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議題15大著數2023!專家建議咁做...

Posted by Eric on June 15, 2020

設計議題

越短越有重點的東西越能吸引注意力,也成為了網路短影音興起的流量密碼。 媒體帶風向還有另一個關鍵,就是他們知道如何吸引你的注意力。 聳動的標題,配上血腥暴力色情且超乎常理的內容總是能獲取讀者注意力,激發人類的原始慾望跟恐懼。 這些由內在深層動機產生的注意力,和大腦的神經傳導物質多巴胺有關。 多巴胺刺激大腦的獎賞迴路,控制我們被與生存有關的初級獎賞吸引(Primary rewards)例如食物、性、母愛。

  • 在蒐集物品的過程中,她觀察到東德的物資種類少,沒有太多東西可以讓她選擇,但這也讓她看見蘇聯的發展歷程。
  • 各大類中最多民眾關注的課題分別是「源頭減量與物質循環再利用」、「食品造假與標示不實」、「氣溫異常造成農業損失與增加用電需求」,以及「核能發電的安全」。
  • 太專注在「講議題」,就失去故事設計獨特性,因為議題本身就是去除獨特性的概念。
  • 他也讚許學員們願意關注公共議題、國會運作,這樣的熱忱非常值得尊敬。

觀察近年金點設計獎得獎作品,能看見台灣設計圈對於社會議題的投入與關注,例如2019年獲得年度特別獎社會設計獎的「海廢圖鑑」,新世代設計師針對海洋汙染議題, 將101件指標性的海洋廢棄物設計成好玩的圖鑑網站,以有趣、易讀的環境教材,推廣海洋環境保護意識。 探討發生在世界上不同城市裡的美學事件,從藝術、設計、展覽等各層面議題中,以作品賞析、人物側寫或深度專訪方式,挖掘更多值得人們關注與思考的美學態度。 其中,海報更能在瞬間吸引人們的目光,觸發內心的情感與回憶,快速傳達訊息,而如何以圖像訴說強而有力的故事、持續突破創作框架,並透過自身視角關懷社會,也是設計師畢生思索的課題。 人文遠雄博物館邀請其中兩位參展藝術家,台灣設計師施令紅與丹麥設計師Gitte Kath對談,分享她們創作的心路歷程。

設計議題: 設計提案前你該知道的事2. 合適的設計流程

遊戲執行的過程對玩家與遊戲設計師皆有不少的啟發與反思,例如需要更多的遊戲時間來消化大量資訊、玩家的反應不如設計師的預期、玩家帶入了網路查不到的最新資訊、玩家從設計師提供的遊具中學到了新知等等,也可謂透過遊戲讓雙方互惠成長。 2021年倫敦設計雙年展(London Design Biennale)以「共振」(Resonance)為主題,邀請創作者一同探討設計如何在生活中激起連鎖反應,從而實質影響我們的生活。 策展團隊期盼能透過Forest For Change給出針對現代社會、環境議題的解決方案,並藉此喚醒大眾對永續發展的意識。 假使,人類必須創造一個可持續性的世界,一個對於未來世代及生物需求加以負責的世界,我們必須承認目前的建築、工程、科技、技術的型態是有瑕疵;為創造一個可持續性的世界,必須改變某些習慣。 設計議題 楊振甫解釋,這就是考量人們心理狀態後,以人為核心的設計。

設計議題

另一方面,如果兩個事物相距較遠,您的眼睛會看到它們是截然不同的。 設計議題2023 中美洲議會(PARLACEN) 於當地時間8月21日上午,通過尼加拉瓜黨團提出的「排我納中」案,外交部今(22日)宣布,為維護國家主權及尊嚴,決定自即日起正式退出中美洲議會。 外交部發言人劉永健稍早指出,「很明顯是中國在背後的唆使以及指導」,尼加拉瓜奧德嘉獨裁政權自甘淪為中國馬前卒,兩者都是惡名昭彰的極權國家。 日本首相岸田文雄今(22日)宣布,東京電力公司福島第一核電站的含氚廢水排放工作將在8月24日啟動。

設計議題: 在我開始舉辦 UX 工作坊之後,經常跟希望入門這個領域的朋友聊天,我開始了解更多對入門者而言的痛點與煩惱,其中一個門檻正是各種意義深遠的專有名詞,例如「資訊架構」。

我參與過的遊戲主題包含了社區安全、合宜住宅、社區更新與氣候變遷的適應性。 自2010年以來,Play the City 製作過的議題包含合宜住宅、循環經濟、移民、都市內遷移、都市擴張、參與式設計。 除了荷蘭,Play the City 也在其他國家進行案子,包含伊斯坦堡、布魯塞爾、深圳、都柏林、布拉格和開普敦。 雖有說法指出,乏燃料棒的「重覆處理」可替代「最終處理」。 但重覆處理表示從乏燃料棒提取少量的鈾元素及鈽元素重新應用,大多數剩下的高放射性核廢料仍需要「最終處理」。

展間外的「廢棄藝術廊道區」將六大廢棄物重點式組合出六幅巨型畫作,搶眼的視覺表現,衝擊觀者的心理感受,提醒人們廢棄物回收的時下重要性。 展間分為五大重點區塊,重點兩側為「永續材質區」,共陳列出12大可回收材質,以及相對應廠商所使用的關鍵技術製程,參觀民眾可從中一窺國內最先進的循環設計核心技術。 早期乳癌在接受手術治療後,五年存活率高,但是也不能大意。 林口長庚紀念醫院乳房醫學中心主任郭玟伶醫師指出,因為可能會有肉眼看不到的乳癌細胞向外擴散,乘著血液、淋巴轉移至其他器官。

設計議題: ‧ 民進黨向柯文哲提3問 民眾黨反擊「早就回應過」:別只會無理取鬧

的確,牛奶PDCAAS值為一,同時含有80%的酪蛋白與20%的乳清蛋白,絕對是蛋白質補充的好選擇。 但是相對的,儘管還含有豐富的乳脂肪及鈣質,對於人體來說牛奶的營養成分依然不夠全面,所以營養均衡和多樣化的重要性依然是第一位,攝取時也必須注重植物性、動物性的蛋白質配比。 不過話說回來,單論營養補充品的話,對於蛋白質、鈣質的補充,牛奶絕對是非常好的選擇之一。 根據「國人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取量建議(第八版)」,成年人蛋白質建議攝取量是每公斤體重0.9至1.2公克,若以平均體重60公斤計算,每天建議攝取約54公克~72公克的蛋白質,所以,想知道自己需要的蛋白質攝取量,直接計算「公克數」絕對是最直接的標準。 坊間許多優蛋白類營養品時常主打「滿足一天所需蛋白質的多少百分比」之類的廣告標語,但事實上,它的計算標準及方式並不符合每一個人的實際需求。

這個概念是把網路改造成一個完全身臨其境的工作和娛樂世界。 環保意識並不是什麼新概念,這個意識只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高漲。 把你的廣告活動彩繪成綠色,擁護你對地球的愛永遠也不嫌多。 曾被認為具現代感的內容可能會被賦予全新的涵義,我們已經在設計中看到了相應的轉變。 一直以來,設計給人的感覺是一成不變、線條簡潔、圖案簡約的,並且執著於單色配色。

設計議題: 設計改變台灣,設研院擴大徵才!

然而,在一個動盪的世界裡,這種嚴肅、冷靜、近乎拘謹的美感開始讓人感覺過氣了。 就連Apple也開始重溫過去更繽紛、更有朝氣的風格以試圖重塑品牌形象來跟上當代的腳步。 喝完的鋁罐飲料,除了回收再製造外,很少人會想到,其實也能搖身一變,成為時尚最佳代言人。

設計議題

看到擔任護士的妻子於懷孕期間,因推廣乳癌篩檢而心力交瘁,楊振甫開始思考改善問題的可能。 他透過一則在社群媒體上的貼文,成功號召一群台灣設計師投入業餘的少量(5%)時間,為乳癌篩檢推廣一事進行「品牌再造」,將之重新包裝成喝下午茶般的愜意活動;加上檢查過程透明化等整體篩檢服務的再設計,這群設計師嘗試用平易近人的溝通方式,減少女性民眾對於癌篩的恐懼,並提升篩檢率。 Play the City 操作的都市議題桌遊,將遊戲作為促進公民參與的一種方法與工具,透過客製化的遊戲製作,呈現各式各樣的都市空間議題,藉由遊戲的方式將權益關係者聚集在一起 (以下稱為“玩家”)。 不同於數位科技的模擬城市,都市議題桌遊更強調人們之間面對面的互動、討論與斡旋。 關於綠建築、環境規劃設計的討論最近愈來愈受到重視,這些討論可以光譜的類比方式加以說明。 [12](李永展,1999)即便如此,「深層綠色(Deep Green)」方法及新的「綠色技術官僚(Green Technocrat)」之間的政治對話卻很少浮上檯面[10](Woolley, 1998)。

設計議題: 中美洲會議驅逐台灣觀察員身分 美國譴責

為尋求改變的突破口,他們邀請議題中的需求者、服務提供者與利害關係人參與討論,從多方觀點拼出議題的全貌,梳理至今無法解決的問題和背後原因。 在確認需要哪些專業人士和設計師協助之後,再從不同領域或組織中招募串聯出一支「全明星隊」,一起思考和共創(co-create)可能的解決方案。 儘管台灣疫情控制得宜,民眾生活逐漸恢復常態,此次疫情仍引發產業、設計師、都市規劃者對於新型態城市生活的更多想像,公共衛生規劃將成為城市設計的難題,國際趨勢將提供我們借鏡學習,刺激台灣城市環境轉型機會。

設計議題

也受到藝人林依晨的青睞,於當年度擔任台北電影節大使出席頒獎典禮時,穿上C JEAN的作品,驚艷全場。 他提到,許多企業即便知道要寫報告書,也要訂定相關目標,但在運作面、實務面缺少管理系統運作的內涵、標準程序。 Soking 補充,以前人們會認為手工生產的東西才是好的,機器大量生產的東西既粗糙又難用的。

設計議題: 設計思考

108課綱的議題融入,是依據領域學習重點和議題實質內涵之相關程度,將議題內涵適切融入各階段領域/科目的學習重點中,因此,本項課題的討論焦點在於並非所有領域/科目均須融入總綱的19項議題,尤其未來還可能出現新議題。 考量若未在領綱附錄凸顯議題適切融入的原則,易造成課程重複和膨脹的誤解與疑慮,最後決議直接將領綱附錄名稱訂為「議題適切融入領域課程綱要」,並於內文中提醒學校與教師依需求適切融入議題,以發揮課程與教學的創新與特色,並保持對新議題的敏覺性。 3D 無疑是網頁設計中的流行趨勢,3D 網頁設計可幫助您在人類世界和數位世代之間增加深度、真實感和新穎性,從而吸引流量並使用戶體驗與眾不同。 如今,網站用戶不只想滾動,還想參與、娛樂和成為網站的一部分。

設計議題

大家對設定設計原則/目標想來不陌生,什麼高效、有趣、清晰、情感化之類的關鍵詞也經常被我們所使用。 但在如何推導得出這樣的設計原則/目標,以及如何基於這樣的設計原則/目標去分解合適的實現策略,並在闡述具體方案時讓聽眾一下就感受到方案和目標的關聯性上,卻是包括我在內的一些設計師在新人階段做得不夠到位的地方。 許多人想編劇,都是因為受到某個社會議題的刺激,或是生活中一些事件的啟發,但當要落筆時,卻又發現很難將它寫出故事設計了,或是寫出來了,好像只是事件本身的流水帳,這篇文章,便要以一個實際的案例做簡單的議題設計示範和編劇技巧,教你怎麼思考、設計你的故事,好把社會議題設計包入你的故事中。

設計議題: 日本商家列6行為超沒禮貌!遊客:我們在毀掉日本

不過,由於它的蛋白質種類只有動物性的濃縮牛奶蛋白,在胺基酸補充的互補性上就遜色了一些。 設計議題2023 二、「單項飲食」在營養素上通常都有侷限性,若缺乏良好搭配,難以完整獲得全面的營養。 例如牛奶雖然富含鈣質,但缺乏部分維生素礦物質,而且對於體力的補充幫助也相當有限,這時就必須搭配其他相對應的飲食攝取,必須花費不少心思鑽研與實踐;但營養品就相對全面許多,一罐便能包含更多人體所需營養素。

女性受訪者較關注勞動權益與薪資、教育等大類,尤其是婦女就業問題、弱勢家庭的教養困境、家庭成員間的教養觀念隔閡等課題,這種對於家庭課題的關注偏好,可能來自於女性受訪者在傳統家庭與職場文化下的角色設定與認知。 男性受訪者則較關注能源、災害,主要是核能安全、穩定的能源供給、豪雨成災等,顯示相較於女性,男性受訪者對於家庭以外的公共議題更加感到興趣,例如安全又穩定的能源政策或治水成效等,較容易引起共鳴。 東部民眾較為關注教育大類的課題,尤其是家庭成員間的教養觀念隔閡,這樣的結果可能來自於部分東部地區青壯人力選擇到外地工作,產生較高比例的隔代教養家庭,受訪民眾表達出對於教養問題的關注。 離島地區民眾則關注災害與健康,反映出離島地處偏遠,自主災防與在地化醫療量能有限,重大災害與醫療事件均需仰賴本島支援,民眾對於健康與安全的相關課題就更加在意。 對於聚樂邦來說,遊戲設計好玩之外,如何與議題結合得更自在、讓玩家認識地方的過程更舒適,是一直在變動的挑戰。

設計議題: 設計思考流程

最特別的是,今年還特別新增「開發者Lounge聊天吧」,讓開發者與經理人盡情交流洞察與趨勢。 2023年9月,一年一度的「DevDays Asia亞太技術年會」即將於台北、高雄盛大舉辦,邀請美國微軟總部的頂尖專家、相關產業高階經理人以及各行各業的資深開發者共襄盛舉。 例如想要思考自己的事業三至五年的中期計畫時,設計「想像中的樣貌與到達目標的正確路徑」,正是成為「最終想要的成果」。 當處理步驟有既定的順序,就將所有步驟由前到後,像拼圖的零片一字排開。 可以簡單地直接在紙上畫圖,也可以運用便利貼或單字卡等。

  • 像紐約的風景,施令紅採用類似美國畫家波洛克的「滴畫法」技巧,讓顏料在海報上恣意流動,呈現紐約歷經911後的悲傷情景。
  • 擅長各式類型片的創作與文本結構分析,對編劇技巧有一套自己快速從創意發展為故事的系統方法,風格多元,尤其能寫幽默與感人的類型。
  • 中美洲議會(PARLACEN) 於當地時間8月21日上午,通過尼加拉瓜黨團提出的「排我納中」案,外交部今(22日)宣布,為維護國家主權及尊嚴,決定自即日起正式退出中美洲議會。
  • 同時日本設計界也對歐美現代主義設計有了更加全面的審視和瞭解。
  • 國研院科政中心團隊耗時半年,從智庫研析、業界建言、產學研專家建議、媒體報導以及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台等資料來源,蒐整各種民眾可能關心的社會課題,並經內容分析及規格化後,建立了涵蓋 14 大類- 79 小類- 334 項課題的系統化架構。
  • 其中,海報更能在瞬間吸引人們的目光,觸發內心的情感與回憶,快速傳達訊息,而如何以圖像訴說強而有力的故事、持續突破創作框架,並透過自身視角關懷社會,也是設計師畢生思索的課題。
  • 近來,5% Design Action就在嘗試串聯起新北市、香港和上海三地,針對一些共同的社會挑戰,如家庭照護、友善職場等議題,在跨城市交流中一起探索解決的可能。
  • 利用咖啡渣透過低溫高壓的環保專利製程創造出S.Café®奈米咖啡渣。

性平教育涵蓋的不單指男女平等,更深層的是希望透過教育了解不同可能,探索並尊重不同性別氣質,能學習到性別不是決定內外在樣貌的依據,同時能同理、包容這樣的多元性。 他表示,過去數月來,像是青年失業率或打擊中國企業等基本數據,透明度與開放度有所下降,「我們認為,這是不負責任的做法」,美國相信開放、透明與報告,這是美國的做法,也是其他主要經濟體的做法。 為了全球信心、可預測性,並使世界其他國家做出明智經濟決策,中國在發布經濟數據時維持一定透明度十分重要。 這將是雷蒙多下週訪問北京與上海時將與中方討論的一個議程。

設計議題: 教育與知識

儘管如此,工作坊、討論類型的形式,有個門檻是,對於內向害羞的人來說,會有不容易融入的可能,因此遊戲是一個很好的解方,因為在遊戲中每個人會扮演不同角色,就能放下自己原本的擔心,甚至可以嘗試平時不願意做的事情、行動。 除了組內的討論,遊戲策略也會設計在每個回合的最後有分享交流的時間;而各組的提案也是一種分享想法的形式。 如此做法可以讓每位玩家表達想法,並了解不同人的觀點;因此鼓勵玩家勇於表達意見,以及對彼此意見的回饋與反思是很重要。 AI的學術研究與產業發展,相互協調合作,彼此反饋,應該可以獲得更大的進步。 發展AI,科研上必須有所準據,方能使相關專業人員有所依循,避免在發展AI的過程中,造成不必要的風險。

程式設計過程一般包括分析、設計、編碼、測試、除錯等不同階段。 「課題探索」階段蒐集到的資料如果沒有經過妥善整理分析,不容易客觀地看到課題的本質,因此會將找到的資訊透過設計思考方法和工具整理、收斂,以便全面地理解課題本身,並且找到洞見。 前半段(階段0~4)強調深刻的了解課題,找到機會點後,再進入概念發展。 後半段(階段5~9)代表的是精實創業(lean startup)和敏捷開發(agile)的精神,強調透過持不斷的測試、反思,來優化或驗證先前發展的概念,以便快速迭代產品或服務。 傳統技術創新導向(technology-driven innovation)的做法向來只針對具體或有算法依據的問題找解方,所產出的策略也較偏向功能型的觀點,這對想要做產品服務創新、開拓新市場,或是轉型的企業來說已略顯不足,也無法從既有模式中尋求答案。

設計議題: 議題建構過程六個階段

乍聽之下,SDGs、USR、及服務學習的確有些類似。 服務學習是讓學生透過服務來進行反思,從而得到自己對於身為學生或大人的學習,而USR鎖定大學所在城市,讓學生的學習擴展到城鄉,解決社會問題,以盡到一所大學該對社會負起的責任。 而SDGs的層面是推廣到探索世界問題,並試圖解決這些迫在眉梢的問題,訂出2030年全球共同努力的方向,共同打造更美好的世界永續。 教育專家/中原大學教育研究所副教授/美國德州農工大學教育科技博士,近年專注於自學跨域、社會設計、地方創生、 全美教學 。 設計議題2023 屏東鄉下長大的峰哥在國高中時,因為考試導向的教學,恨透了學習。

設計議題

這樣的落差,源於東西方哲學與對於家庭關係觀念的差異性,西方文化談人本主義,亦即要實現自己,因而個體的價值被彰顯到最大;相對而言,東方或華人社會則較為重視長幼、孝道等家庭倫理,也講求群體之間的關係。 這些社會文化的差異性反映在設計議題上,會是設計師必須考量的問題。 設計可因應緊急需求,敏捷提出創新方法,更能引導產業及政府以設計思維與專業技能,規劃長遠解決方案,幫助政府部門或決策者重新設計或調整人與人、人與環境的互動方式,找出健康與永續發展的城市設計提案,使城市再面對下一次災害衝擊時能有更好的韌性,用設計回應瞬息萬變的世界。 「微動交通(Micromobility)可望成為一種流行、安全、低碳的運輸方式。」疫情改變城市交通方式,為使民眾保持安全距離,同時兼顧宜居永續環境,除了像國內台鐵、客運進行座位規劃之外,許多國家更是重新設計城市街道與通勤系統,發展快速、輕便、自主並安全移動的流動方式。 例如英國投入20 億英鎊重新設計街道、擴充自行車道(Pop-up cycle lanes);倫敦、波蘭、溫哥華等其他城市也開始重新配置街道規劃,提升騎車和步行友善性。 設計議題2023 此外,荷蘭運輸顧問公司Mobycon更於疫情期間發布設計指南《MAKING SAFE SPACE FOR CYCLING IN 10 DAYS》,提出道路基礎設施或交通標誌設計規範,幫助地方政府在十天內以低成本開設自行車道。

仔細研究之後漸漸察覺出台灣的教育問題,也了解到為何從教育著手讓孩子從小養成觀念,為何推動上總是困難重重。 2016年創立zero zero,結合科技技術,將回收服務放上互聯網平台,創立 zero zero APP。 將來自廢棄食品容器,塑膠材質標誌為5號的PP 材質(聚丙烯) ,經過回收,重新粉碎造粒及加工,再製成生活中的創意小物,並透過一個產品等於幾個飲料杯的概念讓大眾更能直覺地了解回收全循環的過程。 這次「循環設計展 – 你在圈內嗎?」將提供給參觀者不同的感受。 除了理解循環設計解決方案外,在日常生活材質選用上,無論是可再利用/不可利用或可回收/不可回收,參觀者皆能經由展覽體驗而窺知一二。 另外,由過去的線性思維轉向循環思維,企業和設計師更可以從展覽中探索未來新的高值化設計和創新(upcycling design & innovation)。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