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政策10大好處2023!(持續更新)

Posted by Tim on September 17, 2020

拜登政策

(2)《美国就业计划》中的基建计划,将分8年、共投入2.3万亿美元,对基础设施、人力成本等进行大规模投资;为给基建筹资,拜登计划同步提高企业的所得税等。 拜登的基建与对企业加税的政策组合,对美国总量经济的影响整体中性;不过,由于加税将直接影响企业利润,美股短期容易波动加大。 拜登的基建计划,将通过增加政府支出,来促进经济增长;但同时,拜登针对企业的加税措施,因为将降低企业利润,在一定程度上会抑制企业的资本支出意愿。

(中央社記者江今葉華盛頓3日專電)美國總統拜登今天發布任內第一份國家安全戰略指南。 指南明確指出,美方將支持台灣這個主要的民主政體、關鍵的經濟與安全夥伴,這符合美國長期承諾。 拜登签署行政令后,中国政府于上周日发布24条政策措施优化外商投资环境,保障外商投资企业依法参与政府采购活动,支持依法平等参与标准制定工作,强化知识产权行政保护和执法力度。

拜登政策: 视频, 美国总统拜登的首个100天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10日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中方对美方执意出台对华投资限制措施强烈不满、坚决反对,已向美方提出严正交涉。 根据PWBM等权威机构测算,基建和加税的政策组合,会对美国经济形成一定拖累,不过,幅度非常小、未来10年每年不到0.1个百分点。 由于加税将影响企业,尤其是市值靠前的大型跨国企业的利润水平,美股的波动可能因此加大。

拜登政策

8月11日,他宣布将加利福尼亚州参议员贺锦丽选定为其竞选搭档,后者亦成为美国史上首个主要党派的非裔及南亚裔副总统提名者[341]。 在气候问题上,他说,美国也是要在其主导的框架下进行合作,增加美国在这个全球议题上的世界领袖地位。 他认为接下来的观察重点在于,拜登在对外政策中如何兼对华顾竞争与合作两个方面,以及美国盟友的对华态度和策略。 在奥巴马总统上任的100天中,公众对其处理外交政策和经济方面的支持率较高。 在外交政策上,大多数美国人认为,奥巴马在考虑美国利益和其盟友利益方面取得了平衡。

拜登政策: 遭批评后 拜登说会尽快到夏威夷视察灾情

在安全與人權問題上,兩國料將產生更多衝突,華盛頓將繼續就中國的新疆和香港政策,以及其他損害人權的舉措表達強烈不滿、施加制裁。 拜登還提議將聯邦最低工資由目前的每小時7.5美元提高到15美元。 這項提議深受美國年輕人的支持,但是被不少企業和僱主方質疑。 如果當真,美國將很可能再次成為全球防止氣候變化領軍者,而這筆巨大投資也必然會成為拜登振興經濟和創造就業計劃的一部分。 大選年的美國面對的挑戰重重,特別是新冠疫情中引發的種族和社會不平等爭議。

拜登政策

拜登的亞洲之行,根本上是為了重新建立和恢復美國的經濟領導地位,並與該地區的盟友重新聯繫。 「但『印太經濟框架 』看起來很像樣,高級別的會議和志同道合的領導人聚在一塊,但當涉及到更多實質性的成果時,這次訪問令人感到失望,」 Valarie Tan說 。 宋文笛則強調,拜登此次聲明可視為給台灣的一個「安慰獎」。 有報導稱,初始階段台, 拜登政策2023 灣將被排除在拜登的印太經濟框架之外。 民意調查顯示,自烏克蘭危機爆發後,台灣民眾對美國信任度出現下滑。

拜登政策: 拜登涉台言論再現「口誤」, 從「戰略模糊」走向「建設性清晰」?

民意调查显示,选民对拜登的信任度很低,他们不完全理解他的经济政策,且对他的年纪存有疑虑。 川普拒绝接受他在2020年选举败给拜登的结果,导致他面临一系列起诉,首先是8月在联邦法院遭控罪名,到他昨天在南部乔治亚州遭到起诉,他被描述成像在主导黑手党式的行动,以推翻拜登的胜选结果。 这段演讲的目的是在反驳川普传达美国衰退的讯息,但他小心翼翼地不提到川普的名字,肯定也没有提到乔治亚州起诉书。 2023年6月,拜登公開稱中國偵察氣球入侵美國領空事件讓習近平這位「獨裁者」非常難堪,引起中方強烈不滿[26]。 美國財政部公布的中共軍工企業(CCMC)禁令名單最近又從35增加到44家,其中包括華為、中芯國際和中石化等國際知名企業。 ②美国国会议员McDonough对1974年《国会预算法》第304条作出最新解释,国会立法者可在财年结束前使用BR程序,就预算相关内容对预算决议提出修订案。

  • 美方认为无论如何,美中两大国对话是必要的,只有建立对话管道,才能防止意外发生。
  • 拜登政策主打替代能源、綠能科技產業和電動車,採取與歐記健保類似政策,有意推動基礎建設法案,且將擴大財政刺激,有利中小型股反彈。
  • 在2008年金融危机后,美国开启“印钞机”,大量新兴市场国家趁着美元贬值,大量举债,有的远超自身的承受能力。
  • 拜登近日受訪時明確表示,不會撤銷目前對中國產品徵收的關稅。

报道称,UAW寻求三年内将员工工资提高46%、恢复新员工养老金、确保生活补偿的增加并减少工作时间。 这或将使三大汽车巨头各自的劳动力成本在未来三年增加逾800亿美元。 面對俄羅斯揮兵入侵烏克蘭的全面性威脅,美國在歐洲的盟國無不考慮擴大國防預算,且在購買、要求轉讓武器的需求也不斷增長。 為了面對盟友日益增長的需求,美國國防部計畫成立特別小組,負責監督武器銷售、協調轉讓武器給其他國家,包括提供烏克蘭與其他盟國武器。 拜登政策 這份法案龐大且包山包海、總額達到1.5兆美元(約新台幣42.9兆元)。

拜登政策: 「美台關係最強健的時刻」 拜登政府首支台灣訪問團見蔡英文

拜登基建计划的落地时点,可能取决于民主党内何时就企业加税计划达成一致。 在借助BR程序、推动基建立法的过程中,因为受到“PAYGO原则”③的约束,拜登还需要同时推动企业加税计划落地,以避免增加预算窗口内的净赤字规模。 拜登最新公布的《美国家庭计划》,核心内容是增加穷人补贴、并对富人大幅加税。 具体来看,《美国家庭计划》涵盖了为期10年的1万亿美元支出、8000亿美元税收抵免,以及为期15年的1.5万亿美元加税计划。 其中,1万亿美元的支出包括了减免学前教育、社区大学学费,增加儿童保育、营养支出等补贴。 8000亿美元的税收抵免,主要是永久保留儿童、无子女工人的税收抵免。

他認為,拜登會繼續發出支持台灣民主的信號,持續對台軍售。 但與特朗普將華為當作貿易談判的籌碼、多次調整口風比起來,拜登的政策將具有更高連貫性,並更有效拉攏盟友站在同一陣線。 智庫布魯金斯學會的資深研究員懷特(Thomas Wright)表示,民主黨人如今的普遍共識是,中國在習近平的領導下變得更為極權主義。 這批幕僚希望拜登的對華策略比起奧巴馬年代的政策,更能觸及兩國的競爭關係。 拜登的外交幕僚多是奧巴馬時期的老手,但分析人士認為,這並不意味著美國對華政策將重回奧巴馬時代。

拜登政策: 美國大選:十個基本問題和關鍵信息

不过,拜登在白宫、国务院和能源部门组建了强大而有经验的团队,被认为开启了良好开端。 在民意方面,蒙莫斯大学(Monmouth University)最近的一项调查发现,总体而言,46%的美国人认为美国正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这一比例是十多年来最高的,为拜登政府的未来施政打下民意基础。 拜登政策2023 罗斯福在经济大萧条时期当选,他在1932年选举日到次年3月4日就职典礼这段过渡时期中,实施了一系列大胆的立法和监管措施,为美国走出经济萧条打下坚实基础。 包括通过了紧急银行法案,建立起由财政部监管银行的健全系统;推动货币改革,禁止黄金出口;推出农民保障法案,通过减少农业总产出而抬高农业收入等。 而美国的竞争底气同时也是拜登经济学的核心——这是一项几十年来最具雄心的公共支出计划,规模超过6万亿美元,占美国国内生产总值(GDP)的近30%。 在美国,无论内政,还是外交;无论经济发展,还是抗击疫情;更不必说科技投入和基建设施,一提起“中国”,往往会起到号召民众,团结异己的功效。

  • 具体来看,《美国家庭计划》涵盖了为期10年的1万亿美元支出、8000亿美元税收抵免,以及为期15年的1.5万亿美元加税计划。
  • 共和黨參議員羅姆尼(Mitt Romney)就公開指責說,他不相信拜登政府在如何對付「志在主導世界的中國」問題上已經有了一套全面戰略。
  • 梅尔尼克告诉BBC,他认为建立替代的移民途径是“积极的一步”——尽管这代表着“确实回到了特朗普执政时期,试图阻止寻求庇护者入美的政策”。
  • 这些新法规旨在开发技术和基础设施,着眼于大型现代经济所需要的巨大工程与深度脱碳。
  • 在聯邦眾議院與參議院分別於9日與10日通過2022財政年度綜合支出法案並送交白宮後,拜登(Joe Biden)今天火速簽署,以避免聯邦政府停擺命運。

就国际政治而言,中华民国原本就有防卫自己的责任,苏紫云认为。 他于2019年加入《纽约时报》,在特朗普政府的最后18个月里担任白宫记者。 欢迎在Twitter上关注他:@michaelcrowley。 2022年6月1日,美國民調公司FiveThirtyEight公布最新調查結果,顯示拜登(Joe Biden)於就任490天之後的滿意度跌到40.9%,是二次大戰後歷任總統在這個時間點的最低紀錄[514]。 2022年11月20日,拜登在任上度過80歲生日,他是美國自1776年建國以來第一位在任時期踏入80歲的美國總統,拜登現時依然維持最高齡美國總統的紀錄。 美国海军第七舰队在推特表示,美国海军“希金斯”(USS Higgins)号驱逐舰和加拿大“温哥华”号护卫舰于9月20日通过台湾海峡。

拜登政策: 美國大選:從特朗普到拜登 總統換屆過渡交接如何進行

拜登基建与加税的政策组合,对总量经济的影响整体中性;不过,由于加税将影响企业利润,美股短期容易波动加大。 拜登的基建计划,将通过增加政府支出,促进经济增长;但同时,针对企业的加税措施,因为压低了利润,会抑制私人企业投资意愿。 拜登政策2023 上任首个100天,美国总统拜登雄心勃勃地连续推出3份大规模财政法案。

拜登政策

[406]拜登在其司法任命中比美國歷史上任何一位總統都更重視多樣性,大多數任命是女性和有色人種。 北京则向美方提出严正交涉,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19日表示,要求美方慎重妥善处理涉台问题,勿向“台独”分裂势力发出错误讯号。 她又警告,任何人都不要低估中国人民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坚强决心和能力,“不要站在14亿中国人民的对立面”。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亚太学院讲师宋文笛也认为“战略模糊”已趋清晰,他对BBC中文指“拜登一次、两次还可以说是‘口误’,但四次不可能是随便讲”。 他解释,美国要加强对中国的“吓阻力”,而“吓阻力”有两部分,一个是客观军力,但需要时间和资源建军;另一个是主观用武的意愿,“只要拜登讲一下,中国就会觉得美国是有意愿的”。

拜登政策: 美国新政的中国后果

美国国会“送上助攻”,为拜登提供3次加快立法的“绿色通道”。 由于大部分法案在国会参议院中的通过标准是60票,叠加两党党争激烈、分歧较大,美国总统一般只有借助预算调解程序(“BR”)、将参议院的通过标准降为50票,才能在基建、加减税等领域有所作为。 拜登《美国就业计划》中的基建计划,将分8年、总共投入2.3万亿美元。 拜登在基建计划中详细阐述了对美国的美好愿景,并打算在基础建设与房屋、制造业与研发、劳动力权益这三大领域进行大规模投资。 美国智库新美国安全中心(CNAS)8月11日举行的研讨会上,前美国国安会负责国际经济和竞争力事务的资深主任哈瑞尔(Peter Harrell)表示,拜登这项行政令的影响已经凸显,外资正在加速逃离中国。 8月9日,美国白宫发布行政令:禁止美国的私募股权和风险投资公司等对半导体和微电子、量子信息技术,以及某些人工智能系统等三个敏感领域的中国高科技企业进行投资。

有民主黨人士私下表示,儘管新政府已經上任百日,但是也有難言之隱——很多關鍵政府職位仍然空置,未能招募到適合人選,因此可能影響到具體政策的制定與推進。 另有不願透露姓名的國會議員也在拜登國會演說之後告訴路透社記者:「(對付中國)我們沒有靜觀其變的奢侈與時間。我們需要具體的政策和實際的行動」。 不過,已經有人對拜登政府面對如此重大的任務和挑戰,百日之後仍然停留在框架層面而具體執行細節匱乏,甚至在重大領域繼續沿用特朗普時期政策提出了批評。 (3)近年来,由于两党党争越发激烈、叠加国会议席相对分散,美国总统一般只能借助BR程序,在1个自然年内进行1次左右的重大立法。 但与以往不同的是,4月初,根据美国国会官员对《国会预算法》的最新司法解释②,拜登可在2021财年使用3次BR程序。 这意味着,在借助BR程序通过1.9万亿美元的救济法案后,拜登接下来还有2次使用“绿色通道”来加快立法的机会。

拜登政策: 遭广泛批评后 拜登表示会尽快到夏威夷视察灾情

除理论讲述之外,在实际行动上,拜登政府也对外加强印太盟友关系,对内大力强调加强自身竞争力——投资半导体和人工智能(智慧)等关键科技领域来准备应对未来美中竞争。 以前,墨西哥政府只接受本国公民根据美42条法律被送回来的国民还有来自危地马拉(Guatemala 瓜地马拉)、洪都拉斯和萨尔瓦多的公民。 美国官员称,这个移民措施导致抵达美墨边境的委内瑞拉人的数量下降了90%,选择依赖人口贩运蛇头冒着生命危险非法入境美国的人数亦大幅下降。 美国官员说,根据限制移民的第42条法案(Title 42),试图非法越境的移民将迅速被送回墨西哥,该法条赋予美国政府自动驱逐寻求入境的无证移民之权力。 美国移民委员会官员梅尔尼克(Aaron Reichlin-Melnick)表示:“政府正在将其总体移民政策转变为萝卜和大棒(carrot and stick )的方法。

拜登政策

特別是,對於上任不足一月的拜登政府來說,緬甸軍方突然發動政變,給主張民主自由核心價值觀的拜登政府增加一項外交政策新任務,被視為對美國政府亞洲外交能力的公然挑釁。 拜登政府已經推出的新政顯示,他力圖回歸美國傳統外交、多邊主義、理性決策,努力修復美國在世界上的領導地位,修補與盟國的合作關係,扭轉特朗普時代"美國優先"的外交策略。 据夏威夷紧急事务管理部门消息,野火始于8日,受飓风带来的强风以及环境干旱影响迅速蔓延。 据此前报道,美国夏威夷州州长格林12日证实,8日燃起的毛伊岛大火已造成89人死亡,成为美国百年来致死人数最多的一场大火。 【环球网报道】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报道,美国总统拜登当地时间15日在一次演讲中表示,“我和我的妻子吉尔将尽快前往夏威夷”。 上周,夏威夷马毛岛山火肆虐,目前已导致99人死亡,美国夏威夷州州长格林12日称,这是美国百年来致死人数最多的一场大火。

拜登政策: 拜登

外界关注美国是否改变对台“战略模糊”政策,转而趋向“战略清晰”。 “战略模糊”即美国政府在台海问题上立场模糊,不表明会如何应对北京攻台;而“战略清晰”,则是美国明确表示中国对台使用武力时的回应政策。 另外,拜登主张以全方位战略应对中国挑战,他修正了特朗普政府单边主义对抗中国的做法,转向积极与盟友合作。 不过,海外局势的挑战日益迫近,尤其是与中国的关系依旧紧张,这是他未来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完成基建及加税(属于2021财年)的立法后,拜登可以将主要精力放在2022财年(2021年10月至2022年9月)的立法工作中。 届时,根据国会议事规则,拜登可继续借助BR程序、在获得党内支持后,完成《美国家庭计划》的立法。 需要说明的是,拜登使用2022财年的BR程序,没有时间限制、2021年年内都可以。 报道称,拉斯穆森表示,这一行政命令更多的是为了限制中国的增长,而不是为了美国的国家安全,但它可能影响甚微。 美国安全与新兴技术中心(CSET)的一份报告指出,来自中国的投资人仍是中国人工智能企业的主要投资者。 拜登政策 “2015年至2021年间,至少71%的交易额和92%的投资交易都来自中国投资者。

拜登政策: 美國大選後美台關係何去何從:台灣的「特朗普熱」與「拜登焦慮」

拜登的基建计划,将分8年、共投入2.3万亿美元,对基础设施、人力成本等进行大规模投资;为给基建筹资,拜登计划同步提高企业的所得税等。 《美国家庭计划》包括了减免学费在内的1万亿美元支出,以及保留医保税收抵免在内的8000亿美元减税;上述筹资,将来自对富人加税。 拜登表示最晚會在2019年一月決定是否參選[315],但最終並未宣布。 其友人稱其「非常接近要參選」,但擔心再次競選總統可能會對其家庭和聲譽的影響,以及籌款的挑戰和對他的年齡與相對中間派立場的看法[316]。 另一方面,其參選的動機包括其「義務感」、反感川普的總統任期、其他可能參選的民主黨人在外交政策方面缺乏經驗、以及希望在黨內培養「架起橋梁的進步主義」[316]。 拜登政府也誓言將確保關鍵的國家安全技術與醫療用品供應鏈安全,繼續捍衛進入全球公領域的路徑,包括國際法規範的自由航行與飛越權。

拜登政策

前美國海軍少將及聯邦參議院軍事委員會(SASC)政策主任、美國智庫「捍衛民主基金會」資深研究員蒙哥馬利6日投書《紐約郵報》,強調中俄自拜登上任以來便不斷進行試探,但新政府卻未能有效回應。 蒙哥馬利指出,拜登過度執著於拉攏盟友因應極權政府的挑戰,但又在阿富汗和澳洲下一代潛艦上「單打獨鬥」,損害與盟友之間的關係,並強調惹惱擁有強大影響力的法國「尤其不智」[513]。 拜登認為美國對中國的政策應是與之共事(Engagement)及融合(Integrate)中國到國際秩序中。

美国白宫国安顾问沙利文9月20日指出,拜登为人直率,当时只是回应假设性问题,以往也有过类似的回答,有关言论并非反映华府有任何政策改变。 这次是拜登四度公开表态防卫台湾最明确的一次,而且是在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60分钟》(60 Minutes)的预录专访中发表这番言论。 他受访时被问到“关于你对台湾的承诺,中国的习主席应该知道什么? ”,他回应指美中两国认同签署已久的文件,又强调美国有“一个中国”政策,而台湾可以自行判断其独立地位,“我们不是在鼓励他们独立,我们不是,那是他们自己的决定”。 美国白宫国安顾问沙利文(Jake Sullivan)20日进一步指出,拜登为人直率,当时只是回应假设性问题,以往也有过类似的回答,有关言论并非反映华府有任何政策改变。 美国总统拜登(Joe Biden)9月18日接受电视专访时表示,若台海发生“前所未有的攻击”(unprecedented attack),美军将出兵协防台湾。

拜登政策: 美国出台新规定限制庇护申请 难民署深表关切

2020年11月12日,美國前總統特朗普簽署行政令,禁止美國企業和個人購買35家被定性為中共軍工企業(CCMC)的上市股票,或包括上述中國公司股票的其它金融產品。 拜登政府今年二月啟動了對美國全球供應鏈的「百日評估」,旨在最終制定出一套能長期確保關鍵商品物資供應鏈安全、多元、可靠的政策。 美國稅務基金會(Tax Foundation)就發表分析文章認為,額外關稅為美國製造業平添了高達800億美元的額外成本,對美國經濟造成巨大負面影響。 另外,中國迄今也未能完成2020年1月所達成貿易協定中購買美國商品的指標。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