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銷量7大優點2023!(持續更新)

Posted by Jack on April 20, 2021

汽車銷量

同時,各家品牌角逐的重點,除包括銷售熱門的各級距 SUV 產品外,品牌有無魅力電動新車與充足供應量,也將會左右銷售實力消長,在新興電動車廠 Tesla 積極搶攻下更凸顯關鍵性。 國產陣營包括 Toyota Yaris 將交棒給 Yaris Cross,MG 將導入品牌第 2 款新車進軍小型 SUV 市場,Nissan Kicks 有確認追加 e-Power 新動力,屆時國產小型 SUV 將掀起另一波高潮。 最後,持續進行測試作業的 TNCAP,在首度出現低於 5 顆星評等的車型後,後續新車測試成績的公佈也將更受矚目,TNCAP 是否成為改變國內新車銷售的關鍵變數,也會是值得關注的議題。 6 月份國內市場受到全臺全月進入 3 級疫情警戒,對於許多燃油車款的銷售衝擊更為顯著,總市場相較疫情爆發的 5 月份再衰退 3 成。 Tesla 品牌過往在電動車銷售排行冠軍的 Model 3 車系,似乎較不受國內疫情影響,繳出約 675 輛的亮眼月銷量,相較 5 月的 986 輛滑落 3 成,卻依舊為豪華轎車銷售冠軍。

Ford 中型 SUV 的 Kuga 車系,隨著產品已經步入週期後半,海外市場也已經陸續推出小改款版本,意味著在競爭激烈的中型 SUV 級距會較為辛苦,在小改款版本國內尚未有明確期程的狀態下,福特六和在 6 月份先是針對 ST Line 車型推出優惠價格,成效尚未反應在銷售數字上,7 月份追加推出 180 動力車型的價格優惠方案,能否更顯著刺激消費,有待後續觀察。 一般進口轎車12 月進口轎車再度由 Toyota Camry 從 Mazda3 手中奪回冠軍寶座,年度累積 4,243 輛、年成長 6.7%,亦是全年轎車冠軍,但 2023 年元旦起 Camry 車系漲幅也在 2.6%~2.7%,晶片短缺導致鑰匙僅一副等問題也尚待後續紓解。 Suzuki 品牌則是 Swift 掛牌在 12 月提高至 343 輛,將 Mazda3 擠至第 3 名,,全年掛牌超過 2,400 輛、成長近 9 成,甚至同品牌 Ignis 也掛出 122 輛,可見 Suzuki 先前的缺車潮已逐步緩解。 Mazda3 則是全月 324 輛,各掛出四門 116 輛、五門 208 輛,全年累計為 3,480 輛。 小改款 Toyota Corolla Sport 則交出 167 輛、與 11 月差距不大,1 月同樣也進行調漲,全年累計 1,944 輛。

汽車銷量: Kia 全新純電休旅 EV5 全球首發!預售價不到台幣 70 萬 鎖定入門市場

不過,包含晶片短缺、船運塞車、原物料成本上漲等反應在進口車更為直接,造成價格調漲、部分配備縮減、交期延長,多少仍會降低潛在消費者的購車意願。 Honda CR-V 與 Ford Kuga 的國產一般品牌中型 SUV 競爭,持續激烈上演,7 月份也回到往昔競爭戲碼水準,CR-V 以 1,506 輛的領牌數,取得國產休旅與商用車市場第 3 名,單月成長幅度超過 100%,但與 2020 年同期則衰退將近 35%。 Ford Kuga 則以 1,182 輛領牌數緊追在後,單月成長幅度更是超過 180%,2020 年同期相比衰退幅度也沒有超過 10%,Ford 缺晶片的狀態目前據悉仍未完全解決,但福特六和藉由 21.5 年式產品調整策略,強化了 Kuga 車系競爭力,後續是否能持續發揮競爭力,會是 8 月份市場觀察一大重點項目所在。

通用汽車最近進入美國市場的另一款電動車型是凱迪拉克Lyriq SUV,自去年3月份投產以來,共售出了122輛。 電動汽車市場格局變化反映了整個汽車行業的趨勢:儘管電動汽車仍然只佔整個汽車市場的一小部分,但其已經被該行業高層視為一個巨大的增長機會。 高層和分析師表示,能夠將大量有吸引力的電動汽車推向市場的公司,將有機會吸引早期採用電動汽車的消費者,這些人已經表現出轉向新品牌的意願。

汽車銷量: 電動車價格戰開打 Rivian將裁員6%

至於排行榜內相較 2021 年衰退幅度前 3 大的車廠,依序是 Mercedes-Benz、Mitsubishi 與 Nissan,跟 2021 年同期累積銷售相比分別只有 74.6%、75.8%與 82%的占比。 汽車銷量 不過,Mercedes-Benz 跟其他兩家不盡相同,在連續幾年的高度成長後,Mercede-Benz 在 2022 年面臨的最大挑戰並非產品陣容與競爭力的問題,而是原廠缺車所導致普遍的延遲交車難題,讓 Mercede-Benz 難以維繫充足的銷售火力。 至於 Mitsubishi 與 Nissan 雖然也受到缺料的影響,但是產品陣容不足與世代更替節奏青黃不接,反而是導致品牌銷售施展不開的主因,尤其是缺乏充足原廠資源的 Mitsubishi,在臺灣銷售要維持昔日強勢格局顯得備感吃力,以中華三菱銷售表現來看,Mitsubishi 與商用車為主的 CMC,落後的幅度正逐步擴大。 這也間接導致中華思考另闢途徑,導入 MG 品牌國產以維繫產線稼動率與市場佔有率的應變策略。 當然,2022 年還有下半場,現在論勝負還是過早,若新車供應能在下半年獲得舒緩,各家車廠的訂單輛才能有效轉換為交車量,屆時才是真正判定勝負的時間點,尤其是訂單熱絡但苦於無車可交的電動車,最終能在 2022 年開拓多少電動車版圖,也讓我們拭目以待。 豪華進口轎車受惠於電動車市場需求強勁,5 月份已有船期大量到港的 Tesla Model 3,雖然未能在 6 月份創下破千輛成績,但仍以 598 輛獲得豪華轎車銷售冠軍,台灣特斯拉在 2022 年第一季已近 2,300 輛新車掛牌刷新臺灣電動車單季掛牌紀錄,第二季也有著超過 2,200 輛新車交付,相較 2021 年同期成長超過 35%。

汽車銷量

普華永道日本戰略和諮詢業務主管Kentaro Abe表示,中國汽車品牌“在配備和功能方面縮小了與發達經濟體汽車製造商的差距”。 彭博指出,不同國家需要達到5%的時間相去甚遠,但一旦解決了製造成本、充電樁普及化及車主疑慮等問題,大眾很快跟進。 據乘聯會調研顯示,8月中旬乘用車總體市場折扣率約為18.0%,與7月底持平,終端優惠力度得以延續。

汽車銷量: Corolla Cross 車主好羨慕!Toyota Yaris Cross 標配電子駐車與 Autohold

本榜冠軍依舊由堪稱「萬年榜首」的RAV4抱走,1432輛的掛牌數,是進口車唯一銷量破千台的車款,不過相比上個月衰退了6.7%,推測可能是因為前陣子日本工廠接連停產,加減影響了產能供給。 4月分整體市場掛牌數衰退,國產車比起進口車尤其明顯,一改3月多數為正成長的態勢,4月逾半數車款均為負成長,且成績不盡理想的不乏如Nissan Kicks、Toyota Yaris、Ford Focus和Honda CR-V等熱門車款。 汽車銷量2023 4月分各品牌表現方面,前十名多數比起上月均為負成長,表現較好的主要是進口車廠,但主因為新車到港,受大環境因素影響,也可見到進口品牌新車到港數更加集中進而大幅影響當月成績的趨勢。

汽車銷量

德國豪華品牌 Mercedes-Benz 與 汽車銷量2023 BMW 在 7 月份的排名雖未有變動,但銷售表現較 6 月份皆有超過 1 成以上的衰退幅度。 而韓國品牌 Kia 在新車到港陸續消化既有訂單的前提下,也在 7 月份首度以破千輛的銷售成績,站上了進口品牌第 7 名的排行位置。 除了國內新車總市場的銷售表現、較 10 月份有所提升外,受到缺車明顯影響的臺灣進口車市場,亦在 11 月份繳出了較 10 月份成長達 7.2%的 17,590 輛成績,甚且較 2021 年同期亦有著 8.5%的成長比例,由此也可見部分新車缺車的狀態已獲得緩解,或是即時到港的新車已開始陸續消化新車訂單,亦反映在實際的新車銷售表現上。

汽車銷量: 電動車

交通部高公局於今 ( 8/25 ) 召開記者會,其對外說明即將到來的中秋節和國慶連假交通疏道措施,另外高公局也公布國道服務區電動車充電網絡的佈建狀況,目前第3期得標商已完成簽約,將會在1年內來建置完成;此外,高公局也宣導關於國道自撞事故的事件,提醒駕駛開車時請勿分心。 全球限量3000部、堪稱「最強迷你」的Mini JCW GP國內再添2位車主;而討論度極高的豐田「暴力鴨」GR Yaris一口氣多了25為車主,路上能見度肯定會越來越高。 而新一代NX於11/16開起預售,共計有5種動力、多達10個車型,接單價自166~279萬之間,預計12/20正式上市。 此外,Lexus近期也宣布正22年式新車將調漲售價,其中UX漲3萬、RX則漲4~6萬不等。 對比10月的「慘綠」,11月進口車前20名榜單多數「翻紅」,除了冠軍RAV4屹立不搖外,其餘名次皆有變動,包含Model 3、Odyssey、S-Class、Jimny都是本月新進榜。 另11/17在台發表的新一代Tucson,先前已藉由活動率先現身,首波提供1.6升渦輪動力雙車型:GLT-A、GLT-B,分別開出99.9、108.9萬元之預售價,正式發表訂在12/8,此外,新車也會導入由1.6升四缸渦輪汽油引擎、電動馬達和鋰電組的油電選項,預期明年才會登台。

汽車銷量

Toyota Camry 3 月初推出的小改款新車繼續延續銷售熱度,7 月份售出 447 輛,雖然比起 6 月多出 133 輛,但仍比 Mazda Mazda3 成長幅度小,因此僅位居第 2。 Toyota Corolla Sport 同樣也有所成長,從 6 月份的 107 輛成長至 7 月份的 162 輛,因此排於第 4 名。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榜上唯一一輛插電混合動力車 Prius PHV,於 7 月 12 日推出入門車型,搭配促銷僅不到百萬,成功吸引消費者注意,共售出 85 輛排於第 7 名。 Volkswagen 第 8 代 Golf 於 7 月 1 日上市後,全月包含 GTI 與 Variant 旅行車共交出 214 輛新車,其中 Variant 交出 30 輛新車、GTI 交出 44 輛,另外在 280 eTSI 與 230 eTSI 銷售量則分別為 43 輛與 97 輛。 不過由於晶片不足影響,歐洲產能與配額仍有限制,目前訂單累積量預估多數人還須等待 2 個月後才會清光。 另外一款上榜的則是此級距中少數的中大型轎車 Arteon 車系,單月售出 63 輛占據第 8 名的位置。

汽車銷量: 4月台灣汽車銷售報告 大環境因素持續發酵 國產車表現明顯衰退

另4月位居第10名的Luxgen URX,在疫情變化之際,則主打自家的「Luxgen Fresh Zone+」,可透過手機AR遠端遙控發動車輛,在進入車內前即啟動「一鍵清新」功能與「PM2.5健康對策濾網」,提供更全面的防護,並為響應防疫、減輕消費者負擔,推出「疫同安心專案」包含60萬36期分期零利率、免費升級「PM2.5健康對策濾網、終身免費返廠實施臭氧殺菌服務等,冀望衝一波買氣。 不過,AI應用要導入在行動裝置中,仍有許多挑戰待克服,例如能否徹底維護隱私權以及是否符合版權法規等,若無法解決上述問題,品牌業者若任意開放,很可能會惹麻煩上身。 然而,AI應用橫空出世,吸引三星、蘋果等科技巨頭的目光,從二家業者目前的布局推測,未來勢必都會將AI工具導入在手機、平板或筆電,並透過唯有AI能做到的殺手級應用來強化市場競爭力。 智慧手機品牌大廠三星、蘋果相繼投入生成式AI布局,一方面是為了提升品牌價值,另一方面也期望AI應用能為疲軟的手機市場注入一股新動能,讓銷售量能進一步提升。 隨著 Kona Electric 在捷克的 Nošovice 工廠啟動量產,歐規車型將於 10 月上市,台灣方面則預計由韓國蔚山第一工廠生產,提供標準版與長里程版兩種車型可選,在 400V 充電架構之下,使用快充裝置可在 41 分鐘內完成 10~80%充電。

汽車銷量

在最新公佈的4月產銷快報中,上汽1月至4月共產量量分別為129.76萬輛和126.51萬輛,分別下滑9.1%和8.8%。 ”崔東樹認為,目前,我國自主品牌出口進入了新能源發展機遇期,以新能源為主的自主品牌出口與燃油車出口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考慮到中國在新能源技術上處於相對先進的狀態,歐洲目前處於資源相對緊張的狀態,對車的需求相對比較大,再加上一些政策支持,給中國新能源車出口帶來機會。 要知道,二十餘年前的2002年,剛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的中國全年汽車出口量還是2萬輛。 但到了2022年,中汽協數據顯示中國汽車出口量已經達到311.1萬輛,僅次於全球第一大汽車出口國日本。 而今年第一季度數據顯示,中國汽車的季度出口量首次超過日本,因此有觀點指出,中國超過日本成為全球第一大汽車出口國。

汽車銷量: 發表回應

近期車壇也有多款主流車系進入換血期,包括國產中型休旅霸主的 Honda CR-V,已由第 5 代正式演進到第 6 代,國產長青掀背車系 Toyota Yaris 也於 7 月底正式告別車壇,接下來交棒給 Yaris Cross。 同時,接下來還有 MG ZS 與 Nissan X-Trail 等全新或大改款車系登場,Ford 也即將推出電動新車 Mustang Mach-E,新車粉墨登場勢必讓銷售市場更為活絡。 全球咨詢公司艾睿鉑(AlixPartners) 在今日發布全球汽車展望報告,指出2020年受疫情影響,全球汽車銷量按年下滑1300萬輛,而今年全球汽車銷量會回彈至8300萬輛,比去年多600萬輛,但相信銷量到2025年才能回9400萬輛的頂峰。 而各地如中國的汽車銷量亦逐漸恢復到2500多萬銷量,增長相當高,預計未來會重點發展運動型休旅車(Sport Utility Vehicle,SUV)。

  • 擁有堅強經銷戰力的龍頭車廠 Toyota,年中銷售展現穩健的節奏,7 月繳出 13,003 輛與 30.7%的市佔率,順利跨過單月銷售 1.3 萬輛與 30%市占的重要關卡,同時,在加入 7 月份銷售後,Toyota 全年累積銷售量達到 72,844 輛,剛好以 0.9%些微幅度超越 2022 年同期累積銷售,替 2023 年下半場交出不錯的開局。
  • 2001年退伍就加入Toyota,不斷充實累積經驗,直到2015年感謝公司拔擢、貴人相伴成為雲嘉南地區最年輕的銷售經理!
  • 不過,這兩款法國掀背小車都沒有預料到第三名的Dacia Sandero居然來勢洶洶,2021年的銷量比2020年增長了 44%,銷售後勢看漲。
  • 雖說不如去年同期的「盛況」,國產車在11月份依舊堪稱亮眼,若單論乘用車市場,卻是目前為止,國產車市場佔比最高的月份,與進口車款將近為6、4比。
  • 車系占比部分,汽油車型累積掛牌達 8,289 輛(佔車系比 69%)、油電車型則為(佔車系比 3,791 輛 31%)。
  • 而總代理和泰也在3月提出「特別保證活動」,針對特定年式RAV4可能發生車頂架滲水情形,原廠將免費更換車頂架固定扣及相關損壞零件,並提供10年不限里程之免費維修。

除了 Toyota 穩居龍頭寶座,第 2 名之後排序出現顯著的變動,BMW 較 5 月份超過 1 倍的大幅成長,以 2,191 輛進佔總市場單月排行第 2 名,不過,若相比第 3 名 Ford 的 2,131 輛與第 4 名 Honda 的 2,082 輛,BMW 領先差也僅僅是 109 輛微幅領先。 至於中華三菱集團的 CMC 與 Mitsubishi,在 6 月份各繳出 1,783 輛與 1,633 輛,分佔排行榜第 5 與第 7 名,中間隔著第 6 名、1,662 輛的 汽車銷量 Mercedes-Benz,不過值得關注的,相較於 2021 年同期月份,Mercedes-Benz 與 Mitsubishi 都屬於衰退格局。 而原先屬於銷售領先群的 Nissan,則以 1,575 輛位居排行榜第 8 名,透露 Nissan 急需世代換血提升銷售戰力。 6 月份排行最後一家跨過千輛門檻的品牌,是銷售輛 1,182 輛的日系豪華品牌 Lexus。

汽車銷量: 全球最暢銷車系,Tesla Model Y以51.3萬輛暫居第4、SUV中僅次RAV4!

小型商用車長期由中華汽車旗下的 Veryca 與 Zinger 車系聯手稱霸,直到 2022 年終於遭遇強力勁敵 Town Ace。 儘管因為 TNCAP 首輪 8 款測試名單的曝光,意外揭露現行 Toyota Yaris 將於 2023 年第 3 季停產並退出臺灣市場,但是作為 Toyota 國產掀背車主力的 Yaris 車系,雖然 2022 年並沒有針對產品進行提升,但憑藉消費者對於 60 至 70 萬元級距入門掀背車的穩定需求,依然擁有破萬輛的銷售實力。 2022 年甚至以較 2021 年微幅增長 289 輛的 11,880 輛銷售量,取得總市場排行第 7 名的成績,名次排序也較 2021 年進步 2 名。 CMC 中華汽車 Veryca 車系長期坐擁商用車銷售龍頭寶座,不過,在 2022 年市場加入 Toyota Town Ace 車系後,首度遭遇勁敵的強力挑戰。

汽車銷量

進口車今年截至4月,掛牌數共計有59053輛,與去年同期比衰退了17.2%,而下滑的主因不外乎與大環境缺晶片、缺零件有關,再加上烏俄戰爭尚未停火,以及中國嚴格的防疫政策,讓本就不穩定的汽車供應鏈更加雪上加霜。 2022年4月掛牌數35254輛,比起3月有著10.6%的衰退幅度,一方面除了適逢清明連假,也受到國內疫情嚴峻、國外疫情與烏俄戰爭持續影響所致,另就算有訂單,交車量也不一定能保證趕得上。 消費者期待許久的 Nissan Kicks 小改款車型,終於在 2022 年 10 月在國內推出,外觀延續美歸小改款造型,同時在主動安全科技升級至全速域 ICC,動力系統也趁小改款搭載與美歸相同的 1.6 升 4 缸自然進氣引擎,不過,e-Power 動力系統並未隨此次小改款引進。 由於 Kicks 小改款推出是在第 4 季,未能於 2022 年完整反應小改款的銷售戰力,全年所累積 12,676 輛是涵蓋舊款與小改款車型,整體成績也跟 2021 年的 12,762 輛差不多,不過,在幾乎圍成銷售戰力不墜的狀況下,總市場銷售排行榜獲得挺進的機會,由 2021 年的第 8 名推進到 2022 年的第 6 名。 總的來看,除本田汽車外,排名前20的車企銷量都較去年同期的低點有所增長,而去年同期供應鏈中斷和新冠疫情蔓延嚴重衝擊了車企的銷量。

汽車銷量: 台灣 2022 上半年銷售 TOP10 出爐!第 1 名銷量直逼 2 萬輛

Mazda 雖然在 6 月份針對全車系推出促銷加碼活動,但受到疫情影響,Mazda3 單月售出 191 輛,相較前月衰退近 17%,其中四門轎車減少幅度較大,僅售出 59 輛,五門車型售出 132 輛,衰退幅度相對較低,使月銷量比起 Corolla Sport 高,成為進口中型掀背級距冠軍。 Volkswagen 銷售主要還是受到新車到港數量影響,6 月份 Polo 靠著促銷加碼,交出 92 輛比 5 月份成長 41%、原先相當熱門的 Arteon 則是減少至剩下 62 輛,主要交車的是 Shooting Brake 旅行車版本。 而原本品牌主力掀背 Golf 自 2020 年 10 月將 7.5 代庫存銷售完畢後,經過 8 個月的空窗期,終於在 7 月 1 日推出第 8 代新車,以 48V Mild-Hybrid 為主力的動力編成,再加上數個月的醞釀,將有望快速重返排行榜前段班。

而即便改款 Model S Plaid 在美國已於 6 月中旬陸續交車,但國內改款 Model S 與 Model X 預估仍要到年底才會到港、形成銷售空窗期,短期內 Tesla 品牌在國內的銷售主力仍以 Model 3 汽車銷量2023 為主。 6 月電動車排名第 2 的車款,則跟 5 月一樣是 Porsche Taycan,但令人訝異地,其單月掛牌數自上市以來首度達破百輛的 102 輛,不僅是 Porsche 品牌 6 月銷量最佳的車系、超越 Macan 等車,甚至還首次擠進豪華轎車排名第 10 名,展現絲毫不受疫情影響的氣勢。 6 月份的 4S 車型為最大宗來到 95 輛,再來才是 Turbo 為 5 輛、Turbo S 為 2 輛,6 月初上市的 RWD 車型尚未掛牌。 國內 Porsche 還在 6 月中旬公布 2022 年式 Taycan 與 Taycan Cross Turismo,主要增列 22kW 交流電充電 3 項配備、車價漲幅 11 至 23 萬不等,這也讓雙車系門檻分別來到 369 萬、411 萬,更為接近 430 萬奢侈稅門檻。 車價調漲是否導致 Taycan 脫離雙 B 競爭的價格帶,銷售情況不會再如過往熱絡? 而尚未上市的 Taycan Cross Turismo 等於在接單階段就進行一波調漲,新車預估最快 2021 下半年內就有機會交付。

汽車銷量: 《Focus2Move》最新 2022 全球銷量排行與年成長率變化

全球已經跨越5%轉折點的國家,電動車普及率無不大幅成長,上季銷售較去年同期成長率中位數高達55%。 中國汽車流通協會調研結果顯示,7月汽車經銷商綜合庫存系數為1.70,環比上升25.9%,同比上升17.2%,經銷商在8月廠商高溫假前完成終端補庫,總體庫存水準有所上升。 三季度是廠商完成全年目標關鍵節點,8月各廠商延續此前優惠力度,疊加車展及818購車節,從供給端對車市構成有力支撐。 下半年上市新車數量高於上半年,在産品供給層面對8月乃至下半年的新能源車市構成強有力支撐。 據乘聯會數據顯示,7月以來,居民暑期外出旅行熱度較高,文旅、就餐等服務類消費景氣度提升明顯,支撐經濟自發企穩恢復,1-7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7.3%,其中汽車類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5.5%,增速較上月收窄,大件消費品銷售恢復仍然較為緩慢。 7月24日中央政治局會議明確了當前經濟運作面臨的困難挑戰主要是國內需求不足,明確提出要提振汽車、電子産品、家居等大宗消費。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大環境「晶片荒」尚未趨緩,各品牌陸續出現缺車潮,再加上零件、運輸成本提高,車價上漲、優惠也減少,衝擊車市在所難免。 豪華進口轎車即便 Tesla Model 3 在 11 月初宣告自 2023 年第一季將暫時停止新車導入,但第四季仍有不少到港新車量,11 月再度以 461 輛成為豪華進口轎車榜首,第四季目前累積 468 輛,預料在贈送超充費用等方案下,12 月掛牌數仍會再增長。 三芒星大軍部分,11 月以 E-Class 的 190 輛領軍,其後依序還有 A-Class、C-Class、CLA-Class、S-Class 等車。 比較值得注意的是其對手 BMW,國內 12 月包含小改款 3 Series、大改款 7 Series 都會陸續發表,所以 11 月仍舊可看到現行 3 Series 白金極智版以 157 輛去化,而小改款 3 Series 與大改款 7 Series 都導入更多科技,是否會影響 Mercedes-Benz 的 C-Class 與 S-Class,值得後續觀察。 國產休旅與商用車市場上,Toyota Corolla Cross 仍舊擁有制霸實力,11 月份累計領牌數為 3,930 輛,較 10 月份成長了 13.7%,並維持倍數領先競爭對手的狀態;而 Honda CR-V 則是在 11 月份有著 1,439 輛的領牌數,雖然較 10 月份稍稍下滑些許,但其強勢市場競爭力不言而喻。

汽車銷量: 進口總市場

由於 3 級疫情警戒仍持續實施,U-CAR 將藉由此次銷售報告,帶讀者掌握當前新車市場動態,以及各級距車款在疫情下的銷售表現,同時,也彙整各車廠在賞購車、訂單與交車各方面,所受到疫情影響的程度。 不過,Focus 車系將在 2023 年迎來轉機,包括新追加 Focus Wagon 旅行車型,小改款也可望導入以強化車系戰力,屆時可望替 Focus 銷售戰力注入新血。 一般進口轎車6 月份一般進口轎車排行榜中,Mazda Mazda3 依舊以 303 輛奪冠,其中 5 門掀背為 215 輛、4 門轎車為 88 輛,先前已傳出 Mazda3 新年式可望導入日規 10.25 吋螢幕版本,是否會在第三季切換值得觀察。 Suzuki 品牌則是有 299 輛 Swift、115 輛 Ignis 進入榜內,主要透過促銷優惠等加碼維持市場動能。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