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機車銷量9大分析2023!專家建議咁做...

Posted by Tim on October 3, 2021

電動機車銷量

中國部分,Gogoro 與機車龍頭大長江集團(擁有中國機車市場 11% 市占率)及電動機車龍頭雅迪(HKSE:1585,占電動機車 電動機車銷量 23% 市占率)組建的合資公司(愛換換能源有限公司)合作,這兩間公司合計設立超過 50,000 個據點,銷售競爭力可見一斑。 目前 Gogoro Network 已打入杭州、無錫、昆明三座城市,並在短短 120 天內合計部屬了 100 座換電站。 印度 2020 年的機車銷量約為 1,512 萬臺(2018 年為 2,100 萬台,下滑主要受疫情影響),已在 2016 年超越中國成為目前全球最大的機車銷售市場。

Gogoro Viva 家族的雙電池車系 Viva Mix 與 Viva Mix XL 表現依舊獨占銷售鰲頭。 雖然 Viva Mix XL 推出後瓜分了部分 Viva Mix 的銷售,讓 Viva Mix 較少出現突破 3,000 輛的成績,但整體而言,消費者基數是明顯擴大的。 其中,Viva Mix Superfast 自 8 月推出後連續兩個月繳出近 200 輛後,10 月繳出了 303 輛的佳績,銷售態勢持續走穩。 Gogoro 3 Series 在數據中與 Viva Mix XL 共同計算有 1,734 輛的成績,不過其中 Viva Mix XL 即佔了 1,600 輛,可見其強勢程度,已逐漸使 Gogoro 3 Series 邊緣化,Gogoro 3 Series 未來是否再有機會在 Gogoro 眾多產品中突圍,對於產品規劃人員也是件挑戰。 Gogoro 表示,今年 Gogoro 與 PBGN 聯盟夥伴車款主要的購買與掛牌都是自然人(即一般消費者),其比例皆超過 94%,充電及其他電池交換系統的車款對法人(公司行號或政府機關)銷售之比例相對較高,落在 2 成左右或以上。

電動機車銷量: 台灣淪行人地獄怪規劃爛? 網點出民眾劣根性:去日本喊羨慕、回來繼續違停

今年 6 月起電動機車每個月新領牌數量皆維持穩定成長,尤其於 10 月與 11 月連續兩個月皆突破一萬輛,為第四季市場帶來絕佳的銷售動能。 在 4 月車系銷售排行榜中,冠軍為 Gogoro Viva Mix 車系,其銷量達 965 輛,未能突破 1 千大關,第 2 名則為 Gogoro Delight 車系,銷量為 753 輛,而 Kymco i-One 車系則稍微下滑來到第 3 名、銷量為 681 輛。 值得注意的是,在去年表現名列前茅的 Gogoro SuperSport / S2 Series 車系,在近期銷量排名反而後退一些,Gogoro SuperSport / S2 Series 於 3 月銷量達 740 輛、4 月銷量為 517 輛,近 2 月皆為第 6 名。 7 到 10 名依序為 Suzuki/eReady、宏佳騰 Aeonmotor、Vespa 及中華 e-moving;由於 Honda 掛牌數大幅的增加,將台鈴擠至第 7 名。 而轉向電動機車的宏佳騰在 Ai-1 及 Ai-3 領牌數達 925 輛,總交車數也接近 1,000 臺;也因為宏佳騰的躍升,Vespa 掉回第 9 名的位置。 2 月份以 1 輛之差打敗 Kawasaki,重新奪回第 10 名的中華 e-moving,這個月有突破性 400 輛的交車,也拉開與 Kawasaki 的 216 臺之間距離。

電動機車銷量

電動機車大廠牌 Gogoro 從電動機車還未普及時就率先踏入電動機車市場,現在儼然成為電動機車市場的龍頭,許多電動機車的開發和充電都與 Gogoro 合作進行,它所推出的 goshare 共享機車服務,也讓電動機車的方便性深植人心。 品牌方面,Kymco 繼續蟬聯龍頭,繳出 27,759 輛的成績,比 10 月的 23,919 輛進步,市佔率從 30.9% 微降成 30.8%,比起去年 11 月同期的 37,914 輛,今年 11 月減少 1 萬輛左右,主要受到是晶片短缺造成嚴重候車期所致。 三陽以全年300,776台、市佔率29%排在第2名,不僅是唯二超過30萬台的品牌,其成長力道也相當驚人,與2019年相比足足多了11多萬台,佔有率也提升 8.2%,由於三陽近年在產品力上有著顯著提升,除了DRG、JET車系持續熱賣,Fiddle車系的到位也使得目標客群進一步擴大,終於在2020年大有斬獲。 其中市場龍頭 Gogoro 睿能創意依舊有著一枝獨秀的表現,連續第 2 個月繳出超過 7,000 輛的掛牌數。 至於以進口車導入的品牌,包括 Honda、Vespa 與 Kawasaki 等,則顯著較不受到政策補助的影響,在上月比的銷售表現都還能維持在 6 成以上,這也讓 1 月份的銷售排行榜在第 5 名之後,出現新一輪名次的異動,第 5 名至第 7 名依序是 Suzuki/eReady、Honda 與 PGO,彼此相差僅有 25 輛,名次攻守之戰頗為激烈。 渾渾噩噩一年又過了,全球飽受疫情肆虐也正式邁入第三年,2021年台灣的機車市場受到缺晶片、航運塞港、原物料價格飆漲的影響,從2020年的1,035,823輛一口氣驟減至809,176輛,與之前預測的81萬輛差不多,但可惜的是跌幅仍高達21.88%,所幸12月份各廠全力衝刺交出單月101,210輛的成績,否則恐怕會以不到80萬輛封關。

電動機車銷量: 台灣MG 「ZS入門休旅」現身了!全景天窗、ADAS輔助駕駛有望入列

各大車廠相繼祭出具有競爭力的年度促銷、投入大量的廣告資源並推出新款電動機車,包含 Gogoro 在今年發表的 Gogoro VIVA MIX、Gogoro VIVA XL,PBGN 聯盟夥伴中華汽車發表的 eMOVING EZ1、宏佳騰 Ai-2 Gather 與其他電動機車車廠的新車款,皆推動今年整體電動機車市場銷售正向成長。 今年各大車廠對於電動機車產品的廣宣投資量,2021 年 1 到 11 月幾乎是去年同期投資量的兩倍3,包含傳統與網路廣告曝光、行銷、促銷活動,皆為電動機車市場加溫,讓消費者對於電動機車的認知與偏好程度增加。 與GOGORO客層重疊性過高的YAMAHA,好不容易九月交出13,604輛,十月則減少3,180輛剩下10,424輛,佔有率從18.1%下滑到16.4%,因為與其他品牌相比沒有新機種是一大主因,即使有著不錯的優惠條件卻難以獲得市場共鳴,因此仍居市場第三名。

從車系銷售排行榜中可見,冠軍為 Gogoro Viva Mix 車系,其銷量達 1,458 輛,第 2 名則為 Kymco i-One 車系、銷量為 1,242 輛,其實冠亞軍的銷量差距目前僅 216 輛,此次 i-One 車系中貢獻最大的為 i-One Air 都會版、 銷量達 527 輛,可見 Kymco 祭出低價策略十分奏效。 第 3 名至第 7 名皆由 Gogoro 旗下車款包辦,可惜的是,過往常見於前 3 名的 SuperSport / S2 Series 車系在 3 月份落至第 6 名、銷量為 740 輛,第 8 名則是由 PGO Ur1 以 294 輛之姿拿下,先前 PGO 針對 Ur1 車系祭出三重優惠,搭配政府汰舊換新方案,最低可 36,520 元入手,可見其優惠策略確實吸引到不少消費者。 另一方面,也可以觀察到即便是原本始終在電動車非常保守,而且還是在最近燃油車市場取得銷量冠軍成績的 SYM。 Gogoro今年2月更推出Gogoro VIVA MIX靈魂紫限定版,特殊的漸層色彩設計廣受女性族群喜愛,成功擄獲年輕女性車主的注意力,不僅驅動女性消費者前往門市賞車,更於上市短短兩週內大量接單,靈魂紫限定版2月份訂單數佔整體Gogoro VIVA MIX全車系的15.1%,有效推動Gogoro VIVA MIX全車系的銷售表現,相較1月成長85.6%,新色效應非常顯著。

電動機車銷量: 2022/6 機車銷量分析

更高階的 S1X+,則是直接搭配 3kWh 電池提供 151 公里續航,顯示儀表升級到 5 吋,改為 Keyless,另外支援智慧連線功能,可進行導航與接聽來電。 自Arun Plus合作軌跡,可看出其布建電動車產業完整生態鏈的邏輯,此次與光陽強強聯手,將有助於雙方在這波電動化浪潮中取得一席之地。 不過曾郁茜提醒,消費者也應該了解,偏高的月租費不只是充電費用而已,還包含了換電站高昂的營運及維護成本,甚至是服務費用。 舉例而言,企業可以透過贈送騎乘金等方式,鼓勵用戶在離峰時段換電,或繞路到使用率較低的站點換電,「甚至可以透過遊戲等趣味體驗增加用戶的踩點樂趣」。 如此一來,將能同時改善消費者覺得不能及時換電的主觀經驗,以及廠商建置站點資金有限的痛點。

電動機車銷量

Gogoro指出,今年6月起電動機車月領牌數皆維持穩定成長,尤其10月與11月連續2個月突破1萬輛,為第4季市場帶來銷售動能。 尤其是11月領牌11,868輛,較去年同月成長32.6%,而燃油機車11月掛牌數則較去年同月下滑21.5%。 尤其自今年3月至今,燃油機車的月領牌數都比去年同期呈現負成長,顯示機車市場的消費趨勢已明顯向電動機車板塊挪移。 在武漢肺炎(新型冠狀病毒病,COVID-19)疫情升溫,台灣在 5 月中就進入三級警戒至今,各行各業提前進入寒冬,就連民生必需品的機車產業也大受打擊,上半年總銷售 33.3 萬輛,比去年同期減少 7 萬輛,衰退近 18%。 7 月份銷售冠軍 SYM 三陽機車的掛牌數達 25,045 輛,持續刷新近幾個月成績,與主要競爭對手 Kymco 光陽機車的差距拉大至近 1 萬輛,市占率達 38%,除了新迪爵 電動機車銷量 125 創下 4,678 輛的銷售,旗下另一大熱銷產品 Jet S 電動機車銷量 車系累計銷量更達 4,969 輛,成為支撐品牌銷售量的 2 大臺柱。 全球去年售出約300萬輛電動車,不受疫情影響,還逆勢增長了41%,佔新車銷量的4.6%,超越2019年的3%,第一名挪威去年銷量佔比甚至已達75%。

電動機車銷量: Gogoro 銷量破 5 千大關,宏佳騰 Aeonmotor 銷量成長幅度最高

Gogoro 2 Series 可說是品牌快速拓展知名度的重點,與 Gogoro 1 Series 採用不同取向,更貼近實用、提供舒適雙人騎乘體驗,以多元化產品陣容搶市,目前提供包含 Gogoro 2 Premium、Gogoro 2 Delight 系列等車型,除了定價較 1 Series 親民之外,也因應市場需求推出豐富選配套件,供不同風格的車主選用。 繼續閱讀電動機車 2022 全年總銷量分析:燃油車衰退,電車逆勢成長(觀點)報導內文。 電池交換式電動機車今年以來的新掛牌數量達到7,126輛,在所有電動機車的銷售佔比為97.5%;充電式電動機車的新掛牌數量為182輛,佔比僅為2.5%。 在所有電池交換式電動機車中,使用Gogoro Network電池交換系統的車款佔有96.5%。 Gogoro 2022年前兩個月的新掛牌共計5,630輛,較去年同期的2,175輛翻倍成長,成長率為158.9%。 所有車款中,Gogoro VIVA系列最受消費者青睞,尤其是2021年3月上市的Gogoro VIVA MIX車款,已經連續12個月雄踞電動機車銷售冠軍寶座。

電動機車銷量

根據工研院的資料顯示,2020 電動機車銷量 年全球機車銷量為 5,164 萬台,亞洲地區就占了 80% 以上,其中又以印度、中國及印尼為前三大市場。 Gogoro 的營收來源分為一次性收入和經常性收入(Recurring Revenue,指能定期收取的費用,類似訂閱費)兩部分,前者包含電動機車銷售(約占營收 60% 以上)及零組件銷售收入(約 10%);後者則是使用換電系統 Gogoro Network 用戶每月繳交的訂閱費(約 30%)。 SMAT建議政府透過提高補助誘因、健全友善環境,或是以政策獎勵企業選用電動運具作為其推動ESG之方案等策略,加速達成運具電動化目標。 立委王婉諭跟民間團體也提醒,「人本交通」才是運輸部門減碳的關鍵,應更積極推動綠色公共運輸。 機車,暫居第一名的,仍是國民神車光陽的 GP 125 所奪下,繳出唯一超過 2 萬台的 23,792 台,繼續穩居冠軍寶座,與第二名的三陽 Vivo 有著近 7000 台的差距。 面對每一位客戶,以絕對誠摯的服務態度,從購車前的賞車與各種問題諮詢,到交車時我會鉅細靡遺的解釋且回答每一個細節與詢問,當然也在後續售後服務上,持續提供貼心服務,每一位車主的賓至如歸以及隨伴而來地友誼,對我而言都是最期待、也最好的回饋。

電動機車銷量: 騎出新潮流!2023 台灣電動機車品牌、熱門車款推薦10選

近期 Gogoro 頻頻布局海外市場,Gogoro 再次聯手韓國 Bikebank,將換電網路拓展至首爾之外的 7 大城市,並預計於今年第 3 季在韓國市場銷售 Gogoro 旗下智慧電動機車。 除此之外,在 3 月時宣布攜手印度外送平臺 Zomato,致力加速當地電動機車普及化。 全力以赴、滿足客戶的需求是我一貫的風格,讓我在9年累計獲得超過700位車主的認同,期待能有為您服務的機會。

電動機車銷量

輕量級綠牌電動機車 e-woo ,推動與 Gogoro 和光陽不同的電池體系,採用自己開發的充電電池。 SYM 的銷售量依然緊咬光陽,尤其 10 月發表的 4MICA 新車拉抬買氣。 越南Vingroup創辦人兼董事長范日旺(Pham Nhat Vuong)對自主汽車品牌的願景是要在全球市場占有一席之地,據一級方程式(F1)賽車錦標賽主辦方消息,越南Vingroup曾與F1賽事主辦方簽署多年協議,首場越南大獎賽原計劃於2020年4月在河內的中心城區舉行,賽道總長為5565公里,後來因疫情堅持到最後才終告取消。

電動機車銷量: 機車左轉遭自小客猛撞 騎士噴飛空中翻轉摔地...無生命危險

不過,光陽 Kymco 在 4 電動機車銷量2023 月 19 日宣布參與基隆市政府的「青年電動機車計畫」,將提供 i-One 都會版與 S6 Rex,基隆市府首批購買約 1.2 萬輛,此消息一出,受到不少民眾矚目,基隆市長謝國樑指出,預計最快今下半年展開交車,關於光陽 Kymco 後續銷售表現,U-CAR 也將持續追蹤與觀察。 在 5 月品牌銷售排行中,睿能 Gogoro 仍以 4,833 輛成績穩坐冠軍,比起 4 月份小幅成長 23%,Gogoro 在 5 月電動機車市場佔比仍守住 71%,相較於 2023 年 1 月至 4 月份,其電動機車市占率皆未過 70%,不過 Gogoro 在 3 月祭出大規模降價策略後,可見其銷售表現逐漸回穩。 而亞軍光陽 Kymco 於 5 月銷售量達 1,070 輛,比起 4 月份小幅成長 22%,光陽在 5 月電動機車市佔比為 15%。 而接下來僅位居第 3 名的宏佳騰 Aeonmotor,銷量表現突破 3 百輛關卡,其第 4 名三陽 SYM 至第 7 名摩特動力 PGO 的銷量表現,其實皆差距不大。

鎖定多元使用需求的 Viva Mix,自 2021 年推出後廣受消費者喜愛,其售價不到 6 萬元的親民價格,使其長期擁坐冠軍,而 Gogoro 還趁勝在 2022 年 2 月推出 Viva Mix 靈魂紫限定版,搶攻女性市場。 除了售價親民,Viva Mix 騎乘靈活性十足,十分適合於市區中穿梭, 且置物箱空間達 23.9 升,也算是夠用。 而先前因在去年競選時,謝國樑喊出免費送基隆青年 Gogoro 電動機車,而讓 Gogoro 動向備受外界矚目,經 U-CAR 編輯部詢問後,Gogoro 對於是否與基隆市府合作回應表示「樂見各界支持電動運具的發展,只要是推廣電動機車,我們都會全力以赴。任何政府公布的相關案子,我們都會認真研擬和討論。」由此可知,其後續是否確認合作仍尚未明朗化。 Aeonmotor 在 2021 年 12 月正式推出首款採用單顆電池的綠牌輕型電動機車 Ai-4 Ever,其採用自主研發車架,車體結構剛性較同級車款提升 8.8%,車體線條簡單不失圓潤感,由設計師謝榮雅操刀設計,以「形隨機能」的簡約概念出發,在 2022 年從上千件產品中脫穎而出,榮獲第 31 屆台灣精品獎,Ai-4 Ever 強調以最少零件達到機能極大化。 I-One 自推出以來便以優雅時尚的現代感流線設計深受騎士們的喜愛,而 Ionex i-One Air 更是光陽 Ionex 3.0 首度亮相的綠牌電動機車,輕巧、靈活的特色對應消費者對輕鬆駕馭與輕盈移動需求,雖然車身尺碼與 i-One 系列相同,但車輛成功從 88 公斤減重到 79 公斤(不含電池),同時換上 10 吋胎圈後,座高也從 760mm 降到 738mm,操控也更加靈活,成為當前市面上最輕巧的電動機車。

電動機車銷量: 消費者偏好 PBGN 聯盟各式電動機車車款

全球專業機車品牌KYMCO秉持「最得我心」品牌宗旨,從紅黃牌重機、白牌速克達、電動機車、微型電動二輪車等產品,都針對民眾各式需求及生活場景所推出,使光陽成為家家戶戶都擁有的「全民機車品牌」。 Indika指出,IMG的B輪融資除了有香港首富李嘉誠的維港投資(Horizons Ventures)、和順興智能移動等投資者外,還有Brama One Ventures等;而IMG自去年第四季已開始營運,預估電動機車能產能可達10萬輛,公司團隊執行力強,產品在性價比上具競爭力,產品短時間已實現銷售,具先發優勢,並實施在地化生產,將享有政策紅利。 針對持車成本分析,曾郁茜表示,電動機車擁有免繳牌照稅和燃料稅的優勢,能源補充花費電動機車與燃油機車相當;然而,電動機車的電池租賃費用普遍高於燃油機車,對多數消費者是難以入手的痛點之一。 他補充,有八成以上的機車族每日里程約落在8~15公里,但現階段的換電費率和租賃方案選擇都較少,對大部分中短程的使用者而言,入手門檻偏高。

電動機車銷量

台灣近年在電動化運具的成長及發展表現相當卓越,無論在汽車或是機車市場,其主要原因歸功於能源補充基礎建設到位,各大車廠積極努力投入電動化發展,及政府政策的大力支持,進而發展出良好與完善的選車、購車、用車環境,「智慧能源換電新時代」已然到來。 Gogoro Network 將憑藉發展成熟的產品陣容和電池交換平台,提供消費者最多元的選擇;且 Gogoro Network 將佈局更多元化的智慧電池循環應用,結合不同的智慧物聯網裝置,共同打造智慧城市生活圈,「智慧能源換電、台灣淨零前行」。 各大車廠相繼祭出具有競爭力的年度促銷、投入大量的廣告資源並推出新款電動機車,包含Gogoro在今年發表的Gogoro VIVA MIX、Gogoro VIVA XL,PBGN聯盟夥伴中華汽車發表的eMOVING EZ1、宏佳騰Ai-2 Gather與其他電動機車車廠的新車款,皆推動今年整體電動機車市場銷售正向成長。 今年各大車廠對於電動機車產品的廣宣投資量,2021年1到11月幾乎是去年同期投資量的2倍,包含傳統與網路廣告曝光、行銷、促銷活動,皆為電動機車市場加溫,讓消費者對於電動機車的認知與偏好程度增加。 Honda 為 7 月少數進步的車廠,但整體 3.5%成長幅度並未到很大,但相比去年同期則是有著 34%的進步。 Honda 主力產品銷售主要在於黃紅牌檔車級距,該級距掛牌數佔總銷量約 54%,而在 6 月初發表 電動機車銷量2023 CL STREET 後,在 7 月所舉行的重機展中,Honda 也帶來了全新車款、新世代的黃蜂 CB750 Hornet,新車售價為 38.8 萬元,預計 8 月到港,價格上則比 CB650R 少了 1,000 元,為紅牌街車級距中注入新戰力。

電動機車銷量: 去年市佔僅11% 2040全面電動化目標落差大 電動機車產業提建言

而對國內電動機車廠商而言,若能鏈結並吸取國外廠商租賃共享的成功案例經驗,除可串聯產業上下游供應鏈及提升產業能量,更能以自身堅實能量積極拓展國外市場佈局,而開創全球電動機車市場藍海。 在基礎建設方面,Gogoro Network營運中的GoStation電池交換機櫃總數已來到10,248個,與去年11月同期相比成長達25.4% ; 而電池槽總數也從68,860個增加至90,762個,年度成長率高達 31.8%。 Gogoro Network與各行業配合建置「全台最密集」電池交換能源網路,若以單一通路來看,截至今年11月底,Gogoro Network在台灣中油所部署的電池交換站已增加至482站,較去年底成長30.6%,電池槽總數也攀升了35.95%到14,878個。 今年底前搭配政府公共建設政策,預計在台灣中油部署完成583個站點,讓43.6萬PBGN車主可以縱橫都會、周遊全台,放心享受騎乘樂趣。

  • 近幾年來新掛牌數雖因為政府的購車補助(汰舊換新、電動車補助等)都維持在 90 萬台左右,但總掛牌數已趨緩,甚至較 2011、2012 年 1,500 萬台的高峰有所下滑,顯示目前臺灣機車市場已趨飽和。
  • Gogoro 在 7 月份同樣主打不同貸款方案給消費者,共提供 5 種貸款分期方案,其中還有「銅板入手」專案,對於 Gogoro VIVA Basic 車款且貸款總金額為 $49,980 元之消費者,購車最低日付不到 26 元,無疑是讓消費者在暑假期間更能輕易入手電動車。
  • 不過就從 7 月電動機車銷售表現來看卻不那麼理想,955 輛掛牌較 6 月退步 172 輛,該級距市占率也下滑至 14.9%。
  • 瞄準 HER 經濟,Gogoro 專為女性族群推出 Gogoro Delight,改善了不少過去女性騎車會不方便的痛點,一推出果然吸引不少女性消費者,也讓大家意識到只要在諸多細節提升,電動機車對女性族群的吸引力會大於男性。

電動機車領導品牌 Gogoro 的智慧電動機車在 11 月的掛牌數,也同步提升達到 8,722 輛,達到 2020 年以來的最高點,與去年同月相比成長高達 50%1,在第四季度屢創銷售佳績。 特別是在六都,相較去年同月皆有大幅成長,其中以台北市 202.8% 的成長表現最為亮眼,其次為桃園市成長 85.7%,新北市也有 78.7% 的成長幅度,有鑒於 Gogoro Network 在全台都會區已佈建最完善與最密集的智慧能源交換網路,六都市民對於 Gogoro 智慧電動機車的接受度越來越高,現在更是電動機車購車最佳時機。 如果和2021年同期的47,165輛相比,2022年六月交出57,586輛的成績,成長了10,421輛之多,主要是去年台灣面臨嚴峻的三級警戒,整體消費幾乎停滯,時空轉換過了一年後雖然每日確診人數以數萬計,但在與病毒共存的大前提下做好自主管理的民眾也習以為常,消費生活亦逐步趨於正常化,同時六月正值畢業季,無論是大學新鮮人或者步入社會都對購車有所需求,因此在諸多因素下刺激銷售,交出將近5.8萬輛的總掛牌數。 而且Sym也不意外地再度蟬聯月度冠軍,且將與Kymco之間的佔有率差距拉大至6.6%。

電動機車銷量: Gogoro 與印尼最大科技集團 GoTo 持續雙強聯手 雙方簽署策略合作夥伴備忘錄攜手於印尼市場推動發展智慧移動城市 將與 GoTo 集團旗下 Gojek 合作先期試點計畫 啟動印尼智慧電動二輪交通服務

Kymco 在 10 月一口氣推出旗下 6 款新車,包含 i-One 車系新增續航力最高的 i-One Fly 與綠牌的 i-One Air,S6 與 S7 推出 Pro 商用車系,再輔以加強銷售力道之下,不禁令人更期待後續銷售表現。 在電動機車汰舊換新補助部分,包括經濟部工業局每輛最高 7,000 元、環保署汰舊獎勵金 3,800 元助均已公告,以及台北市、新北市、基隆市、花蓮縣與嘉義市等五個縣市政府,皆已陸續公告地方補助,讓消費者在 2023 年新春即可輕鬆入手電動機車。 其中,新北市政府於 2023 年不僅特別提高二行程燃油機車汰舊換購補助金額,最高至每輛 1 萬元,針對「汰舊 1 至 4 期燃油機車換購電動機車」還享早鳥優惠,每輛最高可申請 28,800 元補助4,為目前補助金額最高的縣市。 地方政府補助未明朗對於銷售的影響,在完全倚賴電動機車銷售的 Gogoro 更是明顯,1 月份僅繳出 2,298 輛領牌數,相較於 2021 年 12 月僅有 21.8%。

而 Kymco i-One 車系名次與 4 月相比,稍微下滑,不過銷量表現則突破 8 百關卡來到 801 輛,與 4 月相比微幅成長約 18%。 綜觀 Top 10 的掛牌數,來到 3 月後,每一家車廠領牌數都有顯著的提升,並且有多達 4 家車廠呈現雙倍的成長。 其中以中華 e-moving 的電動機車成長幅度最大,從 2 月份的 118 輛,到 3 月掛牌數 400 輛,成長率高達 239%。 雖然目前機車市場還是以燃油車為主,但電動機車也繳出不錯的成績;整個 3 月份共掛牌了 9,749 輛,占整體市場 13.7%,與 2 月份市占率 9.6%相比有明顯成長。 不管是環保署或是地方政府針對電動機車的各項補助,或是民眾對於電動機車的好感度提升,從整體的掛牌數來看,都有助於增加電動車在機車市場的佔有率。

電動機車銷量: Hyundai預計退出俄羅斯!即使「銷量前3」也只能忍痛離開

由於泰國國家石油為泰國的上市公司,16日向泰國證交所提交這項合資公告,消息因此曝光,光陽並於17日證實此一合作案。 Gogoro Delight 在 3 月推出「本色黑」新色,在一般版車型基礎下改以消光黑塗裝,擁有專屬燻黑尾燈/方向燈、黑色烤漆 10 吋鋁圈、黑色磨砂質感的後扶手/飛旋踏板及收合置杯架等,保留原先 Delight 車系提供的車廂 U 型照明燈、Aircush 緩衝飾板、Class-D LED 頭燈組等,並標配最大功率 7kW 的 G2.2 鋁合金水冷永磁同步馬達、TCS 循跡防滑系統。 GoStation 電池交換機櫃為 8 至 10 個電池槽數為一單位;電池交換機櫃與站點數量包括營運中與建置中。

也許,隨著政策補助、換電能源網路越來越成熟與各車廠推出各種電動車新技術後,台灣真的很有希望在二輪領域能成為領先全球電動化的國度。 Gogoro從2015年推出電池交換智慧電動機車以來,透過精進電池交換站、持續優化電池、穩健的網路佈建,發展出成功的商業模式,成為全世界電池交換系統首屈一指的領導者,消費者對於「電池交換」能源補充方式的接受度遠勝於自行充電,已開啟電動機車新時代的契機。 Gogoro Viva Mix 雖然持續穩坐銷售第 1 名,但受疫情等因素影響,銷量明顯持續下滑,而 Gogoro 趁暑假來臨之際,推出「好事降 0」優惠活動,只要購買 SuperSport、S Performance、2 系列、3 系列,還有特定 Viva XL/Mix 車款,就能享有「0 頭款、0 資費、0 利率、0 保養」等優惠。 電動機車市場於下半年積極成長的主因包括:政府政策支持、政府補助加碼、各大車廠積極投入電動機車的研發製造、同時提出有競爭力的促案、並投入高能見度的廣告資源,輔以電動機車能源基礎建設已建置到位,進而發展出良好與完善的「選車、購車、用車」環境。 電動機車 2021 年 11 月新領牌 11,868 輛,與去年同月相比成長 32.6%,而燃油機車市場,11 月的掛牌數量和去年同月相比則下滑了 21.5%。 尤其自今年 3 月至今,燃油機車每個月的新領牌數字與去年同期各月相比皆呈現負成長,顯示機車市場的消費趨勢,已經明顯地向電動機車板塊挪移。

電動機車銷量: 台灣第1季「機車銷量出爐」!冠軍大戰超激烈 差距不到3000台

EReady Run 提升靈活度及整體動力表現之外,還加入防竊措施,讓安全性更加提升。 Gogoro 與 GoTo 今 (2) 日宣布,雙方已簽署策略合作夥伴備忘錄,將攜手在印尼探索與發展基於 Gogoro 智慧移動解決方案的各項交通、移動永續服務。 此項合作結合亞洲最具創新性和永續發展的兩家科技公司,共同推動都會轉型、邁向移動服務新時代。 而 Gogoro Network 首先進入的兩大城市(新德里及邦加羅爾)人口密度都遠較臺北市高,而高人口密度的城市較適合發展換電電動機車(因為多數人都居住在公寓或大樓,較不易找到可以為機車充電的地方),加上 Gogoro 在臺灣累積多年的營運經驗,將有望複製過往在臺灣的發展途徑,快速切入印度市場,搶占市占率。 Gogoro 將只負責提供電動機車的軟硬體技術以及營運換電平台的 Know-how,協助 OEM 設計 PBGN 車輛後進行販售;而 OEM 則因為長時間經營品牌,除了擁有在地聲望,更具備大量能夠進行銷售和售後服務的據點和管道。 此外,中國政府自 2019 年起對電動機車與電動腳踏車確立了規格(新國家標準),預計市場中將有大量不合格的舊款電動機車遭到替換。

SMAT理事長王健全也在發布會上提議,中央應將「2024電動機車破百萬輛」列為政策目標,透過政府挹注資源研發、提高補助誘因、健全環境,或是政策獎勵企業選用電動運具作為其推動ESG之方案等策略,提高電動車市占率,以符合國際減碳趨勢。 從整體電動機車市場來看,11月Gogoro與Powered by Gogoro Network(下稱PBGN)聯盟車款的累計掛牌數共10,944輛(PBGN聯盟夥伴佔2,222輛),較上月成長 15.2%;PBGN聯盟的全體銷售量也全面正向成長,增長幅度介於17.8%至70.9%之間,而其他非PBGN聯盟品牌的銷量皆較上個月萎縮。 第 4 至 6 名依序為 Gogoro、摩特動力 PGO 以及 Honda,電動機車龍頭 Gogoro 在 7 月份繳出 5,901 輛成績,較 6 月份些微衰退,品牌旗下最熱銷的產品依舊由 Viva Mix 車系以 3,521 輛拿下,至於新推出的 Delight 車系,未來是否會蠶食 Viva Mix 車系銷量,亦或者雙雙成為品牌主力產品,待市場反應觀察。 至於銷售冠軍則依然是 Kymco 光陽,以破 30 萬輛的成績完成 20 連霸,市占率達到 33.3%,今年推出的 Ionex 相關電動車也有破萬輛的成績,之後則分別是 Yamaha 的 197,512 輛以及 Sym 的 187,996 輛,其中 Yamaha 受惠於 Gogoro 聯盟,電動機車銷售也有 2,710 輛。

光陽機車隨著主力 Ionex 3.0 雙電池車系交車,也交出了近 800 輛的成績;三陽機車也以單一 e-Woo 車系突破 200 輛大關,挺進品牌銷售第 5 的位置。 放眼全球高科技產業趨勢與脈動,生成式 AI、5G、物聯網,種種頂流技術的迭代,掀起撼動世界的大浪。 不只越來越多硬體、服務導入 AI 運算、流程機器人(RPA)等引發產業創新,過去未曾想像的產業應用也接連開發。 不過,技術革新並非無中生有,產學各界的開發者與技術人才,才是促成技術突破的根基。

我是高雄九和北高雄展示中心鄢春軍,大家可以叫我軍軍,我在2021全年度累計銷售159輛,是Ford全臺灣銷售業務中的第4名,也獲得鑽石銷售顧問的頭銜,會有這樣的成績不僅僅要感謝諸多車主照顧,無論你身在臺灣哪個地區,軍軍都會提供你最誠摯的服務,包含了舊車爭取好價錢、新車給予好折扣、贈送配件、貸款需求等,歡迎大家不吝提問。 位居第 5 與第 6 的摩特動力 PGO 與 Honda,銷量分別為 1,680 輛於 1,096 輛,PGO 銷售的主要戰力仍以燃油車款,如 J-bu bu 車系、Spring 車系為主。 至於 Honda 部分則是 149c.c 以上跨騎式排擋車佔品牌銷量大宗,其中比例最高的 Honda H’ness CB350 車型總共繳出 134 輛的成績。 國內機車市場銷售龍頭,7 月份同樣由 SYM 三陽機車拿下,這是繼 5 月份後,連續 3 個月超車 Kymco 光陽機車,未來 Kymco 是否推出市場主流新車款,正面迎戰 SYM 新迪爵 125,亦或者以購車優惠方案搶市,重回機車銷售寶座,值得市場關注。 接下來 2020 年,汰舊換新對象擴大適用四行程舊型機車,可享貨物稅減免 4,000 元與廢車處理費 300 元,若指定換購七期環保新車,再享 5,000 元補助,總計汰舊換購七期車,獲得最高補助為前項的 9,300 元,若是七期再加上 ABS,還能有 4,000 元國家補助,不算車廠加碼就已經高達 13,300 元。 隨著 2019 年各項統計數據陸續出爐,台灣機車全年銷售成績也出爐,去年共計銷售達 902,302 輛,比起 2018 年成長約 5 萬輛之多,其中要歸功於 12 月繳出破 10 萬輛的全年新高成績,讓台灣機車市場重回 90 萬大關。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