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基本薪資2023詳細攻略!內含年基本薪資絕密資料

Posted by Tim on October 17, 2021

年基本薪資

根據勞動部統計,基本工資月薪調升後約有194.28萬名勞工受惠,時薪部分則約有51.11萬名勞工受惠。 (中央社記者吳欣紜台北28日電)民國111年多項新制上路,攸關勞工生活的基本工資也將調漲,月薪從新台幣2萬4000元調升至2萬5250元、時薪從160元調升至168元,預估有245萬名勞工受惠。 大部分的人應該都屬於「健保第一類身分」,因此健保費用勞工應負擔30%、雇主應負擔60%、政府應負擔10%。 首先釐清勞工保險的意義,勞工保險是政府為了保障勞工生活所辦理的社會保險制度。 換句話說,勞工保險等同於在職保險,有實際從事工作並領有薪水的勞工才能保勞保。 因此當被保險人遇到是生育、傷病、失能、老年及死亡等情形,都可申請勞保給付。

年基本薪資

Q:全勤獎金是否屬工資疑義A:勞動基準法第2條第3款工資定義,指勞工因工作而獲得之報酬,故全勤獎金若係以勞工出勤狀況而發給,具有因工作而獲得之報酬之性質,則屬工資範疇。 基本工資審議委員會日前完成審議,勞動部9月7日正式公告,2021年月薪調至新台幣2萬4000元、時薪調升至160元,2021年1月1日起生效。 戴國榮則說,目前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已經超過2%,近年審議基本工資都希望調幅能十足反映CPI,雇主團體稱調幅不能超過2%的說法沒有立論基礎。 12月9日衛福部社會保險司宣布明(2023)年1月1日起,國民年金保險費率將調整為10%、月投保金額調整為19,761元,預估影響271萬人,每人每月將多負擔72元至144元。 勞動部新聞稿也說明,為減輕投保單位作業負擔,勞保局將主動針對投保薪資第1級(原25,250元)之被保險人辦理逕調作業,自2023年1月1日起調整為26,400元。 勞動部表示,基本工資自110年1月1日起,月薪由新臺幣(以下同)23,800元調整至24,000元,時薪由158元調整至160元,業經勞動部報請行政院核定後公告。

年基本薪資: 明年是否仍再提供「基本工資補助」?勞動部:如疫情持續衝擊,才會啟動

又例如,如果勞方要多分享經濟成長率,為何分享三分之二,都必須提出具體論述。 勞保、勞退投保金額分級表也跟進調整,勞保分級表中,第1級更改為25,250元,原分級表第1級24,000元將移至部分工時等級,原第2級25,200元刪除,原第3級26,400元遞移為第2級,其餘等級依序順移,修正後分級表共計14級。 至勞工退休金月提繳分級表,增訂25,250元等級,原25,200元等級刪除,其餘維持不變。 台灣勞工陣線副祕書長楊書瑋同時指出,過去在2016年時,蔡英文總統曾對全民承諾將通過《最低工資法》,但時至今日仍是「只聞樓梯響」;2018年11月底勞動部曾正式對外提出過《最低工資法草案》,但草案出爐至今已歷3年,行政院卻仍未有下一步的動作。 A:基本工資調漲,就意味著資方的成本提高,因此雇主也必須從其他地方節約開銷,或者是轉嫁成本,例如漲價、包裝縮水。

全國產業總工會代表江健興指出,今天會議經過很長時間、充分討論,針對勞工承受通膨的部分有抓進來考量,再來考量到經濟景氣,企業賺錢也要讓勞方分享,勞資雙方都各退一步,共同為台灣經濟打拼。 行政院長陳建仁昨日出席勞動部喬遷典禮致詞表示,蔡總統曾說過:「台灣因為勞工而偉大,照顧好勞工,幾乎就是照顧好整個台灣。」,因此,政府已連續七年調漲基本工資,月薪總調幅近32%,時薪總調幅近47%。 主計總處昨(22)日下修2023年全年經濟成長率預測值至2.12%,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上修至2.16%,仍突破2%警戒線;依照勞動部基本工資審議長年默契,亦即足額反映CPI調幅,經濟成長率勞資共享原則,今年第3季討論明年基本工資調幅將達3.22%。 今年經濟成長趨緩,但通膨吃掉薪資,為照顧邊際勞工民生,蔡政府仍會持續調升基本工資。 年基本薪資2023 權衡各方情勢,預期明年基本工資調幅3%起跳;若今年下半年製造業景氣回溫或通膨持續走高,更有可能拉高基本工資調幅。

年基本薪資: 企業服務

鄭文燦說,過去七年每年都有調整基本工資,平均調幅是4.05%,其調整有個機制,包含勞資、專家跟政府代表,預定9月8日要開會,目前考慮因素包含物價指數、經濟成長率、勞工期待、企業可接受程度,還在準備階段,相信屆時對基本工資調整有明確決定。 年基本薪資 勞動部長許銘春日前受訪時曾言,對於基本工資審議,勞資雙方考慮通膨,有共識調升金額。 不過,由於國內製造業跟內需產業景氣情勢不同,因此商業總會跟工業總會可接受的調幅也不同,商總可接受3%、工總認為超過2%則不合理。 基本工資自112年元旦起調整,經濟部考量新冠肺炎疫情衝擊國內產業,為減緩調漲工資對事業單位所造成的負擔,研訂「基本工資補貼方案」,預計可補貼全職員工18萬餘人、部分工時員工6萬餘人。

其他國家包括荷蘭政府認為因疫情衝擊的相關經濟數據,無法成為偏離原有標準的合理理由,決議成長了1.9%,而在盧森堡,儘管雇主提出抗議,但政府仍保持以公式計算出來的2.8%成長率。 但也有法國和馬爾他採取較為保守的1%調整幅度,而遭到國內工會的嚴厲批判。 根據網友貼出的業者公告,開頭還強調是「因應政府2022年起之調薪政策,薪資給付調整」,結果第一項卻將底薪從36000元改為基本工資25250,而業者更寫明每日加班0.5小時,但每月加班費一共只支付1550元,甚至規定請假扣薪皆以每日1500元計算。 《勞基法》規定,工資是由勞資雙方議定,指的是勞工因為工作或獲得的報酬,因此只要是可以經常性領到的薪資項目都可以算是工資,包含底薪、津貼、獎金(勞基法第2條第3款),也就是說,常常在薪資單中看到的本薪、底薪低於基本工資並不違法,還必須加上其他「應發項目」來看。 但因為面試錄取時,老闆、人資通常不會向我們清楚解釋薪資結構的組成,每月領到薪資單時,你可能需要自行再確認薪水是否多扣或少發了。 Q:勞工請假被扣全勤獎金,致當月所得低於基本工資疑義A:依勞動基準法第21條規定勞工工資不得低於基本工資,故勞工每月於正常工作時間內所得之工資,不得低於每月基本工資扣除因請假而未發之每日基本工資後之餘額。

年基本薪資: 基本工資是什麼?基本工資如何訂定?

面對外界聲浪,勞動部說明,歷來勞資對於基本工資的調整看法有各自立場,最終決定的調整幅度不會讓每個人都滿意,但基本工資審議委員會的功能,就是積極整合各方意見,盡力取得勞資雙方尚可接受的調整金額。 時間拉回現在,經過勞資政學四方討論,基本工資審議委員會決議將明年基本工資月薪調至2萬6400元,並建議行政院自明年元旦起實施。 勞動部強調,今年民生物價上漲,對於民生必需品消費支出占比高的基層勞工來說,感受到極大的壓力。 基本工資的目的,是為了保障基層勞工的生活,必需維持住基本生活的實質購買力。 而這3年來雖然面臨疫情,但是在國人的共同努力下,我國經濟呈現穩健成長,縱使未來經濟仍面臨諸多不確定性因素,但資方體認勞工是企業重要的資產,也願意將經濟成長的果實與勞工分享,勞資間「有分享,也有體諒」,政府非常感謝。 年基本薪資2023 年基本薪資 現在勞工為了多賺錢,許多人都是斜槓族,那在多重職業下是否要重複保勞健保?

另工業及服務業受僱員工全年總薪資平均數為67萬元,較2020年增加3.02%;然2021年小於平均數比率為68.31%,意味著有68.31%的受雇員工收入未達平均年薪,約555萬名受雇員工年收入未達平均總薪資,創下歷史新高。 惠譽信評昨(23)日舉行「2023惠譽看台灣」,針對國內全年GDP成長預測為1%,惠譽表示,經濟成長動能在全球走勢疲軟,... 環境部昨(22)日揭牌,外界關注碳費徵收,氣候變遷署表示,確定將以2024年全年排碳量為計費基礎,企業首度繳納碳費時間將... 目前有新聞媒體報導指出,勞方提出的「11%」漲幅(月薪2萬8,000元)應不太容易一次到位,「調幅4.8%」可能是一個較可行的方向(月薪2萬6,462元、時薪176元)。 基本工資若確定調升,將是總統蔡英文上任來第8度調升,現行基本工資為新台幣2萬6400元、時薪176元。

年基本薪資: 基本工資9/8審議 勞團盼月薪升至這金額

根據勞動部新聞稿說明,勞工保險(普通事故)保險費率自2023年1月1日起,由現行11.5%調整為12%,經扣除內含之就業保險費率1%,2023年起將以11%計收勞工保險保險費。 「基本工資補貼」相關申請及受理期間,預計於112年1月將開放受理線上申請,屆時再請事業單位務必留意。 近年受全球疫情影響,產業經濟受衝擊仍大,國內在疫情期間的內需產業減產、縮編,薪資成長緩慢(甚至負成長),都有可能是造成低於平均薪資佔比人數升高的原因。 勞團當然希望調愈高愈好,至少比照明年軍公教調薪4%,勞工才不會有相對剝奪感,各產業缺工狀況也能隨薪資拉高,吸引年輕人就業。 例如,若基本工資調幅不採計CPI年增率,改用核心CPI的理由為何?

年基本薪資

勞動部基本工資審議委員會8月18日討論基本工資是否需要調整,歷經四個半小時討論得出審議結果,決定每月基本工資從現行2萬3800元調至2萬4000元,調升200元,漲幅為0.84%,時薪則比照每月基本工資調幅並小數點進位,由158元調至160元。 學者代表認為近期物價上漲,消費者物價指數年增率應充分反映,以達到基本工資保障弱勢基層勞工生活所需的目的,而經濟成長的果實亦應適度與勞工分享;政府代表也允諾勞雇雙方,將比照去(110)年作法,對疫情受創嚴重之產業,提供配套措施,相關細節後續會再討論,以因應產業現況。 勞動部已與各審議委員確認時間並於昨(22)日發出開會通知,基本工資審議會將於9月8日早上10時召開。 在基本工資工作小組會議時,由於通膨嚴重,勞資雙方已有共識調升金額,但實際如何調整,仍須待審議會決定。 勞動部公布將在9月8日召開基本工資審議委員會,目前嚴重通膨,勞資雙方都有共識調升金額。 勞工團體指出,如果以OECD標準為基礎,要擺脫低薪,呼籲基本工資月薪最少應調到2萬7600元,如果可以落實基本工資3萬元的話也樂觀其成。

年基本薪資: 「基本工資補貼方案」月薪每人補助1000元、時薪560元,111年1/17起開放網路申請至3/31|職場新訊

現行基本工資每月為新臺幣26,400元,上開基本工資係以法定正常工作時間每週40小時之上限為計算基礎。 雇主與適用勞動基準法第84條之1之工作者,約定並經核備之正常工作時間如超過前開法定正常工時,則該等之基本工資應按時數比例增計,並非仍以每月基本工資數額為限。 雇主如使勞工於約定之正常工時外延時工作(加班),即應依該法24條規定給付延時工資(加班費)。 有關適用勞動基準法第84條之1工作者之基本工資及延時工資相關規定,可連結本部網站/常見問答項下查詢。

  • 台大國發所副教授辛炳隆告訴中央社記者,依照過往審議默契,審議結果一定會反映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目前預估為2.1%,工總喊話調幅不要超過2%,「可能性不高」。
  • 勞動部進一步說明,基本工資立法目的在保障勞工的基本生活,維持其必需的購買力。
  • 2014年8月(馬英九時期),時任勞動部長陳雄文宣布將月薪調至2萬0008元,漲幅3.81%,並於隔(2015)年7月正式實施。
  • Q:有關雇主發給之夜點費及誤餐費是否為工資,應依勞基法第2條第3款規定個案認定。
  • 112年起,最低基本工資為26,400元,隨著基本工資調漲,民國112年(2023)的社會保險的投保級距表已經出爐,如下列表格。
  • 由於 2023 基本薪資調漲,勞保、健保薪資分級表也將配合同步調整,勞工保險保險費率並從 112 年 1 月 1 日起正式實施。
  • 今年起基本工資月薪已調升至26,400元,時薪調升至176元,若明年調升3.22%,月薪有望調升至約27,250元,時薪有望來到182元。

本網站所提供之股價與市場資訊來源為:TEJ 台灣經濟新報、EOD Historical Data、公開資訊觀測站等。 本網站不對資料之正確性與即時性負任何責任,所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無推介買賣之意。 另外,單看2021年、2016年數據,就會發現礦業及土石採取業的經常性薪資從4萬2642元降為4萬2321元;電力及燃氣供應業也從6萬5105元降為6萬4256元。 參見政府官員的薪酬,一般在法律上是有定明的,不宜隨意加減,而是固定的。

年基本薪資: 基本影響

在會前勞團曾召開「基本工資的三帖要」記者會,喊話薪資應調漲月薪至2萬8000元、時薪186元,並呼籲行政院和立法院應儘速完成《最低工資法》的立法,讓經濟成長合理分配至各階層的工作者,照顧底層勞工的需求。 勞動部表示,本次基本工資的調整案,不僅是照顧基層勞工,保障其實質購買力的重要方案,也是經濟成長的果實由勞資共享、共榮、共好的具體實踐,實在難能可貴。 基本工資3萬元是政府努力的方向,但也請勞方體諒這幾年碰上百年一遇的疫情,資方也面臨國際經濟情勢的壓力。

在等級制中,得到最高工資的公務員通常是該社會的領袖,如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家領導人、香港特別行政區的行政長官,[27]例子還有巴黎公社、軍人。 在市場供需情況下,工資的均行點通常就是上限,所以有效的最低工資是存在均行點之上,而最高工資理論上就是均行點之下才是有用。 有報導認為「調高最低工資有害論」,是沒有利益迴避下的研究結果,這報導指出,主流經濟學家與大資本家並沒有利益迴避:大資本家的財力能讓學術界做出對他們有利的研究。 [26]類似的狀況如有錢有勢的菸商,阻止菸害研究,讓大眾晚數十年才清楚菸害的恐怖。 年基本薪資2023 現今世界上很多國家及地區,不僅西方,東方地區如香港,也設有政府立法或工會以保障工人權益。

年基本薪資: 基本工資調幅 9月8日審議

提醒雇主們,除了薪資以外,有關員工的勞健保部分負擔、勞退提撥費用也應編列進人力預算,並留意每年基本工資調漲時須隨之增加預算。 雇主必須按照新的投保薪資(金額)分級表來計算每月負擔員工的勞健保、勞退金額,含有代扣員工自付的勞健保費用。 ILO在報告中一再重申「定期」及「頻繁」調整最低工資的重要性,尤其是在消弭貧窮所衍生的各種社會不平等問題上。 因此,有效落實《第131號公約》及國內最低工資法制度揭示的保障顯得格外重要,根據調查,各國仍有許多勞工無法得到最低工資的基本保障,主要原因不是缺乏法律保障,而是因為雇主不遵守規定,而最常被排除在最低工資制度之外的群體是「農業勞工」和「家庭傭工」。 在台灣,農業勞工的所得狀況較難預估,而由於家事勞動迄今仍未適用《勞動基準法》,故未受到《勞動基法》的基本工資保障。 擺放在各國近期最低工資調整的討論中,在疫情衝擊影響之下,政府如何在一邊紓困企業和搶救就業(包括失業率提高和勞動條件下降),另一邊又履行承政治承諾及改善勞動條件而調整最低工資,徒增各國社會對話及政府決策的難度。

年基本薪資

根據勞動部的資料統計,以基本工資投保的人口,有超過4成為外籍移工和打工族,是基本工資調漲的主要受惠族群,不過大部分的受薪階層,通常領取的薪資在一開始就已經超過基本工資,即使基本工資調漲,對他們的薪水並不會有太顯著的影響,因此才有基本工資調漲後,民眾卻感覺薪水沒有漲的情形。 ♦民國86年10月16日發布,自10月16日起實施,調整基本工資為每月15,840元,每日528元,每小時66元。 ♦民國85年8月31日發布,自9月1日起實施,調整基本工資為每月15,360元,每日512元,每小時64元。 年基本薪資 ♦民國84年7月17日發布,自8月1日起實施,調整基本工資為每月14,880元,每日 496元,每小時62元。

年基本薪資: 政院核定基本工資調整案 明年起月薪調升至26400元、時薪176元

勞動部也提醒,雇主與適用勞動基準法第84條之1之工作者,約定並經核備之正常工作時間如超過法定正常工作時數,則該等之基本工資應按時數比例增計,並非仍以每月基本工資數額計給。 基本工資調整對於人事成本最直接的影響,在於直接人事成本,若員工薪水低於基本工資合法也必須調整,接著,依據工資計算的加班費、勞健保費用、退休金、資遣費、職業災害補償也都會隨著上升。 全勤獎金必須在員工全勤時方能領取,並不能算在固定薪資的一部份,因此若一位員工,在扣除全勤獎金後實領金額低於基本工資,則違反了勞動基準法,基本工資的計算也不能納入全勤獎金。

年基本薪資

早前勞動部新聞稿指出,5月31日勞動基準諮詢會第32次會議討論於7月29日廢止「公營事業單位於立法院列冊之國會聯絡工作人員」及「臺北市政府新聞處隨同市長行程之專業攝影技工及採訪車駕駛」繼續適用《勞動基準法》第84條之1規定。 配合2023年基本工資調整為26,400元,健康保險(健保)投保級距也跟著上調,將原先第一級同樣調為26,400元。 另外,衛福部健保會11月18日考量諸多因素及大環境影響,同意112年度健保費率維持5.17%不調整。 基本工資訂定之目的是為保障勞工基本生活,維持其基本生活所必需的購買力,讓全民共享經濟發展的果實,同時亦有助增進民間消費,提振民間信心,進而擴大內需。 而為讓此制度更為健全,以穩定、明確地調整最低工資,政府正致力推動《最低工資法》,透過最低工資法制化,提供勞工朋友更多保障,以扭轉低薪趨勢,撐住勞工及其家庭經濟生活。 勞方代表主張明年基本工資調幅至少比照軍公教人員4%,認為若未調升4%,對勞工來說會有相對剝奪感。

年基本薪資: 9/8審議基本工資 勞工團體籲調升到27600元

而完成登錄申請,家事移工依預定入國日入境,並在「移工一站式服務中心」完成8小時三天兩夜入國講習後,於第3日上午交由雇主或仲介公司接回,當日即可取得聘僱許可、外僑居留證,並完成職災保險、全民健康保險及生活照顧入國通報等作業。 國發會表示,國發基金的創業天使投資方案持續扶持台灣新創事業,累計已通過投資新創事業238家,投資金額32.83億元,帶動... 因景氣呈「外冷內溫」,有人主張時薪多調、月薪少調,但據分析,因長年來為照顧弱勢打工族,時薪調幅已都有多調,若明年時薪和月薪調幅再進一步脫勾,將使得差距擴大,也會引發道德風險,雇主將時薪制改為月薪制。 而第三種,就有可能造成薪資管理上常說的「薪資擠壓」,也就是當有顯著不同水平的經驗、技能、職級或年資的員工,薪資差異很小或接近一致時,稱之為薪酬擠壓;而因為基本工資調漲,造成不同員工間的薪資差異縮小,就屬於此種情況。 勞團因此呼籲行政院、立法院應儘速完成立法審查,使最低工資邁向透明、合理和公平的制度化,回歸經濟成長合理分配與照顧底層勞工的2項立法根本目的。

  • 有些排班的行業會因為工作性質的關係產生空班時間,像是餐飲業、製造業、運輸業等,小編要特別提醒雇主們,如果空班時間仍受老闆管理或要求,無法好好休息或自由運用時間,那就會被認定是工作時間。
  • 為因應各行各業不同之營運型態,另訂有2週、8週及4週彈性工時規定。
  • 回顧台灣的基本工資調整史,曾在民國86年至96年間,陷入長期凍漲,足足有10年之久,民國96年才開始逐年往上調,當年自7月1日起,基本工資為每月1萬5,840元,調高至1萬7,280元;時薪由66元,調高至95元。
  • 按件計酬若是按月結算,在「正常工作時間」的薪水也必須符合基本工資的標準,若是以日計算,每小時給予的薪水亦不能低於最低時薪。
  • 惠譽信評昨(23)日舉行「2023惠譽看台灣」,針對國內全年GDP成長預測為1%,惠譽表示,經濟成長動能在全球走勢疲軟,...

沒工作,繳不出房租、沒地方住,遑論隔離防疫⋯⋯這是疫情下無家者和各式弱勢居住族群的困境,在病毒尚未打倒他們前,貧窮已經先來報到。 許多NGO加快補上政府措施不足之處,也有民團推緊急租金紓困,盼接住社福邊緣戶,還有那些剛畢業的少年⋯⋯。 兌現政治承諾是民主政治的最基本要求,因此蔡英文總統應儘速要求行政團隊提出《最低工資法》,作為未來合理、透明調整最低工資的依據,並訂定達成原30,000元的目標。 其中,在第一類的國家之中,無論是基於原先執政者的政治承諾,包括將最低工資提升到「薪資中位數」三分之二水準的政策目標,或是在訂定最低工資法制時就已明定調漲幅度,以彌補過去過低的工資水準,這些國家雖然也同樣身陷嚴峻的疫情,但仍普遍較大幅度的調漲最低工資。 例如拉脫維亞維持早已在2017年就已確立16.3%的漲幅照原計畫,其他依調漲幅度大小排序為斯洛維尼亞8.9%、波蘭7.7%、斯洛伐克7.4%、保加利亞6.6%、立陶宛5.6%、葡萄牙4.7%、克羅埃西亞4.6%、捷克4.1%、匈牙利4.0%、羅馬尼亞3.1%,以及英國的2.2%。 此文一出,慣老闆的嘴臉立刻點燃廣大網友的怒火,「每天都賺不到1500元,一天請假還要扣1500」、「月薪根本不能換算時薪去計算總工資吧?」、「這算法國小老師看了都會哭」、「領到最後比低薪還低」、「很無恥的算法,可以告了!」。

年基本薪資: 基本工資調漲將會成為常態,持續檢視薪酬制度的有效性是關鍵

如屬勞委會公告之適用範圍,工資墊償基金依勞工保險投保薪資總額提繳0.025%,亦由投保單位全額負擔。 基本工資審議委員會於今(1)日舉行,經過勞資政學四方攻防一上午,最終通過2023年基本工資月薪調至26400元、調幅4.56%,時薪調至176元、調幅4.8%。 員工因生理日導致工作困難,可依法要請生理假且不需要附證明,雇主千萬不能因此刁難或要求改請病假、特休,否則可能會涉及就業歧視! 而依法每月可請1天生理假,也就是全年最多可請12天;至於薪水計算方式,當年度請生理假的前3天不併入病假計算,請第4-12天才須併入病假計算。 年基本薪資2023 下圖提供員工在各種出勤狀況的加班費薪水計算對照,您是比照政府機關行事曆上班或排班制的企業也可以參考下方連結文章內有詳細說明喔。 雇主除了現僱領基本工資的員工必須配合基本工資調漲規定調漲薪資,如果跨年度有徵才需求,也要留意職缺薪資是否已修改為調升後的基本工資,以免涉及廣告刊登不實受罰。

年基本薪資

辛炳隆也提到,製造業確實整體景氣不好,過往比較好的資訊科技業、資訊電子業因為庫存壓力其實也不佳,這部分都是在審議會中必須討論考量的。 黑龙江省东京城林区,有27个林场在洪水中受灾,当地筹建临时安置房安置受灾群众,第一批住房目前基本建成。 吉林舒兰组建了工作队,推进房屋拆卸、农田整地、环境整治、医疗卫生等工作,县、镇、村的各级干部通力协作、加快进度。

年基本薪資: 相關文章

今天將帶你一起來了解基本工資和工資、底薪、本薪有什麼不同,如果你是曾領過低於基本工資薪水的上班族更要留意,公司是否因為誤會薪資結構中各項名詞的定義而因此算錯薪水,可以透過常見4種情況來確認當實領薪資低於基本工資時,雇主是否違法了。 鄭文燦說,過去七年台灣的經濟成長率是亞洲四小龍之首,超過3%,其他的日韓、香港還輸給台灣,因此今年的調整會做周延的研議。 而台大國發所副教授辛炳隆也表示,依照過往審議默契,審議結果一定會反映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目前預估為2.1%,工總喊話調幅不要超過2%,可能性不高。 依此估算,辛炳隆說,調幅應該在3%上下,但過往也不是每次都是勞資共享經濟成長率,這部分還是需要討論。

年基本薪資: 台灣許多服務業的打工族、工讀生、兼職人員、部分工時人員大多數都是領時薪,我們很常說時薪人員就是「有做有錢拿、沒做沒錢拿」,但其實這樣的說法不盡然正確!為什麼呢?後面地雞主談到國定假日薪水計算會再揭曉答案喔!

基本工資審議外界預期基本工資調升3%,工商團體建議月薪、時薪脫鉤。 對此,行政院副院長鄭文燦今天上午表示,經過3年疫情,今年基本工資調整會周延研議,針對衰退的中小企業或遇到困難的製造業,政府會想辦法傾聽企業需求,提出合理對策,9月8日開會有明確決定。 至約定按時計酬者,應以160元乘以經核備之每月正常工作時數為基準。 勞動部指出,基本工資審議委員會於上周四(1)日通過基本工資調整案,月薪從現行2萬5,250元調至2萬6,400元,調升1,150元,調幅約4.56%;時薪也由168元調至176元,調升8元。 本次基本工資調升,總計約有超過232萬名勞工受惠;月薪部分,預估約有175萬名,時薪部分約有57萬名。 基本工資是為了保障勞工能獲得維持基本生活的所得,而目前基本工資的訂定是由勞動部設立的「基本工資審議委員」會進行擬定。

勞動部22日發出開會通知,基本工資審議委員會將於9月8日召開,討論明年基本工資調幅,預期明年基本工資將「連八漲」。 而根據行政院主計總處上周五最新召開經濟展望,全年GDP下修至1.61%,創八年新低,但通膨壓力仍在,今年消費者物價上漲率(CPI)為2.14%,也因此推估今年基本工資在完全反應通膨、經濟成果勞資共享的情況下,基本工資將調整3%,也就是月薪為2萬7,192元、日薪為182元。 因應明年基本工資調整,各類投保(提繳)薪資分級表也已配合修正,明年起,雇主每僱用一位基本工資月薪勞工,勞就保費用每月支出金額將增加101元、健保部分將增加62元、勞退提繳則增加75元。 每年基本工資調升,勞保、健保、勞退投保級距表也會配合修正,雇主須配合員工的月薪資總額來申報調整金額和投保級距,以免申報不實觸法! 而基本工資調整時,通常勞保局都會協助企業逕行調整投保薪資、月提繳工資為基本工資的被保險人,雇主就不需要另外再申報。 況且,今年所決定的基本工資調整將於2022年開始實施,在國內疫情趨於緩和的情況,無論是經濟發展或勞動市場都應可更加樂觀。



Related Posts