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揚偉經歷6大優勢2023!內含劉揚偉經歷絕密資料

Posted by Eric on March 30, 2023

劉揚偉經歷

不過,劉揚偉所主掌的半導體廠是資本支出龐大的事業,目前在中國的十二吋廠仍處建廠階段,技術、資金、人才、市場皆未塵埃落定。 鴻海的企業文化向來服膺「有戰功說話才能大聲」,曾有鴻海人直言「劉揚偉沒什麼戰功」,新董座劉揚偉未來如何服眾? 王道銀行(O-Bank)即日起推出「O for YOU扶助存款」專案,提供經濟弱勢族群新台幣階梯活儲,年利率最高5%,王道銀行南京復興分行也於本月1日開幕營運,加碼推出開幕優惠,凡於南京復興分行臨櫃透過理專申購王道銀行銷售的全系列基金及海外債,皆享申購零手續費的優惠。 也就是說,鴻海董事持股比例占鴻海股份的總共9.68%,其中大多數都是郭台銘的份,如果郭台銘當選總統,辭去鴻海董事一職,鴻海所有董事的持股比例將僅剩0.06%,不到0.1%,將創下台股紀錄,而郭台銘未來雖然不在是董事長,作為鴻海最大股東的他,扮演什麼角色值得關注。 隨後郭台銘指定董事呂芳銘主持,股東會後則再回到現場,發表「轉換跑道」宣言,強調自己放下鴻海,雖然捨不得但不後悔,要把過去累積的所有資源,在未來4年全部貢獻給中華民國,繼續做「台灣牛」,把這個快破產的「中華民國公司」救回來。

由於李傑進鴻海不過兩、三年,對鴻海集團運作還不夠熟悉,而呂芳銘近年身體違和,也不符合年輕接班的標準,就此來看,鴻海集團內部紛紛把可能人選,瞄準劉揚偉。 他認為,遇到事情必須要切割成兩個部分,「一個是可以控制的,另一半是不能控制的。」他分享了一個在南加大工作的故事,當時他主持眾多博士生組成的團隊,由於工作不忙,他掌握時間把系統的程式碼徹底讀過,摸得滾瓜爛熟。

劉揚偉經歷: 郭台銘找他接班董事長代表什麼?

劉揚偉曾說,為降低IC供應不均衡的風險,在車用系統晶片方面,設計中的車用微處理器(MCU)將投片試產,同時加速SiC開發,後續也陸續推出涵蓋充電、儲能、工控等重要應用的高功率方案與參考設計。 劉揚偉指出,一台電動車大約使用60顆碳化矽(SiC)元件, 而一片6吋第三代半導體晶圓製造大約不到500顆SiC元件,大約是8台電動車的使用量。 劉揚偉今天中午受邀參加國際半導體協會SEMICON Taiwan 2021舉辦領袖對談,暢談台灣第三代半導體贏者策略。 終身學習方面,劉揚偉引述蘋果創辦人賈伯斯當年方想的「Stay hungry, Stay foolish」,強調每個人解讀不同,但自己認為就是「終身學習」的意思,因為大家出社會開始工作之後,還是要對專業領域保持渴望。 劉揚偉指出,每天有 2 小時的時間,有一個老外免費教自己英文,那是多好的事情,這樣的轉念讓自己開始高興去上班,所以一念之間的差異,反而更有收穫,並藉此期勉年輕人常常抱怨薪水不夠高、環境不夠好,但如果停止抱怨,反而可能更成功。

劉揚偉經歷

「我嚇了一跳,我什麼設計經驗都沒有,怎麼會錄取我呢?」林家和告訴劉揚偉,所有設計在完成前,都要「debug」(除錯),看劉揚偉有維修工程師的經歷,並習慣debug,相信他擁有豐富的debug經驗及能力,可以在宏碁成為一名很優秀的電腦設計師。 另外,鴻海獎學鯨交流成長營,是鴻海教育基金會專為鴻海獎學鯨得主打造的活動。 2017年起舉辦的鴻海獎學鯨計畫,今年邁入第五屆,得獎者每人可獲10萬元獎學金,目前獎學鯨計畫發放金額將近1億4000萬元,受益學生超過2000人。 劉揚偉經歷 劉揚偉解釋,那種服氣是對郭董的能力、情操、精神的服氣,自己很難超越,因為在他見過的企業董事長中,郭董是最勤奮也最努力的,他地位是那麼高,仍努力不懈,「現在的他(郭董)和20、30年前看到的一模一樣,沒有改變過」。 2021年鴻海獎學鯨得主交流成長營於26日舉行,劉揚偉特別出席鼓勵得獎學生。

劉揚偉經歷: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風傳媒》報導,劉揚偉曾在聯電旗下聯陽美國子公司擔任副總經理,也曾當過IC設計普誠總經理,熟悉PC、半導體、通訊領域,目前是鴻海日本電子子公司夏普(Sharp)董事。 《三立新聞》報導,63歲的劉揚偉的學經歷都很豐富,早年取得交通大學電子物理系學士與南加州大學電子工程與電腦科學碩士,曾在美國創立主機板品牌。 劉揚偉接掌鴻海,某種程度上也呼應了郭台銘曾說的「半導體我們自己一定會做」。 事實上,過去一年鴻海傳出在中國廣州、南京、珠海的重大投資案,也全與半導體有關,而這些計畫都由劉揚偉操盤,其重要性可見一斑。

最值得注意的就是鴻海在中國大陸的南京、珠海等各地所宣布的巨型投資案,都由劉揚偉負責與當地政府溝通談判。 劉揚偉分享, 傳統概念就是要學會知足和感恩,因為同學在未來的人生道路中,一定會碰到很多成就和困難,碰到很多人幫你,希望你有成就時要知足和感恩,雖然有點八股,但其實非常受用,這是人生重要的經驗,值得大家記住,期勉畢業生未來好好服務社會,共同努力讓社會變得更好。 劉揚偉分享,每個人都需要自己的事業能有所成就,但過去曾有人說過,無論從事何種行業,成功一定需要運氣,但並非不用努力的意思,而是越勤奮的話,運氣會越好,所以勤奮和成功,希望大家可以掌握訣竅,因為運氣無法掌握,唯一可以掌握的就是勤奮,希望大家畢業後邁向勤奮之路。 「我會看到那個學長做得多好、另一個學長到美國去。我就會怨恨自己、為什麼沒有出國。」劉揚偉希望學弟妹理解的,是他經過這麼多年終於有的體悟,也就是他此次分享的主軸—做自己。

劉揚偉經歷: 美國2大鋼廠恐整併!年銷美鋼材近百萬公噸 台灣3大廠繃緊神經

對於鴻海的半導體布局,劉揚偉日前在法說會強調,鴻海不會缺席半導體領域,但不會做重資產的投資,只會投入IC設計或製程設計的輕資產投資,並尋求與相關廠商的合作,建立鴻海的半導體事業版圖。 劉接任鴻海S次集團總經理後主攻半導體事業,今年2月又接任鴻海旗下半導體設備廠京鼎董事長,再到如今接手鴻海董事長大位,不難看出鴻海對於強化半導體領域的決心。 郭台銘短暫致詞表示,今天有要務要請假,無法主持會議,他表示決定淡出鴻海,公司未來經營將交給9人組成的經營委員會,他有信心經營委員會會做得更好。 《新頭殼》報導,呂芳銘則表示,9人決策小組其實是經營諮詢委員會的性質,由這9人提未來營運的建議,再送董事會決策,最後由股東會通過。 原想就此退休的劉揚偉,深覺50多歲仍算太早,儘管他每天陪伴家人充實生活,也幾乎有著「等死」的感覺,因此,他決定帶家人回台灣重啟職涯。 在創業及就業的諸多轉折,他從電子物理學背景,陸續經歷製作音響、電腦維修、電腦設計、OS軟體、IC設計,最後來到鴻海做系統組裝。

  • 股市名人阿土伯現場還高喊「郭總統好」,並說台灣的經濟只有郭台銘才能救,台灣正處於低迷,有郭台銘出來救,真的是「三請孔明」;也有股東高喊「郭董選總統,不為名利,不像韓國瑜」,現場宛如造勢大會。
  • 劉揚偉指出,今年8月鴻海與旺宏簽定協議採購旺宏竹科6吋晶圓廠,就是為了SiC晶圓製造,竹科廠會以研發和小量產為主,因為每月1.5萬片產能仍不夠,未來大型量產會以其他方式進行。
  • 他以「專利」為例指出,許多人都以為專利是為了「保護」,但真正目的是為了「分享」,也就是讓大家知道別人已經有什麼智慧成果,避免不同人浪費時間重複做同樣的事。
  • 鴻海的企業文化向來服膺「有戰功說話才能大聲」,曾有鴻海人直言「劉揚偉沒什麼戰功」,新董座劉揚偉未來如何服眾?

劉揚偉說,雙方是在汽車車軸與底盤合作,這有穩定的成長潛力,同時,車廠也需要大量資金投入研發,目前汽車業陷入業務緊俏,外包成為趨勢,這是鴻海的優勢。 劉揚偉經歷 鴻海持續與傳統車廠商討合作,透過德國ZF集團,更快切入車廠,進入Tier 1供應鏈,與傳統車廠合作更為全面,從車用電子到底盤,取得更有競爭力成本,增加傳統車廠合作可能性。 劉揚偉強調,鴻海能夠做到一條龍的整合服務,在於持續投入關鍵技術的研發,特別著重在能耗及散熱技術方面,集團會聚焦在提供模組化的設計,及低 PUE(Power 劉揚偉經歷2023 Usage Effectiveness,電力使用效率)的散熱解決方案。

劉揚偉經歷: 郭台銘

鴻海(2317)(2317)旗下富士康鄭州廠區傳出部分員工考量當地疫情擴散而自行撤離,甚至徒步上百公里返鄉,鴻海董事長劉揚偉高度重視,昨(30)日親自坐鎮指揮督軍調度,瞭解狀況,力求順利排除狀況,讓當地廠區維持正常生產,並下達「照護員工是首要原則」的指令。 劉揚偉說,鴻海在AI伺服器上游產品占比很高,以AI晶片模組來說市占率非常非常高,AI基板次高,越接近下游產品(例如伺服器組裝),占比低於五成,整個AI伺服器會小於五成。 遠傳電信合併亞太電信今天舉行「訂婚慶」記者會,遠傳電信董事長徐旭東、亞太電信董事長陳鵬、遠傳電信總經理井琪皆出席記者會。

  • 《Yahoo奇摩財經》自6月起,每周刊出【科技人帶路】系列,透過科技人的視角,一起來探討台灣科技產業的經營策略及細緻內涵。
  • 劉揚偉指出,上半年鴻海集團在伺服器毛利率較去年同期增加超過1個百分點,代表儘管一般伺服器表現疲弱,但高階伺服器產品有斬獲。
  • 針對當紅的AI商機,鴻海(2317)(2317)董事長劉揚偉昨(14)日在線上法說會表示,AI需求非常強勁,鴻海是業界唯一可以提供完整解決方案的廠商,已拿下AI伺服器前端獲利高的GPU模組及基板超過七成市占率,相關產品利潤高,將可有效挹注營運。
  • 劉揚偉指出,每天有 2 小時的時間,有一個老外免費教自己英文,那是多好的事情,這樣的轉念讓自己開始高興去上班,所以一念之間的差異,反而更有收穫,並藉此期勉年輕人常常抱怨薪水不夠高、環境不夠好,但如果停止抱怨,反而可能更成功。
  • 2007年,劉揚偉被郭台銘欽點出任鴻海董事長特助一職,2016年鴻海併購夏普後,鴻海有意借重他豐富的半導體經歷,與戴正吳一起進入夏普董事會。

隨後劉揚偉以自己的人生經驗,期勉畢業生做好自己、一念之間、勤奮終生學習、知足感恩,首先做好自己是因為當年剛從學校畢業時,發現同學都好優秀、好會說話,但自己比起來什麼都不是,甚至有一段時間很迷惘,但後來發現永遠不可能跟別人一樣,所以絕對不要想變成別人。 劉揚偉也特別強調,做事情必須遵循科學的方法,大量收集資料、分類並且用合適的方式處理。 他以鴻海將電動車、智慧醫療、機器人定為長期目標的策略為例,思考的重點包含市場規模不小於2000億美元、年複合成長大過20%、可以展現鴻海的優勢,才能進入「定策略、建組織、佈人力、置系統」的執行階段。 劉揚偉2007年被郭台銘延攬到鴻海擔任董事長特助,深受郭台銘信任,近年更成為與郭台銘最為「親近」的鴻海高階主管之一,郭台銘無論是拜媽祖、打小白球或是到北投金春發吃牛肉麵,都可見到劉揚偉相伴。

劉揚偉經歷: 年收5兆台幣鴻海董座親口揭露 「創業路上太多挫折 50歲後才有所領悟」 沒想到後來被郭董欽點接班!

鴻海(2317)董事長劉揚偉兩年前從郭台銘手上接棒,掌管了這家年營收超過5兆台幣的大企業。 他2007年才加入鴻海,12年後就接下鴻海集團的棒子,儼然是人生勝利組的絕佳代表。 但劉揚偉前(26)日對一群青年學子表示,他不僅多次創業,而且在創業路上跌了好幾次跤,多次失敗,對於創業的一些體悟都是到了50歲之後才有。 劉揚偉經歷 鴻海(2317)(2317)今(14)日舉行線上法說會,外界關切,鴻海車用客戶的拓展,董事長劉揚偉表示,目前集團正在與超過10個客戶,討論20個電動車合作項目。

劉揚偉經歷

交通大學電子物理系學士、南加州大學電子工程與電腦科學碩士的劉揚偉,經歷豐富,他曾在美國創立主機板品牌,也曾擔任CRT監視器廠華升(後併入鴻海,成為今天的鴻準)董事長、IC設計公司普誠總經理,聯電集團旗下聯陽半導體創辦人、總經理。 2007年獲得鴻海創辦人郭台銘延攬加入鴻海,擔任郭的特別助理,2010年接任鴻海B次集團(IDSBG)總經理,2016年被選為夏普株式會社董事,同年10月成立鴻海S次半導體次集團(ISSBG)並擔任總經理。 上任後,提出Foxconn 3.0等策略,以3大核心技術(AI、半導體、新世代通訊)與3大未來產業(電動車、數位健康、機器人),簡稱3+3,做為發展策略主軸[3],目標是提升毛利率到10%以上,並從勞力密集進入到腦力密集的產業[4]。

劉揚偉經歷: 鴻海鄭州廠大規模染疫?公司最新回應

「鴻家軍」相關企業近期董事會成員陸續傳出異動,不僅廣宇(2328)(2328)將找來集團電動車事業大咖李光曜擔任新董座,富鼎、訊芯-KY等轉投資事業也都有大咖進駐,甚至組成「夢幻董事會」,透露廣宇、富鼎、訊芯可說是鴻海董座劉揚偉現在最重要的「三塊心頭肉」。 劉揚偉並透露,鴻海集團持續和世界級半導體公司討論,未來會在適當時機宣布合作案;鴻海也布局半導體先進技術,例如去年6月成立的半導體研究所,就會研究寬能隙半導體技術。 針對當紅的AI商機,鴻海(2317)(2317)董事長劉揚偉昨(14)日在線上法說會表示,AI需求非常強勁,鴻海是業界唯一可以提供完整解決方案的廠商,已拿下AI伺服器前端獲利高的GPU模組及基板超過七成市占率,相關產品利潤高,將可有效挹注營運。

劉揚偉經歷

劉揚偉於2007年被郭台銘延攬到鴻海擔任董事長特助,深受郭台銘的信任,2017年更成為鴻海S次集團的總經理,早就是鴻海集團中最閃亮的明星。 如果說郭台銘有一個半導體夢,那可以幫助他圓夢的人就是劉揚偉,《三立新聞》報導,在郭台銘眼裡,劉揚偉是鴻海集團最懂半導體的人。 《風傳媒》報導,過去一年鴻海傳出在中國廣州、南京、珠海的重大投資案,也全與半導體有關,而這些計畫都由劉揚偉操盤,其重要性可見一斑。

劉揚偉經歷: 郭台銘轉身投入「中華民國公司」,鴻海新任董事長劉揚偉是誰?

《中央社》報導,鴻海股東會今天上午登場,不到7時30分,已有不少小股東到現場排隊入席,郭台銘大約8時5分率各新任董事候選人提前抵達會場,吸引不少股東拍照。 劉揚偉以過來人的經歷提出以上四點,希望能對年輕人有所幫助,也期許大家能多做一些對台灣社會有貢獻的事,讓這裡成為安居樂業並充滿未來的科技島。 他進一步舉例,當時台灣有將近200位IC設計工程師,卻只有2位工程師願意加入發展ADSL,最後這2人也都不想做了,因為大家都不懂ADSL,而且回去問同學、同事都沒有人做ADSL,他們擔心「若做了3、5年後失敗,這些年的經驗就變成白紙,沒用!」這就是台灣工程師的思維。 1995年,劉揚偉離開南加州,前往「矽谷中心」聖荷西(San Jose)設立製造PC晶片組的IC設計公司「ITE」,也就是如今的「聯陽半導體」;1997年,他看到了ADSL商機,於是創立ADSL的IC設計公司「ITeX」,於短短4年間,就在那斯達克(NASDAQ)上市。

劉揚偉經歷

訊芯今年股東會也將全面改選董事,台積電前共同營運長、現任鴻海集團半導體策略長蔣尚義入列新任董事候選名單,接掌訊芯下任董座呼聲高,未來訊芯將扮演鴻海半導體事業關鍵角色,統合電動車新事業及集團所需半導體關鍵封測訂單與技術支援。 至於在半導體人才培育,劉揚偉不諱言指出,台灣目前半導體產業人才缺乏,他引述人力銀行統計,今年半導體人才空缺超過2.8萬人,而台灣每屆半導體相關畢業生不到1.2萬人,目前鴻海大約有5千人到6千人從事半導體工作,未來需要更多半導體人才。 「我不會去猜,他(郭台銘)為什麼選我;他選了我,我就盡力把我能做的做好。」12月17日晚上,交通大學工程四館內有一位難得返校的大學長。 這一晚,鴻海董事長劉揚偉不談鴻海的未來發展,他從大學時期的一張照片說起,用過去經歷的種種,向學弟妹分享他的人生體悟,以及有如今成就的獨門心法。 《風傳媒》報導,2017年更成為鴻海新成立S次集團的總經理,是鴻海集團中生代最閃亮的明星。 知情人士指出,劉揚偉的職位不算太高,因此他的提名讓很多人感到意外,但郭台銘曾多次在公司內部表示,希望由「年輕」的人來管理公司。

劉揚偉經歷: 鴻海法說會/劉揚偉:與超過10個客戶討論20個電動車合作項目

第三,針對園區內的同仁,在符合防疫安全生產規範下,集團會全力保障同仁生產安全及健康照護;由官方統籌管理的愛心觀察區員工,集團也會盡最大努力,持續協調官方,為員工提供必要的物資藥物供給與生活保障。 同時,針對部分有返鄉意願的員工,園區已聯合政府統一組織人員和車輛,從10月30日起做好員工點對點有序返鄉服務。 劉揚偉說,鴻海在AI伺服器的上游市占率超過70%以上,非常高,至於下游出貨給非常多廠商,只是下游競爭者很多,上游是以我們(鴻海)為主,競爭者愈多獲利就比較差一點,在技術上,就顯示很多人都可以做,比較不困難,至於上游,主要都是我們做的。 劉揚偉指出,今年8月鴻海與旺宏簽定協議採購旺宏竹科6吋晶圓廠,就是為了SiC晶圓製造,竹科廠會以研發和小量產為主,因為每月1.5萬片產能仍不夠,未來大型量產會以其他方式進行。

劉揚偉經歷

然而,以前劉揚偉不覺得郭台銘有多了不起,因為郭台銘創業,他自己也創業,因此那時自己不是那麼服氣,但劉揚偉說「跟郭董在一起越久,是越服氣」。 他以「專利」為例指出,許多人都以為專利是為了「保護」,但真正目的是為了「分享」,也就是讓大家知道別人已經有什麼智慧成果,避免不同人浪費時間重複做同樣的事。 2023鴻海(2317)獎學鯨開跑,每人最多五萬元助清寒學子求學,盼學生靠教育翻轉人生。 劉揚偉說,已經規劃在高雄打造第一個量生產的電池產線,規劃在美國威斯康辛州有比較大的量產生產線,印度與印尼也在看機會,預估下一季法說會將會成行,上述這幾個地方,都會有較大的電池量產計畫。

劉揚偉經歷: 15 新台幣貶7.9分 收31.974元

後來他離開南加州到了矽谷,成立一家專門做PC晶片組的IC設計公司,就是聯陽半導體。 美國媒體報導,台積電正從台灣加派有經驗技術人員支援亞利桑那州晶片廠建廠,引起當地工會反彈。 劉揚偉指出,鴻海在上游的 GPU 模組市占率最高、基板次高,二者市占率高達 7 成,且由於掌握產業價值鏈前端,擁有關鍵地位,跟客戶合作也較密切,而下游的 AI 伺服器、整機機櫃等則因競爭者較多,市占率低於 5 成。 劉揚偉表示,目前鴻海生成式 AI 伺服器占整體伺服器營收比重約 20-30%,雖然在整體營收占比不高,但成長幅度大,上半年成長超過 200%,下半年增速則會高於市場增幅。 針對外界關注鴻海 (2317-TW) 的 AI 伺服器布局,董事長劉揚偉今 (14) 日表示,鴻海是唯一一家可以提供 AI 伺服器一條龍服務的供應商,其中,在上游的 GPU 模組跟基板的市占率更高達 7 成。 劉揚偉指出,鴻海轉投資日本夏普(Sharp)位於日本福山已有8吋晶圓廠,而鴻海透過轉投資方式也入股馬來西亞8吋晶圓廠,加上竹科6吋晶圓廠,這些晶圓廠鎖定功率元件、射頻元件、CMOS影像感測元件(CIS)等,讓電動車客戶不再有產能問題。

王道銀行(O-Bank)即日起推出「O for YOU扶助存款」專案,提供經濟弱勢族群新台幣階梯活儲,年利率最高5%,期善盡金融業的企業社會責任,鼓勵弱勢族群儲蓄並給予優惠利率。 此外,王道銀行南京復興分行也於本月1日開幕營運,並預計於今年9月擴大舉辦開幕活動,為王道銀行於台北市的全功能分行,即日起至2023年10月31日止更推出開幕優惠,凡於南京復興分行臨櫃透過理專申購王道銀行銷售的全系列基金及海外債,皆享申購零手續費的優惠。 新任董事包括郭台銘、鴻海副總裁兼亞太電信董事長呂芳銘、鴻騰六零八八精密科技主席盧松青、鴻海S次集團總經理兼京鼎董事長劉揚偉、工業富聯副董事長李傑、夏普(Sharp)社長戴正吳,以及獨立董事王國城、郭大維和龔國權。

劉揚偉經歷: 半導體

《中央社》報導,鴻海在董事會之下新設經營委員會,由9人組成,除了新任一般董事盧松青、呂芳銘、劉揚偉、李傑外,還包括鴻海集團副總裁暨集團總財務長黃秋蓮、夏普董事候選人林忠正、鴻海B次集團負責人姜志雄、富士康執行總經理林政輝、鴻海財務長黃德才。 不過好景不常,主機板的報價從一片200美元殺到100美元,且生產都跑到台灣,在公司面臨經營存亡之際,幸好郭台銘出面收購了這家公司,讓劉揚偉得以脫離困境,還一併照顧其在美國工廠的家人;這也是促成劉揚偉後來從美國回到台灣,並加入鴻海集團的因素之一。 他回憶道,當年因為家裡很窮買不起音響,只能自己動手做,於是大學時代他自己就做了60多部音響,畢業後自然到音響IC設計服務科技公司工作,也讓他在電子業奠定了紮實的基礎。 《Yahoo奇摩財經》自6月起,每周刊出【科技人帶路】系列,透過科技人的視角,一起來探討台灣科技產業的經營策略及細緻內涵。

過去一年鴻海傳出在中國廣州、南京、珠海的重大投資案全與半導體有關,這些計畫都由劉揚偉操盤。 關於創業成功的要素,劉揚偉認為,第一個重點是「時機」(Timing),他舉例,如果張忠謀現在才創立台積電、郭台銘現在才創立鴻海,不見得會成功;如果王永慶現在才成立台塑,也不會成為經營之神,因為時機錯了。 鴻海科技集團董事長劉揚偉透露,28年前,他早已認識鴻海創辦人郭台銘,卻直到2007年才加入鴻海;12年後,他從郭台銘手上接下鴻海董事長重擔,掌舵市值1.5兆元的大企業,連續3年全年營收破5兆元,超越郭台銘時代,更創下鴻海歷史新紀錄。 外界關切鴻海車用客戶的拓展,劉揚偉說,目前集團正在與超過十個客戶,討論廿個電動車合作項目,其中兩個項目已經投入生產,五個很有可能簽訂合約。 此外,鴻海旗下鴻華先進Model C電動車,將如期於第四季在台灣量產。

2017年鴻海決定投入半導體事業,並新成立S次集團,由劉揚偉以總經理職稱,擔任該次集團負責人,第一個重要任務就是參與競標東芝半導體標售。 鴻海董事長劉揚偉今日前往陽明交大畢業典禮演講,以自己的人生經歷分享 4 大重點,期勉畢業生做好自己、一念之間、勤奮終生學習、知足感恩,並強調進入鴻海必備的 2 大關鍵就是勤奮和熱情,未來將把台灣打造成國際人才訓練中心。 鴻海董事長劉揚偉,不是富有人家出身,交通大學唸的是電子物理系,畢業後到音響IC設計服務科技公司服務,曾任職於惠普(HP)及宏碁,後赴美國深造、創業。 劉揚偉畢業自國立交通大學電子物理系67級,並於1986年從南加州大学取得電子工程與電腦碩士學位。 1988年在美國自創主機板品牌Young Micro Systems,1994年併入鴻海公司。

劉揚偉經歷: 鴻海法說會/與夏普將在ICT、EV、半導體、面板與家電等合作

劉揚偉曾在聯電旗下聯陽美國子公司擔任副總經理,也曾當過IC設計普誠總經理,熟稔PC、半導體、通訊,目前他也是鴻海日本子公司夏普(Sharp)的董事。 近年更成為與郭台銘最為「親近」的鴻海高階主管之一,郭台銘無論是拜媽祖、打小白球或是到北投金春發吃牛肉麵,都可見到劉揚偉相伴。 海外生活多年,劉揚偉想接兄弟姊妹5人都來到美國,於是他決定創業,和家人一起打拚。 富鼎看好,隨著董事團隊強化,加上鴻海、國巨兩大集團資源挹注,將提升公司研發能量,在產品設計、製程精進與銷售通路也展開多元合作,建構完整的上下游半導體產業鏈,協助富鼎加速進入電動車領域,並進一步提高電動車關鍵功率產品的國內自製率。 鴻海集團布局半導體事業縱深驚人,從12吋廠到IC設計都有所著墨,從目前揭露的總投資金額超過兩千億元的計畫均落在中國,就可以看出,半導體事業投資將是鴻海集團未來長期發展的重大策略。

業界人士分析,富鼎是金氧半場效電晶體(MOSFET)廠、訊芯是半導體封測廠,廣宇則生產關鍵的線束零組件,三家公司以半導體、電動車相關為主要應用,正是鴻海集團目前最積極衝刺的領域,自然成為劉揚偉心目中最重要的三家轉投資企業。 (中央社記者鍾榮峰台北6日電)鴻海董事長劉揚偉今天表示,台灣要發展第三代半導體,要先打造電動車生態系,若把過去台灣發展半導體的經驗複製到第三代半導體,「台灣可以再增加一座護國神山」。 談到鴻海在AI的優勢,劉揚偉說,鴻海能做到一條龍的整合服務,在於持續投入關鍵技術的研發,特別著重在能耗及散熱技術,集團會聚焦在提供模組化的設計,以及低電力使用效率的散熱解決方案,可大幅降低數據中心散熱耗能。 而鴻海的先進散熱解決方案,包含液冷及先進的浸沒式機櫃,其散熱表現優於業界平均水準。 富士康晶片業務主管劉揚偉確定接棒郭台銘,成為新的鴻海董事長,宣告鴻海進入9人小組新時代,劉揚偉何許人也?

劉揚偉經歷: 鴻海迎旺季Q3營收向上 AI伺服器業績可望強勁成長

目前揭露的總投資金額超過兩千億元的計畫均落在中國,就以看出半導體事業投資將是鴻海集團未來發展的重大策略。 63歲的劉揚偉的學經歷都很豐富,早年取得交通大學電子物理系學士與南加州大學電子工程與電腦科學碩士,曾在美國創立主機板品牌,也曾擔任CRT監視器廠華升董事長、IC設計公司普誠總經理,後來他加入聯電集團,與陳文熙一同參與聯陽、ITeX的創立。 1994,他自創的主機板公司被鴻海創辦人郭台銘收購,為了報答郭台銘的出手相救之恩,劉揚偉2007年進入鴻海集團報恩,2019年接下鴻海董事長一職,並開始進行3+3轉型升級計畫,陸續跨入電動車、新世代通訊、半導體與機器人等新事業,帶領鴻海朝國際級標竿企業邁進。 《ETtoday》報導,郭台銘曾說「半導體我們自己一定會做」,鴻海的半導體計畫從2016年併購夏普開始,當時劉揚偉就與戴正吳一起進入夏普董事會,隨後鴻海在2017年成立「S次集團」,由劉揚偉擔任總經理,第一個重要任務就是參與競標東芝半導體標售。 2007年,劉揚偉被郭台銘欽點出任鴻海董事長特助一職,2016年鴻海併購夏普後,鴻海有意借重他豐富的半導體經歷,與戴正吳一起進入夏普董事會。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