造合理的長期投資價值,思考、檢視我們營運活動的資源、能源運用,以及我們對環境留下的足跡,不斷培育人才,妥善照顧我們的同仁,都是永豐實努力的目標。 何奕達畢業於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於2003年取得商學院碩士後返台加入永豐餘集團,負責策略規劃及統籌各項投資案的開發執行。 過去曾陸續主導EInk與元太科技合併案、永豐餘捷比達(Jupiter Group)整併案以及永豐餘集團RFID產業上下游相關投資與策略規劃。 現在,永道已是世界第2大RFID標籤廠,鎖定用量最大的品牌客戶,他們不僅對技術要求高、只用最好的產品,也因為採購量一次就是幾億枚,單價差個幾分錢,乘起來就是幾千萬美元的差額。

何奕達: 第二代全面接棒 何奕達接任永豐餘投控董事長

董事長何奕達表示,謝謝股東的勉勵,確實2022年度的EPS不如2021年,永豐實身為製造家用消費品的公司,面對股東與消費者同時,且因應原物料波動大的產品售價定價上,要在股東權益與消費者之間達到平衡,「我是會放在心上的」,而且就股東建議永豐實要將產品市場「把餅做大」,這些建議,何董二次強調會放在心上。 永豐實連續兩年股東會上,都有出現年輕的兒童股東,CTWANT記者詢問今天現場最年輕的孩童應為小學二年級,他的父親說,第一次帶孩子來參加,鼓勵孩子從小觀摩當股東認識投資理財之外,會購買永豐實股票是因為衛生紙、洗衣等清潔用品是大家家中會使用的民生用品,易懂也較為安心穩定。 永豐餘何家的事業從造紙起家,事業版圖涵蓋傳統製漿、造紙、紙器生產,還有家庭用紙、文化用紙,近年更從傳統紙業轉型生產高附加價值的特殊紙、電子紙。 隨著事業版圖擴大,公司名稱從「永豐餘造紙」變成「永豐餘投資控股」,旗下事業涵蓋食衣住行育樂,包括工紙紙器、消費品、包裝印刷、生技、科技、生醫創投等,並逐漸在金融界取得一席之地。 永豐餘指出,未來邱秀瑩將轉為投入永豐餘旗下的新創事業,包括預計明年輔導上市、已成功轉型並興櫃掛牌的「申豐」,邱秀瑩仍繼續擔任申豐、上智生技創投、永豐餘典範投資等事業的董事長職務。

何奕達

業界觀察,永豐餘何家的事業版圖,在傳產本業上,何壽川官司帶來的衝擊較小;但弊端連連的永豐金,何奕達基於「產金分離」原則無法兼任,何奕佳又無接手資歷,才是在爭產傳言之外,最頭痛的問題。 何奕達2023 2019年11月14日,民主進步黨召開第十八屆第二十次中執會,會中通過莊瑞雄放棄屏東縣第二選區立委提名資格案。 創立於1987年,是台灣發行量最大的財經雜誌,同時也是最具影響力的媒體之一。 雖然,RFID技術在自動化、智慧化的趨勢下前景亮麗,但也因此引來更多躍躍欲試的新進者,業內的購併案也陸續發生,永道能否持續保持領先地位,值得關注。

何奕達: 持續守護 中保無限+智慧居家再升級

然永豐餘成軍97年來,全面改由專業經理人公司治理的首位女性董事長劉慧瑾11月22日在永豐餘台北大樓辦公室接受CTWANT記者專訪時,神情篤定。 「除了永豐餘工紙新屋廠利用沼氣、SRF(固體再生燃料),達到完全零碳無燃煤鍋爐,也將投入設備資金,於中華紙漿、永豐實等,設置可使用SRF燃料棒的鍋爐,進而達到減煤目標。」劉慧瑾有備而來地說,並以循環經濟思維朝特殊材料科學研發產品,以及將智能化應用在生產環節,減少能源耗損。 (圖/永豐餘提供)劉慧瑾攻讀美國西北大學計算機工程碩士、化學博士,被延攬至永豐餘時為法商施耐德電機策略客戶副總經理,是一家跨國的能源管理公司,並擔任過台達電技術長辦公室處長,經手過與台大的產學合作專案等,並在IBM出任過全球企業諮詢服務協理與IBM Research業務發展協理。 今年4月1日,永豐餘公告董事提名候選人名單中,第一次出現「劉慧瑾」,獨不見原永豐餘投控董事長何奕達、二代創辦人何壽川董事, 5月17日股東會後改選,選派劉慧謹擔任董事長,創辦人何家退出,宣告永豐餘「去家族化」,邁入所有權、經營權分離。

何奕達

(圖/CTWANT資料照)美電商龍頭亞馬遜2007推出Kindle電子書閱讀器,一度給了世界美好想像,但在2010蘋果推出iPad後立刻消風,這給了何奕達新挑戰,2012年升任元太副董事長後,他不斷將所嫻熟的無線通訊領域嘗試與電子紙結合。 2016年元太科技結束賠錢的面板事業,專注電子紙順利轉型,還拿下全球電紙書材料九成市占率,已退出元太科技的何奕達絕對是功臣之一。 2021年近尾聲,地球村最夯的話題,從疫情、元宇宙來到了碳權,碳排放大戶都神經緊繃。 「2022年的目標是有點激進!煤的替代率可以達到50%,這是一個不容易達到的目標,是大家在努力做的目標。」永豐餘投控(1907)董事長劉慧瑾信誓旦旦地說。 在環保署的《2019年碳排放量企業名冊》288家年排放量逾2.5萬噸排碳大戶業者中,紙業龍頭永豐餘旗下的中華紙漿、工紙、消費品實業即佔了8廠。

何奕達: 經濟強心針打完後 何奕達:3Q挑戰更大

永豐餘指出,因應投資人對公司治理的重視,3席獨立董事增加為4席,廣納多元的專業經理人成為董事會成員,遵循永豐餘大家長何壽川「無私才能永續」想法,推舉各界專家人才,為公司引進更多決策面向,包括能源管理、產業策略、循環經濟、材料科學、新創產業投資與孵育,會計財務、法律專業等。 永豐餘轉型全面由專業經理人董事會來治理,並遵循何壽川「無私,才能永續」想法,推舉各界專家人才為公司引進更多決策面向,包括能源管理、產業策略、循環經濟、材料科學、新創產業投資與孵育,會計財務、法律專業等。 即將功成身退的永豐餘投控董座何奕達,未來仍身兼集團旗下兩大金雞母永道射頻董事長、永豐餘消費品實業董事長,將持續推動永豐實在台灣上市計畫。 2022年有眾多挑戰,永豐實仍然有相當多斬獲,帶給消費者更多方便的新產品,在產品、技術都有創新跟突破,在營運方面,銷售、供應鏈以及與通路夥伴的合作也都有精進。 身為台灣最大的民生消費品公司,永豐實使命是持續為每一位消費者建構安心、健康的美好生活,除了從消費者的生活出發,研發更多符合消費者需求的功能性產品,並從企業本身的永續做起。

何奕達

他說,1946年在祖父何傳(信誼)將像拜拜金紙粗糙般的馬糞紙廁所用紙,生產出台灣第一張壓紋衛生紙。 接著在1960年代父親何壽川時期,從平版式衛生紙,運用了美國流行摺疊法,開創出全球第一包抽取式衛生紙,「五月花」自創衛生紙品牌誕生,並在百家爭鳴廁紙市場脫穎而出,還有無毒天然的「橘子工坊」清潔用品系列等,永豐實創造了許多第一,皆是團隊擁有創新DNA所致。 何奕達也在提到永豐實產品,皆須以「消費者需求為出發點」才能創新到符合民眾家庭使用的體驗,「消費者才是我們的核心決策者」。 他舉例說,去年推出全球首創的零添加水五合一洗衣金球,便把國內常用十幾種品牌洗衣機搬到實驗室,將不同織品的棉被、毛巾、機能性衣物等混洗,注入不同溫度的冷水、熱水,觀察洗潔程度。 何奕達2023 何奕達 研發人員甚至還會到消費者家中,觀察民眾洗衣服的作法與習慣,加上手感量測儀器與P2洗衣實驗室等多達81項專利,透過不斷的實驗,讓生活與技術可以結合為永豐實最大優勢,進而開創最領先的產品,進入市場才有獨創性。

何奕達: 何奕達花16年做到全球第二,成迪卡儂、優衣庫夥伴!頂著被罵敗家子壓力 永豐餘三代拚出電子標籤王國

劉慧瑾進入永豐餘之前,「真的不認識何壽川先生,不曉得中間推薦的人是誰。」她提起接到邀請緣由。 「的確一開始覺得很驚訝,因為是不同產業,多次接觸後,了解何先生對於企業就是有要去做下一個一百年的願景,涵蓋到能源管理與轉型,還有利用資訊科技持續孵化上下游合作創新商機等,跟我先前的背景是有相合的。」永豐餘倡導循環經濟達到碳中和理念,從這一幅「木、紙、水、再生能源」的圖可清楚了解。 何奕達2023 (圖/報系資料照)「我學的是奈米半導體,雖非研發人員,物理化學數學是科學的基體,仍是熟悉的,當全球暖化氣候變遷必須要做能源轉型,對每個企業都一樣,是未來趨勢,且須持續努力才能完成。此時能參與能源轉型,真的是躬逢其盛。」劉慧瑾提到這份使命感。

聽到半導體廠因為安全需求,要加強控管強酸、強鹼的容器,像桶子只能重複填裝十次,若用人工抄寫,難以確保是第幾次。 沃爾瑪要求旗下前100大供應商使用RFID的政策,遭遇極大反彈,因為基礎建設、技術、價格沒一項夠成熟。 緊接著08年金融危機,全世界都擔心天要塌了,瀰漫著一片保守氛圍,更沒有人想採用新技術。 但,車裡的兩位,其實不是什麼窮小子,而是玩紙板長大的永豐餘集團第3代、永道射頻(以下簡稱永道)董事長何奕達,與他的最佳戰友林秉毅。 據指出,何家為傳統家族式企業,無法接受外姓接班,包括出身彰化銀行張伯欣家族的何壽川妻子張杏如,2006年被丈夫嘗試安排接掌集團時,就遭遇何家內部反彈而作罷,因此,何壽川與張杏如雖然比較疼何奕佳,與何奕佳一家一起住在元大一品苑,而何奕佳也積極表現,打造生技事業,但集團董事長的位子還是在去年交給何奕達。

何奕達: 永豐金董事會 何家全面退出

以近二年營運表現來看,2019、2020年合併營收為105.49億、101.48億,稅後淨利歸屬於本公司4.65億、14.87億,每股盈餘EPS為1.92元、6.12元,配發現金股利1.7元及4.0元。 何奕達2023 「更大挑戰在第三季才要開始!」永豐餘投控董事長何奕達22日表示,新冠疫情對全球影響堪稱百年災難,近期各國雖然陸續解封,但仍無法預測市場需求跟景氣走向,且國際機構對總體經濟是否觸底反彈持疑慮,因此他預期第三季的挑戰更大,若能挺過去,第四季可望迎來報復性消費,帶動經濟走強。 對於成立96年的永豐餘來說,何奕達強調,這不是第一次面對劇烈動盪,由於永豐餘已轉型為投控公司,透過投資組合可以保持彈性與變動,嚴謹控制經營風險。

何奕達

永豐實研發副總張清賀指出,展示的各種包裝設計的衛生紙有很多是年代久遠,也有的是透過復刻保留原創。 (圖/馬景平攝)其中一款藍白格子包裝設計的抽取式衛生紙,即是創辦人何家第二代何壽川看見消費者使用不便,遂以歐美面紙不斷連抽形式爲本的摺疊法,開發自動化生產設備,因此誕生全台第一包抽取式衛生紙的款式。 何壽川的這個決定,也確實讓五月花在1980年代,在還是以平板衛生紙為主流的競爭激烈衛生紙品牌市場中脫穎而出,一躍升成為抽取式衛生紙的領導品牌,至今已是民眾使用衛生紙最接受、較感到便捷的方式。 張清賀表示,永豐實一年可以生產3億6,500包衛生紙,換算起來可以繞台灣環島近70圈,可說是國內最大的衛生紙廠,其中位於清水廠的產能則是主要供應國內消費者使用,從紙漿到製成第一層原紙、第二層原紙及第三層原紙,都是在清水廠中自行完成。 2021上半年合併營收50.17億,稅後淨利6.75億,每股盈餘EPS為2.76元,較去年同期成長。

何奕達: 永豐實配發現金股利3元 何奕達:持續研發功能性民生新品

永豐餘表示,2020年面對國際疫情險峻、多國大規模區域封鎖、全球經濟大幅衰退,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預測2020年全球GDP成長率為-3.5%。 永豐餘秉持專業、強化資產配置、各事業群全力抓住疫情下相關商機,繳出獲利倍增的成績,2020年稅後淨利52.09億元、年增127.5%,每股盈餘3.14元,配發現金股利1.5元,較去年0.7元增加114%。 即將功臣身退的永豐餘投控董座何奕達,未來仍身兼集團旗下兩大金雞母永道射頻董事長、永豐餘消費品實業董事長,將持續推動永豐實在台灣上市計畫。

  • 永豐餘投控今(1)日召開臨時董事會,通過第28屆9位董事提名名單,赫然不見大股東何家第二代掌門人何壽川,以及第三代、現任永豐餘投控董事長何奕達父子,名單上也完全沒有一個何家人身影,震撼市場!
  • 過去曾陸續主導EInk與元太科技合併案、永豐餘捷比達(Jupiter Group)整併案以及永豐餘集團RFID產業上下游相關投資與策略規劃。
  • 何奕達強調,全球經濟相連,近日美國房貸未繳款率達30%,就金融經營角度是很可怕的事情,究竟疫情影響是一時的,或影響多久,還是根本改變消費與產業,沒人說得準,目前所有國際機構對總體經濟是否觸底反彈都存有疑慮。
  • 他說,相信在新經營團隊帶領下,一定能展現並提升永豐餘既有優勢,因應時代巨變,培養長遠競爭力,並將股東利益最大化,也請股東們支持新團隊,守護永豐餘下個百年。
  • 一位外商紡織業高層透露,在盲測的產品效能評比中,永道贏過市占率第一的同業,取得優衣庫第一年的獨家供貨權,並藉由此實績,再拿下一間間的服飾品牌客戶。
  • 張清賀表示,永豐實一年可以生產3億6,500包衛生紙,換算起來可以繞台灣環島近70圈,可說是國內最大的衛生紙廠,其中位於清水廠的產能則是主要供應國內消費者使用,從紙漿到製成第一層原紙、第二層原紙及第三層原紙,都是在清水廠中自行完成。

永豐餘消費品實業旗下紙品品牌以不同產品定位區隔,包含「五月花」、「得意」、「柔情」;根據2020年東方線上電子發票銷售數據資料,在臺灣,每3個人就有1人購買永豐餘消費品實業的紙品。 潔品品牌則有臺灣消費者認知天然潔品品牌第一名的「橘子工坊」及以香氛為主要訴求的「植淨美」與實惠好用的「得意」。 何奕達表示,目前中國大陸家庭用紙使用以面紙及廁所捲紙為大宗,廚紙市場滲透率不到5%,潔品市場也以石化原料產品為主。 永豐餘消費品實業看準抽取式衛生紙及廚房紙巾的高度成長潛力,以及消費者對天然抗菌清潔用品的安心需求,積極佈局新市場。 何奕達指出,永豐餘消費品實業堅信每項產品使用的場域必然是家,而家的核心在於人,每一位家庭的成員都是永豐餘消費品實業在意的消費者。

何奕達: 提名名單不見大股東掌門 爆何壽川家族退出永豐餘投控董事會

當時,快時尚崛起,但這些品牌的過季品並不會進到暢貨中心,而是銷毀,如何做好庫存管理與跨店調度,成為業者的一大痛點。 「不要說當時的永道,你就算整個永豐餘所有的相關企業加總,跟那些公司比,根本一丁點都不算。」何奕達直言。 「也不可能有什麼司機啊,我開一開換他開,他開一開快到客戶公司了,停下來我們交換位子,再進客人的公司。」林秉毅說。 在何奕達抵達北檢前,其胞妹何奕佳也以被告身分移送北檢複訊,面對記者詢問均不發一語,至於何奕佳丈夫李政昊稍早訊後以證人身分獲檢方請回。 檢調發現,何壽川涉嫌自98年起,以子公司永豐金租賃掌控的境外GC租賃公司(Grand Capital),無擔保放款給三寶建設境外紙上公司J&R約53億元。

何奕達

原來,永豐餘集團事業版圖雖橫跨紙業、金融、生技、電子、印刷,目前總市值超過5千億,旗下市值居冠的就屬電子紙霸主元太,該公司早在永道成立前十幾年,就曾憑著一條2.5代線,成為國內TFT面板先驅。 當時,永豐餘集團旗下最大的工業用紙事業,正面臨中國業者崛起的威脅,他與父親何壽川都看見了網路的潛力,也都同意,若每個紙箱都裝上了一枚RFID標籤,就可能成為物聯網世界的一分子,使紙業不再只是被動的供貨商,甚至能成為扭轉零售商、製造商和消費者間關係的關鍵角色。 永道是全球第2大RFID電子標籤廠,去年前3季營收逾16億,每股賺超過4元,不只迪卡儂,知名品牌如優衣庫(Uniqlo)、LV,甚至零售巨頭沃爾瑪(Walmart)、聯合利華或7-Eleven,都有永道的產品參與其中,公司預計在3月掛牌上市。 「何奕達聰穎靈活、有眼光,非常注重實驗,也因此從科學研究中嗅到電子標籤RFID、E Ink電子紙商機,而且在永豐實中也是有一間實驗室,專注研發洗潔精等民生消費商品」一位傳產界主管說。 此外,何另運用永豐餘及元太科技,各以850萬美金投資三寶轄下Giant Crystal發行的Star City公司可交換公司債,實為投資三寶董事長李俊傑位於中國上海的1788大樓建案,被質疑利用複雜的財務操作「錢」進中國炒樓。

何奕達: 永豐餘消費品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總經理

永豐餘投控董事長何奕達表示,永豐餘將邁入百年,感謝永豐餘世世代代員工的付出,也感謝擔任董事超過半世紀的何壽川高瞻遠矚,才造就美好的現在。 會如此拚搏,是因為永道雖然是全球第一批投入RFID領域的企業,但相較業內其他玩家,根本是無名小卒。 周圍繞著的都是各產業巨頭,從晶片供應商恩智浦(NXP),到終端客戶優衣庫、沃爾瑪。 因為科技日新月異,面板尺寸快速更迭、越做越大,業者得不斷拿更多錢投入,元太一度就像無止境的錢坑。 何奕達2023 據透露,何奕達個性固執,與妻子趙珍珍結婚時,因為趙並非名門閨秀而引起張杏如反對,但何奕達還是先斬後奏,在美國公證結婚後再回台灣宴客,何壽川夫婦甚至未出席喜宴。 除了婚事,何奕達在事業上也與父母不同調,麻省理工MBA畢業的他個人能力強,一度想遠走香港創業,何壽川還因此向香港企業下通牒,禁止任何企業聘用何奕達,何奕達只好摸摸鼻子接手永豐餘。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事業橫跨造紙、生技、金融的永豐餘集團,雖然已由總裁何壽川的長子何奕達接任董事長,但卻傳出何奕達妹妹何奕佳積極爭搶接班人地位,甚至將她與夫婿、欣隆天然氣小開李政昊的9歲獨子,由李姓改為何姓,集團內部人士也透露,何壽川其實比較疼女兒,個性固執的何奕達則常常與父母爭執。 〔記者謝君臨/台北報導〕台北地檢署偵辦永豐金案,今再指揮調查局展開第三波行動,搜索永豐餘投資控股公司等5處,並約談何壽川子女何奕達、何奕佳,以及女婿李政昊等13人,稍早11時許,何奕達移送北檢複訊,親友一度與現場媒體爆發推擠,短短不到20公尺的路,何卻走了兩分鐘,僅簡短說「謝謝關心」,隨即上樓應訊。 永豐餘現任董事長何奕達則在胞妹抵達後不久,由調查官及親友陪同至北檢複訊,在媒體簇擁下,何奕達親友一度與現場記者爆發推擠,從大門到法警室不到20公尺的路程,何走了近2分鐘,隨後上樓應訊。 「我們的廠房最開始是租的,所有的錢都拿來買機器……,所有的擴產、廠房,也都是很確定拿到訂單,才去投資,」林秉毅說,為了提升生產競爭力,永道也會自己改機器,從驅動馬達、齒輪到探針,除了韌體難以突破,其他幾乎都能動手改。 07年,一枚RFID標籤成本約是1美元,而永道是全球第一個,實現當年麻省理工學院喊出,一枚標籤要做到成本5美分願景的公司。 一位外商紡織業高層透露,在盲測的產品效能評比中,永道贏過市占率第一的同業,取得優衣庫第一年的獨家供貨權,並藉由此實績,再拿下一間間的服飾品牌客戶。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