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榮海運減資8大著數2023!(震驚真相)

Posted by Ben on April 8, 2023

長榮海運減資

長榮減資前實收資本額為529.1億元,每股淨值為82.54元;減資後股本降至211.64億元,每股淨值飆升至206.35元。 過去利用減資增資,來優化獲利能力的台股代表,首推國巨(2327),國巨從2013年起,分五年把股本從220億減至2017年的35億元,幾乎減資近84%,EPS也從2013年的0.75元躍升到2017年的15.64元,國巨自此躋身為績優電子股,脫離雞蛋水餃股的命運。 而我選擇的銀行型金融股就是「合庫金」及「玉山金」,上次7月底時,還在日本渡假就是買進玉山金;今天一樣碰上合庫金除權息,持續每年固定的紀律投資。 這裡我們只針對現金減資來說明,通常現金增資有兩個目的,一個是「調整資產結構」,另一個是對大股東有「避稅優點」。 CNBC報導,當前的塞船是因為乾旱導致用於調節運河水量的人工湖水位大降,迫使巴拿馬運河管理局7月底暫時減少巴拿馬型(Panamax)船舶8月8日~21日的預約通行時段,可預約的時段從每天23個降到14個。

長榮海運減資

長榮前波高點落在8月11日的106.5元,隨後一路走低,上周五收盤價為79.7元,短線股價跌幅逾25%。 原本市場預期,上周四(9月1日)是長榮減資前的融券回補日,在股價跌深之際,應有軋空行情,結果並未如預期。 「其實我們一開始很擔心,台灣人可以接受Xpark嗎?」回顧當初在籌備Xpark時的心情,儘管這已經是他人生中開立的第5間水族館,台灣橫浜八景島公司Xpark館長手嶋一雄並非信心滿滿。 語言治療與聽力學系主任鄭湘君接續分享到,語言與聽力在老人退化的過程中扮演極重要的角色,當老人聽不到就不想講、不溝通會加速退化。 「只可惜目前醫療院所的語言治療師、聽力師嚴重不足,更別說是長照機構了。」因此弘光科大語聽系幫助學生獲得藍海專業,不僅未來能成為搶手人才,更能幫助長者活得精采。 走進醫院急診室,整個空間因塞滿病患與家屬顯得更加擁擠,等不到病房的患者只能繼續待在走道上,不過這並不只因醫院病床不足,更是因為護理師短缺而開不了床!

長榮海運減資: 夢想中的學餐也好想要! 長榮大改造「IKEA時尚風」學生餐廳 網加碼敲碗IKEA瑞典餐廳進駐

展望2022年,前兩月累計營收已達1121億,較去年同期增加約93%,整體營運展望向好,本次減資不會影響未來各項投資計劃。 〔記者王憶紅/台北報導〕長榮海運(2603)於3月15日召開重大訊息記者會,總經理謝惠全表示,為調整資本結構及提升股東權益報酬率,經董事會決議將辦理現金減資,減資幅度為60%,減資金額約為新台幣317.46億,消除股數約31.75億股,每股將退還股東現金新台幣6元,減資後實收資本額將調整至新台幣約211.64億。 持有長榮海運的股民,自明天開始暫停交易,完成新股票暨上市買賣日期為9月19日;目前持有1張長榮股票的股民,未來只剩下400股,但是掛牌首日股價則由現在的80.8元,變為187元。 長榮宣布通過減資6成,長榮總經理謝惠全表示,2021年長榮的營收及獲利均為歷史新高,由於現金流量相當充沛,為了調整資本結構,提升股東權益,決議辦理減資,減資金額約為317.46億,消除股數約31.75億股,每股退還股東現金6元,實收資本額也將後調整至約211.6億元。 貨櫃三雄近期將陸續舉行法說會,並公布年報及配息,成為市場的矚目消息,繼陽明14日公布2021年EPS為48.73元,每股擬配發20元現金股息,因殖利率高達15%,而引起市場討論。

台驊董事長顏益財過去他曾經說,「反向加碼、綿延不絕」,這次長榮減資,台驊也用行動挺貨櫃輪,9月6日公告,自今年4月25日到9月6日共買進長榮海運2,500張,每股平均價格127.57元,交易總金額3.18億元,用行動表達長期看好長榮的股東之一。 長榮先前已公告現金減資基準日,減資股票最後交易日為9月6日,換發新股票暨上市買賣日為9月19日,現金減資退還股款發放日期為9月29日。 長榮海運今天公告辦理現金減資已完成實收資本額變更登記,減資後資本額為新台幣211.64億元,每股淨值擴大至206.35元。 調整資產結構:根據長榮海運法說會指出,公司財務結構強健、現金充沛,現金減資可達到調整資本結構及提升股東權益報酬率的目標。

長榮海運減資: 海運商操縱價格遭南韓開罰 長榮、萬海都在列

(中央社記者賴言曦台北2022年5月30日電)長榮海運 (2603) 今天召開股東會,通過現金減資6成;預計每名股東除了盈餘配發每股新台幣18元現金股利外,還有現金減資每股退還股東現金6元,共計每股24元入袋。 物流公司OL USA首席執行長貝爾(Alan Baer)也認為,「隨著通過巴拿馬運河抵達美東的難度越來越大,進出口商可能考慮在蘇伊士運河通行的船隻。」不過,儘管這對於來自東南亞或中國南部的部分貨運而言,確實是個有效解決方案,但對於中國北部及亞洲北部來說,改走蘇伊士運河可能增加額外7至14天的運輸時間。 長榮集團已經開始啟動為分家做準備,EIS今年賣掉手中長榮海運股票及長榮新加坡股權推估入帳近400億元;EIC申讓賣掉長榮航空18萬張持股,法人推估,如果18萬張全數賣掉,以6、7月的長榮航空均價計算,推估約入帳70億元;另外,EIC持有長榮海運股利入帳金額約70億元。 長榮海運減資 長榮航空申報,董事長榮海運將採用鉅額的方式賣出長榮航空37.54萬張,預計長榮海運股股比率減少6.99%,長榮海運仍持有7.49%。 不過,這筆交易的金額蠻高的,預計以今天收盤價格35.55元計算,預計要斥資133億元。 市場擔心運價下跌後,貨櫃三雄的營收、獲利會跟著走低,長榮海運7月營收再創歷史新高,來到627.99億元,年增幅度為36.88%,年增率4.08%;前七月營收4086.23億元,年增率72.39%。

長榮海運減資

本土法人最新報告也出爐,預估長榮減資後今明年EPS各164.16元、52.04元,按照每股淨值約266元、253元,目標價177元。 也就是說把原先的股數,去掉一部分的股數;假設一家公司本來有1萬股的股數,去掉5千股,剩下5千股,這樣的動作就稱做「減資」,是讓整個公司的股本,可以往下縮小。 長榮海運減資2023 AI股今開盤出現跌深反彈走勢,多數呈現小漲格局,其中,MSCI季調台股成分股新增技嘉,帶動技嘉開盤最高來到307元、上漲11元或逾3%,但較緯創及、緯穎、廣達漲逾4%略低。 英業達(2356)今受邀舉行線上法說並公布第2季財報,其中,第2季營收1306.51億元,季增9%,年減4%,歸屬母公司淨利15.24億元,季增1.2%,每股純益0.39元。

長榮海運減資: 涉操縱運費南韓開罰23家航運商 長榮、萬海都入列

長榮海運上半年財報出亮麗成績單,第2季大賺1022.93億元,獲利再創歷史新高,EPS達19.33元;上半年每股稅後純益為38.49元。 廣達(2382)今舉行法說並公布第2季財報,其中,第2季營收2450.29億元雖較上季衰退近8%,但獲利卻成長逾56%,單季每股純益2.63元,累計上半年每股純益4.31元,遠優於去年同期的2.78元。 若依長榮總經理法說會的看法,今年的獲利展望不會遜於去年,如果再經過減資加持,大家可以拭目以待EPS超過100元的長榮出現。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長榮(2603)昨天公告2021年稅後純益2390億元,EPS為45.57元,同時長榮也宣布要現金減資6元,未來減資後,股本將從現在的529億元,降低至211億元。 根據長榮去年底的資料顯示,減資前股本529.08億元,股東權益3427.05億元,換算下來,股本佔股東權益比為15.43%。 而減資6成後,股本降為211.63億元,股東權益為3109.6億元,股東權益比為6.8%。

法人分析,長榮減資後股價走勢,最大的關鍵將是運價表現及8月營收表現,這兩個成為長榮減資後股價變化的重要觀察指標。 長榮(2603)明天暫停交易,開始進行減資6成相關作業,股東每股可以領回現金6元,以今(6)日最後交易日,終場收在每股80.8元,以證交所退還現金股款減資參考價格試算,減資後新股參考價為187元。 長榮海運Q1獲利破千億,EPS賺近兩個股本,Q2、H1營收也同創新高,法人估上半年EPS將超越去年前三季的30.27元,全年每股獲利可望突破百元。 法人預期,長榮8月營收應該還仍維持在相對高檔,不過,貨櫃三雄9月起營運恐怕就會出現壓力,值得後續觀察。 貨櫃輪運價不振,牽動國內三雄股價疲軟,其中,長榮(2603)因為即將減資的緣故,將在9月7日起停止交易,一直到19日恢復,由於停牌時間長,6日是長榮減資前最後一個交易日,股價表現備受市場矚目。 長榮(2603)今年股東會通過減資6成,每股退回現金6元,周二(9/6)為最後交易日,股價收盤上漲0.8元或1%,收在80.8元,明起到9/16(五)停止交易,9/19(一)減資後新股重新恢復掛牌交易,參考價187元。

長榮海運減資: 長榮( 減資6成停牌 16日新股參考價曝!回歸後最大挑戰「航海王」說話了

至於長榮減資是60%,而不是50%或是70%,長榮首席副總經理吳光輝表示,主要是參考世界主要航商的普通股佔股東權益比約7-8%,而長榮減資60%後,普通股佔股東權益約7%,因此就定案了。 另外,若以2021年的獲利狀況,對應減資後的股本,長榮海運預估,其每股稅後淨利(EPS)有機會達112.96元,若能成真也將是第一家EPS破百的航運股。 長榮海運減資2023 「臺灣老人過世前平均臥床時間是7 年,期許我們有一天能跟北歐國家的長輩一樣只有短短的7天!」黃月桂校長眼睛裡閃耀著盼望。

長榮今年第1季稅後純益1,013億元,每股純益19.16元,法人推估,減資後,長榮今年EPS可望衝破百元;長榮減資資本額變更登記已在8月4日完成,減資股票最後交易日為9月6日,完成新股票暨上市買賣日期為9月19日。 投資人應該要觀察這家公司,基本面是不是持續往上,像美國的蘋果從1987年來出現過5次股票分割,長線來看蘋果的股價都還是可以持續往上,主要的關鍵利多,還是公司不斷成長的基本面。 股票分割或分拆在美股是一種很常見的做法,主要是因為有的股票漲得太貴太高了,很多投資人買不起,公司為了增加這檔股票的流動性,決定用分割/分拆股票的方式,讓投資人股數變多,但價格變低,可以讓更多投資人用比較親近的價格買進股票。 增資代表公司「急需現金」,所以才需要新的資本加入,但增資對於股價短期上的影響,常常都是「利空下跌」比較多,因為公司會把增資的價格訂比較低,這樣才可以吸引外面的特定人,來認購公司的股票,有才辦法順利完成增資。 (中央社記者賴言曦台北30日電)長榮海運今天召開股東會,通過現金減資6成;預計每名股東除了盈餘配發每股新台幣18元現金股利外,還有現金減資每股退還股東現金6元,共計每股24元入袋。

長榮海運減資: 長榮分家朝控股公司變現 四兄弟各自買回方向挺進

長榮海運列席律師陳錦旋回應表示,對於減資案有股東表達反對意見都予以尊重,但吳祝春視減資為「坑害小股東」,陳錦旋認為「這樣的說法太沉重」,而且也不是事實。 船運公司OL USA執行長貝爾說,由於行經巴拿馬到美國東岸的難度提高,一些進口商可能選擇改道蘇伊士運河,但這較適合目的港在東南亞或中國大陸南部,對於北亞與中國大陸北方港口,改道蘇伊士運河要增加7~14天時間。 對此,國內的物流表示,對於貨櫃輪美東線運價有助漲效應,散裝船塞船影響比貨櫃輪還明顯,貨櫃輪供需尚未到不能解決,若旱季時間拉長,就要非常注意對航運業的影響。 船運追蹤網站「北美海洋交通」(NAMT)負責人阿西克船長(Captain Adil Ashiq)指出,為了減輕船隻重量,被卸下的貨櫃需要另一艘船載運。

吳光輝表示,長榮多在造船價格便宜的時候造船,而造船價格便宜的時候,又多是產業景氣不好的時候,尤其是過去幾年要造2.4萬TEU大船的同時,又要在舊船上安裝脫硫器,因此長榮一路增資,股本從200多億元一路增資到529億元。 故,舊股票停止在市場買賣日期為9月7日至16日止,減資換發股票基準日為9月16日,19日起開始受理換發股票,採無實體發行,新股票上市開始買賣暨舊股票終止上市日期為9月19日。 謝惠全也強調,此次減資並不影響未來各項投資計劃,整體營運展望仍相當樂觀,船隊規模也依計劃持續擴大,為未來營運再添動能。 長榮海運減資 長榮海運減資2023 長榮今年6月合併營收603.44億元,年增59.75%,創單月新高;累計上半年營收達3458.33億元,年增82.09%,同為史上最佳表現。 長榮透過重訊說明,減資前資本為529.1億元,減資後股本降為211.64億元,減資後每股淨值則由82.54元增加至206.35元。

長榮海運減資: 長榮減資案過關 減資60%原因曝光

台驊9/6公告,自今年4/25到9/6共買進長榮2500張,每股平均價格127.57元,交易總金額3.18億元,持股比率0.08%。 由於今春以來的旱情影響巴拿馬運河通行,目前巴拿馬運河有154艘船舶正排隊等待通行,平均等待時間為21天,且塞船狀況愈來愈嚴重,業界指出,可能還會更惡化,衝擊散裝、貨櫃運力。 華航上半年營收亮眼,9月起將全面調薪2千元,長榮今年上半年營收也衝上930億元,長榮企業工會喊話長榮航空不要輸,全集團調薪至少5千元。 對此,長榮航空表示,今年1月已加過薪,今年底調薪作業時,會依全年度營運績效及員工個人表現,給予員工最適當獎勵。 至於貨櫃海運市場展望,長榮總經理謝惠全以「陽光總在風雨後,淡季低點已度過,縱有通膨戰事擾,全年營收仍看好」二十八字做註解。

  • 市場擔心運價下跌後,貨櫃三雄的營收、獲利會跟著走低,長榮海運7月營收再創歷史新高,來到627.99億元,年增幅度為36.88%,年增率4.08%;前七月營收4086.23億元,年增率72.39%。
  • 船運公司OL USA執行長貝爾說,由於行經巴拿馬到美國東岸的難度提高,一些進口商可能選擇改道蘇伊士運河,但這較適合目的港在東南亞或中國大陸南部,對於北亞與中國大陸北方港口,改道蘇伊士運河要增加7~14天時間。
  • 事實上台灣正面臨兩大考驗,其一是少子化使台灣從2020年開始出現總人口負成長的「生不如死」趨勢;其二則是2026年台灣即將邁入超高齡社會,65歲以上人口將超過20%,屆時醫護需求遠比現在更多!
  • 「臺灣老人過世前平均臥床時間是7 年,期許我們有一天能跟北歐國家的長輩一樣只有短短的7天!」黃月桂校長眼睛裡閃耀著盼望。
  • 一般公司的減資分為三種形式,分別是「現金減資」「庫藏股減資」「一般減資,長榮海運是屬於第一種把現金還給股東,庫藏股減資則指公司買回庫藏股,然後降低發行股數(並把庫藏股註銷);一般減資則是直接註銷股票,通常公司獲利不佳才會實行,多數是為了彌補公司虧損。
  • 吳光輝表示,長榮多在造船價格便宜的時候造船,而造船價格便宜的時候,又多是產業景氣不好的時候,尤其是過去幾年要造2.4萬TEU大船的同時,又要在舊船上安裝脫硫器,因此長榮一路增資,股本從200多億元一路增資到529億元。
  • 長榮集團正式啟動分家,不只是「巴拿馬商長榮國際(EIS)」及「長榮國際(EIC)」二家家控股公司持續朝著變現清算分家的目標前進,各公司也開始朝著切割清楚的方向挺進,長榮海運是長榮航空的第一大股東,持股比重為77.64萬張,持股比率為14.48%,今天公告已經開始降低持股比重,宣告分家開始啟動。

長榮15日舉行法人說明會,公布2021年報,去年合併營收為新台幣4894.07億元、年增率為136.34%,毛利率則為61.69%、全年獲利高達2390.15億元,每股盈餘(EPS)45.57元。 下午17時許,長榮舉行重大訊息記者會,宣布減資6成、相當於每股減資6元,加上現金股利配發18元,等於每股配發24元。 吳祝春也質疑,2021年5月,長榮海運在公司營運業績非常好、明知有大幅度獲利的情況下,仍選擇啟動募資,然後在今年就要利用現金減資退還股款給股東,已經參與購買長榮海運可轉換公司債的大股東,有沒有可能藉此獲得免稅取回現金的龐大利益。 海運公司North America for Marine Traffice主管阿希克(Adil Ashiq)指出,各艘貨輪卸下的貨櫃,可能需要另外再找船運往目的地,不僅貨運成本增加,還得花更多時間預約時段,船舶要等更久才能通過巴拿馬運河,否則航運業者必須選擇繞道,這些都會增加時間和燃料成本,而成本最終都會轉嫁給企業和消費者。 EIS今年已賣掉手中長榮海運股票及長榮新加坡股權推估進帳近400億元;長榮國際賣掉18萬張的長榮航空進帳約70億元,同時也領到長榮海運的股利也達70億元,目前兩家公司帳上增加現金達到540億元。

長榮海運減資: 長榮:本公司現金減資換發新股上市買賣日期暨退還股款發放日公告

減資代表股本縮小,那公司的EPS(每股盈餘)就有機會往上成長,通常對於減資的股票來說,股價在減資之前容易出現大漲,但減資後能不能繼續大漲,就要看這家公司的體質如何,好的話才會有可能推動第二波的大漲。 長榮海運減資2023 長榮日前公告,減資股票最後交易日為9/6,最後過戶日為9/11,停止過戶期間為9/12-9/16,換發新股票暨上市買賣日為9/19。 長榮海運(2603)今日公告,辦理現金減資6成案已完成實收資本額變更登記,減資後每股淨值飆至206.35元。

長榮海運減資

事實上台灣正面臨兩大考驗,其一是少子化使台灣從2020年開始出現總人口負成長的「生不如死」趨勢;其二則是2026年台灣即將邁入超高齡社會,65歲以上人口將超過20%,屆時醫護需求遠比現在更多! 運河管理局表示,由於情況一直在變動,已開通通訊線路讓客戶得知可預約通行的時段。 巴拿馬運河是貨輪由美國西岸要前往墨西哥灣地區與東岸港口的重要貿易水道,美國是最大使用者,每年40%的貨櫃船運要行經此運河,運送貨品價值約2,700億美元,光是美國就占了約73%的巴拿馬運河交通。 巴拿馬運河是美國船運前往波斯灣及東海岸的關鍵要道,每年高達40%貨運量、價值約2700億美元的商品必須通過這裡。 與此同時,美國也是巴拿馬運河的最大客戶,該國進出口貨櫃占運河總運輸量約73%。 如果這家公司,減資之後由虧轉盈或者是獲利大幅躍進(營收持續維持在高檔),那減資之後的行情也是可以期待的。

長榮海運減資: 長榮海運(2603)股價大跌! 增、減資、股票分割到底是什麼?一文解析

假設投資人小馬哈用股價150元買入一張1000股的長榮海運,投資人會拿到減資還給股東的6元現金,同時將會拿到今年配發的現金股利18元,一共是24元,要乘上1000股,所以小馬會拿到24000元現金。 被稱最懂航運的男人、「航海王」台驊董座顏益財日前才表示,包含長榮、陽明在內的全球9大船商,歐美線市占率超過8成,因此不太可能讓運價崩跌,今年至少還能賺5~6個股本,明年有機會再賺1~2個股本,他認為,2年長期投資獲利看3成,但跑短線的今年很難賺錢。 長榮在去年迎暢旺的景氣及獲利,今年決定大幅瘦身,長榮目前實收資本額529.11億元,每股淨值82.54元,預計減資後股本降至211.64億元,每股淨值提高206.35元,現金減資退還股款日為9/29。 代表長榮「弟弟派」的法人股東長榮國際今天派出律師吳祝春出席股東會,他在審議減資案時發言表示,經觀察「集保戶股權分散表」資料,目前持有長榮海運股票1張至5張的小股東人數約26萬人,合計約持有51.6萬張股票,平均每名小股東持有約1.98張股票。 長榮2021年合併營收4894.07億元,年增136.34%,歸屬母公司稅後盈餘2390.15億元,年增率880.98%,每股盈餘(EPS)達45.57元,每股淨值也躍升至61.76元。

長榮海運減資

一般公司的減資分為三種形式,分別是「現金減資」「庫藏股減資」「一般減資,長榮海運是屬於第一種把現金還給股東,庫藏股減資則指公司買回庫藏股,然後降低發行股數(並把庫藏股註銷);一般減資則是直接註銷股票,通常公司獲利不佳才會實行,多數是為了彌補公司虧損。 陳錦旋表示,對於減資有「圖利大股東之嫌」的說法,她認為是「言過其實」,而且也沒有依據,因為股東們可以從現金減資拿到依持股比例的現金,而且只有公司非常賺錢,或有很多現金時才有這個狀況。 〔記者王憶紅/台北報導〕長榮經營權之爭延燒到旗下上市櫃公司,大哥、弟弟派首場對決的長榮海運股東會昨正式登場,在雙方爭議的減資六成案,雖然弟弟派的長榮國際在會前就發出聲明稿,呼籲小股東投下反對票;不過,大哥派在股權優勢及委託書徵求較多下,減資六成的議案以出席股東股權的七十九.

長榮海運減資: 巴拿馬運河塞船 航運業叫苦 散裝、貨櫃運力受衝擊

由於船隻需要等待更長時間才能通過,托運業者可能選擇其他路線,而增加的運輸時間與燃料成本等,最終可能轉嫁在商業夥伴及消費者身上。 長榮海運董事會同日決議發放每股現金股利18元,加上每股6元的現金減資,合計每股將配發24元,以去年度每股盈餘45.57元計算,配發率約為52.67%。 航運人氣指標股長榮海運(2603)現金減資六成後,新股昨(19)日掛牌交易卻遭遇逆風,終場崩跌逾9%,僅差一檔跌停,拖累航運類股同步重挫。 貨櫃三雄上半年財報全數出爐,長榮海運(2603)今(11)日壓軸公布Q2暨上半年財報,Q2的EPS為2.41元,是三雄中Q2唯一賺錢的公司,且表現優於Q1,合計上半年每股賺4.79元。

長榮海運減資

長榮海運(2603)(2603)辦理減資六成,減資前實收資本額為529.1億元,減資後降為211.64億元,減資後每股淨值由原來82.54元飆升到206.35元;舊股票最後交易日9月6日,新股票自9月19日起上市買賣。 以長榮今天收盤價95.1元設算,減資後股價有望重登200元大關,然屆時仍須以最後交易日股價為準。 不過,長榮此次宣減資6成,外界認為「公司很會」,為什麼不直接配發現金股利24元即可? 承通投顧分析師謝明哲表示,長榮此舉將可以優化公司財報,且提升淨值,更重要的是,未來如果營收持平,或與去年相差無幾,還能讓每股EPS更高,也可能為其未來股價增添上漲動能。 長榮表示,2021年度營收及獲利均為歷年新高,稅後淨利約為2390億,累積保留盈餘達2593億,營運資金則上升至1740億,負債比率亦大幅下降至41.52%,公司整體財務結構強健、現金流量充沛。

長榮海運減資: 長榮減資後 每股淨值飆上206.35元

眼看台股守不住「萬3」大關,金管會今再擴大限空令,宣布當日收盤價跌幅達3.5%以上,次一交易日不得以低於前一交易日收盤價... 把原本的股數增加;譬如一間公司有1萬股,將其增加5千股進去,總額變成1萬5千股,這樣的舉動就叫做「增資」。 浦惠證券投顧資深分析師王倚隆(老王)先前於YouTube頻道《老王愛說笑》拍攝一則影音說明。

長榮海運減資

長榮海運將啟動現金減資,減資前股票最後交易日為9月6日,9月7日起暫停交易,新股完成暨上市買賣日期為9月19日。 長榮集團搶經營權大戰落幕後進入分家階段,長榮海運(2603)(2603)11日公告採用鉅額交易的方式出售手中持有長榮航空(2618)(2618)股票,預計將賣掉37.5萬張,以今天收盤格計算需要斥資133億元。 市場專家指出,因為是採用鉅額的方式,推估是談好特定對象,市場揣測是張家老三張國政開始出手增加長榮航空的持股。 長榮海運則指出,減資是調整資本結構及提升股東權益報酬率,加上負債比率降低,且未來未有大資金支出,減資後並無辦理募資或無償配發新股的計畫。 公司派律師陳錦旋指出,股東會召集程序等完全合法,對於小股東要提訴訟予以尊重;而圖利大股東之說則言過其實,大、小股東是同比例減資,沒有不公平。

長榮集團正式啟動分家,不只是「巴拿馬商長榮國際(EIS)」及「長榮國際(EIC)」二家家控股公司持續朝著變現清算分家的目標前進,各公司也開始朝著切割清楚的方向挺進,長榮海運是長榮航空的第一大股東,持股比重為77.64萬張,持股比率為14.48%,今天公告已經開始降低持股比重,宣告分家開始啟動。 大哥、弟弟派雙方律師昨也現場過招,長榮國際代表人律師吳祝春指出,長榮海運若認為現階段的資本充足、要回收股票,應實施「庫藏股」;且減資六成後,可能有逾十三萬小股東變成持股不足一張,對小股東交易、行使股東權利都非常不利,也有圖利大股東之嫌,是不公平的減資。 不過投資人要想,增資往往是公司為了要擴產,要增加廠房、買機器、設備,才必要做的一種籌資手段,代表這家公司的營運很有機會是一路向上的,若把眼光放遠至2-3年後,機器設備買進後廠房也蓋好,營收就會有所貢獻,這時候當時增資過的股票,就容易在此階段出現漲勢。 他指出,首先,從供需來看供給依舊小於需求,整體艙位的供給還是不夠,其次,歐美長約的價格明顯成長,目前長榮海運美國線佔營收比60%到70%,歐洲線佔30%,預估今年長約價翻倍上漲。 長榮上半年每股純益38.49元,法人估在減資後今年每股純益將大幅成長,甚至挑戰百元大關。

對於通膨是否影響到貨櫃海運,謝惠全說,通膨壓力下,民眾「需要不會少,想要的會減少」,而貨櫃海運裝載以日用品居多,影響有限。 長榮減資案通過後,以昨日收盤價一四四元計算,減資後參考股價三百元,股本縮小到二一一. 長榮海運財務體質強健,資金充沛,預計減資金額佔整體資金比重不高,在配發現金股利與減資後,料將仍有相當充裕的資金來進行後續的投資與發展,減資後股本僅餘211.64億,相較海運同業將更顯輕盈合理。 同時,長榮海運更進一步擴大於母港高雄港的投資,向台灣港務公司高雄港分公司租用高雄港洲際貨櫃中心(七櫃)5座碼頭,租期長達50年,後續將投入最新型碼頭裝卸機具與設備打造全新智慧型碼頭,積極提升高雄母港的競爭力以維繫海運樞紐的地位。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