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平均用電度數2023懶人包!(持續更新)

Posted by Tommy on May 2, 2021

家庭平均用電度數

不行,坦克車用油又跟汽機車不同,你一灌入汽車發動,沒多久汽車引擎報廢啦,機車根本啟不動,這些細節為何經濟部或能源局官員不敢說出來? 只用一套所謂計算式唬弄消費者,騙得馬英九也團團轉,今天不漲價,明天就後悔? 什麼跟什麼嘛,再跟您說,台電輸電到你家,中途有沒損耗,當然會損失,通通轉嫁消費者負費,中油、台電只告訴你原料漲潮,卻沒說中間損耗,機器不同,品牌差別都是計價算油的魔鬼細節,為什麼兩大重要國營事業虧損連連,要由苦人民承接消化? 太多的「為什麼」要問外行的政府官員們,人家說不怕你不懂知識,就怕你不懂常識,兩者都不懂,這官員瞎眼啦,馬英九不懂沒關係,官員不可以誆言騙語讓馬英九以為不調漲,政府破產啦? 為反映尖峰、半尖峰、離峰不同時間的供電成本,因此依據不同用電時間訂定不同費率,尖峰時間電價最高,離峰時間最低。 用電規模較大(例如每月超過800度)的用戶,建議可評估選用時間電價,藉由減少尖峰時間用電,或調整用電時間將尖峰用電移轉至離峰時間使用,以達充分利用離峰電力與節省電費支出之目的。

家庭平均用電度數

今年防疫期間,民眾在家時間及用電量都有大幅成長,但統計至11月的總節電量達14.17億度,若加上12月節電,估計將突破15億度,創下近四年新高。 台電又舉例,假設有一住宅用戶,7月全月用電量為1,200度,如仍採取夏月電價制度,其應繳電費約5,200元。 如其用電量1,000度以下部分改採取非夏月電價,逾1,000度部分才採取夏月電價計費,預計電費將降為約4,600元,減少約600元。 根據台電網站試算,假設一戶大家庭每月用電 1,000 度,一般累進電費每年約 42,176 元;若改用三段式住商型簡易時間電價,並且同步將 50% 用電集中在離峰時段使用,尖峰、半尖峰各用25%,則該戶每年可省下約 5,000 元。 目前全國約 98% 的用戶都使用「累進電價」,24小時的電費都相同。 這也就是我們一般比較直觀的「用越多電,每度電收的電費就會越高」的那種。

家庭平均用電度數: 住宅用電成長 5.5%

趙家緯強調,過去談能源轉型經常忽視了節能的重要性,今年核定的我國「能源轉型白皮書」中,除了提高再生能源外,也給出了明確的節能目標暨路徑規劃,未來各部會應積極落實節能工作,抑制能源需求面不斷上升。 郭佳紋與林宜暉也分享日常節電秘訣,例如盡量選擇在早上洗衣服,並在正中午陽光充足的時候曬衣服,避免使用烘衣機;在球隊宿舍時也會身兼「節電糾察隊」,呼籲隊員在日常生活落實節電。 為了加強節電活動的宣傳,台電也邀請YouTuber關韶文合作推出節電歌曲「關關燈」,並與「年度節電大使」台電女籃球員郭佳紋及屏東台電男排球員林宜暉攜手,將生活節電小撇步結合歌詞,搭配輕快旋律及手勢,召集大眾拍攝創意短片,一同加入節電行列。 身為頭家,我們有權要求住在官邸的大官們,請率先節約用電,然後才能要求老百姓也跟著過節約能源的生活,否則是否該考慮放寬不漲電價的範圍。 元旦(1/1)、春節(農曆除夕~初五)、和平紀念日(2/28)、兒童節(4/4)、民族掃墓節(4/4或4/5)、勞動節(5/1)、端午節(農曆5/5)、中秋節(農曆8/15)、國慶日(10/10)、以上日期全日電價皆按離峰時間計價。

  • 「一度電」就是耗電量 1,000 瓦特的電器,連續使用 1 小時所消耗的總電量。
  • 就算你該期的獎勵金低於 84 元者,仍舊可以按 84 元計算。
  • 跟油價每週調整不一樣,台灣的每度電電價是由電價審議委員會(由學者專家、工商與消費者團體代表及相關機關、單位代表組成。)所決定的,一般來說都是一年開兩次會(4月、10月)來討論是否需要調整。
  • 台電則表示,這120度只是民生基本生活用電,主要是照顧弱勢民眾生活,一般民眾的生活用電,應還是要回歸市場機制、反映成本。
  • 能源轉型工作中,除了減煤、增氣、展綠外,還有一項重要工作是「節能」。
  • 波士頓聯準銀行總裁柯林斯(Susan Collins)指出,目前尚未真正看到經濟增長明顯放緩,聯準會有可能進一步升息,目前就降息時機發出明確訊號還為時尚早。

台電自2013年起持續舉辦全民節電活動,楊偉甫表示,台電今年以「節電 從我改變」為主軸,舉辦各式各樣的活動,希望大眾從了解每一度電的來源開始,進而認知到節電的重要。 產業能源大用戶(指用電契約容量超過800瓩以上),根據能源局2015年列管的大用戶有4,778家,總用電量約為1,420億度,占全國用電比例約57%。 330~350度用戶 全台六、七成;只是如果將電價不調漲的度數拉高至330度或350度,由於這區間的用戶數高達全國所有用電戶數的六、七成,如果這些用戶沒有調漲電價,那麼其他區間的用戶電費則會漲更大,這是台電與經濟部之所以不敢同意的關鍵原因所在。 [2] 為了解具市場性及銷售意圖,但尚未售出之新建餘屋(待售)住宅分布狀況,利用地籍資料、房屋稅籍住宅類資料與台電用電資料,將屋齡5年內、仍維持第1次登記且有銷售可能性的住宅,視為「新建餘屋(待售)住宅」,並於每季統計1次。 (四)鄉鎮市區:本期低度使用(用電)住宅比率普遍增加,與上期相比,大於20%者由16個增至19個鄉鎮市區,小於6%者由21個減至8個鄉鎮市區。 一、低度使用(用電)住宅概況:全國低度使用住宅比率升至9.52%,除連江縣外,其餘縣市均較110年下半年上升。

家庭平均用電度數: 能源局官員:家庭用電 250~380度才合理.

在報告中也指出,一般家庭中超過10年以上的家庭電器占比,電冰箱37.16%、冷氣機36.15%、電熱水器35.06%,顯示台灣家庭老舊家電的比例偏高。 以冷氣機來看,推估目前全國家庭冷氣機約有2027萬台,超過10年以上的冷氣機有733萬台,若是能將超過10年的定頻冷氣機(1293度),汰換成一級能效的冷氣機(623度)的話,每年可減少670度電,省下約1715元。 不過,有一種最簡單的推估方式,就是拿全國家庭用電量統計,平均每月用電量在330度以下的家庭用戶占66.75%,在350度以下戶數占70%,經濟部能源局官員認為,一般家庭合理的每月用電量應該在250度至380度之間。

家庭平均用電度數

2.倘將用電由從尖峰時間移轉至離峰,單月可節省約888元電費。 電費漲、物價漲,除了節約用電省荷包之外,是否還有什麼獎勵可以拿呢? 2022 年 12 月 13 日前,每戶住家都可以參加活動,只要成功登錄系統的電號當期(2 個月)用電「每節省一度」,就可以「獲得 0.6 元獎勵金」。 就算你該期的獎勵金低於 84 元者,仍舊可以按 84 元計算。 台電則表示,這120度只是民生基本生活用電,主要是照顧弱勢民眾生活,一般民眾的生活用電,應還是要回歸市場機制、反映成本。

家庭平均用電度數: 電價種類有哪些?

企業方面,由於工業用電佔整體電力消費一半以上,能源局也要求,企業須以最佳可行性技術積極節電,提高能源使用效率,降低能源密集度;同時推動能源轉型,提高再生能源與天然氣發電比例,在供電無虞的情況下,降低每度電的碳排放係數,達到節能減碳的目標。 根據能源局統計,近五年全國電力消費變化顯示,2018年創下新高(2665億度)後,2019年即減少了近10億度(2655億度),減幅約0.3%,是近五年來首次出現用電負成長。 今年全台用電量可能再創新高,台電日前發表今年節電成果,估計省下12億度電,不如去年的14億度,也無法抵銷今年的電力消費成長量。 台電從2014開始實施節電獎勵措施,只要用戶符合資格且電費用量較去年同期低,每省1度電就可獲得0.6元的獎勵金。 原本的獎勵辦法是由台電主動在當期電費帳單中扣除獎勵所減免的金額,但自2018年改制後民眾若想參與節電獎勵活動,必須事先上網登錄。 而推估目前全國家庭電冰箱約有908萬台,超過10年以上的電冰箱約有337萬台,若將超過10年的老舊電冰箱(785度)更換為1級能效電冰箱(259度)的話,每年可減少526度電,省下約1347元。

家庭平均用電度數

(三)縣市:本期各縣市低度使用(用電)住宅比率,最低之3個縣市分別為新竹市8.10%、新竹縣8.76%及澎湖縣9.93%;最高之3個縣市分別為金門縣18.59%、宜蘭縣15.87%及臺東縣14.70%。 (二)直轄市:本期直轄市低度使用(用電)住宅比率,以臺北市7.41%最低,其餘依序為新北市7.99%、臺中市8.77%、桃園市9.27%、臺南市9.29%及高雄市9.92%。 餐飲業前置作業用電量大之料理,夏月期間建議於下午4點前準備,非夏月期間建議於上午11點至下午2點準備,藉由移轉用電時間降低電費。 餐飲業於夏季冷氣定温26度~28度及搭配電風扇,增加空氣對流,加強循環效果,讓熱空氣快速上升被冷氣熱交換,並促使冷空氣均勻分布,加速降溫效率。 雇主要求勞工加班,就應依法給付加班費,不過勞動部指出,仍有部分雇主不清楚相關規定而誤觸法令,並列出5大常見加班費違法態樣說明,包括不得規定只能換補休不拿加班費、未滿1小時還是要給加班費、加班費乘數應用分數計算而非小數等,雇主違法最高可罰100萬元。

家庭平均用電度數: 夏季電費(最新)

台電昨日舉辦2021節電成果發表會,除了台電董事長楊偉甫親自出席外,現場也邀請能源局局長高淑芳、YouTuber關韶文等人參與。 每家用電量差很大,合理用電量應該多少,並無一定答案,計算的前提假設另外還得考量房屋坪數大小、各種家電數量等。

由於家庭成員年齡、人數、生活習慣、家中坪數都不同,很難訂出較明確數據,但根據全國家庭平均每月用電量統計推估,一般家庭平均每月用電量應在250度至380度之間,才比較合理。 台電說明,我國去年每戶平均每月用電量約339度,在非夏月期間平均每月用電量是291度,到了夏季6至9月,因為氣溫上升導致每月用電量增加至434度,電費為1,061元。 家庭平均用電度數2023 相較於非夏月期間用電量明顯高出49%(143度),也因而每月電費平均增加約506元,其中382元(75%)來自用電量增加,因夏月電價調整而增加電費僅124元。 二段式時間電價就是把電價計算的時間分成兩部分(尖峰、離峰)分別針對這兩個時間進行不同的電價定價!

家庭平均用電度數: 用電成長雖居世界之最 節電表現四年最優

但值得注意的是,每戶不論用電量多寡都會要支付一筆「基本電費」,而且如果當月用電度數超過 2,000 度,超過的部分每度電依照時間電價之外還要再多加收。 時間電價則是提高尖峰用電價格,降低離峰價格(兩者價差可以高達 3 倍以上),試圖用價格差異來引導用戶避開尖峰時間用電,抑低尖峰負載。 也就是說如果你覺得你在所謂「尖峰時間」用電反而比較少,那其實這種方案對你來說會是比較划算的!

能源局主秘翁素真表示,電力消費量會隨著景氣變化浮動,2000~2019年間的電力需求年均成長率約為2.54%,近年來美中貿易戰、台商回流、半導體產業發展等原因,推估2019~2025年的用電需求年均成長率為1.84%。 今年1~10月全國電力消費量已來到2264億度,較2019年同期增加了36億度,也高於2018年同期,意味著今年全年用電量可能再創新高。 雖然如此,台灣今年家戶節電高達15億度,以目前1400萬用電戶數換算,相當於省下41萬戶家庭全年用電量。 經濟部長施顏祥自己一個月用電不到250度,我們為部長的簡樸生活拍拍手,但是冰箱、電視等家電維持基本運轉的情況下,一般家庭很難將每月用電量控制在400度以內,更何況夏天快到了,家中有老人小孩,更無法像施部長一樣,完全抗拒對冷氣的需求。 (一)全國:全國新建餘屋(待售)住宅於109年下半年至110年下半年數量呈現平穩,均維持在7萬宅左右,至111年上半年出現較明顯增幅。 111年第2季為7萬7,454宅,較上季(111年第1季)增加2,527宅(或增3.37%),較上年同季(110年第2季)增加7,405宅(或增10.57%),高於近5年之平均數量7萬5,140宅。

家庭平均用電度數: 一般家庭用電 能源局:每月250至380度才合理

在聯準會(Fed)主席鮑爾(Jerome Powell)談話前夕,聯準會官員釋出鷹派訊號。 波士頓聯準銀行總裁柯林斯(Susan Collins)指出,目前尚未真正看到經濟增長明顯放緩,聯準會有可能進一步升息,目前就降息時機發出明確訊號還為時尚早。 國內電子支付排行第4、使用人數逾230萬的悠遊付公告,自9/1起收取電子支付帳戶「提領」交易手續費,不分提領金額,每筆手續費15元,但至2024年底前,在前1個月25日至當月24日消費1筆,次月即享提領免手續費共計3次。 PCB廠欣興(3037)今日董事會決議通過2024年資本預算約新台幣173億元,較去年底預估的44.99億元大幅成長。 欣興今股價跟著大盤下修,終場收在179.5元,下跌9.5元或5.03%。 日本福島第一核電廠含氚廢水開始排放入海,引起民眾恐慌,傳出中國及南韓有民眾開始搶購食鹽,引發「囤鹽潮」,促使臺鹽(1737)今日亮燈漲停,股價站上37.45元,創2005年以來、18年來新高,成交量逾8000張。

家庭平均用電度數

台電表示,全台約1,300萬住宅用戶中,約300萬戶7月平均月用電量低於120度,本即不受夏月電價制度影響。 其餘1,000萬戶中,約有85萬戶7月用電量超過1,000度,在住宅用戶數中僅占6.5%,其7月用電量約12億度,卻占所有住宅用電21%,屬於住宅用戶中之重度用電戶。 但考量其亦因疫情影響,用電增加,因此僅針對其用電量超過1,000度部分,維持依夏月電價制度計費。 能源轉型工作中,除了減煤、增氣、展綠外,還有一項重要工作是「節能」。

家庭平均用電度數: 時間電價

為配合行政院「整體住宅政策實施方案」之「加強住宅及不動產相關資訊的建置及發布」執行策略,內政部定期產製低度使用(用電)住宅[1]、新建餘屋(待售)住宅[2]數據資訊,以供住宅相關政策參考。 中國官方日前表示將研究終止、或部分終止ECFA下給予台灣產品的關稅優惠。 對此,財信傳媒董事長謝金河在臉書上表示,一旦退場,石化、紡織、機械等產業將受影響,台塑四寶、亞德客、上銀、遠東新等股價衰退,就是一種警訊。 此外,台電也強調,此次7月延續非夏月電價,還需要修改電價計費程式,且時序已進入7月下旬,許多電費帳單已經寄出,若用戶7月電費仍依夏月電價費率計收,台電將自動重新計算,差額併於次期電費退還,民眾權益不會受損,請民眾放心。 家庭平均用電度數 「一度電」就是耗電量 1,000 瓦特的電器,連續使用 1 小時所消耗的總電量。 1.本期低度使用(用電)住宅比率小於6%者,包括新北市新莊區(5.81%)、中和區(5.67%)、蘆洲區(5.16%);臺北市內湖區(5.29%);桃園市蘆竹區(5.90%);臺中市大里區(5.93%)、神岡區(5.88%);臺東縣蘭嶼鄉(3.36%)等8個鄉鎮市區。

家庭平均用電度數

討論完了這麼多電價的計算方式跟方案,但到底這些「電價」是怎麼決定的? 跟油價每週調整不一樣,台灣的每度電電價是由電價審議委員會(由學者專家、工商與消費者團體代表及相關機關、單位代表組成。)所決定的,一般來說都是一年開兩次會(4月、10月)來討論是否需要調整。 如果遇到比較臨時的狀況,像2022年6月受俄烏戰爭、國際燃料價格波動影響,使用臨時會的方式來調整。 夏月(6/1~9/30)的電費計算的時間分成三部分(尖峰、半尖峰、離峰),夏月尖峰時間的每度電價甚至來到 6.2 元,接近累進電價中的最高層(1,001度以上)每度電電價。 但非夏月時段卻只有半尖峰時間、離峰時間,且每度電電費都比二段式時間電價來的低,各有優缺點的狀況下該怎麼選擇,大家真的還是要考量一下住家的用電習慣來評估。

家庭平均用電度數: 工業部門用電消費的成長

其中全國家庭用電用電量前五名的分別是:冷氣機29.46%、電冰箱11.98%、照明9.92%、電熱水器9.90%、電視機6.69%。 到了夏月(6-9月)用電量前三名,同樣是這三大類別,不過,冷氣占比大幅增加為49.25%、電冰箱10.12%、照明6.98%。 最新一期的《2021年家庭用電資訊百科(2022.6版)》,2021年我國總用電量2833.7億度,工業用電仍是最大宗,占56.97%。 其次是住宅部門18.61%、服務業部門16.06%、能源部門自用6.64%、農業部門1.17%、運輸部門0.55%。 全球計算人均用電量,是用總電力消費去除以整體人口數,因此我們得先瞭解台灣用電結構: 台灣用電結構裡,工業用電占了總體用電量的53.35%,顯示工業部門是台灣最大的耗電來源。

家庭 某住宅選用二段式住商型簡易時間電價,藉由調整用電器具使用時間(如:洗衣服時間,夏月調整為早上9點前;或減少家中冷氣機使用,使用時溫度設定在26~28度並搭配循環風扇增加冷房效果等),移轉尖峰用電80度。 根據台電資料顯示,時間電價比較適合每月用電 700 度以上的住宅。 家庭平均用電度數2023 而且如果今天決定要改用時間電價,大家也要記得調整用電習慣,把尖峰用電移轉到離峰時段使用,例如洗衣機、烘碗機、烘乾機等耗電電器改到離峰使用,才有助於節省電費。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新電價方案中,每戶每月用電量120度以下不漲價,行政院長陳冲表示這是經濟部「精算」結果,不過,能源局表示,據全國家庭平均每月用電量統計推估,一般家庭平均用電量應在250度至380度之間,才比較合理。 值得注意的是,根據台大風險社會與政策研究中心分析,2016年台灣住宅、服務業和機關部門(通稱為住商機關)的總用電量均上漲,其中住宅部門成長率5.46%,是所有用電部門之冠,也創下近十年的新高。

家庭平均用電度數: 能源轉型重要的一環 今年節電成果不如預期

嘟嘟,上面能源局官員所略述的概算,是一種從家庭平均人口約數的簡略計算,能作為什麼用途,大概是曾經閱覽過部份資料引申出來的,不能說一點用處也沒有,參考罷了,好! 既然要說,我舉個非常的電能跟汽油能的例子,您就明白所謂魔鬼藏在細節裡頭,先說汽油,高級先進好的引擎用油,進口名車主人會加98無鉛或92無鉛油? 前者耗損小污染低,後者就差了一節啦,一般機車用後者,使用人多,雖然漲價比前者少,請問全國有多少名車? 家庭平均用電度數2023 其次,用電能,家電品全是110伏特(V)電壓,日本電器品用的是100V,美、歐規是120V,台灣的冷氣機220V,有什麼不同? V數值越大給予較大功能來驅動家電品,譬如一台日製碎肉機跟美製碎肉機,啟動需要電能不同在V數值嘛,日、美製品到台灣來都不能直接插上電源就要它碎肉,驅不動,搞不好日製品線圈燒壞了,這表示什麼? 日製品不須要強能源即可驅動機器做功(工),美製品須要較強電能來驅動機器做功(工),就像飛機油不可以用於汽機車一樣嘛,以前有不屑阿兵哥卡軍中部隊儲備汽油盜賣賺黑錢,他敢盜坦克車油賣嗎?

(二)直轄市:111年第2季直轄市新建餘屋(待售)住宅數量,由高至低依序為新北市1萬6,272宅、桃園市1萬2,650宅、臺中市1萬1,502宅、高雄市7,489宅、臺南市6,605宅、臺北市3,912宅。 與上季比較6直轄市均增加,以桃園市增加718宅最多,臺中市551宅次之;與上年同季比較,僅高雄市減少995宅,其餘5直轄市均增加,以桃園市增加3,316宅最多。 (一)全國:本期(111年上半年)全國低度使用住宅宅數為85萬8,850宅,占全國房屋稅籍住宅類宅數比率9.52%,較上期(110年下半年)8.66%增加0.86個百分點,較上年同期(110年上半年)9.14%增加0.38個百分點。 長期趨勢來看,自98年統計以來,低度使用住宅比率呈現緩降趨勢,且6直轄市與新竹縣、市長期低於其他縣市。 趙家緯也提到,雖然今年風力發電與太陽光電持續大力推動,但受到水情影響,今年的水力發電量只有往年的一半,因此再生能源的發電量也受到影響,較去年同期減少了3%,但太陽光電與離岸風電的發展仍有持續提升。

家庭平均用電度數: 電力消費排名第17名

台電連年推動節能活動,去年省下約14億度電,今年原本喊出20億度的目標,然而受到全球氣候變遷影響,夏季屢創高溫,用電量也隨之增加,最終節電成果僅12億度,不僅較去年少,也低於原訂目標。 能源局今日表示,一般家庭每月的「合理」用電量難以推估,因為需考量多方因素,但若根據據全國家庭平均每月用電量統計推估,一般家庭平均用電量應在250度至380度之間,才比較合理。 楊偉甫表示,COVID-19疫情嚴峻期間,國際上許多國家經濟成長率下降、用電量也隨之降低,不過台灣今年的用電成長依然明顯——截至目前,我國用電量仍有4.6%的成長,其中家庭用電量就增加多達200億度,幾乎是全世界成長最多的國家。

因本公司時間電價尖峰、半尖峰及離峰時間之單價各不相同,需依據您的用電習慣, 家庭平均用電度數2023 以夏月及非夏月全月時間來評估填寫不同時間帶之用電比例,方能正確評估是否適用時間電價。 簡易型時間電價適合每月用電800度~4400度之住宅及1600度~4400度之小商店評估選用。 台灣環境規劃協會理事長趙家緯表示,今年1~10月住宅用電量較同期成長7%最為顯著,主要是今年夏季溫度高,又有許多人因防疫再家辦公,導致住宅空調用電增加。 自由財經報導,台電統計2018年全台節電量為13.25億度、2019年為14.31億度,去年則降為11.91億度。

家庭平均用電度數: 電價審議委員會

用電增加提醒著我們未來推動節能,除了工業以外,住宅部門也必須特別重視。 美髮業 某美髮店選用三段式標準型時間電價,營業時間為上午11點到晚上9點,藉由調整用電器具使用時間(如:營業時間開始前,先開啟冷氣機預冷,夜間時段視室外溫度調整冷氣溫度),移轉尖峰用電207度。 每月家庭戶均用電為311度,相較於2020年(300度)增加11度。 從近五年從原本往下的趨勢又往上來看,推測疫情升溫期間,民眾居家上班頻率變高,讓民眾在家時間增長,用電量因此成長。 台電今日宣布,7月住宅用電,在1000度以下停收夏月電費,這對一般家庭能省下多少錢? 台電表示,以去年來說,台灣一般住宅平均每月用電為339度,到了6到9月氣溫升高,用電量也提升到434度,根據台電夏月電費收費方式,一般住宅若用電434度來計算,大約能節省124元。

家庭平均用電度數: ▌汰換老舊家電  節電也省荷包

適合每月用電 700 度以上的住宅,或每月用電 1,100 度的商店評估選用,聰明用電省荷包。 儘管受COVID-19疫情影響,今年我國家庭用電量成長居於各國前茅,但節電表現也是歷年最佳。 台電昨(23)公布2021年節電成果,今(2021)年我國總節電度數多達15億度電,相當於省下41萬戶家庭的全年用電量,節電成果相較去年成長25%,是歷年最好的成績。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