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車小車8大優勢2023!(小編推薦)

Posted by Tim on March 21, 2020

電動車小車

駕駛亦可選擇一般的GREEN模式、擁有靈敏轉向與加速性的SPORT模式,或是在兩者之間取得平衡的MID模式,隨心自在享受每分每秒的駕乘樂趣。 Microlino 2.0 的外型與眾不同,小巧的設計可以在一個停車位上並排停放兩個,而且由於車門是朝前面開,不是朝側面開的,所以進出很容易,不會撞到旁邊的汽車;在動力部分則配備一個 26 匹馬力的電動引擎,使車輛可以在 5 秒內以時速 50 公里的速度行駛,最高速限為90 公里/小時。 提供三種電池組可供選擇:6 kWh、10.5 kWh 和 14 kWh,在充滿電的情況下分別最多行駛 95 公里、175 公里和 230 公里。

令人眼睛為之一亮的還有MINI Cooper SE專屬17吋Power Spoke鋁圈,以英式插頭為靈感延伸出獨一無二的幾何設計,Energetic Yellow點綴鋁圈與輪圈蓋外緣,未來感十足的搶眼外觀,定義純電潮流的身分不容錯認。 徐先生:我交車那天看到 Mini Electric 充到 100%的續航只有 168 公里,坦白說我有點嚇到,雖然原本原廠公告 WLTP 續航 234 公里,但 168 公里確實比起我原本的預期更低。 交車後很多時候都是我幫太太「代開」,我也沒有開過到太遠的地方,最遠的一次是大概開 80 電動車小車2023 多公里到臺北,但我沒敢直接開回新竹、而是吃飯時有在臺北找 AC 慢充補電。

電動車小車: Kia 全新純電休旅 EV5 全球首發!預售價不到台幣 70 萬 鎖定入門市場

這輛是Maserati首輛發表的電動汽車,配置了92.5 千瓦的鋰離子電池,續航里程為 450 公里,三個馬達可以產生約 760 馬力的功率。 電動車小車 性能堪比超級跑車:最高時速 320 公里,0 到 100 公里/小時僅需 2.7 秒。 作為Fiat旗下性能車廠Abarth(Logo是隻蠍子)的首款純電動車,與Fiat 500共享架構平台。

  • 日本第一大車廠Toyota,也在電動車逐漸成為市場主流時,打造這輛C+Pod微型電動車。
  • 全新 EV5 內裝延續 EV9 的極簡設計風格,以雙 12.3 吋螢幕配置作為科技焦點,前排還特別採用如居家沙發般的座椅設計,搭配 64 色氛圍燈、電熱座椅,進一步強調舒適的乘坐感受。
  • 但相比之下 Mini App 的連線速度慢很多,Tesla 車款我只要拿著手機按解鎖通常就能馬上開門,而在 Mini 同樣的功能我要等它網路傳送指令到車輛過程約 30 秒以上、車門才會解鎖,另外 Mini 也不能直接用手機取代傳統鑰匙、也不會顯示超充站資訊等,這方面還是 Tesla 便利許多。
  • “我們不僅在開發客戶現在需要的車輛,我們還在設想智能移動解決方案,以滿足未來緊迫的環境和交通需求。

Mini Electric座艙同樣加入呼應外觀的Energetic Yellow專屬色調,從車輛啟動撥桿、電子排檔桿、整合式數位儀錶、到副駕駛座前方的專屬內裝飾板,均融入Energetic Yellow元素,另外原廠還準備了帶有Mini Electric專屬徽飾的跑車式真皮方向盤與專屬絲絨腳踏墊供車主選配。 參與成員各有專精,網站內容涵蓋各式新科技訊息,從行動運算、醫療生技、網路,到科技產業、技術等多樣領域,期盼以自身的知識與經驗,帶給所有讀者未來市場與科技生活更多的啟發與思考。 ID.2all 外形承襲了 Golf,而 ID.1 預計將會和 Polo 相似,成為純電迷你車,但都將保有 ID 家族的設計語言和風格。 透過Daon TNT改裝廠的改裝,Kia這輛Ray除了改名為Ravy,也變成了一輛露營小車,3米6的車長,車內可擺放一組雙人床舖,車頂也在巧手規劃下,能再多睡兩人,讓Ravy這輛小車,可以容納4人同時就寢。 法國Citroen打造這輛Ami,全身都有時尚味,不對稱的車門開啟方式,是獨一無二的特點,且車內看不到任何中控螢幕,因為手機就是中控螢幕。 限量版的My Ami Buggy Limited Edition(右下),超高人氣在短時間就完售。

電動車小車: 電動時代,汽車將不再是汽車。

在這 8 款車中最貴的,不過它擁有寬敞的後行李箱空間、寬敞的乘坐空間,不過從電動馬達轉換到汽油引擎的過程過於突兀,可能會讓人感到不適。 有「泡泡車」之稱的Isetta可說是BMW經典車型之一,近年有不少車廠也向經典致敬打造純電版的Isetta,光是最近5年歐洲就有2家車廠紛紛推出「電動泡泡車」,除了Isetta是魅力的經典車款外,電動小車在歐洲的實用程度也是關鍵之一。 榮獲台灣精品獎的 PGO ,今日宣布推出全新 Ur2 Plus 綠牌輕量級的智慧電動機車。 科技與環保是現階段電動車的趨勢,但 PGO 的目光不僅如此,持續創新進步、研發出振奮人心、充滿騎乘樂趣且符合人性化的車款才是 PGO 更遠大的理想及目標。 韓國小車,Kia Ray 可稱得上是代表之一,2011 年發表,2017 年迎接小改款,近期 Kia 又再次針對 Ray 推出二次小改款,換上了全新樣貌,當然 Kia 新的品牌識別 logo 也上身。 日本以及部分右駕市場獨有輕型自動車(K-Car)受到法令限制過往均以小排量動力為主,如今在電動化浪潮之下也將邁入EV時代,而Sakura便是Nissan在電動化轉型計畫的先驅車款之一。

電動車小車

反觀美國電動汽車市場,市場正在期待著電動悍馬、Rivian Sport tk 車款和 Tesla 特斯拉 Cyber​​truck 電動皮卡車等車款推出。 Renault 的 Mobilize 新品牌,強調移動、能源及數據相關服務,這款 EZ-1 Prototype 原型車,為雙人乘坐的電動車,車長只有 2 米 3,只有一般中型車的一半,有著從下到上的全景玻璃車門,讓乘客可以欣賞更多的戶外風景。 MG MULAN/MG 4 EV 並不是一款僅面向中國市場的車型,全車由上汽集團中英兩地團隊合作開發,除了中國市場之外,也滿足歐洲以及更多國家用戶的用車需求。 在去年 7 月的時候首批1000台新車以MG4 ELECTRIC的身份進軍歐洲,2022年則進一步在歐洲近20國上市。 除了搶灘歐洲市場,上汽集團還計劃2023年進軍全球80多國,包括德國、意大利、澳洲、紐西蘭、亞太、中東等國家和地區。 其實這也不是什麼大問題,Smart本來就是強調都會短程用,不太會用到極速,也不太可能一次開100公里以上,這種車在家裡或公司附近可以充電的條件下,可以說是通勤神車。

電動車小車: 台灣馬自達展開新車攻勢!豪華休旅 CX-60、小改款 Mazda2 將成主角

我們並不建議將電動車行駛至完全沒電;如行駛頻率較低(車輛停放時間較長),我們建議將電量維持於20%以上。 IONIQ 5, IONIQ 6 與 KONA Electric 採用液冷式鋰離子聚合物電池,具備優異電麗儲存靈敏度、充放電效率高、輸出力強大等特色,並內建 EPCU 能源管理系統,隨時監控電能狀態,讓電池維持最佳狀態。 IONIQ 5, IONIQ 6 與 KONA Electric 採用高穩定性的液冷式鋰離子聚合物電池,並內建能源系統隨時監控電能與溫度等數據,保障使用無虞。

電動車小車

今年2月中開放線上預購的Mini Electric,今日 (6/20) 終於公布預售價為155萬元起,只比Mini Cooper車型多10萬,動力輸出則是媲美Mini Cooper S車型,不過Mini總代理汎德表示原廠分配給台灣的首批50台配額已經全數銷售完畢,目前正積極向原廠爭取第二波配額中。 動力部分採用 51kWh 鋰電池組搭配最大馬力 177hp、、最大扭力為 28.6 kgm 的單馬達(前驅),WLTP 續航為 320 公里,能耗為 17.3kWh/100km,DC 最大充電功率為 75kW、最快可在 40 分鐘完成 10%~80%充電。 這輛新的Smart eSUV將採用吉利汽車的「永續體驗架構」平台打造,預計2021年中公開亮相,2022年開始於中國生產銷售,之後再銷往歐洲市場。 福斯汽車今日正式亮相純電小車 ID.2all,這款外形類似 Golf 的掀背純電車,擁有 450 公里 WLTP 續航力,最重要的是定價不到 3 萬美元,有機會成為史上第一款電動神車。

電動車小車: 萬元超親民電動車發表!續航力上看 250 公里 外媒卻感概一件事

IONIQ 5, IONIQ 6 與 KONA Electric 採用高穩定性的液冷式鋰離子聚合物電池,並內建EPCU能源管理系統隨時監控電能與溫度等數據,並於電池外層施以防護結構,保障使用無虞。 IONIQ 5, IONIQ 6 與 KONA Electric 採用高效率的液冷式鋰離子聚合物電池,並內建 EPCU 能源管理系統,將視用車習慣調整電能分配,達成最佳使用效率。 HYUNDAI 為您提前部建電動車未來,隨車亦附贈HYUNDAI 原廠行動充電線。 HYUNDAI 與全台最大充電樁廠商「Yes!來電」合作,提供到府協助勘查,判斷住家條件是否適合安裝家用充電樁。

  • E-GMP 的完美配重設計,底盤下方電池組位置能實現車輛低重心特色,容許更高的過彎和高速行駛穩定性,也為車艙室內創造平整化踏板。
  • 你可以下載「HYUNDAI!來電」 APP,這個 APP 能協助你找到你所在地周遭能使用的充電站,資訊包含每個充電站的營業時間、照片、以及它的所在地、充電樁的接頭型號,你甚至能使用這個 APP 來啟動導航至你希望抵達的充電站。
  • 原廠以 Opposites United 最新設計語彙,賦予全新 EV5 向 EV9 看齊的前衛外型,同樣採用 Star Map Lighting 星圖式 LED 頭燈設計,形塑出極具辨識度的新世代 Tiger Face 面容。
  • 去年 Toyota 表示,預計會在 2020 年的冬天發表,近來日媒《Bestcarweb》更進一步取得確切時間,預計在 12 月時會正式上市。
  • 今年2月中開放線上預購的Mini Electric,今日 (6/20) 終於公布預售價為155萬元起,只比Mini Cooper車型多10萬,動力輸出則是媲美Mini Cooper S車型,不過Mini總代理汎德表示原廠分配給台灣的首批50台配額已經全數銷售完畢,目前正積極向原廠爭取第二波配額中。

馬力當然是夠用、維持良好電能巡航效率就好,相較下續航力與充電便利性比較重要。 Sakura EV 雖然體積不大,但 Sakura 擁有寬敞的內部空間,非常適合通勤和購物等日常駕駛需求,除了具有 ProPILOT 駕駛輔助系統之外,還配備微型車首創的 ProPILOT Park 系統,可在停車時自動控制轉向、加速、制動、換檔和駐車製動,且在 WLTC 測試下,具有 180 公里續航力。 採用純電動力的Ami,最高速限在45km/h,最大續航力70公里,應付上班上課的通勤距離沒有問題。 其實早在2016年,瑞士Micro Mobility電動車廠已經在日內瓦車展中發表致敬Isetta的電動小車Microlino,雖然該公司聲稱已經接到1萬多張的訂單,但最快也要2021年才能交車。 喜歡Isetta經典外型又以市區通勤為主的歐洲消費者,現在更是有2個品牌可以考慮。 Artega是德國的一家小車廠專門打造小跑車,近日推出名為Karo-Isetta的電動小車,官方更聲稱Karo-Isetta已經獲得Isetta設計師後代子孫的認同,視同Karo-Isetta為Isetta精神上的延續作品。

電動車小車: 間諜照/新舊Audi Q5同框現身! 還有內燃機但內裝走電車風

不過先期 Toyota 還是先讓 C + pod  賣給對於電動車有興趣的企業用戶和地方政府,未來也會建立新的EV商業模式。 市場人士分析,iRent會員數快速成長目前突破百萬,yoxi成立不到兩年,也隨即成為國內計程車派遣服務的第四勢力。 移動服務快速發展,加上台灣民眾對電動車的接受度相當高,對於豐田母廠而言,台灣市場規模雖然不及其他大國,但有製造、銷售、保險、售服等完整體系,對於電動車銷售的狀況,乃至於其他服務應用,都是可高度參考的市場之一,未來豐田陸續發表的純電車款,台灣勢必相當積極、不會缺席。 早先由TOYOTA推出的雙人座微型都會電動車C+pod,日前也宣布將開放一般民眾租賃使用;即便身型迷你,但C+pod本身內建的各項科技配備可說是絲毫不遜於TOYOTA一般燃油車型,再加上165萬日元(新台幣39.75萬元)起的實惠售價,相信在日本市場仍是相當有相當吸引力。

電動車小車

經過2022年,各車廠積極將電動車導入台灣,使得台灣到去年底已累積有28款純電動車,全年度電動車總市場銷售量也有著非常顯著的提升。 車重僅700多公斤的宏光MINIEV外型方正,沒有過多的稜角或運動化性能設計外觀。 雖然電動車讓人聯想到豐富的電子科技配備,但售價12.2萬的宏光MINI EV內裝卻像傳統內燃機引擎汽車,省去中控螢幕娛樂系統僅配備收音機,採用不織布材質的座椅以及全電動控制的車窗。 大陸五菱汽車宏光MINIEV剛推出不久就創下該品牌前所未有的銷售成績,車身大小來到2,917mm、1,493mm、1,621mm、軸距為1,940mm,這輛小型電動車售價自28,800元人民幣起(約新台幣12.2萬元)相當便宜,不僅能遮風擋雨還能坐滿4人,最遠更有170公里的續航力。 電動車日益普及,尤其是在純電車補助相當多的大陸市場,造就近年能源車款及新創公司蓬勃發展。 不少汽車大廠瞄準性能及新穎科技取向打造指標性的電動車款,卻也有品牌看準電動小車的便利及機動性,如同五菱汽車推出宏光MINIEV,20天就銷售1.5萬輛,親民的售價絕對是一大賣點。

電動車小車: 車輛加油還是充電所花成本較高?答案讓你大吃一驚!

▲自由版售價為人民幣83,800元(新台幣372,462元)、飛翔版售價為人民幣95,800元(新台幣425,798元)。 ▲Microlino 2.0保留許多原型車設計,並將底盤從原本的管狀車架改為與汽車同樣的一體式底盤,並採前後麥花臣獨立懸吊。 一款可以暫時稱霸地球的電動車絕非空穴來風,Leaf 操作頗人性,電動系統穩定,車格低調,如果不想讓人發現你開電動車,而且你夠 global,Leaf 就值得入手。 首批引進的保時捷電動車為 Taycan 4S、Turbo、Turbo S,日前再推入門車型 Taycan,這很推薦。 消費者最關切的莫過於價錢,Taycan 基本價 358 萬比前 3 款低上一截,至於私心偏好的重點是「Taycan 是後輪驅動」,它將更簡單、更有效率、也更有趣。

電動車小車

內部配置方面,Mini EV採用雙排四人座設定,動力採用Shanghai Automotive Electric Drive Co., Ltd.所生產的電動馬達,可輸出34hp最大馬力,其他資訊目前尚未曝光。 根據官方網站資料顯示,《Mini EV 馬卡龍》在動力上與《Mini EV》幾乎相同,皆採用最大功率20kW的電動引擎,可產生最大85Nm的扭矩、極速100km/h,以在都市接送小孩或是去賣場購物來說綽綽有餘,搭配9.3、13.8kWh的動力電池,在6.5、9小時即可將電池充滿。 「國民神車」五菱宏光《Mini EV》日前以月銷3萬台的驚人成績,擠下《Tesla Model 3》成為銷售冠軍,近日新增《Mini EV 馬卡龍》版本,不但外觀顏色可愛、內裝和安全配備更全面升級,並且於昨日(4月8日)晚間正式上市,入門價只要人民幣3,7600元(約新台幣16.3萬元)。 Ami其中一個新奇之處是開車門的方向,駕駛採用側向後開的開門方式,副駕駛則和普通開車門方向一樣。

電動車小車: Q2. 當初為什麼會想買 Mini Electric?先前曾是 Mini 車主嗎?

還有Škoda Citigo都曾經有在台灣販售過的紀錄,不過這兩款經典掀背小車因為銷售疲軟的關係陸續告別國內車壇,但說不定在電動車時代全面來臨後,電動化後的微型小車有機會重新回到眾人的目光之中,因為根據外媒報導這三款新車價格最高會控制在2.5萬歐元之內,換算後售價不到80萬新台幣,有機會填補百萬內電動車的市場真空帶。 在與徐先生交流完後,我們也跟他進行短暫的 Mini Electric 試駕。 駕駛模式除 Sport、MID、Green 模式之外,Mini Electric 比燃油 Mini 更多出 Green+模式提升續航力、此模式開啟後會主動關閉空調。 動能回收部分,方向盤後方沒有撥片、而是在中控啟動鍵旁邊有撥鈕進行高、低共 2 段調整。

福斯之前宣佈將在未來五年加大投資軟體和電動車,總投資金額超過 1,800 億歐元,其中一項目標就是優化產線,設法降低成本。 隨著 ID.2 下殺到三萬美元以下級距,福斯甚至也透露,目前已經有計畫開發 ID.1,目標是讓售價降到 2 萬美元以下。 福斯將在 ID.2all 的生產中,開始採用第二代的 MEB 底盤,和前代相比,有較長的軸距跟比較短的懸吊。

電動車小車: 電動掀背小車《Mini Electric》預售價揭曉! 最低入手價155萬起不過首批50台已完售

在名為智馬達的公司名稱下,他們的目標市場聚焦在中國和歐洲,Smart EQ系列已經退出美國市場,台灣目前燃油版本售完後,很可能也要跟這款小車說掰掰了。 目前Smart有3款電動車,分別是fortwo EQ、forfour EQ和Cabrio,其中Cabrio就是fortwo的敞篷版,3款都採用同樣的動力系統,最大馬力82匹,極速129km/h,最重要的是續航力大約都在120公里左右,多麼精美的計算,極速跑1個小時,就剛好把電用光。 C+pod 作為一種環保型兩座電動汽車,除了日常生活中的短途旅行外,未來 Toyota 還打算建立新的商業模式以進一步普及電動汽車:以日本市場範圍內將大力推廣 C+pod 、 i-ROAD”。 C+pod 尺碼為 2490 x 1290 x 1550 mm(總長x總寬度x總高度),最小轉彎半徑為3.9 m,即使在拐角處和進入車庫時,也能實現極佳的操作。

我並沒有像我們俱樂部有些同好是 2021 年底就訂車,所以等車時間大概就 6 月到 9 月這 3 個月的時間。 但當初大桐的業務說首批車到港時,我沒有特別挑顏色,甚至也沒有加價選車頂行李架那些配備,就是想最快交車,所以 9 月中交車時直接拿了 White 電動車小車 Silver 銀白色車身搭配 Energetic Yellowc 黃色的廣告色車型。 車牌我則特別到領了花蓮監理所的電動車綠車牌,舊款綠車牌好處是這樣別人一眼就能認出來是電動車。

電動車小車: 特斯拉車主收「充電過度會爆炸」小紙條 怒轟:沒常識也要看電視

EVX不僅演繹未來品牌技術發展,更會帶來前所未見的新生代科技座艙,從日前測試車得知,新車採用橫式大液晶螢幕,把傳統的中控螢幕與儀錶作連結,且涵蓋面積相當大氣,給人誠意十足的科技新鮮感,是全球車壇目前相當流行的設計風格。 對於電動汽車來說,跑車的操控性通常不是最重要的,但保時捷 Taycan 卻讓駕駛樂趣變得至高無上,況且現在電動車價格不菲。 2023年款的Taycan從 402 馬力的單後置馬達基本款到快得離譜的 750 馬力 Cross Turismo Turbo S,每輛 Taycan 都使用雙速變速箱,唯一個小缺點是續航力大約504 公里(WLTP),比BMW iX、賓士 EQS 或Tesla Model 都稍顯疲弱。 徐先生:Mini Electric 其實我覺得最大的魅力就是「可愛的外型」,當初就是這個原因吸引我太太一定要買,當然 Mini 在燃油車款也是這個因素吸引不少人。 如果不把續航、充電那些考量放在首位,其實我覺得它是路上最「吸睛」的電動車,定位就是可愛的都會電動小車,當然同樣價位如果是貿易商還有 Fiat 500e、Honda e 這類選擇,不過我們當初也沒去看過這兩款,就是對 Mini Electric 一見鍾情。 徐先生:車主是登記太太的名字,但在這 1 個月的時間,其實幾乎都是我在「幫」太太開(笑)。

“我們不僅在開發客戶現在需要的車輛,我們還在設想智能移動解決方案,以滿足未來緊迫的環境和交通需求。 最終,作為我們‘Progress for Humanity’品牌願景的一部分,全新科技將實現對地球友好的零排放生態系統。 HYUNDAI 不僅以前瞻科技的領先者自居,更勇於成為擘劃移動未來世界的挑戰者。 Mini發源地英國牛津工廠製造的Mini Electric電動車,承襲著Mini 3-Door三門掀背寬輪距、低重心、短前後懸的經典車身比例,採用前單接頭彈簧柱、後多連桿懸吊系統。 值得一提的是,Mini Electric電動車巧妙配置於車體底部的高壓鋰電池模組,充分體現Mini的空間運用智慧,不僅無損行李廂載物空間,更造就比Mini Cooper S更低0.3cm的車輛重心,創造更敏捷、更令人熱血沸騰的純粹Go-kart駕馭體驗。 除此之外,Mini Electric新增全新GREEN+模式,降低不必要的電力消耗,提升電池續航力,提供更省電環保的純淨駕馭體驗。

電動車小車: AMG 性能策略大轉變!傳賓士 C63、E63 將重拾招牌 V8 動力心臟

自駕、聯網、共享、電動化是下一波汽車主題,如此龐雜的系統已非單一集團可以搞定,我們會見到更多的合縱連橫、跨集團資源共享。 目前,各大汽車集團無不嚴陣以待擠進電能窄門,高度預算投入電動車,留點錢維持內燃機。 目前,馬智達的新車計畫是推出 Smart eSUV,這款電動休旅採用吉利汽車的永續體驗架構平台,箭在弦上,一觸即發。

IONIQ 5 是第一款搭載專屬電動車 E-GMP 底盤車款,該平台提供高度開發彈性,容許配置強大的駕駛性能及更高行駛里程,以及先進安全配備與更多的乘員和行李空間。 至於動力系統部分則沒有太多變化,由驅動後輪的 81 匹馬力電動引擎提供動力,使這款小型城市汽車可以在 11.6 秒內從靜止加速至100 公里/小時,極速可達到130 公里/小時;同時採用一個 17.6 千瓦時的微型電池組,可以讓《Fortwo》在充滿電的情況下擁有129 公里的續航表現。 這種大小電池合一的充/換電模式聽起來是另一種解決里程焦慮的思路,不過其中還有不少實際運作細節等待MIH或是Gogoro進一步揭露,相信在2023年底Project X展示車發表時,就會給粉絲們更多技術規格。 消費者對生活、交通和環境的地球環境保護意識成為生活顯學,而‘改變移動方式’是 HYUNDAI 對於這些問題的回應。 在品牌 2025 Strategy 計畫中,宣示成為智能移動設備和智能移動服務提供商,為消費者提供智能移動的解決方案,計畫投入總額 520 億美元研發基金,至 2025 年推出 12 款 BEV 車款,新能源車款年銷量達 56 萬輛,晉身全球第三大電動車品牌。

電動車小車: GoShare祭出「十大歐美雙人機票」回饋 今年騎越多、越容易中!

其次,要打造純電移動生態圈,不得不提和泰近年發展的MaaS(移動即服務,Mobility as a Service),這個以「共享經濟」為概念的計畫,包括和雲行動服務iRent、和泰移動的計程車品牌yoxi等。 和泰發言人劉松山表示,未來充電樁的數量還會繼續布建,以和泰全台120個銷售據點來看,當然有擴建的成長空間,而目前台灣在儲能與充電樁的市場可說是百家爭鳴,但和泰集團也評估充電樁相關業務,有機會參與投資。 首先,從充電布局來看,在bZ4X上市前,和泰早已備足充電設備,委由士林電機建置了逾80個充電站,也與電網營運商EVALUE策略合作,提供總計超過150個快、慢充充電站,讓消費者平均每8.6公里就能找到充電站,解決里程焦慮的問題。 IONIQ 5, IONIQ 6 與 電動車小車 KONA Electric 採用高效率的液冷式鋰離子聚合物電池,並內建 EPCU 能源管理系統,將視用車習慣調整電能分配;同時考量乘車人數,單駕駛者於車上,可開啟「DRIVE ONLY」駕駛座單區空調模式,達成最佳使用效率。 產能規劃方面,他說,三人座小型電動車不排除在台灣布局,在印度和東南亞等地也會與鴻海(2317)等合作夥伴搭配量產,未來在歐洲等地也會準備,目前最有機會是在東南亞生產。

電動車小車: Lexus小改款ES日本搶先上市 台灣可望年底跟進導入

鄭顯聰說,三人座小型電動車希望打進東南亞、印度和日本市場,不排除進軍台灣和中東市場;他指出,日本市場先以三人座小型電動車為主,未來六人座和九人座不排除進軍日本市場。 事實上,這些年來 M-Benz 就是將 Smart 規劃為電動品牌,一來,城市小車不需要長途續航,電池容量不必大,電動化成本得以壓低。 二來,電動系統天性適合走走停停、人口密集的都會環境,Smart 電動化乃合情合理。 不過這次重出江湖後,改為電動車,提供 26hp 最大馬力的電動馬達,讓 Microlino 2.0 能在市區行駛情況下,5 秒內就能完成時速 0-50 公里加速,極速為時速 90 公里。 全新比亞迪Dolphin「海豚」在港上市,五門五座位電動小車瞄準年輕家庭客,「一換一」售價19萬多元起,不難成為入門電車新寵兒。

電動車每有多種不同車型可以挑選,但每個地區喜歡的車款都不相同,以大西洋兩岸為例,歐洲和美國的市場就截然不同,歐洲偏好微型城市小車,而美國則是喜歡愈大愈好,而這也將是汽車未來趨勢。 台灣名為 Kuga,擁有相當親民的售價,擁有全套的輔助駕駛配備,其他還有加熱前座椅等,另外第二排可前後滑移。 在這款電動車上,規劃電池更換系統方式,取代傳統的以充電為主的方式,讓車輛可以不間斷地使用,而不會被長時間的充電影響後續使用。 以純電動力來看,可提供 50kw(約 67 匹馬力),搭配 電動車小車2023 16.4-kWh 鋰電池,NEDC 續航力 138 公里。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