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者,山徽左側看似山形,代表法鼓山,右側似一僧人打坐,面壁沉思,寧靜攝受;三個山尖的另一個意涵,也象徵著佛法僧三寶,帶給人間智慧的啟迪,慈悲的護佑。 以務實、奉獻為本懷,透過正規教 法鼓山徵才2023 育的養成,培養在研究、教學、弘法、服務領域裡,引導大眾、啟迪觀念的各種專門人才。 自然倫理:關懷自然生態,包括生物與非生物的資源與環境,就是自然倫理,對於自然界的一草一木一塊石頭,都跟人類的生存有關,除了直接保護,也包括間接保持各資源之間的永續平衡。 (三)例如天與長者之女──法與童女的出家因緣那樣,其父自始至終都要逼她嫁人,佛陀知道她於不久即將證得三果不還及四果阿羅漢,故派尼眾之中神通第一的蓮華色阿羅漢,代表前去為她授戒。 後在大婚之日,供佛齋僧之際,聞佛說法之後,迎娶之間,法與童女即現神通,變化殊勝,現出家相。 (一)例如耶舍欲出家,佛知其父不許,故以佛法感化,使得其父,見法得果,受了三皈五戒,認同出家的利益,便歡喜地接受了耶舍出家的事實。
1999年台灣發生921大地震,基於安全考量,遂於2000年9月遷至西屯區市政路上,持續弘法迄今。 目前主要以舉辦各種共修活動、菩薩戒誦戒會、地藏法會、大悲懺法會,以及成長營、合唱團、佛學講座與兒童讀經班等為主。 1992年10月為了因應「財團法人法鼓山文教基金會」的成立,「中華佛學研究所護法理事會」亦更名為「法鼓山護法會」,主要負責舉辦各項活動及籌募經費等。
法鼓山徵才: 企業
1989年法鼓山创立,东初出版社开始化不同书系,包括“寰宇自传”、“禅修指引”、“智慧海”、“现代经典”等系列,以及“有声书”系列有声书籍,并于1994年集结圣严法师之前所有著作,辑成一套四十七册的《法鼓全集》。 1995年7月将东初出版社扩大为“法鼓文化”,朝向多元出版事业发展。 中华佛研所另为社会人士设立了“佛学教育推广中心”,并规划佛学与禅修的研究课程。 2001年法鼓山世界佛教教育园区第一期工程完成,中华佛研所便迁移至金山现址。 但随着护持人数增加,原有公寓的出入在管理上有所不便,故于1992年10月迁移至柳川东路上,1996年5月再迁移至忠明路上弘法。 法鼓山是一個提倡心靈環保的佛教團體,在這個團體中的每一位義工菩薩都是成就法鼓山的萬行菩薩。
法鼓山金山交通 法鼓山是由东初老人创建的“农禅寺”与“中华佛教文化馆”发展而来。 农禅寺筹建于1971年,以禅修为主、务农为生,于1975年定名为“农禅寺”。 金山老街,仍保有許多過去繁華歷史所留下的痕跡,走一趟老街除了能保餐一頓外,重溫過去的興盛風貌,細細品味古早味的老街光景,也是一種地方探索之旅。 「中華佛學研究所」前身為「中華學術院佛學研究所」,由前教育部部長暨中國文化學院(現為中國文化大學)創辦人張其昀博士提倡成立,目的為發揚漢學。 為護持中華佛學研究所、農禪寺的遷建工作,多位熱心的信眾於1989年3月自動發起成立「中華佛學研究所護法理事會」,推動募款事宜。
法鼓山徵才: 樹葬與植存皆屬於「環保葬」
中華佛學研究所於1987年向教育部申請立案,同年7月1日奉准立案,於8月22日舉行成立大會。 而之前由中華學術院佛學研究所發行之《華岡佛學學報》,自第九期起更名為《中華佛學學報》。 具有一百六十年歷史的桃園大溪齋明寺,由性悅法師創建於清代道光末年(約西元1850年代),其法脈始繼於南海普陀洛伽山;1985年中華民國內政部審定為三級古蹟。 1999年1月22日正式交由法鼓山承接法務,由聖嚴法師為第七任住持。
此次遴選方式由僧團推選五人,再由聖嚴法師圈選其中一人,聖嚴法師指出,果東法師雖不是最優秀的人才,卻是最恰當的人選。 法師出家後,請領執事始於種菜,歷練總務、維那、侍者、祕書,及擔任禪坐會及工務室輔導法師等職。 法師認為,每份執事都是新鮮的體驗,皆可做為利人利己的菩薩道實踐法門。 3月25日星期天,舊金山分會第一次舉辦的念佛禪一吸引了約四十位菩薩前來參加。 果明法師首先開示大眾珍惜難得因緣,在禪堂中放下萬緣,努力用功,盡量把心專注在彌陀聖號上。
法鼓山徵才: 法鼓山金山交通: 服務設施:
信行寺位于台东县卑南乡,1968年由查妙法师购地创建,1972年交由会彻法师主持,其取佛法中“信、愿、行”之意涵,故取名为“信行寺”。 1997年法鼓山台东办事处因环境所致而意欲另寻新场所,幸遇信行寺也在寻觅适当接掌者,因而促成了法鼓山台东信行寺的成立。 1997年12月25日办事处正式迁至台东县台东市信行寺,,并持续掌理法务迄今。 斋明寺建寺之初原名为“福份宫”,1873年(清同治12年)第二代住持黄普瑟居士改建瓦茸堂宇,更名为“斋明堂”,法脉转承斋教龙华法脉。 1926年第四代住持江普梅居士礼福州的鼓山涌泉寺圣恩和尚为师,传承鼓山曹洞宗的禅学法脉。
- 隨其學法、護法日久,出家心願與日深切,退伍後即住進農禪寺當行者,翌年求度出家,法名「果暉正遠」。
- 1971年帶領弟子於關渡平原整地開墾,落成啟用後東初老人以「禪修為主,務農為生」的理念將此處命名為「農禪寺」。
- 1977年东初老人圆寂后,由圣严法师接掌管理时,常住众仅有四人。
- 最初,共修地在劝募成员家中,随着人数增长,于是透过当时法鼓山台南念佛会会长颜净一居士的协助,借用台南府前路的“德化堂”为共修处,此后在1991年7月1日成为法鼓山“台南办事处”的所在地。
而「比丘」之名,又稱「怖魔」,當一個人發心出家,天上的魔宮因此震動,因為從此少了一個魔子、魔民的候補者了! 同時,出家人一旦披上了如來的袈裟,就是人天的師範,行住坐臥的四威儀中,要做俗人的榜樣,對自己的言行要特別注意,不能輕舉妄動,否則不僅不能度人,反而讓人對三寶退失信心、遠離佛法了。 釋迦牟尼佛在沒有告知父母親的情況下就去出家了,他的父親派了五個人去追他、陪伴他,他把那些追他回家的人,通通度化出家了。 後來,釋迦牟尼佛回去探望他的父王時,也把釋迦族裡許多的年輕人度化出家,甚至,連婦女都跟著他出家去了。
法鼓山徵才: 法鼓山植存排隊: 樹葬與植存是什麼?一篇搞懂樹葬及植存的流程、申請方式、費用與優缺點
),為中華民國的大乘佛教團體,被民間歸類為台灣佛教四大山頭之一的佛教團體。 創辦人為釋聖嚴法師,他對人類與宗教有不可抹滅的影響力,也曾代表中華民國在聯合國發表宗教大同的世界和平宣言。 至於果暉因為擁有日本立正大學(聖嚴的母校)佛教學系博士學位,而且跟隨聖嚴出家已經超過二十年,是相當被器重的一位弟子,因此,也被視為是新任方丈的可能人選。 退位方丈的果東法師表示,感謝12年來僧俗四眾的團結合作鼎力支持,讓法鼓山能夠對社會有所貢獻;他退位後,將繼續在法鼓山體系中修行奉獻。 2005年,園區第一期建設工程完工,並舉辦落成開山大典。 位於台北北投光明路上的「中華佛教文化館」,是法鼓山的發源地。
生活環保 保障我們生活的整潔與儉樸,少欲知足、簡樸自然,落實禪宗「修行在行住坐臥間」的觀念。 自然環保 保全地球生態的共存與共榮,知福惜福、感恩大地,保護自然環境免受污染、破壞。 最初,共修地在劝募成员家中,随着人数增长,于是透过当时法鼓山台南念佛会会长颜净一居士的协助,借用台南府前路的“德化堂”为共修处,此后在1991年7月1日成为法鼓山“台南办事处”的所在地。 果暉法師本名洪鴻榮,現年六十歲,一九八一年台大農藝系畢業,大學時曾參加禪七佛學營,一九八五年於北投農禪寺剃度出家,時年廿九歲。 一九九七年,果暉法師追隨師父聖嚴法師的腳步,前往日本立正大學深造,二○○五年取得立正大學文學博士後返國,曾任法鼓山僧伽大學院長,目前為法鼓佛教學院佛教學系系主任及法鼓山副住持。 研究專長為禪定學、安世高研究、初期漢譯禪經研究、生死學等。
法鼓山徵才: 中華佛學研究所
第一支香開始,行香念佛逐漸由慢到快,法師在旁提醒大眾收攝身心,眼睛垂簾不往四處看,也引導大家放鬆身體各部位,以期做到越念越輕鬆。 法鼓山徵才2023 席娃此次來台,除了研討會行程,各地相關單位也爭相邀請,更在青農群體間吹起一陣「席娃旋風」。 法鼓山長期推廣「心靈環保」,近年更致力於自然農法的推動與實踐,10日演講現場,聽眾超過150名,九成以上是關心農業的各界人士、甚至有小農遠從阿里山前來參與。
1981年8月招收第一屆學生,1984年由於中國文化學院改制,其所屬的中華學術院佛學研究所停止招生,時任所長的聖嚴法師卻認為雖然停止招生,但佛教的高等教育卻不能停止。 目前已正式更名為「法鼓山世界青年會」,而為了推廣青年族群的加入,於2006年正式成立「青年發展院」,以接納更廣大之青年族群。 法鼓山的重要發源地—農禪寺,是由中華佛教文化館的開山長者東初老人於北投購地一甲所初建,做為文化館的下院。 隨著弘法活動及信眾日增,1987年搬遷至原舍對面較為寬敞的三層樓房,並使用迄今。 法鼓山徵才 東初禪寺經常性舉辦的活動中,以「禪七」最具特色,其中多是藉此活動接引西方人親近漢傳佛法、修禪的主要管道之一。
法鼓山徵才: 佛教學系
參加法會,關鍵點不是那張牌位,是來自於當下的心念,再加上法會共修的力量、佛菩薩慈悲力的感應。 至於能不能被超度,其實不是那張牌位的形式而已,應該是對佛法有沒有信心。 惠敏法師向參訪團介紹法鼓山對於「心靈環保」、「人間淨土」等理念的實踐,同時展示七年前收藏的一篇報導,內容記載八八風災時,索國偏遠部落酋長史坦力,號召全族捐款賑災,以報答臺灣長期給予生活協助的動人故事。
何謂植存(為何要推廣植存?) 所謂植存,即遺體火化後,骨灰研磨再處理,裝入無毒易分解環 法鼓山植存排隊 … 每個人生命的過程,就如同花開葉落,是一種自然的變遷。 其中有許多儀式需藉由燒化方式來舉行,不僅與法鼓山推動環保的理念相違,也與現今的政府法令不符。 為了回歸佛陀本懷,適應時代性,法鼓山決定修訂部分儀軌,淡化不符合佛法精神或不環保的作法。 法鼓山首創利用現代藝術的設計,取代傳統儀軌中「發符」、「告赦」所需要的紙紮人、馬;並透過電腦動畫繪製的數位牌位,取代信眾在法會期間所寫的書面消災、超薦牌位。
法鼓山徵才: 法鼓山植存排隊: 法鼓山植存排隊在植存 – 新北市政府民政局的討論與評價
之後,因共修人數眾多,必須遷移至固定且空間更為寬敞的新地點,而於民國92至現址安定下來,於民國94年更名為「法鼓山三芝石門辦事處」,民國109年再次更名為「護法總會三石門分會」。 法鼓山各地區分會平日多舉辦念佛共修、禪坐共修,以及各項生活禪修、互動聯誼等課程或活動,讓地區民眾透過學習、互動,將佛法運用在日常生活之中。 分會多位於交通便利之處,歡迎大家就近前往參與各項活動,一起體驗心靈環保的美好。 台中分院的缘起于1988年8月,圣严法师在台中信众谢淑琴的邀请下,初次到台中市中兴堂进行为期两天的专题演讲,由于参加民众踊跃,遂发起成立台中分院的愿心。
- 三十八年抵台湾,翌年掩关于台北北投法藏寺,次年于关中创办“人生”月刊。
- 1977年,聖嚴法師接任中華佛教文化館與農禪寺住持,除承繼東初老人之志業之外,更將佛法簡化為國人能夠理解、接受與運用的觀念及其修行法門,接著展開弘法利生的大菩薩行儀。
- 台南分院的成立可溯源至1990年8月17日法鼓山護法總會首度於台南舉辦聯誼會,聖嚴法師南下慰問,在當時台南唯一一位勸募會員楊黃玉淑,主動邀集友人加入護持,因此揭開了台南分院涓滴成長的路程。
- 卡布衣總督則讚歎法鼓山義工的奉獻精神,盼望世界各種族之間,都能夠互助互愛,朝人間淨土的方向前進。
- 果暉法師本名洪鴻榮,現年六十歲,一九八一年台大農藝系畢業,大學時曾參加禪七佛學營,一九八五年於北投農禪寺剃度出家,時年廿九歲。
● 切記不可企業直接面試員工,經錄取後再轉掛至派遣公司成為派遣人員(此舉違反《勞動基準法》)。 ● A公司委託派遣公司招募員工,若刊登在A公司旗下的徵才廣告中,容易造成求職者混淆而構成不實廣告。 ● 正確作法應為派遣公司使用自己公司名義,自行負責招募與派遣。 正確做法應是由派遣公司自行負責招募派遣人員,派遣職務徵才廣告亦應是由派遣公司以自己的名義刊登,避免引起求職者於應徵職務時對於誰才是真正雇主的錯誤認知。 法鼓山徵才2023 但是在委託招募的過程中,求職者非常有可能誤以為自己的錄取身份(正職員工或派遣員工),構成違反就業服務法的情況;同時企業也很容易在招募過程中,因和人力仲介公司的合作而觸犯勞動基準法第17條之1第1項規定(轉掛禁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