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半導體9大優點2023!(小編推薦)

Posted by Tim on April 24, 2023

關鍵半導體

智慧手機、PC、通用資料中心占整體半導體需求比重達約六成,因此其需求動向容易對半導體市況造成影響。 半導體先進封裝需求隨AI伺服器與相關應用成長,隨著供應鏈瓶頸去除,也順勢帶動所需高階材料和設備需求進一步放大。 本人/本撰寫相關團體( 以下簡稱我 )目前持有本文提到之股票的多方部位,但預計不會在未來 72 小時內增加持股。 本文之資訊僅供分析參考,不保證內容之完整性與正確性,也不構成任何買賣有價證券之要約或宣傳。 整體而言,新竹、中國目前皆有探針及測試座的產能、高雄則是以自製探針為主,產能佈局完整。 穎崴的成立,源自於台灣雖為半導體產業的重要聚落,卻缺乏本土測試座廠商,使測試相關產品交期高,且也無法立即解決產品維修等問題。

關鍵半導體

00891 追蹤的指數是「ICE FactSet 臺灣 ESG 永續關鍵半導體指數」,主要從台灣的上市、櫃公司中選取半導體的上、中、下游企業,經市值、成交量及流動性等條件篩選,並將 關鍵半導體 ESG 評分納入標準,剔除 ESG 高風險企業,挑選出 30 檔成分股。 「臺灣ESG永續關鍵半導體指數」完整包含產業上、中、下游,上游IC設計約占指數權重45%,中游晶圓代工佔38.3%,下游封裝測試約10%,材料設備等其他約佔6.7%,具高度產業代表性。 【中國信託投資等級債券ETF傘型基金】操作目標在追蹤與標的指數相關之報酬(中國信託美國政府20年期以上債券ETF基金之標的指數為彭博20年期(以上)美國公債指數)。 崇越先前預告,包含石英布等5G通訊原材料、後段 CoWoS 先進封裝材料已得到客戶認證,公司積極打造國際半導體供應鏈平台,配合各國的國產化規劃,服務客戶進行在地化生產,引進化學品等材料,相信在未來也將帶來新的成長動能。 華立先前提到,當摩爾定律快到極限之際,先進封裝已成為致勝關鍵,為滿足全球AI伺服器產業鏈的需求,各晶片大廠都在加緊搶購主力客戶的 CoWoS 封裝技術,華立也取得先進封裝的材料供應,在AI伺服器需求飆升趨勢下,成長力道將備受期待。 雖然半導體產業多半是成長型股票,股息率不高,不過為了貼近台股投資人偏好配息的特性,中信關鍵半導體(00891)採用季配息,成為國內除了國泰永續高股息(00878)及永豐台灣ESG(00888)之外,台股第3檔季配息的台股ETF,另外2檔則為半年配。

關鍵半導體: 台灣所有ETF的列表和比較

美國與中國之所以圍繞台灣展開攻防戰,其中一個重要因素就是台灣的半導體產業,特別是台積電。 日經新聞25日報導,台積電、三星電子、輝達等全球十大半導體廠商上季(2023月4~6月;部分為3~5月、5~7月)純益合計值為151億美元,較去年同期相比幾乎腰斬(暴減49%),就歷年同期來看,純益為3年來首度陷入萎縮,創七年來新低。 展期間舉辦「半導體女力」、「多元共融」、「半導體研發大師」等多場座談會,並規劃包括學生導覽、SEMI University 線上課程及科普教育體驗,以及一對一人才面談等活動,橋接產學溝通管道,多管齊下推動產業人才永續發展。 展望未來,穎崴也預計將在 2023 關鍵半導體2023 年底完工新竹台元園區的新廠,並主要擴充探針卡產品,目標在明年產能開出後,使探針卡業務的營收翻倍。 目前在晶圓測試端,同樣往微針距邁進,探針直徑較小的垂直式探針卡、MEMS 探針卡需求越來越高(註)。

穎崴董事長兼總經理王嘉煌先生成立公司逾 20 年,創業前曾任職於日月光的子公司,具多年測試廠的工作經驗;營運長陳紹焜先生則曾任職於 IC 設計公司,產業經驗及人脈更加速了穎崴在 IC 設計應用客戶群的成長;財務長李振昆先生則是具備工研院、晶致半導體、中華開發金等經驗,主要經營層產業經驗豐富。 王韻茹指出,台灣半導體產業在 AI 大型語言模型興起,對未來算力需求爆發性增加,直接受惠股除像世芯-KY、矽智、台積電等 NVIDIA 概念股,算力急需未來 AI 基礎設施布建,加大遠端伺服器管理晶片的信驊、新唐、譜瑞-KY、日月光、京元電子等未來業績貢獻。 NVIDIA 計畫到 2024 年 H100 出貨量將達到今年預期的 3~4 倍,但供應鏈包括台積電 CoWos 及 HBM 出現產能不足的問題,因此讓三星電子加入 H100 的先進封裝行列,而 SK 海力士則挾 HBM3 技術最為先進的優勢,成為獨家供應商,激勵股價一度大漲 6.5%。 輝達(NVIDIA)第二季營收翻倍輾壓市場預期,亞股今日上演歡慶行情,NVIDIA 正供應商南韓 SK 海力士及日本愛德萬測試盤中皆大漲 5% 以上,帶動統一亞洲半導體 ETN 表現,一度大漲近 3% 後收窄,以上漲 2% 作收,並直接帶旺台灣半導體 ETF 股價表現。 根據中信投信提供的最新月報顯示, 近三個月的報酬率是 12.04% ,半年是 12.20% ,一年為 23.23% 。

關鍵半導體: 成分股產業別、資產別

這幾年許多人看的護國神山(台積電)帶頭飆台股,加上台灣有強大的神山群(半導體產業)加持,普遍對未來相當樂觀,想像中是一片輝煌榮景,台積電董事長劉德音也多次提到「未來10年是半導體產業的黃金時代」;這時,專攻台灣半導體的ETF也陸續上市。 不同比例的限制到底誰好誰壞沒有絕對答案,不過值得一提的是,中信關鍵半導體(00891)的前5大成分股當中,第1大成分股並不是台積電(2330),而是聯發科(2454),成為這項商品一項鮮明的特色。 根據工研院產科國際所統計,2023 年第一季台灣整體 IC 產業產值達新臺幣 10,084 億元,較上季(22Q4)衰退15.8%,較 2022 年同期衰退 13.0%。 其中 IC 設計業產值為新臺幣 2,400 億元,較上季衰退 7.7%,較 2022 年同期衰退 27.3%;IC 製造業為新臺幣 6,279 億元,較上季衰退 18.4%,較 2022 年同期衰退5.8%。 台系供應鏈中,以信驊為例,顏志天預期相比上半年持續下滑的出貨量,下半年在傳統雲端需求的增溫下,出貨量也將同步上升;補庫存訂單主要來自於美國超大規模數據中心營運商、及非遠端伺服器管理晶片(BMC)業務的回溫。 據此,顏志天預期,非AI伺服器(傳統伺服器)領域的相關個股,由於受惠市場景氣已經觸底,未來並有逐漸回升的跡象,將使得相關供應鏈基本面與股價表現在短期內,均有正向的表現機會。

指數從台灣上市上櫃個股中,市值達1億美元以上,選擇符合財務指標或有配息表現的台灣半導體相關企業(投入資本回報率或股率大於0),同時導入Sustainalytics ESG評核(Morningstar旗下ESG評核機構),篩出市值排序前30大公司為成分股,完整編制規格可以閱讀公開說明書。 本網站所提供之股價與市場資訊來源為:TEJ 台灣經濟新報、EOD Historical Data、公開資訊觀測站等。 本網站不對資料之正確性與即時性負任何責任,所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無推介買賣之意。 00891 關鍵半導體2023 產業佔比最高的為 IC 設計(如聯發科、聯詠、矽力-KY 等,比重 46.83% );其次是積體電路(如台積電、聯電等,比重 32.46% );佔比第三高為封裝測試(比重 10.27% )。

關鍵半導體: 【產業報告】台積電獨大的 CoWoS 先進封裝是什麼?為何是 AI 運算發展關鍵?

■ 量子領域:推動「量子科研計畫」( 年),聚焦量子運算、量子通訊,發展矽基技術,以因應10年後的運算需求、進而擴大臺灣半導體產業未來發展空間。 【中國信託多元收益債券ETF傘型基金】之操作目標在追蹤與標的指數相關之報酬(中國信託10年期以上高評級美元公司債券ETF基金之標的指數為彭博10年期以上高評級美元公司債指數)及(中國信託10年期以上優先順位金融債券ETF基金之標的指數為彭博10年期以上優先順位金融債指數)。 綜合以上,穎崴受惠於晶片功能與製程複雜化, IC 設計、封裝廠為維持良率,對測試介面的需求提升。 隨 2023 下半年消費性電子庫存去化完成,穎崴亦持續擴增產能、提升探針自製率、爭取新客戶訂單,預計 2024 年穎崴將可恢復 2022 年營運水準重回成長。

近一年受 COVID-19 疫情影響,全球居家辦公、遠距教學的需求暴增,筆電、手機、網通設備需求暴增。 關鍵半導體 免責聲明:本文只提供研究成果,僅供讀者學習參考,不構成買賣建議,投資有賺有賠,請讀者獨立思考後再做投資,盈虧自行負責。

關鍵半導體: 半導體測試包含封裝前的晶圓測試、封裝後的 FT、SLT、Burn-In Test。穎崴產品線完整,能提供客戶完整的解決方案

為使臺灣在後疫情時代,掌握全球供應鏈重組先機,政府超前布署推動六大核心產業,在資訊及數位產業方面,將聚焦持續研發高端半導體先進製程技術、半導體設備及材料並布局高端技術,期能於2030年達到半導體產業進入1奈米製程目標,以穩固我國在全球半導體產業鏈的關鍵地位,並持續領先。 SEMI全球行銷長暨台灣區總裁曹世綸指出,全球半導體產值預估將於2023年突破1兆美元,但這需要超過90萬名新員工的投入,才足以支撐起產業成長。 整體消費性市場需求疲弱,參考台積電(市:2330)Q2 法說會,可見除了 NVIDIA H100 GPU 的訂單需求強勁外,其餘採用台積電 5nm、7nm 的主要客戶包含蘋果、AMD、高通等需求仍然疲軟,判斷短期仍以生成式 AI 帶動穎崴成長,預計 2024 年先進製程晶片需求才會逐步回溫。 先進封裝因多個晶片堆疊在板上將使整體損壞成本上升(IC 價值提升),而帶動晶圓測試的需求;而 Chiplet 架構會將系統單晶片(SoC)分割成多個獨立小晶片,而每個裸晶可能採用不同的矽智財(IP)設計,探針卡數量也因晶片從一個變成多個而隨之上升。 測試介面相關產品高度客製化,隨著 IC 設計公司的產品迭代更換,穎崴的測試座、探針卡皆需隨之調整,且產品屬於耗材,使公司能持續接獲訂單並賺取營收。

我們將 近一年的報酬與「 富邦台灣核心半導體 ETF」及「臺灣全市場半導體指數」之近一年報酬相比較(如下圖),可看到 近一年報酬為 23.23% 。 ■ 提出《國家重點領域產學合作及人才培育創新條例》,鬆綁法規,讓高教更具彈性,將遴選1~2所大學新設國家重點領域研究學院,與企業共同培育產業所需人才。 並擴增大學重點領域(半導體、AI、機械、材料)學士班10%、碩博士班15%名額。 另推動由企業、大學共同設立3~5所半導體研發中心,強化大學投入半導體研發與鼓勵優秀學生參與。

關鍵半導體: 相關權證

預期 2024 年穎崴營收將達 56.7 億元,YoY+32.9%,毛利率部分則因高階同軸測試座將隨HPC 與 AI 快速成長、穎崴切入 MEMS 探針卡業務而回溫,YoY+8.4ppts。 穎崴 2023 年 7月營收為 2.46 億元,MoM -30.38%、YoY -37.53%,主因 7 月份颱風影響高雄廠出貨以及去年高基期所致。 展望下半年,由於消費性電子庫存落底、且將進入傳統旺季,預計可以於第三、四季呈季成長,然整體受上半年 PC & Gaming 影響下仍較去年衰退,2023 年營收預計為 42.6 億元,YoY -16.71%。 正好有一次股災當示範,如此劇烈的波動比雲霄飛車還刺激,半導體ETF恐不適合保守型投資人,在衡量波動的指標中;例如Beta值,可以發現0050相對於大盤表現的波動程度最相近。 除了00891與00892,也找了富邦科技(0052)和規模最大元大台灣50(0050)比一比,近一年的淨值報酬率,答案很明顯,鎖定半導體00891績效最悽慘。 卻可以發現00891在「規模」和「受益人數」上的成長依然很亮眼,00892則是持有的人數增加,而00904雖然生不逢時依然收穫了一批支持者;看來半導體ETF對許多投資人來說,還是有著強大的吸引力。

  • 聯發科比重達 22.8%,是目前所有台股 ETF 中最高,如果對聯發科未來相當看好的投資人,只要用一張 元的資金,就可以觸及到千元股價的公司。
  • ■ 提出《國家重點領域產學合作及人才培育創新條例》,鬆綁法規,讓高教更具彈性,將遴選1~2所大學新設國家重點領域研究學院,與企業共同培育產業所需人才。
  • 因此,觀察5月即將上市的這2檔半導體ETF,不難發現和去年上市的國泰5G+,成分股極為類似(如下圖)。
  • 範圍大一些的包含些科技股的0052成績稍好,而0050雖然電子類股最大宗,不過有其他產業平衡,股災中成績略好一點。
  • 另外,輝達上季(5~7月)純益達61.88億美元、是去年同期9.4倍,扣除輝達不算的話,上季全球九大半導體廠的獲利表現會更慘,獲利萎縮幅度擴大至69%。

由此可知, 主要專注於投資 IC 關鍵半導體2023 設計及積體電路,也就是半導體產業的上游及中游,投資人需持續關注這兩個產業的動態。 00891 ETF,全名是「中國信託臺灣 ESG 永續關鍵半導體 ETF 證券投資信託基金」,於 2021 年 05 月 28 日上市。 近期受到高通膨、升息、俄烏戰爭,及中國封城等因素影響,手機、電腦等市場需求低迷,半導體產業步入庫存調整期。 由30檔成分證券組成,入選的成份股均為台灣上市或上櫃掛牌交易的優質企業,其中又以半導體產業為篩選主軸,旨在反映臺灣半導體具代表性企業之整體表現。 SEMICON TAIWAN 2023國際半導體展將於9月6日盛大登場,今年擴大規劃「人才培育特展」專區及多場座談活動,持續深耕產業人才永續發展。 SEMI也再偕同台積電慈善基金會(TSMC Charity Foundation)及104人力銀行舉辦「技職培育論壇暨人才白皮書發表會」剖析台灣半導體產業人才發展現況、積極建構產業技職人才培育的生態系統。

關鍵半導體: 永續期 靈活布局

「新聞週刊」日本版最新一期介紹半導體發展史,佔據全球半導體大半產值的台灣成為重點。 另外,輝達上季(5~7月)純益達61.88億美元、是去年同期9.4倍,扣除輝達不算的話,上季全球九大半導體廠的獲利表現會更慘,獲利萎縮幅度擴大至69%。 上季十大半導體廠高達六家獲利陷入萎縮,尤以業績和智慧手機、PC連動性高的企業不振情況最為顯著。 三星純益較去年同期暴減86%至11億美元,就歷年同期看,獲利金額為過去10年來最小;記憶體大廠SK海力士、美光(Micron)陷入虧損局面。

統一投顧認為,整體半導體庫存調整周期延長,產業動能轉強恐要到明年第四季,因此可趁拉回時機找尋中長線較具價值的股票,統一亞洲半導體 ETN 指數成分股,包含台日韓主要 AI 半導體大廠,是市場上少見不用開複委託即可一次投資日韓主要晶片龍頭的指數商品。 以目前情況而言,市場受到各種經濟因素影響,導致手機、電腦等市場需求低迷,半導體產業步入庫存調整期,尤其 IC 設計廠的營運受到影響更大。 以投資的角度而言,目前的半導體產業景氣低迷,亦是投資的好時機,不過我們仍需持續觀察半導體的產業動態。 上表成分股的產業包含 IC 設計、上游材料與元器件、積體電路、封裝測試及外包組裝和通路,可知 的成分股包含了半導體的上、中、下游產業鏈。 另外也可知這前十大成分股為台灣半導體的龍頭股,尤其台積電及聯發科為全球半導體的佼佼者,在 中分別佔 19.44% 及 19.03% ,投資人應於每季定期審查時留意成分股的變化。

關鍵半導體: 在半導體製程微縮、Chiplet(小晶片)架構廣被採用下,將帶動晶圓測試需求。穎崴除了提供垂直式探針卡,MEMS 探針卡也在研發,並預計 2023 年 Q4 可爭取到訂單

穎崴除了提供垂直式探針卡外,也已開始研發 MEMS 探針卡,並預計 Q4 關鍵半導體2023 可以爭取到訂單。 穎崴因產品線完整、服務據點廣等優勢,為全球測試介面領導廠商之一,下文將進一步分析公司在測試產業的成長動能。 王韻茹建議,趁今年第三季半導體庫存落底進場,展望 2024 年半導體產業景氣將恢復成長動能後,半導體 ETF 股價有機會熬出頭,或是可以選擇零股申購,讓小資族也不用望半導體高價股而興嘆,成為直接參與台灣半導體景氣成長的簡單理財工具。 新光半導體 30 ETF 經理人王韻茹表示,預估 AI 半導體前景亮麗,因為由輝達帶動的 關鍵半導體 AI 晶片商機,催生全球科技巨擘朝向自行研發特殊應用晶片(ASIC)風潮再起,ASIC 晶片年均複合成長率將高達 30%,而世芯-KY、創意及台積電都將扮演特殊晶片的實踐推手。 根據證交所統計,台灣五檔半導體 ETF 自 8 月 22 日以來,已出現連續兩天收漲,累積漲幅最高的是新光臺灣半導體 30 ETF,漲幅達 1.88%,至於其他半導體 ETF,包括中信關鍵半導體、富邦台灣半導體、群益半導體收益、兆豐台灣晶圓製造都順勢收漲,整體波段行情值得期待。 00891上市時跟上季配息風潮,但半導體這種瞄準成長性的ETF發4次股利,確實讓人疑惑,不過用投資人數來看,那無疑是蠻成功的。

00891目前還沒有經歷完整年度,2021年配了2次殖利率不差,2022年5月中信投信宣告不配息,不過到了8月股價更低卻有配,可能是剛經歷了除權息旺季。 但是市場變化來得快,今年股市大跌,半導體更是「超級重災區」,2022年最慘的ETF前五支,半導體ETF就包辦倒數第一和第二,要不是00904今年3月上市沒列入統計,不然就要佔走3個名次了,儘管跌幅的數字很驚人。 2021年中,先是00891問世,很快富邦台灣半導體(00892)也來了;2022又有一檔新光臺灣半導體30(00904),競爭很是激烈。 2019年底台積電(2330)股價331.0元,2020年初疫情開始爆發,3月全球股市大跌,台積電一度跌到235.5元,不過這次股災很快就迎來反彈,台積電如同啟動了火箭引擎「一路衝衝衝」,股價破了一個又一個新高。 ETtoday新聞雲 | Anue鉅亨 | PR Newswire | Investing.com 相關新聞標題與內容之著作權與智慧財產權均屬原網站及原作者所有,本網站僅提供新聞聯播,不主張任何權利。

關鍵半導體: 相關新聞

顏志天說,6月初當時對科技業的看法,就已對AI雲端半導體產業未來持續樂觀,且傳統雲端半導體的產業景氣已於第2季落底。 摩根士丹利(大摩)證券指出,雲端半導體產業景氣第2季確定觸底,近來客戶端已開始釋出補庫存訂單,景氣面轉向復甦,且預計這股趨勢將可延續到第4季,使得非AI伺服器領域的相關個股,短線股價將有表現的機會。 林宏文指出,受地緣政治關係緊張影響,各國媒體紛紛報導台灣海峽是地球上最危險的地方、台灣會成為下一個烏克蘭等。

關鍵半導體

2022 年底,公司營收佔比(依產品別)為同軸測試座 37%、RF 測試座 18%、探針卡 19%、接觸元件 12%、老化測試座 7%、其他 6%。 AI正夯,AI概念股跟著水漲船高,其中0056因成分股包括不少AI概念股,股價也因此一飛沖天,投資人擔心,0056從存股變飆股,未來若配息付不出來、被踢出個股,股價恐怕會下跌。 範圍大一些的包含些科技股的0052成績稍好,而0050雖然電子類股最大宗,不過有其他產業平衡,股災中成績略好一點。 所以後來推出的商品,多半會加入個股成分比重的上限限制,除了與前期商品作出區隔外,更重要的是設法「在有限的食材裡組合出不同的菜色」來吸引投資人。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