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品牌排名2023詳細介紹!專家建議咁做...

Posted by Dave on August 21, 2020

汽車品牌排名

2022 年全年度累積銷售量達到 14,922 輛,雖然低於 2021 年的 17,402 輛,但依然有總市場第 5 名的成績。 Kuga 車系在 2022 年 12 月新增頂級規格 Vignale 車型,提供訴求豪華質感的旗艦版本,有別於以運動化訴求的 Kuga ST-Line 旗艦版本,同時,在跨入 2023 年將調漲 2023 年式 Kuga 車系售價,後續銷售表現值得關注。 排行榜龍頭跟 年維持不變,依然由 Toyota Corolla Cross 以全年約 4 萬輛的成績獨占鰲頭,在邁入第 2 個完整銷售年度後,Corolla Cross 全車系依然展現傲人的銷售實力,尤其是 GR Sport 運動化版本的導入,讓 Corolla Cross 得以涵蓋更多客層偏好。 Corolla Cross 在 2022 年 10 月份推出新年式車型,車系各車型編成不變,但部分售價則進行售價調漲與配備變動,主要是倒車顯影或環景輔助下放到旗艦以下車型,同時,多數車型則消行李廂置物捲簾。 Corolla Cross 在 2022 年另一件大事情,是在 10 月 27 日成為 TNCAP 臺灣新車安全評等計畫首撞車款,替國內 TNCAP 寫下歷史新頁,撞擊成績將於 2023 年 1 月份公布。

自 2019 年開始的全球新冠疫情,以及 2022 年爆發的烏俄戰爭影響下,導致 2022 年出現全球性通貨膨脹,再加上先前已發生的全球汽車產能不足、車用晶片短缺與原物料上漲壓力,終究反應在新車成本增加與普遍性的缺車,這也直接考驗各車廠對於新車產能應對的能力。 研究方法:我們透過谷歌關鍵策劃工具對比2020年3月至6月份和去年同期的22款東南亞最受歡迎汽車品牌。 研究根據“SUV”、“MPV”、“WGN”、“Hatch”、“Sedans”和“Coupe”英文關鍵詞獲得相關數據。 日產汽車如本田(Honda)和豐田(Toyota)成東南亞疫情期間搜索率最高的汽車。 豐田成台灣、菲律賓和泰國搜索率最高的汽車品牌;而本田則在越南和印尼稱霸搜索率最高的汽車。 另外品牌價值表現最為亮眼的當屬 Tesla,成長幅度達到驚人的 汽車品牌排名2023 184%,品牌價值為 362 億美元,一舉從去年的 40 名竄升到 14 名,已經直逼 BMW 地位,Interbrand 首席執行長 Charles Trevail 表示,這種三位數的成長,在過去 22 年從未發生過。

汽車品牌排名: 全球百大品牌排行榜揭曉!Toyota 穩居汽車龍頭、Tesla 成長幅度空前

另外,在馬來西亞第二國產(Perodua)和普騰(Proton)的汽車搜索率位列於冠亞,打敗眾多進口車輛,證明大馬人還是比較支持國貨的。 Mercedes-Benz 則排名第 8,市值 561 億美元,較前一年成長 10%,是唯二在前十名的汽車品牌。 一年一度的全球百大品牌排行榜公布,其中在汽車品牌部分,有 15 個汽車品牌在全球百大內,但只有 2 個汽車品牌擠進前 10 名。 法拉利是一家比較著名的汽車品牌了,且歷史悠久,早在1929年便已經被創立了。 除了品牌價值部分,《Brand Finance》還評選品牌力,也就是知名度、美譽度和誠信度的有機統一,意味著消費者對某個品牌形成的概念對其購買決策的影響程度,而品牌力最強的就是 Ferrari,值得一提的是,Suzuki 是亞洲品牌力最強的車廠。 對比去年同期,香港民眾對特斯拉汽車搜索率直飆83%,在各地平均搜索次數為301,000。

針對全球各大企業的品牌價值,英國品牌行銷顧問公司《Brand Finance》公布 2021 年全球品牌價值前 500 名,其中有多家汽車品牌上榜,而 Toyota 以高達 595 億美元的品牌價值,結束 Mercedes-Benz 自 2017 年以來的品牌價值連霸。 同時 Charles Trevail 還解釋,Tesla 屬於體現品牌方向、靈活性和參與性的重要品牌,擁有如此驚人表現並不令人驚訝。 憑藉 Model 3 與 Model Y 等車款取得高人氣,以及明年將到來的 Cybertruck 皮卡,有望讓品牌價值進一步提升。 今年品牌價值排行榜中,Toyota 再度以 541 億美元拿下汽車品牌第 汽車品牌排名2023 1 名,位居百大品牌第 7 席,而 Mercedes-Benz 為 508 億美元,排在總榜單第 8 名,BMW 則以 416 億美元成為汽車品牌第 3 汽車品牌排名 名,排在百大品牌第 12 位。 國際權威《Interbrand》市調機構公布 2021 年全球百大品牌排行,前中汽車品牌中,Toyota 與 Mercedes-Benz 都擠進前 10 名,BMW 則緊追其後,表現最驚人的則是 Tesla,品牌價值暴漲 184%,一舉衝到 14 名。

汽車品牌排名: 台灣人最愛的汽車品牌前五名排行榜,「神車」榮登榜首毫不意外

不過,Focus 車系將在 2023 年迎來轉機,包括新追加 Focus Wagon 旅行車型,小改款也可望導入以強化車系戰力,屆時可望替 Focus 銷售戰力注入新血。 至於 2022 年度最大的產品變動,同樣來自 10 月份所公布的新年式車款異動,除售價出現 4 到 6 千元不同幅度的調漲外,部分車型也獲得倒車顯影配備的下放。 現行的第 5 代 Honda CR-V 車系,產品週期以進入世代之末,全新第 6 代大改款也陸續在 2022 年於海外主要市場發表,除了新世代 Honda Sensing 等主動安全科技精進外,也包括 Hybrid 與 PHEV 等油電動力系統的推出。 不過,即使海外已有大改款問世,現行第 5 代 CR-V 在臺灣仍然保有不錯的戰力,憑藉歷代 CR-V 在國內運動休旅市場的口碑,加上受到歡迎的 1.5T 動力設定與 Honda Sensing 科技,讓現行 CR-V 依然是 Honda Taiwan 最為倚重的銷售戰力。

汽車品牌排名

從榜單來看,表現最好的是 Subaru,該品牌在北美市場的銷售表現逐年增加,由於其全車系標配招牌四輪驅動的特點,受到消費者熱烈追捧,同時近年來的可靠性表現同樣出色,再加上越來越多樣化的動力配置,因此獲得高達 80 分的評價。 另外前 10 名中,日系品牌拿下 6 個席次,而歐系品牌則有 4 家車廠上榜,但有多家車廠的綜合評分相同,因此可以說日系品牌僅占些微優勢,其中表現最為亮眼的是 MINI,比起去年一舉上升 9 個名次。 許多消費者在選購新車時,對於大量汽車品牌與車款如何選擇而感到苦惱,對此知名汽車評測機構《消費者報告》每年都會針對市場上各品牌,進行各方面調查,搭配上自家的道路實測團隊,進而選出表現優異的品牌排行榜。 第 4 名與第 5 名在排行榜出現名次互換的狀況,CMC Veryca 以 15,469 輛超越 2021 年第 4 名的 CR-V,至於滑落到第 5 名的 CR-V 則繳出 14,922 輛,然而,不管是 Veryca 或者是 CR-V,在 2022 年的銷售量都較 2021 年減少。 第 6 至第 9 名也同樣出現名次的洗牌,Ford 旗下 Kuga 與 Focus 兩款主力車系都出現名次衰退,個別退步 3 與 1 個名次,尤其以 Kuga 的退步最為顯著,至於一來一往,趁著 Ford 兩大支柱的退步,造就 Nissan Kicks 與 Toyota Yaris 同時前進 2 個名次,分別以 12,676 輛與 11,880 輛取得第 6 與第 7 名。

汽車品牌排名: Kia 全新純電休旅 EV5 全球首發!預售價不到台幣 70 萬 鎖定入門市場

CMC 中華汽車 Veryca 車系長期坐擁商用車銷售龍頭寶座,不過,在 2022 年市場加入 Toyota Town Ace 車系後,首度遭遇勁敵的強力挑戰。 不過,對於中華汽車旗下最重要的銷售戰力,當然不可能坐以待斃,產品涵蓋貨車、廂車、不同載重與傳動設定,甚至國產首款純電動商用車版本等,憑藉極為豐富的車系編成形成全面打擊火力,更在 2022 年推出雙色版、露營套件升級套件與合法改裝的掀頂露營車版本等,讓 Veryca 展現充沛的產品活力。 最終,讓 Veryca 車系在 2022 年全年銷售繳出 15,469 輛,超越 Honda CR-V 車系,站上總市場排行第 4 名的位置。 接下來,2023 年將正面迎戰 Town Ace 全車系,Veryca 車系能否擋住此波攻勢,絕對是 2023 年不容錯過的小型商用車爭霸戰。 美國品牌諮詢機構《Interbrand》公布的 汽車品牌排名 2022 全球百大品牌排行,Toyota 成為市值最高汽車品牌,來到 597 億美元,比前一年成長 10%,排名第 6。 此次《消費者報告》公布的 2022 年品牌排行榜,統計 32 個汽車品牌,並且針對各品牌旗下車款的可靠性、消費者滿意度、安全表現以及道路實際測試評分等方面進行綜合評估,而此次榜單前 10 名由日系與歐系品牌瓜分。

汽車品牌排名

當然,需要注意的是,搜索率並不代表購買率,但它證明了民眾對該汽車品牌有一定的關注和興趣。 餐館、咖啡館、購物中心、動物園,甚至各種熱門景點被允許重新開放後,代步工具的使用率又大大地提升了。 因此,東南亞電商聚合平台 iPrice 透過谷歌關鍵詞對比2020年3月份至6月份和去年同期各地人們對車子品牌的興趣。 隨著東南亞疫情趨緩,東南亞電商聚合平台 iPrice 透過谷歌關鍵詞對比2020年3月到6月與去年同期比較,各地對汽車品牌的興趣。 這個品牌的汽車可能很多人不太熟悉,確實在中國市場上Pagani的車輛還是比較少的。 不過,Pagani也是家著名的汽車製造商,總部位於義大利超級跑車故鄉蒙大納。

汽車品牌排名: Nokia 推出 G42 5G 平價手機,七千有找再享 2 年非人損保固支援

我是Mercedes-Benz授權經銷商-中彰賓士 汽車品牌排名 台中所的銷售顧問蔡諭芳,目前已在車業服務6年,我致力於以具親和力與誠懇的服務態度,帶給車主最信任且最滿意的購車體驗! 過去6年在MAZDA服務,秉著對服務業的熱情,選擇挑戰豪華品牌服務的目標,轉換到中彰賓士台中所擔任銷售顧問,面對的消費族群有著不同以往的認識,希望將親力親為的服務帶給客戶更高的服務品質,改變客戶對銷售業務交車後就沒服務的不好觀感。 大家好,我是陳家祥,目前服務於Mercedes-Benz中華賓士民生展示中心,之前在LEXUS服務了8年,我深信具有競爭力的新車價格加上良好的服務品質,才能提供消費者最好的購車享受。

2022 年甚至以較 2021 年微幅增長 289 輛的 11,880 輛銷售量,取得總市場排行第 7 名的成績,名次排序也較 2021 年進步 2 名。 2022 年總市場 Top 10 排行榜成員,前 3 名成員與排序都未改變,第 4 至第 9 名則出現顯的排序變動,至於第 10 名則由 Toyota Town Ace 新進榜,暢銷商用車系的 Mitsubishi Delica 則被擠出榜外。 首先,2021 年首度進佔總市場銷售冠軍的 Toyota Corolla Cross,2022 年繼續穩穩地蟬聯銷售冠軍寶座,雖然銷售量稍微少於 2021 年,仍以逼近 4 萬輛的 39,585 輛,成為臺灣最暢銷車系。 至於第 2 與第 3 名依序是昔日的銷售神車們,Toyota RAV4 與 Toyota Corolla Altis,年度累積銷售成績依序以 17,524 輛與 16,777 輛作收。 至於去年龍頭 Mercedes-Benz 的品牌價值則出現大幅下跌,退步 10.5% 來到 582 億美元,全球名次也從去年的 11 名下降到 13 名,同時是汽車品牌前 10 名中,跌幅最大的車廠,排在第 3 的則是 Volkswagen,品牌價值也達到 470 億美元。 2021年汽車品牌熱搜排行榜出爐,其中TOYOTA(豐田)再度蟬聯冠軍,包含台灣在內,於154個國家中共有47個國家搜尋量最多,達成2連霸;而BMW(寶馬)排名第2,在29個國家中最多人搜尋;第3名則是賓士(Mercedes-Benz),共有23個國家。

汽車品牌排名: 全球百大品牌汽車排行:Tesla 成長幅度最高 兩家車廠擠進前 10 名

綜合8個地區來看,奧迪(Audi)、賓士(Mercedes Benz)對比去年同期尚未有疫情期間率增加了50%,而特斯拉(Tesla)和寶馬(BMW)的搜索率也分別增加49.7%和49.5%。 值得一提的是,雖然特斯拉來自美國,但卻不阻止它成香港和新加坡民眾搜索率第一的汽車品牌。 這很可能是因為這兩個地區都希望能在2050年前達到碳淨零排放,因此汽車搜索類型更趨向於電動汽車。

汽車品牌排名

特斯拉則在去年首度進榜,最多人搜尋的國家包括香港、以色列、澳門、新加坡、大陸等,其他像是冰島、挪威、芬蘭等也有很多人搜尋;而勞斯萊斯、馬自達也以1個國家(或以上)進榜,至於福斯(Volkswagen)、三菱(Mitsubishi)與愛快羅密歐(Alfa Romeo)則沒有在1個國家中出現熱搜,因此未進入排行統計。 小型商用車長期由中華汽車旗下的 Veryca 與 Zinger 車系聯手稱霸,直到 2022 年終於遭遇強力勁敵 Town Ace。 儘管在這段期間民眾也積極在谷歌上搜索多用途休旅車(MPV/WGN)、掀背車(Hatchback)和雙座轎跑車(Coupe),但其實搜索率最高的車型是運動型多用途車(SUV)和轎車(Sedan)。

汽車品牌排名: 全球最有價值汽車品牌榜單出爐,Toyota 中斷賓士連霸之路!

Tesla 則是以 32% 超高成長幅度,超越 BMW,以 480 億美元市值排名第 12,BMW 排名 13。 Lotus目前已經生產了許多款式的轎車和跑車等,他的設計理念通常都很獨特,而且其採用的材料也都很先進耐用。 各位U-CAR網友大家好,我是目前任職於Kia北投展示服務中心、擔任銷售顧問的任以諾,我將本著最熱忱、專業、負責的心為出發點替每位車主服務,無論有任何車輛相關的資訊或銷售需求,我都將提供最詳細的答覆。 2021 品牌價值百大榜單中,汽車品牌 Toyota 與 Mercedes-Benz 殺入前 10 名。 T客邦由台灣最大的出版集團「城邦媒體控股集團 / PChome電腦家庭集團」所經營,致力提供好懂、容易理解的科技資訊,幫助讀者掌握複雜的科技動向。

消費者期待許久的 Nissan Kicks 小改款車型,終於在 2022 年 10 月在國內推出,外觀延續美歸小改款造型,同時在主動安全科技升級至全速域 ICC,動力系統也趁小改款搭載與美歸相同的 1.6 升 4 缸自然進氣引擎,不過,e-Power 動力系統並未隨此次小改款引進。 由於 Kicks 小改款推出是在第 4 季,未能於 2022 年完整反應小改款的銷售戰力,全年所累積 12,676 輛是涵蓋舊款與小改款車型,整體成績也跟 2021 年的 12,762 輛差不多,不過,在幾乎圍成銷售戰力不墜的狀況下,總市場銷售排行榜獲得挺進的機會,由 2021 年的第 8 名推進到 2022 年的第 6 名。 即使受到疫情影響,Toyota 仍在日本、北美、歐洲等市場繳出亮眼銷售表現,2021 年品牌價值成長 2.4%,來到 595 億美元,全球名次方面,從去年第 15 名進步到 12 名,擊敗從 2017 年以來的霸主 Mercedes-Benz。 儘管因為 TNCAP 首輪 8 款測試名單的曝光,意外揭露現行 Toyota Yaris 將於 2023 年第 3 季停產並退出臺灣市場,但是作為 Toyota 國產掀背車主力的 Yaris 車系,雖然 2022 年並沒有針對產品進行提升,但憑藉消費者對於 60 至 70 萬元級距入門掀背車的穩定需求,依然擁有破萬輛的銷售實力。

汽車品牌排名: 發表回應

至於第 8 的 Focus 則微幅超過萬輛大關,以 10,766 輛成為排行榜最後一輛跨越萬輛大關的暢銷車系,Kuga 就沒有保住萬輛大關的成績,2022 年全年銷售量僅 9,949 輛,相比 2021 年 13,380 輛減少多達 3,431 輛。 最後,擠進排行榜第 10 名的,是以全年銷售 9,870 輛首度進榜的 Toyota Town Ace 車系,在 2023 年加入 Town Ace Van 廂式車型後,在和泰訂出的 8 千輛年銷售目標加持下,Town Ace 車系銷售量可望在 2023 年大幅提升,不僅將強勢挑戰 Veryca 在小商用車的霸主地位,屆時,2023 年總市場排行榜勢必出現結構性變動。 另外,在 2022 年封關的 12 月,單月繳出 3,598 輛的 汽車品牌排名 Tesla Model Y,銷售氣勢可說是來勢洶洶,也極有可能搶進 2023 年排行榜。 而 BMW 與 Porsche 僅追在後,雖然 Toyota 拔得頭籌,但前 5 名中有 4 家車廠都來自德國,可見德系品牌在品牌價值方面仍相當強勢。 另外 Tesla 的表現也相當亮眼,品牌價值來到 320 億美元,增長幅度高達 158%,在全球所有品牌之中,擁有最快的成長速度。

  • Mercedes-Benz 則排名第 8,市值 561 億美元,較前一年成長 10%,是唯二在前十名的汽車品牌。
  • Kuga 車系在 2022 年 12 月新增頂級規格 Vignale 車型,提供訴求豪華質感的旗艦版本,有別於以運動化訴求的 Kuga ST-Line 旗艦版本,同時,在跨入 2023 年將調漲 2023 年式 Kuga 車系售價,後續銷售表現值得關注。
  • CMC 中華汽車 Veryca 車系長期坐擁商用車銷售龍頭寶座,不過,在 2022 年市場加入 Toyota Town Ace 車系後,首度遭遇勁敵的強力挑戰。
  • 豐田成台灣、菲律賓和泰國搜索率最高的汽車品牌;而本田則在越南和印尼稱霸搜索率最高的汽車。
  • 餐館、咖啡館、購物中心、動物園,甚至各種熱門景點被允許重新開放後,代步工具的使用率又大大地提升了。
  • 不過,即使海外已有大改款問世,現行第 5 代 CR-V 在臺灣仍然保有不錯的戰力,憑藉歷代 CR-V 在國內運動休旅市場的口碑,加上受到歡迎的 1.5T 動力設定與 Honda Sensing 科技,讓現行 CR-V 依然是 Honda Taiwan 最為倚重的銷售戰力。

進口導入的 Toyota RAV4 車系,在 2022 年依然是進口總市場最暢銷車系,也蟬聯國產與進口總市場銷售排行榜的第 2 名,不過,若從銷售量來看就能看出盟顯差異,2021 年 RAV4 全年銷售量達到 25,162 輛,2022 年銷售量僅有 17,524 輛,年銷量相差高達 7,638 輛。 2022 年對 RAV4 而言是辛苦的一年,在日本原廠生產配額減少下,讓 RAV4 出現普遍性的缺車與拉長待交車期,最終影響車系的全年度銷售規模。 至於 2022 年 RAV4 車系的產品變動,主要是 9 月底公部的 23 年式多數車型新增 12.3 吋數位儀表,不過,隨新年式推出售價也有一波調漲,第 4 季就在售價調漲與缺車下渡過。 2018 年發表的第 5 代 RAV4 車系,目前已進入產品中期階段,照原廠的產品週期應該接近中期改款,若能獲得顯著的產品力精進搭配原廠產能提升,2023 年將能協助 RAV4 在銷售量的反彈。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