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腔淋巴癌2023詳解!(持續更新)

Posted by Tommy on October 2, 2020

鼻腔淋巴癌

養和醫院綜合腫瘤科中心主任暨血液及血液腫瘤科專科醫生梁憲孫醫生表示,一半的淋巴癌在淋巴結或淋巴核出現,其餘一半可在身體任何器官出現,例如胃、鼻腔、甲狀腺或乳房等。 由於人體佈滿淋巴細胞,所以身體任何位置都有機會出現淋巴癌。 當淋巴細胞發生惡性病變時,淋巴細胞便會不斷增生和結集在淋巴腺內,形成腫瘤,並且蔓延至骨髓、肝臟和其他器官。

鼻腔淋巴癌

鼻咽癌可根據腫瘤大小、有否擴散到淋巴結,以及是否擴散到身體其他部位而分為四期。 第一期腫瘤仍然局限在鼻咽以內,第二、三期擴散至淋巴,第四期則再細分為4A、B和C,4C期就是指腫瘤已擴散至其他器官。 期數越後,癌症能根治的可能性越低,但隨著鼻咽癌治療不斷進步,存活率已較二、三十年前大大提升。

鼻腔淋巴癌: 醫生如何診斷檢驗

也有報導說,食用鹹魚及腌制食物是中國南方鼻咽癌高危因素,且與食鹹魚的年齡、食用的期限額度及烹調方法也有關。 很多致癌化學物質如亞硝酸胺類、多環芳烴類及微量元素鎳等與該病的發病均有一定關係。 鼻咽癌的確切病因未明,但相信與EB 病毒(EBV, Epstein-Barr Virus)感染有關。 EB 病毒有可能引致傳染性單核白血球增多症,但人體的免疫系統一般能夠識別和消滅病毒,而患者在康復後亦甚少留下長期的後遺症,也不會因此而患上鼻咽癌。 不過,在某些罕見情況下,EB病毒的DNA會與鼻咽細胞的DNA混合,病毒基因會指令鼻咽細胞異常分裂和生長,引發癌變。

曾有醫生指出現在約50%的淋巴癌會在淋巴結出現,剩下的一半則可能直接出現在任何器官,例如胃、鼻腔、甲狀腺或乳房等等,損壞器官機能。 在解釋什麼是淋巴癌前,我們不妨先了解何為「淋巴」。 淋巴系統是人體免疫系統的一份子,協助身體抵抗疾病和預防感染。 沿著淋巴管有許多大大小小的豆狀組織,稱為淋巴結 (lymph node)或淋巴腺 (lymph glands)。 第一期的鼻咽癌單用放射治療有九成以上的治癒率,而中晚期尚未轉移者,經放射治療合併化療後仍有高達六至八成的成功率。

鼻腔淋巴癌: 疾病百科

肺臟轉移初期無症狀,嚴重時會咳嗽、咳血、呼吸困難。 肝臟轉移初期無症狀,嚴重時會右上腹部疼痛或可摸到腫塊,甚至導致肝機能衰竭。 通常發生內臟轉移時,一般以化學治療為主,部分的病人於化學治療後可有長期緩解之機會。 較常使用藥物有 5FU、cisplatin、anthracyclines、mitomycin C等。 依臨床狀況及權衡其副作用,如血球降低、粘膜發炎、聽力或腎臟功能的影響等,可給予單一或複方化學治療,複方化學治療之緩解率約為50%。 新的藥物如gemcitabine、paclitaxel,目前仍在臨床試驗中。

鼻腔淋巴癌

除顱神經外,脊髓神經、自主神經等也都有可能被侵犯。 這名婦人就這樣拖了好幾年,直到最近幾個月,連藥物也無法解決她的症狀,實在難過得受不了了,才到光田醫院耳鼻喉頭頸科就診。 鼻腔淋巴癌2023 經由醫師安排鼻咽光纖內視鏡與電腦斷層掃描及鼻竇內視鏡手術與切片,竟證實是罹患鼻腔內「淋巴癌」!

鼻腔淋巴癌: 防淋巴癌 身體異常腫大速就醫

台中榮民總醫院耳鼻喉頭頸部指出,頸部淋巴病變是最早、最常出現的鼻咽癌臨床表徵,約 3 到 4 成患者是以頸部淋巴病變為初發症狀。 同時鼻咽癌確診者已有頸部淋巴病變者,更高達 7 到 8 成。 得了癌症,不斷生長的癌細胞消耗了大量的營養物質,加之治療時放射線對口腔粘膜唾液腺的損傷和放療後引起的噁心、嘔吐、味覺異常等,均可影響食慾,嚴重者可導致營養代謝率亂。

各年齡層皆有可能罹患,但以40-60歲年齡層居多,平均年齡為50歲左右。 化療的其他副作用包括噁心、嘔吐,這時醫生會為你開止吐藥。 若口腔潰瘍以至影響胃口,醫生會建議你先用麻醉劑漱口,才進食,或靜脈補充營養物質。 當然最佳的方法是自已能進食,消化和吸收,這有利於潰瘍面的癒合。 在化療期間,如果覺得沒有胃口,可以把正餐改為營養豐富,高熱量的飲品,如牛奶、湯水等等。

鼻腔淋巴癌: 淋巴肿瘤怎么引起的

癌症的五年存活率是一個相對存活率,用於比較不同階段的癌症患者與總人口的生存率。 鼻腔淋巴癌2023 即使患上一樣期數的鼻咽癌,由於每位患者的癌細胞特質及其基因組合都不同,治療方案亦會有所差異,因此五年存活率只供參考,不同患者不能一概而論,亦不能用作推斷患者的預期壽命。 鼻咽癌篩查旨在於未出現任何癌症病徵前,及早偵測早期癌細胞病變的跡象,把握治療黃金期,提升治療成效及患者的存活率。

鼻腔淋巴癌

如切除活檢確有困難,可在腫塊處作楔形切取,活檢切取組織時須有一定深度並切忌擠壓,術畢時術野不宜作過緊過密的縫合。 淋巴瘤的治療是近代腫瘤醫學發展重要成就之一,成就不少創新有效的療法,助大多數患者緩解症狀甚至完全康復。 淋巴結腫大雖然是淋巴癌的症狀之一,但身體也有不同狀況可引致同樣症狀,例如扁桃腺發炎。 因此要透過組織病理化驗,才能確定是否患上淋巴癌。 應該說動物的肝臟是維生素、礦物質和其他抑制腫瘤物質的寶庫。 含有大量的維生素A、葉酸、硒、核酸和獨特的抗腫瘤物質——細胞色素P-450。

鼻腔淋巴癌: 鼻咽癌分期

依據我國2019年癌症登記報告,該年初次診斷鼻咽癌的個案計有1560人,佔當年全部惡性腫瘤發生個案數的1.29%。 而臨床上也發現鼻咽癌頗有家族集簇性,鼻咽癌患者第一等親之內罹患鼻咽癌的機會是一般人的20倍,除了遺傳因素造成這種家族集簇性之外,親屬間具共同的環境因素也是原因之一。 至於環境因素則種類繁多,不易有共同一致的結論。 較常被提及的為含硝化物的醃漬鹹魚,以及較常耳聞的菸、酒、檳榔等,在鼻咽癌的致癌因子方面,則不若肺癌、口腔癌顯著。 鼻咽癌經治療後容易復發的部位和治療前癌病散佈情況有關,主要包括鼻咽本身和其鄰近組織、頸部淋巴結、骨骼、肺臟及肝臟等。

鼻腔淋巴癌

有別於利用電離輻射的X光,磁力共振掃描是一種利用磁場及共振頻率的造影技術。 磁力共振在檢查身體軟組織和神經組織方面較優勝,可應用於鼻咽腫瘤有可能波及的部位及軟組織,例如扁桃腺、舌底或附近的淋巴結。 目前應以那一種方式合併治療,尚未有確切的定論。 體外放射治療劑量約 70 ~ 74 Gy,每天1.8 ~ 2.0 Gy,治療7至8週。 單獨放射治療之存活率約30 ~ 50%,第三期比第四期較好。 局部復發與遠端轉移是治療失敗的主因,因此合併放射治療及化學治療以提高治癒率,是目前國內各大醫學中心的重要研究方向。

鼻腔淋巴癌: 鼻咽癌的發生原因

"淋巴瘤主要起源于淋巴造血系统的恶性肿瘤,其发病原因目前尚不十分明确,与多种因素有一定的相关性,例如与细菌病毒感染、基因突变、化学药物、放射线以及合并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因素,有一... 別小看天冷流鼻水、咳嗽、鼻塞,小心是「癌症」。 新竹一位男性工程師因感冒症狀前往新竹國泰醫院就診,醫師發現他右鼻孔內有黑色焦痂,切片檢查後確認是「NK/T細胞淋巴瘤」,5年存活率僅有45%。 又稱為電療,藉由高能量射線來破壞癌細胞,防止其分裂的同時,幫助縮細腫瘤,減輕腫瘤引致的痛楚。 此療法主要應用於治療某些較初期的淋巴癌,較晚期或擴散速度較快的淋巴癌則需要配合化療進行。 鼻咽腔並不大,最寬處約略3.5公分,在此處黏膜表層發生的惡性腫瘤,我們稱為鼻咽癌。

病变位于右侧鼻腔后方及鼻咽部、病变呈膨胀性生长,平扫呈等密度、增强扫描呈明显强化,骨窗示肿瘤周围部分骨质呈膨胀性变薄。 嗅神经母细胞瘤累及的部位不同,其临床症状亦不一致,大多数患者起病初时均表现为无痛性鼻腔堵塞甚至鼻衄。 上颌窦乳头状瘤多突入同侧鼻腔,肿瘤与窦壁相邻部分常有条状低密度影,肿瘤增强可引起轻度强化,上颌窦乳头状瘤引起骨质的破坏、坏死、出血及钙化与上颌窦癌有时很难鉴别。

鼻腔淋巴癌: 鼻咽癌之治療

根據香港癌症資料統計中心數據,在2018年確診的鼻咽癌患者之中,只有6.5%的患者確診時屬於第一期,有超過七成患者直到第三、第四期才確診,影響治療成效。 發生在鼻部的腫瘤,病人表現鼻阻、鼻衄,這是由於腫塊及其所造成的中面部結構破壞所致。 腫瘤可侵及周圍相鄰組織如鼻咽部、副鼻竇、眼眶、口腔、齶部和口咽部。

經正規治療之結果,全部病人五年之存活率約有60%,早期病人可高達80%以上,而晚期病人也有30%以上。 除了少數病人在治療開始就有遠端轉移其病情較難控制之外,鼻咽癌並不是絕症,是一種可以控制及治癒的癌症。 經正規方式治療以後,病人多數能夠恢復,而回去工作。 台灣鼻咽癌之早期診斷率以及治療成績,如今在世界上是相當突出而有名的。 治療後,少數病人可能復發,所以定期追蹤檢查是必要的。

鼻腔淋巴癌: 鼻腔鼻窦淋巴瘤

放射治療時,由於腮腺、唾液腺均在照射範圍內,故放療後肋腺及唾液腺功能受抑制。 口腔內的腺體分泌減少,口腔的自潔作用消失,常有口乾、咽部干痛、口腔潰瘍等症状。 為使這些症状減輕,可常備一個飲水瓶,經常濕潤一下口腔,每天飲水量在250ml以上,經常用金銀花、麥冬泡水喝,使口腔粘膜濕潤。 此外,為了保持口腔清潔,可自配淡鹽水漱口,每日—5次。 淡鹽的配製方法是:在500ml溫開水中加氯化鈉(熟鹽)3-4g(約小半匙)即可,或用多貝氏液含漱,漱口液每次含漱至少要有1分鐘。 同時,用鼓頰和吸吮交替動作漱口1—2分鐘,以清除鬆動的牙垢。

同时,建议保障良好的饮食营养供给、良好的护理。 鼻腔淋巴癌2023 当有鼻部发生炎症时,要及时就诊,及时治疗,避免炎症反复发作,增加恶性肿瘤发生的可能。 避免接触致癌物质,如重金属、苯及油漆等,必须接触时要做好防护。

鼻腔淋巴癌: 鼻咽癌診斷方法

針對已發生遠處轉移 (常見骨、肝、肺等部位) 者,則以化學治療為優先,之後再視情況於鼻咽及頸部給予放射治療。 初診斷為鼻咽癌之病患通常採放射線治療、化學治療來治療鼻咽癌。 鼻腔淋巴癌2023 鼻咽癌之治療方式不僅需考慮整體的臨床分期,還要考量T、N和M的情形。 近年來分子生物學發展迅速,目前有針對腫瘤細胞的標靶治療與EB病毒的免疫療法的藥物試驗研究,一旦有更近一步的突破,對於鼻咽癌患者將是一項福音。 六、高危險因子及預防: 雖然前面已說過遺傳因素,食物中致癌物質與EB病毒可能與鼻咽 癌的發生有密切的關係,但是目前在台灣並沒有一個實際可行的 方法找出高危險群的人。 比較可行的,應是近親有鼻咽癌者應定期做耳鼻喉科檢查。

  • 若癌細胞擴散到肺、骨或肝等遠端器官,醫生或會考慮單獨使用化療或與放射治療一併使用。
  • 對於早期鼻咽癌,除了體外放射治療再加上鼻咽腔內近接治療,是否增加局部控制率仍有待進一步的臨床研究。
  • (四)頸部活檢 :對已經鼻咽活檢未能確診的病例,可進行頸部腫塊活檢。
  • 告訴患者禁止剃毛,宜用電剃鬚刀,防止損傷造成局部感染。
  • CT或MRI能够提供肿瘤的部位和范围,以帮助临床决定治疗的方法和术式的选择。
  • 不過,在某些罕見情況下,EB病毒的DNA會與鼻咽細胞的DNA混合,病毒基因會指令鼻咽細胞異常分裂和生長,引發癌變。
  • 当有鼻部发生炎症时,要及时就诊,及时治疗,避免炎症反复发作,增加恶性肿瘤发生的可能。

鼻咽癌是華人特別容易罹患的癌症,和種族遺傳因子有不可忽視的關係性,而它容易發生在40歲至50歲之壯年期,易對家庭造成沈重的負擔。 除了少數病人在開始治療時就已有遠隔轉移,其病情較難控制之外,鼻咽癌並不是絕症,是一種可以控制甚至治癒的疾病,治療後還需維持密切的觀察與治療後的照護。 鼻腔淋巴癌 本院以仔細的檢查達到早期診斷、早期治療的目的,並且提供與國際標準相同的療程與追蹤,同時注重身心靈的變化與需求,以求給予患者最好的照護。 由於鼻咽部粘膜受照射後充血腫脹,出現與口腔粘膜相似的鼻腔粘膜反應,患者常有鼻粘膜乾燥、鼻塞、鼻腔分泌物增多、粘稠,嚴重者可影響休息與睡眠。

鼻腔淋巴癌: 鼻腔鼻窦淋巴瘤发病机制

因此,病人追蹤檢查應以上述部位為重點,除常規身體理學檢查外,鼻後鏡或鼻咽內視鏡、血液檢驗、 EB病毒抗體之檢測、胸部X光常被列為例行檢查。 特殊影像學檢查,如電腦斷層掃瞄攝影、磁振造影檢查、骨骼同位素掃瞄或肝臟超音波檢查,一般需配合臨床需要來安排。 大致而言,治療完成時間愈久,檢查密集度和檢查項目就愈少。

鼻腔淋巴癌: 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

如能仔細地選用造影參數,配合醫師的審慎判讀,就現階段的醫療水準而言,對於鼻咽癌的診斷與擴散範圍的認定,CT與MRI兩者各見優劣。 CT對骨質解析度較高,MRI對軟組織解析度較優;值得一提的是,CT與MRI的檢查均需注射對比劑。 儘管產生對比的原理不同,但兩者對比劑皆需由靜脈給藥,再經由血液循環將對比劑帶至病灶處,藉以突顯病灶與鄰近正常組織間的對比度,以增加病灶的偵測敏感度與準確度。 除了呈現鼻咽癌在鼻咽處的腫瘤大小外,CT及MRI可幫助確認腫瘤的擴散情況,如鼻腔、鼻竇、鼻咽旁、顳下窩、頸動脈鞘、脊椎及脊椎周圍肌肉群、口咽、顱底及顱內等。 有效的治療,來自於正確的治療方針,而方針的選擇,卻有賴於確實可靠的診斷與病灶範圍的認定。 在解剖上,鼻咽是一個醫師不容易用肉眼直接查看或用手觸診的結構。

手術目的是切除腫瘤和部份周圍健康組織,達至根治效果。 惟鼻咽內的腫瘤靠近顱神經和血管,較難到達,所以手術並不是治療鼻咽癌的常用方案。 鼻腔淋巴癌2023 若癌細胞已擴散到頸部淋巴結,醫生或會建議患者先接受同步放化療,再透過手術切除淋巴結,惟手術有可能導致神經損傷,導致患者出現耳朵麻木、手臂無力(無法舉高過頭)、下唇無力等後遺症。 視乎神經損傷的程度,這些手術後遺症有可能在數個月後消失,但亦有可能屬永久性。 此外,手術亦有可能用於初次治療後復發的鼻咽癌。

鼻腔淋巴癌: 鼻腔鼻窦淋巴瘤前驱期

醫生會透過臨床檢查,觸摸頭頸位置是否有異常,例如頸兩側、淋巴位置是否有腫塊;血液測試則檢查身體是否存在抗EBV病毒的抗體。 鼻咽癌的病發率有地區性,中國尤其華南、廣東地區一帶的病發率明顯較高,故鼻咽癌也有「廣東癌」之稱。 在香港,鼻咽癌男女比例約為3:1,男性患病風險較高。 在2018年,本港有超過830宗鼻咽癌新症,其中男士個案錄得逾600宗,在男性常見癌症中排行第六位,死亡個案排行第八 。 雖然近二、三十年鼻咽癌發病率持續下降,但在 20至44 歲的年輕男性之中,鼻咽癌依然位列常見癌症首位,情況不容忽視。 本文所提供之資訊僅適用於健康和健身目的,不能用於診斷疾病或其他病況,亦不用於療癒、緩和、治療或預防疾病 (詳情請參閱「條款與條件」)。

其次是環境因子、鹽漬或煙薰的食物或燒香與抽菸都有報告認為與鼻咽癌有關。 然而,我們常見的病人是菸不抽、酒不喝,也未食用上述食物的人。 至於EB病毒,我們可偵測到鼻咽癌細胞有EB病毒存在,幾乎每個台灣人都很早就感染過,身上也可能潛伏一些EB病毒。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